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七五五卷)  2002/6/25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0755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八段劫住不同,偈頌第三首:

  【我見十方諸剎海。或住國土微塵劫。或有一劫或無數。以願種種各不同。】

  第一句『我見』是普賢菩薩說的,也就是普賢菩薩他見到的。由此可知,這是屬於現量境界,親眼所見。『十方諸剎海』,我們在此地明瞭,這裡面所說的重重無盡的世界,微塵裡面有世界,毛端裡面有世界,微塵裡面也有世界、微塵,也有佛菩薩、眾生的毛孔,那個裡面還是有世界,所以說重重無盡。這許許多多世界存在時間的長短,有很長,『微塵劫』,這是非常非常之長;也有很短,一劫的。當然最短都是一劫,一個「成住壞空」,不能更短了。這個劫是大劫,我們很清楚。或無數劫,一劫、二劫、三劫到無數劫。

  末後這一句好,說明宇宙之間,星球、星系住世時間長短的原因:願力。這個願力,包括佛菩薩與居住在這個世界剎土裡面的眾生。眾生當然他還有業力,在這個地方一個願力就包括了。眾生的業力是一個因素,但是佛的願力是主要的因素。眾生造作的業不一樣,佛菩薩誓願度眾生這是相同的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、一切菩薩聲聞,哪一個不發願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?既然發度眾生的大願,即使眾生造惡業,佛菩薩還是有願力去化解他、去支援他。所以星球星系它才能維持一個平衡,能保障它的安全,使居住在這些星球上的眾生能夠安身立命,能夠修學佛法。

  從這些地方我們能夠深深體會到,佛在這個經上所說的虛空法界、剎土眾生,從哪裡來的?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。心現識變裡面最重要的還是願力,這個願力也就是經上佛常講的「從心想生」。凡夫的心想是自私自利的,佛菩薩的心想是大公無私。眾生有感,佛菩薩就有應,感應道交,決定不會錯誤時節因緣。好像一個人非常守信用,說幾點幾分,絕對不會遲到,也不會早來,時節因緣。再看底下一首:

  【或有純淨或純染。或復染淨二俱雜。願海安立種種殊。住於眾生心想中。】

  從第四首以下是總結。這七首偈,每一個偈說明一個意思。這一首是講世界存在的時間長短,通於染淨。染,六道凡夫;淨,法身菩薩。不像前面有好幾段,清涼大師都告訴我們說:唯說淨土,不說六道;換句話說,無論是長行、偈頌裡面,所說的都是菩薩淨土裡面的境界。

  這一首偈子裡面,『或有純淨或純染』,我們就知道了,染淨都包括在裡面。純淨的,華藏純淨;純染的是阿鼻地獄,阿鼻地獄是純染,十法界裡頭地獄法界。

  『或復染淨二俱雜』,這裡是九法界,九法界裡頭:權教菩薩、緣覺、聲聞、天、人、修羅,還包括餓鬼、畜生,這都是染淨混雜的。愈是往上面去,淨多染少;愈是往下面去,染多淨少,這個道理我們想想都能夠理解。

  染淨,眾生心的染淨與世界星球存在時間長短有關係。這個道理就很深,許許多多人以為我們人思想行為與自然環境沒有關係,遇到一些災害的時候,「這是自然災害,不是人力所能為的」,不知道佛給我們講的不是我們的想法。佛經裡面講依報,依報就是居住的環境,星球、星系從哪裡來的?從正報來的。先有正報,後有依報。法相唯識經論裡面講得非常清楚,佛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,無明生三細相。三細相裡面,頭一個「業相」,第二個「轉相」,第三個「境界相」,境界相就是物質。物質從哪裡來的?物質從精神變現出來的。精神屬於正報,物質屬於依報,依報是從正報生的,沒有正報哪來的依報?由此可知,正報的心行影響依報的環境。

  我們在佛經裡面看得非常清楚,為什麼華藏、極樂果報那麼殊勝、那麼莊嚴?正報善,純善!所以相隨心轉,境隨心轉,這是真理。於是我們修行的原理原則就明白了,我要我自己的相好,我要我自己的身體好,不需要用藥物,用不著外面的東西來幫助。怎樣好?心好相就好,心好身體就好,這是佛經上講的道理。我們要想相好,先修好心。

