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九八六卷)  2003/4/3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986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如來名號品」,李長者的介紹。前面我們讀到「釋此品作三門」,就是三個段落,第一個是「釋品來意」,第二個是「釋品名目」,第三個是「隨文釋義」,我們看到這第一段。第一段裡面有三個小段,前面兩段我們讀過了。現在我們從第三段看起。

  「前會明身智遍周,此會明名身及智俱遍周故」,這個文我們讀過,因為時間的關係,沒有能夠細說。前面是初會,六品經,說毘盧遮那佛依報莊嚴,說明佛身、佛的智周遍,我們在經文裡面看到了。這一會第二會要說明佛的名號、佛身,以及智;換句話說,身跟智前會也有,但是前會沒有名號。身、智周遍法界,名號同樣也周遍法界。為什麼?稱性!一一法,哪一法不稱性!法法皆稱性。法法都周遍法界,名號怎麼會不周遍!

  前面一會,「初會世主雖問」,問了名號,「未有其答」,那個六品經裡面並沒有說名號。在這一會的開端這才說,說「此品答前所問」,「如來名號品」答前面的問。「使令生後信者之心」,這個「後信」就好比先覺後覺,先覺覺後覺;要幫助後人覺悟,要讓後信者在這個地方建立信心。「令使信佛名身及智,普遍法界」。佛的智,利益遍法界虛空界的眾生。佛的身,身是表演,做出完全與性德相應的好榜樣,給法界一切眾生去看,讓他看了覺悟。佛的名,名號亦復如是,讓一切眾生聽到這個名號,他就省悟過來了。

  佛菩薩的名號不是隨隨便便建立的,「我喜歡這個名號」,這個不行!不是自己喜歡,是利益眾生,一切都是為眾生建立的,不是為自己。自己不但沒有名號,跟諸位說,身都沒有;說老實話,只有智,「靈知」,這個有,這個東西不生不滅。身是形相,形相是緣生的,緣生就是有生滅,這個東西不是自己。心性能現相、能變化,現相為眾生,變化也為眾生。而且這裡面的變化,決定是隨著眾生心念而變化,不隨自己,自己沒有心念,真的像《壇經》裡面所說的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。清淨心中一念不生,真誠心中沒有一個妄念,所以它能夠應;眾生有感,心性就應,感應這現相、說法。

  名號是屬於說法裡面一個重要的手段,我們在講席裡面介紹得很多。佛的名號表性德,菩薩的名號表修德,性修不二,修跟性一定相應,這是佛道、菩薩道。如果你所修的跟性德不相應,你走的是魔道,是三途六道。理跟事我們都要很清楚、很明白。

  所以佛的智、身、名,普周法界,「應機利物」機是眾生,十法界裡頭的眾生,眾生有感,佛就有應。佛用什麼應,佛用智,智沒有形象,那智怎麼應法?智一定現相,一定說法,這樣子應機。利物,物包括人,人不包括物。這個物是什麼?十法界的眾生。

  天台家講十法界前面跟諸位介紹過,十法界裡頭有佛法界。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,天台四教裡面的「藏教佛、通教佛」都是十法界的,沒有見性。所以天台大師在六即裡面講,叫相似即佛。如果他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他出了十法界,入一真法界,這個叫「分證即佛」,他是真佛,他不是假佛,超越十法界了。所以十法界裡面有相似即佛。

 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在經論裡面,祖師大德註疏裡面講十法界眾生,就這個意思。對初學的人我們講九法界眾生。為什麼?講十法界,要跟他說很多話來解釋,他未必能聽懂。他的觀念聽到佛了,就是一個解釋,他不知道佛有四種。賢首家講佛有五種,《華嚴經》上講佛有十種,這個他就會聽糊塗了。所以對初學的人不要找麻煩,愈簡單愈好,講九法界眾生。

  「應機利物」著重在這個「利」字,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。你看佛菩薩出現也好,不出現也好。都是利益眾生。「照俗破迷」,怎麼照俗,俗是世俗,怎麼照?現相就是照。我們在許多經典裡面看到,世尊教導我們這些做學生的人,做弟子的人,應當「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」,演就是照,我做出來給你看。表演什麼?看眾生的毛病是什麼,所謂對症下藥才能收到效果。

