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一一六0卷) 2003/11/23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:12-017-1160
諸位同學,請看「四聖諦品」鄰次十界第八段西北方歡喜世界,我們將經文念一段:
【諸佛子。此娑婆世界所言苦聖諦者。彼歡喜世界中。或名流轉。或名出生。或名失利。或名染著。或名重擔。或名差別。或名內險。或名集會。或名惡舍宅。或名苦惱性。】
到這裡是一段。娑婆世界的西北方,娑婆世界是個大世界,我們修學大乘的同學至少都要有這個概念,這個概念,現在人講的宇宙觀。科學家所說的銀河系,銀河系在佛法裡面是一個單位世界,一個單位世界。一千個銀河系才是一個小世界,那一千個小世界是一個中世界,一千個中世界是一個大世界,娑婆是大世界。在這個大世界的西北方,有無量的世界,世尊略舉一個例子,略舉一個『歡喜世界』,這個世界,世間因果裡面的苦果,苦聖諦,苦果,也舉了十個名字,十個名字,每個名字都是苦諦的名稱。
第一個名字叫『流轉』。流轉苦,流轉之苦,我們很難體會,如果我們說流浪苦,大家能體會到。特別是無家可歸,無有依靠,在這個世間流浪。早年我住在美國舊金山,舊金山公園裡面就有很多流浪漢,晚上就睡在公園遊客休息的小亭子,那個上面的長凳子上,晚上就睡那裡。還有很多睡地上,地上,我有的時候去看,裡面鋪的就是紙箱,人家丟棄的紙箱墊在下面,甚至於還有連這些紙箱也撿不到的,地下鋪的是報紙,別人丟掉的報紙,鋪在地下。吃東西,到垃圾桶裡去撿,我們知道美國對食物確實是相當浪費,吃一半,還剩下一半就丟在垃圾桶,他們撿那個東西吃。長年過這個流浪生活,他沒有家。
我那個時候看到很好奇,為什麼要過這樣的生活?美國政府有救濟金,救濟金每個星期發放一次。有很多人告訴我,他們都是領救濟金的,不願意做事情,他願意過這個生活。救濟金拿來的時候,一、兩天就花光了,花光之後,再去撿垃圾,垃圾桶撿東西吃。政府是一個星期發一次,如果一個月發一次,那他大概兩、三天也花光,很苦。自己也知道苦,他不願意工作,願意過這種流浪生活,這個就真的是所謂「身在苦中不知苦」,甚至於苦中作樂。佛法裡面有比喻,比喻糞坑裡面的蛆,現在人差不多看不到了,因為現在這個衛生設備條件好了,都用抽水馬桶,糞坑看不到了。但是在中國大陸的農村裡面,到處還是能看到糞坑,蛆生在糞坑裡頭,比喻身在苦中不知苦。佛把六道輪迴比喻作糞坑,六道輪迴眾生就像蛆一樣,他自己不知道。
苦諦裡面所講的「流轉」,實實在在說,我們很不容易體會,怎麼樣比喻都沒有辦法比喻得恰當。為什麼?這個流轉是無量劫的生死輪迴,佛在經上所說的,生死疲勞沒有休息。為什麼沒有休息?你的妄念不息!妄想分別執著剎那不停,那你只好流轉了,這是真正之苦。要知道真心本性是如如不動的,流轉的根源就是無明,無明是動的。世間所有一切動的現象,它的根源就是無明,像這個輪。佛家不是用法輪做比喻嗎?輪,輪轉動,全體都轉動,沒有一樣東西不動,依什麼轉動?依圓心。圓心不動,圓心空寂,有沒有?有。你能不能看見?看不見。你能看見的是什麼?你能看見的是無明,真心本明你看不見。這個無明是明被扭曲了,迷惑了,迷惑它就動了,動你就看見,不動你看不見,那真是極其微細。
