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四四六卷)  2001/10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0446

  請看「世主妙嚴品」,主河神偈頌第五首:

  【佛昔修習菩提行,為利眾生無量劫,是故光明遍世間,護神憶念生歡喜。】

  這首偈前面跟諸位報告了很多,偈頌文的意思還沒有說盡,我們在這裡再做一點補充。從經文在在處處,我們都能看到佛陀對九法界眾生無盡的慈悲,種種示現都是為了饒益眾生,也就是幫助眾生斷惡修善,幫助眾生轉迷為悟、轉凡為聖。他的精神、他的事業永遠沒有止境,『為利眾生無量劫』。為眾生做種種示現,這個恩德之大無法想像,真是經典裡面常講的「不可思議」。

  佛菩薩的目的是以智慧的教學,真實慈悲的教學周遍世間,這個「世間」是講盡虛空、遍法界。普救護神從這個地方契入無上菩提,所以自行化他沒有辛苦,常生歡喜心。這個歡喜心是從無惱害大慈悲心裡面流露出來的。像普賢菩薩十大願王,每一願最後總結的是「無有疲厭」,無有疲厭,換句話說,就是法喜充滿。《論語》第一句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」,也是這個意思,「不亦悅乎」就是自行化他,為眾生表演,歡喜!哪裡會有厭倦?厭倦,煩惱起來了;歡喜,就真正與性德相應。這些地方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勘驗自己功夫的方法。第六首:

  【佛昔修行為眾生,種種方便令成熟,普淨福海除眾苦,無熱見此心欣慶。】

  無熱淨光主河神,是在這一個單元裡面第六位,在長行裡面我們看到他修學的法門是「普遍示現一切眾生清涼善根」,這些地方我們要特別留意。我們幫助自己、幫助別人,是一樁事情,不能幫助別人就是不能幫助自己,這個道理很深。回過頭來想想,我們學佛為什麼學得這麼苦?學了這麼多年為什麼不相應?那就是我們不肯幫助別人,所以自己就沒有成就。要怎樣幫助別人?要做好樣子給別人看。初學這是勉強、假裝,裝久了就變成真的,變成真的就是自利。

  由此可知,要想自利決定要利他,不能利他決定得不到自利,我們從這裡體會得,從這個地方肯定了。你不裝模作樣怎麼行?先是假的,天台大師講「名字即佛」,這是假的,是裝模作樣,裝久了功夫漸漸自己得一點力,就變成觀行;再提升就有模有樣,就相似了,就這麼一回事情。所以不肯誠心誠意做給別人看,自己學佛學一輩子,不得其門而入。不但你一輩子不得其門,生生世世無量劫來,我們為什麼沒有成就?不肯裝一個樣子給別人看。無論怎麼樣學、怎麼樣去精進、怎麼樣去努力,結果是一敗塗地。

  能不能把十善、三皈五戒裝個樣子給人看?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到,這些諸佛菩薩成就,原因就在此地。因此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不能不謹慎。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勸勉同學們,時時刻刻要提醒自己: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。我們起心動念想一想:「社會大眾都像我這個念頭行不行?」我們說話言語的態度、我們處事待人接物,想一想:「社會大眾都像我這個樣子,這個社會是個什麼社會?」學佛要從這個地方學起。不是只學言教,言教光說不練,那怎麼能夠成就?真正要有成就,就必須說到做到。諸佛菩薩是做到之後再說到,我們至少學佛菩薩,我們學了之後就得認真去幹,就要把佛的教誨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。

  佛家最重視的是持戒,世尊滅度之前,教導我們後世弟子「以戒為師」,戒是什麼?戒是守法,哪有佛弟子不守法的道理?這個國家地區,法律上禁止佛法的弘揚,我們怎麼辦?我們離開這個國家地區,為什麼?守法,絕對遵守他國家的法令規章。再看看哪些國家地區歡迎,我們到那裡去。過去歷代祖師大德都是這樣遵守佛陀教誨。我們看看歷史,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,他的學生散布在四面八方,都是在弘揚佛法,為什麼其他的地區佛法漸漸都衰滅了,唯獨傳到中國的這一支在這裡生根、開花、結果,什麼原因?中國這個國家,古代帝王歡迎佛法、尊重佛法,所以三寶都到中國來。這種示現給我們後人很大的啟示,我們要能體會到。佛經裡頭常說「佛不度無緣之人」,佛是慈悲。無緣是什麼?這個眾生現前他不能接受,不能接受我們就不要勉強。什麼時候緣成熟,他歡喜了,他想學了,我們就來;他拒絕、他排斥,趕快走!守法,記住「不犯國制」。你要說你發慈悲心,勉強去做,其實你錯了,你把眾生得度的因緣推遲了,本來兩三年之後他就可以接受,因為你犯法,你做得不如法,可能把這個地方成熟的因緣推到二、三十年之後。你不是慈悲心,你是愚痴沒有智慧,你不能夠隨順佛陀教誨,隨順你自己的煩惱習氣。你自己錯了,佛菩薩沒有教錯,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,這是我們同學不能不知道的。

