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五九二卷)  2002/1/21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592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如來現相品」第五大段,稱揚佛德:

  前面現相,菩薩都到齊了,我們看到無比殊勝莊嚴的場面,這個時候菩薩盡興的申說自己對佛的稱讚,讚佛的大德大能無有邊際。這個頌文分兩大段,第一大段就是眉間光中的菩薩,他首先來讚頌佛德,後面是十方菩薩。清涼大師說「新眾纔集」,從十方來這麼多菩薩,佛就現瑞,從眉間放光,光中化菩薩。這種現象在本經裡面次數很多,說明諸佛如來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,不失時節因緣,那個時間配得恰到好處,這個意思我們要懂,我們要學習,那就是弘法利生一定要認識時節因緣。這樁事情本來很難,這是真的,因為我們是凡夫,沒有佛那麼大的智慧,也沒有佛那麼大的能力,只要我們有心學,初學總是試探,就像嬰兒才會走路、才會說話,他一舉一動都在模仿、都在試探。

  我們今天在佛門就像初生的小孩一樣,試探覺得有問題了,轉一個方向,另一個方向再試探,緣決定是多方面的。這一方面沒有成熟,那一方面成熟了,等到那一方面成熟之後,再回過頭來,這一方面也成熟了。緣熟的地方先去,做出一個好的形象,好的形象把沒有成熟的地區也都帶上來、都成熟,這是正確的。由此可知,佛法不僅在修學上是活活潑潑的,在弘傳上,弘法、傳法,在利益眾生方面,沒有一樣不是活活潑潑的,我們在這個地方要懂得如是的學習。第一首是眉間勝音菩薩的讚頌,總共有十首:

  【即於眾中,承佛威神,觀察十方而說頌曰。】

  這一段是說偈儀,下面是正說。十首偈內容總的來說是讚佛,裡面所含的深義也顯示前面四十句的大問。四十句問實際上可以歸納成十海,十海裡面就包含這四十句的大問。第一首偈是「佛海」,清涼大師在註子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清楚。第二首「演說海」,第三首偈是「變化海」,一毛示現故。第四首偈是「眾生海」,第五首偈是「世界海」,第六首是「法界安立海」,第七是「波羅蜜海」,第八是「佛壽量海」,第九是「解脫海」,以普賢菩薩做代表,得到真實的大自在。第十,是「名號海」。我們看它十首的排列,這個意思很明顯,最後總結到持名念佛,第九是普賢菩薩,第十是名號,這裡面都含著很深的意思。

  名號海裡面為我們說明一個事實,淨業三福裡頭講的「深信因果」,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怎麼成佛?這個地方為我們顯示的是念佛成佛的,這是事實,因果法爾如是。它有理論的依據,理論是什麼?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心裡面想佛,哪有不作佛的道理?這是理。心想菩薩,他就作菩薩;如果心想貪瞋痴,他所現的境界就是三惡道。十法界依正莊嚴,不是佛菩薩建立的,不是上帝創造的,也不是閻羅王安排的,從心想生。諸佛菩薩、上帝、閻羅王可以給我們做助緣,主要的是從心想生,道理要懂!然後才知道,我們起心動念是多麼重要。第一首頌:

  【佛身充滿於法界,普現一切眾生前,隨緣赴感靡不周,而恆處此菩提座。】

  這一首偈是讚頌佛海,總說。『佛身充滿於法界』,這是講的體遍虛空法界,在本經就是法身佛,毘盧遮那如來。毘盧遮那名號的意思,要是翻成華語就是「遍一切處」。我們要問,他有沒有相?我們今天在一些大的道場裡面,看到有毘盧殿,這個大殿裡面供奉著一尊毘盧遮那佛,坐在一個大蓮華上面。毘盧遮那佛是不是真的有這個相?給諸位說,沒有相,雖沒有相他能現一切相,他是宇宙萬有的本體,是能現能變,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本性。諸位一定要明瞭,我們的真心比宇宙還要大,宇宙是真心變現出來的。宇宙就是我們佛經裡頭常講的虛空法界,虛空法界是心性變現出來的,說真話是「心包太虛」,量是「量周沙界」,量跟心一樣大,所以虛空法界比心量小。