  現在這個社會,倫常道德完全沒有了,這還得了嗎?社會亂,眾生苦!怎麼樣幫助他?他不要倫常道德,我們在這裡表演倫常道德。他們不知道孝順父母,我做出孝順父母的樣子來給他看;他們不懂得尊敬師長,我做出尊敬師長的樣子來給他看;他們待人虛偽,我做出待人誠懇的樣子給他看;他不講信義,我要做出信義的樣子給他看,這叫「照俗」。他果然看出來了,他覺悟了,就破迷:做人應該要這樣。

  所以我多次勸導同學,《弟子規》不是念的,不是講的,要做到!小孩的時候就學,到一百歲也不能放棄,不能說我老了就不用做這個規矩了,一樣要做。尤其是在現代的社會,大家都不做了,我要認真去做,這就是度化眾生,這就是大慈大悲。我要不做到,怎麼能勸別人做到!

  所以我們仔細觀察釋迦牟尼佛,是做到之後再說。不僅諸佛如來他們是做到之後再說,法身菩薩也不例外。他是真的覺悟了,做到以後再說,這個說話有分量!你自己做不到,你所說出來的話沒有分量,人家聽了打很多問號。你說這個好那個好,你自己為什麼不做到?不能不懂得。一切無不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。眾生苦從哪裡來的?苦從迷來的。我們要讓眾生離苦,就要幫助他破迷;要讓眾生得樂,就一定要教他開悟,這是真正慈悲濟世。

  所以下面就說「故成普光明殿」。清涼大師在前面跟我們介紹的,這個「普光明殿」是什麼意思?大師說了三個意思,第一個是這個殿是眾寶所成,寶放光,這是就事上講。第二是佛在這個殿裡面放普光,遍照法界,佛在那兒放光。說老實話,佛放光我們肉眼凡夫見不到,我們見不到的光太多太多了,這個知識現在很多人都懂得了。

  我們知道光波,波長、波短的波動不一樣。我們肉眼的能力很有限,只能收到適合我們眼根波度的光波我們能看見;比這個波長的看不見,比這個波短的也看不見,現在這些科學家用一些儀器見到了。像紫外線、x光,這都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,從儀器上看到了。佛的光波我們肉眼看不見,但是人中確實也有少數人善根發現,偶爾能見到佛光。

  佛光遍照無處不在,現在縱然是幾十層大樓裡面,重重牆壁障礙,我們在心清淨到一定的程度,就看到自己房間裡面有佛光。佛光沒有障礙,障礙是在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。當我們妄想分別執著輕的時候,心真誠清淨的時候,緣成熟了,我們就見到佛光。所以叫「普光明殿」,這第二個意思。

  真正重要的是第三個意思,第三個意思,佛在這個地方講「普光明經」,講「普法門」,這個才重要。這個普法門就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所以這個殿稱之為「普光明殿」。長者在此地「約德名殿,約殿明德故,此品須來」,這一品他說了三個理由,這一品一定要有,不能夠缺的。下面這是第二段「釋品名目」,我們看長者的文。

  「於此佛名號中,約有五緣,以成佛號」,這幾句話是給我們說明名號的由來。前面跟諸位說了,名號不是隨便起的,名號有五種緣建立,哪五種緣?下面說了「一以法界自體根本智緣,以成佛號」,這是第一個緣,「法界自體根本智」,所以名號是緣生法。諸佛如來的名號一定相應,法界就是真如,就是自性,就是自體。此地講的「法界自體根本智」,就是前面我們所念到的「名、身及智」,這三樁事情也就是智,大經上也常講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。

  第二「約如來示成正覺,約自德緣,以成佛號」,這是建立名號的第二個條件。這是應機,現身示成等正覺,就像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降生在印度,八相成道!這是就自己的德行,自己成就的德行建立名號。

  第三「約如來利生方便緣,約位進修,以成佛號」,這是完全就利益眾生的方便,這麼一個緣故建立名號的,統統是幫助眾生的。

  第四個是「明如來以一切眾生隨根所樂緣,以成佛號」,佛真的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。眾生的根性,眾生的愛好,你看看佛不違背,隨著你的愛好,隨著你的喜歡,做種種不同的示現。

