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九三二卷)  2008/3/12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932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」,經文第三大段「偈讚分」,第二個小段南方一切慧菩薩。

  十首偈頌我們學到三、四、五、六這四首偈,講的是真止、真觀,我們在前面將天台大師的三觀做了簡單的介紹。接著我們看本經,杜順和尚是華嚴宗初祖,他老人家就本經提出的三觀叫「法界三觀」,這都是於修行最重要的指導綱領、指導原則。首先修正我們一些錯誤的看法,實在就是章嘉大師所說的看破。我們凡夫,不但是凡夫,包括二乘權教菩薩,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都相當的模糊;六道凡夫的看法是全錯了,不知道自己錯,四聖法界裡面知道錯了,依照佛陀教誨在修正。我們可以這樣說法,他覺悟了,他是解悟,他沒有證悟,見解是完全正確,還是沒有徹底放下。譬如阿羅漢、辟支佛,只放下執著,妄想跟分別沒有放下;菩薩跟佛分別放下了,妄想沒放下;妄想一放下,十法界就沒有了,就超越十法界。

  十法界從哪來的?十法界從妄想來的。有妄想就有十法界,沒有妄想就沒有十法界;有執著就有六道輪迴,沒有執著就沒有六道輪迴;在六道裡面不造惡業就沒有三惡道,這個惡業的根就是貪瞋痴,沒有貪瞋痴就沒有三惡道。有貪瞋痴就有三惡道,有執著就有六道輪迴,有妄想就有十法界,全是假的。這個東西從哪裡來的?從妄想、從執著、從貪瞋痴。貪瞋痴在哪裡?你要去找找不到,你在整個身體裡頭找,哪個器官裡頭有貪瞋痴?哪個細胞裡頭有貪瞋痴?找不到。就像楞嚴會上阿難尊者向佛的報告,佛問他心在哪裡,他找了七處找不到。如果佛問我們,煩惱在哪裡,貪瞋痴在哪裡,同樣也找不到!為什麼找不到?它是假的不是真的,是一個錯誤的抽象概念。我們被這個錯誤概念害得很慘,生生世世搞六道輪迴,在這裡面受了很多冤枉苦,所以佛說可憐憫者。怎麼可憐憫者?這個苦吃得太冤枉了。真有苦給你受,不冤枉。

  佛給我們說出真相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什麼相?十法界的相虛妄的,六道的相虛妄的,三途的相還是虛妄的,虛妄的怎麼會說苦?佛的比喻說得好,「如夢幻泡影」。你作惡夢苦不苦?很苦。我們這個年齡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,經過中日八年的戰爭,戰爭時我們年歲很小,日本人在後面追,我們在前面逃,機關槍砲的聲音都聽到。有時候作夢都被嚇醒了,日本人還在追我們,我們還在跑,跑得一身冷汗醒過來,是作夢。所以三途,餓鬼、畜生、地獄,惡夢一場;三善道,人天、欲界天、色界天,美夢一場。永嘉大師講得好,「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」,這兩句話把《金剛經》上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解釋開了,這是真的,一點沒錯,可是我們在夢裡就是醒不過來。什麼人醒過來?阿羅漢、辟支佛醒過來了,他醒過來,夢就沒有了。他還沒有真的醒過來,我們這個六道是夢中之夢,夢裡頭有夢,醒過來了還有個大夢還沒醒過來,那是十法界。真的做到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確實沒有起心動念、沒有分別執著,那真的醒過來了,十法界也沒有了。這就要懂得真空觀,天台家講的三觀,空觀、假觀、中觀。這些東西有什麼用處?幫助我們醒過來,幫助我們覺悟,讓我們了解事實真相。事實真相了解之後,我們就曉得怎麼樣修行,特別是入了華嚴境界。

  《華嚴》講的真空講得好,什麼是真、什麼是空,講得既簡單又明瞭,「非虛妄念慮」就叫真。要知道念慮是虛妄的,我們有念,我們有慮,慮是思考、顧慮,這個粗,念細,念是起心動念,那個慮就是分別執著。換句話說,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是虛妄的,不是真的,為什麼?自性裡頭沒有,你只要把這個虛妄能去掉,那就是真,真心就顯露了。法身菩薩、諸佛如來跟我們不一樣,就是什麼?他用真心,我們用妄心。用真心是法身菩薩,《華嚴經》初住以上用真心,前面十信菩薩還是用妄心,他那個妄心裡面給諸位說,他有虛妄的念,他沒有慮,這四聖法界;六道裡頭有念有慮,有顧慮。

  顧慮實在講是很冤枉,那我們要學菩薩,漸漸把自己向上提升,我們把慮放棄掉,我們有念。這個念是善念,不為自己,為眾生。我們是學佛的人,兩個目標,第一個正法久住,我們念這個;第二個念普度眾生,眾生無邊誓願度,那就是全心全力去幫助苦難眾生。眾生都有苦都有難,為什麼?他迷惑,他有念慮,有念慮他就造業,造業當然他就有果報。實在講,念慮是假的,造業也是假的,果報也是假的,他不知道是假的,他還把這個當真,所以他就苦了。由此可知,佛菩薩教學他有個最高的指導原則,是什麼?就是幫助我們知道這玩意是假的,不是真的,教你放下,放下什麼?放下念慮,念放不下不要緊,把慮放下就好了,慮放下,輪迴就沒有了。怎麼樣我們才能真的把慮放下?中國古人有個諺語說得很好,所謂「兒孫自有兒孫福,莫為兒孫做馬牛」,這句話說得好。各人有各人的福報,我們盡心盡力替他想就夠了,那以後的事情是他的事情,各人因果各人負責,因果不能代替的。因果要代替的話,佛菩薩大慈大悲豈不全替我們代替了?這沒法子代替,各人造作各人受報。明瞭之後是什麼?明瞭之後懺悔。真正能懺悔的,業報就轉掉了。