  這個心量要是現前,修學大乘就方便,許許多多的障礙自自然然的消失、沒有了。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要知道,無量無邊的障礙是從心量狹小裡頭生出來的,所以學大乘,心量不能不大,什麼都能夠包容。佛在經教裡面常常教我們,「不念舊惡,不憎惡人」,這叫包容,特別提醒你,是因為你心量太小,你不能包容。我們想把自己心量拓開,從哪裡做?就從這裡下手,進一步學普賢菩薩禮敬諸佛。諸佛,過去佛、現在佛這不必說,未來佛就是盡虛空、遍法界一切眾生,所以說一切恭敬。我們不能做,行嗎?不能不知道學佛的終極目標是明心見性而已,所以首先要肯定,我們的法身跟佛的法身是一不是二,充滿法界。

  第二句是講作用,『普現一切眾生前』。法身在哪裡?本性在哪裡?真如在哪裡?你是迷了,你不知道。《華嚴經》上講得好: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這兩句話講什麼?講的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現象。說得近一點,十法界依正莊嚴;再說得近一點,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境界,眼之所見、耳之所聞、鼻之所嗅、舌之所嘗、身之所觸,無一不是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。這是什麼?性德,性德自然的流露。這個現象就是虛空法界、剎土眾生,可惜世間人迷而不覺。

  『隨緣赴感靡不周』,這一句就是我們平常讚歎觀世音菩薩「千處祈求千處應」,《楞嚴經》上所講的隨心應量,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。緣是眾生,眾生有感,佛就有應,哪個地方有感,哪裡就有應,隨時隨處無不現身。十方世界,眾生同時感,佛同時應,這個事情很難懂。我們舉個例子來說,今天我們在此地一起學習《華嚴經》,通過網際網路的傳播,這個電波周遍這個世界,這就是應。諸位同學不管你們在哪一個國家、哪一個地區,你打開網路,這個影像就現了,你打開網路是感。我們曉得許許多多地方的同修,你們現在都打開你們的電腦,打開我們的網址,你都能收看到。毘盧遮那如來,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全是毘盧遮那如來的變化所作,毘盧遮那是能變、能現。我們這個身、這邊的華、這邊的樹,是不是毘盧遮那變的?是!一點都不錯。毘盧遮那在哪裡?你指著這個華,是的沒錯,你指著這個樹,沒錯!能變所變,能所不二。所以禪宗大徹大悟之後,老師就問:「會麼?」你是不是真的體會到?體會到了,在哪裡?隨拈一法。老師這個時候注意他的心、注意他的態度,心真的真誠清淨,態度誠誠懇懇,點頭肯定,給他印證,確實入這個境界。

  入這個境界之後,那個人是什麼樣子?給諸位說,一片慈悲,冤親平等,萬法一如。眾生要他的身體、老虎想吃他,歡歡喜喜供養。到這個時候,一切為眾生,眾生就是我,我就是眾生。真的覺悟了,妄想分別執著一掃而空,他那個時候的心情就跟《六祖壇經》所說的「本來無一物」,《般若經》所說的「無所有,不可得,畢竟空」,他圓滿的契入。一切眾生需要幫助的時候,立刻就應,眾生有心生感,如來無心而應。就像我們現在打開電腦頻道一樣,我到時間我想看,你是有心;頻道整個播出去,哪個地方打開這個頻道都能看到,不限於一個地方。但是我們這個頻道確實有限,只限於這個地球,而且在地球上還得要有衛星通訊在它範圍之內你才能收得到,不在它範圍之內收不到。一顆衛星它的範圍是有限的,所以必須要許多個衛星連起來,全球才能看得見。法性不然,法性是自自然然的充滿法界,無需要像衛星一個一個傳播,不需要!法界是它變現出來的,它當然周遍法界。這個波,在佛法裡面不叫波叫光,它的光當然是周遍法界,「普現一切眾生前」,這是自然的現象,當然之理。

