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四十五卷)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12-017-0045

 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四面,倒數第二行,第十「主稼神」。從這一段開始,到第十九主晝神,一共也是十位,這十類是表十行位。前面講過十住,十住是住佛之所住,十行是行佛之所行,都是我們一定要認真去學習的。我們從這十段經文裡面,細細的去體會行位菩薩的因果。請看經文:

  【復有無量主稼神。所謂柔軟勝味主稼神。時華淨光主稼神。色力勇健主稼神。增長精氣主稼神。普生根果主稼神。妙嚴環髻主稼神。潤澤淨華主稼神。成就妙香主稼神。見者愛樂主稼神。離垢淨光主稼神。如是等而為上首。其數無量。莫不皆得大喜成就。】

  表法的意思很深。十行位的菩薩,初行用主稼神來表法。「稼」,我們中國人稱為五穀雜糧,稱之為稼,可以說一切動物維持他的生命決定不能夠缺少的。用現代的話說,以我們人做一個例子,人要活在這個世間,所謂活動,他每天運動一定要有能量來支持他,我們今天講的能源,能源就是能量,推動這個機器。人的身體實在講就是一部機器,這部機器要靠能量來維持他的運作。能量的來源就是飲食,飲食裡面最重要的就是米麥,這個人生命才能夠維持得下去。所以行門裡面,初行位的菩薩用這個來表法。他表的是萬行的法味,能夠滋養自他的法身慧命,取這個意思。與會的這些神眾,數量也跟前面一樣無量無邊。前面一開端給我們講佛剎微塵數,在此地我們看到「無量」,無量跟前面佛剎微塵數意思是相同的。顯示法會確確實實是突破了時空的界限,顯示出一真法界,沒有彼此、沒有自他,盡虛空遍法界無非佛菩薩示現,為我們初學人作榜樣,所以這個意義很深很廣。

  行門裡面最重要的,我們常講得法喜。如果你修行,無論修哪一個行門,實在說行門是沒有障礙的,任何一個行門都能通一切行門,正是佛在這個經上教給我們,「一一位中,遍含一切位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這也是說明菩薩五十一個位次,任何一位都能包含其他的五十個位次。初位菩薩包括後面,後位的菩薩也包括前面,這樣的行門才真正達到究竟圓滿。由此可知,我們對於整個《華嚴經》的看法,一定要懂得它是一個整體,決定不是某一個部分,任何一個部分都代表整體。行門當中最重要的是得法喜,這個位放在第一。法喜也通常稱之為歡喜心,常生歡喜心。從什麼地方生歡喜心?從你生活裡面生歡喜心,從你工作裡面生歡喜心,從你處事待人接物當中生歡喜心;換句話說,無時無處不歡喜,一切境緣當中都生歡喜心,你才入門,我們常講修學的功夫才得力。如果歡喜心生不起來,說明你功夫不得力,你學佛沒有入門;學佛入門的話,一定生歡喜心。

  前面這一大段,從海月菩薩一直到主藥神,他表的是住佛之所住,我們講生如來家,住佛之住。既生如來家,住佛之住了,住佛住是心安住在如來之住,就是海月菩薩所表,發菩提心,前面給諸位報告過了。心發了之後,一定要行佛之行,能行佛之行,哪有不快樂的道理?哪有不自在的道理?諸位要曉得,憂悲苦惱,六道凡夫有,佛菩薩沒有。佛菩薩真正得到法味,此地這十尊菩薩都是代表修行契入之後得到法味,法喜充滿。我們知道這表法的原則,下面這十尊菩薩的德號,大概都能夠想像得到。但是要怎樣落實在我們生活裡面這才重要,也就是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菩薩給我們示現一個標準,我們必須要達到這個標準才是行佛之行。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標準,那不是佛行,應當自己勉勵自己、警策自己,認真努力修學。

  第一尊,『柔軟勝味主稼神』。心地慈悲,言行上才柔軟,佛在這經裡面一再勸我們柔和忍辱。世間的善人都懂得忍讓,孔夫子教學要求學生要建立德行,他自己作師作範、作模範,也在日常生活當中做出來,表演給大家看;學生們都能夠體會、讚歎夫子之德有五種︰溫良恭儉讓。柔軟就是這五德裡面的兩項︰溫和、忍讓。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,無論對什麼人,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,真正學佛的人,一定要把一切眾生要看作真佛。凡夫、學生只有自己一個,我們在五十三參裡面看到,善財是凡夫、善財是學生,只有一個人,沒有同學。為什麼善財不找一個同伴,結伴一起去參學?在我們想像當中,那不是很好嗎?如果有個伴,他這一生就成不了佛;不但成不了佛,菩薩也成不了。這個意思很深,學生只有我一個人,我一個人以外,都是諸佛如來化現的。

