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六二六卷)  2002/2/12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0626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如來現相品」,華燄髻菩薩偈頌最後兩首:

  【一切毛孔中,各各現神通,修行普賢願,清淨者能見。】

  前面兩首是講的「寂用無礙」,偏重在自受用,末後這兩首是講「大用無涯」,偏重在他受用,自他是一不是二,這點我們一定要清楚、要明瞭。自受用裡頭最重要的是要「安住佛國土」,這比什麼都重要。一切時一切處,如何住佛菩薩的境界?從這首偈來看,非常明顯要我們安住在普賢菩薩的境界;普賢菩薩的境界就是「大方廣佛華嚴」。

  『一切毛孔中,各各現神通』,正報裡面最小的是毛孔,依報裡面最小的是微塵,一一毛孔都現虛空法界剎土眾生,一一毛孔都現,一一微塵也現。這樁事情,在前面我們曾經詳細的說明過,說明這個宇宙空間是無限的重疊。毛孔、微塵雖然小,為什麼能容得下虛空法界?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,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,這樁事情你永遠參不透。

  科學家一直到今天,還沒有能發現這個問題。科技發展到今天相當進步,但《華嚴經》這個境界科學家沒說過;換句話說,他們沒有看見。他為什麼見不到?這個經上說得很清楚,『清淨者能見』,他心不清淨,他還是有障礙。這個障礙,總而言之,稱為「業障」;具體而言,就是經上講的「妄想分別執著」。他還有妄想分別執著,所以這個事實真相他見不到。我們細心去觀察、去思惟,世間第一流的大科學家,他沒有放下分別執著;換句話說,他還是有「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」,他還是有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於是這個事實真相他見不到。但是他能夠發現、能夠說出宇宙是多維次的空間,這點很難得。多維次的空間,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十法界。科學家承認虛空不是單純的,這個發現相當難得,在理論上講,空間維次是無限度的,這跟佛法講的完全相同。

  佛跟我們講,空間確實是無限重複的現象,講十法界是大分;「十」不是數字,十代表無盡、代表圓滿,是表這個意思,不可以把它當作數字來看。就以我們「人」來說,十法界裡面,我們今天生活的空間維次是「人法界」,這個大家都知道。人法界裡面,實在講每一個人的法界都不一樣,決定找不到兩個人共同居住在同一個維次的空間,找不到!我們要問:有沒有?佛法裡面肯定的,有。什麼人?佛。「佛佛道同」,佛跟佛居住的是同一個空間維次,等覺菩薩都不一樣。觀音、勢至、文殊、普賢、彌勒是我們熟知的,這五位菩薩都是等覺菩薩,雖然是等覺菩薩,他們每個人居住的法界依舊是不一樣。為什麼佛一樣?佛把空間維次統統突破了,那就是一樣。等覺菩薩還有很少分沒有突破,為什麼不一樣?每個人突破的深度、廣度不相同,所以他們還不是在同一個空間維次裡頭。

  經上講到「一一毛孔中」或者講到「一一微塵中」,那個比十法界講得更要微細,這個事實真相到現前科學家還沒有發現。我們希望科學還能夠突飛猛進,也許在五十年、一百年之後,新的科學家用更高度的技術來發現佛經裡面講的這個現象,說明我們生活空間是無盡的重疊;雖然重疊,它不相妨礙。為什麼不相妨礙?因為相是虛幻的。《金剛經》上講得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虛妄跟虛妄沒有妨礙。所以《華嚴經》清涼給我們說出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,這個無限重疊的現象是事事無礙的境界。我們要問,這個現象到底從哪裡來的?佛在經上有沒有說明?有!《華嚴經》就講得很詳細。從哪裡來的?唯識所變;換句話說,從心想生,是這麼回事情。

  這個問題我們想想嚴重了,眾生的妄想剎那不住,微細的妄想,我們自己沒有法子發現。《仁王經》上,佛給我們講一彈指六十剎那。一彈指的時間很短,我們如果用力快速的彈,一秒鐘可以彈四次。佛說一彈指六十剎那,一剎那九百生滅,這是講微細的念頭,我們怎麼會知道?照我們的速度來算,一秒鐘四次,四乘六十再乘九百,多少個念頭?剛好是兩個十萬八千,也就是一秒鐘有二十一萬六千個念頭。所以九法界,佛法界我們暫時不說,九法界裡面不同維次的空間當然是重疊的。這個事實真相如果不是如來跟我們宣說,我們永遠都不知道。

