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七四三卷)  2002/6/17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743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六段剎清淨,偈頌第二首:

  【久遠親近善知識。同修善業皆清淨。慈悲廣大遍眾生。以此莊嚴諸剎海。】

  這一首在前面跟諸位說過,但是由於時間的關係,沒有能把這個意思交代清楚,必須再在此地來做補充。因為偈頌裡頭所說的,對於我們現前修學很重要,世出世間求學、求道,第一個條件就是親近善知識,親近一個好的老師。學生有多大的成就,可以說是完全決定在學生對老師的誠敬,也就是說對老師的信心,我們現在人講的信任。如果對老師不相信,是很尊敬,老師的話自己有疑惑,決定不能夠信受奉行,他所得到的就非常有限。印光大師講的求學的態度是決定在誠敬,所謂一分誠敬一分受用,十分誠敬你就得十分受用。什麼叫誠?什麼叫敬?這兩個字現代人幾乎都不懂得其中的意義,這個原因是不讀古人書之過。看到古人的文章就像看到外國文章一樣,字認識,意思不懂,那我們從哪裡學起?我們今天要是把這個名詞用最淺顯的白話來講解,就是對老師的相信、對老師的信任,你有一分信心,你就有一分成就;你沒有信心,你不可能有成就。

  我們親近一個善知識,自己完全肯定老師的智慧比我高,我不如他;老師的見識比我廣,他年歲大,他見得多,我不如他;老師的經驗我不如他,老師處事待人的那些方法,我也不如他。有時候我們看到好像老師處事待人辦事有很多過失,我們以為是過失,對老師產生了懷疑,喪失了信心,最後吃虧的是自己。我們看老師辦事情錯誤,其實他是正確的,而是我們見識太淺,不知道善知識用心之深,不知道自己淺薄。

  對善友懷疑,有時候不但障礙自己,還有時候障礙別人、妨害別人,自己的造作自己完全不知道。錯在哪裡?錯在對善知識沒有信心。所以每一個人的善知識都不相同,這個人對我是善知識,對你未必是善知識。為什麼?我相信他,他就是我的善知識;我懷疑他,他就不是我的善知識。諸佛菩薩來,亦復如是。

  所以你看看在《四十華嚴》,文殊菩薩教善財童子,善財出去參學的時候,他教善財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對待善知識。經上恭敬的言詞,像「奉事善知識」,奉事現在人也不懂,我們只好講對待,裡面特別教導他不能見善知識的過。善知識的過失,那裡頭有很深的學問,是一般人看不到的,一般人無法了解的,這個善知識也未必會講給你聽,沒有必要這麼囉嗦。日久天長,慢慢的你才能體會到他的做法是正確的。例子很多,自己要用心,要細心去觀察,你才能長學問、才能長見識。這個見識就是經驗,在這裡面吸取教訓,懂得怎樣對人對事。有些時候我們自己誤會,「那是錯誤、是不善」,到以後你才恍然大悟,人家那樣做是正確的,那樣做是大善,是真正利益眾生。

  『同修善業』。我們今天最重要的是要揀別什麼是善、什麼是不善,《了凡四訓》裡面一共跟我們講了八對。善有善中之善,有所謂「正中偏」,有「偏中正」。凡事你要觀察後果,他的動機、他的做法你不以為然,到後來後果是圓滿的。再想想,如果依你的意思去做,後果不堪設想。然後你才知道善友之可貴,善知識難遇。難遇不是別的難,是我們自己對善知識那種信心、信任很難生起。

  善知識的心行、善知識的目的都在第三句,『慈悲廣大遍眾生』。清涼大師註解只講這一句,初地菩薩是歡喜地,是以「慈悲為首」,佛法裡面常講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,你就曉得這一句話是專門對初地菩薩說的。「故云為生修行」,他修行不是為自己,是為眾生,念念為眾生,行行為眾生。「遍滿真如」,真如是自性、是本性,點點滴滴都跟真如相應,所以叫「遍滿真如」。這才叫「廣大」,這個行叫大行。連穿衣吃飯都是大行,為什麼大?它跟真如相應,真如遍法界虛空界。跟真如相應,他的功德、他的起心動念、他的一切造作遍滿虛空法界。什麼遍滿?慈悲遍滿,關懷遍滿,尊敬遍滿,幫助眾生遍滿。心量大,心清淨,稱為廣大。