  佛在經上所說的,菩薩成佛,在沒有成佛之前,先要用一百劫的時間去修相好。修相好,相好是果,怎麼修法?修善因。廣長舌相,佛的舌頭伸出來可以把臉蓋住,佛告訴我們這個相怎麼修的?不妄語。不妄語、不惡口、不綺語、不兩舌要修多長的時間?一百劫,所以他有這個相好。佛在經上講過,一個人三世不妄語;你要記住,三世守住不妄語的戒,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綺語,他的舌頭伸出來可以舔到鼻尖,他的舌頭比別人長。廣長舌是不妄語修成的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果報,每一個相好都有因,你要懂得修因。

  這在一般小乘、權教,佛講得很細膩,一樣一樣給你講。大乘圓教沒有這麼複雜,大乘圓教是從根本修,一修一切修。根本修是什麼?修純淨的心、純善的心。你心純淨純善,你一切的作為都是純淨純善,哪裡還要枝枝葉葉?所以果報殊勝。果報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這是大乘經上講的,如來「身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」。為什麼?純淨純善。

  所以沒學佛之前,我們不懂,沒人教,沒聽說過,生活、工作待人接物總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,煩惱習氣不善。聞到佛法之後,真的覺悟了,真幹!我們並不想福報,福報自然形成。世間人求福,不知道求福的道理完全在經典裡頭。求財富,我們不久之前講過兩遍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,新加坡講得很詳細,聽說好像做出八十多片。在台北台灣電視台攝影棚裡面講過一遍,現在做成光碟是十九片。佛在經上給我們講,你想發財,「不盜得大富」,你能夠持不偷盜的戒,得大富。「不殺得長壽」,佛都說得那麼清楚,你要想健康長壽,不殺生。

  不殺生的意思很深很廣,不能有害眾生的念頭,因為這是屬於殺生戒裡頭。如果我們還有絲毫的念頭傷害眾生,讓眾生生煩惱,長壽的果報就不容易得到。這個不是你命裡頭有的,真正修得的。一絲毫傷害別人的念頭都沒有,不但對於一般人,對於冤親債主,這個人傷害我、毀謗我、侮辱我、陷害我,我都不能有絲毫惡念對他,這叫修行。你要是有絲毫惡念對他,佛經裡頭講的長壽的果報,你就得不到。

  不盜,我講得很清楚,一切眾生我們對他要是有絲毫想佔他一點便宜的,這是盜心,我們想求富貴得不到。必須要做到對於一切眾生絲毫佔便宜的念頭要斷掉,你的果報得大財寶。特別是利益社會大眾事業的這種財物,我們要是貪圖,佔一點小便宜,這個罪最重。為什麼?你讓許許多多眾生得不到這個財物,你在做障礙,這個罪極重。所以佛門,我常常說,佛門是成佛之門,也是墮地獄之門,只看你在佛門裡頭,你怎麼樣修,你怎麼做,你用的是什麼心?佛門是覺悟眾生的事業,做這個事業無量功德,不思議的果報現前。

  自己真的沒有求,沒有求的統統現前。我可以跟諸位做證明,現身說法。我年輕的時候,我都給你們做過很多次的報告,看相算命的算我一生貧窮潦倒,命裡頭沒有財富,而且還短命。我年輕的時候,生活確實非常非常辛苦,前生沒有修財布施。偷盜、佔別人便宜這個念頭我沒有,我雖然貧窮,我不貪財富。韓館長跟我相處三十年,她知道,她常常講「師父不貪財」。李老師我跟他十年,他老人家了解,在大眾當中,他也曾經說過淨空法師六波羅蜜裡面他有兩個:一個布施,一個忍辱,老師對我的讚歎。過去生中沒有修財布施,這一生生活非常艱難。

  過去生中大概是我修法布施,沒有修財布施,有聰明智慧,有能力辨別善惡、是非、邪正,有這個能力。認識善知識、好學,老師教導我的東西,我能聽得懂,我能夠信受奉行。所以我這一生這個福報是學佛以後修得的,不是命裡有的。命裡什麼都沒有,學佛以後修得的。章嘉大師教我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他說你求沒有感應的時候,是你自己有業障,你要反省、要檢討,把你業障找出來,然後把你這個業障消除。

  用什麼方法消除?懺除業障,普賢行願第四願。怎麼懺除?老師告訴我「後不再造」,真正懺除。絕對不是在佛菩薩面前禱告禱告,求佛菩薩原諒;不是的,不是這個意思。儒家講的「不貳過」,佛法講「後不再造」,絕對不犯同樣的過失,這叫真懺悔,那個效果不可思議,所以你要懂道理。

  章嘉大師真的跟我講道理,我服了他,所以用不著做形式的懺悔。形式的懺悔是什麼?那等於是表演演戲,做給誰看?做給沒有學佛的人看的,觸動他的善根,幫助他覺悟,幫助他回頭,是這個意思。所以佛門種種儀規是接引初學的,真正入門的老修不重視這個儀規,完全重視實質。

  實質裡頭最重要的,祖師大德們常講「從根本修」,根本是起心動念,心才一動,念頭才一起,就能覺察這個念是善還是不善、是淨還是不淨。如果是純淨純善,很好,這個心要增上;如果發現這個心不淨不善,立刻就要把它止住。在起心動念處用功夫,你的行為怎麼會錯?