  道家講得很好,《太上感應篇》末後在總結裡面告訴我們,我們每個人一天你的心善、言語善、行為善,一天有三善,三年你的業障就消了,你善的果報必定現前;如果你每天思想不善、言語不善、行為不善,一天有三個不善,三惡,三年,你的禍害凶報一定現前。我們看到有很多作惡的人,沒有看到他得的凶報,那是什麼?佛經上講得清楚,道家也講得很清楚,是過去生中你命中修的大福報,你那個餘福還沒享完,你造的這個惡,這個惡果報沒有現前,你的福報太大了,沒享完。等到你的福報享完,這個惡業它就現前,惡報就現前。正所謂是「不是不報,時候未到」,這是佛家在因緣講的,「時節因緣」,那就是早晚的事情,決定逃不掉。真正要化解?懺悔,懺悔的力量確實很大,能把業障懺除。這個道理佛家講得很清楚,為什麼能懺除?因為是自己作自己造,我自己不造惡了,我現在造善了。為什麼會徹底懺除?因為它是虛妄的,它不是真的。佛在經上有個很簡單的比喻,也很容易體會,譬如一個人造惡受惡報,千年暗室,這黑洞裡頭一千年黑暗,進去的時候伸手不見五指,一盞燈點了,它就照亮,黑暗就沒有了。這是比喻說無始劫以來你迷惑顛倒,一旦覺悟了,覺悟就像燈點亮了,黑暗就沒有了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
  世出世間聖賢的教誨沒有別的,教我們覺悟,佛法的覺悟是徹底覺悟,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。有些世出世間聖人教我們覺悟不徹底,但是最低限度都能幫助我們脫離三惡道,這已經算不錯了;向上再提升,脫離六道輪迴、脫離十法界,這徹底覺悟了。世間宗教很多,我們學佛之後,這一接觸就曉得這個宗教是幫助我們提升到哪個等級。一般我們講低級的神道教,無非是勸人斷惡修善,斷惡,三惡道的緣就斷了,修善,果報在人天。你就曉得它不是不好,它很好,它把你從三惡道救起來。再高一級的幫助你生天,幫助你到色界天,幫助你到無色界天,那都是修禪定的功夫,相當不錯了。可是怎麼樣?沒有出輪迴,能夠幫助你到六道的最高峰,非想非非想處天。佛法裡幫助你再突破,再向上去,就出了六道。出六道上面還有四聖法界,在佛法裡面超越六道,小乘緣覺、聲聞他們超越六道了。再提升,這超越十法界,所以十法界也是夢幻泡影,也不是真的。超越十法界才叫一真法界,用真心,十法界都是用妄心。我們可以講,十法界愈是往上去,雖是妄心,他跟真心相應。真心是什麼?孝悌忠信、禮義廉恥、仁愛和平是真心,中國古聖先賢所講的五倫五常。中國人講道德,五倫是道,五常是德,五常是仁義禮智信,人能存這個心,這是自性流露。但是這個時候它不是你自己自性流露,你是聖人教給你。聖人是他自性流露,像佛自性流露,菩薩自性流露,阿羅漢自性流露,他就是這樣的,他不是學來的。我們現在呢?我們現在自性迷了,我們學他,學他那個還是自性,把自性引出來,這是我們自性有。真正幹,惡的習氣漸漸遠了,道德慢慢的現前,決定有一天豁然大悟。悟的是什麼?悟的還是這個,還是五倫、五常、八德,還是這個東西。那悟的是什麼?是自己的,不是別人的。沒悟之前是學別人的,中國人講學孔孟的,學佛人,學佛菩薩的。悟了之後是自己的,自己跟佛菩薩是一不是二,就這麼回事情。

  我們在沒有覺悟之前,一定要跟覺悟的人學,他怎麼做我也怎麼做,他怎麼想我也怎麼想,他怎麼說我也怎麼說,跟他學習。學得很像,這相似的,哪些人學得很像?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學得很像。到自己覺悟了,覺悟十法界就沒有了,那叫一真法界。我們自己入一真法界,十法界還在不在?還在,但是十法界全是一真法界,變了,境隨心轉,一切法從心想生。我用真心,遍法界虛空界,就是十法界六道三途,全是一真法界,變了,一真一切真。眾生在迷,眾生有感,一真法界的人就會有應。感應也要靠緣分,沒有緣分不行,要有緣分,所以世出世間善人都教導我們要跟眾生結緣。緣有善緣、有惡緣,都行,善緣、惡緣都好,只要有緣,沒有一個不得度的。善緣,對我們有恩惠的,我們感恩;惡緣是我們的冤親債主,我們明白之後也希望把冤親債主這個怨結化開,化敵為友,化怨為親,統統都得度了。