  「廣大」下面三個字好,「遍眾生」,盡法界虛空界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世界海微塵數剎土,一一剎土裡面又有世界海微塵數眾生,菩薩的慈悲是一個眾生都沒有捨棄,這叫大慈大悲,慈悲廣大就是大慈大悲。

  大慈大悲我們聽到耳熟,大慈大悲是什麼境界,我們不知道。他那個清淨的愛心,真誠的愛心、平等的愛心、清淨的愛心遍虛空法界一切眾生,我們要學。眾生有犯過,這是在所不免。要怎麼想法?要想著你自己的兒女很小,還不到一歲,他做錯事情,他犯過了,你怎麼辦?菩薩看一切眾生犯過是這樣的心態,慈母之心看待她的兒女,跟我們凡夫不一樣。他有沒有過失?他沒有過失。誰有過失?我自己有過失。菩薩把一切眾生的過失歸自己,這是什麼道理?沒有教得好。小孩犯過了是父母的過失,小孩不懂事,他懂得什麼叫過失?你做父母的人沒有教好,所以兒女犯罪是父母的過失。他成年了,責任要自己負責,他懂事了、成年了;他在幼小的時候,父母要負責任。

  你要養他,你要教他,「養不教,父之過」,那個父連帶著母親,父母的過失。「教不嚴,師之惰」,現在跟諸位說,父母不教了,老師也不教了,不敢教,不接受。兒女不聽父母的,學生不聽老師的,這些小孩聽誰的?跟諸位說,現在聽電視裡面的,聽網路裡面的。還不會用電腦的時候,天天看電視,電視裡頭教他,電視取代了父母,網路取代了老師,現在是這個社會。電視跟網路的教學,二十四小時不中斷。我們看年輕的小學生,他看網路,晚上到三、四點鐘都不睡覺,看的是什麼節目,做父母的人不知道。父母白天工作很累,晚上睡著之後,不知道小孩在家做什麼。我聽到有個同學跟我講,他有個小孩七歲,有一天告訴他:「爸爸,你死了以後,你所有財產都是我的,你知不知道?」他嚇一跳。這個思想、這種話他怎麼說出來的?天天看電視教他的。你看可怕不可怕?

  所以現在我們在報紙上、資訊裡頭看到,有小孩他希望父母財產早一天得到,那怎麼辦?把父母殺掉。現在連這些事情都不是新聞,這個社會成了什麼社會?你說做父母的、做老師的多麼寒心!所以說要講現在這個世界沒有災難,不可能!人的心行到這樣的程度,諺語常講:「老天爺要算總帳!」這不是零零星星一個一個算,要算總帳。

  算總帳,這個世間有大災難出現。覺悟的人、明白的人,那就是李老師講的,唯一的一條生路是念佛求生淨土。世間的好事、善事,利益社會、利益眾生,如果遇到了,盡心盡力去做。你有能力你要不去做,這個機會失掉了,以後你想做沒有機會了,後悔莫及!我常常提醒同學要認識機會、要抓住機會,你是有智慧的人,你覺悟了。你要是愚迷,你不認識機會,你抓不住機會,你肯定把機會錯過。錯過機緣,不但你沒有做好事,如果你要是障礙,那你是做了壞事。這些教誨極其微細,很少人能聽得懂,很少人聽了會覺悟。聽不懂,聽了迷迷糊糊,莫知所云,真正是經論裡面常講的「可憐憫者」。

  到初地,初地這不是普通菩薩,他才真正永恆的不離善知識,知道人家有這樣的德行、這樣的智慧,不會捨離善知識。我在前面跟諸位說過,今天的善知識是經教,無論到什麼地方,他身上所背的一定是經書,經書是他的善知識。他每天在讀誦,依教奉行,這樣的心行莊嚴佛國土。

  『諸剎海』是諸佛剎土。『以此』,我們迴向偈念的,「願以此功德」。初地菩薩的功德,「親近善知識」,跟善知識同修純善純淨之法,境界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。以這個功德,「願以此功德,莊嚴佛國土」,那個佛是諸佛。再看第三首:

  【一切法門三昧等。禪定解脫方便地。於諸佛所悉淨治。以此出生諸剎海。】

  第一句我們要細心去觀察,『一切法門』,我們常講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無邊法門,四弘誓願裡面說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。無量無邊的法門,三昧是等同的,所以佛才說「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」。為什麼無有高下?都教你得三昧,三昧是平等的。

