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六四九卷)  2006/10/31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649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賢首品第十二」,十地位第九段看起。第九段是法雲地,第十地,我們把經文念幾句,對對地方:

  【若以佛德自莊嚴。則獲妙福端嚴身。若獲妙福端嚴身。則身晃耀如金山。若身晃耀如金山。則相莊嚴三十二。若相莊嚴三十二。則具隨好為嚴飾。】

  我們就念到此地。這是法雲地,十地。十地這段經文很長,一共有十九首偈頌。十九首偈頌它分五段,分五個小段。第一個小段有八首頌,講「三業殊勝德」。三業殊勝裡面從第一到第五首,我們剛才只念了兩首,前面三首是「明身體德殊勝」,後面兩首是「明身業大用」。在這個地方我們很明顯的看到,十信位的菩薩,這個諸位要記住,從初信到十信這十個位次,就好像是小學一年級到十年級。佛教的學校比較特殊,修學期間很長,小學也是十年級,每個班級裡面所學的課程都能夠向上通到等覺,通到如來地。

  實在說這種教學的方法,在佛門裡面、在我們中國五千年傳統教育裡面都不例外。這跟外國的教育確實是不相同,外國教育沒有這種理念,東方人有這個理念。譬如在中國童蒙,教小朋友的,五、六歲上私塾,現在叫上幼兒園,念什麼?念《三字經》。《三字經》是童蒙教學的課本,第一句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這句話說的是什麼?這句話說的是最深的道理。什麼人能夠完成這句話?我們講大聖人,在佛法裡面講佛陀才能完成。人性本善,一開學就先教給你,你一生所學的就是這個目標、就是這個方向。你如何能夠證得人性本善,那就叫成佛。在佛法裡面不是叫人性本善,佛法裡叫什麼?佛法裡叫本來成佛。本來成佛跟人性本善是兩種說法,一個意思。一開頭就教你,你一生就向這個方向、向這個目標逐漸去求證,一個階層一個階層來提升。所以最高境界的課程(那當然不是詳細的,像大綱一樣)一入門就教給你。

  《三字經》這本書大家都曉得是教童蒙的,裡面內容是什麼?是中國傳統教學的總綱領。先讓小朋友念熟、背熟、記住,以後你慢慢發覺一生所學的都出不了它的範圍,總綱領、總原則。像我們念《四庫全書》,閱覽《四庫全書》,這什麼東西?這是《四庫全書》提要,目錄、提要,你先看這個。目錄提要分量不多。現在最近這些年印的《四庫》是用的精裝,把它縮小了,精裝。縮小精裝也有一千五百冊,《提要》只有五冊。你先看《提要》,然後你到《四庫》裡瀏覽,它總出不了這個提要。所以《三字經》是中國傳統學術的提要,我們要認清楚這個。

  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實在講經文分量也不是很大,我們中文翻譯本,除了重複,把重複去掉,只有九十九卷,這九十九卷《華嚴經》是整個佛法的提要。我們在二十六歲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,他老人家把佛經哲學介紹給我,同時也介紹《華嚴經》。他告訴我,因為他學的哲學,我也是學哲學,他說《華嚴》是佛經的哲學概論,編得太好了,在全世界哲學書裡面,它可以算是第一。這裡面有圓滿的理論,有精細的方法,難得的是後面還帶表演;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表演,就是說把這些理論方法如何落實在我們現實的生活當中讓你來學習。五十三參是講的各行各業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把它分成五十二類,如何把《華嚴》的理論跟方法落實;落實在生活、落實在工作、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。這種編輯方法全世界找不到!這是方老師介紹給我的。

  所以我一接觸佛法,對這部經就非常的愛好。早年曾經講過一次,沒講完,大概講了將近一半。因為那時候《無量壽經》的因緣成熟,我就把《華嚴》放棄,講《無量壽》。為什麼?《無量壽經》即是中本《華嚴》,是《華嚴經》的濃縮,就好像《華嚴經》的精華一樣,分量就少太多了,只有一卷,可是內容?內容跟《華嚴》可以說是等量齊觀,沒有差別,那我們講這個多好!所以我就不想再講《華嚴》。這次講《華嚴經》是韓館長在病重的時候,往生前三天一再的要求,希望我把《華嚴》講一遍,留下錄音帶、錄相帶給後人做個參考,我答應她,所以是她啟請的。她往生之後,我們在新加坡開始講,講到現在將近一千六百次,我們一次是兩個小時,大概有三千多個小時。經文九十九卷來看,我們大概只是十分之一超過一點點,但是這個十分之一非常重要,它是基礎,所以講得也特別詳細。往後就不能這樣細講,這樣細講的話,這部經我估計要兩萬多個小時,太長了,不是現在人願意見到。所以後面我們要畫龍點睛,點到為止,不能像這樣的細說,細說就到這品「賢首品」。