  我們首先要曉得什麼是真心,真心裡面具足無量智慧、萬德萬能、無量的相好,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。西方極樂世界、華藏世界不是人造的,是自性自然現出來的,現出來就這樣美好。這些道理、事實了解之後,才知道見性重要。凡是妨礙我們見性的,我們要放下、要遠離,這樁事情別人幫不上忙,佛菩薩慈悲也幫不上忙,這個事情一定要靠自己覺悟,一定要靠自己遠離。事可不可以做?可以做,但是事對初學沒有真正覺悟的、沒有定功的,那就是古大德講的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少一事不如無事」,為什麼?他會障礙你的性德。

  所以古時候在中國寺院叢林裡面做住持、做當家的,甚至於執事的,那是什麼人?佛菩薩再來的,他不是凡人。凡人受不了,凡人有這麼多事情累贅的時候,他一定墮落,他修的是福,你要知道,福報決定會得到,人間能得福報,畜生也能得福報,餓鬼也能得福報,只有地獄沒有。你看餓鬼道裡頭,像山神、土地、城隍,這鬼王有廟宇,有多少信徒去拜他,有多少信徒虔誠的供養他,這是他的福報,民間這些神,那就太多了。在中國北方拜大仙的人很多,大仙是什麼?我們講狐狸、黃鼠狼,他們修行成了神道。所以神道,畜生裡頭有神道,有天神、有鬼神,另外就是神仙,神仙是人跟畜生修成的,他有神通變化。為什麼會變成這個?修行都是修的斷惡修善,善神慈悲心增長,貪瞋痴降低,不是沒有還是有,執著沒有放下,這就往神道去了,就是他的欲沒放下。欲,我們講的是自私自利、名聞利養、貪瞋痴慢,這個沒放下,這出不了欲界。統統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才曉得怎麼回事情。他的本性?本性都是佛性,本來是佛,他落在神道裡去了,落在魔道裡去了,很多很多!這些我們統統都要幫助他回歸自性,圓成佛道,這是一條正路。

  捨棄虛妄的念慮要用真心,真心是什麼?菩提心上常講的,我們現在歸納為十個字容易懂,真誠是真心、清淨是真心、平等是真心、正覺是真心、慈悲是真心。我們現在知道這些名詞,境界還不能體會,為什麼?因為我們有分別有執著,分別執著沒有了,他自自然然的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,那是真心。所以有念慮,他都變質了,真誠變成虛偽,清淨變成染污,平等變成高下,正覺變成愚痴,慈悲變成自私,他變了。起心動念想的是什麼?我的利益,這是現代人很普遍的情形。每個人在這一生當中幹什麼?追求我的利益,不擇任何手段追求名聞利養,最後的結果是三惡道,你說這個多可憐,一生拼命追求,後面是三惡道。回頭是怎麼樣?不為自己。不為自己,自己的業障就沒有了。業障從哪來裡?生死從哪來?輪迴從哪來?我,有我就有業障、就有生死、就有輪迴。所以佛門裡說,入佛門第一個得道的,第一個得道的就是無我,《金剛經》上講的,「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」,無我,你就入佛門了。無我,你想想看,不但自私自利沒有了,煩惱沒有了,業障沒有了,生死沒有了。雖然還沒有見性,往見性這條路上走,像高速公路,你已經上路了,目標距離還很遠沒有關係,你上路了,你一直走,念念都靠近,就接近,一定有一天到達目的地。用妄心呢?妄心是迂迴,到處在迂迴,你還沒上高速公路,到處找路找不到。他這個話你看看,「非虛妄念慮」,這五個字把真說出了。

  什麼叫空?「非形礙色相」,形是形狀,礙就是障礙,這個形礙色相,把我們今天所講的物質的現象、精神的現象都包括在裡頭。色相是物質,形礙裡頭包括起心動念,包括分別執著,這些東西沒有了就叫空。實在講,這些東西本來沒有,精神跟物質本來都沒有,《心經》裡面講「五蘊皆空」,五蘊,色是色相,受想行識是形礙,精神跟物質都不是真的,這個不可得。你要了解事實真相,它是空的,這個樣子你才把宇宙人生真的搞清楚,搞清楚之後自然就放下,就容易,我不再執著了。譬如做事,我們盡心盡力功德圓滿,這是大乘教裡常講。後來結果不好怎麼樣?不好,這是眾生沒這福報,緣不足。那你自己發心,你的功德圓滿,《楞嚴經》上講得好,人一發心功德就圓滿。你發的是真心、是好心,事情做得成做不成,緣分。做成了,當然你功德更圓滿;做不成,功德不圓滿,但是功德決定已經成就了。對自己來講圓滿了,對眾生來講不圓滿,不圓滿,緣不足。你懂得這個道理,真正修行做好事,念念圓滿功德,它是真的不是假的,這是真心不是妄心。緣不具足,他沒辦法做,緣具足,他很快就做了,全心全力去做了,緣不足。