  什麼叫三昧?三昧叫正受,翻成中國意思是正常的享受。必須要知道,六道眾生的享受不正常。為什麼不正常?佛在經上把六道眾生種種享受歸納成五大類,身的享受是苦、樂兩大類;心的享受,我們今天講精神的享受,有憂、喜兩大類,總不外這四大類;另外一種叫捨受,就是你心沒有憂喜,很平靜,身也沒有苦樂,這個狀況叫做捨受。所以佛歸納為這五種受。六道凡夫、欲界眾生,「苦樂憂喜捨」統統有,這是欲界眾生。色界、無色界,「苦樂憂喜」他不受,他有個「捨」受,他很自在。身沒有苦樂,心沒有憂喜,實在講這個也就算是正受了。為什麼不說他是正受?不說他是三昧?他保持不長久,他是暫時的,暫時的正受叫做捨;如果是永恆的,那就叫三昧,那就不叫捨受。

  我們要細心體會這個境界,這個境界是真自在,我們一般講真舒服!「喜怒哀樂愛惡欲」,我們世間人叫它做七情,七情五欲都不是正受,這個要懂。諸佛菩薩他們永遠住在正受裡頭,我們修學佛法,無論學哪個法門,目標要定在三昧上。我學這個法門,我要得到受用。得不到受用,學它幹什麼?那就是一般人講的「所學非所用」,那是錯誤的,那個很可惜。學了就有受用,這叫實學,真實的學問。

  早年方東美先生把佛法介紹給我,他跟我講「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享受就是受用。我學這個東西,我得不到受用,我學它幹什麼?老師為我介紹,學這個東西是能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最高的享受是三昧,佛法裡面稱之為三昧。我初學,他要說三昧我不會懂,他說最高的享受我懂,最高的享受就是三昧。這是老師為一個初學人介紹,言詞的善巧方便,我聽懂了,我就接受了,我就會認真努力來學習。學習的目的在哪裡?得人生最高的享受,目的在此地。

  下面舉出幾個例子,『禪定、解脫、方便地』,都從三昧裡頭得來的。「禪定」是心不散亂,心不被境界所轉;心被境界所轉,禪定就沒有了。禪定的功夫,淺深差別很大很大,究竟圓滿的大定是如來果地上證得的。雖然大乘經上常講十地菩薩所證得的跟如來果地上相同,這個話沒錯,雖然相同,但是在深度上來說還是有差別。十地菩薩證得淺,如來果地證的圓滿。我們可以講是等覺菩薩證得深,如來果地上才圓滿,究竟的圓滿。

  在這個地方,這四首偈都是講初地菩薩,也不錯了,夠深了,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都不會動心。不會起心動念,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他依智慧恆順眾生,依智慧就是解脫。

  「解」是對煩惱講的,見思煩惱解除了,塵沙煩惱也解除,無明煩惱也差不多解除得乾淨了。「脫」是從果報上講的,見思煩惱解除就脫離六道輪迴,塵沙煩惱解除就脫離十法界,無明煩惱解除一品,菩薩地位就向上升一級。無明有四十一品,菩薩有四十一個等級,四十一品無明斷盡了,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。所以「脫」是從果上講的,「解」是從因上講的。

  「方便地」,這一句是對教化眾生來說的。幫助一切眾生、教化一切眾生要有善巧方便,善巧方便是從禪定、智慧裡面生的,沒有智慧、沒有禪定,哪裡來的善巧方便?

  所以它底下「解脫」兩個字用得好!解脫,實在講就是放下,世出世間萬緣放下,連度化眾生的念頭都要放下。這個念頭是什麼?妄想分別執著。度化眾生你還有想,想著要怎麼做怎麼做,分別執著要怎麼做怎麼做,都是錯誤的,何況其餘?