  我們生在這個時代,接受佛法的薰陶,知道這個大法確確實實有能力、有善巧方便挽救眾生劫難。最近有同修來告訴我,請求我到日本、到韓國去講經。我說:「為什麼?」「因為那邊的因緣成熟了。」我想想有道理!日本跟南韓確確實實是佛教國家,那邊從國家領導人到一般人民,對於佛法都有一定程度的信仰,我們到那邊去介紹大乘佛法,肯定受到歡迎。所以他們的提議,我說我可以考慮,如果緣成熟我不會推辭,我願意去,讓他們去做這些聯繫的工作。韓國、日本過去也曾經邀請過我,那個時候我抽不出時間來。現在想想這個世間災難太重,日本也不能夠避免,這是我們的近鄰,我們也有義務去幫助他。哪裡緣成熟到哪裡去。

  我們要像佛菩薩心行一樣,起心動念為盡虛空、遍法界一切眾生,不是為某一個地區。老子有云:「上善若水」,這個地方有障礙走不通,走旁邊,旁邊這裡也有障礙走不通,再走這一邊。在這個世界上,哪個地方歡迎就到哪裡去,所以你才得大自在,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,永遠是歡喜的,絕不侷限在一處。一定要隨順佛陀的教誨、隨順經典的教訓,不可以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。也就是我們自己怎麼想法、怎麼看法是錯誤的,要把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放下,一切依佛陀教誨,這是皈依,真正皈依佛法僧,皈依覺正淨。對自己真實的利益是了生死、出三界,我們求生淨土,自己有肯定的把握。

  一定要做到隨時可以往生,想走就走,想住就住,來去自由,決定沒有障礙。住在這個世間不為自己,你看看經上哪一位神眾、哪一位菩薩是為自己的?都是為眾生!所以一定要「恆順眾生、隨喜功德」。眾生歡迎,我們盡心盡力的教導他;眾生不歡迎,我們也暗示他,決定沒有捨棄的念頭。「這個眾生造罪業,太可惡了,我不管他,隨他去!」這不是菩薩行,這是妄想分別執著,這是凡夫行。佛菩薩心不如是,佛菩薩永遠不離眾生。眾生無緣,排斥拒絕,暫時離開,到一旁去等待、去觀察;他回頭了、他覺悟了,立刻就來,要曉得這個道理。

  無熱淨光主河神在此地教導我們,『種種方便令成熟』,「種種方便」用今天的話來說,是高度智慧、高度的藝術,幫助眾生成熟。這是個難事情,但是不能沒有這個心,不能沒有這個願望。能做到多少那是眾生的緣分,我們自己總要盡心盡力、認真努力的去做。特別是要善於利用現在的高科技,如果我們有一天在衛星電視裡面能有一個頻道,那就是我們的道場。有很多同修想到這個事情:「我們自己能不能買一個頻道?」全世界許許多多國家地區都發射通訊衛星,哪一個國家有緣,我們在哪一個國家購買。如果有這麼一個力量買這個頻道,完全屬於自己的,晝夜二十四小時我們弘法講經就不中斷了。這是二十一世紀的大道場,把佛法藉著衛星電視送到每一個人的家裡。我們有這個心、有這個願,佛菩薩常講有願必成。如果有很多人都有這個願望,這個事實我想就會很快的實現。

  有一個頻道二十四小時不中斷,全世界都能收到,我們應當把人力、財力、物力從這個方向、這個目標來集中。現在目前我們還做不到,做不到的時候怎麼辦?不能夠氣餒,做不到的時候我們在此地攝影棚裡頭天天來錄像做準備工作。萬一哪一天緣成熟了,我們有一個二十四小時不中斷的頻道,我們拿什麼東西去播放?所以我們必須要儲備軟件,我們自己資料庫裡頭能有幾千個小時、幾萬個小時講經東西放在此地,一旦有這個緣分,我們推出去源源不斷,我們的內容太豐富了,真正能夠利益世界一切眾生。這是要長期儲備這些資料。