  這就說明我們初學,我們現在實在講,連一年級的資格都沒有,可不可以讀這些綱領?可以,就像童蒙讀《三字經》一樣。《三字經》裡面的義理太深了,小朋友也可以讀,也可以學,《華嚴》是一樣。現在我們看到以下有十九首偈頌,都是講十地菩薩,十地菩薩所修的我們現在也可以學習,縱然不能契入,我們也要有個概念,這樣就好。前面三首明身體德殊勝,這三首偈。總的來說,這三首偈,應當要學做個好人。昨天我們分發一份資料,「好人歌」,要做好人。《華嚴》裡面的好人它要求太高,這不是普通的菩薩,是大菩薩,我們看看。

  『若以佛德自莊嚴』。這句是前面九地菩薩所成就的,「以佛德自莊嚴」,九地菩薩成就的。這就是九地他的課程學得很徹底、很到家,升級了,升到十地法雲地的菩薩,九地是善慧地,他升到法雲地。佛德是什麼?前面我們講了很多,在此地我們把它歸納一下,還是用佛的話來講,最簡單的說法,「慈悲為本」,這是佛德,「方便為門」。如果有人問我們佛教是什麼?可以用這兩句話來答覆,佛教是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。要有人問基督教跟天主教是什麼?也可以用兩句話來答覆,「神愛世人,上帝愛世人」。在中國回教徒也佔相當大的一個數字,一個大團體,回教是什麼?「真主確實是仁慈的」,這都是最重要的綱目,要以這個自莊嚴。佛的慈悲,佛的方便,方便怎麼說?方是方法,便是便宜,用現在的話來說,最恰當的方法、最好的方法,把慈悲落實。落實在生活,落實在工作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。所以方便就是最恰當的方法落實。最恰當的方法不是一定的,因為你要看時節因緣,不同的時代,不同的地區,不同的人,不同的文化,那都不一樣!

  這些年來我們跟全世界的宗教時常有聯繫,有聚會,我跟他們往來,我只有一個總綱領做為我們團結理論的依據,這個總綱領是什麼?宇宙之間只有一個真神,這是所有宗教都承認的。而認為這一個真神,唯一的真神,就是我們宗教的真神,他們都是這樣承認的。可是我們佛教裡頭沒有這個說法,我跟他們往來我一定要用他們的言語,宇宙之間有一個唯一的真神。這個真神是什麼?造物主,這個宇宙無量的星球、世界、一切眾生是他造的。每個宗教都說是他們造的。我們中國傳說當中,宇宙是誰造的?盤古。在外國是亞當、夏娃,在中國是伏羲、女媧,這是人類的始祖,他們都相信這個。我就順著這個去講,宇宙之間只有一個真神。

  這個真神你們相不相信他是永存的、他是不生不滅的?相不相信他有圓滿的智慧?這個大家都相信;相不相信他有很大的神通,他能夠隨意變化?這個相信。我說那就行了,我們就可以用這個基礎來奠定我們的關係。我說在古代沒有資訊,交通不便,人與人之間交往範圍很小,老死不相往來,他就居住在他這一個小範圍之內。我說那個唯一的真神要教化世界上這麼多眾生,他就得分身,他就得變化。在中國就變成老子、孔子,在佛教就變成釋迦牟尼佛,在基督教就變成摩西、變成耶穌,在伊斯蘭教就變成穆罕默德,你們相不相信?他們聽了之後點頭,是有點道理。我說那好了,我們都是一家人,我們再也不能批評「我的神是真的,你那個神是假的」。

  其實只有一個神,他在這個地方,在我們這裡示現,是示現我們的身分,符合我們的生活狀況,符合我們的文化、我們的傳統,在另一個族群,他就現另外一個身。我們佛經裡面講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,應以基督教身得度,他就現耶穌身、現摩西身;應以穆斯林得度的,他就現穆罕默德身;應以倫理、道德得度的,他就現孔子身、孟子身,怎麼會講不通?我本來還以為這種說法還要通過艱難的辯論,結果走了很多國家地區跟許多宗教接觸,居然都能接受,沒有人跟我辯論,都能接受。非常的歡喜!

  所以宗教是一家人,不應該有衝突。衝突之發生原因在哪裡?原因是我們沒有真正去好好學習教義、學習經典,沒有好好學習。如果我們認真好好學習經典,你一定開智慧,然後再看看其他宗教的經典,馬上就會通。你看佛家教學是慈悲為本,慈悲就是愛,跟其他宗教裡面講的神愛世人,上帝愛世人,仁慈博愛完全是通的。由此可知,真神的教育我們用一個字,「愛」的教育。愛人怎麼能害人?愛人要給人真正的方便,要是障礙別人那就不愛了,那你就違背神的教誨。這就是現在所講的多元文化。由於科技發達,資訊的發達,地球已經變成一個村莊,叫地球村。確實,現在我們環繞地球一周,一天就做到了,我們的關係非常之密切。要知道神聖教導我們的,一家人。一家人一定要互相尊重,互相敬愛,互相照顧,互助合作,共同來創造美好的地球。美好的地球就是天堂,就是極樂世界。