  度眾生的事情要不要做?要做!很認真的去做,很努力的去做,做的時候絕對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這是菩薩。為什麼?你一定要跟禪定、般若、解脫相應,這是菩薩道。凡夫也修行,也做好事,也是很慈悲幫助一切眾生。他的幫助,起心動念、一切作為沒有離開妄想分別執著,那就叫修福,屬於福德一邊,不是功德;如果與般若、禪定、解脫相應,這個方便是功德。「方」是方法,「便」是便宜,便宜用白話講是最適合的方法、最巧妙的方法、最好的方法,「便」裡頭有這些意思在。這是我們要學習的。你要是真學會了,你這一生那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

  所以一個人一生在世,要想得到真正受用,正受,不能有妄念。自己生活跟幫助一切眾生,隨緣!決定不能攀緣。攀緣你就又回頭了,又去搞世間法。世法跟佛法的差別就在此地,佛法不攀緣,世間法攀緣。

  當然做事,譬如今天講做事要有財力,你沒有財力,什麼事都做不成功。財從哪裡來?要想辦法去找,這是世間人,這與般若、禪定、解脫不相應。那怎麼辦?你要懂得唐朝龐居士為我們示現的,「多事不如少事,少事不如無事」,我們懂這個道理,一生遵循這個道理去做。

  早年我們在台北經營一個「華藏圖書館」,以後又有一個「佛陀教育基金會」;圖書館由韓館長負責主持,基金會由簡豐文居士負責。我教他們怎麼做,他們能聽。想做的事情很多?不需要,不要去想!想是在妄想。兩個道場從來沒有募捐、沒有化緣,不要人家一分錢。兩個道場都天天講經,歡迎大家一起來共同學習佛法,不收人家一分錢。道場開了要開支,有錢我們就繼續做;沒有錢,關門,不做!

  我跟韓館長講,如果我們沒有錢,那個錢都是自動來捐助的,絕對不是我們要求他來做的。實在沒有錢,我們打個電話給區公所,請他來接收,我們贈送給政府,我們不要了;不要就得大自在,就解脫了。但是我們做了一段時期,很多信徒對我們起了信心,財源不斷的進來。進來了,我們就要替他們做事。他們希望我們做什麼,我們要隨順他的意思,不能夠違背。

  我們的工作有幾個科目,由大家去選擇。有人喜歡印經,有人喜歡救濟貧苦,有人喜歡放生,我們有好幾個科目任你選擇。你捐獻的錢用在哪個科目上,我們一定用到,絕對不會把你這個科目移到另外一個科目,那是背因果的,我們決定不能幹。

  有一年過年的時候,很辛苦,為什麼?常住經費捐助的人很少,印經、放生的捐助的人很多,錢很多。過年的時候簡豐文跟我講:我們經費不足,過年的時候一些工作人員慰勞的錢都拿不出來。他說可不可以在印經、放生的錢裡面撥一部分來用?

  我說:不可以,決定不能做。

  他說:怎麼辦?

  我說:我還有一些同修供養我的這些紅包,我也存在銀行裡面。我讓簡居士去看一看。

  簡居士告訴我:「法師,你銀行存款還有六十萬。」

  我說:「好,基金會三十萬,圖書館三十萬,拿去過年。」

  他們就提掉了。然後我看看存摺,裡面還剩幾百塊錢。我們要做得如法,我們不背因果,我們有信心,肯定我們不會墮落。佛門裡面點點滴滴是因果錢,錯了因果,你要負責任。我們維持了這麼多年,「佛陀教育基金會」一直到現在,收入還是很可觀。所以我常講收入多多做,收入少少做,沒有收入不做,永遠守住這個原則。我們今天在此地建這個道場,也要本著這個原則,決定不能錯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六段剎清淨,偈頌第三首:

  【一切法門三昧等。禪定解脫方便地。於諸佛所悉淨治。以此出生諸剎海。】

  前面兩句我們也說得很多,尤其是如何落實在我們實際的生活當中、工作當中、處事待人接物,這樣的學問才是真正的實學。學了就管用,學了真的得受用、得利益,而不是所學非所用。所學非所用我們決定不幹,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,也沒有那麼多精力去浪費。

  所以對自己修持,總的原則綱領是清淨心,心淨則佛土淨。利他的事業是菩薩一定要做的,自行化他,利他的事業決定不能夠破壞自己的清淨平等覺;如果與自己的清淨平等覺相違背,利他的事情就不能做。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佛在經上講得很多,自己沒度,想度別人,無有是處!