  我們也看到有些真正有大福報的法師大德,他們有衛星的頻道。他不是完全的,他是在一個頻道裡頭佔了幾個小時,每天有一兩個小時、有三四個小時的,已經很難得了。但是我常常聽人說,他們的資料不足,播放一段時期就沒有東西播了,這就是平時儲備不足。我們今天大量在做這個工作,雖然過去我們所有一些設備跟不上時代,但是我們是屬於教學,不是表演,我們是屬於上課,因此我們的要求就不必那麼高。現在我們是拿給別人去播放,要受他的限制,他說這個品質達不到他的水平,對他的信譽有妨害,他不接受我們這東西。如果這一個頻道完全屬於我們自己的,我們就沒有這個顧慮,我們的畫面縱然是差一點,但是喜歡學佛的人都樂意收看。我們不講求畫面的好壞,只要能夠看得到一點模樣,只要聽得清楚,我們學習就滿足了,我們現在努力在做這個工作。不僅我自己把全部的精神時間投入,我還希望要求我們佛門同修,無論是在家出家,有能力講經說法的,無論講什麼樣的經論,只要是正法不是邪法,我們都歡迎,歡迎來參與這個工作。我們要普度眾生,我們不要有私心,不要有成見,我們要學佛菩薩拓開心量,也要像諸佛如來一樣心包太虛、量周沙界,成就自己、利益別人,這才是『普淨福海除眾苦』。

  這種布施,跟諸位說,佛跟我們講的三種布施: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統統具足。我深深期望有大福德的大德們,出家的大德法師、在家的大德居士,你們如果有大福報、有這個財力,應當發這個心,救度這個世界一切眾生。你造這種的善業,如果你不祈求往生,我深深相信你的果報是天王,不是人間,人間的福報配不上你的功德,一定是享天福,在天上作天王。如果你迴向無上菩提,你決定是上上品往生。覺迷就在一念之間。絕不求現前的福報,現前我們的生活效法釋迦牟尼佛,過最清苦的生活,真正做到「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」,這是淨福。淨福能滅自己的苦,展現出來就能滅眾生之苦。無熱淨光菩薩他見到了,見到就是證到,心裡面歡喜,他落實了,他做到了。第七首,普生歡喜主河神的讚頌:

  【施門廣大無窮盡,一切眾生咸利益,能令見者無慳著,此普喜神之所悟。】

  普生歡喜主河神,他修學的法門是布施,六度裡頭的第一條,「修行具足施」,他的果報是「令一切眾生永遠捨離慳貪執著」。他自己這樣的修行,示現給我們看,我們體會得,我們也認真努力去學習。『施門廣大無窮盡』,布施的法門太廣大了。佛陀在平常教導學生,將無量無邊廣大法門歸納為三大類,這就好說話了。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,說了這三門。這三門每一門裡面都廣大沒有邊際,而且這個三門,跟諸位說是通的,任何一門必定具足一切法門。就是以三門來說,財布施裡頭一定具足法跟無畏,無畏布施裡頭一定也具足有財有法,「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」。只是我們布施的時候,我們的心偏重在哪一條。

  譬如說我們現在印經、做VCD光碟布施,我們的用心偏重在法,修「法布施」。那我們印書要不要錢?我們做光碟要不要錢?要錢,這個錢是「財布施」。我們布施的目的何在?是幫助他認識佛法、是幫助他斷惡修善、是幫助他破迷開悟,這就是屬於「無畏布施」。真的是三個一體,一般宗教裡面講三位一體,一點都沒錯。如果你的布施偏重在希求財富的果報,雖然布施裡面必定具這三種,你的心偏重在財,希求得財富的果報,能不能得到?能!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哪有得不到的?一定可以得到。

  有些人年歲大了,或者身體健康欠佳的,他所希求的是健康長壽,也能得到。可是諸位要記住:如理如法的修學。有人修學為什麼得不到?他理論上錯誤、方法上差誤,所以得不到與自己願望相應的果報,原因在這個地方。真正通達明瞭,如理如法的去修布施,三種福報兼而得之,自自然然的現前,決定沒有希求的心。不求財富,財富自然來;不求聰明智慧,智慧常常增長;沒有求健康長壽,他年歲年年增長他不生病、他不衰老。果報是自然的,種什麼樣的因,當然得什麼樣的果報。