  所有一切宗教典籍都是這樣教導我們的,你看看這句經文裡頭最重要一個字,就是「自」,你要把佛德(就是慈悲跟方便)自己要做到,那就是莊嚴。我要學佛的慈悲,我要學佛慈悲應用在現實的生活,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。你能夠學到、做到,試問問你不是佛誰是佛?這就是《華嚴》前面我們所念到的,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。我在日本告訴日本基督教(也是領導人之一)石井牧師,他也是大學教授,我說神愛世人,神怎麼愛?神在哪裡?這句話是空洞的。我說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神教你們教會裡面的神職人員,教你們所有的基督徒,要把上帝的愛落實到自己,自己用上帝的愛去愛一切世人,神愛世人就落實了。我說絕對不是神愛基督徒,基督徒愛神,那個範圍就太小了。

  非基督徒你們都稱之魔鬼,那都完全對立了,這就產生矛盾、就產生衝突,這個問題就嚴重了,社會不和諧,所以才有宗教的戰爭。全是誤會!所以你們要把神的愛落實在自己的心裡,用神聖的愛,神聖的愛是大公無私,決定沒有分別執著,平等的博愛,那是神的愛。對於各個不同的宗教,我說我們都是一家人,中國人講的不是堂兄弟就是表兄弟,同一個宗教不同宗派我們是親兄弟,不同宗教是我們的表兄弟、堂兄弟,一個祖宗,這個祖宗就是唯一的真神。在佛教裡面沒有講這句話,佛教裡面講的法性。

  宇宙怎麼來的?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這個心就是法性,其他宗教稱為真神,是一樁事!所以多元文化對於現代的世界、現代的社會,必然要邁向這一步,世界才有和平,人類才有幸福,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這是落實在哪裡?落實在九地菩薩。九地菩薩是什麼人?法師地,他的任務是什麼?任務是教化眾生,師道。不能把佛德自己百分之百的落實,落實就是莊嚴,你怎麼能教化眾生?九地菩薩是代佛教化眾生,所以他的地位是老師。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「作大法師」,能做到這個他就證果了。

  下面講『則獲妙福端嚴身』,這就是他證果。妙是微妙,不可思議,那個福報可大!這講的是什麼?講的是佛的報身。大乘教裡面講「身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」。我們六道凡夫見不到,不但六道凡夫見不到,四聖法界也見不到,為什麼?沒有見性。這個報身是法性身,沒有見性的人見不到。身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,大概有些人在感應裡面見到過。我有這個經驗,我以前沒見到過,去年十一月見的。我生病,在北京住了五天,好像是第二還是第三個晚上,就在夢中。這個夢很奇怪,境界太清楚,不像是作夢。看到什麼?顏色鮮明,普通一般作夢沒這個境界,見到釋迦牟尼佛,見到阿彌陀佛,見到毘盧遮那佛,見到觀世音菩薩,那個相多大?跟虛空一樣大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那麼大的相,一醒過來之後境界都沒有了。所以想想,這就是經典上講的報身佛。我相信像我這樣經驗的,一定有很多人也都有同樣的經驗。我們念佛往生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將來可以看到阿彌陀佛的報身,那就是這麼大的相。

  可是佛應化在六道,我們不講四聖法界,因為我們現在是六道眾生,我們講六道;六道眾生有感,佛就有應,佛應的身相一定跟我們的身相是同類的,我們接觸到不感覺得奇怪。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應化在印度,跟印度人的身相一樣,同類身,稍微高一點,我們看佛經上講的,釋迦牟尼佛丈六金身。弘一大師有篇文章收在他老人家註疏《律學講錄三十三種合訂本》,收在那裡面,這篇文章裡叫「周尺考」,因為釋迦牟尼佛生的年代是在中國周朝。周朝那時候的尺比我們現在的尺小,我們中國的市尺,現在我不知道還用不用這個東西,中國的市尺,周朝一尺大概只有現在這個市尺的六寸。我們就曉得一丈六大概合我們現在的八尺。八尺高的個子,有,很多人有這高個子。如果說一丈六,那就太高了,有二、三個人高那會把人嚇壞。所以你要曉得,他所示現的跟世間人差不多,個子高一點。用現在的話來說,釋迦牟尼佛個子應該好像是一百九十公分的樣子,是個高個子,一百九十公分,我們一般人差不多都是一百七、八十公分。弘一大師做的這個就是讓我們了解事實真相,不要去猜想,猜想就會想錯,就是那個時候的尺跟我們現在尺的長度不一樣。

  在我們人間示現的,這是常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我們世間人認為這是福相,這個人福報很大,看到那個相貌莊嚴。佛又在經上告訴我們,實在說,佛說法總的原則是依二諦,世尊依二諦而說法,二諦是什麼?就是真諦跟俗諦。我們再說得明白一點,俗諦是隨順眾生知見,隨順我們的常識,這樣說我們很容易懂。另外一種是隨順真諦,那就是真實說,是佛與大菩薩親證的境界,那是諸法實相,我們不懂。譬如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這個話我們不懂,我們也很難接受,我們覺得一切法都是真的,都在我們眼前,我親眼看的,親耳聽的,怎麼能說虛妄?所以佛有隨順真諦、隨順俗諦。先完全隨順俗諦,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隨順俗諦。佛真的是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,從這些地方你體會到。