所以佛家修行,修行像什麼樣子?真的像一個圓。我們舉一個比喻,諸位從這個比喻細心去體會,譬如這是一個圓,圓形,真心本性是圓心,我們現在在哪?我們現在在這個邊,愈是靠邊緣,那個動的幅度愈大,速度就愈快;愈是接近心,那個動就愈小,活動,妄念,妄想分別執著就愈輕;愈往裡面去,愈接近那個點,真正達到這個點,圓心,那就是如來果地。我們從圓心到圓周,你把它分為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,你就看到這個味道了。然後看到是愈接近圓心,愈看到它定了,它雖然動,減輕很多;愈靠邊緣,邊緣是凡夫,妄念紛飛,這個流轉的相是非常非常明顯,到接近真心的時候,那個流轉幾乎不太容易看見,它太靠近。真正達到心,心不動的。不動,沒有痕跡,所謂「一念不覺而有無明」,那個不覺就是無明,無明就是不覺,覺心不動。
你要記住佛這個重要的教誨,覺心不動,真心不動。這個不動的真性空靈,它不是無知,靈明覺知。在我們凡夫,在六道裡頭靈明覺知,靈明沒有了,迷了,迷了怎麼樣?它還是有覺知,見聞覺知,性德在嚴重迷境之中,依然起作用。大乘經裡面,所謂的「六根門頭放光動地」,這是六根的見聞覺知,就是自己的性能性德。一切佛菩薩教誨,一切眾生覺悟就從這個地方開始。流轉到盡頭,流轉的相就沒有了。這是佛法裡面常講的「思盡還原」,動,動到極處的時候不動了,所以用流轉來形容迷失自性之苦。流轉,把自性般若智慧轉變成妄想分別執著,我們要是知道這樁事實真相,才知道這個苦。否則的話,你很不容易體會到。不知道苦,出苦的意願就生不起來,也就是脫離輪迴這個意願沒有辦法生起;知道苦,這個意願就生起來了。再看第二句。
『或名出生』。既然有「出生」,就有入滅,有出就有入,有生就有滅,生滅是苦。所以自古以來,一類聰明人他們追求不生不滅,不生不滅就是涅槃,通常稱之為出世間的果報。世間果是生滅,出世間果是不生不滅,出離生滅了。所以出入是苦,這一道出了,那一道入;那一道出了,這一道入,這個出入就是輪迴的相,經教裡面常講的六道輪迴。六道是大別,大的區別,細說,說不盡。每一道非常非常複雜,哪裡能說得盡!
這個地方我們要問什麼力量造成輪迴?什麼力量在推動輪迴?你為什麼這一道滅了,到那一道去受生,為什麼?古時候許多宗教的學者、修行人,他們修禪定,禪定功夫到一定程度,六道的空間維次突破了,於是六道他見到了,知其當然,而不知其所以然。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?為什麼會有輪迴?他不知道。這個就是感,眾生有感,佛菩薩就來應。佛菩薩到此地來應,為什麼?為度眾生,眾生機緣成熟了,他想知道這個事情究竟的道理,於是如來現身為他說法,幫助他明瞭事實真相。事實真相明白之後,出離的心生了,那就幫助他脫離輪迴,脫離流轉,脫離生滅。從生滅的幻境、夢境,夢幻泡影,出離,契入不生不滅大涅槃的真境,這是佛菩薩示現在九法界教化眾生的目的。
世間有許許多多的宗教,創教不一定是真正聖人,但是創教的人比一般人聰明太多了。何以說他不是世間真正的聖人?因為確確實實有一些宗教把天堂以為是究竟。他知道人間苦,知道三惡道苦,看到天上很樂,天人很樂,誤以為是究竟,所以學習修行的目標都是以天堂,生天。實際上對於天道的情況也不甚清楚,含糊籠統認識這麼個天堂,不知道天堂有層次。佛在經上給我們講二十八層天,二十八層還是大分,細分,我們也沒有法子想像,細分就太多太多了。就像人道,人間,你要細心去觀察,人間的複雜也是無法想像。為什麼會有這些想像,會有這麼複雜情形?佛說了一個道理,我們從這個道理當中,你細細去揣摩能體會到一些。佛講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每個眾生心想不一樣,複雜的根源就在此地。為什麼愈是接近聖賢的境界,愈接近單純,這一種複雜亂象逐漸消失。宇宙雖然大,它有秩序,一點都不亂,所謂是有條不紊,那是性德,都是自性本來具足的。
