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六一九卷)  2002/2/8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619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如來現相品」,慧燈菩薩偈頌第四首:

  【從於福海生,安住於智地,觀察一切法,修行最勝道。】

  菩薩的讚頌,雖然說的是華藏世界菩薩摩訶薩,我們如果能通達其義,可以落實到自己生活當中,知道修相應之法,這個樣子我們讀經、學佛才真正有受用。清涼大師在這首偈裡面,給我們指導的是「悟多行法,福智成形」。法無量無邊,佛法,「佛」是覺的意思,對於無量無邊的法,都能夠覺而不迷,這就叫做「佛法」。覺了之後,要能落實,要把你的覺法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,運用於自己跟一切眾生的交往,這個法才有用,真正得到受用。如果你覺悟的法不能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,佛法的利益你是毫分都得不到,那個學習就很可惜了。

  昨天晚上,我接見三位從日本來的出家人,其中一位是學小乘的,兩位是曹洞宗的,這是禪宗。我就問他,現在在日本真正在參禪上用功的人多不多?他說不多,幾乎沒有了。我說中國佛教亦復如是。在晚近,學禪的法師我只見到一位,香港大嶼山的聖一法師,他知道!他說他曾經在聖一法師的道場住過三個月。我問他什麼時候?十年前。十年前還不錯,現在聖一法師的道場風水被破壞了,他們很清楚,香港新機場就建在他寺廟的大門口。往年他這個道場非常清淨,很少人到那裡去,去的都是尋師訪道的,遊客不到那裡,它沒有路。這是聖一法師高明之處,車輛只能到寶蓮寺,從寶蓮寺到他的道場要走路。一般人不常走路的話,大概要走五十分鐘,走五十分鐘路,一般人就不願意去。我們走得快,當中不休息,大概半個小時。好!很難得的道場,每天依照禪堂規矩坐香。我去過幾次,這是我一生當中看到真正如法修行的一個道場。聖一法師這兩年身體不很好,我跟他見過兩次面,現在在休養。不容易!

  他問我禪怎麼修法?禪堂裡面坐香、跑香,那是基礎的訓練,學佛一定要懂得。中國禪宗修學的理論與方法是依據《六祖壇經》,都是六祖傳下來的。《壇經》上開宗明義第一句話,六祖就教導大眾,「總修般若波羅蜜多」。所以禪宗修的是般若,不是禪定,這個要搞清楚。禪定是手段,般若是目的。你明白這個道理,你就懂得修學入門處,你找到門路了。禪宗標榜的是「戒定慧」三學。禪是佛心,教是佛語,律是佛行,「經律論」三藏。我告訴他,一個得到,三個都得到,無論你是從律、從教或者從禪,入門的方法不一樣,進去統統得到。禪是佛心,教是佛的言語,律是佛的行為,一個得到,三個統統得到。禪心是什麼?這跟你講真正的禪是什麼?清淨心、平等心,這是禪。心裡頭還有一個妄念,你的禪沒有了,你是凡夫心,不是佛心。所以離妄想分別執著,那個心就是禪心、真心、佛心。我們學教的,在教下用言語來表達,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、慈悲心,這是真正的禪。

  《六祖壇經》他沒念過。我說惠能大師在黃梅住八個月,沒有進過禪堂。他在黃梅八個月幹的是什麼?派他的工作是槽房裡面破柴舂米。我說你懂不懂破柴舂米是禪定?你要懂這個道理,就知道能大師在那八個月是參禪,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。戒是方法,舂米有舂米的方法,破柴有破柴的方法。你會運用這些方法,你的工作做得很俐落,做得很有成績,這是持戒,你懂得方法了。禪是什麼?清淨心,「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」,他不會疲倦,他不會感覺到累。為什麼?不著相就是禪,能大師得到的是這個禪。

  這個禪定是五祖傳給他的,五祖用什麼傳給他?用《金剛經》傳給他的。什麼是禪的精髓?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他從這裡開悟的。生心,生什麼心?生大菩提心,生大誓願心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生這個心。捨己為人,現在我們凡夫講的犧牲奉獻。諸佛菩薩示現在九法界,他做的是什麼?用現在的話說,為一切眾生服務,不為自己,沒有自己。四相四見都離了,哪有自己!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無相不是不要相,即相離相。這個身體是我,凡夫執著有個我,他在這個相裡頭有妄想分別執著,這就是凡夫。佛菩薩有沒有這個身?有。他有身,他並不執著這是我,高明在此地。

