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三七0卷)  2000/10/19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370

  請看「世主妙嚴品」,得法讚佛,八部四王眾,阿修羅王偈頌,第六首:

  【佛出於世救眾生,一切智道咸開示,悉令捨苦得安樂,此義遍照所弘闡。】

  遍照阿修羅王,他是「得種種方便安立一切眾生解脫門」。菩薩給我們的啟示非常之大,特別是在現代的社會。如何安立眾生,可以說是現代社會一個最大的問題,這個問題牽涉的面非常之廣,也非常之深。現代這個時代,由於科技的發達,大家都知道,科技確確實實是日新月異,但是人文、倫理道德的教育被疏忽了,所以科技愈發達,人心愈恐慌,愈不能夠安立,造成這個社會最大的一個困惑,現代許許多多人都在尋求怎麼解決這個問題。

  我們這些年來也非常認真努力,我們覺得這個問題嚴重。我們在講經不斷的提醒同修們,社會安定的問題,世界和平的問題,人民真正幸福的問題,《無量壽經》上講「惠以真實之利」,一切眾生怎樣才得到真實的利益?真實的利益不外乎物質生活富裕、聰明智慧增長、健康長壽,總不外乎這三方面,這是真實的利益。現在這三方面都受到嚴重的威脅,這個問題的解決我們也想了很多,不是政治能夠解決得了,也不是軍事能夠解決得了,經濟跟科技現在正在發展,不但不能解決這個問題,使這個問題愈來愈嚴重,於是我們想像到,從前釋迦牟尼佛為什麼選擇教育。

  世尊選擇教育態度非常明顯,不像中國孔子。孔子,我們讀孔子的書,書裡面記載,孔老夫子是尋求從政,周遊列國,目的是想謀得一官半職,來實現他的理想,實現他的抱負。而是在當時的列國,這些國君諸侯沒有人敢用他,才回到老家從事於教學工作。釋迦牟尼佛的情形不一樣,他是王子的身分,他不需要去謀求政治地位,他的地位是現成的,他主動放棄、捨棄了,而選擇,用現在的話來說,就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。他選擇這個行業,選擇這麼一個工作,而且是義務的為大眾服務。服務的對象不限於自己的國家,在那個時候他服務的對象是國際,我們在經典上常常看到,十六大國王皈依,護法。所以他真正做到不分國家、不分族類、不分宗教,就是今天所講的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,這是給我們最好的一個榜樣。

  長行裡面講「開種種權門」,權巧方便。這一種權巧方便,大乘經裡面說得很多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,《華嚴經》末後五十三參更是最好的榜樣。善財童子去參學這五十三位菩薩,實際五十三位都是諸佛如來應化的,這個我們毫無疑惑。因為《華嚴經》上,這些諸天眾、諸神眾,都是諸佛如來變化所作,那五十三位善知識還有什麼話好說?每一位都是諸佛如來應化的,真是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,五十三個人示現的形象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。這裡面示現以宗教人士出現的,只有六位善知識,只有六個人是宗教身分出現的,其餘的都是社會的各行各業。所以佛教的教學,我們要認識清楚,它是今天所講的多元文化。由此可知,如果這些眾生是基督教的身分,佛一定現基督教教化他們;他是回教的習性,佛一定現回教身分教化他們。於是我們才肯定,不但所有宗教裡面的神聖,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聖賢,無一不是諸佛如來的化身,我們對於這些矛盾就消除,疑惑化解了。障礙排除了,我們的恭敬心,恭敬讚歎、尊重供養之心,自然就生出來了。

  我們曉得眾生根性不相同,居住雖然在一個地球,因為過去交通不發達,彼此不相往來,形成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族群,佛在各個不同文化、各個不同族群裡面,示現的聖賢,因人施教。原本都是一家;不但是一家,原本是一體。在我們稱諸佛如來,在穆斯林稱阿拉,在基督教、猶太教稱上帝,其實都是一樁事情。如果我們用方便話來說,其實就是一個人,是一身,在哪個地區人家稱他什麼。譬如一個有德行、有才華的人,他在家裡面他的子女稱他作父親,他在學校任教他的學生稱他為教授,那名稱不是就不一樣嗎?我們現在看到許多人印出名片,幾十個頭銜,他到哪裡人家就怎麼稱呼他,其實是一個人。所以我們曉得,今天世間眾多宗教所供奉的神明,其實是一個人,他在哪個地方,哪一種不同的稱呼。我們明白了,我們搞清楚,我們的心量拓開了,大乘經上講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再不懷疑了,所以我們能夠跟一切不同國土、不同族群、不同的眾生和睦相處。我們以真誠清淨平等心對待一切人事物,是依據這個道理,確確實實是平等的。