佛陀教導我們、勉勵我們「你要證得」,那是你自己本來面目。佛法教學不是牽著人鼻子走,教你自己證得,這一點是叫我們初學的人佩服的五體投地。佛教導我們不居功、不著相,你要問你為什麼對我這麼好?你為什麼要教我?佛的答覆四個字,「法爾如是」。我們聽了之後,還是莫名其妙。還有一句話「唯證方知」,你證得這個境界,你就明白了。沒有證得這個境界,跟你講你也不知道,你還是懷疑,一定要親證,你才知道。
所以出入生滅,這是苦諦的名稱,這是苦相,這是苦果。這兩個字,實在講每一個名詞都是活的,苦集滅道這四大段,看它在哪一段就有哪一段的講法,這個裡頭有很深的意思,佛法裡面稱為密義,你能懂得嗎?所謂密義,它的意思深廣無有邊際。無論在哪個地方,它都能講得通,可是講法不一樣,這個地方講苦果,出入生滅是從行動上來說的,永遠沒有休息。所以這個相是生死疲勞,剎那不住,從來沒有休息過,沒有停止過。除非你遇到高級的宗教,真正的善知識教你修定,禪定,對付這個煩惱,修正這個錯誤的現象,然後才真正出現離苦得樂,出現這個境界。
我們希望有一天這個境界也能出現。條件,對於善知識,今天我們講的善知識是諸佛菩薩,諸佛菩薩現在不在世,那真的善知識就是經典,經典是真善知識!我們不能離開,我們不能夠疏遠,我們要天天親近,讀誦受持,依教奉行。這樣修練,練到有一定的程度,我們用戒定慧的方法把執著這個行為念頭斷掉,六道流轉之苦,這個出生之苦就沒有了。再進一步,把塵沙分別的習氣煩惱也斷了,那麼你境界又提升了一層,你就生到實報莊嚴土,不斷的向上提升。出了我們這個層次,一定要生更高一層的層次,千萬不要出了這個層次,來生生到比這一生更低的層次,那你就錯了。
這樁事你要認識清楚、認識明白,你不能不親近善知識。我們現在這種地位,不但要親近,依靠!這個依靠就是皈依三寶,皈是回頭,不回頭,在三界六道裡頭沒有依靠。尤其是今天的社會,你靠誰?今天社會裡面,我們觀察的非常清楚,只有在很短時間裡面,孩童依靠父母,父母也真正愛護關心這個孩童。但是十幾歲的時候問題出來了,我聽很多人跟我講過,十七歲,無論男女最麻煩、最不聽話、最不容易管教,在家裡父母不能管教,在學校裡,老師不能管教;換句話說,在現在接受管教這個年齡愈來愈降低。有一個教學很有經驗的老師告訴我,他說什麼樣的年齡最好管教?三歲。換句說,五、六歲就不聽話,十六、七歲可能有叛逆的心理,在家裡對父母懷疑,依賴、信心都失掉;在學校,對同學、對老師也不信任,生活在疑惑,疑心太重。變成什麼?處處防範自己,懷疑別人,人與人之間互信沒有了,互相依賴沒有了,互助合作沒有了,包容的心沒有了,尊重敬愛都沒有了,關懷沒有了。這是什麼世界?這個就是許多宗教裡面講的末日的世界。
宗教的這些經典都是大聖大賢說出來的,寫成文字,流傳給後世,那不是普通人。他們對於千百年之後的社會變化,人心的反常,實在講瞭如指掌。世間為什麼會有災難?為什麼會有末日?那就是佛法裡頭所說的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如果你心善,這個世界一片光明,一片和諧,一片安樂;人心要不善,那就是末日,那這個世間苦不堪言。人心的善惡,不是指別人是指自己;你自己心善,你在天堂,你自己心不善,你在三途。