  像《華嚴經》,我們一展開總共一百七十多個團體,一百七十多類都是諸佛如來化身化現的。我們面對這些大眾,他是不是諸佛如來化現的?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。你說是那就是,你說不是那就不是。我這個答覆你們滿意嗎?我說真話,你不懂,你要真懂得了,你就曉得我說這話沒錯。為什麼?境隨心轉,境不是真的,是個幻相而已,確確實實隨心轉。你要是以佛心觀照一切眾生,他怎麼不是佛境界?他當然是佛,是真的,一點都不假。就跟我們讀《華嚴經》一樣,這一百七十多眾都是諸佛如來化身,雖然示現的種種不同,實際上都是諸佛如來。如果你要以輪迴心來看,那就沒有一個是佛。這話要是說得淺顯一點,我們把水平往下降,降到最低,大家比較容易體會,著相不見性,那沒有一個是佛。凡夫著相,分別執著,絕不肯承認這是佛菩薩化現的,所以凡夫看外面境界有六道、有十法界。為什麼一真法界的這些菩薩,我們通常稱法身大士,他看十法界是一真法界?諸位要知道,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不是離開的,不是兩個境界,一個境界,每個人看法不一樣。你有妄想分別執著,你的看法就是十法界,就是六道三途;如果你離開一切分別執著,你看十法界是一真法界,十法界的界限沒有了。再說得深一點,時空的界限沒有了;由此可知,時空、十法界從哪裡來?從妄想執著裡面生的,離開妄想執著就沒有了。離開妄想執著,十法界的現象有沒有?有。相有,相是妄相,相是諸佛如來示現的。你怎麼知道是諸佛如來示現的?相是性變現出來的,性是諸佛如來,這不是假的。哪一個相離開性?離開性沒有相可得。《華嚴》說得好,所有一切相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能現的心是真心、是真如、是本性、是如來。我們要問,哪個相不是如來示現的?我要把他看作是諸佛如來,你錯了。你說「看作」,還是有分別、還是有執著,他真的是諸佛如來示現的。

  所以你要真正懂得《華嚴經》上佛說的這兩句話,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你就覺悟了。經上又告訴我們,「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」。法界性是講一切萬物的體性,我們今天講性質;一切唯心造,那個心是真心、是本性。前面那個性可以看作習性、習氣,應觀法界性,那個「性」是習性;一切唯心造,那個「心」是真性,真如本性,真心。你明白這個道理,你才曉得一切萬法,動物、植物、礦物,哪一法不是如來顯現的?你從這上面去體會,法味就生起來,這個味才濃。我對一切眾生跟對釋迦牟尼佛、跟對阿彌陀佛沒有兩個心,平等恭敬,這種恭敬是自性性德的流露。性德是柔軟的,可見得柔和忍辱沒有絲毫的勉強,自自然然的流露。

  佛法的修學,自始至終就一個人,這一點要懂得。那個人很剛強,脾氣不好,他對我來說那是菩薩示現的,示現這個形象讓我看了覺悟。這也正是儒家所說的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」,「必」是肯定的、必定的。三個人是個比喻,當然有自己,另外還有兩個人。兩個人什麼人?一個善人,一個惡人,兩個都是我們老師。善人是善心所示現的,我們看了之後要學習、要模仿,要把善行發揚光大。惡人也是對我們示現的,惡心所示現的,我們看了之後有所警惕,要斷一切惡。他那個惡行,我們自己反省反省,自己有沒有。如果沒有外面境界的示現,自己實實在在很難知道自己的過失,自己的善惡自己很不容易發現。正如同我們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面孔是一樣的,一個道理,必須要借外面鏡子照一照。所以一切眾生、一切人事物是一面鏡子,天天來對照,才能夠認清自己。哪是善,應當保持,應當增長;哪是惡,應當改過,應當自新;你這個修行的功夫永遠不會間斷。菩薩是怎麼成佛的?就是這麼個道理。他肯幹、他懂得,所以他成佛了。我們不懂,我們不肯做,一意孤行,講修行都講的是個假樣子。