  第五「約法界體用平等緣,一切諸法,總名佛號」,這個意思深了。法界體用平等,這是什麼人的境界?法身菩薩,這個不是凡夫。所以在法身菩薩,這「一切諸法,總名佛號」。這個五句五種緣很難得,長者下面給我們細說,一條一條的細講。

  接著我們看第一個,「以法界自體根本智以成佛號者」,這是解釋第一個緣。「如下不動智佛」,「下」是經文,下面經文裡面我們會讀到「不動智佛,無礙智佛,滅暗智佛,如是十智佛號是也」,我們到經文裡一看就是有十個智佛。這十尊佛號,名號裡面都有智,「以此法界根本智上,以施十種之名,以成十種信力,至位方明」,這看起來就明瞭了,佛的名號是善巧方便,真的是幫助眾生。

  「應機利物,照俗破迷」,這兩句話非常重要!佛出現在世間,他為什麼來?就為這個。佛用這個名號為什麼?也就是為這個。八相成道也是為這個。可以說所有一切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包括阿羅漢,這八個字統統說清楚,就是為的這個。所以名號裡面,「不動智佛」,頭一個,我們在這邊學習,學如如不動。講經說法,教化眾生,你看《金剛經》上世尊怎樣教須菩提的?

  佛教須菩提也就是教我們,用什麼樣心態去接觸大眾、幫助大眾、教化大眾?佛說了八個字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。這就是宗門(達摩祖師傳到中國來的禪宗)修學的依據、宗旨。他們修什麼?「不取於相」,外不著相,「如如不動」,內不動心;外不著相,內不動心,這是禪宗。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,凡聖差別就在此地。凡夫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他會起心動念,眼見色起心動念,耳聽聲音起心動念,這是凡夫。聖人眼見色,不起心、不動念,不分別、不執著,給諸位說,看得清楚、看得明白,事實真相看出來了。

  我們為什麼看不到、看不出事實真相?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搞亂了,所以看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。佛經上常講的諸法實相,我們見不到實相,實相就是法界,實相就是真如。我們所見的是什麼?妄相。為什麼?因為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是妄心,妄心把這個境界也變成一個虛妄的境界。今天下午有個同學送了一卷錄影帶來給我看,是從美國德州寄過來的。就是日本江本勝博士,大概是在德州大學,給他們講解「水的訊息」。這個帶子兩個小時,我還沒看完。

  確確實實證明了水有靈知,它能看,它能聽,它懂得人的意思。人的念頭它起反應,善念它的反應是非常美的結晶,不善的念頭這個反應就很不好看。由此可知,一真法界就像水一樣,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,眾生心善,它所反應的非常美,極樂世界!華藏世界!我們在我們這個地方,我們這個地方人心不善,自私自利,貪瞋痴慢,念念都是損人利己,不肯發心利益眾生。

  佛法無比的殊勝,無比的善好!過去你看看,經典也好,古人的著作也好,只要是善書,勸善的,我們翻開後面(那個時候沒有版權頁),最後一頁總是寫上或者是刻上「歡迎流通,功德無量」,勸你把這個好書到處介紹給別人。現在怎麼樣?現在你看出版商印的《大藏經》,後面都是「版權所有,翻印必究」。

  這是什麼?自私自利!確實這個東西利益社會,利益世道人心的,但是你要給錢給他。你不給錢給他,你就不能翻印他的,翻印他的,他要告你,你要吃官司。你說這個心量多小,多可憐!每個人都是這樣小心量,把自己利益看得這麼重,這世界有沒有和平?沒有和平。這個念頭是輪迴念頭,輪迴心,出不了六道輪迴。

  我們今天這個社會跟古人不能比,古人的社會確實安和利樂,安和利樂從什麼地方來的?你找它的因,它的因是人人心裡頭都有仁義道德。自己得到好處,得到利益,都希望幫助別人,不吝法、不吝財,所以他有福。那個時代人心善良,風俗淳厚,真的是風調雨順。沒有法子比!