我們舉個例子來說,我信任別人,別人不信任我,怎麼辦?他騙我,我就吃虧了,我上當了,我要不要防範他?給你說不要防範,你防範錯了。他騙我,我好像是吃虧,實際上沒有吃虧,怎麼沒有吃虧?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什麼是我?什麼是我的?可見得還是個念頭問題,念頭一轉,沒有得失!然後再想想佛陀教誨,他騙我,他坑我,他害我,那是我的業障,遇到這個,消了。如果這個業障要不消,將來在三途地獄裡消,現在這些人替我消了,何樂而不為之!業障真的消除了。那個人是騙人的人,那個人是害人的人,但是你這個人沒有業障,他遇到你的時候,他不忍心騙你,他不忍心害你,沒有業障,這豈不是因果上所講的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。你不欠他的,那個人是小偷,你的財物擺在面前,他不動心,他跟你沒有這個緣。
我們在佛經上看到一個故事,隋朝時候,華嚴宗第一代的祖師杜順和尚,他在山上住小茅蓬,長年修行;他都是打坐,修定。有一次有個信徒做了一雙新鞋供養法師,看到法師在裡頭入定,他就把這個鞋掛在門口,小茅蓬不大,掛在門口就走了。老和尚在入定,不好打擾他。過了一年,他從這邊經過,看到他那雙鞋子還掛在門口,好像老和尚沒有發現。他就感到奇怪,那一帶的小偷很多,這一雙鞋子不錯,為什麼小偷沒有光顧?掛了一年了。這他進去一看,老和尚沒有在打坐,他就向老和尚請教:老和尚,我去年供養你一雙鞋子,掛在你門口,你有沒有看見?看見了。那你為什麼沒有收來穿?我現在還有鞋子穿。這一帶小偷多,他怎麼不偷你的?沒有被偷走?他就說:我過去生中不欠他的,所以他看見之後,他也不會動心,不會起一個念頭。諺語所謂,這些強盜小偷見財起意。見財起是緣,後頭還有因,因是什麼?欠他的,如果不欠他,見財他不起意,為什麼?緣有,沒有因,因緣會遇,果報才現前,這個話很有味道。
由此可知,世人雖然不善,雖然一生都是用虛情假意,欺誑眾生,損人利己,我們不要害怕,我們還是以真誠心待人。縱然吃虧上當,我們曉得重罪輕報。如果你有大慈悲心,他騙你錢,就算我供養他好了嘛!就算我布施他好了嘛!你看你的心多舒暢,一點罣礙都沒有,這叫什麼?這叫修行。把自己的煩惱習氣,妄想分別執著統統修掉,這對了,這才是真正覺悟人。沒有真正覺悟,沒有徹底覺悟,沒有真正轉過頭來,總是吃一點小虧他會計較;受人一次騙,他有警覺,你的功夫不純,還是拖泥帶水。功夫純了就是心地清淨,一塵不染。現象是什麼?一個妄念都不生。你在日常生活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,不起心不動念,不分別不執著,那個生活完全是性德流露,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。如果還是起心動念,分別執著,那你還是妄想煩惱習氣做主,你用的心是輪迴心,你的思想見解、生活行為沒有脫離輪迴。