  眾生有感,佛就有應。佛雖然有應,『而恆處此菩提座』。《纂要》的本子是「處北菩提座」,這個北是個錯字,是「此」。這一句話是「不動本」,心性如如不動,自自然然的周遍法界。就像我們今天講的電波,或者我們用太陽來做比喻,陽光遍照大地。現在有科學的技術把陽光變成能源,這就好像「隨緣赴感靡不周」,科學技術如果更上一層樓、更進一步,也許可以把陽光轉變成動力。科學家已經在做,許許多多太空中的衛星利用陽光的能源來發電。我們也看到太陽能電燈,我們看到有些路燈是利用太陽能。現在有許許多多家庭,我們看到屋頂上有一個裝置,那是吸收太陽能,把家裡的用水溫度提高,熱水浴用太陽能,這有點像第三句「隨緣赴感靡不周」。太陽能動了沒有?沒有動。由此可知,「菩提座」是比喻、是表法,不是真的那個地方有個座位。「座」在佛法裡面都是表不動,你看人坐在那個地方很穩重。走著是動的,站著不穩定,隨時他會動,坐在那裡很穩重。所以座表不動,真心沒有動過,本性沒有動過,它是體,它是理。

  學佛最重要的是要明瞭這個理體,是要把這個理體抓到。佛法裡面講證得,怎麼證得?如果我們自己的心不動,就證得。不動是什麼?不動就是理體。可是我們現在的心動,起心動念,前念滅後念生,相續不斷,佛講這是妄心,這不是真心,真心是不動的。所以佛法的修學八萬四千法門、無量法門,所有一切方法門道修什麼?修不動心。我們念佛的目的在哪裡?一心不亂。一心就不動,二心就動了。阿賴耶二心,一心裡頭又變出一個心來,阿賴耶是心,動了,妄動,末那、意識、前五識,愈動愈多,出的狀況愈多。動的相叫做無明,不明真相、不明體性。諸位要曉得,無明的相是動的,自性的相是靜的。真如本性的相是不動的,沒有現象、沒有形相,它不是色,它也不是身,它也不是氣,我們六根接觸不到,但是它就在我們面前。我們這個根身、我們的器界,器界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,大到虛空法界,都是它變現的。它怎麼變現的?動了就變現,不動不變現。像水一樣,水不動,水平像一面鏡子一樣,水一動就有紋,就起波浪,虛空法界是波浪。

  現在西方科學家有很聰明的,我們聽說了,不能不佩服他。他說這個世間根本就沒有物質存在,物質就是講依正莊嚴,依正莊嚴都是物質,根本沒有物質存在。物質現象是什麼東西?波動的現象,這個話說得高明,一點都不錯。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現象,無量無邊的佛剎、無量無邊的眾生,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,叫做眾生;動物是眾生,植物是眾生,礦物是眾生,所有一切自然現象都叫眾生,是波動的現象。他這個說法,跟佛經上講的完全一樣。佛經上講,宇宙從哪裡來的?生命從哪裡來的?萬物從哪裡來的?說「無明不覺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粗」,這兩句話就是波動。無明,無明就是波動,這一動,相現出來了。不動的時候沒有相,像水,水平如鏡沒有相;稍稍一動,波就起來,微波,從微波愈變愈大,變成驚濤駭浪。所以,真相確確實實是波動的。波不管它怎麼動,水不動,「而恆處此菩提座」。不動是真的,動是假的,真跟假要搞清楚。真假是一不是二,假的不動了,那就是真的,真的動了,就是假的。所以,真假是一不是二。我們也不要去分別、不要去執著,執著錯了。真很好,假也很好,說真是體,說假是相。