  世間也有許許多多的道學,表現種種不同的神異,那也是事實,我們接觸了,看到、聽到了,心裡很清楚,他是屬於某一個階層,他修學程度達到了某一個階層。一些不了解事實真相的人,奉之為神明,誤以為究竟,其實他上面還有。到真正究竟圓滿,是大乘經上所說的。我們怎麼曉得大乘經上所說的是究竟圓滿?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十法界都用意識,沒有離開意識;六道凡夫用意識用錯了,所以才搞生死輪迴;四聖法界用意識用正確了,他沒有錯誤。意識依舊是妄心,不是真實的,用八識五十一心所,他們用的是純善,沒有惡。六道凡夫善惡混雜,愈往下面來惡就愈多,惡心所多,善心所少,所以果報就不殊勝。完全用錯是地獄眾生,完全用正確是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。如果把八識轉變成四智,他就超越十法界。法相宗裡面修行重要的「轉識成智」,怎麼個轉法?不用心意識,不用心心所,你所用的就是自性,禪宗講明心見性,四智菩提就是性,完全用性德。隨順性德,那是一真法界的菩薩,超越十法界。性德裡面沒有意思,有意思都在意識裡頭,沒有離開意識。

  菩薩在此地講,『佛出於世救眾生』。「眾生」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,不僅僅是娑婆世界。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,在《華嚴經》上說得很清楚,毘盧遮那的化身。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,也是毘盧遮那的化身,沒錯!毘盧遮那是誰?毘盧遮那是自性,所以稱之為「法身佛」。也就是毘盧遮那是能變、能現,釋迦牟尼跟阿彌陀佛都是所現的;一切諸菩薩眾,我們今天講一切宗教裡面的聖賢、神明、神聖,都是毘盧遮那所變。毘盧遮那在哪裡?「毘盧遮那」是梵語,它的意思是「遍一切處」,毘盧遮那沒有形相,遍一切處。

  上一個星期天,伊斯蘭教的傅女士跟我們講演伊斯蘭教的生活,她也提到了他們的上帝阿拉,她說阿拉從來沒有人見過,穆罕默德也沒有見過。穆罕默德想要求阿拉現身給他看看,他說一座山爆炸了。我們想想他們講的阿拉,跟佛家講的毘盧遮那,確實是一不是二。她說世界眾生都是阿拉造的,佛經裡面講虛空法界是毘盧遮那所現所變的。但是毘盧遮那對我們所教導的,適合於這個地區人的根性,對穆斯林所教導的是適合他們那個地區的根性,不一樣。我們看看他們的經典,說事多,說理少,偏重在日常生活的教訓很多,教你怎麼做人、怎麼工作、怎麼處事待人接物,這一方面教得很多,日常生活都規定得很詳細。佛法裡面也有這種教誨,所謂是「律儀三千,八萬細行」,但是沒有像他們那樣規定那麼明確。

  大乘佛法,特別是大乘佛法理多,講理的部分多過於論事,幫助我們開智慧。於是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、宇宙人生的大道理,我們懂得多,所以我們的心量自然就拓開,自然就包容一切諸法,自自然然的主動以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慈悲,對待不同的宗教,對待不同的族類,對待不同的眾生。所以從這上面去看,我們能體會到,這個境界提升了一層。最為明顯的,不傷害一切眾生,不吃眾生肉,這是很明顯的提升了一級。看到一切眾生,他也是一條命,為什麼殺他來養我?為什麼不能殺我去養他?大乘佛法裡面,菩薩是「捨身」,我們在經上看到「捨身餵虎」,看到老虎飢餓很可憐,沒得吃,把自己身體送給牠、餵牠,「割肉餵鷹」,能夠捨己為人,慈悲到極處。如果你要不明這個道理,沒有契入這個境界,這個事情做不到的。