學佛,佛是這樣教我們,祖師大德也是這樣教我們,學佛,要學得像佛。我以前跟諸位講過,道安老法師,這在台灣很多人都認識,我在他那裡學了一招。有個信徒騙他,騙了不少錢,騙了很多次,這個人認為老和尚不知道,老和尚糊塗,可以騙他。有一天我去看老和尚,這個信徒我也認識,很熟。我在松山寺門口碰到他,我進門,他出去,跟我打了個招呼。我到裡面見老和尚,老和尚說:有某某人剛才到我這兒來了,你看到他沒有?我說看到了,門口碰到,打了招呼。他說他今天又來騙我。我說怎麼,你給他沒有?給他了。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,一般人發現了,你騙了我幾次,你還想騙我,哪有這種便宜事情。老和尚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還給他,這就跟別人不一樣,這就叫修行的功夫。老和尚慈悲,總有一天他知道了,每次去騙他,老和尚都知道,對老和尚感恩的心、慚愧的心就會生起來,然後回頭是岸,老和尚這些方法,慢慢的度眾生,總有一天回頭是岸。
這一生不能回頭,還有來生;來生回不了頭,還有後世。佛菩薩度眾生,不是短時間,很有耐心。哪像我們這樣的,一點耐心都沒有!那麼樣斤斤計較,不可以,斤斤計較自己虧吃大了,就叫看不破,放不下。一切都不計較的時候,能放下,放下幫助看破,看破幫助放下,讓你的境界一直向上提升,這是大利益。眼前一點小虧不肯吃的時候,我們境界終止了,終止必定往下墜落,這個虧吃大了。世間人不知道,佛菩薩非常清楚,不怕吃虧,不怕上當,永遠生活在歡喜裡面,常生歡喜心,法喜充滿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
諸位同學,請接著看「歡喜世界」苦聖諦第三句,第三句看起:
【或名失利。】
這是在世間果報裡面講的,失的利益也不是凡夫能夠想像的。為什麼?你看看佛在經上常說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。你想想成佛那個利益是多大?現在你墮落成凡夫,而且是個迷惑顛倒的凡夫,造作種種惡業,不但不能向上提升,眼看著就要往下墜落,下面是餓鬼、畜生、地獄。佛在經上常講,三惡道進去容易,出來可不容易。為什麼?第一個是時間太長了,就是他壽命長;第二個善緣太少了,遇不到善緣,生不起善心善念,出離惡道的機會就很渺茫了。在中國諺語所謂「一墮地獄,萬劫不復」,這個話說得好像太過分一些,如果你常常看看佛經,你就曉得這個話是真的,不是假的,阿鼻地獄真的是萬劫不復。地獄種類很多,通常在經上看到七十多種,最嚴重的,真的是萬劫也許還出不來。這個裡面的因素非常非常複雜,總是無量劫來,積集的習氣煩惱,累積的。所以要覺悟、要回頭,真正不容易。就眼前來講,我們自性本具的功德,智慧失掉了,德能失掉了,相好失掉了,都是果上的損失。
再說得淺顯一點,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世間人常講的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你前世所修的福祿,祿是你在這一生當中物質的享受,我們一般人講財富,你這一生當中所得到的財富,你命裡有的。命裡沒有,你想盡什麼方法都得不到;得到,都是命裡有的。你的功名,我們現在社會上講你的學歷。在古時候你能夠考中舉人,考中進士,也是命裡有的,命裡沒有,你這一生拿不到。現在?現在學制不相同,現在就是你能夠拿到學士、碩士、博士,這是學位,就像古時候,秀才,舉人,進士,學位的名稱,都是命裡定的。
