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二0一九卷)  2008/12/31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2019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」,經文最後一段「上方堅固慧菩薩」,偈頌第八首看起。我們將經文念一遍:

  【諸菩薩過去。以佛威神力。得清淨慧眼。了諸佛境界。今見盧舍那。重增清淨信。】

  到這裡是一段,這一段有六句,經文著重在過去,這就說明菩薩善根深厚,不是在一生當中勇猛精進、懺除業障、積功累德,而是生生世世相續不斷,他才能有這樣殊勝的成就。這個成就是把自己境界提升到佛境界,『了諸佛境界』,也就是佛門裡面常說的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。像世尊、惠能大師這一流的人物,不是偶然的,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。如果是偶然的,他能做到,我們也能做到;我自己的業障深重做不到,這芸芸眾生大眾當中,肯定有不少人都能做到。為什麼世尊、能大師能一下放下?這一、二千年當中,居然就沒有看到有第三個人這樣放下的。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夠體會到,這肯定與過去生中修積善根有關係,這樣才能夠講得通,才能講得圓。我們過去生中,生生世世累積的功德還比不上他們,如果能跟他們相比,我們在這一生肯定會成就!佛法,特別是《華嚴》教導我們,所謂是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這個一是廣義的,不是狹義的,用在哪裡都講得通,我們把它用在法門上,一個法門就能通一切法門。所以你說佛法教什麼?教禮敬諸佛,對,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禮敬諸佛。我們淨宗所提倡的,三福、六和、三學、六度、普賢十願,沒有一法不是禮敬諸佛,法法皆是。如果說是持戒,一切法全是持戒;如果講懺悔,一切法都是懺悔,禮敬也是懺悔,持戒也是懺悔,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。我們的修學圓修圓證,修因證果都不可思議,我們今天禮敬重要,真的要學「毋不敬」。懺悔重要,為什麼?懺除業障,業障不能懺除,福慧就不能現前。

  我們今天確實有不少同修,真的是有善心、善意為眾生服務,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的障礙、有這麼多的辛苦?這裡頭必定是有原因。原因是什麼?古大德說得好,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。這句話很重要,我們的修學能不能有成就?能不能向上提升?就在這一句。常常反省,常常找自己的過失,然後把過失改正過來,這叫真懺悔。業障就沒有了,福慧就現前,無論幹什麼都會一帆風順,這在自己,自己沒障礙。自己沒障礙,還有什麼?眾生那邊有障礙。你想釋迦牟尼佛沒障礙,惠能大師在五祖座下開悟的時候,障礙就沒有了,為什麼還跑到獵人隊裡面去躲十五年?這肯定不是自己障礙;自己有障礙,五祖不會把衣缽給他。那是什麼?眾生有業障,必須等待,等待眾生的業障輕了,眾生的福報現前,他出來。這樁事情是有先後次第的,先要消自己的業障,然後才能等待眾生福報現前。自己業障消除,確實有力量加持眾生,也就是幫助眾生的福報提前,他有這種能力;自己業障沒有消除,就沒有這個能力。所以自行就是化他,自度就是度他,不能自度就不能度他,要能度他必先自度。這是大聖大賢對我們的教誨,我們細心去思惟觀察,真的是一點都不錯!

  我們今天遇到的也是這些困難,所以看看佛經上這幾句話,『諸菩薩過去,以佛威神力,得清淨慧眼』。「以佛威神力」,就是依靠佛的威德神力加持,佛的威德神力是什麼?這要知道,大乘教裡面講得非常清楚,就是諸佛菩薩的教誨加持給我們。你不要以為他很幸運,佛菩薩保佑他、加持他,佛菩薩不保佑我、不加持我,那你完全錯了。諸佛菩薩威神加持是普遍的,問題就是你接不接受?你願不願意去尋求?到哪裡去尋求?經典裡面去尋求。世尊、菩薩、祖師大德的教誨,總集在一起就叫做《大藏經》,《大藏經》裡面蒐集的,諸佛如來的教誨、菩薩們的教誨、祖師大德的教誨,統統在其中,叫一大藏教。我們學習,當然能夠請到一套《大藏經》,當然好,而實際上我們的學習也不需要找這麼多的典籍,在這裡面有個一部、兩部,我們一生就受用無窮,這是真的!特別是《華嚴經》,這一部經就可以代表這一大藏教。如果說《華嚴經》太長,我年歲太大,怕的是受持不了,那行,古大德跟我們講,《無量壽經》即是中本《華嚴》,這個分量不多,現在人受持決定沒有問題。