  雖然是這樣修,誤會我們的人還是很多。什麼原因?過去世的業障習氣太重,我們善心善行、處事待人接物,還要遭別人毀謗、陷害、誤會,自己要曉得那是消業障,這個果報報掉了,好事!要不然你的業障怎麼消法?

  所以真正的好人,真正在行好事,受人家毀謗障礙,修行人對障礙的人特別感激,這是消我業障,加速度的把我業障消除;消除之後,菩提道上一帆風順,我們要感謝這些人。為什麼?這些人造業,他替我消業障的時候,真的我的業障揹到他身上去了。好比我挑了很重的擔子,這個擔子他接過去挑了,我怎麼不感激?佛經上講的這些大道理,你要細讀深思,你才會覺悟,你才會明白。

  所以我離開台灣之後到新加坡,在新加坡寫了六條,「生活在感恩的世界」。我對於所有誤會我的人、毀謗我的人、嫉妒我的人、障礙我的人,甚至於破壞、陷害我的人,只有一個真誠清淨的感恩之心,惡念、惡意完全沒有了。我自己得利益,我自己得好處。

  最大的好處,你們同學要是細心一點,你能夠覺察得出來,煩惱習氣少了,智慧開了。智慧開,從哪裡看見?你聽我講經,你把我今年所講的經跟去年比一比,不一樣!跟前年比一比,更不一樣!智慧年年在增長,你從這裡能看到效果。如果心不淨,不是純淨純善,哪裡有這樣的效果?我這些年所修的、所行的,很值得諸位同學做參考。你要是真正看清楚、看明白,你的信心增長,佛法的修學真的有好處,真的有利益。

  我們在國際上接觸許許多多的學人,接觸許許多多的宗教,我能跟他們相處得非常融洽,見面就能生歡喜心。這個一般人講緣分,外國人講磁場。這不是天生的,修得的!只有一個善心善願,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慈悲來接眾,接引一切大眾,對一切大眾決定不分貧富貴賤,平等心接待。我們見總統、總理是這樣的心,真誠、尊敬;我們接待貧窮低賤的人,還是平等的真誠,永遠誠敬。對佛我們感恩,對老師感恩,對一切眾生都感恩。

  《華嚴經》上給我們說的,一切眾生,我們六根所接觸到的,統統在表法,統統在教我。這個人行善,我看到了,歡喜讚歎,想一想我有沒有這個善行?我要是沒有這個善行,要向他學習。這個人做惡,我看到了,我要反省,我有沒有這個惡行?我要是有這個惡行,趕緊改過。我沒有這個惡行,我要記住,不能犯他這個過失。你想想看,哪個不是老師?一切眾生都是老師。一切眾生都在教我,我的進步很快很快,月月不一樣!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都是我的善知識,都是我的老師。尊敬我的人、愛護我的人是我的老師,以惡意對我的也是我的老師,恩威並濟,我們在這裡頭學成了。

  我們居住的這個境界是「染淨二俱雜」,兩者比較,染多淨少,五濁惡世。所以這個境界它會變,它不是不變的。在上古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,或者釋迦牟尼佛以前的時代,我們地球上的人淨多染少;到釋迦牟尼佛出現這個時候,濁惡的現象開始生起。在中國,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,跟中國孔子、老子是差不多的時代,夫子對於上古時候堯舜禹湯,孔老夫子讚歎「盛世」,人與人之間確實互相尊重,互相敬愛,互助合作,彼此之間沒有疑惑,沒有敵對。到孔子這個時代,這個時候眾生自私自利的念頭生起來了,隨順煩惱習氣,於是有爭執、有掠奪,進入中國的歷史「春秋戰國」。夫子非常感嘆世風日下,常常懷念古時候。這樣的風氣開了之後,這是不善的風氣,到今天二千五百年了,真的是世風日下,一代不如一代。到這半個世紀,特別是這半個世紀,倫理道德可以說是完全沒有了,人與人的關係,我們看起來真是很悲哀。