  我們自己修自己得;自己修學給別人看,就是做出榜樣來給人看,讓別人看到之後,看到你修因得果,他覺悟了,他也想得到你這樣的果報。那看你是修什麼因,他就來模仿,他就來學習,這叫化他。所以我常常勸勉同修們,我們學佛成績、果德就在我們面孔,就在我們這個身體,我們身體就是學佛的招牌,就是佛法修學的活廣告,別人看了這個廣告、看了這個招牌,能不能生起信心?首先自己想想:我沒有學佛的時候是什麼樣?我學佛之後又變成什麼樣?從這個地方去檢點、去省察,才真正知道自己學佛如不如法,自己學佛功夫得不得力。

  佛法從哪裡修?法門這麼多,方法這麼多,我們要抓住綱領。淨宗學會成立之初,我提出修行五個科目,不多。行門科目不能多,多了就記不住,多了太繁、太雜,好看不管用!尤其是我們生活在現在的社會,都喜歡簡單,不喜歡麻煩。五個科目不多,第一個科目是「淨業三福」,這是根本。這個科目裡頭有三條,第一條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修十善業,十善業就落實在《十善業道經》,我們有沒有認真去做?有沒有把十善業道落實?如果十善業道有虧,我們就是不孝父母,不敬師長,沒有慈悲心,那你這第一關考試就通不過,你就沒有辦法入佛門,這是入佛門的先決條件。你想學佛,學佛最低的入學條件就是這四句,具備這個條件才有資格做佛的學生。

  第二條: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,這入佛門,入佛門就受三皈。諸位要曉得,三皈是建立在十善的基礎上。由此可知,我們到底是真佛弟子、是假佛弟子,心裡就有數了。三福頭一條做不到,我雖然受了三皈、受了五戒、受了菩薩戒,甚至於出了家,受了具足戒,前面這四句沒有,假的不是真的!「孝養父母」,落實十善業道是真正孝養父母;「奉事師長」,也是落實十善業道才是真正奉事師長;「慈心不殺」,也要落實十善業道,否則的話,你慈悲心是假的不是真的。慈悲心不是對別人,對自己。這是學佛的大根大本,根本的根本,基礎的基礎,連這個都沒有,還談什麼?有了這個才能夠受三皈五戒,那五戒你當然能持。為什麼?你具足十善業,你自然「不犯威儀」,不犯威儀就是時時刻刻做社會大眾的好榜樣,叫不犯威儀。我這個樣子能不能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?

  威儀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儀表、風度,我們這個外表能不能拿得出去?自己要知道。如果我們的威儀有失,別人雖然不說話,暗中在譏笑,會招來有一些初學的人,一看到你這個樣子:「佛教是這樣的!算了,假的,不要去學它!」因我而把佛教讓別人產生誤會,讓別人產生毀謗。他為什麼造業?我表現得不好,讓他造業,讓他墮落,我有罪,他墮落三途,我們肯定墮地獄。他為什麼墮落三途?是我做得不好,讓他墮三途,我的果報比他重。我們要做好樣子,要給佛法做個好招牌,要給佛法做個好廣告,讓人看到生歡喜心,讓人看到起尊重心,這個重要!

  所以我們的一舉一動、起心動念都是佛教的廣告、招牌;我們若把這個招牌砸掉,把這個招牌敗壞,我們是佛教的罪人。我們的前途是福還是禍,我們的來生是往上升還是往下墜落,都在現前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是善還是不善。你要曉得,我們一舉一動都在布施,不是布施眾生福,就是布施眾生罪過,你們想想對不對?我們影響社會、影響眾生,影響社會大眾對佛教的看法、對佛教的想法、對佛教的作法。所以社會大眾沒有過失,我們要是把過失推給別人,那我們的罪過就更重了。佛在經上講得很好:他沒有人教他,「先人不善(無知),不識道德,無有語者」;我們又沒有做好樣子給人看,讓社會大眾對佛教產生嚴重誤會,造成種種有意無意的毀謗,他沒有過失,過失在我們自己。我們做得不好,做得不如法,我們布施給一切眾生不是善法,是惡法,不是正面的,是負面的。

  所以要常常想到怎樣去利益眾生,怎樣把眾生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惡見,嚴重煩惱拔除。要幫助眾生這樣的大事,首先要幫助自己。自己還迷惑顛倒,自己救自己都救不了,怎麼能幫助別人?所以我們今天讀到普生歡喜主河神這個讚頌,我們感慨萬千。