你一生的際遇,一生的事業,無一不與命運有密切關係。如果你真的完全通達明瞭,那你就跟了凡先生一樣,安然享受,不再起心動念了。哪一年收入,你看《了凡四訓》裡面講,那個時候的收入是用稻米來計算的,你的俸祿,你一年多少石米,俸祿增加了這個數量就增加。我們看古代的制度都是這樣的,都是用稻米來算的,俸祿。高明的人給他算定,居然一點都不差,能算到你終身,你的壽命有多長,甚至於你命裡頭的妻子兒女都是註定的。誰註定的?是你自己前世所造行業註定的。
命運不是別人註定,自作自受。真正了解事實真相,所謂講心安理得,你的心為什麼安?道理明白,心就安!不會再有個妄念。但是不知道命是自己造的,自己可以改變。雖然自己不知道,可是每個人天天都在改,加減乘除;明白人愈改愈好,糊塗人愈改愈差。明白人是知道積德修善,懂得布施持戒,忍辱精進,盡自己的能力,為社會,為苦難眾生多做一點好事,幫助別人,於是他的命運改了,他命裡面那個福報年年增長。了凡先生命裡頭沒有功名,他沒有舉人,沒有進士,他只到秀才,你看看結果,他行善,全家行善,他考中舉人,他考中進士。命裡頭沒有兒子,他得了一個兒子;壽命只有五十三歲,他活到七十歲,延壽二十年。這是什麼?這是真正明瞭,向善的這方面改造命運,這真是有高人指點。
但是一般人沒有高人指點,他也天天在改,他怎麼改?作威作福,仗勢欺人,用不善的心處處障礙別人的善行,障礙別人的好事,妄語、兩舌、挑撥,這個人家一家不和。挑撥在行業當中,同行不和,朋友不和,他幹這個事情,他自己在其中得利。好像他是賺到了,其實他造這些業把自己的福報折損了。譬如他今年命裡頭應該賺有一百萬的收入,因為行業不善,這一年收入只有五十萬,他還自以為聰明,我這個五十萬是我很聰明,損人利己得來的,不知道命裡頭的財富打了對折,真的『失利』了。這是講我們的眼前,我們要懂得。心不善,思想不善,言行不善,把你自己一生當中的福報折損。對於性德,來世那就不必說了,那損失就更大更大了。所以世間人迷惑顛倒,苦中加苦,不知道回頭。再看底下一個名稱,第四:
【或名染著。】
這個名字我們在前面也讀過。『染著』,苦聖諦裡講的果報。墮落在六道輪迴已經染著,染著之中,還要造染著的業,什麼時候才能恢復到清淨?這就太難,在佛法裡面講,一念覺就轉染為淨,一念迷就轉淨為染。大乘佛法講的是真理,是事實真相,叫諸法實相。佛確實一語道破,奈何眾生聽到依然回不了頭來,還是繼續染著,愈迷愈深。讀經典,聽教誨,好像是覺悟了,但是一轉眼他又迷了,而且迷的更深,這是什麼原因?我們明瞭煩惱習氣太深,自私自利這個妄想太嚴重。
人要覺悟,從什麼地方下手?要減輕自私自利。單單靠減輕不容易,佛有善巧方便,這個善巧方便是多替別人著想,積極,多做利益別人的事情,能夠做到捨己為人,這就有轉機,這個轉機是轉迷為悟。世出世間聖人都常常給我們講真話,不能夠犧牲奉獻,處處為自己著想,這個人起心動念無不是罪。縱然在這一生當中,還有那麼一點福報,那是過去生中殘餘的福報,享盡了必墮三途,苦不堪言。只有真正覺悟的人,他才能捨己為人,在這個裡頭養成習慣,習慣養成之後,就有受用,這個受用是得。物質生活雖然苦一點,減少一點,快樂。這個快樂是從內心裡面生出來的,自性性德流露,「不亦說乎」。
外面,所謂是得道者多助,道是什麼?道理。捨己為人是道理,是自然的道理,你能幫助別人,別人敬愛你,別人幫助你,無論做什麼事情,特別是社會公益事情,現在所講的是消災免難的事情,這大眾的事情,你來提倡,你來發起,響應的人很多,這是什麼原因?因為你常常幫助別人,別人常常幫助你,互助合作,你一定要先付出,然後得到迴響。迴響自己要不要接受?決定不能要,一要怎麼樣?又染著了。眾人群策群力把這個善事做好,還是回饋給社會,讓整個社會,讓一切眾生,都能得到利益,你說這個事情多快樂!