  我們想做一個傳統教學,搞一個小地區小社區來做實驗,這個小地區裡頭的人,人人學《弟子規》,人人學《感應篇》,人人學《十善業》,我們想了多少年。二十年前我在美國就想到,沒有緣做不成功,但是念頭沒斷。實在講,怎麼想都沒想到,前年在湯池做成功了,這個事情才做了兩年,才兩年真做成功了,湯池人有福報,肯學肯幹。這是一個很好的起點,為什麼?在全世界,古聖先賢倫理的教誨大家都丟掉了,迷信科學。科學給這個世界、給現代人帶來一些困難,雖然得到科技一些好處,可是付出代價太大了。往後怎麼樣?這個代價付不起了,所以西方人要向中國來尋寶,要到印度去尋寶,找中國傳統的學術,找印度的宗教的哲學,希望能幫助他解決社會問題。那我們東方人要有信心,東方人真的信心喪失掉了,這一百多年來信心喪失掉了,現在我們做實驗,實驗成功,逐漸大家有一點信心了,這給現代社會帶來了一線光明。

  中國的傳統核心在什麼地方?精華在什麼地方?我們要認識。核心在家,精華在五倫,特別是五倫裡面,「父子有親,夫婦有別」,這是中國古聖先賢傳統文化裡頭的精華。中國人講「齊家治國平天下」,平天下就是世界和諧。世界和諧從哪裡來?從國治,每個國家都能夠達到繁榮、興旺、和諧、共存共榮,這是國治。國怎麼會治?家齊,所以家是個根本,家要把家的功能發揮到盡致,國就治了。所以中國的家就是一個社會,大家族,在從前一個家族就是一個村莊,這裡頭幾百人口,甚至於幾千人口一個家族。它是一個社會,組織結構很嚴密,有秩序有規矩,分工合作。這個家是這一家人真正的保障,保障你的安全,保障你的幸福,保障夫婦百年偕老,夫婦相敬如賓,保障小孩受到倫理、道德、因果的教育,保障老人有最幸福美滿的晚年。

  中國古聖先賢教人,兒童的時代是要勤學,學什麼?學做人,學懂得人與人的關係、人與大自然的關係、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,從小學這個。學了之後要把它關係處好,處好就和諧了。懂得人與大自然的關係,你愛護自然,不會破壞自然生態環境,恆順自然,不可以破壞。現在這些功能,家沒有了,小家庭制度,家沒有了,家的功能失去了。失去怎麼樣?人的安全失去了,保障失去了,現在小孩受教育成問題,老人的歸宿成了問題,兒女不養老了。社會上雖然有些老人院,有私人辦的,也有政府辦的,物質生活可以照顧你,精神生活沒有了。人如果失去精神生活,他的反應是什麼?自殺。老人院裡面的老人自殺率很高,為什麼?不想活了,活得沒有意思。古時候中國家族裡頭,養老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環節,所以少年的時候學習;中年的時候這要辦事,要付出;晚年享福,兒孫對老人的回報。不像外國,外國是顛倒了,兒童享福,中年是什麼?中年叫戰場,這拼,打拼,晚年叫墳墓,你們想想人生有什麼意思?現在我們要覺悟,能不能恢復到中國從前那個傳統?那是不可能的事情,這自己一定要曉得,決定不可能。家的功能,最大的兩個功能,兩樁大事情,養老、育幼。這個事情要教給誰去做?佛菩薩去做,除佛菩薩之外,沒有人能做。佛菩薩在哪裡?真正學佛的人。

  我們有這麼一個想法,做老人樂園,二十多年前我就想到什麼?彌陀村,彌陀村就是老人樂園。這個念頭是一九八二年我第一次到美國,在舊金山一個老人公寓裡面講佛法講了七天。這個老人公寓是猶太人辦的,裡面一個老人他有個單位,每個單位有一個臥房,有個小客廳,有廚房、洗手間,有陽台,面積不大,大概合台灣有十五坪。一坪三十六尺,十坪是三百六十尺,大概合差不多將近香港有五百呎這麼大的地方,一個單位。有夫妻兩個住的,也有一個人住,它有四百個單位。它樓下附設一個幼兒園,所以想得很不錯,這猶太人很聰明。這些老人他們的孫子就在這個幼稚園念書,那他的兒子媳婦白天上班,早晨上班把小孩送到這兒來。小孩下課了就會到樓上敲他阿公阿婆的門,他也不會太打擾老人,因為什麼?只有十分鐘的時間,見了面說說笑笑,上課了他就下去了,到晚上他父母把他帶回去,這是很難得。我看了之後就想到,二十一世紀的佛教道場應該是這種形式,為什麼?老人不工作了,成天沒事情,聽聽經多好,念佛多好。我這個彌陀村的念頭就從這個地方開始的,以後到每個地方都想做,緣不成熟。

  這個老人院,我記得我在那裡講經講了不少次,因為我在美國住了不少年,每年都會到那裡去一次,至少會去一次,至少也會在那裡講一個星期。如果能夠把這個老人所需要的,他可以學習,可以研究經教,什麼都可以,可以把它變成一個老人大學,老人天天就有事情幹了。還有一些老人有專長,對於學術、對於藝術他有專長,老年是完全純熟的時候,學校裡不要他了,太老了,他在老人院可以義務教學,有年青人,有學畫畫的、學書法的、學彈琴的,這老人都可以教。他有一技之長,他可以傳給年青人,他有傳人,那很快樂的事情,天天有事情幹,不至於說,老了就變成廢物了,這我們所想到的。所以老人樂園應該是老人學校,是老人真正娛樂的場所,是他發揮他一生一切專長的最好的一個時候。我們是想做這麼一個老人院,讓他晚年真的生活得非常快樂,感覺得很充實,感覺得一生當中晚年才是真正的幸福。這個緣現在慢慢的會成熟,我們這個湯池的實驗成功了,許多人有了信心。

