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四十四卷)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:12-017-0044
請掀開經本第二十四面第四行,看最後這兩句:
【如是等而為上首。其數無量。性皆離垢。仁慈祐物。】
這段經文是總結如吉祥主藥神等,他們的人數也是無量無邊,都顯示出經裡面所說的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。這一會盡虛空遍法界,所以裡面的大眾都是無量無邊。末後這一句是歎德,雖然只有一句,意思很深。『性皆離垢』,他們的性德說明都是離一切塵勞煩惱。主藥神是表十住菩薩,四十一品無明已經破了十品,這個地位相當之高。所以他的位次在經裡面講,十住是灌頂住,也就是入佛位,證得佛的果位。『仁慈祐物』這四個字,我們一定要記住、一定要學習。凡夫跟佛菩薩不一樣的地方,凡夫說實實在在話,沒有仁慈,所以世尊出現在這個世間,名號要用「釋迦牟尼」,很有道理。釋迦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就是仁慈,就是這四個字,照字面上來翻是「能仁」,他能夠仁慈,對治六道凡夫缺乏仁慈,而且多分剛愎自用,自以為是。其次是心不清淨,這是六道凡夫的病根。「牟尼」名號就是寂靜,也就是心地清淨寂滅;寂就是一個妄念都沒有,妄想斷盡,清淨寂滅,滅煩惱。這是在這一段裡面,末後在歎德裡面,把這個意思表彰出來,這用意很深。
經文講到這個地方,這是一個段落。從前面我們看到異生眾當中,實在講華嚴會上哪裡會有異生眾,都是諸佛如來、法身大士示現表演的身分,不是他本來的身分,他在此地表演示現出來的身分,他們示現是異生眾。異生眾就是沒有明心見性,表這一類。這一類總共有三十九個團體,佛法裡面講眾,眾就是講團體,這一類有三十九個團體。這裡面也分三類:第一類是雜類諸神眾,我們現在所讀到的都是講雜類諸神;第二類是八部四王,這是佛家講的護法神眾;第三類是諸天,欲界、色界諸天。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,從前面海月光大明菩薩眾,一直到主藥神,總共是十個團體,我們現在講十個社團、十個團體都可以。這十類代表十住的因果,也就是從初住到十住。初住是發心住,由海月菩薩這個團體來代表,他們代表發心住。這一發心就是菩薩,它這個用意很深。初發心的都是菩薩了,後面金剛神、身眾神、足行神一直到主藥神,怎麼不是菩薩?從這個地方就非常明顯的告訴我們,是大菩薩示現的神眾,不是真正的雜神,是示現的。為什麼示現?不示現行不行?給諸位說,不示現決定不行。為什麼?我們不知道從哪裡學起。他這一示現、一表演,我們就明白了,知道從哪裡學起,知道從什麼地方下手,使我們了悟最初方便,可見得這個用意很深。所以他是表像觀音菩薩《普門品》裡面所說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分,這麼多團體都是佛菩薩為度眾生而示現的身分,這個要知道。
更深一層的意思,讓我們去體悟諸佛菩薩沒有名號、沒有名字,諸佛菩薩也沒有身相。你要認為佛菩薩有一定的樣子,錯了,沒有這個道理。佛菩薩沒有身相,也沒有名號,身相跟名號都是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。《楞嚴經》上講隨心應量,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而化現,所以緣聚他就現形,隨機說法;法也沒有一定的,隨機說法;緣散了,相也就滅了,就消失,緣聚緣散而已,哪裡真的會有相?佛菩薩果地如是,我們現前凡夫因地實在講也沒有兩樣,這是說宇宙人生的真相。《般若經》上所講的諸法實相,實相本來如是,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,你體會得,有很大的利益。一切凡夫破身見最難,最不容易,幾個人把身見看破?把我執放下?能破身見、能放下我執,他就脫離六道輪迴了,這是小乘阿羅漢的境界,大乘圓教《華嚴經》上講,七信位菩薩的境界,不是容易的事情。如果你逐漸明白事實真相,確實幫助你看破、幫助你放下,對於破我執很有利益。所以要曉得,決定沒有相,一切相緣聚而現,緣散而滅,這是我們凡夫眼裡面所看的。聰明人在這個現象裡面他就明瞭,緣聚相也不生,緣散相也不滅,這給你講真實話,沒有生滅,生滅是凡夫的妄想分別執著,實際上決定沒有。希望我們體會得愈深,受用就愈大,就愈殊勝。
海月光大明菩薩他們代表初信位,初信叫發心住。十住住在哪裡?住佛之住。佛住在什麼地方?初住菩薩告訴我們,佛住菩提心。如果我們發菩提心了,你就是圓教初住菩薩,你就是海月光大明菩薩一流的人物。菩提心的體是真心,《觀無量壽佛經》上給我們講至誠心,真誠到極處,這是菩提心。什麼叫誠?曾國藩先生在《讀書筆記》裡面,將誠下了一個定義,他說得很好,與佛法相應,「一念不生是謂誠」,你心裡面才起心動念就不誠。儒家講誠是這個標準,佛法比這個標準還高。儒家的起心動念,說老實話是見思煩惱而已,塵沙、無明他還不知道,所以佛家講菩提心的標準高。但是儒家所講的,我們都不容易做到,要怎樣你才能做到誠?