  譬如我們用黃金做一個獅子,你說這是獅子,沒錯很好,你說它是黃金,也沒錯也很好。你說黃金是從體上說的、是從不變上說的,你講獅子是從相上說的,相會變。我不想要這個獅子,我把它做成一個小貓、小狗,相是從心想生;可是,體不是從心想生,心想是識,唯識所變。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他們的本事是什麼?就是平常說的一句話:以不變應萬變,那就是佛菩薩。我們凡夫是以變應變,這就糟糕,永遠糾纏不清,永遠沒有辦法把問題解決清楚。佛菩薩高明的地方是他以不變應萬變,什麼問題到他那裡全擺平、全解決,這個道理很深。

 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頭這一句話說得很有意思,「不動本而周遍,則十身圓融,遍四法界」,四法界就是本經所講的理法界、事法界、理事無礙法界、事事無礙法界。《華嚴經》上講十身、十種身,十身圓融,一即是十,十即是一,周遍四法界。偈文裡面「佛身」,佛身就含著有佛的十身,圓融周遍四法界,周遍一切法界。所以這個佛身是理、是體,法界是事、是相,但是它可以互用;也可以說佛身是事是相,法界是理是體,它是一不是二。大乘經上常說「性相一如,理事不二」,你觀看的角度不一樣,說它是體,行!說它是相也行,說它是作用也沒錯。最重要的一個關鍵問題,如何能夠證得理體?你才能圓滿的通達,才真正能做到事事無礙。

  大師《鈔》裡面,「應用之中,自有本末,菩提座身是本,周遍十方是末」,本末也是一不是二,這是《華嚴》教義。「菩提座身」,身是法身,座是法界,它表的意思一定要懂得,法身跟法界是本,為什麼?不動。周遍十方是它起的作用,作用隨緣,我們在這個經上念得太多了,隨順眾生的欲樂,欲是欲望,樂是愛好,也就是說隨順眾生的希求、隨順眾生的愛好,統統現,沒有不現的。眾生好善好德,自性就現清淨莊嚴的法界,現這個好的環境;眾生心惡毒,就現三途地獄的法界,統統現,平等的現!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第二首偈:

  【如來一一毛孔中,一切剎塵諸佛坐,菩薩眾會共圍繞,演說普賢之勝行。】

  這是第二首,清涼大師把它配十海的「演說海」,這一首偈子裡頭「演說普賢之勝行」,這個意思很明顯。十首偈裡頭有些地方我們要用意思去體會,文字沒有提到,如果不是大師給我們提醒,我們往往粗心大意,沒有看出它的義趣。這一首跟底下一首,都是以最小的相,毛孔是正報最小的,微塵是依報最小的,以最小的相能夠「廣容」,這是事事無礙的境界。我們很難理解,為什麼?不是我們的常識,不是我們的境界。我們的境界裡,大容小沒有問題,小容大不可能,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說過。佛法當中常說「芥子納須彌」,芥菜子很小,像芝麻一樣,納是容納,能夠容納須彌山。須彌山沒有縮小,芥菜子沒有放大,怎麼能容納?佛說這個話,眾生聽了總感覺到大惑不解,這是個疑惑,是不是佛說這些是比喻不是事實?我們初學的人總是這樣想法、總是這個看法。要用自己的知見來解釋佛所說的經法,這樣往往就解錯了,不解如來真實義,不知道如來所說的都是事實真相。為什麼?如來看到事實真相,我們看到是假相,假的心看假的相,永遠不得其真。真心看假相,哪有不透徹明瞭的道理?芥子稱性,它是自性變現的,須彌山也是自性變現的,性沒有大小。有大小,小就不能容大;沒有大小,就能互融互遍。