  這個身不是我,是什麼?是我所。就像衣服一樣,我所有的。身是一個工具,我要利用這個工具為一切眾生服務,為一切眾生辦事。不是為我辦事,我沒事,眾生有事。眾生有什麼事?迷而不覺,他就有事。開悟的人,宗門裡面講的「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」,明心見性的人,他沒有事了。我執、法執他都斷了,他還有什麼事情!他的事就是為眾生服務。眾生迷而不覺、邪而不正、染而不淨,可憐,苦!那些苦難全是自作自受,覺悟的人看他,真正是經上常講的「可憐憫者」。佛菩薩要用這個工具來幫助眾生,為眾生服務,服務的項目無量無邊,所以佛菩薩多才多藝,他什麼都通,什麼都懂,沒有一樣東西他不會的。我們要問:他怎麼會的?學習。

  我們生在這個時代,這個時代的人真的是很可憐,為什麼?沒有受過正規教育,我們出家人沒受過教育。這個話要說起來,至少二百年前,那時候一出家五年學戒。近代這兩個世紀,把這樁事情疏忽了,所以佛門衰微到極處。提起來不僅是遺憾,非常痛心!古時候出家前五年,就是學服務大眾的能力。我們剛才舉惠能大師的例子,惠能進佛門,五年之內沒有資格去禪堂參禪,也沒有資格到講堂去聽教。這五年幹什麼?用現在的話來講,作義工,為大眾服務,你的工作通常是一年調換一次。他剛剛去黃梅,調到碓房舂米破柴,做這個事情。從前常住的執事是一年換一次,第二年可能派你去挑水,那個時候水要挑,沒有自來水;可能派你到廚房裡面去燒飯;也可能派你到齋堂裡面當行堂,都是服務大眾;也可能派你去照顧病患,都叫你學對大眾服務的能力,激發你的道心,這五年叫修福。

  工作裡面,在教下,你要是抽出一點時間就讀經,你只有讀經的分,沒有聽經的分,先把這個經要念得會背。為什麼?到講堂聽講的時候,沒有經本的。講經的法師這個經背得很熟,聽經的人也背得很熟。因為從前書籍很少,沒有那麼多,印刷術沒有發明。寺廟裡那麼多人,哪有那麼多經本!沒有經本。這五年時間,這個寺廟裡頭主修的經文你一定要能背,工作、背書就這麼兩樁事情。背書是修根本智,聽講的時候是成就你的後得智,你的智慧才圓滿。

  五年讀經,《般若經》上常說「般若無知」,就是修這個無知。無知,心是定的,服勞役是修福,真的是福慧雙修。福非常明顯,慧不明顯,但是那個慧是扎根,到聽講的時候他會開悟。我們現在聽講經的人很多,聽了一個時期,他不想聽了。為什麼?他不開悟。不開悟聽經,聽得枯燥無味,當然他不想聽,他退心了。你要問什麼原因?他沒有根基。為什麼古人喜歡聽經?他有五年福慧的基礎。這就是說他受過正規教育。

  佛法如此,儒家教學亦復如是。儒家教小學,小學教的是生活教育。老師教學生什麼?教學生懂得侍候人。你學了之後,你回家會侍候你的父母,會照顧你的兄弟姊妹,小學是生活教育。在私塾裡頭,每個學生要為老師服務。老師生活起居所用的茶水,學生要會燒茶,要會做點心,學!為什麼?供養老師,供養同學,老師所需要的,老師的衣服,學生要洗。老師為什麼這麼教?這樣教會了,你回家去的時候,就會照顧父母,你會侍候父母。這是教育,生活教育,跟我們佛門一樣。

  小孩從小要學察言觀色,要學什麼事都會做,灑掃應對,小學就教這個。現在這個教育沒有了,變成什麼都不會了,福報沒有了。從前中國人小學是扎根,福報的根基在這裡紮。到自己學成之後,踏進社會為社會、為國家、為眾生造福;晚年退休了享福,你一生所修的福,晚年來享。晚年是享福,兒孫滿堂,自己的德行學問都成就了,備受社會大眾的尊敬,時時刻刻有遠方的年輕人來向你請教,晚年不會寂寞,到什麼地方都受到禮遇,這叫享福,跟西方教育不一樣。