《大學》裡面八目列得清清楚楚,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。什麼叫格物?物是欲望,名聞利養、財色名食睡,這是欲望,把欲望斷得乾乾淨淨叫做格物。人有欲望,欲望常常牽動你的心,格是格鬥,是跟它打一仗,要把它戰勝;換句話說,你要把你自己跟欲望戰勝,這才叫格物。所以格物等於佛法裡面講的斷煩惱,格物是斷煩惱。致知,致知是智慧生起來了,儒家也講這個道理,它講的沒有佛法講的那麼明顯,也懂得一切眾生都有智慧,不是沒有智慧。你現在的智慧跑哪裡去了?你現在智慧被煩惱蓋覆住,說個老實話,你的智慧變成煩惱了。你要能夠克服你的煩惱,你的智慧就現前,所以致知就是佛法裡面破所知障。兩種障礙破除,你菩提心就現前。這兩種障礙破除,你最低限度的位置就是發心住的菩薩,海月光大明菩薩這個社團你就參加,你就入他們的社團。發心住,住佛之住,這是你的菩提心現前,所以菩提心一定要斷煩惱障,一定要破所知障。通常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,煩惱障破了,煩惱是指見思煩惱,你超越六道輪迴。所知障要是破了,你就超越十法界,你就證得一真法界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住一真法界。
在這個經上我們看到,海月光大明菩薩是初住,圓教初住,金剛神眾是二住,身眾神是三住,一直到現在我們念的主藥神是十住。地位愈來愈高,分破無明,進入一真法界之後就是破根本無明。四十一品無明,破一品,地位往上面提升一階,這些都是法身大士。我們不發菩提心怎麼行?平常處事待人接物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我們常講,我們這一生想真正成就,只有用唯一的真心。我們對一切人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都用真心,別人欺騙我們,那是他的事情,與我不相干,我一定用真心待人。為什麼?我這一生要證果,我這一生要求生淨土。求生淨土,《無量壽經》上說得那麼明白,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你要不發菩提心,單有一向專念不能往生,這個要懂得。過去李炳南老居士常講,一萬個念佛人,真正往生只有二、三個。為什麼那麼少?他做到一向專念,他沒有菩提心。沒有菩提心就是他心不清淨,他心裡面還有是非人我、還有貪瞋痴慢,這個與西方極樂世界決定不相應。西方極樂世界是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」,你佛號念得是沒錯,念得很好,一天念十萬聲,可是你心不善,那個地方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,你怎麼能去得了?所以實在講,發菩提心比念佛還重要。真正發菩提心,臨終一念、十念決定往生,為什麼?他已經是上善之人,已經夠資格了,只要動一個念頭想往生就行。所以經上講的話,我們要仔細去思惟,不能夠含糊的念過。這是講菩提心之體,真誠。
菩提心的樣子、菩提心的作用,你要知道。它的作用,自受用是深心。深心,淺而言之,好善好德,對自己常常存這個心,自受用,好善好德。對一切大眾是大慈大悲,就是此地講的仁慈祐物,這是菩提心表現在事相上。好善好德,仁慈祐物,這不是勉強的,不是做作出來的,自自然然流露的。所以發菩提心的人,平常起心動念都是利益眾生,都是在想怎麼樣幫助眾生破迷開悟,怎樣幫助眾生離苦得樂,沒有替自己想。還有一念為自己想,諸位要曉得,你的我執沒破,你還有堅固的我執。我執是六道輪迴的根,你輪迴的根沒有拔掉,你沒有辦法脫離輪迴。所以現前就要放下,我們只為別人想,只為眾生想,絕不為自己想。我在講席裡面,這些話不知道說多少遍,世尊在經上也重複了千遍萬遍。為什麼世尊不厭其煩的重複?眾生還沒有醒過來,還要多叫幾聲,沒醒過來,所以總是不厭其煩無數次的在喚醒我們。這是你發心了,一發心就是住佛之住,佛就是這個心,現在我們這個心跟佛心一樣。