  第八首:

  【佛昔修行實方便,成就無邊功德海,能令見者靡不欣,此勝幢神心悟悅。】

  廣德勝幢主河神,他得的法門是「作一切歡喜福田解脫門」。這個「一切」是雙關語,可以說是為一切眾生,也可以說是一切修行的方法。方法再多,他的方向目標只有一個:令一切眾生得福!也就是我們今天社會所說的福利事業。如何令一切眾生得福?如何能令一切眾生得真實利益?偈頌中『實方便』,「實」是真實的,不是虛妄的。說到真實,我們要知道,佛在經上常常教導我們,現前得利益,來生也得利益,後生還得利益,這個利益是真實的;如果這個利益只有我們這一生得利益,來生不得利益,後生就更沒有利益,這個利益是假的、是虛的。反過來講,我們這一生不得利益,來生得利益,後生得利益,這個利益也是真實的。於是我們為一切眾生服務,為一切眾生示現。我們經上講示現,示現的意思就是為一切眾生服務,幫助一切眾生,協助一切眾生。方法手段太多太多了,目標只有一個,令眾生離苦得樂,決定不違背這個目標,絕對不偏離這個方向。在這個世間無論做什麼樣的工作,無論從事哪一種行業,都是為服務眾生,都是幫助他離苦得樂,這叫「實方便」。

  回過頭來看我們自己,我們今天生在這個世間,在這一輩子當中,我們所選擇的是佛家這一個行業。人在這個社會上,一生不能沒有工作,工作就是為社會服務。我們今天選擇這個行業,這個行業為社會大眾是做什麼樣的服務?佛在經論裡面講得太清楚、太明白了,「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」,我們為社會大眾是服務這一個項目。要把這一個項目做好,我們採取什麼手段?教學。因此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的是一生教學,他老人家示現八相成道之後,就開始從事於教學的工作。用現代人的術語來說,釋迦牟尼佛一生所做的是社會教育的工作,而且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。因為他教學不收學費,不附帶任何條件,只要你肯來學,他老人家就願意教你。他有大智慧,他有大德能,多才多藝,你想學什麼,你只要遇到他,你一定會得到滿意的成就,這是真的難得,真不容易!這是一個圓滿智慧的大德,圓滿德能才藝的好老師。

  我們有幸生在末法時期,雖然老師不在世間,老師的遺教還流傳在世間,還沒有失傳,我們有幸遇到。更有幸的是遇到前一輩的善知識,這些善知識代代相傳,我們遇到這個善知識,承蒙他的指導教誨,使我們有緣契入經教,我們對經教能夠讀誦、能夠理解、能夠深信不疑、能夠依教奉行,我們自己得利益。自己得到利益,一定要效法諸佛菩薩,獻身給社會,把自己所學的、所得到的好處教化眾生,幫助別人;換句話說,我們有使命、有責任延續佛菩薩的多元文化社會教育,不辭辛勞。要效法世尊,廣為一切眾生開演妙法,為大家宣說。還要做出樣子給大家看,演就是表演,表演出樣子給人看。

  我們做的是什麼?看看現代社會大眾最缺乏的是什麼?最缺乏的是道德,最缺乏的是福報。現在眾生的福報是假的不是真的,即使有錢、有財富,我們常常聽到現在的名詞叫「泡沫經濟」,不實在,雖然有億萬財富,可能一晚上,到第二天就丟光了,不是真實的。我們中國人的祖宗絕不幹這種傻事,你看看中國人的祖先教導子孫,財富不能沒有,富貴不能不求,要怎樣求?要踏實,從道德裡面去求,那是真實的。

  有了財富,財富怎麼保持?你看看中國的祖先教子孫置「恆產」。什麼叫恆產?恆產是土地,這是可靠的財富。縱然有災難、大災難來了,你的房屋、田園會被毀棄,土地在,所謂是「有土斯有財」,這很有道理。你有土地,只要你勤奮的種植,好好的利用,你能夠維持溫飽的生活,這就是真實的財富,這是真實的教誨。現在有錢的人,我聽說很多去玩股票,許許多多人去玩股票,人都變成瘋子,他的那顆心時時刻刻隨著股票上下波動,多可憐!賺了錢,一分錢沒看到,全是阿拉伯數字,他不知道這是虛假,何曾得到分毫的受用?付出的代價太大了,身心不寧,得不到安寧。福還沒有得到,先讓精神、身體受這麼大的傷害。一旦股票跌了,我們看到破產的、跳樓自殺的,你說冤不冤枉!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?不能遵守祖宗的教誨,所以感受苦報。