  西方人的教育,兒童享福,嬌生慣養;踏進社會是戰場,拼命;晚年是老年人的墳墓,真的一點都不錯。我這些年來,大概這三十年來,在國際上每到一個地方,除了講經之外,我非常留意當地的老人福利事業,我要看看退休的老人,他們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。在美國、加拿大,我參觀老人公寓,在澳洲我參觀他們的退休村。在全世界老人福利事業,確實澳洲做得好,值得敬佩的。但是依舊不能脫離西方文化的影響,物質生活雖然沒有問題,照顧得很周到,精神生活痛苦,所以西方人講老年的墳墓。我們看退休村一棟一棟房子,真的就像墳墓一樣,老人住在裡面非常寂寞,非常孤單。為什麼?沒有人跟他講話。中國常講的「坐吃等死」,你說這是什麼味道!確確實實看到,這個老人生病,過幾天死了,過世了,抬走了,看在眼裡;再過幾天,那邊又有一個抬走了,想到哪一天輪到自己。東西方文化不一樣!

  人,我們中國人講命運,算命的說運勢五年一轉。一個人在一生當中,有最好的五年,也有最不好的五年。中國人懂得,希望把我的好運留在晚年享,不好的運,最好在年輕的時候,年輕時候能熬得過,不在乎。年老了不行,身體衰弱,沒有抵抗力。所以聰明人,即使年輕時候有福,他不享,這個行!你不享的時候,這個福就轉到後面去了。年輕有精神、有體力,拼命為社會服務,培自己的福,懂得修福。

  『從於福海生,安住於智地』,不但有福,而且有智慧,福慧雙修,修福跟修慧是一次完成,不是分開來的。大乘經裡頭常講「修福不著相」,不著相是慧,修福不求果報那是智慧。「我種善因,天天希望得善果」,是的,你修福,福裡頭沒有慧。「我只知道修善因,絕對沒有一個念頭希求好的果報」,慧在其中,福慧雙修。

  我們要問如何「安住於智地」?對我們這樣根性的人來講,只有一樁事情,絕不離開佛菩薩。為什麼?佛菩薩是世間智慧最圓滿的人,佛經裡面常講大圓滿,我跟大家講得很多。大圓滿裡面包括三個圓滿:第一個是智慧圓滿,自性本具般若智慧;第二個是德能圓滿,就是你的能力,多才多藝,世出世間哪一樁事情你都精通,沒有一樣你不會的。我們今天講技術能力,他是圓滿的。第三個相好圓滿,依正莊嚴。這三個圓滿合起來叫大圓滿。佛告訴我們,這種大圓滿不是他一個人獨有的。他說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皆有如來圓滿的智慧、圓滿的德能、圓滿的相好,統統都有,「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,這一句話把我們這個病根說出來了。

  我們為什麼不能夠像佛一樣享受大圓滿?你有妄想,你有分別,你有執著,把你的自性障礙住,這是業障。妄想、分別、執著是業障,把你自性的本能,本有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統統障礙住,顯不出來。我們讀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這裡面所說的就是這三樁事情,自性本具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。你看《華嚴經》是不是說這個?《華嚴經》字字句句是我們自分,說的是我們自己,不是別人。毘盧遮那佛是自己的法身,你要認為是另外一個佛,跟我自己不相干,那你就完全錯了。盧舍那是自己的報身,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應化身,全經所說的就是見性之後的事實真相。我們要想恢復,禪宗裡頭常講「恢復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,這個本來面目就是「大方廣佛華嚴」。怎麼恢復法?佛的講法很簡單,一句話「離妄想分別執著」,你就恢復了。佛跟凡夫差別就在此地,佛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凡夫有妄想分別執著。離妄想分別執著,那就是禪,行住坐臥都是禪定。

  這段經文,慧燈菩薩這十首偈頌所講的是佛的三昧,「三昧」就是禪,佛所證得的禪。我在前面不說三昧,也不說禪,為什麼?不好懂,我把它換句話說,正常享受,三昧翻成中國意思叫正受,正常享受。我們今天享受很不正常,不正常是「苦樂憂喜捨」,正常就是三昧。正常是什麼?離妄想分別執著。我們穿衣吃飯,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正常的;我們每天工作,處事待人接物,離妄想分別執著,正常的。起妄想分別執著,要曉得不正常,是六道眾生。

  我們自己清清楚楚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六道。如果你真的自己很清楚、很明白,我的生活、我的工作,我的六根跟外面六塵接觸,確確實實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了,你心裡就明白你已經脫離六道,身還在六道,心不在六道。身要不要趕快離開六道?不需要,不障礙了,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,把這個身留在這個世間,為這個世間苦難眾生服務,幫助他們破迷開悟,幫助他們離苦得樂。這個身留在此地天天福慧雙修,天天提升自己的境界,你說這個生活多快樂!雖然這個身在六道,不染六道;在六道,六道不礙這個身;不但不礙這個身,也不礙自己生活環境。生活環境是土,要知道離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身是法性身,住的是法性土。