  可是《無量壽經》在現前有九種不同的版本,九種版本都去學,也挺費時間,那我們在九種版本裡面找一種。這一種哪一種最殊勝?早年我在台中學教,李老師介紹給我,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,是九種版本裡面最好的本子,是五種原譯本的集大成。這老師推薦的,老師傳授的,我們對老師有信心,不懷疑,接受了。接受之後我還把九種版本印在一起,裝訂成一冊,這個做法只有一個目的,希望修學淨土的同學,對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能生起信心,九種版本都在這一冊裡頭,你全部看完之後,你對這個會集本就不能不佩服,你就樂意受持。這不是有偏見,不是有私心,讓你自己去看,五種原譯本,三種會集本,一種是節本,所以總共是九個本子。節本是彭際清居士他作的,他是依照康僧鎧的本子節錄的。這些經教都是諸佛如來的威神力!如果年歲很大,剛剛開始學佛,《無量壽經》還是嫌太長,我就介紹你去學《阿彌陀經》,方便,也無比殊勝。有能力,看看蓮池大師的《疏鈔》,蕅益大師的《要解》,幫助你領悟《彌陀經》裡面的奧義,增長你的信願,這些都是諸佛如來威神力。

  所以諸位要記住,看這樣的經文,千萬不要想到什麼神通、什麼灌頂,你想這個就錯了;佛菩薩是冥冥之中保佑、加持,那你把念頭全搞錯了。佛是老師,是世出世間最好的老師,他的確是以智慧、以教學的方法來加持我們,這裡頭沒有迷信。至於感應,感應確實是有,現在連科學都證明是有感應。感應說老實話,不在佛那邊,是在自己,自己到了某一個等級,跟諸佛菩薩自自然然就產生感應,我們有心求會有感應,我們不求他也有感應。為什麼?法性裡面沒有起心動念、沒有妄想執著,在《華嚴經》上明白的告訴我們,初住以上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,已經做到不起心、不動念,起心動念尚且沒有,哪來的分別執著?全都沒有!於是感是眾生這邊的,我們有心求叫顯感,沒有心,境界到這個時候他自自然然感,那叫冥感。冥感有顯應、有冥應,顯感也有顯應、也有冥應,這個感應我們在過去也講過幾次,講得很詳細,這是有的。可是那叫助,幫助你的,叫助修,正修一定要依經教,有正有助。沒有正那個助也助不上,幫不上忙,必須你有正修,你得從經典裡面去學習。經典是佛的教科書,內容非常豐富,種類也很多,就像一個大學一樣,什麼科系它都有。

  我們只能學一個科系,不要學兩個、學三個,兩個、三個很辛苦,學不到東西。一門,一門深入要到什麼程度?到見性,到明心見性。見性之後所有法門全通了,為什麼?無量法門、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從自性裡面建立的,所以只要見性全通了,這叫一通一切都通。這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的,一經通一切經就通,這個通叫見性;一個法門通了,所有法門全通了。我們修行的基礎一定要依《十善業道》,《十善業道經》不長很短,這樣短短的篇章,佛在裡面兩次提到,就是重複的說,這個十善業是人天法,聲聞菩提、緣覺菩提,乃至無上菩提,基礎根本就在這個小經上,你說這多重要。所以修行從哪裡修起?當然從十善業道修起,十善業道修圓滿,就是究竟圓滿的佛果。我們在前面也曾經學習過,小乘的三千威儀,大乘菩薩的八萬四千細行,它的根本是什麼?就是十善業。所以十善業一展開,在小乘展開是三千威儀,在大乘菩薩展開是八萬四千細行,那就與《華嚴》教義完全相應。所以十善業道它是開始,它也是終極;它是初學,它也是圓滿,不但是圓滿,是大圓滿,是究竟的圓滿。我們要是把它輕視,把它小看,我們的學業、道業就不能成就。所以要想有大成就,有究竟圓滿成就,我們一定要肯定、要認真學習十善業道。有這個基礎,再學習菩薩的六波羅蜜,華嚴菩薩的十波羅蜜,就一點都不困難,為什麼?沒障礙了。

  我們今天的障礙,仔細想想,是不是出在根上的問題?也就是說十善業道沒學好。十善業道學不好,還是十善業道的根,十善業道的根就是無貪、無瞋、無痴,這是大乘教裡面常講的三善根,我們缺少這個東西,我們有貪、有瞋、有痴,貪瞋痴都有,不但都有而且很嚴重,這就成了一個大障礙。菩薩過去生中,你看得佛威神力的加持,就是得經典的教誨,他認真幹,他真的得到「清淨慧眼」。清淨慧眼是什麼?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那就叫清淨慧眼。明心見性就是「了諸佛境界」,一個意思。學佛是以這個為方向、為目標,不能搞錯!不是求升官發財,不是求名聞利養,更不是求五欲六塵的享受。是求真正通達明瞭諸法實相,就是此地講的「諸佛境界」。我們如果把方向搞錯、目標搞錯,那你就全部都錯了,你就一錯到底,所以這不可以不知道的。佛法是教育,釋迦牟尼佛當年一生,從三十歲覺悟開始,三十歲覺悟就是此地講的,「得清淨慧眼,了諸佛境界」,釋迦牟尼佛三十歲得到,在中國惠能大師是二十四歲得到。怎麼得到的?現在我們很清楚,經裡面講得很明白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你就得到。

