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七二六卷)  2002/6/4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726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世界成就品」第四段「剎體」。清涼大師在這裡特別給我們做了個說明,「唯約淨剎」。換句話說,像娑婆穢土就不包括在其中了。淨剎,它的標準包括了四聖法界。換句話說,除六道之外,十法界裡面的六道不包括。聲聞,緣覺、權教菩薩,藏、通教的佛法界,都包括在其中。經文長行裡面給我們說了二十種,為什麼會有這麼多?在前面我們都曾經讀過,一切眾生心想不同,造的業不相同。

  剎土是屬於依報,佛在大乘經上常講依報隨著正報轉。正報是什麼?正報是心性。說心性,那是純淨土,那連四聖法界都不包括在其中。像華藏、像極樂,諸佛的報土,純淨。四聖法界也有許許多多的差別。為什麼?他們見思煩惱斷盡了,塵沙煩惱猶存,沒有斷盡,無明煩惱他一品也沒有破,所以比法身菩薩那他們要差很多。

  身跟土確確實實是一不是二,我們大乘經上常常讀到,實在講讀過多半是囫圇吞棗,真正的義趣沒有能夠體會到,這是當然之理。為什麼?我們煩惱習氣一分都沒破。讀誦大乘經典也只能說是聽別人說說而已,不是自己的境界。不是自己境界怎麼能得受用?真正得受用一定得要自己契入,自己契入這是佛法裡頭最重視的。

  怎麼樣才能契入?《華嚴經》上講的,妄想分別執著你能夠放下,你才能夠契入,你體會得到,你用得上,你享受得到。可是妄想分別執著要不斷,那你只有聽聽之分,真實的受用你決定得不到,真實的事相你也沒有辦法完全理解。為什麼?所有一切現相,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很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這一句話包括世出世間,不但十法界如此,一真法界也不例外。

  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不同的地方在哪裡?一真法界裡面的人,我們就是講諸佛菩薩,諸佛菩薩是人,他們妄想分別執著真的都斷盡了。因此,他那個現相依舊是夢幻泡影,如露如電,這才講的是事實真相。雖然如露如電,似乎相續相沒有什麼變化。像我們拍電影片一樣,前面一張跟後面一張,好像完全是一樣,其實並不是一樣,是剎那生滅,但是他沒有變。為什麼沒有變?他沒有妄想,沒有分別,沒有執著,所以這個境界好像是常住的,好像是永恆的。佛也在經上常常這樣說法,這個說法諸位一定要曉得叫方便說,隨順眾生說。

  十法界,特別是六道,變化太大了,變幻莫測。為什麼?這裡面的眾生妄想分別執著特別重,前念跟後念有很大的差別。所以從自己的身體(根身)到外面的生活環境,你要是細心觀察,這個心要很細,我們一般人講這是禪定,你在定中觀察,你才曉得變化太大了,我們一般凡夫看不到事實真相。現在凡夫可以能夠覺察到自己的身體跟居住的環境,年年有顯著的變化,這個能覺察得到。心思頭腦清楚冷靜的人,他能夠觀察到月月不相同。小有定功,身心清淨能夠覺察到每個星期不一樣。我們佛法跟中國古人講的七天,每七天你就能看到顯著的不相同。法身菩薩了不起,法身菩薩能夠觀察到念念不相同,前念跟後念不一樣,那種功夫我們凡夫無法想像。

  經裡面跟我們講「剎體」,講了二十種,其實何止二十種?這二十種我們曉得是歸納,無量無邊,剎體無量無邊。這個「體」用今天的話來講這是物理,確確實實這是世間最高深的物理學。萬事萬物,「體」是什麼?近代的科學家、哲學家在這上面用了不少功夫,古代也不例外,唯有真正證得的人,他才徹底明瞭,了解得透徹。佛在此地為我們介紹,也特別避開六道的世界,從四聖以上歸納為二十種。我們現在來看看:

  【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,諸佛子,應知世界海有種種體。】

  「體」就是哲學裡面所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。真正的體只有一個,哪有種種。真正的體是什麼?本經在後面「出現品」裡面佛講得很清楚,虛空法界剎土眾生的本體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這一句話就說完了。這個地方講的種種不同的體是講唯識所變,不是講唯心所現;唯心所現那就是一個,唯識所變無量無邊。法相唯識宗他們主修的有六經十一論,《華嚴》是其中的一部經,六部經裡頭的一種,就是因為《華嚴》講到宇宙本體唯識所變。