  現在有許多人都曉得,都非常擔心,怕這個世間有大災難來。大災難來,這個土地沈到海裡面去了,法性土不沈。這個身可能遇到大災難毀滅了,法性身不滅。覺悟的人證得法性身,住法性土。現在眼前這是什麼?眼前這是變化土。凡夫是業力變幻的,覺悟的人是法性變幻的。變幻的這個相有生有滅,有「成住壞空」,但是法性身、法性土沒有生滅,沒有「成住壞空」。我們學佛要不入這個境界,那怎麼能叫離苦得樂!這個境界我們能達到嗎?能,只要你肯幹。

  所以我講「不離佛菩薩」。不離佛菩薩具體而言,不離經教。這裡頭有無窮的樂趣,這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「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比什麼都樂。我每天在這裡給諸位講四個小時,我每天自己讀四個小時,快樂,其樂無窮!這是正常享受,過佛菩薩的日子,過佛菩薩的生活。你不能契入境界,那就沒有法子。有許多同修問:我也想讀,我也天天聽,怎麼能入?你要把你所讀的、所聽的落實,做到。

  昨天這三位日本法師問我:從哪裡做起?日本人即使是不修淨土的,也知道善導大師。善導大師在日本知名度很高,比在中國高。中國知道善導大師的人不多,日本幾乎都知道,有很多淨土的道場,就用善導大師的名號作寺名,叫善導寺。你一看到善導寺,淨宗法門,你就曉得他們對於善導大師的尊敬。我們在日本看到許多善導大師的塑像,中國很少見。善導大師在《觀無量壽經四帖疏》裡頭說得很清楚,從哪裡修起?淨業三福,學佛從這裡入門。淨業三福頭一條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這是學佛根本的根本。這個人還沒有受過三皈,先在這裡打基礎。正好我們在這邊《十善業道經》講圓滿,這三個日本法師我一個人送一套《十善業道經》的光碟,我以這個禮物供養他們。有這個基礎,你才有資格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,這話是佛說的。

  所以,出家人從哪裡學起?從《沙彌律儀》。我們現在在澳洲建立淨宗學院。我要求我們所有大眾,我們要落實根本修行方法,時間兩年。這兩年我們專修《弟子規》、《太上感應篇》、《沙彌律儀》。怎麼做?一天做一條。不這個作法,不能成就,一天做一條。經可以聽,拓開你的心量,改變你對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,落實是最根本的。你連人都不會做,你還能成佛嗎?你還能入得了佛的境界嗎?所以不學《弟子規》不會做人,你將來失人身,你再得不到人身了。不能落實《沙彌律儀》,你不是出家人。

  有人說,做很難。是難,難在什麼地方?什麼原因難?你的惡習氣已經養成,壞習慣已經養成。換句話說,你統統過的是不正常的生活,養成習慣。現在叫你改過來恢復正常,你感覺得很苦,這是一個瓶頸必須突破。突破之後,《沙彌律儀》是出家人正常生活,《弟子規》是在家人的正常生活。正常生活有樂在裡頭,那是真樂,真的自在。現前樂,來生更樂。過不正常生活,只要你自己冷靜去想一想,你現在過得很辛苦,你所尋求的那些樂,那個快樂是不正常的。那種樂像什麼樣子?好像是吸毒、打嗎啡,讓你興奮一下,後遺症不堪設想,他是不正常的生活。你過正常生活,法喜充滿。

  所以人不能沒有福,不能沒有智,然後你能夠『觀察一切法,修行最勝道』,「最勝道」是佛道。你仔細觀察世出世間一切法,你就會選擇一條最殊勝的道路去修學。昨天他們也問我,這幾個日本法師也是很麻煩,就是煩惱斷不掉,妄念斷不掉。他問我斷妄想、斷妄念有什麼好辦法?他們參禪,參禪妄想雜念決定參不掉。我告訴他,最好的方法是念「阿彌陀佛」。你要會念,什麼叫會念?那真的是時時刻刻要提高警覺。念頭才起,古人講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念頭一定會起,這是你的無量劫的習氣;念頭才起來,不管是善念是惡念,只要念頭一起,立刻警覺到,一句「阿彌陀佛」把這個念頭壓下去,就對了。妄念剎那剎那不停,你要照顧到、要警覺到,宗門講照顧話頭,讓聲聲佛號都能把你的煩惱控制住,把你的煩惱壓平。