  我們現在這個不行,我們做不到,我們六根對六塵境界,眼見色、耳聞聲我們會起心動念,我們有分別執著,那就不行,那叫凡夫,六道凡夫。我們細心去想想、去反省一下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一時頓斷真做不到。佛很慈悲教給我們慢慢的斷,斷不了要淡薄一點、淡化一些,這是好事情。所謂煩惱輕、智慧長,煩惱天天輕,智慧就天天長,佛教我們這個方法,這叫漸修。從哪裡修起?從放下執著修起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不要太執著。我們為什麼那麼執著?我們以為這些都是真的。所以產生錯誤的觀念,在這個境界裡面生起貪瞋痴慢,想控制它、想佔有它、想永遠保持它,出了這麼多麻煩,這些都叫做妄想分別執著。我們現在開始慢慢的放,佛教導我們有個祕訣,你對於哪樁事情執著最嚴重,你就先從那個放下。確實就像大夫治病一樣,這個人得了很多病症,這病症裡面會要命的、會送命的是哪個病症,先治它,先救他的命,其他次要的慢慢再治。所以佛教導我們修行,也用這種原理原則,我們自己哪個煩惱最重,貪財的念頭最重,你就先把財放下;貪色的念頭最重,你就先把色放下。這每個人不一樣,可是修學的原理原則不變,哪一種你看得很重你就先放下它,傲慢心最重,你就先放傲慢,學謙虛、學恭敬;嫉妒心最重的,那你就先放下嫉妒,放下嫉妒用什麼方法?用隨喜。不再障礙人,看到人有好事、善行超過我的,歡喜讚歎;進一步呢?進一步就全心全力去幫助他、成就他,那是積極的一方面。幫助他,我還做不到,那就隨喜讚歎;積極是成就,成就他的善行,成就他的善事,就是成就自己的功德。障礙別人的善行,破壞別人的善事,就是自己在造罪業,善有善果,惡有惡報,業因果報絲毫不爽。

  《了凡四訓》,雲谷禪師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不能不去讀它。善跟惡,也就罪跟福,大小從什麼地方變現出來?你做的善事,這個善事影響很大,也就是說很多人得到你的利益,得到你的好處,影響的時間會很久,這是大善,你的福報無有窮盡。如果造作這個惡事,這個惡的事情影響的面很大,讓許多人得不到好處,影響的時間很長,你這個罪可就重了,在阿鼻地獄你想出來可難了。阿鼻地獄什麼時候能出來?你造作這些罪業,影響力完全沒有了,大概要經過幾百年、幾千年,這個世間沒有人再受你影響,你才能出來;只要影響力在,你就出不來,你說這個事情多麻煩、多麼可怕。所以想到這個事情,你就曉得嫉妒的煩惱是多麼嚴重。你在佛門、你在道場修積再多的功德,因為嫉妒心、因為傲慢心,把你的功德全轉變成福德,功德沒有了,變成福德。功德怎麼會沒有?其實經上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」,你嫉妒心一起來那是瞋恨,把你的功德全毀掉,功德是毀掉,福德在,就是功德變成福德。本來這個福德是功德,現在功德沒有了只剩福德。六祖惠能大師在《壇經》上說得好,「此事福不能救」,這個事是什麼事?是六道輪迴生死苦樂之事。要想了生死出輪迴,福不能救,福再大的在三善道享福,惡大的在三惡道受苦,出不了六道輪迴,這叫不能救。功德能救,功德能夠幫助你了生死出三界,功德能夠幫助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福德不行。要出三界、要生極樂世界一定要功德,你看迴向偈上講「願以此功德」,沒有說願以此福德,天天念,天天要能省悟。

  功德跟福德也得要搞清楚,功德跟福德往往在事上是一樣的。譬如修布施,財布施也好,法布施也好,修布施有自私自利的念頭在,有傲慢心在,有貪欲心在,那就是福德。如果我修布施,沒有自私自利,沒有瞋恚,沒有傲慢,沒有嫉妒,也就是沒有分別執著,那就叫功德。你看事情是一樣的,財布施也好,法布施也好,無畏布施也好,沒有執著是功德,有執著就是福德,這要分清楚。這些年來,我們同修在一起學習,我們的道場是建立在網路上、衛星電視上,所以同修雖然不在一起,真正學習的同修都得利益,不一定要人在一起,統統得利益。那就是我們常講的,先要把十六個字放下,自私自利四個字,名聞利養四個字,五欲六塵四個字,貪瞋痴慢四個字,四四一十六,這十六個字放下,那就恭喜你,你行一切善事、斷惡修善,全是功德。如果這十六個字沒放下,念念當中有自私自利、有名聞利養、有五欲六塵、有貪瞋痴慢,你做再多的好事都是福德,你所修的是人天福報,你脫離不了六道輪迴;你做的善,三善道受報,你造作不善,三惡道受苦,出不了六道輪迴。這就是福德跟功德的差別。福德,用我們淨宗的話來說,你的心是清淨平等覺,用這個心去修就是功德。不是清淨那就染污,沒有平等就是有傲慢,沒有覺那就迷,從這個地方你很容易辨別,什麼是功德、什麼是福德,所以要清楚。