  理說出來了,我們聽了之後,感覺得是有一點點對,但是又不敢接受。為什麼?這個理我們不能證明,所以總是半信半疑。我們這樣的心態學佛,虧就吃大了。怎麼辦?證理,我們求證。用什麼來證實?還是用心。把我們的妄念逐漸逐漸放下,恢復我們不動心,於是你就能證得。一切菩薩證無上菩提,沒有別的方法,怎麼樣把妄念放下。你說怎麼樣放下?那個方法多了,八萬四千方法、無量無邊的方法,這些方法針對一樁事情: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就對這麼一樁事情!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,佛所說的這個境界,你就都明瞭,為什麼?你證得了,親證的境界。你雖然親證,你的說法跟佛一定是一樣的;沒有親證的人聽到,還是懷疑,還是打很多問號,必然的。於是我們就明白,修行必須在一切時、一切處、一切境緣之中,修什麼?修不動心,修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叫真修行。在日常生活當中從早到晚,在你一天到晚工作裡面,在你的交際應酬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你記住一句話,我們淨土宗的人修什麼?一心不亂,真淨土!心淨則佛土淨。

  『如來一一毛孔中,一切剎塵諸佛坐』,毛孔很小,佛剎很大,不是一個佛剎,是一切佛剎。一切剎塵,諸佛有多少?一切剎塵數那麼多的諸佛坐在裡頭。我們常講一毛端裡頭轉大法輪,一尊佛在那裡說法,無量菩薩圍繞,那跟這個比,不能比!這個意思實際上說什麼?一毛孔裡面含攝著盡虛空遍法界,一法都不漏。『菩薩眾會共圍繞』,菩薩比佛更多,佛是一切剎塵數的諸佛,菩薩的數量不曉得超過這個多少倍。『演說普賢之勝行』,《華嚴經》上說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這首偈是事事無礙不思議的境界。我們在《四十經》裡面讀到,《四十華嚴》經題上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」就是這個境界。普賢行願,清涼大師給我們講普賢行願是能入,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,能所不二。沒有普賢行,你就入不了這個法界,你就對佛這些話會感到莫名奇妙;具足普賢行,你就能契入。我們要問,什麼是普賢行?現在你懂了,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是普賢行,十大願是普賢行的綱領。《華嚴經》是普賢行的細說,是不是我們這部《華嚴經》?不是的,這部《華嚴經》是略說。細說在哪裡?細說,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理事、性相、因果。所以龍樹菩薩講,上本《華嚴經》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、一四天下微塵品,道的是什麼?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圓滿的含攝在其中。

  在這一句裡面,境界不是我們境界。我們要學的,是普賢行。普賢行與大乘菩薩行有什麼差別?就事相上來說是毫無差別,差別在心量。果然是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那你所有一切行都是普賢行,就差在這裡。換句話說,離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普賢行,離執著沒有離妄想、離分別也沒有離妄想,不是普賢行。普賢行妄想也放下了,妄想是無明。佛在經上給我們講,四十一品無明你放下一品,放下一品你就見到不動的性體;你還沒有放下,不動的性體你沒有見到,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沒有見到。十法界的佛菩薩有很深的定功,能把妄心控制住,叫它不動,叫這個妄心不起作用,但是沒有見到真體、真性,沒有見到。他幾時見到真性,就破一品無明。破一品無明是真不動,不是控制叫它不動;十法界裡面是把它控制住,叫它不動,不是真不動。真不動,就是心性。我就是這麼個境界,也只能說到此地,再往深處說我不會了,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。學習的方法自己一定要曉得,自己從無始劫以來迷真逐妄,我們把真性、真相、真事、真理完全迷失掉了,隨順妄心、隨順煩惱習氣,念念都在造業。業感得的果報在受報,我們無量劫來就淪落到這個境界裡頭,念念都造業。這個造業總而言之,不是落在妄想裡面,就是落在無明裡頭,出不了六道輪迴。這是佛菩薩在經論裡面常常感嘆的「可憐憫者」,我們是真正可憐憫者!