  你能夠這樣做,時間不要很長,三年到五年,你往生極樂世界就可以自己做主,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。不難!難在什麼?你不肯幹,你不肯認真幹。這是對自己下功夫,對別人要全心全力服務照顧。為什麼?沒有福報不能往生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,都是福慧雙全。用佛號壓煩惱是智慧,這是修慧。用這個身體,我在這個世間,這個世間是旅館,這個世間不是我的家,這個世間所有一切與我都不相干,包括這個身體,我走的時候一樣都帶不走。所以盡量奉獻,為社會、為眾生、為佛法去服務,多做好事。要知道哪個能帶走的,哪個不能帶走的。不能帶走的,盡量不用,要善於運用。能帶走的時候,那是功德,福德功德是能帶走的。

  請看慧燈菩薩偈頌第五首:

  【一切佛剎中,一切如來所,如是遍法界,悉見真實體。】

  前面一首偈是講修行,這一首偈是講證果,是接著來的。修行一定要能證果,如果不能證果,這個修行白修了!這四句偈意思很清楚,意思很深很廣。『一切佛剎中』,這不是指一佛剎,盡虛空遍法界,像經前面所說的,世界微塵數剎土。諸位同學要仔細聽,不是恆河沙數,恆河沙數不多,世界微塵數。這個世界不是講一個地球,不是講一個太陽系,世界是講三千大千世界。黃念祖老居士在《無量壽經解》後面附的一篇文章,講他對於佛教裡所講的世界的看法。他說我們今天所講的銀河系,銀河系就是佛教裡面講的單位世界。照他這個法說,佛的剎土範圍就太大了。一千個單位世界才叫一個小千世界,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,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。就以這個來算,一個大千世界有多少個銀河系?十億個。十億個銀河系是一個剎土,一佛剎,世界海微塵數佛剎,這是「一切佛剎中」。

  『一切如來所』,佛剎是大世界,「如來所」就是佛講經的道場。『如是遍法界』,佛剎遍法界,如來講經道場也遍法界。這個如來是哪個如來?給諸位說,一切如來,就是《華嚴經》裡面講的毘盧遮那如來。毘盧遮那如來何以說是一切如來?毘盧遮那是梵語,它的意思翻成中文是遍一切處,你們想想是不是一切如來!這十首讚頌,第一首第一句「一切諸如來」,我們從這裡頭去看,去體會意思。開經偈上講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不能不懂。毘盧遮那佛是法性身、法性土,是能現能變;無量無邊世界微塵數剎土、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所現所變。可是你要知道事實真相,能所是一不是二。所以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,我們從這個地方心量拓開了。

  我們服務的對象,我們要學佛,佛示現在九法界,在世界微塵數剎土裡面,無處不現身,無時不現身,現無量無邊身。他是怎麼現的?能現能變的因是他的本願。在因地修行,曾經發過願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這是因。因要沒有緣,不會現身,眾生的業感那是緣,因緣具足,佛就現身。現什麼樣身?現無量無邊身。《普門品》裡面只是講歸類,歸納三十二種應身。《華嚴經》上講得比較多,五十三參,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五十三種不同的身分。要知道什麼樣的身相都能現,我們的心要拓開。

  耶穌基督是不是毘盧遮那佛?你要問我,我跟你說,肯定是毘盧遮那佛。穆斯林裡面的阿拉是不是毘盧遮那佛?是毘盧遮那佛。應以基督身而得度者,毘盧遮那佛就現基督身;應以阿拉而得度者,毘盧遮那佛就現阿拉身。所以唯一的真神,在佛法裡面講是「唯一的真性」。你講真神,行;你講上帝,行;你講真性也行,名稱是假名,隨便你怎麼講,是一樁事情。所以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,剎土眾生就是自己的清淨法身。我們凡夫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,分自分他,把心量變得那麼小、那麼可憐,造無量無邊罪業,不知道事實真相。