  三十二相,這世間人講的好相,那是果報。果必有因,三十二相每個相好都有因。而佛還告訴我們,這都是隨順俗諦說的,菩薩將要成佛之前,還要用多長的時間?用一百劫的時間。我們聽這個話不要執著,不要執著真的是一百劫,那你就錯了。一百劫是說很長的時間,不是短時間,要用長時間修福。目的是什麼?目的是修相好。因為你沒有個福相,眾生看到你就不喜歡,你還能教他嗎?就沒有法子教了,他不接受你,所以一定要有個非常好的相,讓一切眾生看到之後歡喜,看到之後捨不得離開你。我們中國諺語所說的秀色可餐,看到你這種相貌之美羨慕,總想多看幾眼,捨不得離開你。這就說佛用這個方式來接引眾生,來攝受眾生。所以說菩薩要用一百劫專門來修相好,就是專門種善因來修果報,將來成佛好度眾生,要知道這是方便說。

  真實說,見了性之後,性裡面無量智慧、無量德能、無量相好,哪裡還要修?佛要這樣說法我們就很難接受;如果佛說每個相好都是修的,我們希望自己的相好,那要好好的斷惡修善,這是佛真正的用意。所以我們知道相好的作用是為了教學,為了接引眾生的方便。佛不說妄語,不說假話,佛在示現當中,真的是斷一切惡、修一切善,做出最好的榜樣來給我們看。所以講到德,我們講到佛德,德有兩種,一種是性德,自性裡頭本來具有的,另外一種是修德,必須通過修德你才能夠恢復性德。性德我們有,有怎麼樣?迷了。所以他說修也不是假話,雖是隨順我們這個方便說,也是正確,也不是假的。

  譬如三十二相裡面的廣長舌相,這是個好相。佛說舌頭伸出來可以舔到鼻子,三世不妄語才能有這個好相。它有因!佛的舌頭伸出來可以把臉蓋起來,所以佛告訴我們,這個相是生生世世不妄語。相信了,佛的話沒有一句是假的。如果他說假話,他怎麼會有這麼好相?可以作證明。我們試試看舌頭伸出來能不能舔到鼻子?舔不到,舔不到是什麼?沒有三世不妄語的功夫,常常還騙人,說話不算數,所以這個相就沒有了。如果我們好好的修,不妄語裡面包括四條,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綺語、不惡口,口的這四種過失你統統能夠斷除,三世,你的舌頭伸出來就可以舔到鼻子。

  在從前佛的學生裡面有這個事情,確實像那些大阿羅漢也都有三十二相,但是沒有世尊那麼樣的明顯,沒有那麼圓滿。經典裡面記載的阿難的相好,都是菩薩再來的,都不是凡人。以後我們經典念多了曉得,所謂「一佛出世,千佛擁護」。不但世尊會下的這些弟子們,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包括當時這些護法,在家的這些大德居士、國王大臣,很多都是佛菩薩再來的,共同來演這台戲,演得很逼真,來度這個世間的人。他的影響時間,佛講一萬二千年,這是講法運。所以法運就是我們今天講他的影響力,他影響的面有多大,他影響的時間有多長。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間的影響,時間是一萬二千年。

  在我們中國人記載,今年是三0三四年。你看看我們中國古來祖師大德,像《虛雲老和尚年譜》,都是用這個記載。可是外國人,我們這次到巴黎去參加這個活動,外國人說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是二五五0年,你看這個差距好大。這些我們不必問他,說的人也都有依據,很多種的說法。在中國你要仔細去看,也有六、七種講法,到底是哪一年哪一月?誰也不知道。但是我們肯定釋迦牟尼佛確有其人,當年在印度教化眾生確有其事,經典決定不是假的。至於這些年代,說老實話,就是現代的人,最近的人,幾十年前發生的事情,都沒有辦法確定是在哪一天。

  不要說別的,我們出生的日子、時辰,出生年月日沒有問題,時辰就有問題,你出生到底幾點鐘出生的?像我這個年齡,出生在鄉下,鄉下根本就沒有時鐘,完全憑什麼?憑人家的經驗,大概是幾點鐘,不能確定。連這幾十年的事情都沒有法子確定,何況是二、三千年以前的事情?很難說,這個真的也沒有必要,我們必要還是求清淨心,佛教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這個重要。你看放下執著就是阿羅漢,放下分別就是菩薩,放下妄想就成佛。成佛之後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全都明白了,你問他,他給你說決定不錯。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得、要了解。所以相好非常重要,我們今天講形象。我們學佛的佛弟子,在這個社會上一定要有很好的形象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休息幾分鐘。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看下面兩句:

  【若獲妙福端嚴身。則身晃耀如金山。若身晃耀如金山。則相莊嚴三十二。若相莊嚴三十二。則具隨好為嚴飾。】

  我們就念到此地。前面跟諸位介紹過相好,它的作用完全是接引眾生。由此可知,形象還是很重要,我們就不能不注意。如果說破壞佛教形象,從哪裡破壞?從我們自己本身。我們佛弟子,尤其出家佛弟子,思想言行要不如法,違背佛陀教誨,你走到街上人家罵你。罵你一個人不要緊,連所有出家人都罵到,所有佛教都罵到,你說這個罪多重?我們知道,佛經典裡面講得很清楚,五逆十惡墮阿鼻地獄,這是佛說一般人;如果是佛弟子,尤其是出家佛弟子,還要造五逆十惡,不但你造的是性罪,還要加上一等,破戒。破戒裡頭總的來說,破壞佛教住世的形象,這個問題比什麼都嚴重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不要等到臨終墮落那一天,那後悔來不及了,現在你還有一口氣沒斷,那都有救,只要真正能夠懺悔。

  懺悔的功德不可思議,我們在《阿闍世王經》裡面看到,這個故事《觀無量壽佛經》裡面有,阿闍世王跟提婆達多聯手造五逆十惡,提婆達多墮阿鼻地獄,阿闍世王臨終懺悔,知道他做錯了,求願往生,真的他如願以償。我們以為他往生極樂世界總是下下品往生,因為在《十六觀經》裡面講,下下品往生的人是生前造作極重的罪業,阿闍世王造極重罪業。而在《阿闍世王經》裡面佛告訴我們,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居然是上品中生。我們看到這個經文,起初很納悶,這是怎麼回事情?想了很久之後答案才出來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修行兩個方法,一個是平時,像我們這樣念佛,積功累德,但是你要記住要依教奉行。淨土宗指導最高的綱領,就是《觀經》裡面的淨業三福,千萬可不能疏忽,你要是沒有依照這個修,雖念佛不能往生,那就太多!為什麼念佛的人多,往生的人少?沒有依照這個綱領修學,他錯了。

  雖然四十八願裡面佛說得很清楚,「臨終十念必生」,所以大家對於持名念佛就非常重視,怎麼念法?不知道。不去研究、不去學習,錯了!十八願是十念必生,十九願是發菩提心。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上讀到,你看「三輩往生、往生正因」,這裡頭有一句話非常重要,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這句話太重要,無論是上輩、中輩、下輩,經上全有這句話。那你就曉得,你不發菩提心,你一向專念,不能往生,為什麼?西方極樂世界是大乘不是小乘,大乘人的基礎是在發菩提心。菩提心是什麼?我們說得很簡單,依古人的說法很麻煩,很難懂,我們把它簡化,還是古大德的意思,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、慈悲心,這合起來就是菩提心。

  真誠是菩提心的本體,菩提心的體,後面這四個是菩提心的作用,有體有用。作用有兩個,一個是自受用,一個是他受用,就是用菩提心怎麼對待自己,怎樣用菩提心對待別人。菩提心對待別人就是大慈大悲,菩提心對待自己就是清淨平等正覺,這在古大德註解裡面所說叫深心。深心古人的註解「好善好德」,這叫深心;我用的這六個字,這是《無量壽經》上的經題「清淨平等覺」,清淨平等覺是菩提心的自受用。我們用這個心對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一向專念才能往生。我們想想,我們起心動念與這句相不相應?是不是真誠?是不是清淨?真誠決定沒有虛偽,清淨決定沒有染污;要知道五欲六塵、貪瞋痴慢是染污;平等決定沒有傲慢,正覺決定沒有迷惑,對自己的要求。末後一句慈悲,那是對別人,對別人要大慈大悲,對自己要清淨平等覺。這樣一向專念,則決定往生,這是一般念佛往生的人。

  另外一種就是造作極重罪業,臨終懺悔,那個懺悔的力量不可思議,我們中國諺語所謂「浪子回頭金不換」,他那一回頭,那是好人裡頭的好人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聽佛說阿闍世王往生上品中生,我們也能夠點頭承認,他這個懺悔,一回頭真的是好人當中的好人。所以人不怕做壞事,怕的是你不知道懺悔,你要不懺悔,阿鼻地獄去了。真正知道懺悔,改過自新,你看那大幅度的向上提升,上品中生很不容易,這個道理我們要懂。所以念佛的同學不要認為這一生念了一輩子,到最後不能往生,那就錯了。錯,佛沒有錯,祖師大德沒有錯,經典沒有錯,錯在你自己,你自己錯會了經義,你自己沒有認真好好的去學習。

  在我們這個時代,這個時代不好。現在每個人都知道這個世界所有一切物質嚴重的染污,大家都曉得生態環境染污,影響我們生理健康。你還曉得不曉得精神的染污,這個比物質染污還要嚴重。你們在街上走一圈看看,你所看到的、所聽到的、所聞到的、所接觸到的,沒有一樣不是增長你的貪瞋痴慢,這種染污還得了!你有什麼能力能抗拒?你要沒有能力抗拒,你念佛的功行很有限;換句話說,達不到往生的標準,這是我們要深深去省思!我們到底是在這個世間造孽,還是希望將來往生淨土?眼前造罪孽圖一點名聞利養的享受,時間非常短暫;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那是無量無邊的福報,生到西方都證到無量壽。這兩種利益擺在面前,你選擇哪一種?由你自己決定,佛菩薩不會給你做主的。佛菩薩要給你做主他就墮落成凡夫,為什麼?他起了妄想分別執著。這個道理不能不懂,我們這一生不可以空過。