金剛神眾這個團體,他代表的是守護那些住佛之住的菩薩,他要守護。實際上不是金剛神守護,金剛神是表法,表金剛般若,智慧!二住菩薩叫「治地住」,地是什麼?心地。才入佛家,剛剛才入佛家,才證得一真法界,剛剛脫離十法界,才證得一真法界。心地裡面煩惱是斷了,見思煩惱斷了,塵沙煩惱斷了,無明也破一品,習氣還在,你還需要對治,要對治無始無明習氣。要用什麼方法來對治?金剛般若。諸位要曉得,金剛神是表自性般若智慧,這個時候已經破一品無明,自性智慧透出來了。愈透愈大、愈透愈明,這樣能夠破除無始劫來的習氣,叫治地住,這是又破一品無明了。
再往上升是身眾神。身眾神是隨侍承事,我們到哪裡去隨侍承事?諸位想這是做佛的侍者,常常照顧佛陀。佛在哪裡?找不到。一切眾生就是佛,我們以什麼身分對一切眾生?我們是他的侍者,要常常照顧他、常常伺候他。一切眾生確確實實是佛,你如果把他看作眾生,自己以為是法師,以為高高在上,你就錯了,你到哪裡去找佛去隨侍承事?你找不到。佛告訴我們,你自己成佛的時候,你看一切眾生都是佛,你成佛了。你還看到一切眾生都是眾生,你也是眾生。眾生眼睛裡面看一切是眾生,佛眼睛裡面看一切是諸佛如來。我們學佛,要問問,哪一天我能成佛?哪一天這個境界現前,你就成佛了,這個境界不現前你沒成佛。所以我常常勸同修們,我們不是把一切眾生當作佛來看待,這裡頭還是隔一層,他就是佛,他是真佛,他決定不是假佛。你們大家能相信嗎?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你從性上去觀察,他怎麼不是佛?相上他是眾生,性上他是佛。就像此地表演一樣,從性上講他們是諸佛如來,從相上講他們是雜神一類,這是示現的。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自己修行用功就有下手之處。我對一切人都把他看作佛一樣看待,我對佛恭敬、對佛讚歎、對佛隨順。
如果我們以傲慢的態度對眾生,那就是傲慢態度對佛,何況還讓自己煩惱習氣起現行,這大錯特錯。你一念生歡喜心,歡喜是煩惱,一念懊惱之心也是煩惱。中國人講七情︰喜怒哀樂愛惡欲;欲就是五欲,財色名食睡這個欲望,統統是煩惱,你的心不清淨。佛菩薩喜怒哀樂愛惡欲是示現的,事有理無,相有性無,所以他得大自在。我們凡夫不自在,事有理也有,相有性也有,糟糕不糟糕!其實性相、理事統統沒有,事相是什麼?夢幻泡影。《般若經》上講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我們要用這個方法來對治自己的心地,讓自己的心地放光。所以這是身眾神,身眾神講到修行,金剛神是用智慧啟發我們的心地,用隨侍承事來修行,因為身眾神是表三住菩薩,三住叫「修行住」,你們看這個意思多深。佛法裡面講修行,總綱領、總原則跟儒家講的也類似。儒家的修行是講守禮,禮的精神是什麼?自卑而尊人,這個人懂禮,這是禮貌,決定沒有傲慢的。我們在《論語》裡面看到孔老夫子,上面所記載的,夫子無論對哪一類人,善人、惡人,年老的、年少的,沒有不恭敬、沒有不謙虛。這個表演是修行,將自己行為裡面不善的都給它修正過來,欠缺的都彌補成為圓滿。所以佛家常講開悟、修行,有很多人問我什麼叫開悟?我說得很簡單,你知道你自己的毛病,這個人就開悟了;你知道自己毛病,你能把你的毛病改過來就是修行。人最怕的是不知道自己過失,你在行門上無從下手,你怎麼修法?