  大乘菩薩餓死,也不會傷害一個動物。他知道生死是個很平常的事,身有生死,佛性沒有生死。這個身捨掉了,立刻去換一個身。捨身餵虎,就好像我們看到一個沒有衣服穿的人,可憐的人,我們身上衣服脫下來送給他,就這麼簡單。我們送給他的時候,再換一件衣服,捨身受身就跟穿衣服、脫衣服一樣,受身是穿衣服,捨身是脫衣服。大乘菩薩契入這個境界,知道沒有生死;世間人不了解事實真相,貪生怕死。佛了解,這些法身菩薩們了解事實真相,所以他能做到,他很容易做到,對他來講一絲毫都不困難。他怎麼知道的?學來的,歸根結柢還是教學,世尊教導他們。我們也學佛學了那麼多年,我們為什麼還做不到?從這個地方應當能體會到,我們的根性不利,遠遠的比不上那些菩薩們。他們的根利,他們聽了佛的教誨,他就能夠悟入,所以他能得受用。我們今天聽到佛的教誨,不但不能入,悟都沒有,那怎麼能做到?所以必須要能夠契入境界,你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。

  我們要問我為什麼根性這麼鈍?為什麼我不能夠悟入?這原因究竟在哪裡?這個問題我們在講席當中,也不斷重複的提醒,真正的關鍵就在自私自利。起心動念都是想自己,自己總要講享受,這一享受就壞了、就迷了,自私自利的心就生出來。所以佛縱然當面跟你說法四十九年,你也沒有辦法悟入;別說入了,開悟都不可能。這就是一般講,你有業障,你有深重的業障。深重的業障就是自私自利的念頭,你貪戀世間的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的享受,你執著自己的成見,總以為自己想的、自己看的是正確的,別人講的、佛菩薩講的也未必正確,這叫「所知障」,貪圖世間一切的享受是「煩惱障」,這兩種就把你障礙住了。你自性裡頭,本來具足無量無邊的智慧德相都不能現前,被這兩種障礙障住了。

  要破煩惱障,那就得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一切享受,特別是五欲六塵的享受,你放下煩惱障了。放棄自己的成見,知道自己的想法看法是錯誤的,放棄成見,這是破所知障。於是這樣才能夠接受佛陀的教誨,佛說話你有悟處,確確實實如古人所說「聞一知十」。古人講得好,「一聞千悟」,你才會有這個境界現前。你這兩種障礙不排除,佛菩薩怎麼慈悲,只跟你結個緣而已,你阿賴耶識落個種子,這一生當中決定不得實際的受用。我們要明白這些事實真相,要懂得這個大道理。佛法,現在世間人所講叫「真理」,佛法是真理。真理決定沒有界限,真理決定是清淨、平等,清淨就是沒有污染,平等就是沒有高下。

  『一切智道咸開示』,這一句話包圍得廣,佛法裡面講無量無邊的法門。無量無邊法門,過去一般人都看到佛門裡面自己的,沒有超越佛教的範圍。現在我們明白了,「一切智道」包含不同的宗教、不同的族群,世出世間所有一切的聖賢人,這才是「一切智道」。凡是啟發眾生智慧的都包括在其中,所以不一定是佛菩薩的教學,耶穌基督的教學,穆罕默德的教學,中國孔子、孟子、老子、莊子的教學,都包括在其中。從這個地方我們才體會到,隨類現身,隨機說法。《楞嚴經》裡面說得也非常好,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,這話說得多好!

  所以感應示現沒有原則、沒有方所,完全隨眾生的意念,正是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在《華嚴》,特別是在五十三參裡面,我們深深體會,想佛說法就現佛身,想菩薩說法就現菩薩身,想比丘說法就現比丘身,想王公大臣說法就現國王身、大臣身,喜歡童男、童女說法就現童男、童女身,這是充分顯示出一切法從心想生,我們要曉得。這樣一來我們的心境開闊了、坦然了,一絲毫疑惑都沒有,才真正得清淨心、真正得平等心,我們的生活自自然然就得大自在。這個大自在就離苦得樂,苦是不自在你就苦,得大自在就是得安樂。這在佛法裡面講是證果,修行證果。修行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,證得清淨自在,在生活裡面得清淨自在,這是證果。