  古時候寒山、拾得,裝得瘋瘋癲癲、瘋瘋傻傻的在國清寺,國清寺他看到大眾做早晚課,看到大眾半月誦戒,他在門口竊竊譏笑,為什麼?樣子,沒有實質。只有形式,沒有實質,那個樣子做得再好,還是要生死輪迴。古人所說的,「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」,不管用。但是現在人能夠裝一個樣子,好像也就不錯,也就很難得了。幾個人知道實質的修行?這真是太難了。我們要是不展開《華嚴》來研究討論,說老實話,這些事情平常我們很難說到,要不有人問,我們怎麼會講這些事情?我們說出來,誰懂?你說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示現的,誰肯承認?那個人壞得不得了,就要墮地獄了,還說佛示現的?墮地獄也是佛示現,都是做給我自己看的,不是給別人看的,與別人不相干。你要從這個地方著眼,你的修行功夫才會得力,你才知道怎麼修行。所以菩提心發了之後就要真幹,這一大段經文就是教我們要真幹。

  你要讀了明瞭之後,你才恍然大悟,為什麼我們天天修行還生煩惱,天天修行功夫不得力,原因在哪裡?原因是你沒有真幹。夏蓮居老居士在《淨語》裡一再提示我們要「真幹」,他提出這兩個字,說了很多遍。這個意思跟唐朝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裡面所說,「一切要從真實心中作」,是一個意思,要從真實心中作。什麼叫真實心?沒人知道。真實心說不出來,不可思議。不可思,佛也思,不可議,佛也議,這是佛的善巧方便,這是佛說法的高明處。不可說的他也能說得出來,不可議的他也可以議論出來,難得!這是大乘經典,我們要在這個地方體會。一定要肯定,完全肯定,凡夫就是我一個。諸佛如來大慈大悲就是度我這個凡夫,在一生當中圓成佛道。哪些是諸佛如來?六根所接觸的全都是諸佛如來。這個是修行,現在正是講修行,修行最基本的一個概念。

  所以行門裡面還有同參道友,完了;有一個同參道友,我們兩個是同學,你跟我差不多,分別執著永遠斷不了,恭敬心永遠生不起來。印光大師講修行的總原則,他老人家講得好,「誠敬」兩個字,「一分誠敬,得一分利益;十分誠敬,得十分利益」。什麼叫誠?什麼叫敬?老法師講得沒錯,誠敬的意思有淺有深,淺的大家懂,深的就不知道;其深沒有底,沒有底線的。在此地誠敬的標準,什麼是誠?一切眾生皆是諸佛如來,你這個心才誠;以對諸佛如來這種心態,這才是敬。儒家《禮記》第一句話「毋不敬」,這句話跟《華嚴》旨趣非常接近。可見得世出世間聖人講到真正修行,從哪裡修起?敬,毋不敬,對任何一個人只要不敬,你就完了。

  你們也曾經聽說過,佛家常講「火燒功德林」,不是說一定要發脾氣,那才叫火燒功德林,一絲毫不敬的心,你的功德已經沒有了。用不著吹鬍子、瞪眼睛、拍桌子罵人,用不著,不需要。你要不相信,倓虛法師跟我們講,諦閑老和尚早年參禪的徒弟,他在鎮江,在當時是中國最殊勝的一個禪堂,規矩很嚴,江天寺。最初初學進禪堂,心很虔誠、很恭敬,有護法神保護他。禪堂住個十來年,資格老了,地位逐漸往上升,做到首座和尚,這地位很高,僅次於住持,有人皈依他,又有人供養,於是貢高我慢的念頭起來了。他並沒有發脾氣,也就是說恭敬心、誠敬心衰了,沒有以前那麼誠敬,誠敬心衰退了,這一衰退護法神走了,他的冤家債主找來了。

  夏老講的真幹,善導講的真實心中作,印光大師講的誠敬,我們合起來參才能體會到,誠敬之心絕對不能夠退轉。對於任何一個人真誠恭敬,不論他怎麼對我,你不要去想這些,不要分別這些,不要執著這些,只有一味誠敬對一切眾生,這叫修菩薩行,菩薩行最基本的一個概念。換句話說,菩薩行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,你沒有這個基礎修什麼菩薩行?果然這個念頭轉過來之後,念頭一轉,你處事待人接物的態度就變了,自自然然就柔軟。「柔軟」是講你對人、對事、對外面的心態;「勝味」是你自己得到的享受,你自己得到勝味,勝是殊勝,味是法味,我們常講法味濃,法喜充滿。用主稼神來表法很有味道,表示你吃到你最喜歡吃的東西,上上之味。所以每一尊菩薩,此地講的是神眾,外表示現的是神眾,實際上都是諸佛如來,裡面包含的意思無盡的深廣。