真正念書人,把書念通了,往往一生樂此不疲。在中國大家都知道的,孔老夫子有一個學生顏回,我們在儒家經典裡面記載看到的,他真正是法喜充滿,常生歡喜心,實際上他的生活非常貧苦,簞食瓢飲,孔老夫子最讚歎的這個學生。印光大師一生最讚歎的是范仲淹先生,我們看他的傳記,他一生也是樂此不疲,自己生活很簡樸,一絲毫豪華奢侈都沒有,歡喜布施,真的是佛法講的愈施愈多;多到他居然能夠養活三百多家貧苦之人,靠他生活。
他能把自己的福報分給大家享,看看窮苦人家的小孩,有天分,能夠讀書,他辦學校,免費教導這一些年輕人,那時候是辦私塾,免費的。你來讀書,不但不收學費,而且供給吃住,他養你,把你教育成人,將來為國家,為人民服務,一生做這些好事。他自己做到宰相、做到元帥,真正是一人之下,萬人之上,他上面是皇帝。一生做好事,死的時候棺材買不起。五個兒子,其中有兩個兒子做到宰相,有一個兒子做到御史大夫,那像在台灣的這個制度之下,就等於說有兩個兒子做到行政院長,一個做到監察院長,死了時候棺材買不起,什麼原因?他的兒孫都跟他一樣,歡喜做社會慈善福利事業。所以印光大師講,孔子之後,在中國歷史上他是第二家,代代不衰。到民國初年,印光大師那個時代,他們家裡代代出人才。祖宗積德厚,兒孫能效法,這是社會上非常好的榜樣。每個人家都學,每個人家都做,中國這個國家還得了!這是以身作則,是我們最好的榜樣。
孔老夫子一生從事於社會教育工作,范仲淹先生可以說他老人家一生所做的,是社會福利的事業,項目很多,那這裡面最大的,最大的是為國家培養人才,辦義學,這是教育工作,做得非常成功。一絲毫染著都沒有,真誠心,清淨心,平等心,覺悟心,慈悲心來做這個工作,范仲淹先生是最好的榜樣,印祖常常讚歎。我們起心動念,只要是為自己就染著了。起心動念為別人,這是好事情,但是自己夾雜著自己的名聞利養,我為別人,自己才能真正得到利益,這還是染著,要像前面所講的三輪體空。這是好事我應當要做,我應當盡心盡力去做,沒有一絲毫自己的利益夾雜在其中,真的做到不要名,不要利,名聞利養這個念頭都不生,只知道為眾生服務,自己沒有絲毫的自私的念頭夾雜在其中,沒有一絲毫,這才真正叫清淨。有一絲毫念頭夾雜在裡頭,都是染著。染著障礙我們性德,那要是修行,障礙明心見性,障礙純善純淨,這個不能不知道。那這個障礙是無比的損失,這才真正是苦果。下面一個名稱:
【或名重擔。】
這個名稱在前面我們也見過,現在在這裡又見到,經論裡頭凡是重複都有很深的意思。這一樁事情非常重要,一再提醒。生死輪迴這個果報是『重擔』,不能不曉得。這一付重擔,覺悟的人把它放下;不覺悟的人背在身上,永遠不肯放下。不肯放下,怎麼樣?愈背愈重,這肯定的,因為業因果報隨著時間在累積,它不會減輕。由此可知,六道裡面的眾生,絕對大多數是一世不如一世,一世比一世辛苦,這重擔!很少一世比一世自在,一世比一世快樂,這個太少了。這樁事情只要你冷靜細心觀察,這個世間眾生他想什麼?他說些什麼?他做些什麼?你就完全明瞭。如果他想的是善,念的是善,言行是善,他就往上升,他這個擔子愈來愈輕,輕就往上升。如果他的思想念頭,言行不善,造作種種惡業,那他這個擔子愈挑愈重,重了就往下墜落,就是這麼回事情。
我們今天身上也是背負重擔,自己要曉得,現在人叫什麼?叫壓力,壓力不就是重擔。生活的壓力,工作的壓力,精神的壓力,還有許許多多意外的壓力,真的壓到人喘不過氣來。最明顯的生活壓力,所以人起心動念怎樣發財,又不懂得發財的道理,也不知道發財的方法,看別人得財富產生嫉妒,想方設法奪取,這個與發財的因緣完全相違背。他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,錯用了心。於是怎麼樣?犯罪,在整個佛法裡面看法,佛法講的他是犯盜戒。
所有一切不是正當的方法取得的財富,統統是屬於盜戒。就是當你有權有勢的時候,別人託你辦事,送給你賄賂都是屬於盜戒。他送來的,他為什麼送你?他為什麼不送別人?他送你不是甘心情願的,是逼不得已。你今天有權有勢,必須你高興,必須你歡喜,你同意,你准許,為了這個原因不得不行賄賂。你接受賄賂,這盜戒,這是你不應該得的,不義之財!你得到這個財富,把你命中的福祿打折扣了。你前生修的這個福是億萬財富,這一生因為用種種不是正當的手段,你得到的財富,得了五千萬,已經打對折了,還認為自己很聰明,還認為自己有辦法,其實錯了。《了凡四訓》念通了,你就不會用這種手段。完全用清淨心,公正廉明,你所得到的富貴超過賄賂十倍百倍都不止。
為人民服務,為眾生服務,只有付出不求回報,那個回報就不可思議。回報到福報大,大到人間不能享,人間沒有這麼大福報,你就生天;人間沒有這麼大福報,你就生四王天,生忉利天,生夜摩天,生兜率天,這才叫大利。所以這個擔子愈輕,利愈大。擔子愈重,你的福報就愈小,沒有福報。你說這個東西要不要放下?