  養老育幼,現在的學校是很多,但是沒有倫理、沒有道德,很多家長對於小孩上學都非常憂慮。尤其是怕兒童染上電子遊戲機,那個麻煩就大了,迷在這裡面,所以都想找一個好的學校,找不到。真正能辦一個有傳統教育課程的學校,我相信學生很多。這個學校跟老人樂園應該在一起,為什麼?老人有很多東西可以傳授給學生,不至於將一生所學的失傳,這是他最悲哀的事情,最痛苦的事情,他要找傳人。這都是好事,都是善事。如果沒有私心,沒有個人名聞利養,幫助這些老人度過幸福快樂的晚年,這是救他,為什麼?老人如果精神痛苦,他心裡頭有怨恨。那我們知道,學佛的人知道,這樣的心情死了以後都是到三途去了;晚年非常快樂的時候,肯定生天,就是不念佛不求往生,他不會墮三惡道。所以我們要幫助老人精神快樂,絕不墮三途;幫助青少年學習倫理道德,將來在社會上不造惡業,這是好事情!這是我們應該要做的,家庭裡面最重要的這兩樁事情。

  這兩樁事情做好了,當然還有一個在過去家庭裡面非常重視的,就是世代的承傳。在從前,像每一家都有家譜,家譜完整的確實可以記載到四千五百年,為什麼這個說法?因為四千五百前沒有文字,就沒有法子記載,黃帝才創造文字,才開始有文字有記載。這是中國家族的特色,家家都有一部家譜,家譜是那家庭的歷史,世代的承傳,他會非常重視。他愛家,他就愛他的鄉土,他就愛國,為什麼?這麼長年代的承傳,自己如果做不善,對不起祖宗,不但對不起父母,對不起祖宗,自然形成道德約束的力量。所以我們學佛又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相,我們到人間來像佛菩薩一樣遊戲人間。遊戲要唱好戲,要幫助人回頭,要幫助人隨順性德而不違背性德,這都要靠教育。所以中國傳統文化沒有別的,就是教育,中國人最懂得教育,但是這一百年來疏忽了。

  我們這個地方講了一個真,講了一個空,下面教導我們如何落實,對我們產生實際上的效果,「故簡情妄以顯真性」,這個簡就是放下,放下情執。情是什麼?我們佛法講的煩惱障,煩惱放下;妄是什麼?妄是妄想、分別。妄想跟煩惱都不是真的,我們只要把這個放下,真性不要去求,自然就現前,為什麼?它障礙真性,情跟妄障礙了真性。真正聰明覺悟的人,無論是順境是逆境,不生煩惱,這個重要!要知道,不生煩惱就沒事,你的心情多舒暢、多快樂。順境順自己的意思,你就生貪愛,你就想佔有,這個錯了,這觀念錯了,「一切法無所有、畢竟空、不可得」,你怎麼能佔有?什麼都得不到,身外之物樣樣得不到,身體也得不到,身體也是假的。這個要真的搞明白之後,我們煩惱就輕了,順境裡面不起貪戀,逆境裡面不生瞋恚,生的是什麼?都是生一個感恩的心。你看,不生貪戀,根本煩惱裡面的貪沒有了,不能完全沒有,那個貪的成分降低了;逆境惡緣裡面讓我們瞋恚斷掉了,這都是好事。特別是逆境,心裡很不高興的時候,你自己要覺悟到,那些讓我不高興的人,讓我生氣的人是什麼人?我真的是生氣了,那是魔王。他想害我,他沒有能力,他必須讓我自己生氣,我自己害自己,他在那裡鼓掌拍手歡喜,魔王,我上他的當了。如果我覺悟了,我不生氣,他怎麼樣的對付我,我都不生氣,那他是什麼?他是菩薩。所以是佛是魔不在外頭,在我們的心,我們一念覺悟的心對他,他是佛,一念迷的心對他,他是魔,實際上「無佛亦無魔」,佛跟魔都是自己心變現的。逆境裡頭幫助我們斷瞋恚,順境裡面幫助我們斷貪愛,那不都是佛菩薩嗎?所以我們對人、對事、對物只有一個感恩的心。感恩是自性的性德,感恩的心流露出來,那這就顯真性了,真性性德顯起了。