  第二尊,『時華淨光主稼神』。後面通號我們就略掉,前面介紹過就行了。「時華」,鮮花;「淨光」,清淨光明。新鮮的花,剛剛開的花,確實清淨光明,光彩奪目。這個意思我們細心去體會,花表菩薩的因行。儒家讚歎孔老夫子,說夫子是「時之聖者也」,這個讚歎得好,意思就是說他能夠隨順潮流,不會被時潮所淘汰,他能夠順應潮流,任何潮流當中他都是聖人,諸佛菩薩亦復如是。這是我常常在講席裡面跟諸位報告,我們佛法是現代化、本土化。現代化跟本土化,諸位想想看,怎麼會被淘汰?凡是被淘汰的,不適合現代、不適合本土的要求,它就會被淘汰掉,「時華」這兩個意思就含著這密義在其中。為什麼佛能夠做得到?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我們要記住,要深深的去體會。第一個,佛菩薩沒有相,隨類現相,《楞嚴經》上講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,那就不會被淘汰。隨機說法,佛沒有定法;如果有定法,這個法一定要這樣講,就會被淘汰掉,過了這個時候這種說法沒用處了。佛沒有定法可說,佛無有法可說。佛的法是從哪裡說出來的?是從現前大眾需要而說出來的,他說的,大家都感覺得非常需要。這是時華的意思。

  所以我教同修們,特別是你們學講經的同學,經典展開可以參考古人的說法,決定不能依他的說法;參考他,不可以依他,為什麼不可以依他?他那個說法,他是唐朝人的註解,他的對象是唐朝人,我們要依他就不是時華,過時了。為什麼參考他的?參考他,我們在這裡面得到啟示,也就是說我們讀他這個東西一定有所悟處,對我們就有很大的幫助。所以你看看古人註子,漢朝人的註子他怎麼說法,唐朝人註解跟漢朝人哪些講法不一樣?宋朝人的說法、明朝人的說法、清朝人的說法,細細一觀察就知道這些人有智慧,這些人說法他是依據原理原則,在講法做法上千變萬化,花表這個意思。佛法是活的,不是死的。如果說是依古人註解講法,豈不把佛法全講死了?你看《金剛經》,《金剛經》說老實話,《心印疏》算是相當不錯的註解,還有一些大德說他的解釋坐實,對他還有這樣的批評。由此可知,講經說法真的是不容易,要講得好一定要有悟處,要有悟處一定要真正修行。你不能真正修行,不能契入境界,你怎麼可能有悟處?你怎麼可能隨機應變?一般講這是功夫。

  此地「華」,經題上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跟這個「華」的義趣相應。這個地方特別重視「時」字,時就是跟大家講現代化,此時此處。我們在學經教的時候,跟諸位同修講三番審機,弘經的七樁事,裡面有三番審機,這是時。說了一個時,諸位一定要記住,人、處一定都包括在其中,單單講一個時,其他兩個漏掉,那不行,怎麼樣也不會契機。你能把這三個都考慮到,與這三方面都相應,當然就契機,這是用主稼神來表現。「時華」,要是在飲食裡面就相當於時蔬,就是現在生長的蔬菜,現前的、最新鮮的。「淨光」不但是說花,花是代表我們的行門,代表我們修行,六度萬行,清淨光明,這是講的法。

  這兩個字也可以把它看成果,因為整個經文裡面是講十行利生因果。時華是因,淨光就是果。我們依照這個方法修行,得什麼?得清淨心。清淨心生智慧,智慧就是光,這是我們得的果。果從哪裡來的?果一定是從現代、現前行門裡面得來的。行門無量無邊,諸位一定要記住,講無量無邊的行門,就是說我們一天到晚的生活,生活就是修行。講到這個地方,我們體會的意思愈來愈深。你在家庭裡面,你做一個家庭主婦,你每天為這個家庭服務,家庭裡面也許有父母、有兄弟、有兒女,你每天照顧大家。沒學佛之前,你是凡夫,頂多把儒家倫理道德觀念學到,你算是不錯了。如果對於儒家教育都沒有,時間做久了,埋怨怨聲載道,做得不甘心、不情願,煩惱牢騷一大堆,遇到人就訴苦。現在學了佛,不一樣,家裡所有的人都是諸佛菩薩示現的。所以學佛之後,特別是學《華嚴》,學《華嚴》確實把你的人生改變了。這一改變,你在家裡面修菩薩行,家裡面老老少少都是諸佛如來示現的。你修布施、修供養,普賢菩薩禮敬諸佛、稱讚如來、廣修供養、懺悔業障,不就是在你生活點點滴滴裡面都做到了、都兌現了,這叫「時華」。兌現之後,你的心地清淨光明。可見得六度萬行、普賢十願,乃至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,都沒有離開我們穿衣吃飯,跟我們的生活圓圓滿滿的結合成一體,我們的生活就是「大方廣佛華嚴」。我們在佛法裡真的學到東西,這是世間學不到的,學校教育裡頭沒有的。而後我們才真正肯定,佛陀教育是九法界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。我們說這句話並不誇張,實實在在的,所以你要真懂。