因此,古聖先賢教我們讀經,讀經目的在哪裡?拿經來對照自己的心行。我們自己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展開經本對一對,佛怎麼說的?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是不是如佛所說的?如佛所說,那我們的行是正行,如果跟佛所說相違背,我們的行叫邪行、惡行。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裡面教我們,他說一個真正的佛弟子、佛的學生,必定是佛教我們做的我們就去做,佛教我們不做的我們就不做,佛叫我們去我們就去;這才叫隨順佛的教導、隨順佛的意思、隨順佛的願望,那才是佛弟子。如果佛教我們做的我們不做,佛教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偏偏要做,這不是佛弟子,這個人不是學佛。不是學佛,也研究佛的經論,也上台講得天花亂墜,那是什麼?現在人講的佛學,他不是學佛,他是佛學。佛學不管用,講得再好依舊搞六道輪迴,於事無補,要緊的是真正要學佛,要學得跟佛一模一樣。所以隨侍承事,講到修行那真是講到極處,真正是把一切眾生如同諸佛如來一樣的恭敬奉事。我們在這個經文裡面看到表法,它是這個意思。
第三類足行神。我們在前面,足行神我把他說作現在的交通警察,指揮交通的。在佛法表法,什麼意思?指導我們成佛之道。這是第四住菩薩,「生貴住」。世出世間一切尊貴沒有超過佛的,沒有能夠比得上佛的,生佛之家,住佛之住,這才真正叫生貴。道場神是守護道場,領眾修行。諸位我們現在有念佛堂,念佛堂裡面的法師領導大家修行,這一類屬於道場神。在此地所表的是第五住的菩薩,五住叫「具足方便住」。他有智慧,他有善巧方便,領導大家修行。這個護法叫內護,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講,最貼身的看護。我們一定要知道,在這一個道場裡面,我們扮演什麼樣的角色。從表法裡面來講,具足方便就是執持名號,所以道場神也表這個法門,因為五住菩薩叫具足方便住。一切法門裡面,講到具足方便,無過於持名念佛。你看看這個經裡頭的味道,要從這些地方去體會,我們信心才真正堅固,永遠不退,那就是守護道場了。這個道場在心裡面,不是形式的道場。我們講到這一段,也特別舉《維摩經》上,維摩大士所說的道場,直心是道場、菩提心是道場,不拘形式。道場是什麼?是你修行證道的場所。修行證道場所在哪裡?無處不是,無時不是。真正是在你心裡,你心裡面真的覺悟了,你在那個地方那就是道場,所以一切法最後都歸到心地法門。護持道場,就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,這就是具足方便住。每一類的神眾扣緊一個環節,這個環節對我們修行證果有密切的關係。
下面主城神,這是代表六住菩薩,六住菩薩是「正心住」,誠意正心。主城護法王城,法王城是心城,在前面跟諸位都做詳細報告過了。堅定意志、堅定信心,永遠不退,這是六住菩薩,正心。七住菩薩,在這個地方是用主地神來表法。地也是心地,以甚深的弘願護持一切眾生的道心,這是主地神。這是一個地方、一個地區關心教育的這些人士,中國古時候常講的地方士紳。有道德、有學問,在社會上有地位、有財富,這一類的人士,他們最關心的是教育。我們今天談教育,這個名詞大家都懂,哪一個不知道教育?而實實在在講,我們對這兩個字所知的有限,含糊籠統,不求甚解。如果真正教育要是辦好了,它的果相一定是天下大治,世界太平,必然是這個現象,怎麼會亂?社會怎麼會動亂?社會之所以動亂,教育出了問題。所以現在真正懂得教育這兩個字的意思,真的已經不多了,把這個意思扭曲了,正如同佛教一樣。今天講到佛教,大家一聽到佛教,迷信,是宗教,把意思全搞錯了,所以對佛教這個名詞發生誤會曲解。連教育這兩個字都不例外,那還有什麼話好說?古時候中國的教育,印度佛教的教育,都是真善美慧的教育,它確實達到這個目標。古代教育的目標是要達到社會安定繁榮、長治久安,所以國家施政第一樁大事就是教育。正如「學記」裡面所說,《禮記》裡頭有一篇「學記」,這篇「學記」可以說是我們中國古時代的教育哲學、教育的理念。它教學的內容,為了要達到上面所說的目標,教育的內容著重倫理的關係。倫理的關係從夫婦開始,現在人不了解這個事情。