  早幾年我在新加坡,演培法師在世的時候,我們是老朋友,我得閒一定去看他,也常常接受他的招待。有一天跟我談起,現在沒有師徒了。這話是真的,寺廟大眾住在一起,能夠做個好朋友就很難得。使我們聯想到,這個社會當中,這個世間沒有父子了,學校裡沒有師生了。

  過去我在美國,有很多同修非常難過,告訴我兒女不聽話,沒有辦法管教;做老師的人也來到我面前訴苦,學生不聽話,不好教。我就告訴他們,我說學生、兒女他們沒有錯,你錯了。他聽了我這個話,感覺到很驚訝。我說我跟你講是真的,不是假的,你做父母把他看作是你的兒女,這個觀念你就錯了。他說:那怎麼辦?你把他看成朋友,就能夠緩和。老師對學生也是如此,把學生看作朋友。不要說「我是你的老師,你是我的學生,你應當尊敬我」,現在這個觀念過時了,從前是這樣的。你要曉得現在是什麼社會,你把你的兒女還看作兒女,「我是你的爸爸媽媽,你一定要聽我的」,他偏不聽,你的家庭怎麼會沒有問題?

  你把兒女看成朋友,把自己的地位降低,降到跟他平等,好好的來跟他談判、來勸導,有的時候他會點頭。為什麼?他跟他的朋友為什麼往來交得很好?為什麼跟你就成了冤家對頭?要找出這個原因。倫理沒有了,真的是君不君、臣不臣、父不父、子不子,這個社會動亂根本原因在此地。家庭破壞了,倫理道德沒有了,家庭沒有了,五倫只剩下一倫。如果朋友都沒有了,那就變成什麼?都變成敵人,都變成對立。一變成對立,這個世界就是末日,人與人相處,誰也看不慣誰,那非打架不可,這個打架就是戰爭。

  我們一定要了解現前這個形勢,能跟大眾做個好朋友,決定不要侵犯別人的利害。為什麼?今天全世界的人都在爭利、都在奪權,我們保平安要怎樣?要讓,就能跟大家相處得好。你要的我不要,我要的你不要,這個事情好辦。我要的是什麼?我讀經,我念佛,這個他不要。他要的是名聞利養,統統給你,我們很好相處。很好相處的原因,我們之間沒有利害衝突。如果有利害衝突,那就不能相處,那就要競爭、鬥爭,到最後總免不了要戰爭。

  我們學佛,布施就是捨,你要的我統統都能捨,我要修忍辱波羅蜜,我要修禪定、般若波羅蜜,那我們在這個世間會生活得非常愉快,煩惱輕,智慧長。五濁惡世,純染的世間,覺悟的人不染,覺悟的人可以在這裡面自行化他,沒有障礙。諸位要曉得,很多人來障礙我的時候,形式上好像有障礙,實際上一點障礙都沒有。老子說「上善若水」,水,你能障礙它嗎?你這裡障礙它,它從旁邊那裡流走了,它能讓。這個地方障礙沒有緣,那裡有緣;這個地球上沒有緣,別的星球上有緣。哪裡有緣哪裡去。這個地方的緣將來成熟了,再來嘛!歡歡喜喜,真的是自在快樂。決定不能跟人計較,計較你就落在妄想分別執著。

  所以我常講別人沒有過失,眾生沒有過失,真正過失在自己。自己迷了,妄想分別執著起來,犯了錯,沒有智慧,待人處事不當。看到別人造罪業,各有因果,各有因緣,我們好朋友、知心的朋友可以勸個一兩遍,不能第三遍。兩遍不能接受,再不要勸了,再勸變成冤家對頭。高明的人、真正有學問有德行的人,他一看這個人就知道這個人能不能勸導。不能勸導,一句話都不說,隨你去做。

  諸佛菩薩就是這樣的,看你造罪業,看你墮落。墮落是什麼?墮落在惡道裡面。我講過,在惡道裡面那是消除你的罪障,等到你惡道出來之後,佛菩薩再來幫助你,觸動你的善根。為什麼?你業障消除了,這個時候善根比較容易現前。現在是好言你聽不進去,為什麼?業障太重,你一定造惡業,一定受惡報。所以苦盡甘來,你要在惡道裡受盡苦頭,這下才覺悟過來。非走這個路不可,佛菩薩看得清楚,我們現在體會到這一點意思。

  我們如何勸人?只有在經典裡頭,讀誦經典,把經典裡面這些道理講清楚、講明白。如果業障輕的人,他聽了之後,他覺悟了,他就回頭,就像當年我們初入佛門聽講經一樣的道理。我們業障比較輕一點,聽老師的教誨聽得懂,能相信;聽懂、能相信,當然我們就肯依教奉行,這時老師才常常勸導,很關懷!