  第三尊,『色力勇健主稼神』。從這個名號上,我們就能體會到現在所謂是健康、端莊。「色」,容色,容貌色相;「力」是氣力,我們現在講有體力,有精神、有體力;「勇健」是非常健康。色力勇健都是要靠養分得來的,我們今天講營養,攝受養分,所以也用主稼神來表法。落實在我們生活上,就是我們身體的健康,身體健康固然需要攝受養分,需要飲食來維繫。飲食不必刻意去求,你要說某一種飲食,對於我們五臟六腑哪一部分有好處的,中國古人說得很多,特別是中醫,現在西洋的醫學也懂得。佛講不講這些?佛不講。佛為什麼不講?佛的理比世間人高出太多了。世法裡面都是從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,你執著這個東西對胃有好處,那個東西對肝有好處,你的執著。佛完全沒有分別執著,佛是個平等法,是個清淨法;換句話說,任何飲食對於整個身心都有圓圓滿滿的益處,這很不可思議。實在講,那個不可思議的道理並不難懂,所有一切飲食養分到佛的口裡面,佛就把它像化學一樣把它化解,它對每一個部位都產生最豐滿的營養、養分。不像眾生執著,這個蔬菜對這部分有好處,那個對那個有好處,眾生在那裡妄想分別執著,所以他吃了之後,真的,他沒有辦法像佛那樣圓滿的攝受養分。這個基本的道理,還不是說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嗎?還不是說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嗎?你有那麼多妄想執著,那有什麼法子?

  佛陀在世,這些僧團,僧團人不少,經上我們常常看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佛的常隨眾。他們的生活,每天出去托缽,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,托缽有規矩,只能夠托七家。七家要是托不到,回來,別托了,再多跑幾家,人家嫌你。這個出家人沒有修行、沒有修養,貪心,跑這麼多家,別人要罵你的。所以七家托不到,趕緊回去。回去怎麼辦?有同學托的有多的分一點來吃。所以出去托缽是分頭出去,不是都是在一條街上。這一條街上幾個人,那一條幾個人,分開去托的。托回來之後,不是托了就吃,不是的。托回來之後,大家再一起吃,所以是平等的享受。我今天托的不錯,今天有大富長者供養得很好;那個到貧窮人家,那個飯菜很差。回去之後,要統統倒在一起,分開來吃,佛法利和同均。不是說托了一路走一路吃的,不可以的。

  諸位想想,僧團裡面談什麼營養?有什麼養分?各個色力勇健。才曉得心的力量,精神的力量能轉物,《楞嚴》上說得好,「若能轉物,則同如來」。所以高度智慧的人,他能轉境界,不被境界所轉。我們凡夫不能轉境界,被境界所轉,這個日子過得就很苦了。諸位要細細的去體會這些事,學佛跟凡夫確確實實不同見解,想法、看法完全不同。世間人有種種想法、有種種看法;佛菩薩沒有看法,也沒有想法,所以他叫隨緣。普賢菩薩教給我們隨喜,隨緣歡喜,這裡面就成就功德了。功德是什麼?功德是戒定慧。要在此地講,這個功德就是色力勇健,要這樣才能夠成就。愈是想怎樣保養身體,愈糟糕,那個身體保不住。想什麼方法保,愈保愈出問題,愈保愈出麻煩。不如像諸佛菩薩,隨它去,不要去理會,那個身體才是最健康的身體。你要問什麼道理?心理最健康。心理最不健康的就是妄想分別執著,把你的心搞壞了,那就不是真心。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,真心,最健康的心。最健康的心變出來的色相,當然是最健康的,就這麼個道理,這是基本的道理。