  這個現象裡面,「沒有生滅,沒有來去,沒有大小,沒有一異」,《中觀論》上所講的!所以毛孔裡面現無量無邊諸佛剎土,整個大宇宙就在這一毛孔當中。這一毛孔就像一個小的照相機一樣,鏡頭裡面把整個虛空法界都收在裡頭。所以外面的境界、虛空法界並沒有縮小,毛孔微塵沒有放大;大可以入小,小可以容大,這叫不可思議的境界!這是宇宙之間的事實真相。

  諸佛如來的身相,前面講「佛身如影現」,佛的報身、應身、化身無量無邊,何以能現?這是性識本具的德能,佛經裡頭有一個名詞常常講「法爾如是」。「法爾如是」的意思很難懂,我們一般講自然就是這樣的,比自然還要自然。自然還是有條件的;這個是沒有原因、沒有條件,所以稱「法爾能現」,能現虛空法界、能現剎土眾生。虛空法界、剎土眾生從哪裡來的?從這兒來的。

  今天科學家在探索太空,宇宙怎麼形成的、怎麼來的?生命怎麼來的?《華嚴經》上對這個問題有詳細的解答。菩薩在這個經上提出的問題,一共提了三百一十個問題。三百一十個問題,你要是歸納起來,實在講就是三個大問題、總問題:第一個就是宇宙、世界怎麼來的?第二個是生命怎麼來的?第三個問題,佛菩薩、神聖是怎麼來的?在佛法裡面講三種世間:器世間、有情世間、智正覺世間,就講這三樁事情。這三個問題,今天科學家、哲學家、宗教家都在探討、都在研究,千萬年來都沒有找到答案,答案在佛法裡頭,佛法確實有正確純正的答案。佛法最令人佩服的,不是說佛說了就算數,佛說了我們大家都要相信。不是的,佛的教學法不是這樣的;佛,他說了,教我們去修去證。這個地方講得很清楚:「清淨者能見。」佛就是教你修清淨心、教你修清淨眼。你如果真的心清淨、眼清淨,你就見到了,佛就是這個說法。

  佛高明,佛講的話不是神話,一定要叫你親自證明佛講的話沒錯,確實事實真相如是,這是佛最值得人尊敬之處,佛絲毫自大狂妄都沒有;佛是一個老老實實的人、誠誠懇懇的人,一絲毫虛假都沒有,是人天的好榜樣,我們應當要向他學習。諸佛菩薩、聲聞、緣覺,示現在重重無盡的法界裡面,用科學的名詞就是說,示現在重重無盡不同維次空間之中。他起什麼作用?作用雖多,無量無邊,但是他有一個真正的作用,「幫助眾生覺悟」,幫助眾生破迷開悟,幫助眾生入佛境界。

  佛知道這麼複雜無盡重疊的空間是怎麼來的,是一切眾生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。不要說一切眾生,單單講我們這一個眾生,剛才跟諸位說的,那個說的還不是真實話,是方便說。一秒鐘有二十一萬六千個妄念,這是方便說;真實說,不止!這是說明不同維次空間是怎麼來的。到如來果地上,他們的境界相同了。他為什麼會相同?他把這些不同維次空間全部突破了,所以他相同。他用什麼方法突破?很簡單,這個東西從妄想分別執著生的,只要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斷掉,你就完全突破了。你要是放下執著,對於世出世間法一切都不執著了,六道這個範圍你突破了,你的清淨心眼恢復一部分。六道二十八層天,畜生、餓鬼、地獄這些法界你沒有障礙了,你看得清清楚楚,你聽得明明白白,你可以跟這些眾生交往,你有能力幫助這些眾生。這個一般在佛法裡面叫定功、禪定,用很深禪定的功夫把執著斷掉,妄想分別輕了。如果再把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分別也斷掉,你的心,清淨心又提升一層,你能夠見的面大了,十法界你能看得見。十法界裡面的佛、菩薩、聲聞、緣覺,我們講十法界這個世間,世間各個不同宗教裡面的神聖,你都能見到,你都能夠跟他們交往,你的生活空間大了,這個有味道。