  從這一個原理原則我們就能夠想像得到,每一個人所顯現的法界、所依之體,跟另外一個人不相同,那種種體就是無量無邊。這個道理很深很廣很難懂,佛常常用比喻來說,比喻裡面說得最多的是「夢幻泡影」。特別是夢,每個人都有做夢的經驗。試問問夢中有沒有世界?有沒有眾生?凡是有做夢經驗的人都知道,夢中有境界,夢中有自己,也有很多人,有認識的,有不認識的。夢中也有虛空,也有山河大地,好像所見的一切跟現實的境界沒有兩樣。夢中時間短,一覺醒來之後,夢境就沒有了。就在夢中現的這個境界,這個境界的體是什麼?從這個地方我們領會到《華嚴經》所講的義趣,種種體。

  我們做夢的經驗很多,做夢不止一次,有些人天天都做夢,還有的人一個晚上睡覺做好幾個夢。每一個夢境體都不一樣,那個體是唯識所變,但是諸位記住,絕對離不開唯心所現。唯心所現像什麼?像我們電視的螢幕現的相,這是唯心所現;相裡面的動作變化,那是唯識所變。諸佛如來現的螢幕的現相是不動的,像我們看照片一樣,他不動的。為什麼不動?他不起心、不動念,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所以好像那個境界是永恆的,我們稱它作一真法界。那個只有唯心所現,他沒有唯識所變,他的識已經轉變成智了。這是真正的究竟圓滿的功夫。我們今天不行,我們今天隨緣隨變,變化實實在在太大。

  所以我們從做夢這裡頭你能夠體會一點,你每天晚上做的夢不一樣,每天早晨起來,你看到自己的形相、身相,看到自己生活環境,其實今天跟昨天不一樣,上午跟下午不一樣,前一個小時跟這個小時不一樣。由此可知,我們確實叫粗心大意,來到這個世間糊裡糊塗來,糊裡糊塗去了,這個很可惜。佛在經上常講「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」,得人身第一殊勝就是有機會聞到佛法。聞到佛法第一殊勝是聽了佛法之後覺悟。覺悟就走的是佛菩薩的道路,不覺就走六道眾生的道路。

  佛門裡頭常講回頭是岸,從哪裡回頭?從六道。從六道回過頭來向佛菩薩,要走成佛之道。不可以迷失目標,不可以迷失方向,這一點太重要了。別人迷,我們很清楚,我自己決定不迷。從哪些地方看?爭名奪利,那是迷!迷的人才搞這個。再細一點,攀緣,迷的人攀緣,覺悟的人不會攀緣。覺悟的人學佛菩薩,佛菩薩隨緣而不攀緣,隨緣自在,攀緣很辛苦。

  學佛的人,我常講了,每天做早晚課,早晚課什麼意思總得要懂。早課提醒自己,我今天這一天不能忘記經典的教誨,從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都與經典相應,這是早課。晚課是反省、是檢點,我今天一天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有沒有遵守經典的教誨?有沒有違背佛菩薩的教訓?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,這是晚課。早晚課絕對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,早晚課是自己真正做功夫。

  學佛的同學,你們常常聽經上講的十法界、講六道,你們對這個相不相信?不信的人有,相信的人也很多。你為什麼會相信?大概兩個原因:一個是善根深厚,聽了佛說的,自自然然就相信了。另外一種是跟鬼神的感應,從這個地方相信的人多,聽經他還未必以為是真的,真的跟鬼神接觸到了。還有一些人,少數,在中國稱為特異功能,佛門裡面講有一點小通,佛門常講的天眼、天耳,我們一般人看不到的境界,他們能看見,他能看見鬼神,他能聽得到鬼神講話。這是真的,不是造謠。修行人當中,心地稍微清淨有一點定功,往往空間維次能夠突破少分;突破少分就能跟鬼神接觸,你能看見他,你能跟他接觸。

  鬼神有報得的五通。人必須要修行,要修禪定,定中的境界也能突破空間維次,所以你能夠看到過去,也能夠看到未來。這不是預言,未來的事情你能看到是現量境界。雖然看到未來的境界,未來還沒有到,如果距離的時間愈長,它這裡頭還有變化。現在這種念頭,妄想分別執著,或者是明年,或者是後年,或者十年二十年之後是什麼樣的境界。但是過了幾個月,或者過一兩年,我們功夫又提升了,境界又改變了。所以因果是一定有,但是因果剎那剎那也在變化,因此教育重要!