  如何能保持自己修學不墮落?我自己這一生的經驗,學佛五十五年,講經四十八年,我的經驗是天天讀經,天天講經,天天時時刻刻提醒,你才不會被外面境界誘惑。三天不讀經,你的心就搖晃,一個星期不讀經,肯定受影響。在現在這個環境裡頭,對我來說什麼最重要?讀經、講經最重要,我靠這個才能保持,不靠這個我就沒有把握。現在學佛的同修有幾個人天天讀經?不但要讀,還要講給別人聽,為什麼?講給別人聽就是我自己學習的報告。世尊大乘經教裡常常教導我們,「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」,演是什麼?要做出來,做出樣子來給人看。三十二相是修因,演是表演,就是做出樣子。在生活當中做出樣子,工作裡面做出樣子,跟大眾接觸做出好樣子,這是演,別人有問題提出來給他解答那是說。

  所以首先你看要「以佛德自莊嚴」,然後你真正成就一個莊嚴的身相。身相成就了,『則身晃耀如金山』,這句是說你的影響,你這個形相的影響。金是比喻,山是顯著,很遠就看見了,明顯。金在金屬裡面唯有它不變色,其他的五金都會變質,會氧化,唯有黃金不會氧化,貴重在此地,所以佛法用金是講它永恆不變,是這個意思。無論在順境、在逆境、在善緣、在惡緣,他都是如如不動。這不變是什麼?總的來說是戒定慧三學。戒是身體的威儀,表現在外面的規矩;定是在內心,外不著相,不再受外面境界誘惑,這叫定,內不動心;慧是對一切境界了了分明、清清楚楚,而自己在境界裡頭如如不動,這是說的成就。

  成就這樣的相好,我們今天講形象,個人有個人的形象,團體有團體的形象。一個僧團,團體最小的是家庭。佛說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共同生活,遵守佛陀的教誨「六和敬」,這個團體就是僧團,諸佛護念,龍天善神護持你。六和敬裡面第一個「見和同解」,這是智慧,第二條持戒,「戒和同修」,戒律從哪裡做起?要從根做起。現在學佛,我們看到眼前的形式很難過,在家同修學佛,十善業道做不到;出家同學學佛,沙彌律儀做不到,這就不是真的,這是假的。所以佛教之衰,衰在哪裡?衰在把戒丟掉了。我們要反省為什麼古人持戒那麼容易,而且那麼歡喜,現在人為什麼不行?於是我們再往前面推,尋根,你就會想到世尊在《佛藏經》裡頭說過一句話,「不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」,這就是說小乘戒是大乘戒的根。

  我們中國人,佛教傳到中國,確實小乘的三藏都傳來了,翻譯得相當完備。我們《大藏經》裡面的《四阿含》,跟現在南傳巴利文的經典做個比較,幾乎是完整的。我聽人家告訴我,巴利文的經典比我們的《阿含》,大概只多五十部的樣子。我們曉得,小乘經典也將近有二、三千部,只多五十部,你就知道翻譯多麼完整。小乘在中國成立兩個宗派,成實宗、俱舍宗。可是到了唐朝中葉,中國人都不學小乘,唐朝晚年到宋朝,這兩個宗派就沒有了。現在這兩個宗派在中國變成歷史的名詞,沒有了。沒有,中國人靠什麼成就?中國無論在家出家,他是用儒跟道代替小乘,這個就有道理了。

  所以在從前學佛,無論是在家出家沒有不受儒家教育,儒家教育就是中國的家庭教育,都有很好的家庭教育基礎。讀孔孟的書,讀老莊的書,這個基礎絕不亞於小乘,所以代代都有高僧大德出現。到我們這一代沒有了,原因在哪裡?我們這一代小乘不學,儒也不學,道也不學,連佛法裡面的基礎東西也不學。所以今天我們的佛法是個沒有根的盆栽,像花瓶裡面插的花一樣,表面上看起來很好看,死的不是活的,沒有根,這非常可怕。拯救之道沒有別的,一定要從根開始。所以儒家的根,就是中國傳統家庭教學的根,《弟子規》;道家的根,道教,《太上感應篇》。