  我見到阿拉,我會頂禮;我見到耶穌,我會膜拜,人家覺得很奇怪。我過的是正常生活,他們分這個、分那個,成見很深,這是不正常的思想,不正常的生活。學佛的人有智慧,要明理,要通達事實真相。修行的方法,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法門,包括世間所有的宗教,包括世出世間所有聖賢的教誨。決不是說除了佛講的,其他的都不算,其他統統都是佛。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思想言行,他是民主自由開放,他不專制。單單講「講經」,佛法裡頭五種人講經,你看不是佛一個,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是經,菩薩所講的也是經,弟子所講的也是經,仙人所講的也是經,變化人講的也是經。只要符合佛所講的標準,那就是經。

  這個標準,佛門裡稱之為「法印」。大乘經一法印是實相,換句話說,他所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。佛講的是宇宙人生真相,耶穌講的也是宇宙人生真相,那就是經。你看看這個思想多麼開放、多麼偉大,不專制。不是只有我說的是經,別人所說的都不是經,佛不是這個說法。佛所講的是事實真相,宇宙人生真相,不管是什麼人所說的是宇宙人生真相,這就是經。我們在講席裡常講「隨順法性」,不管是什麼人,他講的是隨順法性,那就是經。什麼是法性?父慈子孝,這是隨順法性;倫常道德,隨順法性。孝順父母,奉事師長,《古蘭經》上也是這個講法,《新舊約全書》裡頭也是這個講法,那怎麼不是佛說!那都是經。孔老夫子也是這個講法,中國道家還是這個講法。隨順法性,這就是說隨順真理,真理永恆不變,與一切大眾和睦相處。

  佛教給我們布施供養,幾乎所有宗教裡面的典籍都講到布施供養,都講到要憐憫老人、病人、窮苦的人,要常常周濟他們,所有宗教裡都有,這是真經。所有宗教裡面都講「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」,佛家講的這四個根本戒,所有宗教裡都講。所以我肯定所有宗教裡面的神聖,全是毘盧遮那佛的化身。應以什麼身得度,就現什麼身;應該給他說什麼法教化他,他能歡喜接受,就用什麼法。佛無有定法可說,佛沒有一定的身相,無量無邊的身相。

  我們如果真正明白、真正懂得,菩提道中只有我一個人是凡夫;就像善財表演的一樣,除我一個人之外,所有一切的眾生,全是佛菩薩示現來教我的、幫助我的、成就我的,我對於一切眾生,都要把他看作是佛菩薩。大乘經上佛常講,「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」。《華嚴經》上講的更貼切,菩提道上修行人,我一個是凡夫,除我之外,所有都是善知識。善知識在我面前所作的示現,有正面的、有反面的,都是教我的。正面的是善行,我要向他學習;反面的,他示現的是惡行,他也是我的善知識,提醒我,我有沒有這個惡行,有則改之,無則嘉勉。所以善人是佛,惡人也是佛;善人是老師,惡人也是老師。

  佛法各宗各派祖師大德常常問學生,你會麼?這個「會麼」是你會不會學?你要會學,你這一生當中成無上道。善財給我們作模範,表演給我們看。他一生當中為什麼能成就?我們為什麼不能成就?因為我們有嚴重的妄想分別執著,不知道一切眾生都是善知識。《八大人覺經》上,佛教我們「等念怨親」,「等」是平等,平等念待怨親。「怨」是冤家對頭,對我有誤會,毀謗我的,陷害我的。我心目當中他是菩薩,他示現這個,看看我還會不會生瞋恚心。我要是生瞋恚心,我錯了。我的忍辱波羅蜜,我的禪定波羅蜜,我的般若波羅蜜,在這個地方看,能打幾分。一切逆緣、逆境來的時候,歡喜承受,沒有絲毫怨恨,我及格了。

  所以我在承受嚴重打擊的時候,我寫了幾條生活在感恩的世界,現在流通到全世界。這幾條東西是從哪裡來的?如果不受這些人打擊,這個東西就出不來。我自己得利益,流通到全世界,多少眾生得利益。這是我的惡知識做的逆增上緣,他有沒有功德?他有功德,他做的不是壞事,是好事。他要不是這樣對待我,我不會做這個反省,我不會寫出這六條。這六條我自己得利益,流通到全世界,不曉得多少眾生得利益,我們知恩報恩。他們就算是,或者是不善的心,但是對我,他做了好事。他對別人可能是結怨仇,對我沒有,我不會結怨仇的。