  世出世間大聖大賢無不是教人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,你能這樣去修學,肯定改善你往後的果報。命裡貧窮可以變成富有,短命可以變成長壽,命裡頭無兒無女,可以得到好的子孫。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諸位一定要明瞭這一句話真正的意思。

  「佛氏門中」,什麼叫佛氏門中?很多人曲解了,不知道什麼是佛氏門中,以為是學佛、佛教,那是錯誤的。佛是什麼意思?佛是印度話音譯過來的,佛是覺悟的意思,佛氏門中就是覺悟門中,覺悟的門中有求必應。我們現在這個話要講白,要講清楚,講佛氏門中往往把人家誤導了。

  所以禪宗六祖惠能大師,唐朝時候人,距離我們現在大概一千三百多年,將近一千四百年。他那個時候傳授三皈就不講皈依佛,他講皈依覺,這個說得好。皈依佛怕我們發生誤會,因為我們提到佛就想到佛像,就想到釋迦牟尼佛、阿彌陀佛,很容易誤導。佛沒有誤導我們,是我們自己有妄想分別執著,誤導了。所以他不說、不用佛的名詞,用「覺」,好!我們平常稱「佛法僧」三寶,他稱「覺正淨」三寶,佛是覺,法是正,僧是淨。這個講法我們聽了之後,概念很清楚很明白,不會誤導。

  覺正淨,你走覺正淨的門肯定有求必應,對於世出世間法,沒有說是不能滿願的。你懂得這個原理,懂得這個法則,你再去念《了凡四訓》就不一樣了,你真能念得懂,你真能念得通。迷信是不能解決問題,你的求願未必能夠實現。唯有真正覺悟,覺門才能夠稱心如意,才能夠圓滿你的願求。所以不覺悟怎麼行?覺悟必須把不覺悟的障礙排除,妄想分別執著這是三大類的障礙,每一類都無量無邊,你自己要常常警覺到。我要求覺悟,我要把所有一切覺悟的障礙,要把它排除,這叫真正修行。

  所以世界的體要是給你透一點消息,那真的是無量無邊,這經上講的種種體。『世界海』,海是形容,世界廣大沒有邊際。

  我們看經裡面給我們舉的二十種,這是大類,記住清涼大師講了,這專門是講淨土,講淨剎。淨剎我在前面說過,四聖以上,不包括六道。請看經文,第一句:

  【所謂或以一切寶莊嚴為體。】

  我們還是一句一句的說。我們在經典上看到極樂世界,看到華藏世界,特別是極樂世界,為什麼?修淨土的同修多。你看到極樂世界是以七寶為體,這就是『寶莊嚴為體』。極樂世界的地跟我們這邊的地不一樣,我們這邊的地是泥沙,是這個東西為體。極樂世界,經典裡面祖師大德告訴我們,琉璃為體。琉璃是什麼?極樂世界的琉璃我們沒辦法,我們沒有見過,但是我們世間有琉璃,現在人不叫琉璃,古時候稱琉璃,現在人稱什麼?稱翡翠,綠色的玉,透明的。佛在經典上告訴我們極樂世界的地,從地的表面能夠看到地底,底部透明的,綠色的玉。

  黃金為地,那個黃金為地是鋪的道路。像我們現在地球上做的公路,我們公路是用柏油做的;極樂世界的道路是黃金鋪的,不是鋪柏油,它鋪黃金。所有一切建築材料是七寶,七不是一個定數,七是代表圓滿。換句話說,無量無邊的珍寶,極樂世界是用來做建築材料的,樹木花草都是寶所成就的,是以一切寶為體。所以他說「唯約淨剎」,這第一句實實在在講就是像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這個剎土,完全是無量無邊的珍寶所成。第二句講:

  【或以一寶種種莊嚴為體。】

  從這些地方看,極樂世界那個珍寶無量無邊,但是有諸佛的淨土只有一寶,只有一種。或者純是黃金,或者純是白銀,或者純是琉璃,一寶成的。從這些地方我們就能夠體現到,菩薩行願不相同,用現代的話來講,確實有不少菩薩,他是修單一的。我們常說一門深入,他永遠是一門,一門成就的很單純。他這個不是究竟圓滿,究竟圓滿是《大方廣佛華嚴》。好像種花,毘盧遮那的花園是所有一切花草樹木的品種統統都有,是齊全的,樣樣都有,一樣都不缺少,美不勝收。有些人他的園林只有一種,沒有第二種。