  「使見色非實色,舉體全是真空」。入這個境界也好了,這是佛法真得受用了。順境逆境、善人惡人全是真空,這是觀慧,這是真實智慧,你看到事實真相了。見空不是斷空,斷空是什麼都沒有,這不是的。色就是空,空就是色,善人、善行、善事,那就是空,就是真空,惡人、惡行、惡事也是真空。你在這裡頭能夠不起心不動念,成佛了;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,你是菩薩,這叫修行。修行在哪裡修?就在日常生活當中面對著面前的境界,順境逆境、善緣惡緣,緣是人事,面對一切境界要能這樣看法、這樣修行,這叫善財童子,你證究竟圓滿的佛果,不要到來生,這一生就成就了。什麼地方是道場?處處都是道場;什麼地方是菩薩學處?處處都是菩薩學處,一切處、一切時、一切人事都是自己修學的增上緣。學生就我一個,除我一個沒有一個不是善知識,這是善財童子的修行方法。

  善財童子沒有同學,學生就一個人,除自己一個人之外,全都是善知識,善知識就是老師。不但一切人是老師,一切有情眾生都是老師,你看到的所有一切動物,小至蚊蟲螞蟻,都是老師。我們今天有些同學有一點像,看到螞蟻,「螞蟻菩薩」,看到老鼠,「老鼠菩薩」,對!看到人,你為什麼沒有看到惡人的菩薩?再進一步的是,花草樹木也是老師,為什麼?《華嚴經》上講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,山河大地都是老師。你看到風景很美的地方不留戀。佛當年在世叫學生樹下一宿,在樹底下你只能住一晚,明天到別的地方去,為什麼?這個大樹如果很好,「這裡面很不錯,多住幾晚!」你貪心起來了,是這麼個道理,不讓你起貪心。順境不起貪心,絕對沒有貪戀,其實他住在那裡沒有貪心也可以,為什麼要人家走?做給別人看。他已經入不二法門,染淨都不二了,他當然可以在大樹底下長期住在這裡,為什麼天天換地方?給別人看,要怎樣把自己這個貪心除掉的方法。真的沒有貪心那無所謂了,在你貪瞋痴沒有斷的時候,你就得用這種方法去磨鍊自己。這善財在《華嚴經》末後這麼樣教導我們,他一生成功了。像他那種修行的方法,個個人都一生成功,沒有一個不成功的,哪裡要到第二生?哪裡要什麼三大阿僧祇劫?不需要,問題是你會不會?當然這最基本的還是這個華嚴三觀,你真的明白、真的了解,一切法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一空一切空,一假一切假,空假中是一不是二。空在哪裡?空在假裡頭,空在中裡頭;中在哪裡?中在假裡頭,中在空裡頭,決定不能分!你一分,完全錯了。所以講空不是斷空,不是說什麼都沒有了叫空,這個斷空就是什麼都沒有了,他什麼都有,叫空。

  「如是則能廓情塵,而空色無礙」。這個廓是擴大,把情,情是心法,塵是色法,色心是一不是二。現在學術裡面講的是心、物,情是唯心,塵是唯物。物在哪裡?物在情裡頭,物由情生的,心想生;情在哪裡?情在物裡頭,是一不是二,空色無礙,這入不二法門。無礙,煩惱就沒有了,分別就沒有了,執著就沒有了,有分別、有執著就有障礙。所以執著障礙是什麼?叫煩惱,煩惱障;分別呢?分別產生的障礙叫所知障。你於一切法裡頭把分別、執著放下,這兩種障礙破了,你得大自在!那就轉變了,轉什麼?煩惱轉成智慧,這兩種煩惱都轉成智慧了。智慧從哪裡來的?自性裡本有的。由此可知,我們的煩惱、我們的業障是什麼?是我們自性被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之後產生扭曲,變了形,智慧變成煩惱,性德變成造業,相好變成六道輪迴,整個扭曲了,這才是事實真相。是不是真的扭曲?諸佛菩薩看到真相,沒有,真相沒有扭曲,但是迷在裡面的是,迷在裡面他真的有這個扭曲的現象。就好像人作夢,作惡夢的時候,那個清醒的人看到這個人作惡夢,你看他的面孔痛苦的那個樣子,看他那個動作、那個聲音。醒了,醒了就什麼都沒有了,問他剛才怎麼樣?做了一場惡夢。迷失自性的人就是在作惡夢,覺悟的人知道是假的。如果哪一天你曉得全是假的,你醒了,馬上就醒過來了。這不能不知道。

  「泯智解」,泯是把它放下,智是知識,解是理解;這個智解是什麼?智解就是所知障。前兩天,我們舉夏威夷那個傳統教學裡面講的,他說人應當把記憶放下,到沒有記憶的時候就恢復到自性。我解釋了,那個沒有記憶的時候,你煩惱什麼東西都沒有了,那還是無明,那是什麼境界?是四空天的境界,沒見性,跟佛法講的不一樣。佛法講的是什麼?智解是錯誤的,為什麼?智解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生的,自性裡頭沒有。你只要放下,自性裡面的智慧、德相都現前了。