  所以順境善緣,不起貪愛,沒有貪念;逆境惡緣,沒有瞋恚,我在這裡頭去修行。修行最勝道,成就自己的「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」,所收穫、所得到的是「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隨緣、念佛」,你說多快樂!法喜充滿,全心全力為正法久住,為幫助這些苦難眾生度過劫難。這不是普通的小災難,是劫難,是大災大難。用自己真實修行的功夫,迴向給苦難眾生。我不真修行,他們就多受一分苦難;我真正用功修行,他們災難就減輕一分,真正修行不是為自己,是為眾生。自己什麼樣的惡習氣決定要改,我要不改,眾生多受一點苦,我們不忍心;我能夠痛改前非,眾生就少受一分苦。所以自行跟化他是一不是二,總得要明瞭這個道理。

  證果就是這首偈裡頭最後一句,『悉見真實體』。真實體是什麼?禪宗裡面講的是見性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。教下講的是什麼?諸法實相,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宇宙人生真相。你見到真實體了,體是自性。見到體,當然你就會明瞭相,體相用,一而三,三而一。下一首偈是講的相用。先見體,體能現能變,十法界依正莊嚴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性識是體。

  清朝青蓮法師註的《地藏菩薩本願經科註》,他前面的五重玄義跟其他的法師不一樣,他完全用「不思議性識」,我在其他法師註解裡沒有見過。五重玄義頭一個釋名、辨體、明宗、論用、判教,五條他都加上「不思議性識」,跟《華嚴經》此地義趣完全相應。我講那段玄義的時候,特別強調我看到這句非常歡喜,他是真正見到真實體。體見到,那性相還有什麼話好講,太容易了!從體起相起用,然後才能成就自己,才能夠成就眾生。體在哪裡?遍一切處,相、作用統統都遍一切處。菩薩見到了,這裡面都是講的從十方世界來到華藏世界聚會的菩薩摩訶薩。

  他們見到了,為什麼我們見不到?實在講,體、相、用都擺在我們面前,毘盧遮那佛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,我們的身心含容在毘盧遮那佛的法身之中不自覺。迷了,迷了自己就作怪。那個作怪的根就是妄想,自以為是,真的叫胡思亂想,膽大妄為,敢造惡業。惡業違背性德,惡業就起了變化,變現出六道三途,自作自受。好像一個人每天晚上睡覺做惡夢,那個惡夢不是別人給你的,是自己造的。惡夢當中驚醒,嚇得一身冷汗,每天過這個日子,不好過,自作自受。

  要知道三途六道本來都沒有,佛在《金剛經》上用的形容詞說得很好,「夢幻泡影」,我們就在夢幻泡影裡頭。這個夢幻泡影相,是真的還是假的?說真的、說假的都錯了。錯在哪裡?錯在你有妄想分別執著,你還要問它是真的、是假的。真的,你執著是真的;假的,你執著假的。總而言之,你有執著、有分別,你就錯了。真正覺悟的人,那是什麼樣的一個態度來對待?沒有真假,不能說有真假;換句話說,不能有分別執著,那就對了。對在哪裡?你在這裡頭還是正常享受,這就對了。才有妄想分別執著,你的享受就不正常,你是凡夫的享受,錯了!要學菩薩。

  第一首偈第二句講的「遠離於眾相」,前面講得很詳細。你要能「遠離於眾相」,你現在問真問假,這都是相。你為什麼會有這個疑問?你沒有離。所以我常說,你們常常看到我就提一大堆問題,凡是有那麼多問題來問的都是不老實。他什麼問題都沒有了,一句佛號念到底,老實人。你還要拉哩拉雜的那麼多問題來問,不老實。我這個話說過之後,有很多人裝老實,他確實有一大堆問題,見到我他不問。裝老實不行,他不是真老實。真沒有問題的,那是老實人;有問題不問,還是有障礙。為什麼?你的信心生不起來,這個東西障礙你的信心。佛為什麼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?就是對這一類根機的,說法幫助你破迷開悟,斷疑生信。你只要有疑惑,你的信心生不起來,斷疑生信那是多麼重要。所以有疑一定要問,不要裝老實,真沒有疑問的,那叫老實人。我們不老實,不老實就不老實,希望從不老實變成老實,這樣學就是正確。有疑不好意思問,不敢問,錯誤永遠錯誤,你的信心生不起來。

  你學佛,學佛的心是漂浮不定,禁不起誘惑。哪些人呢?學佛同修裡頭絕大多數的人。你為什麼會退心,為什麼會退轉,為什麼經讀不下去,聽經聽不出味道,不能生法喜,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,懈怠、放逸、墮落。如果遇到這些事情,又不知道反省,又不能夠檢點,不能改過自新,你還會有什麼成就!你在這一生當中空過了,可惜!佛苦口婆心的教導,這些經文你聽了、你讀了,統統沒有用上。