  自己得到之後,這才能幫助一切眾生,幫助佛「於世救眾生」。用什麼方法幫助?教化。教化不僅是言語,而且還有行動;不但是教佛法,還要教世間法。如果你要問:哪有這種事情?不錯,近代你沒有見過,你也沒有聽說過,古代出家人教世間法。諸位去念古書,中國歷史上許許多多人物,他求學在哪裡求?在那個時代沒有學校,想讀書,書本到哪裡去找?宋朝以前的書本都是手抄的,買不到。到什麼地方去抄?寺廟裡頭的藏經樓、藏經閣,就等於說是現在我們的圖書館。這裡頭不但藏有佛書,世間諸子百家什麼樣的書寺廟裡都收藏。所以到哪裡去念書?到寺廟裡頭。傳授世間一般的知識,誰教?出家人教,出家人通世出世間法。

  明朝以前出家人都是經過考試的,不是隨隨便便想出家就出家,沒那麼簡單,要通過國家的考試。國家考試的標準是進士的學位,所以你要參加考試,就是你一般的知識水平要達到進士,達到這個標準,然後在社會上很有地位,上從天子、皇帝,下至地方文武百官,哪一個對出家人不尊敬?他是社會導師,也是他們的顧問,他們有什麼疑難雜症不能解決,去寺院裡面向這些法師們請教。法師們真有智慧、真有學問,真能幫助他解決問題。這個考試制度是清朝順治皇帝廢止的,《印光大師文鈔》對於這樁事情,多次感到遺憾,順治皇帝把這樁事情做錯了。考試制度一廢止,出家人素質就下降了。所以今天佛門之衰,什麼原因衰的?這個制度廢除所遭遇到的後果。

  說老實話,也幸虧順治皇帝廢除,我們才能出家,如果考試制度還在的話,恐怕我也沒有辦法考取;說這個話,這是自私自利。可是我們要曉得,出家之後要認真努力發憤求學,我們世間法要通達,許許多多典籍課程我們要修學。特別是在現代,有很多科技、電腦的課程,不能不認真學習,你要不認真學習,你就不能解決問題。所以我們同學一定要曉得,佛法要用功,要把它學好,世間法也要把它學好;至少我們要在倫理道德這些學科裡面,把它學好。我們今天走的路子是教育,我們提倡,不建寺廟,建學校。將來學校多了,中學裡面、大學裡面,你們同學們要去教。現在我們的際遇,實在說「百千萬劫難遭遇」,國家承認我們的教學。諸位同學在此地,將來拿到這個地方的結業證書,這個結業證書就很有效果,國家承認。將來在學校任教,你就取得教師、教授的資格。

  我們偏重在德行、修身這個課程。修身這個課程民國初年還有,我們希望將來這個課程要恢復,奠定德學的基礎,這才能夠挽救世道人心。不但要講求,一定要實現,要從我們自己本身做起。我們要學釋迦牟尼佛,不但是天天講經說法,在生活裡面做出示範,我們真的把名聞利養放下,真的把一切物質享受放下,放下之後,我們很快樂、很自在,讓社會大眾仔細去看看,你過得有沒有我這麼快樂、有沒有我這麼自在?讓他們看了之後,生起羨慕之心、效法的心,社會風氣就能夠轉過來。所以不從自己本身做起,這個教學的效果就很難收到,特別是在現代社會。這是智慧的教學,我們展現智慧的生活。

  目標,『悉令捨苦得安樂』。離苦得樂是果報,果必有因。由此可知,因果教育重要。我們要把因果的理論講清楚,因果的事實要舉例給大家看。舉例最好舉現代的例子,古時候例子很多,有很多人不相信,所謂「盡信書不如無書」,書裡頭說的是真的嗎?要舉出現前的例子。我們盡量在報紙、雜誌、資訊裡面去蒐集,我們每一個同修都應該要存這個心,見到了蒐集,蒐集之後儲存在電腦裡面。將來多了,我們可以印書,提供給大家做參考。中國有很多,外國也有不少,我們現在開始也在外國蒐集這一類的資訊,蒐集來之後我們把它翻成中文。有人跟我講,說外國出的書都有版權,我們將來會不會侵犯別人版權?我說:不會。我們蒐集起來自己用,我們印成書,內部做參考資料,我們不在外面發售,就不會侵犯他的版權。我們在應用,在講經說法裡面舉例子,做為自己的參考資料,加強聽眾的信心,讓他了解這是事實真相,這不是假設、不是幻想,是千真萬確的事實,然後這才能夠回心轉意,修因證果。