  佛菩薩教導我們斷惡修善、積功累德,效果不可思議,真幹,感應立刻現前,快得很,就是要認識清楚。眼前一點小利要認識清楚,那個小利往往是障礙大德,所以小甜頭必須要放下。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前有兩句話遺留給後人,這是世尊最後的遺教,兩句,「以戒為師,以苦為師」。佛是我們的老師,他老人家走了,走了我們找誰做老師?釋迦牟尼佛沒有指定人,沒有說哪個人是可以代表他,沒有。他指定的是法,以戒、以苦,你能夠持戒、你能夠吃苦,你就會有成就。你不能持戒就放逸,不能吃苦你就貪圖享受,快樂,你就會墮落,這說得好!所以我們想想華嚴會上這些菩薩,看到他們,再回頭想想自己,他們得到諸佛威神加持,我們今天也遇到,真的是得人身、聞佛法,我們有沒有得到佛的加持?就看你自己是不是真的明白?佛經裡面的意思是不是真明白?是不是真的依教奉行?真能夠明瞭佛在經上講的意思,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懂得佛教導我們的意思,我聽明白,我能夠斷惡修善,我能夠破迷開悟,就得清淨眼。

  《金剛經》上所講的五種眼,我們現在凡夫只有肉眼沒有天眼,天人有天眼,阿羅漢有慧眼,菩薩有法眼,諸佛如來有佛眼。五眼圓明,是法身大士。《華嚴經》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從初住法慧菩薩一直往上面去都是五眼圓明。我們看到非常羨慕,羨慕沒用處,自己得認真學習。學習的祕訣沒有別的,章嘉大師教給我,從凡夫地一直到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,祕訣就是兩句話,「看得破、放得下」,這他老人家教給我的。我們從什麼地方下手?要從放下下手,放下一分你就看破一分,看破一分你再放下一分。這兩個方法相輔相成,放下幫助看破,看破又幫助你放下,像爬樓梯一樣相輔相成,從第一層到頂層。這是對於中下根性,依照這個祕訣去修行,沒有一個不成就,真的是古大德所說的「萬修萬人去」,沒有一個不成功。功夫只要得力,放下就得力,開頭大乘教裡面佛菩薩非常慈悲,教我們先放下三樣東西,叫三重障,最嚴重的障礙,你想想自己有沒有?第一個是傲慢,第二個是嫉妒,第三個是貪欲,這三個要放下。

  我們不肯向人低頭就是傲慢,佛菩薩跟人問訊都是九十度鞠躬,佛菩薩行大禮都是頂禮三拜。這些決定不是封建迷信,是什麼?是折服我慢,這是性德。我慢沒有了,他對人自自然然是這樣恭敬,他的恭敬是從內心發出來。所以存於心他就形於外,外面表現他就是九十度鞠躬。我們中國古人寫的字,你看篆字,篆字那個人就是九十度鞠躬禮。你看古人造字,什麼是人?行九十度鞠躬禮那是人,智慧的符號,那是正常的人;傲慢呢?傲慢是不正常的人。一切恭敬,這是佛教的;我們中國老祖宗教的,《禮記》頭一篇,「曲禮曰,毋不敬」。毋不敬跟一切恭敬是一個意思,對人要恭敬,對樹木花草要恭敬,對山河大地要恭敬,沒有一樣不恭敬。普賢菩薩頭一句話教給我們,「禮敬諸佛」,諸佛怎麼講?凡是有法性的都叫諸佛。哪一樣東西沒有法性?萬事萬物它的體就是法性,所以一切恭敬,這個應當學。