  我前幾年在澳洲看到專門種竹子的,他有個竹園我去參觀,從布里斯本開車過去大概兩個多小時。是一對澳洲的夫婦,好像他有兩個小孩,這麼一家人經營很大的一個竹園,他的土地面積有一百個英畝,一百英畝合中國是六百畝。他在全世界專門收集竹子,他告訴我,他總共收集有兩百多品種,他來培植,培植成功的有一百八十多種。我們去參觀,美不勝收,很多品種我們都沒有見過。我去參觀,我喜歡竹子,我選了四種,他給我講解介紹,選了四種請他幫助我們來種竹。這就種在布里斯本的淨宗學會,前後有兩個小竹園,我是請他來種。

  那麼大的園林只有一種竹子。雖然是竹子,他裡面也有一百八十多種,單一,真叫一門深入,他變成竹子專家。竹子用途很廣,竹筍外銷,日本人很喜歡吃竹筍,中國人也有這個愛好。那個時候他在構想,想建一個竹筍的罐頭工廠,我想他一定做成功,用這個大量出口。所以我們去看了之後,真的中國古人講的行行出狀元。我問他這個經營多少年才有收成,他告訴我八年,八年時間並不算很長,他經營成功了。所以那個園林裡面只有一種,就像此地講的,『或以一寶種種莊嚴為體』,一種寶就像我們看到竹子;種種,竹子的品種有一百八十多種;這樣的一個園林。第三句:

  【或以一切寶光明為體。】

  這樣的例子有,不是沒有,用寶光明。我們在很多遊樂的場所看到,我第一次到美國是一九八二年,參加萬國道德會第三次世界代表大會,在洛杉磯,所以有機會那邊的同學陪同我到聖地牙哥去遊覽。去看什麼?水表演。水表演看什麼?看到他們做的噴泉,完全是人工用機械來操作,配了許許多多彩色的燈光,看到水在那邊表演,在那邊跳舞,那個燈光顏色不斷在變化,美不勝收,那是以寶光,此地講的『一切寶光明為體』。實在講,如果沒有光,那個水就沒有什麼看頭了,配出種種不同之光,我們看到了。

  所以從這些地方我們就能體會到,宇宙之間許許多多世界,在世界裡面我們看到什麼?光明。我們每天晚上看到天空當中許許多多的星星,這些星星都是自己放光的,光的顏色不一樣。這個常識我們現在已經非常普遍了,星的光有藍色的,有白色的,有黃色的,有紅色的。我們知道所有放光的,一般人講都是恆星,就像太陽一樣。還有許許多多不放光的行星,行星的光是反射的,本身並不放光,本身放光的那就是「以寶光明為體」了。底下一句:

  【或以種種色光明為體。】

  這個剛才我就連帶說出來了,光的顏色不一樣,我們從星星裡面能夠看得到。第五句:

  【或以一切莊嚴光明為體。】

  這個就是種種光色都有了,不是單純的一種。像我們現在看到許許多多遊樂場所的燈光,燈光的表演、水表演都是以種種不同的光彩,就是此地講的『一切莊嚴光明為體』。我們繼續往底下看:

  【或以不可壞金剛為體。】

  金剛是比喻,比喻堅固,我們今天講密度很大。現在在天文學裡面所講到的黑洞,大概黑洞就是此地所講的不可壞金剛為體了。黑洞密度大,引力強,連光線都被它吸收了。這是一個星球,星球的體積並不大,密度非常大,吸引力特別強,屬於這一類的。第七句說:

  【或以佛力持為體。】

  佛的願力、佛的神通,我們講的是加持,這是許許多多的剎土,可以說沒有一個剎土不得佛力加持。特別是眾生造作種種不善,如果沒有佛力加持,這個世界就會毀滅,就不能存在。一切眾生不造善,他造惡,這個世界是肯定毀滅了,宗教裡頭常講的世界末日。佛特別慈悲,用神力加持,以佛的願力,以佛的神通,把他的惡業淡化了,眾生雖然還是要受果報,不致於毀滅。這種現象我們在經論裡面看到太多太多了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看「剎體」長行第八句:

  【或以妙寶相為體。】

  『寶』前面加一個妙,這個『妙』的意思很深,大乘經裡面通常用這個字都是代表非有非無,不能說它有,也不能說它沒有,這個才是事實的真相。經上常常用雲,雲也代表這個意思,遠看它有,近看它沒有,雲表法我們很容易體會得到。「妙」字表法意思就深了,境界微細了,我們一般凡夫粗心大意,不太容易體會。像大乘經上講的妙有真空,妙有真空是一樁事情,妙有是從相上講的,真空是從體性上說的,它是一不是二。《心經》上講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,色就是妙有,空就是真空。

  『寶相』上加一個妙,體、相都說到了。阿羅漢的境界,阿羅漢所居的剎土,辟支佛所居的剎土,菩薩所居的剎土,很多是這個境界。在我們這個世間,像唐朝時候法照禪師朝五台山,遇到文殊菩薩的道場大聖竹林寺,說明我們這個地方是凡聖同居土。凡聖同居土凡夫住穢土,菩薩住淨土,淨跟穢它在一起。雖在一起,它又沒有障礙,它又不混雜,妙!

  法照禪師跟菩薩有緣,在傳記裡面,他不是編故事,不是說寓言,確確實實的事實。他朝五台山見到大聖竹林寺,進去看到文殊菩薩在講經說法,聽眾一萬多人,他也擠到前面聽了一座,聽了一堂課。下課的時候他向文殊菩薩請教,那個時候已經進入末法了,他說末法時期人的根性比不上從前,愈來愈闇鈍,向菩薩請教,在一切法門裡面學哪一個法門容易契機、容易成就?文殊菩薩就告訴他淨土法門。特別教導他學持名念佛。他請教佛要怎麼個念法?文殊菩薩教他念阿彌陀佛,念給他聽,他學會了。以後離開菩薩道場,他還沿途做標記,希望以後再來不會迷路。但是走了不遠,回頭一看,這個道場沒有了,是一片荒山。他心裡也明白了。所以他從禪宗回過頭來修念佛法門,淨土宗第四代的祖師,他提倡的叫「五會念佛」,五會念佛是文殊菩薩傳給他的。

  但是諸位同修一定要記住,現在也有人提倡五會念佛,這個現代人提倡五會念佛跟我有關係。我是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講經,住在倓虛老法師創辦的中華佛教圖書館,在九龍。我在圖書館裡面看到五會念佛的這個本子,是簡譜,民國初年一些法師們在想像當中寫出來的。這個本子我帶了一本回到台灣,那個時候好像印了三千本在台灣就流通了。台灣有些法師懂得音樂,就找了一些人按照這個譜子來練,以後錄成錄音帶、光碟流通,很好聽。

  是不是法照禪師所傳的五會念佛?我肯定不是。為什麼?念佛,功夫得力是念到心很清淨,這個有受用。但是他這個五會念佛像唱歌一樣,不能得清淨心。所以我肯定它不是文殊菩薩傳的,因為它不能攝心。值不值得提倡?值得。為什麼?接引初機很好。初學的人教他念佛枯橾無味,唱歌很歡喜,那是唱歌,所以接引初機很好。不是真正念佛人,用這個帶著他念佛,跟淨土法門種一點善根。所以我也常常提倡,要知道這是對初機的,不是真正修淨土的。法照禪師五會念佛這個方法已經失傳了。這是說明「妙寶相為體」,在我們中國出現的。

  還有一樁大家都熟知的慈悲三昧水懺。悟達國師去參訪迦諾迦尊者,那是阿羅漢,這在四川,他見到了。他是得個人面瘡,求迦諾迦尊者幫助他,這個故事在慈悲三昧水懺序文裡面講得很清楚,前因後果、來龍去脈都說得很明白。他的人面瘡治好了,離開道場也是回頭一看是荒山,再去找找不到了。像這一類的都是屬於「妙寶相為體」,諸佛菩薩以他的神力變現,接引有緣的眾生。第九句:

  【或以佛變化為體。】

  這一句清涼大師有註解,他說「或通果色,或一切法,令三世間互相作故」,清涼大師有這麼幾句解釋。『佛變化為體』,前面講寶相,我們是講到菩薩跟阿羅漢也是變化為體。我們曉得佛有三身,這是大乘經上常講的,《華嚴》上講十身,講得更詳細。三身,大家所熟知是法身、報身、應化身;應化身裡面有應身、有化身。釋迦牟尼佛出現在我們世間是應身,像剛才所講的文殊、迦諾迦尊者是屬於化身。早年在抗戰期間,抗戰勝利之後,我的一個中學老師他的夫人,我們稱她師母,抗戰勝利之後她在南京遇到地藏王菩薩,那也是化身。