  為什麼從前那麼好,現在這麼差?我們思惟、觀察,教育上出了問題。從前的教育著重在倫理道德,科學技術不排在第一,排在第二、第三。特別是在中國,不重視科學技術,這是有原因的。過分的重視科學技術,必然傷害對倫理道德的修養,以為科學萬能,仁義道德也不要了。最後的結果是什麼?造成世界末日,大家同歸於盡。所以中國自古的教學不重科技,重倫理道德,這個社會才能夠長治久安。人懂得倫理道德,尊重倫理道德,實踐倫理道德,與性德相應。所以他的心是真誠的,是清淨平等的,是慈悲的,外面境界的反應當然是美好。這就跟水的反應一樣,你善意,把這個訊息傳給它了,它的反應是善意的。

  今天我看了這個帶子,他們在談,這麼多年實驗的結果,反應最好的是什麼?是「愛、感謝」。這個言語,這個文字,水真的它會聽,它會看,反應的結晶是最美的。所以他也想到,如果我們人身上常常寫個愛、感謝,放在自己衣服口袋裡面,影響我們的身。沒錯,我們也在做,我們做了個牌子,比方「愛」字。

  下一次我們這邊要做T恤的時候,這邊就用個「愛」,後面就用「感恩」,知恩報恩。真誠愛心,知恩報恩,這個反應比它現在做實驗的一定更好。我們可以做實驗,真正要提倡!現在這個社會上人沒有愛心,希望大家能有愛心,把自己的自私自利沖淡,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常存感恩之心,把嫉妒、瞋恚、惡念打掉,對我們學習,尤其是修學佛法大有利益。

  所以佛的德號裡面第一位是「不動」,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。我們這個不動為什麼這麼不容易做?那就是六根受外面六塵境界的影響,現在人常講誘惑,外面境界在誘惑你。這一誘惑,你的煩惱貪瞋痴慢就起現行,就壞了。如何我們能夠不受外面的誘惑?佛的方法妙極了,佛的方法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  真正修行人,為什麼他不受外面誘惑?他知道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所以我們眼見色、耳聞聲,心裡動了心,起了分別執著,立刻把這個兩句經文念一下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它在那裡引誘你,你就不受引誘了,虛妄的!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這兩句經文好!是我們不受外境誘惑的兩個盾牌,要常常拿在手上,裡面才能夠如如不動,才能保持自己不墮落。

  下面「無礙智佛」,這是後得智起作用,沒有障礙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。障礙在哪裡?著相、動心就障礙了,所以前面那一個是根本,你要能做到「不動」,你就沒有障礙了。見色聞聲,你還起心動念,你還有分別執著,那障礙就來了,就這麼回事情;只要你能如如不動,障礙就沒有了。「滅暗智佛」,這個暗是愚痴。轉迷為悟,「滅暗」就是轉迷為悟。這是略舉三個,到後面經文我們會讀到。「如是十智佛號是也」,這個十智佛號都是「以法界自體根本智」,是這個緣建立的名號。「以此法界根本智上,以施十種之名,以成十種信力」,我們到經文自然就曉得了。

  後面這幾句話很重要,「大意令眾生達自根本無明,本唯如來根本大智」,這一句話非常重要!我們曉得佛在經上講九法界眾生,不能見性,不能作佛,所以淪落為眾生,就是迷失自性而起根本無明。根本無明的體是什麼?就是「根本大智」,就是真如本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。體是一個,所以佛在大乘經上常講,煩惱即菩提。煩惱是無明,菩提是大智,煩惱跟菩提是一不二。怎麼會兩個不一樣?兩個不一樣,是一個迷、一個覺;覺了就叫菩提,迷了就叫煩惱。你懂得這個意思,此地這個話你就懂了。覺悟就是如來根本大智,不覺就是眾生根本無明,實際上哪來的無明跟大智,只有覺、迷不同而已!

  這是把事實真相,真的是一語道破,說明事實真相。你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你決定不敢輕慢地獄眾生,你決定不敢輕慢蚊蟲螞蟻,他是什麼?他也是如如佛。他跟我們一樣在迷,他迷得比我們深,我迷得比他輕一點。我們都沒有覺悟,我們都有佛性,我們這個迷都是自性裡頭的根本大智,同一體!