  世間人所希望的果報是什麼?發財。你修這個因,你果然就發財,不就證果了嗎?你喜歡長壽,你修這個因,真的得長壽。這正是佛家常講,「佛氏門中有求必應」;「必應」就是果報,果報就現前了。世間人所追求的是小果、小報,很容易得到的。可惜現在人追求福報,他把因緣搞錯了,用一些不正當的手段、違背因果的方法,這樣雖然求得了,他怎麼會求得的?他命裡頭有的,那不是求得的,是他命裡有的。命裡有的能夠現前,雖現前已經打折扣了,為什麼?他造惡業,惡業折福,他用不正當的手段去發財。譬如他發了一百萬,他命裡頭本來有兩百萬,因為用不正當的手段,已經打了對折,這是錯誤的。他如果懂得道理、懂得方法,如理如法去做,他命裡頭兩百萬,他會發到四百萬。這些理論與事實、方法,《了凡四訓》裡面講得很清楚,所以《了凡四訓》我們一定要大力的推廣,我們不辜負印光老法師。印祖一生不遺餘力的來推廣這個法門,這個法門我們今天看是因果的教育,教導人種善因必得善果,教導人有求必應。這是幫助現代人,而現代人最迫切需求的,這真正叫應機。

  善根深厚的人,目標遠大的人,再幫助他向上提升。你所得的果報不希奇,這個果報能享受多久?何況這個世間災變頻繁,誰能保證自己的富貴能夠延續若干年?沒有人能保證。所以要懂得這個道理,他就會向上提升。佛法裡面再教導他,比人間福報大的天上,天也是事實,也不是幻想,確實能夠幫助你生天;還有比天人福報更大的,愈往上去福報愈大,不斷向上提升。究竟圓滿真實的福報,佛在經上常常教導我們,西方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那個地方是究竟圓滿的福報,沒有一樣不圓滿,連科學技術都圓滿,所以到那個地方去,在很短的時間,就將自性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全部開發出來。可是你能不能相信?

  許許多多人今天都在修淨土,可是真正能生淨土的人不多,原因是什麼?雖然修,不是完全相信,他那個信心若有若無,他的願心是進進退退,所以就很難成就。我們要怎樣幫助他?要教導他、要勸勉他,讓他真正在理上通達;理上通達,事相上就不懷疑了。我們為什麼對西方極樂世界,不能完全肯定的相信?理沒有搞清楚。從理論上建立的信心叫正信,不懂理論就相信是迷信,那不算是正信。迷其理,而相信別人所說的,這叫迷信。迷信要不動搖,那也能成功,這也有好處,他真的迷了,他就迷去了。沒錯!所以佛家講「唯上智與下愚不移」,上智是什麼?通達道理,他正信,他往生;下愚是迷信往生的,他也不動搖。老師傳授給他的,他就相信;甚至於老師未必相信,他真相信;很可愛,他能成功。這兩種人成就最多,成就也快速。凡是不能成就的都是自以為是,心裡想著西方極樂世界,又放不下這個現實的人間,人間五欲六塵的享受他放不下,這才造成了障礙。

  我們是很難得、很不容易,這麼多年來奠定一些理論的基礎,讓我們生起了信心,堅定不移,我們深深相信這一生決定成就,一絲毫疑惑都沒有。這個身體還留在世間,留在世間不再為自己,如果再為自己又退轉、又墮落了,這是個關鍵。身體留在世間幹什麼?幫助諸佛接引眾生,專幹這個事情。我活一天做一天,活兩天做兩天,我們也不希望長壽,一切隨緣,這樣就得大自在。與一切眾生接觸,眾生需要什麼,我們就幫助他什麼。

  我們曉得在今天,最重要的是一切眾生和睦相處,平等對待,這樣才能真正消除這個世間的劫難,把世界末日化解。我們有這個願望,但是這樁事情能不能成就,要靠緣分。無論緣分怎麼樣,我們是鍥而不捨的在工作、在尋求。所以現在初步,在新加坡我們九個宗教聯絡上,居士林每一個星期天,都邀請各個宗教在這個道場傳道。是不錯了,距離我們的理想很遠,為什麼?各個宗教在那裡講經說道,聽眾不多。到哪一天傳教師在講道,各個宗教的人都來聽,世界和平就有救了。不是說牧師上台講道只有幾個基督教徒,穆斯林去講道只有幾個回教徒,這個不行;各個不同的宗教都能夠來聽,把講堂擠得滿滿的,我們做成功了,這是我的期望。