  我們世間人在這個世界裡頭,你跟各個行業的領導人交往,一般人就感覺得這個很榮耀,其實算不了什麼。你能不能跟天王交往?天上的社會也很複雜,佛講天就有二十八層,每一個層面就是一個世界,也有許許多多的國家,許許多多的天王,不是一個。欲界天有欲界天的生活方式,有他們的文化;色界天有色界天的文化;無色界天有無色界天的文化;六道之外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諸佛如來亦復如是。我們有能力跟他們往來,有能力常常跟這些神聖交遊,向他們學習,這才是人生一大快事。我們有沒有辦法做到?答案是肯定的,有!這不是我說的,佛說的。佛教導我們許許多多修學的理論與方法,如果我們依照這些理論、方法修學,我們能夠恢復清淨心。

  我學佛這幾十年來,總結修學的綱領,這個總結綱領,每個人修學心得不一樣,我自己修學的,我總結二十個字,「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;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隨緣、念佛」,是我們自性裡頭本具的性德,不是外來的。現在這二十個字對我們來講沒有了,一條都沒有了。為什麼會沒有了?迷失了,我們被這個世間五欲六塵蒙蔽了。世俗裡面的煩惱習氣把我們的性德障礙住,性德於是不顯。

  所以佛教導我們、勸導我們,要離開世俗的這些影響。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裡面,佛教初學:「可得為世間事,不可得為世間意。」這個話講得好。為什麼可以得為世間事?事事無礙,理事無礙。為什麼不能有世間意?世間意就有障礙,世間事沒有障礙。意有障礙,意是你有這個念頭。什麼是意?自私自利是意,損人利己是意,分別執著是意,貪瞋痴慢是意。禁不起五欲六塵的誘惑,外面「財色名食睡」你禁不起誘惑,什麼原因?你的世間意太濃了。如果你世間意很淡薄,你就不會受外面境界的影響、不會受外面境界的誘惑。像昨天晚上,我們看到刀會長的孫子才八歲,他就嘗到讀書的樂趣,他不看電視。為什麼不看電視?電視沒有什麼好看的,讀古書有味道。他要能夠永遠保持不退轉,這個小孩的前途無量。能夠保持不受外面境界誘惑,不為境界染污,這個人十幾、二十歲的時候,他就能得清淨眼,就能夠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。

  我們怎麼會知道?中國歷史上記載的古人這個例子很多。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二十四歲開悟的,五祖把衣缽傳給他,他只二十四歲。他到什麼境界?明心見性;換句話說,我講的這二十個字,他圓滿的落實;他的心「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」,他的行「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隨緣、念佛」。他學禪的,他念什麼佛?你不懂得念佛的意思。佛是什麼意思?佛是覺。什麼叫念佛?覺而不迷就叫做念佛。不一定是拿著念珠,一天到晚「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」,那個「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」不見得是真的念佛。所以佛是什麼意思,你要懂得。佛是覺的意思,能夠保持「常覺」,一切時一切處都是覺而不迷,這才是真正念佛人,這真念佛。口裡從來沒有聽到他念一聲阿彌陀佛,他的念佛從來沒中斷過。誰懂得?

  什麼叫「念法」?法是正知正見,正而不邪。一切時一切處思想見解純正,沒有一絲毫邪思邪見,這個人念法。什麼叫「念僧」?六根清淨,一塵不染。這個人在一生當中,無論是順境、善緣不起貪愛,逆境、惡緣不起瞋恚,永遠保持平等心、清淨心,這個人叫念僧。這才叫做念三寶,「念佛、念法、念比丘僧」。誰懂這個意思?我說這二十個字,惠能大師在二十四歲就做到,我到六十多歲才能說出這二十個字!有一分清淨心,你自性本具的般若光明透一分;你有十分清淨心,透十分。到什麼時候你才能見到經上講的這個境界?剋實而論,這個境界應當是八地菩薩才能見到。如果我們把標準降低一點,也是地上菩薩,初地以上有能力見到、了解事實真相。