  「心境俱融」,融合是一不是二,心就是境,境就是心。心是什麼?法性,境是法相,這個境界就是佛家講的明心見性。你有智有解,你就不能明心見性,智解是所知障。這個智解叫什麼?佛法,你要曉得,你不要被釋迦牟尼佛害了,釋迦牟尼佛講這些經的時候,你就以為是真的,錯了。你要知道,釋迦牟尼佛最後說了一句話,他四十九年沒有講過一句經,誰要說佛說法叫謗佛,你看,全部否定了,告訴你們說而無說。那你如何才能悟入?你要聽而無聞,就是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裡面告訴我們的,怎麼樣聽經?不要執著言說相,不要執著名字相,也不要去想它什麼意思,你只管聽。所以佛是無說而說,我是無聽而聽,他就相應,那一點,真的一下就通了。所以聽經,老師當年教我不准記筆記,記筆記是什麼?有說有聽,老師說,聽懂就懂,聽不懂不要想。好在佛法這個教學它很妙,為什麼?它不斷重複,你就不要去想它,你就不要去記它。不要說一切經裡面重複的很多,這部《華嚴經》裡重複的你說多少!這是顯示出佛陀的真實慈悲。心緣就是此地講的智解,「這句話什麼意思」、「這個意思我懂得了!」其實你所懂的是你的意思,不是佛的意思。佛的意思是什麼?就是性德,性德裡頭沒有意思,你怎麼會有意思出來?

  這個話,早年我講經就講得很多,我常常勸勉初學要會學,宗門叫「會麼?」教下也不例外,「你會麼?」會學的人,聽經讀經他在修行,他修什麼?他修戒定慧,因為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沒有妄想是慧,沒有分別是戒,沒有執著是定,你想想對不對?《起信論》裡面說得好,不要執著言說相,這是戒;不要執著名字相,這是定;不要執著心緣相,就是不要去想它,是慧,這樣聽會開悟!佛是無說而說,我們怎麼樣?我們是真聽而聽,真聽進去了,這錯了。所以你總要懂得,這真空觀講得好,萬法皆空,哪來的佛法?你怎麼可以執著有佛法?佛法是什麼?假名,「名可名,非常名;道可道,非常道」,老子都知道。跟你講真的,真的說了一句話,叫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,這是真的。言語道斷是什麼?開不了口,「開口便錯」,動不得念頭,「動念皆乖」,你怎麼可以動念?你怎麼可以開口?所以佛開口跟不開口是一不是二,動念跟不動念是一不是二,這愈講愈糊塗了。話在他講,怎麼講都有道理,在我們怎麼講都錯,什麼原因?我們有分別執著就什麼都錯,沒有一個是對的;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什麼都對,沒有一樣不對,這個事情要慢慢細心去體會。到心境俱融,這是明心見性,十法界沒有了,一真法界現前,極樂世界現前,華藏世界現前,本來有的,這自性裡頭本來有的現前了,障礙都沒有了。要知道,這叫真的看破了。

  下面我們進入「理事無礙觀」,什麼叫理?什麼叫事?杜順和尚講得很清楚,「性靜明體曰理,形相分限曰事」。我們可以說理是什麼?理是自性,是法性;事是什麼?事是法相。用哲學的話來講,理是本體,能生、能現、能變;事是現象,這個現象有精神的現象,有物質的現象,是所生、所現、所變。所以性是靜的,性是明的。靜是什麼?不動的,六祖說得好,「何期自性,本無動搖」,本無動搖是靜。他第一句所說的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」,清淨是明,沒有染污,它是體,哲學裡講本體。體是什麼?體是根本,這叫理。性體它會現相,它會起作用,我們講體、相、用。《華嚴經》的經題「大方廣」,大就是講體,方就是講相,廣是講用。相就有形,有形有相,這形裡面包括著精神的現象,相是講物質現象;分限是它有分別,有界限,這就屬於事。講性相跟理事,意思非常接近,性就是理,相就是事。

  「故觀廣大之理」,理沒有限制的,其大無外,其小無內,「咸歸一塵」,廣大,這是宇宙,一塵這是最小的,一微塵,大小不二,廣大之理咸歸一塵,一塵裡面有稱性圓滿的理在其中。我們可以說,佛在這個經上講的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如來智慧德相就在一塵裡頭,圓滿具足的,我們可以說六祖大師見性所講的五句話,「本自清淨、本不生滅、本自具足、本無動搖、能生萬法」,就在一塵。這一塵是不是現在科學家發現的宇宙的原點?原點很像一塵,但是不是,它那是一塵爆炸變成宇宙,這一塵爆炸的時候,這個宇宙現前了。現在很多科學家相信宇宙的起源是爆炸的,那個爆炸的點真的叫一塵。這小到什麼程度我說不出來,學科學的人知道,他的比喻我還記得,他的比喻說,我們的頭髮,我們拿這個比喻做頭髮,一根頭髮,頭髮切斷,切斷的有個平面,這有個平面。說這個平面的直徑可以排這原點排多少個?他說排一百萬後面三個億,一百萬億億億個原點,是這個原點爆炸的,爆炸出來就變成宇宙。這裡頭有問題,為什麼會爆炸?如果這一根頭髮直徑上有一百萬億億億個原點,一百萬後頭有三個億,要統統爆炸怎麼辦?那不就變成很多宇宙了嗎?這很難講,講不通!但是能發現這個也很難得,也很不容易。