  現在我們唯一能夠做一點補救工作的,就是每一位傳教師在這邊講演,我們全部用錄像把他錄下來,我們做成VCD,把每一個宗教講演的VCD,送給各個不同的宗教,送給各個不同族群、不同宗教的團體,他雖然沒有在我們講堂現場來聽,讓他從VCD裡面去聽,希望將來有一天都能夠到講堂裡面來聽。我們佛教法師講經,每一個宗教裡面的信眾都熱烈的來聽經,我們做成功了;基督教牧師來講經,我們的佛教徒也熱烈的來參與,這樣才成功。

  我們在這個地方求智慧,不但求智慧,我們在這個地方是真正發菩提心、發慈悲心,希望什麼?希望這個道場能夠發生影響的作用,將來在全世界各個地區、各個城市,都像這樣的親切、團結,不同宗教在一起學習,社會安定、世界和平就有指望。如果說我們今天邀請各個宗教的傳教師來講道,他們的對象都是講給我們學佛人聽的,我看聽眾差不多都是我們佛教徒,其他宗教徒很少,所以我們還必須要繼續努力。

  今年年底,新加坡九大宗教還會像去年一樣,我們共同在一起舉行一個世界和平祈禱,元旦的晚上我們也有一個溫馨晚會,人數可能比去年還要多,去年我們的大會是八千多人,今年估計可能超過一萬人。今年贈送給大眾的禮品,什麼東西最重要?我們九大宗教在居士林講演的光碟最重要。希望我們現在努力以這個為重點,來參加我們大會的人,每一個人送一套,讓他回去看看,鼓勵他們。因為這個大會各個宗教都來參加,希望將來居士林,各個宗教的傳教師來講經,大家統統都來聽。你來聽經,就是你對於整個世界和平、整個世界社會的安定,自己做了一分貢獻,這個有意義。

  和平不是在佛、神面前禱告禱告,那就管事,那沒有用處。千萬年來,大家不都天天在神明面前禱告,禱了千萬年,和平也沒有降臨。所以必須要有行動來表現,怎麼個表現法?不管哪個宗教師來傳教,我們熱烈去聽,熱烈在裡面一起學習,這是用行動來表現。我相信我們只有這樣作法,才能夠得到所有宗教裡面的神靈統統保護你,這個好!不是這個神保護這個,那個神保護那個,兩個打起架來,這個神幫助我,那個神幫助他,連神也不得安寧,哪有這個道理?所以我們希望通過今年的溫馨晚會,這樣廣泛的宣傳,明年我們的講座,聽眾就會爆滿了。這個決定對於整個世界宗教的團結、宗教的互相學習,會有很大的幫助。宗教能團結,族群就能團結,只要宗教、族群能團結,最低限度人禍可以避免,人禍就是戰爭。我想來想去,消除戰爭,安定社會,只有這個辦法;除這個辦法之外,實在再想不出另外的好辦法。我們要認真在一起學習。

  不同的宗教、不同的族群,就像一棵大樹不同的枝條、不同的花葉,同是一個根生的。我們要有這個認知,我們本是同根生,不應該互相殘害,不應該互相有猜忌、有誤會。要達到這個目的,還是要從事於「一切智道咸開示」,「開示」就是教學,要通過智慧的教育。所有一切宗教都是智慧的教育,都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,不僅佛教如是,每一個宗教都如是。希望各個宗教的領導人,各個宗教的傳教師,我們真正覺醒,攜手同心來為世界和平、社會安定、眾生幸福,佛法裡面講「惠以真實之利」,來做努力。

  我們一定要學佛菩薩、要學一切神聖,捨己為人,犧牲奉獻,這樣的因緣也許能夠達到我們理想的目標。這是在今天現實的狀況,也就是高科技發達、交通便捷、資訊發達,把地球融合成一個都市、一個鄉鎮,所以在今天講弘法利生,如果沒有這樣的宏觀、沒有這樣的心量、沒有這樣的手段,那是不解如來真實義;我們讀這些大乘經典,那就是誤解如來真實義。希望我們同學要認真好好的學習,對佛法、對歷史、對現實社會,做出真實、希有的貢獻。這是遍照阿修羅王他所弘揚的,我們也很幸運,得到菩薩在此地給我們的啟示。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