  我初學佛,自己還要上班、還要工作,是公務員的身分,能夠親近善知識的只有星期天、假日。方東美先生每個星期天給我上一堂課,在他家裡兩個小時。以後學了佛,章嘉大師也是每個星期天給我兩個小時;如果我有事情,這一次沒去,過兩天他會打電話給我,「星期天你怎麼沒有來?是不是生病了?」非常關懷!在這個情況之下,你不能不去;你不去,他關心,對不起他老人家。真善知識!真的好老師!

  我們這一生得到這些利益,真的是無比殊勝的利益,改變了我的命運,消除了業障,增長智慧福德,老師給的!護法給的!我們怎麼能不感恩?今天這個世界,知恩報恩的人少,我們要帶頭做榜樣,做出知恩報恩給你看。我不單單是給你講,我做出來給你看,我做出「不殺得長命,不盜得大富」,我做出來給你看。你要是細細看清楚,你就相信了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八段劫住不同偈頌第四首:

  【或有純淨或純染。或復染淨二俱雜。願海安立種種殊。住於眾生心想中。】

  這首偈前面說了很多,後面這兩句非常重要。『願海』,這是佛菩薩度生的大願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這是一切諸佛如來、諸大菩薩共同的願力,這個願力深廣像大海一樣。『安立種種殊』,「種種」就是講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,這裡面有染有淨,全都包括在裡面。「殊」是不相同,眾生心想不相同,諸佛菩薩以平等的大願在支持它,來平衡眾生的心想,所以這個世界能夠安立。如果沒有這個力量在平衡,這個世界恐怕早就毀掉了。

  佛菩薩的願如何平衡眾生心想?我們做一個很淺近的比喻,眾生的心想好比是大風大浪,我們住在海邊看到風浪很大,佛菩薩的願力好比是很平靜的海水,這一邊大風大浪起來了,這一邊很平靜的海水跟波浪一接觸,波浪就減弱,這個道理我們能懂。佛菩薩的願力是平靜的,眾生的心確實是起伏不定,就像波浪一樣,這個波浪會毀滅世界。幸虧有無量無邊無數的諸佛菩薩共同這個大願,把它抵銷了一部分,雖然還有一點風浪,不礙事了,不至於把這個世界破壞。我們想想這個道理,然後你才體會到為什麼說佛的恩德大。佛的恩德在哪裡?就這一個恩德就不得了。

  現在我們這個世間很可能會發生大災難,許多善心人士提倡念佛,有沒有道理?有道理。提倡念佛的人沒有把這個道理講清楚、講明白,確實是有道理。眾生的妄想,特別是自私自利、損人利己、貪瞋痴慢,這是驚濤駭浪、大風大浪,不得了!那麼有一批人念佛,念佛的心是清淨的、是平和的,這個思想波,眾生那個妄想的波動起伏很大,念佛這個波動是非常平穩,這兩個波一接觸,一定把那個起伏很大的波浪,這一衝擊把它緩和下來。雖然它還有很大的起伏,經過念佛的波浪一衝擊,就平穩很多。大災難就變成小災難,小災難就免了,就不會有災難了,就這個道理。

  要知道人的起心動念這個心波比電磁波速度快得多,電磁波的速度跟光波差不多,一秒鐘三十萬公里,但是思想波起心動念立刻周遍法界。周遍法界當然感動諸佛菩薩,諸佛菩薩這個波肯定抵銷你一部分。如果這個地區再有善心人士也能發善願,這個力量就幫助佛菩薩的力量,世間人大劫難的化解道理在此地。

  你如果能把這個道理想通,然後你才曉得,我們一個人念佛功德已經不可思議,如果集合很多人在一起念佛,誠心誠意的念,這個磁場就像電磁波一樣發出去,它的速度比電磁波快,怎麼不能化解劫難!劫難縱然不能夠完全化解,剛才講了,大的化成小的,小的化成無,這是肯定的。

  早年夏蓮居老居士在世的時候,正遇到中日戰爭,他在北京。北京已經被日本人佔領,日本人還算不錯,尊重佛教,他們信佛的人很多。夏老跟日本佛教界關係很密切,許許多多日本知名的高僧跟他都是老朋友,所以他那時候就發起一個同願會,就是念佛。全世界,實在講那個時候的全世界,實際上就是中國、日本、韓國,那時候韓國還是被日本人佔領、統治。用什麼方法念佛?每逢月圓,所以不需要通知,大家都記住,這個很好記。月亮十五,十五月圓,月圓的這一天晚上七點鐘到九點鐘,念兩個小時,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,大家在同一個時間,不管你在哪個地區,同一個時間,這個力量很大!人數少發出去這個思想波力量不大,人多同時發出,這個力量非常大!很有道理,這個做法。實際的成果我不知道,我看到他的辦法、他的章程,我很喜歡。夏老居士這種想法、看法、做法,非常值得我們現在人做參考。如果能夠效法,當然更好。