這個社會為什麼會動亂?古人看起來,很簡單,家不家則國不國,你家不像個家,你這個國怎麼能治得好?家要治得好,從哪裡開始?從夫婦。所以夫婦的結合是道義,不是那麼隨隨便便、簡簡單單的,現在講自由戀愛,戀兩天又分手了,成什麼話?那個自由不是戀愛是亂愛,簡直不懂事。從前結婚非常慎重,自己年輕不懂事,父母長輩的經驗豐富,他們來幫助你選擇,選擇對象,那是你一生的生活。所以從前的婚禮非常繁雜,為什麼要這樣繁文縟節?就是告訴你結婚不容易,千萬不可以離婚。你這個家好,國才好,家是國的基礎根本。這是室,夫妻同一個室;室外面是家,有父子、有兄弟,成為一個家;家的外面是國,國裡面有君臣、有朋友;中國叫五倫的社會。外國人有講團結,中國古時候沒有團結這個名詞,五倫就是團結的,用不著再說團結了。所以中國教育著重在倫理,說明五倫的道理,就是人與人的關係。五倫十義,每個人在哪一個地位上,應當要盡什麼樣的義務,你要做些什麼事情,知道人與人的關係。然後再教你人與自然的關係,大自然這些萬物,與一切動物、植物、礦物,我們今天講與自然環境的關係。再往上提升,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,從前教育是講這些。然後你才明瞭,你自己應該怎樣做人,頂天立地,作聖作賢。從前人讀書在明理,讀書志在聖賢。
我們學佛志在作佛、作菩薩。無論出家、在家,學佛一定要志在作佛、作菩薩。作佛、作菩薩並沒有改變我們的生活,也沒有改變我們的工作,就在自己現實的生活環境裡面,現前工作崗位當中,你就作佛、作菩薩了。這就是《華嚴經》上這麼多諸佛如來示現種種不同的身分,用意在此。這裡面,足行神、道場神、主地神、主山神、主林神,都是諸佛如來,都是法身大士。這就告訴我們,我們不必改變生活方式,不必改變自己的行業,只要把你的念頭轉變過來。你現在的念頭,凡夫的念頭,凡夫就是對於這些道理不清楚、不明瞭,起心動念自私自利,甚至說是只顧自己,連妻子兒女都不顧。社會上真有這種人,還有什麼法子?所以要懂得什麼叫教育,你才知道怎樣去做人,怎樣做個好人,怎樣做個聖人,怎樣做個賢人。
人必須具備的基本德行,這是決定不能缺少的;如果缺少,就不叫做人了。中國人常講人格,什麼叫人格?做人的基本條件,做人的資格。儒家講五個,佛法也講五個,意思都相通。儒家講的五個是五常,常叫常道,不可以中斷的,不能離開的;仁義禮智信,這是基本的教學。從小就要培養,養他仁慈的心,養成他懂得盡義務,應當做的事情決定去做,盡義務而不求報酬,這些觀念從小培養。懂得禮節,講信用,再培養他的智慧,這五條。所以古時候小學,小學就是訓練基本德目,完全以這個為教學的中心。古時候小學是從八歲到十二歲,八歲上學,生活的教育。智慧的教育是背誦經典,古聖先賢的這些書背誦;不講解的,只教你讀,只教你背。我們現在明白,這是訓練根本智,訓練一個人的定力。小孩也是一樣,不叫他背書,他也胡思亂想,胡思亂想這個傷害太大了,所以從小就修定,用什麼方法修定?用讀書這個方法來修定,把你的妄想打掉。念上幾年,妄想少了,正念多了。你背誦古聖先賢的典籍,正念多了,然後再上太學。古時候學制只有兩級,小學跟太學,沒有中學,太學就像現在的大學一樣。到大學裡面念書,完全著重研究討論、講解。因為這些書你統統都背過,背書那個階段是修根本智,入太學是修後得智。換句話說,小學訓練的,《般若經》上所說的「般若無知」,無知是根本智;到太學裡面研究、討論、講解是修後得智,後得智是「無所不知」;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,這是兩個階段。