重擔的根本就是妄想分別執著,這裡講到最根本。覺悟的人明瞭,你能夠放下執著,你就放下六道輪迴。你能夠放下世出世法一切的分別,你就放下十法界。這一些,佛門四眾同修你常常聽到,聽得耳熟,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,你為什麼還放不下?為什麼還不肯放下?迷在名聞利養之中,把名利看得太重太重了,不知道那個東西是假的。《金剛經》,實在講,迷得過重讀《金剛經》真的有好處。《金剛經》開智慧,給你講事實真相,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」,你要常常念,要常常提醒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、「一切法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。如果這些常常提醒你,你自然就放下。何以知道?因為這個東西是假的,不是真的,對自己有嚴重的傷害,沾都沾不得。
你修行,你修行的願望是什麼?現在大家修淨土,我們願望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你想想看,你眼前的名聞利養,五欲六塵能帶到極樂世界去嗎?你這個重擔能擔到極樂世界去嗎?極樂世界是淨土,清淨心行裡頭沒有重擔,重擔是染污,染污的心不能生淨土。念佛,念這一句佛號,這佛號怎麼念?要把自己的清淨心念出來。具體給你說,《無量壽經》上講得很清楚,清淨平等覺,要把你自己自性清淨平等覺念出來,你跟阿彌陀佛就相應,阿彌陀佛就是清淨平等覺,我自性清淨平等覺現前,這跟阿彌陀佛相應了。那就是佛門裡頭常講的,「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」,哪有不往生作佛的道理。
清淨心中沒有自私自利,清淨心中沒有名聞利養,沒有五欲六塵的享受,沒有貪瞋痴慢,你只要有這些東西,有一樣都是重擔。你要統統具足,你不知道擔多少付重擔!你的雙肩,兩臂,兩手,沒有一樣是空的,全都擔負著重擔,你怎麼能到極樂世界?不但極樂世界沒有分,恐怕來生人道都沒有分,因為這擔子太重了,把你沉到下面去。不能沒有警覺,你要知道這是假的,不是真的,包括自己身體都是假的。你要能了解事實真相,現在人常講,社會有災難,你怕不怕?不怕,為什麼?假的,身體是假的,世界是假的,災難也是假的,既然統統都是假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你還有什麼擔心的?統統放下了。生死放下了,災難也放下,世界末日,末日也放下,放下就沒有了。你不放下,你有,放下的人沒有了。放下的人超生,放下的人得度,放不下的人,你還繼續搞生死輪迴,你還去搞長劫流轉。
所以早年我剛剛接觸佛法,頭一天章嘉大師就把修行的祕訣傳授給我,看破、放下。你要真幹,要把看破放下真正變成自己的思想,行業,你才真正得受用。這個重擔放下一分,你的智慧增長一分,你的福德增長一分;它障礙智慧,障礙福德。放下兩分,你的智慧增長兩分,福德增長兩分,何樂而不為之?你要不肯放下,智慧變成煩惱,福德變成重擔。諺語裡面所謂「自作自受」,說得不好聽的話自找苦吃。三界六道裡誰有苦給你吃?自作自受。佛菩薩大慈大悲,不能幫助你解脫,解脫的事情還是你自己,所謂是解鈴還須繫鈴人,佛菩薩只能把這些事實真相告訴你,把他自己怎樣修行,脫離三界六道,脫離十法界,把這個經驗告訴你,他只能做到這些。你真的聽懂、聽明白,如法泡製,你也能成就,你也能得到真正解脫,這是佛菩薩對我們的幫助,我們要懂得。現在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