  我們在歷史上看,明清這兩代,許多在家出家的讀書人都喜歡用功過格。你們看《了凡四訓》,了凡先生,雲谷禪師給他的功過格。我們在《蓮池大師全集》裡面看到,蓮池大師也有功過格,但是它名字不叫功過格,叫自知錄,自知錄就是功過格。用這個來天天反省,檢點自己這一天的行持,斷惡修善,那麼樣認真的去做,所以他基礎好。接觸到佛法,十善業道沒問題,很容易他就做到,三皈五戒做到了,出家人沙彌律儀做到了,真正佛弟子。我們了解這個原因之後,趕緊回頭來幫助同修們,如果不從這上扎根,在中國傳統文化,就是儒釋道三家傳人沒有了,這不得了!這是大事,沒有比這個事情更大,所以我們願意來培養儒釋道的傳人。

  我們也不必用這個名稱,我們現在用的是「文化教育中心」。這裡面的課程,現在只有儒家,因為政府還認為什麼?佛跟道是宗教,它承認儒是教育,佛跟道不是教育是宗教,不能夠混合在一起。我們希望有一天佛教的經典,道教的《老子》、《莊子》、《列子》這些書籍,也能在文化中心落實,那個根就深厚!所以有人告訴我,國內有限制,港澳沒有限制,港澳還維持五十年不變,在港澳做也行。我說這也是好事情,我們只需要十年就夠了。

  我初步的想法,真正發心要承傳中國傳統學術的,有這樣抱負的人,續佛慧命,在中國人講「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」,要有這樣抱負的人,在家你要百分之百的落實《弟子規》、《十善業道》、《感應篇》,這是基礎,多少時間?一年,一年當中把這個做到,百分之百的做到。然後專攻一部經,只可以學一部,儒釋道三家你自己去挑,你去選。儒家譬如選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,道家是《老子》、《莊子》,佛法裡面也只能選一樣,不能選兩樣,兩樣你就不能成就。一樣學十年,十年寒窗,專門學一部經。你學《論語》,十年學一部《論語》;學《孟子》,十年學一部《孟子》;學《老子》,十年學一部《老子》;學《無量壽經》,十年學一部《無量壽經》。真的會通,十年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戒定慧三學都在其中,肯定你會開悟。悟了之後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通,十年之後你在世界上是頂尖的專家,你可以到全世界著名的大學裡面去講學。我願意提供場所,提供你十年的生活,我照顧,你什麼都放下,到這地方來學。這樣的人不多,非常的希有。

  先到哪裡去學?先到湯池,去參加湯池的教學。我們將來想培養的這些專家學者,我們在湯池裡面選最優秀的老師,我們希望到這個中心來好好的學十年,就像古人閉關一樣,十年不下山,專攻一門。天天讀,天天學,天天講,不講不行。譬如你學《論語》,每天至少講一個小時,哪些人聽?我們所有的同學都聽你的,你專攻《論語》;到第二個小時,專攻《孟子》的他來講《孟子》,我們大家來聽他的。所以雖然一個人一生專攻一部,可是許多同學們所學的,他來做報告你都聽到了,這是教學相長,觸類旁通,我們用這個方法。所以每個人都是老師,都是學生。我們教一個研究班,統統叫研究員,中國傳統學術的研究所,成立這麼個機構。大家都是研究員,都是老師,都是學生。我們在一起生活十年,十年不出門,心是定的,不跟外面往來。我們裡面沒有報紙,沒有雜誌,也沒有電視、沒有新聞,讓你身心清淨,一塵不染。環境很重要!如果能得到國家的護持,那就是無量功德,我相信成果一定比我們自己個人來做要超出十倍都不止。

  我們十年的學習對社會有沒有貢獻?有,對全世界都有貢獻,用什麼做貢獻?我們每天的報告統統錄相,我們的教室就是大的攝影棚。因為學生不多,在我想十個、二十個不得了。慢慢增加,我們的名額最高五十個人,絕不超過五十個人,所以教室不大,頂多五十個座位。錄相錄下來之後,就是我們每天的學習,每個人的學習,每天都錄相錄下來,你才曉得你天天有沒有進步。你所教的、所講的由國家去審查,覺得很好,我們國民都應該要學習,那就國家可以放在電視台去播放。如果在國家電視台播放,不但利益全國,全世界人都可以收聽。這就是我們坐在家裡不出門,也能夠兼善天下。關起門來,獨善其身;每天的報告由國家電視台去播放,兼善天下。和諧社會,和諧世界,決定可以落實。這兩句話不是口號,是我們這一生努力的方向跟目標,決定可以做到。然後才曉得宗教教育對社會的貢獻,那個力量不可思議。

  早在中國這兩千年來,歷代帝王都用這個方法,所以這個國家長治久安。外國人看中國歷史都非常驚訝,感覺得不可思議,為什麼中國這麼和平,這麼和睦?中國老祖宗教我們,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。所以那些帝王很了不起,他們儒釋道都精通。儒釋道裡面的專家學者跟這些帝王接觸,你不能騙他,他不外行,他內行。你們看看《十善業道經》前面雍正的上諭,那就是序文,他對於儒釋道三家都提到。所以獨善其身跟兼善天下可以同時做到,這是多麼的圓滿!