  所以種種妄想分別執著變現這個色相,決定不健康、決定有毛病,那個毛病醫都醫不好。你要說什麼時候醫好?什麼時候你妄想分別執著斷掉,你的病就醫好了。你的分別執著沒斷,再高明的醫生也醫不好你的病,只能夠說把你的病控制不讓它再發展,勉勉強強。至於是不是真能控得住?要靠你自己。你自己如果妄想雜念多,控制不住,醫生再高明,他控制不住。所以你自己一定要跟醫生合作,這就是我們佛法講的緣分。病人跟醫生要有緣,他才能治得了你的病,沒有緣治不了,沒有緣就不合作。這個地方要用淺顯的話來說,就是我們現代人所講的健康長壽。要懂得健康長壽的原理原則,真誠心、清淨心、慈悲心,你自然能夠得到色力勇健。

  第四尊,『增長精氣主稼神』。這個對於我們生活或者生命來說,關係非常之大。人身體健康,一定是精氣暢通。中國人很喜歡要補氣,哪些藥物是補氣的,說是你的氣血不足,氣血也分五臟六腑,哪個地方氣血不足,要用什麼藥物,要用什麼樣的飲食來補充,這些都是我們非常關注的。特別是我們在凡夫位,道理雖然懂得幾分,可是做不到。每天還是打妄想,還是搞分別執著,甚至還是有是非人我、貪瞋痴慢,時時刻刻起現行,這是嚴重的煩惱,對自己身心嚴重的傷害。要想自己真正血氣暢通,固然這些藥物能有一些幫助,最重要還是情緒;心情不好,藥物很難得力,最重要的心情好。你要想心情好,你要能看得破、要能放得下,你的心情才能好。如果你放不下、看不破,你的心情從哪裡好起?做不到。所以此地從我們的色身,一定要回歸到法身慧命。法身是真身,慧命是真命,那是不生不滅。肉身是有生滅的,肉身決定是無常的,肉身在這個世間是隨緣的。不管你懂得與不懂得,你的一生決定是隨緣。凡夫隨的是業力之緣,你過去造作的業力,隨著業力的緣分,剎那生滅。諸佛菩薩應現在世間那是隨願力,也是個緣分。佛菩薩住世時間長短,說法淺深,度眾多少,也都是緣分。由此可知,世出世法沒有一法不是隨緣,懂得隨緣就能夠增長精氣,普賢十願裡面教給我們的綱領,恆順眾生。

  現代人疏忽了學問,學問兩個字怎麼講法?要學,要問。古人所謂「活到老,學到老,學不了」,你要學,你就要問。什麼叫學?學是模仿、仿效的意思。諸位查查字典,學字怎麼講法?我們學佛,佛是我們的榜樣,我們要仿效佛陀、要仿效菩薩,向他學習。你要是真正想學,當然你要常常問。到哪裡去問?先讀經典,先研究這些教理。研究教理、讀誦經典就是親近佛菩薩,佛菩薩今天不在了,同參道友可以互相請教。多問問別人,細細思惟人家所說的、人家所做的,跟佛所說的宗旨義趣相應不相應?不相應的,我們不學;相應的,我們要認真學習。這是增長我們法身慧命的精氣,我們要懂得。特別是有懷疑,有疑一定要問,否則的話,這個疑決定對你修學會產生障礙。特別是念佛法門,如果對念佛法門懷疑,就是經上所講的這是菩薩最大的障礙。因為他要不懷疑,他這一生決定圓滿作佛了。因為懷疑,念佛也不能往生,你說這個損失多大!

  在四天王裡面,南方有增長天王。增長這兩個字的意思也含著有進步、精進,儒家講「日新又新」,有這個意思。這裡面含義很廣很深,我們要細心去體會,這才真正能夠資益我們的身心。佛法資益我們的境界,一定要把自己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。真正會學的人,我們講十住,你自己入了十住位;講十行,你就做了行位的菩薩。隨著經的境界就把自己提升起來,這部經讀完,你就成佛了。能不能做到?給諸位說,答案是肯定的,能,決定能。為什麼你做不到?因為你沒有做。你要肯做,哪有做不到的道理?你不肯做,那就沒法子,你要真做。

  第五尊,『普生根果主稼神』。德號裡面,「普生根」是因,「果」是果報,名號裡面都有因果。「普」是平等,不是偏在某一邊。「根」,落實在我們身上,根就是六根;如果在佛法裡面,根就是講善根。善根,世法裡面的善根,無貪、無瞋、無痴叫三善根;出世間的善根唯一精進,精進是菩薩善根。這裡面著重「普生」,我們在這裡面體會經文的意思。「普」,一定要以平等心、清淨心,才能普,如果有分別就不普,有執著那就更壞了。無貪、無瞋、無痴,能生世間一切善法,世間是指六道跟十法界;精進,能生出世間一切善法,那是一真法界。我們現在這兩種都要著重,那就是普的意思。如果我們偏重在世間的三善根,把菩薩精進善根疏忽,那就不是普。學了佛,把精進善根提起,無貪、無瞋、無痴疏忽掉,那也出毛病,問題就多多了。出哪些問題?你們大家都親眼看見的。現在我們佛門的衰象,什麼原因?你把這個經文多念幾遍,就知道了。所以普是關鍵的字眼,很重要。普的意思很廣也很深,不但要生自己的善根,還要幫助一切眾生生善根。諸佛菩薩示現給我們看,幫助我生善根。我也要像諸佛菩薩一樣,作斯示現,幫助一切眾生生善根,自行化他。