  佛的教法無量無邊,法門無量,但是要曉得,理只有一個:如何求不動心,就這一個道理。無量無邊的方法,方向、目標是一個。我們淨宗念佛,念佛目的在哪裡?一心不亂。你要是果然求得一心,你就能見自性彌陀,你見到真佛,你見到佛的真身。我們用念佛這個方法明心見性,這個功夫在念佛法門講是「理一心不亂」。要達到理一心不亂也有層次,先要成就「事一心不亂」;事一心不亂功夫也有淺深不同,最淺的是功夫成片。我們現前現階段把我們的功夫訂在成片,到成片再提升一級,到事一心不亂,要曉得不斷向上提升,這就對了,你的路完全走正確,其他的事情是附帶的。我有能力、有緣分我就做,沒有能力、沒有緣分可以不做。這個緣分現在人講機會,有這個機緣,你應該要做。為什麼?幫助別人,這個法是大乘法,不是小乘法。所以念念念虛空法界一切剎塵眾生,念念確實有這個心願護持剎塵諸佛的正法,念念有這個心願把如來正法介紹給無量無邊的一切眾生。真有這個心、真有這個願,所以有緣一定做,決定沒有推諉,無緣不勉強。不管有緣還是沒有緣,不管你做還是不做,你修的一定是清淨心,一定是一心不亂。所以在生活裡面修一心不亂,在工作裡頭修一心不亂。一心不亂是戒定慧三學具足,這個戒是定共戒、道共戒,換句話說,一切境緣當中常常保持自己的清淨心。

  但是你要記住,你要了解什麼是清淨心,清淨心裡面包含著真誠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少一個你的心不清淨,清淨心有欠缺。不但包括這四條,還要包括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隨緣、念佛,一個清淨心,要包括其餘九個,理事完備,真清淨!一念之中,一事之中,一塵之中,圓滿具足!如果就《華嚴經》的教學科目來說,這一念清淨心中具足十波羅蜜、具足十大願王;缺少一條,你的心就不清淨,不是純淨,不是純善。一事一物如是,事事物物無不如是!第三首:

  【如來安處菩提座,一毛示現多剎海,一一毛現悉亦然,如是普周於法界。】

  這一首跟上一首可以合起來看,上一首事如其理,這一首事包含著理。兩句合起來看,前面六句,一毛孔包含三世間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這是三世間;有情世間、器世間、智正覺世間,這也是三世間,都包括在其中。最後這兩句,『一一毛現悉亦然』,前面是一毛孔,現在講一一毛孔,都是這樣的出現。『如是普周於法界』,然後你才想到這個法界重重無盡。清涼大師這個開示非常非常好,我們要細心體會這個境界,「遍法界內,皆有佛身」。佛在哪裡?我們要曉得,遍法界內不但是皆有佛身,可以說皆是佛身,毘盧遮那是法身佛。「無有一毛不含剎海」,一一毛孔都含剎海。「如來一一毛孔中」,他沒有說「諸佛一一毛孔中」,要說諸佛一一毛孔中,我們就沒有分;說如來一一毛孔中,我們有分,我們一一毛孔中也是「一切剎塵諸佛坐,菩薩眾會共圍繞」,我們哪裡知道?為什麼說如來我們有分?如來,是從性上說的;諸佛,是從相上說的。一切眾生的自性跟諸佛如來的自性是一個性,我們相不同,性相同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因此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本來成佛是從這個方面來看的、來說的。

  要是講植物跟礦物,「一切眾生皆有法性」,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,所以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。這些話在《華嚴經》不斷重複,為什麼?它不是我們的境界,希望在無數次重複當中,我們能夠體認,體會、認識。這個體認就是體認自己,禪宗裡面講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,經上說的這個境界是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。我們要敬佛,禮敬諸佛,怎麼禮敬法?諸佛在哪裡?盡虛空、遍法界一切眾生,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,皆是諸佛。我們對於任何一物不敬,就是對諸佛的失敬。我們要敬佛才能作佛,我們對佛不敬,怎麼能成佛?所以誠敬是性德,唯有性德才能夠開發性德,開發性德是你開悟,你明心見性;不是性德,你就沒有辦法開發性德,這一定的道理。孝敬是性德,佛教導我們從這裡下手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我們中國人講孝親尊師,學佛從哪裡學起?從這裡學起。