  這不迷信,我給你這一說出來的時候,這就是有科學的理論做依據。我們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慈悲的這種思想波,衝擊那些自私自利、損人利己、貪瞋痴慢的不善的思想波,那個思想波雖然很大,我們知道現在惡的思想波比夏老那個時候不知道增長多少倍,佛菩薩願力的思想波跟它接觸的時候,幾乎都不能夠化解,到這麼嚴重的狀況!我們今天能夠覺悟,能夠明瞭,盡我們自己的心力跟佛菩薩的願力相結合,用這個來衝擊自私自利、貪瞋痴慢的不善的思想波,自利利他,我們以這個來幫助世間、來化解劫難。

  當然根本的方法是要挽救人心,弘揚正法,淨化社會風氣,這是治本之道。不但佛法要弘揚、要普遍弘揚,所有宗教的經典都是善的;如果是不善,肯定不能在這個世界流傳千百年。能夠流傳千百年,經過歷史時間的考驗,肯定是善的。邪惡只能夠昌盛一時,而且時間不會長。為什麼?它是欺騙眾生的,時間久了,眾生發現被欺騙、被害、上當了,立刻就回頭。凡是邪惡的東西,怎麼能夠傳承久遠?正知正見、聖人的教誨、聖人的言論,在這個世間永垂不朽。所以我們肯定宗教的經典都是善的,因此宗教教育在今天比什麼都重要。

  宗教的形式我們不敢反對,但是我們在這個地方提醒一句:宗教教育更重要!形式好比是一個人的軀殼,當然重要;教育是靈魂,人要是只有這個軀殼,沒有靈魂,這個人是死人,不是活人。所以宗教教育比什麼都重要。教育跟儀式一定要結合,這是活人、健康的人、有用的人。我們看看每一個宗教創教的教主,他重不重視教育?他要是不重視教育,那個經典怎麼留下來?不重視教育,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跟他學?從這個地方你細心去觀察,你就明瞭了。

  所以我是非常肯定說出每一個宗教都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。我不僅講佛教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,所有宗教都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,所有宗教裡面的創始人、教主都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,而且各個都是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。釋迦牟尼佛是義務教學,你看看耶穌基督是不是義務教學?《舊約》裡面講的摩西,是不是義務教學?穆罕默德是不是義務教學?哪個人收學費?哪個人要繳錢?中國孔老夫子教學「有教無類」,不收學費,學生們對老師的供養隨意,夫子是這個態度,絕對沒有要求。聖人跟一般人不一樣。所以所有的經典都是最好的社會教育的教科書。

  在佛法裡面、佛經裡面最殊勝的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,染淨統統包含,真誠、清淨、平等的對待。所以,這一首偈末後把因說出來,『住於眾生心想中』,眾生的心想跟佛菩薩的願、願海相應,世界才能安立。再看第五首:

  【往昔修行剎塵劫。獲大清淨世界海。諸佛境界具莊嚴。永住無邊廣大劫。】

  這一首偈是讚頌佛菩薩的剎土,他們住世的時間很長。清涼大師給我們解釋,「淨劫住久,釋以因深」,他修的是善因,得的是善果,這給我們也是很大的啟示。我們要想自己得到殊勝的果報,一定要知道修善因。自己不真正修善因,希求果報那是妄想,不是事實。我們要非常認真努力,『修行剎塵劫』。

  如果諸位要真正發心改造自己的命運,大概要修多少時間?修行多少時間?十年,效果就有了。我們在《了凡四訓》裡面看到,他是十年命運改變了。他去考試,名次跟孔先生算的不一樣了,他的名次提前。命裡頭沒有的,他所希求的逐漸逐漸兌現了。十年把基礎定下來,變成善人,往後修行進步就非常快速。

  最初雲谷禪師教他用功過格來做斷惡修善,用這個方法。他許願要做三千樁善事,十年圓滿,十年才做完。他求功名,兌現了。滿願之後,很認真的請法師做一個迴向;迴向之後,又許願再做三千樁善事,那個三千樁善事好像是四年就圓滿了。往後愈來愈殊勝,做了寶坻的知縣,這是他命中沒有的。許願做一萬樁善事,一樁事情就圓滿了。他有權,做縣長、知縣,減租,看到縣裡面農民的田租太重,他下了一個命令減租,全縣農民都受惠。一樁事情,這一萬樁善事的願一次就圓滿,愈來愈殊勝。