  所以「令諸眾生頓識本故,頓作佛故」,你要從這個地方豁然大悟,那你是圓頓大根性的人,立刻就成佛了。凡聖說真的在一念之間,凡夫一念覺悟就成佛了。成佛還要什麼三大阿僧祇劫,要什麼無量劫?頓悟!圓頓。問題我們今天頓不了、悟不了,麻煩是煩惱習氣非常重。所以佛的名號功德不可思議,上根利智看名號就頓悟。所以名號第一類是「以法界自體根本智緣,以成佛號」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看李長者第二句的解釋,「二約如來示成正覺自德成號者」。下面長者說,「即十方諸佛示成正覺,共同十號,所謂如來應供正遍知」,下面就不要再舉了,說了三個。

  如來十號我們常常念的,這個十號是如來自德成就的名號,所以這個德號是一切諸佛共同有的,圓滿的性德。我們有沒有?有。哪個沒有!一切眾生本來成佛,當然都有,但是你現在沒能證得。希望能夠早一天證得,我們要想證得究竟圓滿的這十種大德,「十」也是代表圓滿的意思,不可以把它看作數目字看,無量無邊的德能歸納在這個十大類,十號!

  我們在經典上常常看到十號,我們要有所感悟。經典一展開,就是諸佛菩薩把最殊勝的、最圓滿的、最真實究竟的這個訊號加持給我們,那就看我們的反應了。說實在的話,這些經文資訊送到水那一邊, 水的反應是最美好的結晶,這是他們做實驗的時候證明了。他沒有用我們的經本,他是用藏文,藏文裡面誦經讓水聽,看水的結晶。各個宗教裡面講的慈悲、仁慈、博愛,貼到水瓶裡面,幾個小時之後再觀察這個水的結晶,非常美。所以我們深深相信,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把這個訊息給這些水,水的反應一定非常好,比我們的反應還要殊勝!為什麼?

  因為水沒有妄想,沒有分別,沒有執著,直接的反應。我有信心相信,有理由相信,如果他們要做實驗,這個結晶之美,肯定超過他這八、九年一切的實驗。我相信將來有一天,他們在實驗室裡頭可以去做這個實驗。這個訊息傳遍全世界,希望全世界的人覺悟,覺醒過來,要愛自己,要使自己生活得更幸福、更美滿。用什麼方法?愛心!愛一切眾生,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充滿愛心,充滿感恩之心。人人都能存這個心,這個世界和平了;不會有對立,不會有鬥爭,更不可能有戰爭,天災人禍自然就消失了,無量無邊的功德。這十種名號是世出世間無比殊勝的訊號。

  「又毘盧遮那是總名,是大智光明,照耀種種諸法,及種種眾生故」,這是毘盧遮那名號的作用。毘盧遮那是梵語,長者這裡解釋的簡單明瞭,「故毘云種種,盧遮那云遍照」。所以直接翻,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「種種遍照」。在我們中國佛門裡面,通常毘盧遮那都翻作「光明遍照」,這個意思也好,實在說「種種」意思就更好。

  這邊說出是「以大智光明,照耀種種諸法,及種種眾生」,種種諸法是依報的因果,種種眾生是正報的因果。或者是說種種諸法,無情的因果,無情眾生,就是依報;種種眾生是有情的因果。毘盧遮那的名號是這個意思,就是自性本具般若之光明,遍照法界一切剎土一切眾生。這個名號多圓滿、多究竟、多麼殊勝,世間所有名號沒有能夠跟它相比的。

  阿彌陀佛的名號與它相似,「阿彌陀」意思是無量光、無量壽。光壽都遍照法界,跟毘盧遮那佛一樣,遍照種種諸法,遍照種種眾生,你看這個意思多殊勝。佛的名號來源不是隨便起的。

  再看第三句的解釋,「三明如來利生方便,約位進修緣,以成佛號者」。這個名號就多了,這是隨順眾生而建立的,就是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。不但名號如此,現相亦如此,《普門品》裡面講的觀音菩薩三十二應。三十二是種類,三十二大類,每一類裡頭應身無量無邊,應化身;名號也各別,也不相同。