  諸佛菩薩在這個世間示現的目的是什麼?『修行普賢願』,這是真正大慈大悲,純真的教化,幫助我們破迷開悟,轉凡成聖。他不是教普通法,他是教普賢法。「普賢法」是什麼?就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這個課程在整個佛法教學裡面是哪個層次?天台、賢首家說得很明白,古大德的判教講得很多,但是最著名的是這兩家。賢首家的小教,「小、始、終、頓、圓」,他把釋迦牟尼佛的教學分為這五個階段。「小」好比小學,我們佛法裡面稱為小乘、小教。小乘不能疏忽,為什麼?他是大乘的基礎,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,「不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者,非佛弟子」,那不是佛的學生,佛的學生一定要從基礎學起。為什麼我現在是這樣強調基礎教育?強調沙彌律儀?沙彌律儀、比丘律儀都是屬於小乘教,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是小乘經。小乘再上去是「始教」,我們用現在學校制度來比喻,始教好比是初中,「終教」好比是高中,「頓教」好比是大學,「圓教」好比是研究所博士班。《華嚴》是圓教,是佛教裡面的博士班。

  而修行普賢願,給諸位說,這是通五教,菩薩在這裡面示現,五教都平等示現普賢行。佛為什麼這麼做?這個作法是大慈大悲,這個作法才對得起一切眾生。一切眾生的根性是可以改變的,為什麼?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只是他被物欲迷惑了。如果遇到真正善知識,真正好的老師、同參道友,遇到真正好的修學環境,他轉得很快,從小乘根性轉成大乘根性,從大乘根性轉變成圓頓根性,我們在中國歷史上都看到的。

  以我們自己來說,我們在沒有接觸佛法之前,凡夫一個!我們的見解是凡夫知見;有緣接觸佛法、修學佛法,這才恍然大悟、才明白過來。這一明白,我們對人對事對物、對宇宙人生的看法,就產生了極大的變化,這是佛法裡面講的「教化」。佛法講「度化」,度就是教,教導我們,我們接受了,果然產生變化,把從前世俗的意識、世俗的知見逐漸改正過來。這就是我常常勉勵同學們的,放棄自私自利、放棄自己的成見,自己對一切人事物的想法看法,要知道是錯誤的,要接受佛菩薩的教誨。

  佛在經上怎麼教我,我要認真去做。初學的人害怕,為什麼?怕吃虧上當。別人都欺騙我,這個世界上的人,人都騙人,我們用誠心誠意待人,那不就處處吃虧、處處上當?嚇得不敢做了;佛講的是好,但不能照這個做,照這個做行不通!實在講你自己沒有行,你怎麼知道行不通?我這一生,我行了五十年,暢通無阻!什麼原因?我不怕吃虧,我不怕上當,我不怕人騙我,我也不怕人害我,只有一個真誠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。我有沒有遇到困難?遇到困難的事情很多,但是都很容易化解。這在佛法裡面講是佛菩薩保佑,佛菩薩加持,真的!而且一個挫折、一次的困境,決定把自己境界往上面推升,快樂無比!由此可知,種種障難不是壞事情,就好像我們讀書要通過考試,一次一次考試,一次考試通過就升一級。我們修行確實就像這個比喻一樣,我們通過困境障難愈多,堅勇不退,我們境界就不斷向上提升,我們的活動空間、生活空間,一切交往的面更大了。這種自在快樂,一般人想像不到!

  如果你通達因果的道理與事實,我相信你的心肯定將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。為什麼?因果的理論與事實真相裡面,一個人在這個世間,說要佔別人一點便宜,沒有這回事情,佔不到;說我是吃虧了、上了當,也沒有這個事情。因果通三世!我這一生佔別人便宜,來生要還他。哪裡佔到了!我這一生吃了虧、上了當,來生那個人要還我。欠命的要還命,欠債的要還錢,一絲一毫都不會疏漏。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,我們要是真正通達明瞭,心就定了。別人騙了我的、霸佔我的,我知道來生他要還我,不是我過去生中欠他的。欠他的,我還清了,沒事了;我不是欠他的,他來生要還我。修行人不可以有這個念頭,這個念頭叫「世間意」。應該怎麼樣?我欠他的,我要還他;我不欠他的,他欠我的,我不要了,我不要他還了。我的心永遠清淨,我的福慧是圓滿的。如果還是有「償還」這種念頭不斷,我們的輪迴不能夠離開。所以決定不佔別人便宜,我們願意吃虧上當,消除自己的業障。