太學裡面,讀書自在。你看朱子,四時讀書樂。世間什麼事情最快樂?讀書最快樂。現在人讀書最苦,哪有樂?成天書包背得一大堆,多苦!所以我們看到學生每天背那麼大的書包,我都想決定不能來作人,作人這麼苦。從前上太學去親近老師,一本書都不要帶,老師所講的那些課程,你全部都背過。老師也背過,學生也背過,所以都不要書本。說起第幾頁、第幾行、第幾個字,大家都知道,背過的。所以你要說中國不講科學,那是假的。太學的學生,從各個省縣來的,不是一個地方來的。老師講到哪一本書,第幾頁、第幾行,每個人記得都不錯。從前書、課本,你們看過中國古書沒有標點符號,也沒有段落,一面十行,一行二十個字,無論什麼地方刻的書,一定都是一樣的;它要不一樣,它就刻錯了,這很合乎科學的觀念。不管哪個地方刻的書,一定都是一樣的,講到第幾頁、第幾行,哪個字,一定是一樣的。所以他不要帶書,那個教書是真有意思。講到什麼地方,哪些歷史典故,老師還帶著學生去旅遊。學生侍候老師,替老師推車,替老師挑這些擔子,裡面盛的什麼東西?裡面盛的是酒菜。哪裡風景好,擺起來,老師跟學生圍起來坐著,聊天就是學問。上課,你說他怎麼不快樂?所以大學裡面的上課,是真實自由開放,任何人可以發表他的意見,大家來研究討論。遊山玩水,旅行,一次出去旅行二、三個月回來,這個課程講完了,他怎麼不樂?真正做到「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」。
行萬里路是長見識,讀書是成就學問。學問一定要跟事相結合成一體,學問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,不是玄談。我們在古代典籍裡面記錄看到,我們看歷史這些傳記,古人不滿二十歲,考中進士的、考中舉人的,很多。不滿二十歲叫童子,二十歲才叫成年。他考中進士,就有資格作縣市長,舉人裡頭優秀的也有作縣市長,作地方官。現在看起來,小孩。他能把一個地方治得很好,有學問、有經驗,那叫做教育。現在教育教的是什麼?現在教育裡頭沒有教做人的,沒有教你人與人的關係,沒有。現在的教育,我們要不客氣的說,教你怎麼樣賺錢,怎麼樣把別人的錢弄到我荷包裡來,如何幹一些損人利己的,幹這個,現在教育教這個,天下怎麼會不亂?古時候教育教你仁義道德。諺語常講「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」,前面一句話說得沒錯,後面一句說錯了。你防人幹什麼?防人之心也不要,沒什麼好防的,你的心才真正定了。常常防人,你的心還是不安,你還是定不下來,你哪裡有智慧?果然連防人之心都放下,你就得大自在,你才真正能得大圓滿。所以現在真的連「教育」兩個字,懂得的人都不多。我過去親近方東美先生的時間很長,這個老人非常愛國,每一次提到教育,他一定拍桌子發脾氣罵人。他感慨很深,真正懂得教育的人太少了。
現在的教育是個技術的教育,在孔子四科裡面,第一個是德行,第二是言語,這兩個沒有了;第三個是政事,現在的教育只注重這個科目,培養辦事的能力,培養技術,培養你辦事的能力,人倫道德沒有了;至於文藝,現在雖然有講文藝,可是文藝跟從前古時候文藝不一樣。古時候的文藝是教育,你看看《詩歌》,孔老夫子刪《詩書》,標準三個字「思無邪」。你就曉得中國古代的藝術是誘導人正知正見,演變到後代元曲,從唐詩、宋詞、元曲,以後變成戲劇,崑曲,現在大家所熟悉的平劇,一般人叫京戲,再演變成一些地方戲劇,民族藝術,它的內容以四個字為主:忠、孝、節、義,用藝術的方法來達到教化一切眾生。因為從前學校不普及,人民從哪裡學到這些東西?從歌舞、從看戲,戲劇裡面學忠、學孝、學仁、學義,學這些東西。從這些藝術裡面明瞭善因善果、惡因惡報,做為他一生處事做人的準則。從前的藝術是教育,是教人做好人。現在的這些藝術,我們真是落伍了,看不懂。叫我去欣賞,我一看,我掉頭就走了。什麼妖魔鬼怪,畫的人不像人、物不像物,什麼抽象派,真是佛所講的「邪師說法,如恆河沙」。我們看到經裡面這些表法的,才知道佛用心很深,用心良苦,這才叫做真正的藝術。《華嚴經》是高度的藝術,是諸佛如來、法身大士表演的境界。我們能從這個地方欣賞,能從這裡契入,得的利益當然是不可思議。