  我們看長者的解釋,「即如下舉十個根本不動智佛」,就是十個智佛,第一個是不動,「以成十信」。由此我們知道,信位的菩薩他不是迷信。人家說我們學佛是迷信,這是笑話,他對於佛法真的是不了解,產生嚴重的誤會。你看佛教起信的時候是以智,第一個是不動智,怎麼會迷信!第二個是無礙智,第三個滅暗智,從智裡面生起信心的。

  但是佛教在今天確確實實是迷信,我們不能否認。為什麼?你問問學佛的人,他有沒有智慧?沒有。他憑什麼信佛?他要說「我依不動智佛信佛的」,那這是真的信佛。就是《金剛經》上講的,我依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我依這個來信佛的,真信!那就入了信位,真的恭喜他,他是真正如來弟子。如果他不是依這個智來信佛的,雖然信了佛,受了戒,或者是出了家,依舊禁不起外面六塵的誘惑,伏不住內裡面的貪瞋痴慢,他是迷信。要說他是正信,那是恭惟他的話,確實是迷。所以今天人家說我們迷信,我們沒話說。幾個人明白經教的道理,從這個道理上生起的信心,太少了。真的是不容易!

  如果真的是依不動智而生起信心的,這個信叫真信,比正信要提昇一個層次。正信是有理論做依據的,不是迷信;換句話說,你懂得佛家的道理,你相信它。真信是落實經典裡面的理論教誨,我統統落實在生活上,我做到了我才相信它,這個信是真信,比正信高出一個層次。本經講十信位的菩薩,條件是這個。題目上說得很清楚,「如來利生方便,約位進修」,這是信位,信位再提昇,就是十住了。所以長者下面講「舉十個月佛」,這十個佛的名號都有一個「月」。「悉同號之為月,以成十住」,十住菩薩的名號裡頭都有一個「月」。為什麼用月?

  長者下面為我們說明「明創契法身本智,心得清涼」。月光清涼,用這個來比喻說明。創是創始、是開創,契是契入,這說明剛剛契入法身,你看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這是初住菩薩。所以十信心滿,再昇一級入「住」了,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所以契法身本智。心得清涼,真心,用「月」來比真心。沒有得真心,這個妄心很煩燥,我們心很煩燥,妄念紛飛,哪裡會清涼!所以入住之後,不再用妄心了,如果用相宗的話來說,轉八識成四智。十信菩薩還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,到初住不用了,初住是轉識成智。

  佛在經論上告訴我們,這個轉變,六、七是因上轉,五、八是果上轉,這個開示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示。我們想轉煩惱成菩提,從哪裡轉?我們就曉得從六、七。六分別,七執著。這不是說明了嗎?你真正想學佛,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,不要太執著,不要太分別。我們對一切人事物的分別心、執著心,一年比一年淡薄,我們的功夫進步,在提昇。這個完全講自德,不是教你辦事,如果說對一切事,我們常住這些規約也不執著,也不去分別了,我們的秩序馬上就亂了。

  這些叫世間法,你要記住佛在經上常講,佛法在世間,不壞世間法。我們要利益世間眾生,所以這個世間的法令規章要遵守。這個遵守是表演給別人看的,不是自己有分別執著。這個高明!自己確實沒有分別,確實沒有執著,但是做出來的時候有分別、有執著,做給別人看的。我要不遵守,別人怎麼會遵守?

  所以才說執著就是不執著,不執著就是執著;執著是做給別人看的,不執著是自己內心,內心清淨一塵不染。內心光明遍照,表現在外面,一切法度一絲毫都不違越;就像孔老夫子所講的「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」,矩是規矩,隨心所欲都合乎規矩。在佛法裡面講隨心所欲都合乎戒律,絕對沒有一樁事情違犯戒律的,沒有。統統做到了,做得很自然!所以,外面是表演,內裡面是光明遍照。這是法身菩薩,這講十住,法身菩薩,所以心得清涼。