  地藏王菩薩變化一個出家人,到她家裡面去化緣,化緣並不多,五斤香油。她問這個法師,你從哪裡來的?從九華山來的。當時她不是一個佛教徒,對佛教沒有信仰,也沒有給他,這個和尚就走了。走了之後她忽然感覺到很訝異,為什麼?她家大門沒有開。她居住的地方我去過,那個庭院很大,大門到她居住地方還有內院子,那個路也很長。大門沒開,她住的房子的門也沒開,這個和尚怎麼進來的?他走了,走了也沒開門,他怎麼走的?所以多少年來這個疑團沒有辦法解釋。以後到台灣跟李炳南老居士學佛,把這個事情告訴李老師。李老師跟她講那是地藏菩薩化身,地藏菩薩跟你有緣。所以她後悔,非常後悔,當年沒有給五斤香油。這不是做夢,清清楚楚,還談了不少話。所以這是屬於變化,諸佛如來變化為體,那就太多太多了。

  清涼大師講的幾句話範圍就很廣,「或通果色」,或者是不定之詞,這個變化太多了!果色就是化身,變化的身相來教化眾生,幫助眾生。「或一切法」,一切法的範圍就更廣了,不一定是以人身,變化人身,變化成種種不同的境界,可以變化動物,可以變化樹木花草,可以變化山河大地,讓有緣的眾生在剎那之間接觸豁然大悟,他開悟了。為什麼平常他接觸這個環境不開悟,這個時候開悟?這是佛的神力在加持著,使一切境界都變成佛的化身。我們世間人常講的靈氣,這個時候的靈氣特別顯著。

  通常山川花草樹木的靈氣,我們知道那是神靈。這種靈氣也能叫一些有緣的人得到靈感。像喜歡文學的,喜歡藝術的,喜歡科學、哲學的,在這裡頭得到靈感,但是他不會開悟。如果佛菩薩在這裡加持的時候、變現的時候,那個靈感就非常特殊,能令人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。這個境界、這個剎土是佛變化的,我們如果要不讀這些大經,這些事實真相,我們很不容易理解。第十句:

  【或以日摩尼輪為體。】

  日摩尼輪就是太陽,這個意思我們很清晰的明瞭,在太虛空當中,像太陽這一種星體的很多,在銀河系裡面就不少,這是現代天文學家非常熟悉的。這個太陽系是以太陽為體,以太陽為中心,星球上許許多多些生物離不開陽光,這個不難懂得了。第十一句:

  【或以極微細寶為體。】

  這一句我們也不難體會到,現在科學家已經發現了,像《金剛經》上講的世界,世界是一合相。一是什麼?一就是『極微細寶』,極微細寶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原子、粒子,基本粒子,星球是由這個東西組合起來的,你一分析就分析出來了。所有地球上的物質,只要是物質,包括我們人的身體,所有一切動物的身體、植物、礦物,都是這個極微細的粒子組成的,所以是一合相。它組成的方式不同,科學家講它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樣,所以組成形形色色、千變萬化的形相。這是物質世界。

  物質世界的變化離不開精神,在佛法裡面講離不開心想,所有一切的變化從心想生,唯識所變。所以這一句跟現代的科學家,現代從最小的地方去觀察,這個科學家稱為量子力學,從最大的無窮大去觀察叫太空物理。現在科學幾乎走向這兩個極端,一個向最大,一個向最小,都有相當可觀的成就。這個是講最小的。

  【或以一切寶燄為體。】

  『燄』是火焰,現在我們從天文望遠鏡裡面觀察太陽,太陽是個火球,整個星球都是火焰,這是從一個星球來講的。在太空當中像這樣全部燃燒的這種星球也很多,它的燃燒也會有終了的時候,所以世界有「成住壞空」。雖有成住壞空,物質不滅。這些現象都被現代科學家觀察得很清楚,真的,科學家知其當然,而不知其所以然。所以然的甚深之理,不是普通觀察能夠見得到的,不是肉眼,不是分別執著,妄想分別執著決定看不到事實真相,你能夠看到局部,你能夠看到事相,你不能夠徹底了解它的原理。