  自己什麼得度?自己要證得清淨平等覺,覺就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。清淨是戒,平等是定,覺是慧,戒定慧三學沒有成就,我們度化眾生是協助的,是幫助別人做的;自己戒定慧成就了,那是完全為眾生。像此地,這初地菩薩、這十地以上,他不是為自己,他是為眾生。前面講過「為生修行」,可見得他不是為自己。「為生修行」,就是修種種行是示現做樣子給眾生看的,在教學裡面我們講的身教,示現一個榜樣給人看,是這個意思。這是自度之後,那就完全度他。

  所以在前面講過菩薩修行,菩薩是以度眾生為修行,他的修行是無礙辯才。小乘的修行,那是唯止與觀,那真的是叫自利;大乘修行,無礙辯才是利他的,利他就是自利。在初學的,自利就是利他,自利是我準備利他,我現在先要把自己充實起來,然後才能利他。到自己已經充實了,登地了,這個時候完全利他,利他就是自利。

  佛經上這些話我們要很深刻的去體會,佛在《金剛經》上教我們「深解義趣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我們對於經典字字句句,它的意思、它的旨趣要解得深。它有多深?跟諸位說,它的深廣無盡,你千萬不要看錯了,「它這個地方沒有多大的深度」,那你是完全不懂。字字句句深廣無盡,等覺菩薩還天天在用功,還不能捨棄。

  我們初學,學的功夫不得力,不能成就,原因是對於經義不能體會。不但是看不出來,聽也聽不懂,這很苦!為什麼看不懂、聽不懂?這個道理我們在講席裡頭講得很多很多,是因為自己煩惱習氣太重,把自己的悟門堵塞、障礙住了,所以雖有眼看不懂,有耳聽不懂。真正能聽得懂的人,我們曉得他煩惱輕,他的心比一般人清淨,比一般人定,這種人看經聽經容易領悟。

  他領悟能領悟到多深,能領悟到多廣?也決定在他清淨心的程度。我們舉個例子說,《華嚴》裡面講菩薩有五十一個等級,愈往上面去,心愈清淨。我們在前面讀過,清涼大師講得很好,初信菩薩就有他的淨土,說明什麼?初信菩薩比凡夫的心清淨多了,三界八十八品見惑他斷盡了,他接觸到大乘法。所以講斷證的功夫,雖然跟小乘須陀洹相等,但是聰明智慧不相同。聰明智慧,不但小乘須陀洹不如他,阿羅漢也比不上他。為什麼?他天天親近大乘,「久遠親近善知識」,他的智慧小乘人望塵莫及,道理在此地。

  楞嚴會上我們看得很清楚,阿難尊者這是大乘,他證得什麼果位?初信位的菩薩。在小乘來講他是須陀洹果,大乘來說他是初信位的菩薩。世尊講《楞嚴》還不到一半,《楞嚴經》是十卷,才講三卷,阿難開悟了,說偈讚佛。富樓那尊者在旁邊感覺到奇怪,富樓那是四果阿羅漢。佛說《楞嚴》,富樓那尊者不懂(示現的),阿難聽懂了,富樓那尊者提出疑問。

  在這個地方我們明瞭,從前李老師跟我們講過這兩個人程度上的區別。老師講阿難尊者煩惱障重,所以他斷煩惱斷得不多,煩惱障重;所知障輕,所以大乘教他一聽就懂。富樓那尊者的根性跟阿難相反,他是煩惱障輕,所以他見思煩惱斷盡,證四果阿羅漢;但是他所知障重,所以對大乘經典聽不懂。李老師是從這兩種障上講的,也有道理。

  譬如有人念佛,有些人真的他沒有聽過經教,他老實念佛,他得功夫成片,他真的有把握往生。那是什麼?煩惱障輕。經教聽不懂,所知障重,真的是有這個情形。有些人所知障輕,經教很通達,很容易領悟;煩惱障重,煩惱習氣斷不掉,結果念佛不能往生,煩惱障太重。

  我們在這麼多年學習當中,時時觀察周邊的這些同參道友,我們看得很清楚。所以,兩種障礙障礙了我們,兩種障礙都要斷。佛教給我們是先斷煩惱,成就自己的德行;再破所知,成就自己的圓滿智慧,這是一般教學幾乎是成了一定的秩序、規矩。

  《華嚴經》教學也是這個方法,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會上斷煩惱障。他斷煩惱斷得乾淨,見思煩惱斷了,塵沙煩惱斷了,破一品無明。這是什麼原因?前面講的「久遠親近善知識」。久遠的意思很深,有人跟善知識跟了三十年、五十年不開悟,懵懵懂懂的,那個不算久遠。那是說什麼?根本沒有親近善知識,他對於善知識的態度若有若無,疑信不定。有時候信,有時候懷疑,這樣的心態就根本沒有親近。真正親近那是完全肯定,一絲毫疑惑都沒有,真正能夠做到依教奉行。善知識講的他懂,他能領悟,他能奉行,這個人叫真正親近善知識。