  華燄髻菩薩偈頌最後一首:

  【佛以一一身,處處轉法輪,法界悉周遍,思議莫能及。】

  這個意思非常的圓滿,我們學佛一定要在這些地方學習。『轉法輪』是比喻,比喻佛教化眾生。為什麼把佛法的教學比喻作法輪?輪的相圓滿,比喻佛的教法是究竟圓滿的,無論在理在事在因在果,真實達到了究竟圓滿,沒有一絲毫欠缺。用輪來作代表,他不用別的東西來作比喻。「輪」就是幾何學上講的「圓」,圓的心不能說沒有,確實有圓心,圓心在哪裡?了不可得,但是它決定存在。佛用這個來比喻「真心本性」,真心本性確實不可得。為什麼?它不是色相,六根接觸不到,不但前五根沒有辦法接觸到,想都想不到,這個想是意根。唯有把言語心思統統放下,都不用它了,這個境界就現前,你就證得了,所以叫不思議境界。圓心是不思議境界,圓的周是相。「周」代表什麼?十法界依正莊嚴。所以用輪來代表佛所講的一切法,這個用得太好,非常恰當。經上這兩句話我們要常常記在心裡。

  『佛以一一身』,不是用一個身,這就是現在所講的多元文化,佛能現一一身、能現無量無邊身。換句話說,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無論是人事環境、物質環境,見色聞聲,凡是幫助我們覺悟的,這個境界都是佛變現的,我們一定肯定。這就是常常講的佛力在加持,但是加持裡頭,有基礎的加持、根本的加持。這個基礎、根本是什麼?是經教。經讀多了,才會在一切境界裡頭,不定什麼時候、什麼處所,不定什麼境界,忽然觸動你的悟性,你開悟了,你證果了。如果你沒有經教的基礎,每天接觸外境不會開悟!經教的基礎愈深厚,你開悟的機會就愈多,佛法裡面講緣分。

  我們凡夫著相不見性,只看到釋迦牟尼佛當年為我們示現的「八相成道」,示現成道之後,講經三百餘會,說法四十九年,這是佛家的事業。佛經裡面講的「佛事」,就是指這樁事情。由此可知,佛一生的事業是教學。一生當中,天天跟大家上課,跟大家在一起研究討論;佛除這樁事情之外,沒有別的事。你們在經論裡面去看,佛沒有做過什麼法會、沒有做過什麼超度。現在佛門裡面我們看到的這些東西,釋迦牟尼佛當年一樣也沒有。我們學佛,向誰學?當然向本師釋迦牟尼佛學習,路要走正確。

  我這一生可以說非常幸運,老師的指導教誨,我沒有走錯路,我對老師的話百分之百的服從,這是對師長的尊重。老師的話不聽,不服從,這在古人講是目無尊長。現在的年輕人,在家庭裡面目無父母,在學校目無師長,已經成了風氣。現在眾生不好度、不好教!我們遇到許許多多做家長的、做父母的在我面前說:「兒女不聽話,沒有法子教。」很多做老師的來告訴我:「學生不聽話,沒有辦法教。」是!這是現在的社會現象。現代人苦,太苦了。過去古時候沒有的這些事情,在今天都發生了,所以這個世間有災難,反常!

  中國《左傳》裡面講,「人棄常則妖興」。「常」是什麼?常是倫理,倫理沒有了。倫理的根本就是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根沒有了,那還談什麼!「常」實在講,就是佛家的「五戒、十善」,沒有人願意修了,世間焉能不亂?世人焉能免除劫難?所以今天修行人要成就,只能靠自己。為什麼?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干涉一個人。現在講人權,民主自由開放,誰有權力干涉誰?沒有!