  佛經裡面常講徹法底源,法是一切萬法。這個剎土是一切萬法裡面的一種,大的。徹法底源要很深的禪定,要很高的智慧,智慧從哪裡生的?從禪定裡面生的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,所以你不能持戒,你的心怎麼能定得下來?你的心定不下來,你怎麼能開智慧?這個道理不能不懂。

  由此可知,我們學佛,我們修行什麼最重要?戒律最重要!今天許許多多修行人,出家人、在家的大德居士,何以修學成就不如古人?原因在哪裡?原因都是在疏忽了戒學。喜歡經教,不重視戒律,結果怎麼樣?在經教上用了許許多多的時間、精力,經教也不通,頂多經教上只能夠了解皮毛。佛在大乘經上講的深解義趣,不要說深了,淺你都沒有辦法理解,哪裡還能談到深?什麼原因?沒有戒學的基礎。我們要想在佛法裡頭有成就,尤其是有些同學想在這一生當中了生死出三界,用什麼方法?念佛求生淨土,要不要持戒?如果把戒學疏忽了,你的願望會落空。

  早年李炳南老居士常常給我們說明,提醒我們,念佛人,一萬個念佛人往生的只有兩三個。那兩三個人是什麼?持戒。由此可知,念佛念得再好,你不持戒,你不能往生,為什麼?你不是善人。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,你要搞清楚,《彌陀經》上明明白白告訴你,那個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。佛念得再好,你心行不善,怎麼能往生?你死了,人家說你往生是恭惟你,不是真的。真正往生,你仔細去觀察,他在生前戒定慧三學一定都具足。一般人粗心大意,你看不出來,實際上他統統具足。

  心地善良決定不傷害眾生,這是不殺生。決定沒有佔別人便宜的念頭,這是不偷盜。沒有淫欲的念頭。不妄語。五戒十善他統統具足。你仔細觀察,他孝養父母,尊敬師長,三福、六和、五戒十善,這是基礎。你仔細看,真正往生的人他一定具足。沒有這個條件,念佛是不能往生的,念佛是跟阿彌陀佛結個善緣,什麼時候你能往生?你具足這些條件你就往生了。這個條件最重要的是「淨業三福」。我講經實在說,已經把這個標準講到最低了。

  淨業三福裡面頭一條,它三條第一條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。我們知道有許多念佛往生的人沒有正式受過三皈,沒有經過這個儀式,也沒有受過五戒,他真往生了,那是什麼原因?頭一條他具足了,這個人生凡聖同居土。他真做到了,百分之百做到,才取得淨土的資格。再進一步學習第二條,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。你們想想這三句話,這三句話幾個人做到?許許多多人受三皈五戒,甚至出家剃度了,受了比丘戒、菩薩戒,全是形式,沒有實質;沒有實質那不算的。所以鬼神瞧不起你,你怎麼能往生?哪有這種道理,理事上都講不通。

  所以我經典也把標準講到最低,勸導大家學《沙彌律儀》,十條戒、二十四門威儀,你要不做到,你這一生往生沒指望。為什麼?你不相信。你試試看,你在念佛堂念佛,日夜不間斷,你得不到念佛三昧。念佛三昧功夫最淺的是功夫成片,你做不到,你怎麼能往生?淨土法門在所有法門比較之下叫易行道,你要懂得那個「易」也不是你想像當中那麼容易,具足三福,老實念佛,你就能成功。印光大師一生教人,「敦倫盡分,閑邪存誠,信願念佛,求生淨土」,他講十六個字肯定往生。但是你要曉得前面兩句就是「淨業三福」。

  「敦倫」是孝親尊師;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那是敦倫。「盡分」是我們自己的本分,慈心不殺是本分,修十善業是本分;換句話說,做個好人是本分。「閑邪存誠」,閑邪就是三福的第二條,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,這是防止邪惡。存誠是末後一條,「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」,這是存誠。印祖是換一句話來說,說的是一樁事情。你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的?一點都不錯!然後才教你「信願念佛」,這是三資糧「信願行」,求生淨土。我現在勸導大家老實念佛,求生淨土。老實就具足三資糧,三資糧缺一個,不老實!不但三資糧不能缺,淨業三福不能缺才老實;淨業三福缺一條,不老實了。這十六個字是印光大師傳法的寶印。