  孝親尊師之行是儒家的《弟子規》,每一句、每一條都是性德的流露,我們要明瞭,我們要落實,要真的去做。佛門裡面的戒律清規,是性德的流露、是天然的秩序,不是哪個人製作的,不是哪個人要求哪個人去做,不是的,佛法裡面常講「法爾如是」,自然而然!我們能夠明瞭、能夠落實,不但是世界和平,它的效果是宇宙和諧。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育極力提倡,所以古代那些做帝王的,為什麼稱皇帝為聖人?這個話不僅是恭維,是事實。聖是什麼意思?對於宇宙人生真相通達明瞭,稱之為聖。他確實通達明瞭,所以他建立一個政權能夠綿延幾百年,能夠傳幾十代,他要不是聖明,他做不到。他聖明在哪裡?懂得這個事實真相,他能夠和睦天下,與天下人和睦相處。

  他住的地方、他每天辦公坐在那個地方,那個地方叫什麼名稱?諸位到北京故宮去遊覽就看到,「太和殿」。什麼是太和?跟宇宙和平相處、和睦相處,太和!不僅是這一個國家、這一個世界,不是!要跟虛空法界、無量無邊的諸佛世界和睦相處,平等對待,太和!這就是聖人。太和殿後面是「中和」,中央,如果不中,那個太和有名無實。中就是沒有一點私心,你那個心要放在當中,不能偏不能邪,大公中正你要永遠保持。所以,中和後面是「保和」。你們看看皇宮裡三個最重要的建築物,它的命名。他要是能夠永遠遵從不違背太和、中和、保和,給諸位說,這個王朝千年萬世,它不會被人取代、不會被人推翻。這種見解、這種作為是周禮的精神,周朝周公製作的這一套制度。《周禮》實在講就是周朝的憲法、根本大法,它的精神就是太和、中和、保和。從前方東美先生給我講過好多次,如果周朝後代的子孫永遠遵守周公這個制度,到今天還是周朝。為什麼?真正是得天順人,哪一個老百姓不擁護、不愛戴?你大公無私,你起心動念都是為一切眾生著想,聖王!要以佛法來說,是佛菩薩不是凡人,他的國家怎麼會滅亡?沒這個道理。怎麼會滅亡?後世子孫迷失了方向,祖宗訂的目標方向迷失了,背道而馳,那一定引起人民的不滿,於是就有革命,就會把你的政權推翻。

  中國古聖先王講的三和,你們看看跟這個經文相應不相應?清涼大師說得好,「一毛表解脫門,諸佛菩薩,智所住故」。諸佛菩薩住在哪裡?住在解脫,解是解開。把什麼東西解開?執著解開,分別解開,妄想解開,解是解這個;脫是什麼?脫了果報。執著解開了,就脫離六道輪迴;分別解開了,就脫離十法界;妄想解開了,就證得究竟圓滿的大覺果位。諸佛菩薩住的是解脫門,你們想想解脫門的意思跟太和、中和、保和相不相應?解脫裡頭因果具足,太和、中和、保和也是因果具足。大師後面說得好,「現多剎海者,門門皆是淨土因故」,為什麼?心淨則佛土淨。哪裡是佛土?虛空法界無處不是佛土,換句話說,無處不是淨土,所以才講心淨則佛土淨。我們因為沒有辦法達到純淨純善,這才想換一個環境來學習,求生阿彌陀佛的淨土。阿彌陀佛的淨土是一個最理想的修學環境,我們到那裡是去求學,希望我們在那個環境裡完成純善純淨。然後你就會看到盡虛空、遍法界皆是淨土,永遠不再墮落,永遠不再迷惑。

  我們從這兩首偈頌裡面,雖然不能肯定,可是你要細心去體會如來果地上的境界。體會不了多念,念上個三百遍,常常念、常常想著,不要求答案,對我們的修學就會有很大的幫助。為什麼?把我們從前錯誤的觀念轉變過來,轉過來之後正知正見。修行頭一個要知見正,然後再慢慢要求言行正。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