  我對於那些做父母、做老師的人,他們在我面前訴苦,我就告訴他,現在這個時代,倫常沒有了。我說:你的小孩,你的學生沒有過失,過失在你自己。你要知道,現在這個社會沒有父子關係了,你還把他看作是你的兒子,他沒有把你看作是他的父親,所以你們不能相處。今天「五倫」沒有了,你懂得嗎?他這才嚇一跳,吃了一驚。今天我們還有一倫維繫住,什麼倫?朋友,你把你兒子看作是你的朋友,就好相處;你把你的學生看作是你的朋友,你也好相處。態度要轉變,他不是你的學生,他是你的朋友,你以朋友對待他,你去試試看。不要以為他是你的學生,學生對老師要怎麼尊重。不要,以朋友彼此往來,禮尚往來。現在所有一切關係都沒有了,君臣的關係沒有了,連夫妻的關係都沒有了,丈夫把太太看作朋友,太太把丈夫看作朋友,能夠維持個好的朋友,就不錯了。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,這叫天下大亂。

  如果朋友這一倫也沒有,不得了,那以後是什麼關係?純粹是個利害關係。有利就相處,沒有利馬上就分開,就是對頭、就是冤家。這世界成什麼世界?我們到這個世間來,是來幹什麼的?古人常講的「你是應劫而生,還是應運而生?」應劫而生,那你到這兒來,就是來受災受難的,過去生中造不善業,我是到這個世間來受苦受難的,一生聽命運擺布;如果應運而來的,這就是佛菩薩,你是來救苦救難的。

  救苦救難怎麼救法?從本身做起,做一個樣子給人看。現在人不懂得孝養父母,我做一個孝養父母的樣子給人看,做得非常辛苦;沒錯,是辛苦,但是多多少少會感動一些人。縱然他現在不能感動,這個印象在他阿賴耶識裡面種下一顆好的種子,強有力的種子,幫助他早一天回頭,早一天覺悟。這一生當中不能覺悟,來生會覺悟、後生會覺悟,這就是菩薩心。我們是哪一種人?如果我們做應運而來的,那就是「佛以一一身,處處轉法輪」,我們時時處處,都在那裡表演。表演什麼?印光大師教導我們的「敦倫盡分,閑邪存誠」,我們表演這些給人看。

  我的講堂、我的錄影室,把我的老師、館長的照片都掛起來,有必要!在古時候來說,沒有必要,心裡有就行了。拜完佛之後,心裡有,真正觀想就夠了。現代這個社會,有必要!為什麼?我心裡觀想,別人看不到,不能影響別人。我把老師、護法的照片統統掛在我的面前,讓每個人都看到,看到他才曉得做學生的人要念念不忘老師。每一堂課上課、下課,我們都是按規矩拜老師,我們自己居住的房間,懸掛父母的照片,父母不在了,念念不忘父母教誨之恩。這就是社會教育,現在大家不重視了,我們做出樣子給大家看。

  現在人不要祖宗。我想了很多年,現在我還沒有能力,我希望建一個「百姓宗祠」。但是這個事情,在中國一定是由政府來提倡、來建設,這是正規的。我們如果建設,給政府太難堪了,這不可以做,但是我們在外國可以做。我將來在國外,如果有這個機緣,我一定會建一個「中華民族百姓宗祠」,紀念我們自己歷代的祖宗。我不是只顧我一家,我顧到全國人民、全國人民的祖宗,我會建一個祠堂,這個祠堂裡面供奉「中華民族祖宗」的神位,依照百家姓去做就行了,每一個縣市供養一個大牌位。我相信這一點我在外國能夠建得成功,我一定會做!這個祠堂就是中國文化教學的中心,儒家的東西、道家的東西、諸子百家的學說,都在這個地方講學,報祖宗之恩。

  這些都是屬於「佛以一一身,處處轉法輪」。在一個地方做,我們孝親的光芒、尊師的光芒、愛護一切眾生的光芒就能遍照法界!這些都是佛菩薩教導我們的,你說哪一法不是佛法?哪一個念頭不是佛的念頭?哪一個行為不是佛的行為?所以一定要把經典裡面的道理,真正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,對虛空法界一切人事物,把經中的教誨變成自己實際上的生活行為,務必將自己的身心跟經典、跟虛空法界融成一體,我們就入「大方廣佛華嚴」了。

  這些話,我知道許多人聽到歡喜,但是搖頭:我做不到!我知道你做不到。做不到,常常聽也好。為什麼?這是如來的正教,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阿賴耶裡面種上這個種子,這是好種子、金剛種子,有助於你往後開悟的機緣,提升你修行證果的速度。我能夠稍稍涉獵,畢竟是五十年的功夫。如果這五十年當中,我要是間斷了,我要是不遵守老師的教誨,隨順自己煩惱習氣去雜修,自以為聰明,博學多聞,「戒定慧」三學喪失了,怎麼能成就?