  那我們可以說,「久遠親近善知識」,就是印光祖師所講的「十分誠敬」,誠敬到極處!雖然親近善知識的時間不長,都算是久遠。他有十分誠敬,他得的利益是圓滿的;如果只有一兩分的誠敬心,親近善知識三十年、五十年都未必有成就。

  在因上講,二障不一樣;緣上講,事奉善知識的心態不相同,那是緣。如果你的因善,緣也善,你的果報當然殊勝,我們能看得出來。老師住世幾十年當中,他教的學生很多,為什麼有人能出來,有人出不來?你把這當中一些道理搞清楚、搞明白,你就清楚了。能出師的、能夠學成的,他的因殊勝、緣殊勝,所以果殊勝。同樣跟這個老師多年,反而不能成就,因不殊勝,緣也不殊勝;緣是對老師沒有十分的誠敬心,道理在這裡。我們自己要想成就,你懂得這個道理,我要具足圓滿的誠敬心。

  善知識在哪裡?我們今天不談人,我今天教人的,善知識是經,善知識是註解。我們學《華嚴》,經是佛說的,我們依靠的註解是清涼大師、李長者的。我們天天讀誦《華嚴經疏鈔》、讀誦《華嚴經合論》,我們親近這兩位善知識。李老師當年在世,教我要依印光大師為師。印光大師已經往生了,怎麼依靠?《印光大師文鈔》在。每天讀誦、求解,依教奉行,這是印光大師的學生,起心動念總要與大師所說的相應。

  在整個《文鈔》裡頭,我們看到了大師的中心、原理、原則,十六個字。所以我說這十六個字是印祖傳法的心印,「敦倫盡分,閑邪存誠,信願念佛,求生淨土」,十六個字。這十六個字就是印光大師一生的行持,十六個字是印光大師一生修行證果的寫照。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不違背這十六個字,就是印光大師的學生;違背老師的教誨,那就不是學生,那就不叫親近善知識。一切時一切處,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,起心動念都不離開這十六個字,這叫「久遠親近善知識」。

  所以今天講親近一個好老師,這個親近,不知道什麼叫親近。天天跟著老師身旁,這不是親近。跟在老師身旁多少年,不成就的人一大堆,很多很多!有真正成就的人,並不在老師身邊。孟子成就了,孟子沒有在孔子身邊。那個時候孔老夫子已經過世,孟子怎麼跟孔子學?孔老夫子的書在,他天天讀孔老夫子的書。不懂的地方向孔子的學生請教,曾經聽過孔子講學的這些人,向他們請教,依教奉行,成功關鍵就在這裡學。

  所以佛經每一部經後頭最後一句,「依教奉行」,這個人成功。不依教奉行,你念的是一套,你想的、你做的又是一套,與你所學的毫不相關,你沒有學,你沒有修,你怎麼會成就?依舊是輪迴心幹輪迴業。是的,你幫助佛法,在這裡推動弘揚佛法,你是輪迴心。你的果報是什麼?三界裡頭有漏福報,你搞的是這個,與了生死、出三界毫不相干。

  我們要幹這個事情嗎?幹這個事情不是不好,但是跟諸位說,這不究竟,你得的果報是福報。福報,那你要想想,你來生能得人身嗎?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。來生要能得人身,五戒十善要修得很好。五戒十善,我們講評分,你要拿不到八十分,來生得人身就不可靠,真的一點都不假。《觀經》三福裡頭第一條是得人身的標準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才能得人身。所以佛在經上講的話,我們愈想愈有道理,他講的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  現在在這個世間的人,失掉人身再得人身那個比例,佛在祇園精舍的時候,在地上抓了一把沙土撒在地上,當然手上還黏了一點,指甲上還有一點。學生看老師這個做法,就問老師:「你這個做法什麼意思?」老師就說:「現在在世間的人,死了以後不能得人身的,就像這一把土撒在大地上;還能得人身的,那是我手上還黏了一點,指甲縫裡頭還有一點。」為什麼?不能奉行十善業道,對於孝道師道有虧,所以失人身不能再得人身。

  但是你修的福報,不管在哪一道你還是會享福。多半到哪裡去?到畜生道享福,到餓鬼道享福。有福報的人總是在這兩道,我們愈想愈可怕。所以不管世間人怎麼做法,也不管世間人怎麼想法、怎麼說法,與我不相干。我今天覺悟了,我今天明白了,我一定要出離三界。出離三界,就要把世出世間法統統捨掉。