  佛告訴我們,一微塵裡頭,就是像他們講一原點,有整個法性所具的智慧德能,一絲毫欠缺都沒有。一微塵如此,一切微塵亦如是,這是我們在前面讀過。這個境界相、法相怎麼現前?法相是一念不覺才有法相,所以迷唯一念。這個一念不好懂,實在講,我們過去聽古大德講經的時候都很含糊,這個一念。從我們看到世尊跟彌勒菩薩對話,我們才真正有這個概念,而且對這樁事情搞清楚了。彌勒菩薩回答得很清楚,什麼叫一念?他說一彈指裡面有三十二億百千念。三十二億百千念,我們現在算起來,用中國的算法是三百二十兆,一彈指,一彈指三百二十兆。我們一秒鐘可以彈四個彈指,三百二十乘四,一千二百八十兆,一秒鐘,那叫一念。所以一秒鐘已經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,我們才曉得什麼叫一念,不是我們起心動念這一念。那樣微細的一念,宇宙就現前了,十法界依正莊嚴全現前了,華藏世界、諸位統統現前了。那個一念沒有,這個世界就沒有了,宇宙就沒有了。我們每個人都是說,就是一念不覺,講無始無明。無始兩個字好,無始是講沒有開始,這個一念不覺是沒有開始。我們今天是什麼?念念不覺,所以產生相續相,幻相,是虛妄的,是不真實的,相似相續相。所以它不是真的,三觀裡面叫假有,不是真的,真的裡頭沒有。所以對這個假有裡頭,一絲毫都不要執著,你不要想求這個求那個,你不需要求,為什麼?你自性裡頭有圓滿的智慧功德,你所求的全都在裡頭,你不求的也都在裡頭,只要你見性。

  沒有見性的時候,我們到這個人間來,我不求怎麼能活得下去?不求還是能活得下去,為什麼?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。你們看看了凡先生的家庭四訓你就曉得,你要不要求?不要求,命裡注定。那這變成消極了?真的,了凡先生前二十年真消極,什麼事都不想幹,二十年那個命被孔先生算得死定了。是個讀書人,每年考試考第幾名注定的,每年公家發給你多少糧食固定,一點都不差。這到底怎麼回事情?不知道,這命裡注定,命裡誰注定?不曉得。遇到雲谷禪師,雲谷禪師是開悟的人,把事實真相告訴他,命是有定的,是你前生造的,你每天善念、惡念就加減乘除。了凡先生是善念、惡念都沒有了,所以我叫他做標準凡夫。他為什麼不起念頭?起念沒用,何必起念?其實善惡裡面加減乘除,惡念減,善念加,但是一般人善念惡念都不是大善大惡,所以他的幅度很小,那個算的還是在標準範圍,不離譜。如果大善大惡,那個幅度就大,大善往上升,大惡往下降,那就不一樣。他明白這個道理之後,斷惡修善,命運真的改了,第二年去考試,命裡算的是第三名,他考第一名,就不靈驗了。這一想真的,所以發願行三千善,做三千樁善事,他求功名,他命裡頭沒有功名。功名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學位,他只有秀才,舉人、進士沒有,命裡沒有;命裡頭沒有兒子,想求兒子,都被他求到了。命裡沒有的求到了,修得的,斷一切惡修一切善,命運全改了。明心見性就不必說了,沒有一樣不具足,不要求了。

  整個宇宙在一微塵之中,什麼人能進去?微塵裡頭有世界,世界裡頭又有微塵,微塵裡頭又有世界,重重無盡,普賢菩薩能進去。普賢是等覺菩薩,沒有障礙。進去真好玩,遊戲是世界裡頭,微塵有世界,世界裡有微塵,微塵又有世界,你玩不盡。不管怎麼玩都沒有起心動念,都沒有分別執著,你說這個境界多美!這人想不到,無法想像的,妙不可言。所以「即了」,了是明瞭,「一塵之色,通遍法界」,一塵裡頭有法界,法界沒有縮小,一塵沒有放大,大小不二。「是則融萬象之虛相,全一真之明性」,萬象是整個宇宙、整個法界,遍法界虛空界那個相全是虛相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。相在哪裡?在一真的明性。一真是什麼?一微塵是相,相就是性,性就是相,從性裡面是全的、圓滿的,不會說這一微塵的性,這個性很小、那個性很大,不是的,沒有大小。大小是錯覺,沒有大小,是圓滿的,沒有一樣不圓滿,平等。平等是性德,平等是法性。我們今天不平,這是違背了性德,所以你會生煩惱;順著性德,那是快樂無比。所以性要知道是真誠的,不是虛偽的;性是清淨的,不是染污;性是平等的,沒有高下的;性是正覺的,沒有迷惑;性是慈悲,沒有自私自利。我們今天學這無量法門,這是隨順性德,到什麼時候見性,原來它就是這樣的。

  「理事交徹,無礙圓融」,理就是事,事就是理,性就是相,相就是性,是一不是二。入這個境界得大自在,入這個境界得大圓滿,這裡面覓十法界、六道都了不可得,哪有業障?哪裡會有什麼災禍?沒有,全沒有!那個都是從妄想分別裡頭變態產生的幻相,不是真實的,所以應當放下,應當不要在乎了,心裡頭不要放這個東西,心裡要放什麼?沒有東西放,不行,總要放一個,教你放阿彌陀佛,心裡只有一個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,全放下。現前這個生活上,有很好,沒有也很好,命裡有,到時候它自然有,這個要相信。信心很不容易建立,人要真相信,他就很自在了,愈相信心愈清淨,愈清淨愈有智慧,愈有智慧,性德就透露了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