  經文裡面講到三十二相,講到『隨好為嚴飾』,隨好就是八十隨形好。三十二相我們不用一句一句的說,那耽誤時間,但是我們總挑個重要的幾條,你就看到因果。譬如過去生中歡喜說法護生,愛護一切眾生,為他們說法,在三十二相得什麼樣的相?得手指細長。佛的手指又細又長,這是三十二相之一。歡喜用好的衣服去供養別人,布施給別人,得的是手足柔軟的相。確實我們有看到一些富貴人,你跟他握手,他的手是軟的,像棉花一樣,這是好相。這個相的因是什麼?前世喜歡布施,自己省吃儉用,好的東西都送別人,供養別人。現在這個社會少了,可是不能說沒有,只說是很少。學佛的人要懂得這個,我們就知道修來生福。如果這一生當中修得很勤,本來我們的手很硬很粗,會愈來愈好。果報到自己的晚年都能見到,晚年身體健康,手足柔軟不僵硬。你看看有人拜佛,這我們看到的,出家人也有,五、六十歲膝蓋就僵硬,平地就拜不下去,他要用個拜墊。我曾經看到出家的法師,拜墊很高,我問他為什麼?他說不行,他拜不下去,普通拜墊他沒有辦法。普通拜墊就相當高了,有五、六寸,他不行,他需要用一、二尺那麼高的,就差不多像我們坐的椅子一樣。這就是手足僵硬。手足柔軟,妙服奉施。

  我們看到佛的胸口有個卍字,這是三十二相之一,這是瑞相,修什麼因?蠲除惡行。他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,不但沒有惡的行為,連惡的念頭都沒有,所以得胸口卍字相。胸前這卍字相有很明顯的,佛的相就很明顯,也有你細細看不明顯,有這個相,他真的是把惡念、惡行遠離,離得還不夠乾淨。所以我們在經上看到的輪王,轉輪聖王也是三十二相,但是沒有佛那麼明顯。我們從經文就了解,這個相非常明顯、很不明顯,它這裡頭差距很大,那就是什麼?你斷惡修善的功夫,真的叫相隨心轉。

  還有垂手過膝,歷史上有那麼記載,手長,他手垂下來可以過膝蓋,可以摸到自己的膝蓋,這是什麼因?佛給我們說見事樂助,你看到事情非常歡喜去幫忙,你不會去障礙,你才能夠得手可以摸到膝蓋,站起來可以摸到膝蓋。這是貴相,是福相。再有牙齒很整齊、很密,這個相是好相,人家看起來都歡喜。我們的牙齒很不整齊,年歲大的時候它有稀鬆,空隙就很大。佛菩薩的相,牙齒那麼樣的整齊,這是什麼原因?佛告訴我們,和合諍訟,就是調解衝突,現在的話就是調解衝突,你很喜歡,凡是看到人有爭論你都會去調解,這是因,你就會得這樣的果報。

 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菩薩在成佛之前用一百劫的時間去修相好,就是修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有道理!你看現在一般做生意很講究裝潢門面,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是我們自己的裝潢、自己的門面。你跟一切人接觸,人家非常歡喜,很願意跟你接觸,很願意向你請教,我們中國人講氣分,外國人講的磁場,你的磁場就不一樣,這是事實真相。我們從年輕的時候就感觸到,我在年輕剛學佛的時候,我所接觸的人,磁場最好的是章嘉大師,所以到他居住的庭院裡面都不想離開,你到那個地方覺得特別的安靜,有非常好的感受,我們中國人講氣分,外國人講磁場,他的磁場好,給人一種安詳、寧靜、快樂。

  再看頭髮、眉毛,美髮這個相好從哪裡來?佛說善護三業,就像《無量壽經》上教導我們的,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;善護身業,不失律儀;善護意業,清淨無染」,你的果報就是有非常美的頭髮、眉毛的相好。有果必有因!廣長舌相,前面跟諸位提過,所言至誠,誠實到極處叫至誠,不妄語,沒有假話。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綺語,這個果報是廣長舌相。心性和順就得很好的眼相,眼睛像初三、初四的月亮一樣,眼睛很美,心性和順。眉間白毫,這是兩邊眉毛當中有根白毫。你看佛菩薩像上我們都能看到,好像是一個珠子一樣,那不是珠子,一根白色的毫毛旋轉在一起。佛常常白毫放光。這是什麼?讚他功德,沒有毀謗人,常常喜歡讚歎別人,真誠心去讚歎別人,對人決定沒有批評,得這個相。

  所以這些相好都是我們現在講的門面、裝飾,攝受一切眾生,眾生跟你一接觸看到你的相,他從內心就生歡喜心,甚至惡人跟你一接觸,他的惡念自然就化解,你說我們要不要把門面修好、把招牌搞好?形相接引眾生是第一方便。我修的不行,但是跟一般人比,起了很多作用。在國際上參加許多的會議,人家看到我這麼大的年歲,八十歲了,還有這麼好的相,一個個都問我:法師,你是怎麼保養的?你是怎麼修的?以後人家問我,我就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告訴他,照這個方法修,比我還要殊勝。我只是用清淨平等覺,心地清淨、素食。我素食四十八年了,所以素食健康!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