  我為什麼這樣感激老師?如果不是老師那種堅志的要求,我是一個世智辯聰的人,走入歧途對我來講是非常容易的事情,被老師管住,約束住了。經典,不經過他同意的不能看;聽講,只能聽他一個人的,除他一個人之外,任何法師大德講經不准聽。這種種約束,為的是成就我自己的學習三昧。這種修學的利益,說老實話,我是在三個月到六個月就體會到了。五年,我真誠的感激老師,老師要求我遵守他的教誨五年。五年了,我向老師自動的要求,我再遵守五年,老師聽了笑笑。我真得受用,今天能有這一點成就,十年的根底。現在有什麼人能夠有十年的耐心?

  諸位同學,你們有沒有意識到,近代有一位了不起的大德給我們做了示現。你知道是什麼人?我們淨宗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。他在普陀山藏經樓負責管理圖書,三十年!三十年在裡頭潛修,沒有人知道。他不下山,他不跟人打交道,每天在這裡頭整理這些典籍,照顧這些經藏,每天讀經藏,讀了三十年。其他的我們就不問,單單講他三十年管理藏經樓,我們從這個地方自自然然就會想到,「戒定慧」三學三十年養成,他有這麼厚的功力,所以真的叫「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」。在那個時代,有一些對於精通佛法教理的在家學者、大德居士到普陀山遊覽,在藏經樓遇到印光法師,看到印光法師的威儀形相攝受人;聽印光法師的說話,非常驚訝!把他老人家所說的記下來,回去之後在報紙雜誌上刊登發表,於是就有人知道佛門有這麼一位高人,真正是有德行、有修養、有修行,參訪請教的人就多了。印光大師一生有語言的障礙,家鄉的方言很重。他是陜西人,講經說法需要有翻譯,很麻煩,所以他很少講經說法。有人請他講經說法,他派代表去講,他自己不去講;多半用文字。他的《文鈔》幾乎都是答覆一些請教人的信件,現在編成了全書。我們從近代印祖給我們的示現,你的功夫累積得不夠深厚,你很難成就,這是一個最好的榜樣。

  我一生修學,我跟印光法師的緣不同,他老人家有一個固定修行的場所,有一個藏經樓讓他管,我沒有這個機會,我過的生活是到處流浪。沒有學佛之前,生活在戰亂的時代,到處流浪,還好有學校收容,但是學校都不是長時期的;出家之後也是到處流浪,沒有一個寺廟接受我掛單。什麼原因?因為我要學經教。現在寺廟裡頭沒有學經教的,只有經懺佛事法會這些應酬,我不想走這個路子,所以沒有地方容納我。幸虧遇到韓館長,她是我的聽眾,他們一家人發心幫助我,我在他們家裡住了十七年。十七年之後,才有一個小小的道場「華藏佛教圖書館」,於是講經有了一個固定的場所。我們有了圖書館,我的講演才有錄音,往後才有錄影,自己留了一些東西。在這個以前,各個地方所講的,我們自己沒有這個設備,連錄音的設備都沒有,但是有一些聽經的居士們,他們帶錄音機來錄。我的成就是在講台,講台磨鍊出來的,教學相長。講完之後,通常都有同學們提出問題,就是在新加坡也不例外。過去我每天有一個小時的時間,專門為同學們解答問題,這個留下來的資料也不少。