  在現實的社會裡頭,無論是古今中外,學佛從哪裡學起?從十善業道修起。你能落實嗎?不殺生,從心地裡,決定沒有傷害一切眾生的意念。不但是動物,沒有傷害牠的意念,植物都不傷害,你才算真正做到。對於蚊蟲螞蟻,佛弟子心目當中看到了,都合掌對牠致敬,不能輕慢,螞蟻菩薩、蚊蟲菩薩。蚊蟲來叮你,來咬你一口,歡歡喜喜,我布施供養,我供養菩薩,不會把牠趕走。趕走是什麼?你太吝嗇了,你不肯布施、不肯供養。從這個地方,修自己的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慈悲。對一切人事物,絕對沒有控制的念頭,我們這個戒行才清淨。不偷盜,對於一切人事物,絕對沒有一分一毫佔有的念頭,我這條戒才清淨。

  十善業道條條做到,你在這個世間是個好人。人的腳跟站穩了,就是不學佛也不會墮三惡道,來生一定得人身,人道的資格取得了。如果這一點還都做不到,怎麼能談學佛!學佛是學聖人、學大聖人。十善業做到了,真正孝養父母,真正奉事師長。我拿什麼孝養?拿什麼奉事?我拿我自己的十善業道。從這兒開始,以這個基礎,進一步學三皈五戒,一步一步往前走,這是佛法。

  佛法在中國是大乘,佛在戒經上講得很清楚,「不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」。佛這個話是什麼意思?小乘偏重在戒行上,你要不從小乘戒做起,你的大乘落空。你會說,說得很好聽,你做不到。境界一現前,立刻就看出來,手忙腳亂,妄念紛飛。所以要想在佛法裡成就,世尊入滅的時候,教我們兩句話,「以戒為師,以苦為師」,你要不能吃苦,你要不能持戒,你就不能入佛門。佛門廣大,不得其門而入,哪裡能證果?你怎麼會懂得諸法實相!諸法實相真的就在眼前,你的六根就有障礙。佛說得很清楚,你有煩惱障,你有所知障,這兩種障礙障住了。

  毘盧遮那佛一切時、一切處圍繞在你的周圍,你有眼不見,有耳不聞,你有心體會不到。經文前面三句就是告訴你遍一切處,佛土遍一切處,佛身遍一切處,一切佛剎那是佛土,一切如來是佛身。佛的法性身、法性土遍一切處,我們一般人聽到不會反對。佛有十身,一一身都遍一切處,讀《華嚴經》的人,聽《華嚴經》的人能接受。為什麼?聽多了,有過一段長時間的薰習,多少能體會到少分的意思,你聽了之後不會反對,但是還不能夠契入。這是什麼原因?為什麼不能契入?你的二障沒有放下。二障放下談何容易!總要減幾分。煩惱斷不了,煩惱要減少;所知斷不了,所知也要減少。這樁事情,一定要有增上緣,增上緣不能夠疏忽。

  增上緣是什麼?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一開端,就教你親近明師,親近善知識是重要的增上緣。遇到善知識,你就真的遇到寶,自己如果沒有成就,不能離開善知識。我早年親近章嘉大師三年,我不是三年就有能力離開他,是他老人家往生,他離開我了。他老人家要是在世的話,我一生會依止他,我不會離開他的,我的佛學根基是他老人家奠定的。他走了之後,過了一年,我找到李炳南老居士,這是真善知識。他要求我五年不要離開他,這是中國過去一般學生親近老師的規矩。我深受他教誨的利益,我跟他十年;十年之後這才離開,我能獨立了,根紮穩了。

  我二十六歲學佛,今年七十六歲,整整五十年。修學過程當中,弘法過程當中,我講經四十四年從來沒有中斷過。遇到許許多多的障礙,我沒有被淘汰掉,無論是順境是逆境、是善緣是惡緣,都能幫助我提升境界。所以我才真正是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,我講的是真心話。順境幫助我提升,逆境也是大幅度的幫助我提升。我這一生修學的經歷,確確實實可以供現代同學們做參考,是一個學習的好榜樣。任何沈重的打擊,我能夠承受得了,而且歡喜快樂。愈是大的打擊,我的境界愈往上提升,我怎麼能不感恩!我怎麼能夠不報恩!知恩報恩,我以我自行化他的功德,念念迴向給一切眾生。這一切眾生包括這些人在其中,普同迴向。現在時間到了,今天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