  諸位要聽清楚,捨掉了要不要做?要做,隨緣做,心上決定沒有,那才叫「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」。心裡頭沒有憂慮、沒有牽掛、沒有累贅,捨得乾乾淨淨。名聞利養我什麼都不要,一切隨緣而不攀緣,這就對了!這個樣子,我們取西方淨土才真有把握,念念跟阿彌陀佛心願相應,念念跟經教的教誨相應。

  我們修行真的是不複雜,很單純,我們抓的科目真的是抓到最重要的綱領,「三福、六和、三學、六度、普賢十願」,起心動念,對人對事對物念念都與這五個科目相應,這是我們取淨土有把握的保證。世出世間法有一絲毫的沾染就錯了,佛法不能沾染。《金剛經》上佛教導我們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那個法是佛法,捨是不要放在心上,就是說不可以執著、不可以分別、不可以再打妄想。連佛法我們都沒有妄想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何況一切世間法?這個樣子才真正得大自在,真正得大解脫。

  所以身住在這個世間,全心全力為一切眾生服務。雖然是為眾生積極在服務,「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」,相應!如果你有作有為,你就很苦,我們常講「你做得很辛苦」,沒錯!有作有為很辛苦;「作而無作、無作而作」就沒有辛苦了,就沒有勞累了。總在相應,千經萬論都這麼說。

  所以這個地方,第三句講『於諸佛所悉淨治』,「治」是對治,「淨」是清淨。凡夫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最困難的是心不能得清淨。你有憂慮,不清淨;你有歡喜,不清淨;你有所策劃,也不清淨。換句話說,只要有為就不清淨。《百法》裡面把一切法分作有為法、無為法,有為就不清淨,無為才清淨。

  清淨能不能做有為的事情?能做,菩薩有為跟無為是一不是二。從世間人眼目當中看,菩薩有為,樣樣事都做,好像也做得很辛苦,都是做利益眾生的事情;實際上,心裡頭無為,所以說「作而無作」。身在做,心沒有做。心裡雖然沒有做,身是不斷在做,不疲不厭。我們要學這個本事,這個本事學到了,那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永遠沒有休息的在做,實際上什麼事也沒做,清淨自在,為而無為,這個樣子才叫做淨治。

  「於佛所」,就是在佛所。佛所在哪裡?佛所是經論。經論是標準,修正我們所有一切過惡,這是真實的標準,永遠不變的標準。

  『以此出生諸剎海』,這句話是怎麼說法?就是我們平常講的乘願再來。他是這樣的一個心願,這樣的境界,應化在九法界。應化在九法界就是「出生」,我們通常講乘願再來。你看看,乘願的標準是什麼?我們在這裡看見了。我們要不具這個標準,能不能乘願?不能,是業力再來的,那不是乘願的,哪裡是願力?業力!凡夫業力受生,一點都不自在;菩薩是願力,願力到這個世間來,那就是得大自在。這是我們要學習的,我們要明瞭的。我們從這個地方體會到佛菩薩示現在人間,過去祖師大德他們是真的得自在解脫,而我們一般凡夫粗心大意,不認識,不能覺察。再看下面一首:

  【發生無量決定解。能解如來等無異。忍海方便已修治。故能嚴淨無邊剎。】

  這首偈子裡面講「解」,又講了一個「忍」,這是菩薩行裡面很重要的兩個科目。諸位要曉得,它是跟著前面來的;如果沒有前面的三昧,沒有前面的禪定、解脫、方便,哪來的深解?我們凡夫有沒有解?沒有。我們凡夫學佛,你讀得很多、你聽得很多,這是儒家講的「記問之學」;後頭還有一句話,「記問之學,不足以為人師」,沒有辦法教化眾生。

  由此可知,這個「解」的意思是什麼?真正的意思跟諸位說,解的意思是悟,佛門裡面常講大徹大悟,大徹大悟就叫做解。所以在佛門裡面,諸位都曉得佛教有宗派,宗派裡面有所謂宗門、教下。宗門是禪宗,禪宗完全是講覺悟,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叫覺悟。但是教下,教下是除了禪宗之外,所有宗派都叫做教下。教下是依靠經典來學習,經典是教。教下裡面不叫做大徹大悟,它叫什麼?叫大開圓解。其實大開圓解跟宗門的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是同樣的境界,就是前面講的「一切法門三昧等」。所以,這個解就是開悟。再說得白一點,跟諸位說,就是通達無礙,這就是解。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你都通達無礙,所以『發生無量決定解』,決定是一點錯誤都沒有。你不學怎麼行?你不修怎麼行?