  我請加拿大陳風子老先生給我刻了一顆這個印,十六個字,印光大師傳法印。他所說的話,仔細去思量跟佛經完全相應,有根有據。你要是違背,過失在你自己,佛菩薩祖師大德沒有欺騙你,而是你自己讀經聽經錯解了意思,以為念佛法門就那麼樣的容易。你自己這一生去不了,你不能怪別人,不能怪經典,是你自己錯解了經義。開經偈上講的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!你曲解經義,誤解經義,責任你自己要負,你不能怪別人。所以「淨業三福」基本的戒律,不能不認真學習。

  我們的學院要求所有同學,在家出家四眾同學,希望用兩年的功夫,落實這個基礎,三福、六和、《沙彌律儀》,希望在兩年當中落實,我們的修行有根!我們旁邊是菜園,大家現在對種菜都有一點常識了,種菜要根,那個菜要沒有根就死了。我們學佛要有根,沒有根,戒定慧三學不能增長。三學裡面戒學是根,只要有戒,定增長,慧增長。沒有根,哪來的定慧,天天增長的是什麼?是愚痴、是煩惱,惡業。你增長這些東西,這還得了嗎?再看下面一句:

  【或以種種香為體。】

  這個『香』,清涼大師有很簡單的解釋,「香通質氣」,我們現在人講氣質,有這個意思。古人教學說得很好,讀書在變化氣質。我們的氣質要沒有變化,讀書就沒有成績,學佛更要變化氣質。為什麼?轉凡為聖,轉迷為悟。怎樣變化氣質?還是「持戒修定」,你的氣質自然就轉變了。愈是認真,愈是努力學習,你的變化愈明顯。別人能看得出來,你自己也能夠覺察。所以基本道德的修養,決定不能疏忽,佛重視,儒也重視。

  孔老夫子教學,在那個時代兩千五百年前,他教學的科目是四個科,第一個德行,在佛法裡面就是戒律。世出世間的聖人教化眾生以德行為根本。初學不守規矩,不守法度,他怎麼能成就?他怎麼能夠控制自己的妄想雜念?這是擺在面前的現實。古往今來,你看看那些有成就的人,他能夠控制自己的妄想雜念,用什麼?戒律。他知道遵守禁戒,他知道遵守規律,在這裡扎根。無論在家出家,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,這是基礎,離開基礎一事無成。

  所以清涼大師解釋這個「香」字,雖然很簡單,只有四個字,意義很深,也相當的明顯。在佛經裡面大乘經一般也說到以六塵為體,六塵裡面色、聲、香、味,「香」不但在教學裡面它可以用為教體,果報裡頭,「剎體」。但是這個「香」,諸位要記住,這個香是說氣味,鼻根所對的,所有一切氣味都用這一個字來做代表。然後你才曉得那個戒德莊嚴的,他的氣體芬芳。

  早年虛雲老和尚,我跟他沒見過面,我在香港講經,聽同學們告訴我。大陸剛剛解放的那一年虛雲老和尚到了香港,在香港住了一個月,親近他的人不少。很多人告訴我,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,剃一次頭,所以你看到他剃頭的像,你就曉得他一年剃一次頭,洗一次澡。身上衣服都不換洗的,領子油垢很濃,領子黑黑的。但是你聞一聞清香,一點都不難聞。不像我們一般人衣服幾天不換洗,那個味道就很難聞。他的身體清香,說明什麼?他心裡頭沒有染污,沒有貪瞋痴慢,沒有自私自利,身體放清香。

  有人遇到惡的境界,在美國甘貴穗居士,這是甘老居士的女兒,我跟她很熟,她也真正是了不起的傳奇人物。她在美國租的房子是鬼屋,她告訴我,每天晚上大概到十一點多鐘的時候就有鬼出現。她說這個鬼奇臭無比,來找她,跟她講要她的命。她還看到鬼沒有來,先聞到氣味,很臭的氣味,那個氣味先來,以後鬼就現形了。她就坐在床上念阿彌陀佛,一心念阿彌陀佛,鬼距離她面前有幾尺的距離,她念佛,他就不能靠近;她要不念佛,鬼就慢慢靠近她;念佛號,念大聲,鬼就退一點,念到天快亮了,鬼就走了。天天如是。很多人講,你為什麼不搬個屋子?她說不要搬。她說這是我的善知識,他警惕我,讓我非常認真努力在念佛;要沒有他,我也鬆懈了。難得,她不怕。

  這個臭味也是屬於「香」,證明什麼?證明這個鬼心裡面充滿了貪瞋痴慢。貪瞋痴慢的味道臭氣難聞,戒定慧的氣味是香氣,都叫「香」,我們從這些地方去體會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