  「為明此位菩薩契理惑亡」,這個話也很好。理就是心性,他證得了,明心見性。惑是妄想分別執著,分別執著斷盡了,決定沒有了。應化在世間,他是表演的,無明雖然沒有破盡,他也破了少分。初住破一分,二住破兩品,三住破三品,到十住破十品了。四十一品無明,十住菩薩就破十品,少分。「得法性智清涼故」,這是講他證得的。他確確實實得法性智,法性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現前。身心清涼自在,這是就「自得益之法以成佛號」。

  為利眾生方便,你看看自他不二,自己成就表演出來給眾生看,就是利益眾生。初住菩薩,不要說初住,連十信位跟諸位說,《金剛經》上講的四相都破了,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他們都做到了。換句話說,我們自己要常常反省,還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有這樣的分別執著,我們沒有入位。這個什麼位?十信位。換句話說,初信菩薩我們都沒有得到。初信位的菩薩已經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,所以他在一切境緣之中,如如不動,真的是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,這兩句做到了才是初信位的菩薩。

  在這個地方我們認真反省,細心思惟,我們學佛學了這麼久,學了十幾年,學了幾十年,真的叫連邊都沒有沾上。初信位菩薩是邊,大乘佛法的邊,小乘佛法是須陀洹,這個我們在經教上讀多了。小乘須陀洹跟大乘初信位的菩薩,在斷惑是相同的,都是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;在小乘證須陀洹果,在大乘證初信位菩薩果。這個果位在三不退裡面叫做位不退,他真的是聖人了,轉凡成聖了,他不會再退轉去當凡夫。往後的修行,只有往上提昇,不會往下墮落。這是位不退的底限,證得之後就不會退了。

  所以我們想想,我們沒有分!讀這些經文一定要勉勵自己,為什麼別人能做到,我做不到?在這個地方生慚愧心,生警策的心,自己要認真要努力。不然的話這一生空過了,古人講的入寶山空手而回,你說多可惜。我們今天真的是入寶山,你空手而回那是太可惜了。絕對不是說這些經論,我們這個錄音帶、錄相帶、光碟你帶走了,那是假的!你還是空手而回!為什麼說你空手而回?到你臨命終那一天什麼都帶不走,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。什麼叫不空手?你悟入了。真的入佛境界,證得聖果,初信位菩薩就是聖果了,轉凡成聖,這個沒有空回。如果沒有得到這個果位,空來一場,很可惜。

  再看底下一位,「十行位中,以十個眼佛下名,悉同號之為眼」。在十行位裡面,佛的名號裡頭都有一個「眼」。《華嚴經》舉例子通常都舉十個,十代表圓滿,所以十信佛是智佛,十住佛是月佛,十行位的佛是眼佛。為什麼稱「眼」?長者給我們解釋,「為明十行,以智知根,利生攝益,故佛號為眼」。眼能見,觀世音菩薩示現千手千眼,道理就在此地。所以「以智知根」,這個根是一切眾生的根性;換句話說,眼能觀機。菩薩的法眼能觀察一切眾生的根機,然後才知道怎樣去幫助他。「利生攝益」,真正利益眾生,所以這個佛號叫眼。

  底下說明「以善知根性故,皆是約自得益,立名為佛」。佛的德號,諸位要曉得,佛號不是只有一個字,此地講的這個「約自己得益,立名為佛」,這是佛號裡面一個「眼」字,「眼」是就自己德行建立的。就如同我們在前面所看到的不動智佛,這個智是自德,不動是自他兩利,同時也利益一切眾生。一切眾生你要想修行證果,轉凡成聖,那你一定要能在境界裡面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。所以這是自他兩利,但是那個智,智是自得。

  以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做例子。釋迦牟尼佛,釋迦是能仁,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仁慈,牟尼是寂靜,這後面有個佛。佛是自己的德,釋迦牟尼都是方便利益眾生,教化一切眾生。對人對事對物要仁慈,對自己要清淨,這個名號前面四個字是利益眾生的,後面那個佛是自得。佛名號如是,菩薩名號亦如是。自得利生,他這裡雖然講了五種緣,把它歸納起來,不外乎是兩大類,一個是自得,一個是利生。名號從這個地方建立。