  最初難,確實是要十年。我自己修行也是如此,最初十年不容易,你要有耐心、要有信心,遇到什麼樣的境界都不動搖,絕對不會被利誘,不受誘惑,絕對不怕威脅。腳跟要紮穩,一定要隨順經典的教誨。經典教誨是佛菩薩教誨,不可以隨順自己煩惱習氣。古人常講許許多多善心修道的人,中途退轉墮落,什麼原因?古人說得很含蓄,境界現前,特別是名聞利養、冤家對頭現前的時候,他說「看得破,忍不過」,好了,忍不過就沒有法子,貪瞋痴就現前,當然你就退轉,你就墮落。所以名利當前要能忍,決不起貪心;怨懟現前要能忍,決不起瞋恚,這裡頭就有智慧。如果你愚痴,你肯定順境現前起貪戀,惡境現前起瞋恚,你就墮落了。你能夠守住這個原則,就修這個,境界現前修不動心。你能修十年,你的修行根基紮穩了,往後進步就很快。

  『獲大清淨世界海』,我們今天不講這個,這是菩薩境界,我們這樣修,我們得到的是什麼?身心清淨。身心清淨也跟經上講的一樣,『諸佛境界具莊嚴』,「莊嚴」是什麼?你的相貌改了,不一樣了;體質改了,本來是多病不健康,現在身體都好了,自自然然好。這是正常的,不必去看醫生,不必用醫藥,也不必進什麼補品,什麼都不需要。粗茶淡飯,身心清淨,健康長壽,百病不生,佛法裡頭真有好東西,真正有珍寶。

  富貴不值得羨慕,你細心去觀察,富貴人生活得不自在,生活得很苦。你要是問,他怎麼苦?頭一個他不自由,不自由很苦。出來、出去要好多保鏢,這就是他痛苦的事情。哪有我們隨便哪裡去遊玩,到處都沒有障礙。那個富貴人不行。飲食哪有我們那麼隨便?他怕人下毒,天天都在防範,你說這個精神壓力多重!日常的事務很多,工作的壓力很重,精神方面壓力我們就更不必說了,患得患失,操心的事情太多。他的心操勞、憂慮,哪有貧窮人那麼自在!貧窮人只要三餐吃得飽,衣服穿得暖,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,逍遙自在。

  所以人生要懂得享受。你看看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有道德、有學問、很有能力的這種人,他一生不做官,他住在鄉下,有幾畝田自己耕種,能夠維持最低的生活,讀書。與有學問、有道德的這些人交朋友,快樂無比!歷史上講隱逸、隱士。他不是沒有能力、不是沒有學問,他真有,不願意做官,太操心了,請他去做他都不幹。他那個生活,那真正叫天人神仙生活,往來的都是讀書人,都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。凡是這些人,大概與佛與道都有很深的緣分,道士、出家的法師跟他們做朋友,常常在一塊討論佛法、討論道德,修身養性,過的是真正叫神仙生活。這是懂得人生,有智慧,我們一般人講脫俗,超脫了塵俗。

  所以我們看這一首偈,雖然說的是諸佛菩薩,我們讀了之後,如何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,給我們一些什麼啟示,我們懂得應該怎樣過日子。

  修行比什麼都重要,修是修正我們錯誤的思想、見解、言語、行為,行門再多,總不外乎這四大類。思想、見解、言語、行為這四種發現有錯誤,趕快把它修正過來。有很多人不知道錯誤,我再給你一個提示,凡是自私自利的就是錯誤的,凡是損害社會、別人的,決定是錯誤的。利益社會眾生的是正確的,是佛菩薩的行為,利益別人的是善行,是正確的。用這個標準,你時時刻刻檢點自己,天天改過,天天自新,三年你的業障就消除了,你的福慧就增長。這是講真正用功,勇猛精進,三年效果就卓著。像我們這種普普通通的人,我前面跟大家講我十年,十年才看到明顯的效果,那就是相貌、體質變了,愈變愈殊勝。再看底下一首,第六首:

  【有名種種寶光明。或名等音燄眼藏。離塵光明及賢劫。此清淨劫攝一切。】

  這一首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講,「列諸劫名,染淨相攝」。清涼註得很好,這個經文也不難懂。舉出劫的名稱,『有名種種寶光明』,這個劫名叫「種種寶光明」。看到名我們就會了解它的意思,名是表法的。在這個時段,這個世界住世這個階段,一定非常殊勝。為什麼?「種種寶光明」。從這個果我們就能想到,住在這個剎土裡面的眾生,決定都是善人,肯定是善人多,不善的人少,感得這樣的殊勝莊嚴。這個剎土裡面,處處都是珍寶。光明還有表智慧的意思,說明這個地區居住的眾生福慧雙修,他才能得這個果報。

  『或名等音燄眼藏』,這些名稱都是劫的名稱,劫的名稱也是世界海微塵數。佛在這個地方只舉出四個例子做代表,告訴我們時劫也都有名稱。譬如在歷史上,我們有上古時代、中古時代、近古時代,這都是時段的名稱。我們要了解,從名稱裡面就曉得,顯示出在這個時段裡面業因果報的狀況。「等音燄眼藏」,這也是很好的名稱,「等」是平等,「音」是言語,「燄」是代表光明,「眼」是代表見,合起來看,這個剎土也是非常殊勝,這個剎土裡面的眾生也非常聰明,有智慧,正知正見。

  第三個是『離塵光明』,都是清淨剎土的名稱。「塵」是塵垢,在這裡代表染污;「光明」是智慧,離一切污染,心地光明才能恢復。修行實在講沒有別的,遠離塵垢而已。只要遠離塵垢,塵垢是代表五欲六塵,財色名食睡、貪瞋痴慢疑。財色名食睡是塵,貪瞋痴慢疑是垢,這個東西染污了自性,障礙了性德,你要是不把它斷掉,我們自性的智慧、德能永遠透不出來,永遠不起作用。

  我們自己要清楚,無量劫來在六道裡頭生死輪迴不能出離,原因是什麼?就是這個。如果我們對於財色名食睡、貪瞋痴慢疑還留戀,還把它認為是好朋友,不肯脫離關係,那你就永遠在六道輪迴,真的是無有出期。

  你一定要覺悟,要曉得這個東西生生世世害慘了自己,輪迴六道,墮落三途,都是它害的。你要認識它,認清楚了,你就不受它的害。為什麼?從今而後,絕對不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。把什麼放在心上?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我要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,這就叫從根本修。李老師往年講經常常講:真修行人換心,把「貪瞋痴慢疑」的心捨掉,換一個「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」心,菩提道上自然就一帆風順,光明就現前。這個名稱好!

  第四個劫的名字是「賢劫」,賢劫是說我們這個劫。世尊說法也非常好,說別的劫的名稱,如果不說自己的,好像把自己忘掉了,一定要把自己這個娑婆世界住劫的名稱說出來。佛講我們這個劫叫賢劫,為什麼叫賢劫?這個大劫當中,會有一千尊佛出世,聖賢多,所以稱為賢劫。在這個大劫裡,釋迦牟尼佛是賢劫第四尊佛,往後佛很多。第五尊佛是彌勒菩薩到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,時間相當長,以我們這個世間「年」做單位來算,大概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,這麼長的時間,彌勒菩薩到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。彌勒佛以後,每一尊佛出世的時間愈來愈短,不會有這麼長。

  我們這個世界染淨混雜,所以我們讀了這些經文,我們對於娑婆世界不會悲觀,往後光景很好。現在這是一個很短暫的不景氣的時代,它不會很長久。釋迦牟尼佛的法運,正法一千年,像法一千年,末法一萬年。就算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,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大概是三千零二十多年,正法過去了,像法過去了,末法過去一千年,後面還有九千年。許許多多同學跟我講,外國宗教裡面講世界末日,問我是不是真的?釋迦牟尼佛講他的末法時期一萬年,現在才過一千年,後頭還有九千年,那怎麼會有世界末日?我們相信佛的話。往後九千年佛法有興有衰,這個是有,佛法不會滅。興衰在人,最重要的在弘法的人。有許多人修行,有許多人出來弘揚,法就興了;沒有修行的人,沒有弘法的人,佛法就衰了。總會有人如教修行,弘法利生,所以佛法會興。

  『此清淨劫攝一切』,這就是講「染淨相攝」。這個劫裡面有染有淨,我們賢劫這個娑婆世界那是最明顯,我們住在這個地方親身感受。就像歷史上寫的,這個世間有治有亂,亂久必治,治久必亂,它是在循環的。佛法的興衰也在那裡循環,佛法衰久了,它會興旺起來;興旺久了,又會生很多弊病,又會衰落。往後九千年不知道興旺多少次,興衰在交替。所以我們學佛的人,前途不悲觀,非常樂觀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