  第二個嚴重障礙是嫉妒,想想我們自己有沒有?看到別人好,超過我們,我們是幫助他、是成就他;還是排斥他,把他擠出去?如果這個人做的是好事,對社會、對大眾都有好處,我們去障礙他、去排斥他,這個罪就很重。如果它是樁好事情,像是學道,他將來道業成就,他成為菩薩、成為佛,他要度化多少眾生!我們障礙他讓他不能成就,這個結罪不是跟他結,他不會怪你,人家是個好人,你怎麼障礙他他無所謂。結罪是從什麼?從他的影響那方面來結罪,就是有多少眾生失去跟他學習的機會,罪是從這裡結的。我們在《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》裡面看到,這是佛說的過去有兩個出家人,講經說法的,講得很好,很得信眾的歡喜讚歎,跟他學習的人很多。另外有一批出家人看到心裡很難過,生嫉妒心,就在信眾裡面造謠生事,說他們破戒犯規,在那裡欺騙眾生。這些聽眾聽了這些謠言,逐漸對法師疏遠。以後這些造謠生事,就是嫉妒、毀謗的這些法師,都墮在阿鼻地獄。他這個結罪是不是跟那兩個講經法師結罪?沒有,講經法師通達道理,不會責怪他。他那個重罪是從哪裡來?是讓許許多多眾生他們接觸佛法、聽聞佛法、修學佛法的緣斷掉,從這裡結的。所以他影響的人愈多,影響的時間愈長,他的罪就愈重。我們要是以真正的真誠慈悲心成就一個法師,那個功德不可思議!

  毀謗一個法師,法師怎麼樣?法師自己提升。怎麼會提升?法師還感激他,成就他的忍辱波羅蜜。你毀謗他,你陷害他,他沒有怨恨心,他沒有報復心,他怎麼想的?你是來幫助我消業障的,縱然我這一生的業障輕,我過去生中的業障很重,你對我種種的毀謗、障礙,甚至於陷害,我統統接受,不生瞋恚,這個境界就提升。就像佛在經上講忍辱仙人的故事一樣,忍辱仙人故事是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的事,是自己的事情。他在深山裡面修行,遇到歌利王,歌利王是暴君不講理,對他產生誤會,把他凌遲處死,真叫大冤枉。忍辱仙人在被殺害的時候沒有一點怨恨心,那個處死是凌遲處死,不是讓他好死。用刀一刀一刀慢慢的把肉割下來,一片一片割下來,這樣把他割死的。仙人感激他,感激他什麼?感激他幫助他把忍辱達到了究竟圓滿。受這樣的侮辱,受這樣的殘酷的刑罰沒有怨恨,而且還跟歌利王說: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。忍辱仙人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,那個時候的歌利王,就是釋迦牟尼佛第一個證阿羅漢的弟子憍陳如尊者,佛說話算話的,真的第一個證阿羅漢。歌利王害了忍辱仙人,墮阿鼻地獄,所以結罪他不是在佛這邊結罪,不是在修行人這邊結罪。如果普通人他有怨恨、他有報復,那個仇恨就是生生世世,冤冤相報沒完沒了,這個麻煩可就大。所以你害修行人的時候,對修行人不結罪,是對聞法大眾從那邊結罪的。所以這個事你得搞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學習。

  所以這段經文裡面,最重要的就是以佛威神力,威神力就是教育、就是經教,我們真正能夠對於經教有信、有解、有行、有證,有證就得清淨慧眼。我們不能像十住菩薩真的得到五眼圓明,我們至少也要得到一個慧眼,慧眼比天眼就高,比菩薩不如,是阿羅漢,至少要有這麼一個境界。你有能力,無論什麼境界,你只要一接觸,一看、一聽、一接觸,你就曉得它是邪還是正,它是真還是假,是非、利害、得失你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這是慧眼。「了諸佛境界」,不能徹底也有部分,至少佛所說的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,「一切法如夢幻泡影」,你能夠看破,看破就不會執著。這個境界在前面我們學過,天台大師所講的「觀行即佛」,在這個境界裡頭。有這麼一個境界,遇到淨土法門,就是念佛法門,沒有一個不往生的;換句話說,沒有一個不是一生成佛的,往生是一生成佛,無比的殊勝。想想還有什麼事情比這個更大的,還有什麼事情比這個更殊勝的!幫助眾生要講緣分,緣分是他能夠信解行證,至少他能信能解,有這個緣分可以幫助他;他根本就不相信,他也不願意接受,緣不成熟。緣不成熟的時候,要成就自己,要把自己不斷向上提升,這就對了。自行化他,這才能夠續佛慧命,護持正法。