  佛法是師道,師道裡面老師跟學生是平等的,這一點要知道。學生尊敬老師,老師也尊重學生,彼此互相尊重。我們中國古代,老師對學生那個禮貌,你看他們通信,寫信的時候,我們學生給老師寫信一定稱老師,後面是學生受業;老師回答學生,後面署名很多人寫友生。友生就是老師,友是朋友的友,學生的生,稱友生;這都是明白人,都是懂事的人。所以師生是平等的,老師教導學生,學生有沒有教導老師?有。師資道合,學生也幫助老師。學生有疑問提出來,學生要是不問,老師一生都想不到;他這一問,他突然想到。有的時候智慧的一問,智慧開了,他就能解答。他不解答,他慢慢再去問別人,他去問,他才知道自己還有不知道的事情。所以學生資助老師,這叫師資之道;老師利益學生,學生資益老師。這都是在「普生」這兩個字的裡面。所以要生自善根,要生他善根,自他平等,自他不二。

  在事相上看,好像是錯綜複雜,從理性上去看,平等一如。我們要懂得如諸佛菩薩在複雜的事相當中,他掌握一個簡易的原則原理。中國古人教學,在複雜社會裡,它有一門學問叫易學,六經裡的《易經》,易怎麼講?容易簡單;你把原理原則掌握到,就容易、就簡單。最高的原理原則是什麼?印光大師講「誠敬」,最高的原理原則。真誠恭敬,沒有一樣不通,樣樣都通。不誠不敬,任憑你怎樣認真努力,求學勇猛精進,你還是不通,你就通不了,因為你有障礙。什麼障礙?不誠不敬就是大障礙。印光大師說得好,世出世間法都是從誠敬當中得來的。如果誠敬到了極處,沒有老師也自己會通達,無師自通了;在佛法裡面講,叫「自然智,無師智」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真誠到極處就通達、就貫通了。

  有善根當然就有善果,種善因就得善果。善根成就菩提果,果是什麼?果就是我們現實的生活。我們要問,我們的果有沒有改變?相上可能沒有什麼變化,還是老樣子,質裡面起很大的變化,這是真的果。相上,我貧窮,我種的是善根,修的是善根,心善、行善,沒有一樣不善,但是過的生活是苦日子,沒改變。孔老夫子的學生,夫子最讚歎顏回,是孔夫子最得意的一個學生。孔子讚歎他什麼?真的,他是心善行善,無有一樣不善。很像此地講的普生善根,普生善行。可是他的果報,顏回的生活過得多苦,簞食瓢飲,貧窮到那個程度。夫子又嘆,不幸又短命,三十出頭就死了。在我們世間人看起來,他種的善因沒有得到善果。其實他得到了,孔夫子曉得,孔夫子對他讚歎。一般人過這種苦日子一定是怨天尤人,顏回不怨天、不尤人,苦日子過得很快樂。夫子讚歎,像他那個生活,「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」,這是他真正得的果。所以在事相上沒有改變,質上面變了。他能夠在貧窮日子裡面,生活得很快樂,得法喜充滿,他就是此地講,他得法味,他得法喜。至於他的短命,世間人不了解,我們學佛的人懂得;因為他修的福太大,世間的福他沒有地方享,他到天上去享福,他提早去享天福。不要等到七老八十,受那麼多年的罪,那叫做真沒有福報。我們人間看他短命,他早早就享福去了,這是凡夫所看不到的。果實在講,現前得到。果決定不是五欲六塵,人間的富貴,不是說這個;如果把這個看作果報,你完全看錯了。果報要細心在佛法裡面去體究、去體會、去參究。