  一生我走釋迦牟尼佛的道路,佛一生講經說法。我出家那一天開始講經,白聖法師邀請我到他的三藏佛學院教書,我就從那一天開始,這是老法師的栽培。有時候也接受台灣其他地區的道場邀請,做短時期的講經弘法,多半都不超過一個星期、十天,去講一部小經。我的教學從這裡開始,到今天四十四年了。這個期間,有幾年講的東西最多,講好幾個科目,一天七、八個小時,最多的到九個小時,上午三個小時,下午三個小時,晚上三個小時;最少的,一天一個半小時。現在一天四個小時,不多!我從這個地方學成功;換句話說,經教的底子厚。剛才跟大家講的,悟處的機會就多了,見色聞聲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常常想到經典裡面所說的,於是就有悟處,能看到經上講的話是正確的。

  「佛以一一身,處處轉法輪」,不僅是世間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宗教的那些大聖大賢,那是「佛的一一身」,我們體會到真的是「處處轉法輪」。「一切毛孔中,各各現神通」,雖然不是我現前的境界,我對於這個說法是深信不疑,我也有體會,這個體會模模糊糊的,不是很清楚,但是決定不是虛妄的。

  佛菩薩為我們示現的,無一不是圓滿的,諸位一定要懂得,什麼叫圓滿?圓滿的範圍無限的深廣,如果我們在這裡頭能夠體會得,受用真的是無窮無盡。你會發現,原來「大方廣佛華嚴」就是我們現前的生活境界,都是事實。我們深深感觸到這個世間一切眾生是迷而不覺,真正體會到佛在經上所感嘆的「可憐憫者」,這句話給我們的印象太深太深,真正是可憐憫者!我們有幸、非常幸運,真的,這是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緣,這一生當中得佛力加持、得眾神加持,愈發感到自己的責任重大,務必要成就自己、要幫助眾生、要幫助正法。正法久住,眾生得益,得真正的利益,是我們佛弟子的使命,我們一定要有這個使命感,捨己為人,決定不求自己的利益。

  這個「自己的利益」是指世間人的觀念,世間人追求的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,我們決定不求,世間的一切我們決定不為所動。經中自有樂趣,這種享受決不是世間任何享受可以能夠代替的;那個法味,你要是真正嘗到的話,世間任何一樣東西都沒有辦法代替,你才曉得學佛是人生至高無上的享受。要不然我們學佛幹什麼?如果學佛學得那麼苦,不要說你們不幹,我早也不幹了。學佛學得真快樂!

  一般人不了解,認為學佛要吃素,吃素多麼苦!就拒絕了,不肯學佛。我們老師懂得,所以李老師勸人學佛,不勸人吃素。他跟我講為什麼?勸他吃素,他下次不來了。為什麼?世味他貪愛,佛的法味,他沒有嘗到;這邊沒有嘗到,那邊他不會丟掉。你要叫他那邊丟掉,這邊又沒有得到,兩頭落空,人家當然不幹,所以不勸他。到什麼時候他嘗到法味,世味他自然會丟掉。所以李老師勸人皈依,不勸人受戒,絕不勸人吃素。持戒、素食一定要你自己發心,你自己知道這裡面的好處。

  這邊醫生給我檢查身體,說:「法師,你的眼睛能保持這個樣子,你的牙齒,這麼大的年歲,牙齒能夠保持住,這都是素食的好處。」身體健康,遠離病苦,耳目聰明,一點都不迷惑。素食有助於健康長壽,有助於身心清淨;換句話說,有助於你過正常生活。正常生活是什麼?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「無量三昧」。我把「無量三昧」換句話講叫「正常生活」,大家容易懂。講無量三昧,諸位很難懂得這裡頭的意思,正常生活是佛菩薩的生活,這裡頭有大樂!。

  煩惱輕、智慧長,世出世間、世間人所謂的疑難雜症到你面前輕而易舉就解決掉了。什麼原因?智慧。世味重的人,頭腦昏沈,妄想雜念多,容易老化,容易得病,病從口入。所以佛在經教上常常講「財色名食睡,地獄五條根」,不能不捨棄。色界天人都捨棄了,把「財色名食睡」放下了;你在六道裡面,你生色界天,不會生欲界天,你就想到這個事情的重要。佛所教導我們的,我們要知道。

  『法界悉周遍』,佛不是在一個地方教學,佛以一切身在盡虛空遍法界教化一切眾生,這是佛的大恩大德,我們要學習、要效法。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、不可思議的事業、不可思議的功德!華燄髻菩薩這十首頌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