主地神,這是七住菩薩,七住是「不退住」,甚深大願,護持一切眾生的心地。這個心地特別是要護持他的菩提心,他菩提心才發起來一定要護持。我上一次前面跟大家講地方上的士紳,他們關心教育、熱心教育,對於安定社會、繁榮社會,有很大的貢獻。這些貢獻往往是潛移默化,明白的人很清楚,粗心大意的人看不出來。
主山神代表八住菩薩,八住是「童真住」。在形象上是一類隱居山林的高士,真正有學問、有德行、有能力,他沒有出來做事。沒有出來做事,有緣分;他沒有這個緣,沒有機會為社會、為大眾服務。如果有機會,他們也都出來。像我們在歷史上看到,諸葛孔明,孔明是高臥隴中,隱士,他也是以耕讀為樂,自己耕田、讀書,過他幸福快樂的日子。他是被劉備三顧茅廬,盛情難卻,才出來為國家社會服務。沒有機會,遇不到人家來請,這些人是絕對不會自己去找人的,不可能的。所以高人,他清高就在這一點;你去找他可以,他絕對不會來找你。這些人對社會最大的影響、最深遠的影響,教我們「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」。他有能力爭,他不爭;有能力求,他不求,這叫高。不是沒有能力,沒有能力那就談不上;他真有學問、真有能力,無爭無求。我們現在看社會上,他沒有德行、沒有能力,他也爭、他也求,拼命在爭,搞成社會大亂。他們對社會、對歷史、對後代深遠的影響就是教給我們,真正有道德、有學問,他能夠一生過他平淡的生活,過他喜歡過的田園生活,讀他喜歡讀的書,交結喜歡往來的朋友,他的一生很自在、很快樂,不爭名,不求利,真正是名聞利養統統放下。這是主山神,童真住菩薩,童真就像一個少年一樣,天真無邪,這是真正高度的智慧。
主林神是第九住菩薩,第九住叫「法王子住」。通常凡是九,這是第九住,將來九行、九迴向、九地,都是代表法師,教化眾生的。這裡面主林,林是樹林、森林,樹代表建樹、表建立;在社會上各行各業都建立起來,社會繁榮就像森林一樣的茂盛。所以這一類裡面表法的意思很廣,智慧、財物、德行、利益幾乎全都在這裡面,像我們現在所講社會各行各業那些出類拔萃的人物。這就是主林神所代表的。他在每一個行業是領導人,也是這一個行業裡面的老師。
我在過去有一個專題講演,內容就是講「君、親、師」,這三個是一體的,不能分開,分開麻煩就出來,這三個不能分開。你在社會上,你在這個行業做領導人,被領導的是你的員工、你的一些幹部;你有大的企業、你有大的公司,你有許多幹部、你有許多員工,這是接受你領導;這個關係,你是君,他們是臣,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。不僅是這個關係,你要更深一層把你所領導的這些人,看作你的學生,你要教他,你要作師。你從事這個行業,你把這個行業的理念、這個行業的智慧技能,統統能教給你這些員工,你這個事業怎麼會不發達?當然有成就。所以你要教,你不教不行。你教他的時候,你跟他們就是師生關係,這就很親密。這親密還不夠,還要作親,把你所領導的這些人都看作你自己的家親眷屬;你要以親情愛護他們、照顧他們,你的員工對你就有感恩戴德之心,決定會對你這個公司、對你這個事業盡心盡力,他要幫你做,為什麼?他覺得這是一個整體、是一家,替老闆做就是替自己做,老闆跟自己是一體。古聖先賢教導我們「作之君,作之親,作之師」,所以你一個人要是具備這三種身分,君親師這三種身分,你這個事業成功了,你底下用的這些幹部、用的這些員工得力,沒有一個不盡忠、不效力的;換句話說,你用什麼心對待別人,人家用什麼心來報答你。這是倫理、這是教育。