  末後這兩句,『今見盧舍那,重增清淨信』,「盧舍那」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叫淨滿,清淨圓滿,報身佛,毘盧遮那是法身佛,釋迦牟尼是應身佛,實際上一即是三、三即是一。毘盧遮那法身是體,體沒有形相,實際上就是常寂光。淨滿是報身,報身有兩種,有自受用的報身,有他受用的報身,自受用報身就是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現前,障礙統統除掉,報身現前。什麼時候?給諸位說,只要明心見性就證得報身,像一般大乘教裡面所說的,「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」。一品無明破了,也就是說真正做到不起心、不動念,報身就現前。報身從哪裡來的?無始無明習氣沒斷,它有現象,那個現象就是實報莊嚴土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住在實報莊嚴土,實報莊嚴土裡面有佛,報身佛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也都證得報身,但是沒有圓滿,就是習氣還很濃。毘盧遮那大概習氣已經快沒有了,統統斷盡,斷盡,有能力斷盡他還留一分,留一分不斷,為什麼?這一分不斷,他在實報莊嚴土裡面幫助那些報身菩薩,這叫留惑潤生。他那個最後一品微弱的習氣,他有能力斷掉,但他不斷,他保留那一點點,因為那個一斷的時候,實報莊嚴土就沒有了,就變成常寂光淨土。他不是沒有能力,他是故意的,故意,我們曉得故意,故意那不就起心動念,那不就是有分別執著?他沒有,他沒有起心動念,他也沒有分別執著。我們不用「故意」這個名詞你沒法子理解,我們的故意是有心的,他的故意是無心的,是這麼回事情,所以很難理解,這個境界叫不可思議境界,這就是徹底的悲心,大慈大悲。因為這個現象,這個事實真相,所以毘盧遮那佛能跟一切眾生起感應道交,道理就在此地。

  現在這些法身菩薩生到實報莊嚴土,見到報身如來,信心大增,增長了信心。《金剛經》上說「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」,則生實相是什麼意思?生實相就是明心見性;換句話說,信心清淨,清淨到極處就見性。這是法身菩薩,各個都明心見性,這個生清淨信,幫助他斷無始無明習氣,時間就可以縮短。不得佛力加持,佛在經上跟我們說的,一般的、普通的是三大阿僧祇劫;如果得到殊勝的加持,不需要那麼長的時間。所以時間不是真的,我們凡夫以為是真的,在佛法裡說「念劫圓融」,一念可以把它延長為無量劫,無量劫可以把它濃縮成一念,這個大乘教裡面講得很多。所以佛才總說了一句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,你不要執著就對了,細心去體會事實真相。我們再看最後的六句,後面這個一頌半:

  【佛智無邊際。演說不可盡。勝慧等菩薩。及我堅固慧。無數億劫中。說亦不能盡。】

  這個一頌半,清涼大師說「後一頌半,結德無盡,此為終極,故總舉前十」。我們看經文,首先這兩句,這兩句是第九首偈的後半首,『佛智無邊際』。我們前面學過,諸佛有十種無礙智慧,十不是數字,是表示無盡的意思,表示圓滿的意思。說「佛智」,這裡頭最重要的是說自己,不是說別人。要記住,佛在《華嚴經》上多次的告訴我們,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,一切眾生包括你、包括他、包括我,我們統統都在裡頭,是真的不是假的,為什麼我們現在變成這個樣子?佛說「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」,這是佛把事實真相說出來。只要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你就回到自性,你就本來是佛,你跟諸佛如來沒有絲毫差別。佛的智慧說不盡,佛的能力也說不盡,佛的相好也說不盡,都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有的,這是說到終極處。所以末後這一首,總舉前面十住位的菩薩,『勝慧等菩薩』。我們在這品經裡面,首先看到的東方法慧菩薩,它這個地方沒有講法慧等菩薩,它講西方,東方是法慧,南方是一切慧,西方才是勝慧,應該是講法慧等菩薩這才對。從法慧到堅固慧,這最後第十位,十住是堅固慧,應該是法慧等菩薩,『及我堅固慧』,這就十個都說到。他為什麼說從西方,把東方、南方都省掉,用勝慧來代表?這個意思就不一樣。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淨土,你看這些意思,《華嚴經》到末後,文殊、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它處處都有指歸,都有密義在裡頭,我們從這個地方要體會。勝是殊勝,也就是說這十位菩薩都是殊勝智慧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不是把那兩個省掉,從西方這裡說起,不是的,東方、南方都包括在其中。

  總結這段經文,這個意思就很深、很大,暗暗的含著《華嚴》的成就、《華嚴》的圓滿就在往生極樂世界。你不細看你不知道,你細細看,它裡頭真的有奧義在裡頭。所以,前清乾隆年間彭際清居士,這位居士也很了不起,我們從傳記裡面看到他,聰明絕頂的人,他父親是乾隆皇帝時代的兵部尚書,兵部尚書就是現在所講的國防部長,所以他也是高幹子弟。好像他是十九歲還是十八歲,就是不滿二十歲,二十歲叫弱冠,他是童子,還沒有到這個年齡,他就考中進士。因為他家庭環境好,考中進士之後不做官,他去學佛、學道,他對這個很有興趣,在佛跟道裡面有很殊勝的成就,真正是成了大德,他沒有出家,以居士身分稱之佛門的大德。他說《無量壽經》就是中本《華嚴》,《阿彌陀經》是小本《華嚴》,《華嚴經》是大本《無量壽經》。我們從「勝慧等菩薩」這個經文裡,是不是給了彭際清居士啟示?他怎麼能說得出這個話來?他精通《華嚴》,他有一本著作叫《華嚴念佛三昧論》,那是他作的。近代黃念祖老居士有個講解,有講記可以做參考,《華嚴念佛三昧論》。