  第六尊,『妙嚴環髻主稼神』,這是說色相的端正莊嚴。「妙」是講妙相,「嚴」是說莊嚴,「環」在此地表圓滿,「髻」在此地表高顯。他的微妙莊嚴,圓滿而明顯。這裡面的意思很深,一定要擺脫世俗你才能夠懂得,你才能夠體會得到。世俗裡面的富貴,不但妙字它沒有,嚴字也沒有,說老實話,環也沒有,頂多有個髻。他在人間富貴到了極處,報紙資訊裡面常常提到他,為社會大眾所知道,現在講知名度很高,那是髻的意思,他有,前面三個他沒有。只有真正修道的人,他有。什麼叫妙?與性德相應就妙。性德是什麼?非有非無,相有性無,事有理無,與這個相應就妙。與這個相應,就是我們一般講永離分別執著,這才妙。大乘經上常講,「即相離相,離即同時,離即不二」,這是妙,真正得自在。

  既妙決定有嚴,嚴是莊嚴。他的色相永遠看不厭,這是嚴、這是圓滿。不但佛菩薩的相圓滿,永遠看不厭,阿羅漢的相都看不厭。阿羅漢的相,四樓念佛堂有五百羅漢,你們仔細看看,面貌都不一樣,也有的面貌很古怪,雖然希奇古怪,但是滿好看的,也看不厭。為什麼?他與性德相應。所以造像是高度藝術,現在有很多塑造佛像的,塑造佛像本身的這個人沒有佛法的修養,把佛菩薩像都造成藝術人像。你一看,人像,藝術人像,不是佛像。造像一定要依據《造像量度經》,那才如法,佛像不是隨意造的,隨意造的把佛像都變成人像了。其實佛沒有相,佛為什麼要塑一個造像的標準?像是表法,一定要把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表現出來。這裡頭它是教學,教學的工具,你要不把這些因果表現出來,人家看到這個像,他學什麼東西?所以見像是因,忽然明瞭就是果。你造個藝術人像,他看了,他怎麼能覺悟?佛沒有相,佛像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,一定要把這個突出,表現出來,這是造像的規矩。要是不懂,唯一的方法,模仿古代佛菩薩的造像。佛菩薩的形像決定不是人像,我們一定要懂得。佛像是教學的工具,不是藝術,現在人錯誤的觀念,把它當作美術,當作一種雕刻的藝術,這就錯了。這種眼光,他是用藝術來欣賞,佛法真實的利益,他是一無所知,非常可惜,這些我們不能不懂。這是講到妙相的莊嚴,環是代表圓滿。

  第七尊,『潤澤淨華主稼神』。在此地,我們一看也就能體會得到,「潤澤」是法水的潤澤,就是講經說法。《華嚴》跟《大智度論》裡面都說,「佛法無人說,雖智莫能解」。世間第一等聰明智慧的人,他讀佛經,不會明瞭佛經裡面的意思。為什麼?他只看到文字的意思,不曉得佛法跟一般的書籍不一樣,佛法的意思「意在言外」。所以經典它要是意思意在文外,如果你望文生義就錯了,佛家常講「望文生義,三世佛怨」,三世諸佛都喊冤枉,你把他意思解錯了。這裡面有很重要的幾句話,諸位同修一定要記住,佛沒有意思,佛經沒有意思,你要說佛經有意思,真的叫謗佛。我們看古人的註解,可以說是他的意思;清涼大師的註解是清涼的意思,李長者的註解是李長者的意思。佛經本身沒有意思,因為沒有意思,所以經才叫無量義;要有意思,怎麼能叫無量義?怎麼可以有兩個說法?沒有意思,所謂是「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」。講這部經的深度廣度,看他契入的境界。初住菩薩就講得淺,二住菩薩就講得比他深,三住菩薩一定比二住又要深,看你契入的程度。也就是經典一展開,你體會到什麼程度,完全是自性的流露,哪裡有盡?無有窮盡。佛法是教你要契入,教你去證得;不是教你在裡頭探討裡面的意思,這一句怎麼講法,這一段是什麼意思,那就糟了,全都變成望文生義,不曉得經典是活活潑潑。

  所以經典展開,善說法的人觀機說法,什麼樣的根機就是什麼樣的說法,說得叫每個聽眾都得益,都生歡喜心,都有受用,就對了。程度淺的人得淺的利益,程度深的人得深的利益,哪有一定?這也是佛法的難處。難處也正是佛法的易處,這才給你說難易不二,難處正是易處,只要你把萬緣放下。實在講儒家也是這個說法,「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」,這是孟子說的,佛法修學也是這個辦法。只要把妄想雜念放下就容易,意思一看就明白了。為什麼?是自己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。釋迦牟尼佛自性流露出來的,跟自己自性流露出來的無二無別,味道就出來了,所以說法水滋潤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