如果老闆跟員工沒有這個關係,今天我需要你,雇你來,明天不需要了,馬上把你開除。你們想想員工替老闆能盡心盡力嗎?彼此是利害的結合,有利的時候就一起幹,沒有利的時候馬上就分開。古代教育教導我們,公司行號也是倫理道義的結合,彼此都講道義。遇到不景氣的時候,公司非常困難,老闆決定不會裁撤員工,一定要咬緊牙關、要度過困難;員工也不會埋怨老闆。不景氣的時候,不拿錢他也幹,他也要支持老闆,老闆是恩人,報恩!怎麼可以計較待遇?所以他的員工不會散,沒有錢給他,只要有飯吃,他都不會離開,是道義的結合。這種結合在商場裡面,他怎麼不是第一?當然第一,菩薩商主。無論在什麼時候,事業做得很好,很發達的時候,老闆跟員工的生活也差不多,員工才佩服,老闆真的是為員工,這是菩薩老闆。事業是為整體、為大家,照顧大家的生活。他的生產、他的貨物是服務社會、服務一切眾生,貨真價實,賺取最合理的利潤,便利於社會大眾。所以他的一生是服務社會、服務眾生,而不是為自己,這是教育。我們讀到這個地方,看看眼前真的是感慨萬千。古聖先賢這樣圓滿的教導,我們今天把它遺棄了。真正能夠解決社會問題的這些學術,我們誤會把它看成落伍、不合時代,應當要把它丟棄,冤枉不冤枉!所以九住稱為法王子住,也稱為法師住,道理在此地。
末後這一位主藥神,我們剛剛念過的,這個含義很深。主藥神代表第十住「灌頂住」,這是在這一個階段當中達到顛峰。灌頂就是成佛,我們現在講畢業,這一個階段畢業,十住裡面他畢業了。這一段裡面,它的內容我們看得非常明顯,所有一切業障習氣都淘汰盡了。業障習氣是病,菩薩示現在這個地方作藥王,主藥神。在我們佛法裡面還有一尊藥師如來,許多同修生病的時候都念《藥師經》,去拜藥師如來。拜能拜好嗎?靠不住。一定要懂得經典裡面所講的這些原理原則,你要去做到,你的病才會好。像這段經文所說,這裡面最重要的是仁慈、清淨。清淨心不受病毒的感染,你當然會健康,仁慈可以解毒,再劇的毒物,仁慈可以能把它化解、把它分解掉。在佛法裡面講,最毒的病毒就是貪瞋痴,叫三毒。仁慈能把三毒化解,清淨心、智慧心能把病根斷掉。所以在灌頂住裡,特別著重清淨、光明,仁慈祐物,我們在這個地方要學這些東西。
以上這一大段的經文,我們講到這個地方做這麼一個總結,希望我們讀誦修學一定要落實在生活上。《華嚴》裡面教給我們,任何一位都攝一切位,雖然是初住位,初住菩薩所修學的十住全修。不但十住位菩薩所修的,他統統都修、統統都學,乃至往後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,統統修,統統都學。證到等覺位了,等覺位菩薩對於發心、治地他們所學的,他也不捨棄,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修學,這才叫做「行布不礙圓融,圓融不礙行布」。圓融是圓修,一法都不捨,行布是次第,有次第、有圓融,這才叫佛華嚴。不是在一個位次上只修他這一部分的課程,不是的,他統統都修,圓修圓證,我們在這裡要深深去體會。不但要體會,一定要落實,我們得的受用真正是無比的殊勝。念佛往生淨土,哪有沒有把握的道理?信心十足,決定得生,是當生成就的法門。
《華嚴》是大本《無量壽經》,所以不能通達《華嚴》,《無量壽經》要講得好,很難。你能夠契入《大華嚴》,講《無量壽經》就好比吃冰淇淋一樣,不費事,自然會講得很圓滿。長說短說、深說淺說,得大自在。也難怪過去弘一大師勸導知識分子,學佛從哪裡學起?他老人家介紹,從《華嚴疏鈔》學起。非常有道理,從這上奠定基礎,以後無論學哪一個宗派的經論都輕而易舉,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。這也是過來人所說的話,也不是普通人能夠說得出來的。我們知道弘一大師一生勤學,他做事情、讀書都非常認真,這是普通一般人比不上的。所以雖然是中年出家,他的成就也是為佛門裡面大家都肯定的,為世間人所讚歎的,絕非偶然。所以他的建議、他的教誨,我們應當要順從。今天我們將這一段介紹出來了,向下的經文是第二個段落,是表十行位的菩薩。這是讓我們體會到十住裡面的因果。今天時間到了,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