  從五十三參裡面,那個信息就太明顯,善財在《華嚴經》上是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。這樁事情是我初學佛的時候,方東美先生告訴我的,他說《華嚴經》是佛法裡面的概論,所以它對佛法各宗各派的教義統統有,四十九年佛所說的一切經,都沒有離開《華嚴》,所以《華嚴》是總說,確實是概論。他說這部書編得太好,有圓滿的理論,他把它看作哲學,圓滿的理論,有周詳的方法,周密詳細的學習方法。最難得的它後面還帶表演,善財跟五十三位善知識表演做出來給我們看。這個在全世界哲學書裡面找不到第二種,理論、方法、表演。文殊、普賢是《華嚴經》裡面,最重要的兩個人物,一個是代表解門,一個代表行門,文殊菩薩代表解,普賢菩薩代表行,解行相應。到最後這兩位菩薩都是發願求生淨土,去親近阿彌陀佛,這個不可思議。所以他們兩個帶頭,勸導華嚴會上所有的佛菩薩統統到極樂世界去,這是什麼境界?他們兩個,老師是毘盧遮那佛、是盧舍那佛,都把他帶到極樂世界,盧舍那佛能不生氣嗎?把他的人全帶光。好在盧舍那佛沒有三重障,沒有傲慢、沒有嫉妒、沒有貪欲,不但沒有嫉妒反而歡喜讚歎。

  為什麼?在華藏世界成就,達到究竟圓滿需要三大阿僧祇劫,要這麼長的時間;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,那把證得究竟圓滿果位的時間,大幅度的縮短,真難得!我想這就是諸佛菩薩示現給我們看的,教導我們應當把傲慢、嫉妒、貪欲放下,像他那樣的。別人有好的地方學習,有好的地方去,要歡喜讚歎送他們去,不要障礙。盧舍那是報身佛,阿彌陀佛也是報身佛,你說他是一還是二?我們在大乘裡面薰習這麼多年,雖然沒有入境界也懂得這些言語,不能說一也不能說二。為什麼?有一、二,就有分別、就有執著,這個境界裡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這是諸法實相。那我們看看,看末後的經文裡面說,文殊、普賢發願往生,善財是文殊菩薩的學生,可以說是得意門生,善財學什麼法門?肯定是學念佛法門。老師發願求生淨土,學生哪有不跟著去的道理!他在文殊菩薩教誨當中,成就根本智,就是前面所講的「得清淨慧眼,了諸佛境界」,用我們中國佛教的名詞,就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。善財童子在文殊會下得這麼樣的成就,見性成佛,叫分證即佛,就是華嚴會上的初住菩薩。到這個境界現前,文殊菩薩就不留他,叫他出去參學;沒有達到這個水平一定要跟著老師,不能離開;達到這個水平,就要離開老師出去,畢業了。我們學佛不是跟一個老師嗎?他跟文殊菩薩一個老師,一個老師畢業、成就,他有能力辨別是非、邪正、利害、得失,他統統有這個能力,讓他自己學,他可以親近一切善知識,完全沒有限制。

  所以他出去有五十三參,五十三參是代表社會裡頭各行各業男女老少,世間出世間統統可以接觸,成就後得智。後得智是無所不知,那學得快,只要一接觸、一看、一聽完全明瞭,給我們表演無所不知。他在文殊菩薩會上得根本智,根本智是般若無知,這根本智;五十三參是無所不知,得大圓滿。所以方老師對於《華嚴》這些經教,佩服得五體投地,《華嚴》是科學。他是真幹,不是在家胡思亂想,他是廣學多聞,五十三參是廣學多聞。可是沒有根本智就決定沒有後得智,所以根本智像一棵大樹一樣,先有根本,五十三參是枝葉花果,無所不知。如果沒有根本,你去參學,那是有所不知,那是真的,你求知,求得再多還是有所不知,而且你所知的不是圓滿的,不是究竟的,是片面的,這是知識不是智慧,後遺症很多。縱然幫助你解決一些小問題,但是後頭後遺症多,會帶來新的問題。不像智慧,智慧解決問題沒有後遺症,真是一了百了,所以我們要體會到這一層。