  再看「十迴向中,以十個妙佛上名,悉同號之為妙,為明十迴向位中菩薩進修漸熟,妙智現前,故佛號為妙」,到這裡是一個段落,這是我們講的十迴向。十地是底下一段。三賢位,「十迴向」這是上賢;通常我們講三賢,十住是下品賢人,十行中品,十迴向上品。諸位在佛的,特別是像許多儀規裡面,大家常常念到三賢十聖,三賢不是三個人,是三十個位次,十聖是十個位次。十迴向是上賢!快要登地了。上賢,佛的名號都有一個「妙」,也跟前面一樣,十尊佛同號為妙。

  下面給我們說出這個道理,十迴向位中的菩薩進修漸熟,逐漸逐漸接近登地了,登地成為摩訶薩。我們常念菩薩摩訶薩,菩薩就是三賢位的菩薩,摩訶薩是十地菩薩,所以菩薩摩訶薩就是三賢十聖。這是功夫逐漸純熟了,妙智現前,諸位想想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,到上賢,幾幾乎乎接近要斷三十品無明,自性本具般若智慧開顯了。

  十住菩薩雖然也開顯,開顯得少。古人常常用月亮來做比喻,十信不算,十住位好像初二初三初四的月亮,實在講還是月牙,光明不大。到十行位就好像初五初六初七初八,月光就很大了,晚上我們在月光之下能夠看到、辨別道路了。到十迴向,差不多真的像初八初九初十了,這個月亮的光明我們幾乎能夠看到三分之二。到十地,差不多是十三、十四、十五,接近圓滿。從這個比喻上我們能夠體會,用月光的比喻好。「明」表智慧生起,「暗消除」比喻無明斷了,無明是黑暗,無明斷的品數愈多,自性的光明往外面透的就愈大。所以說「妙智現前」,稱之為妙智,妙是不可思議。

  自性本具真實智慧,不但說不出,也沒有辦法想像,為什麼?想像是意識裡頭的事情。他現在不用意識了,不用分別,不用執著,因上轉的。這因上轉了之後,果上跟著就轉,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,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;轉阿賴耶是自得,轉前五識是利生。自己成就之後不能忘記眾生,成就之後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,轉凡成聖,這是佛法教學的真實目的。幫助眾生斷惡修善,這是方便法,是附帶的,不是他真實的目的。為什麼用這個附帶的?眾生根不成熟。

  換句話說,他這一生不能開悟,這一生沒有辦法證須陀洹果,證初信位菩薩。就是他這一生當中,仔細觀察他,他入不了門。入不了門當然他還是搞六道輪迴,他出不了六道;出不了六道就要幫助他,教他斷惡修善。為什麼?不墮三惡道,他在六道裡頭人天兩道。不但苦少樂比較多,人天兩道,而且有機會聞到佛法。三途苦多樂少,不容易聞到佛法。所以佛法教學,教人斷惡修善是附帶的,這個我們要懂得。

  佛法真正教學的目標是幫助根熟眾生,我們一般佛門講當機者,他具足的有條件,確確實實能夠接受佛法,他聽了他能信、能解、能行、能證,這是當機者。即使證得大乘初信位,小乘初果位都是聖人,確確實實破迷開悟,轉凡成聖,離苦得樂!所以佛法教學不是普通的教育,無比的殊勝!非常可惜,不但一般社會人不了解,學佛的同學當中又有幾個人明瞭?不但在家同修的人不明瞭,出家同修當中又有幾個知道?這使我們感到非常遺憾。

  後面有一句話,「十地同妙」,十地只有這四個字。當然那個妙智愈來愈大,十地接近究竟的果位了。這個一段話,這是第三小節裡頭所說的,還沒有說完,後面文還很長。給我們說明「如來利生方便,約位進修」,這個「位」就是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,不斷的向前進,佛的名號不一樣。我們從這個地方,就深深體會到佛號表法的義趣,教學的綱領,佛號是這一個階段教學的綱領、宗旨。

  這裡面實際上就是講了二會,我們這一會是講十信法門,講毘盧遮那正報十信法門。三會是講十住法門,四會是講十行,五會是講十迴向,六會是講十地,七會是講等覺、妙覺。這個地方講到十地。為什麼?從十信到十地,差別因果,講等覺到妙覺那是平等因果,這又是兩個大段落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