  這個能力誰有?有修有證的人有。我們初學,實在講真的是很可憐,對於有修有證的人,我們沒有看在眼裡。我們輕視他、不認識他,可遇不可求的機會當面失掉,這樣的人不知道有多少!我實在是代他們惋惜。方東美先生是善知識,你看他的學生有多少,有幾個學生真的有成就的?十個都不到。他一生教的學生有多少?為什麼只有這幾個人成就?凡是有成就的人,對老師都有尊敬心,我們講尊師重道,對老師崇敬,對老師沒有疑惑。章嘉大師一生教的學生有多少?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,教學三十八年,我給他最保守的估計,五十萬人以上。成就的人有幾個?什麼原因?原因很簡單,對老師信不過。信不過為什麼親近他?這個老師名氣很大,知名度很高,一定要親近親近他,沾一點氣氛。大多數是這個樣子,不是真幹。老師清楚,老師笑笑。師生之道也是緣分,可遇不可求,那怎麼能強迫?這些是善知識,真善知識。

  真善知識一生,他只有一個願望:傳道,他要找傳人,我們世間人講他要找後代。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,他要找後代,在學生裡頭找。找什麼樣的人?找孝親尊師。中國古時候國家選拔人才,標準是什麼?跟諸位說兩個字:孝、廉。《漢書》,漢朝的制度「舉孝廉」。舉是選舉,它的選舉不是一般人民選舉,是地方官員。譬如在這個地方做縣市長的,如果你在這裡做了三年縣市長,不能替國家選拔一個人才,你的政績再好,皇帝也不用你;縱然不撤職,也把你調走,不會叫你做地方行政長官。把這個列在政績裡頭第一條。

  所以那個時候地方上的長官,常常出去私訪,穿著便衣。因為從前沒有電視,資訊不發達,官員穿了便服出來,老百姓不認識。名字知道,但是人沒見過,不認識。他出去私訪打聽什麼?打聽哪一家小孩孝順父母,他就找這個,去找孝子。找到孝順父母的,再觀察他廉不廉潔。為什麼?他能孝順父母,將來會忠於國家,忠孝是一體,他能夠廉潔他不會貪污,是以這個為標準來選拔人才。這個人既孝又廉潔,地方官一定把他找出來培養他,讓他念書。那個時候念書都是公費,你們看《了凡四訓》能看到。由國家來養他,他無後顧之憂,安心讀書。中國這個制度好,真正想求學的人,有的時候因為家境清寒,沒有辦法,失學了,中國古代是由國家給公費。

  老師選傳人選什麼人?選孝親尊師。當然老師觀察學生,首先觀察這個學生對老師很尊重,對於課業很認真,這第一個條件具足了。然後再仔細觀察,他對父母、他對祖先如果能盡孝道,這個條件具足,培養他,這個人能夠做傳法的弟子。基本的條件,老師都是在暗中細心去觀察。不具足這兩個條件,培養他也沒有用處,所以不會下功夫全心全力來教導。具足基本的條件,再觀察學生的根性,他是上根、中根,還是下根?他是利智,還是鈍根?採取教導的方法,幫助他,成就他。

  老師教導,跟諸位說,最主要的目標是幫助學生破迷開悟,這是主要的目標。真的開悟了,這個人就是傳人。所以他對於無量事物,我們今天有的時候講狀況,他有「決定解」,他有這個智慧,他能理解,他有能力處置。

  『能解如來等無異』,這句話了不起,這句話普通人做不到,這句話是地上菩薩。地上菩薩的智慧、理解的程度跟諸佛如來沒兩樣,可見得這不是普通人。我們今天要學的,只要他的理解是正知正見,沒有錯誤的就非常難得。再觀察這個學生的善根,果然有善根,善根看什麼?精進,精進是菩薩唯一善根,他不懈怠,他勇猛精進,這人肯定成就。如果沒有精進的善根,那就難了,他會懶散,再好的老師、再好的條件都不能成就。所以基本的成就是孝親尊師,其次的條件是勇猛精進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