  善財出去參學,第一個參訪德雲比丘,《四十華嚴》裡叫做吉祥雲比丘,是一個人兩種翻譯,吉祥就是德,德就是吉祥,這個人是比丘的身分,他是初住菩薩。所以善財能夠去訪問他,他們的功行達到平等,善財也就是初住菩薩,才能訪問初住菩薩。如果你自己不到這個境界,你根本就見不到他,一定是同等的境界。德雲比丘修什麼法門?修般舟三昧,般舟三昧就是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。般舟三昧在念佛法門裡面是最精進的,它一期是九十天,九十天不能睡覺、不能坐著,只可以站著走動。所以這也叫做佛立三昧,九十天不能坐下來,不能躺著睡覺,這不是一般人能修的,身體要好,你得要熬得住。所以站著經行,這樣繞佛經行,它主要是走動,走累了可以站著不能坐下來,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。善財童子參訪他,他給他講念佛法門講了二十一種,這二十一種念佛法門要是展開,就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,所謂無量法門、八萬四千法門統統包括在其中,沒有一個法門不是念佛法門,妙!所以在這裡你才看到一切即一、一即一切,哪個法門不是念佛法門?全是!念不是口裡念,中國人這個念字是個會意的字,念是什麼意思?今心,就是現在的心,不是過去、不是未來,就是現在,現在這個心上有佛就叫做念佛。不是我們講什麼口念心念,不是,你心就是佛,佛就是心,講絕了。佛是什麼?佛是覺,就是自性覺,你現在這個心不迷就是覺,那就是佛。從這個意思講,所有佛法全是佛,全是念佛法門,這是善財童子第一個參訪的。而且表的相那就是極樂世界,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叫佛立三昧。

  再看最後,這開頭第一個,再看結尾第五十三,第五十三位善知識是普賢菩薩,普賢菩薩就非常明顯,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引導他到極樂世界去拜阿彌陀佛去。你看這一頭一尾,他當中還會變卦嗎?不會!所以善財就是專修念佛法門,給我們做了個好榜樣。他搞多元文化,他五十三參裡面什麼宗教都有,什麼學派都有,而且還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全都有,他全都去參訪,全都向他們學習,就是今天講的多元文化。所有宗教學術是一家,所有宗教學術是一體,妙極了!宗教是一家,學術是一體,最早是誰提出來的?釋迦牟尼佛講《華嚴經》的時候提出來,這個事情我們不能不明瞭,不能不懂。懂得之後要認真學習,以《華嚴經》做根本,所有宗教學術是《華嚴經》這棵大樹的枝葉花果,真善美慧,大圓滿。所以勝慧的味道就很濃,它不用法慧,它用勝慧。到第十位,「及我堅固慧」,堅固慧菩薩是第十住,這就是把十住菩薩全包括在其中。『無數億劫中,說亦不能盡』,所有十住菩薩,從初住到十住,共同來說如來的智慧德相,說不盡!這品經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
  再看末後李長者的論,只有一行半不到兩行,我們看「已上十菩薩,各說十行頌」,這個十行,一行就是一首,各說了十首頌。「和會入位法,令身心諸計,皆無所依,離於偏執,住佛所住」。這是李長者,就是作《華嚴合論》的李通玄長者他老人家說的。這是以上這十位菩薩所作,每個人講十首偈頌,和會,和重要,會是會合,入位法就是你證入十住這個地位的方法,他們是讚歎。令身心諸計,這個計是什麼?就是計度分別。計度分別,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,就是分別執著,一定要把身心分別執著離開,皆無所依,離於偏執,你才能住佛所住。執是執著,偏是偏計,偏計是什麼?是妄想分別,離妄想分別、離執著你才能住佛所住。佛所住的,我們一般大乘教裡面講住實報莊嚴土,在《華嚴經》裡面講住華藏世界、住極樂世界,華藏跟極樂都是實報莊嚴土,不是十法界。凡夫住十法界是有所住,到實報莊嚴土是無所住,住無所住那是住在法性裡頭,完全回歸到自性,這才叫真正大圓滿。只要你有所住,你就有妄想、就有分別、就有執著。

  你看在四聖法界,雖然執著沒有了,他有分別、他有妄想。有執著,他就住六道。沒有執著,六道沒有了,他住四聖法界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這四個階級。這四個階級裡面,就是他的妄想分別執著有輕重不同,分成這四等,愈往上面去愈輕,真正放下,斷掉,十法界就沒有了;十法界沒有了,才是佛住。所以佛回歸到法性,與法性融合成一體,這才講到是究竟圓滿。這個法門怎麼修法?這些都是讚頌,在讚歎,都是在勸我們,勸導我們要真正相信,要真正發心提升自己境界,提升到十住,十住修學的方法在下面一品。今天是二00八年的除夕,我們這個偈讚品圓滿,明天初一我們就開始學怎樣修學十住。如果我們學一品就升一品,那《華嚴經》學完之後,各個都成了究竟圓滿佛,就跟善財童子沒有兩樣。善財童子一生成佛,我們如果是跟著這個經文步步高升,是好事情。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,謝謝大家,祝福大家新年如意,謝謝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