  祖宗不是沒有教,可惜祖宗留下來的典籍現在人不念了、不看了,把自己的祖宗忘掉了,到外國找一個乾爸爸、乾祖宗,聽外國祖宗去擺布,你還會有好日子過嗎?我們自己家裡的祖宗真有大智慧,真有正確的認識,我們中國人講「史實」,有歷史的眼光,知道過去,能夠見到未來。這樣有智慧的祖宗、有德能的祖宗不要了,到外國去認乾爸爸,這成什麼話!所以現代人遭受這麼大的災難。外國人遭受災難情有可原,為什麼?沒有真正有智慧的祖宗教他。中國人遭難叫冤枉,不是祖宗沒有教你,而是你不肯接受,祖宗的典籍存在,不知道去閱讀,不知道去學習。尤其現在提倡白話文,這個問題嚴重。

  我在年輕的時候,喜歡讀歷史。我在讀史的時候發現有一個問題,中國從漢朝建國的時候,漢武帝,第二代的皇帝,高祖是劉邦,第二代是漢武帝。武帝為國家制定了教育政策,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,這是古聖先賢的教誨。教學以什麼為標準?武帝採用孔孟的學說做為國家教育的標準,這個政策制定了。我們知道從漢朝一直到今天,在這兩千年當中,改朝換代數十次。現在的歷史,二十五史,二十多個朝代。每一個朝代建國,他們的文武典章制度有新有革,唯獨教育政策不變,我覺得這個奇怪!元朝入主中國沒有改變,滿清入主中國也沒有改變,我就想這是什麼道理?那些開國的君王都有大智慧,都有大聰明,他們統一了國家,安定了政權,他就曉得如何教人民,用什麼方法來教化人民。他會瀏覽古聖先賢的典籍,他會聽從這些大臣們的意見,得到的結論還是儒家東西好,「中庸之道」。

  漢明帝的時候,佛教傳到中國來。佛教教學跟儒家不謀而合,所以得到中國朝野熱烈的歡迎。佛教在中國生根,開花結果,反而超過了儒家教學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佛教對於中國人的生活、對於中國人的思想、對於中國文化影響太深、太大了。這個成就得力於當時的帝王大臣他們的真知灼見。儒家學說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;佛法,尤其是大乘,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。淨業三福頭一條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跟儒家完全相同,相同的地方太多太多了。儒家講綱領、講大綱,佛法講細目,所以佛家的教科書多,它講得詳細。這兩個合成一個,太完美了。所以在中國古時候就講「外儒內佛,合則雙美」,兩千多年來沒有改變。民國建立就改變了,為什麼?看到西方人強大,中國人積弱不振,以為是中國教育產生問題,把中國古老的教育捨棄,一味去學習西方,造成中國今天的災難。

  所以我們遠遠比不上日本人,日本人比我們有智慧,比我們聰明。日本的文化完全從中國傳去的,他們能夠保守,他們不捨棄,一直到今天依舊是尊奉古聖先賢的教誨。他們吸取西方的科技、西方的文明,不捨棄自己古老的東西,成為世界第一。二次大戰,以戰敗國不到半個世紀又恢復成為世界第一大國,有道理!這是中國古聖先賢、儒跟佛的教誨,他們能保持,依舊認真在學習。很可惜的,他沒有完全學到,沒有完全落實儒佛的聖教;如果真正落實儒佛的教誨,他可以領導全世界,這一點都不假!他今天還不能夠領導全世界,原因是心量太小,也就是他們的思想,想法看法只有自己的國家,沒有把全世界所有國家族群一視同仁,他這一點沒有做到,所以還不足以領導全世界,他就欠缺在這一點。雖然學儒學佛,沒有儒的心量,也沒有佛的心量。某一部分他落實了,他真做到了。

  我們在此地對於廣德勝幢菩薩的教誨,他所修學的法門,我們要效法,要作一切眾生歡喜福田,那就是我們修福、積德要真實,與法性相應。法性是什麼?儒家講的道德仁義,通常我們講的八德,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禮、義、廉、恥。要與這個相應,這才是真實的福田。一定要懂得利益眾生才是利益自己,眾生有福自己才真正有福,眾生有智慧才是自己的真實智慧。要有佛的大量,願一切眾生早成佛道,殷切期望,希望眾生個個快快成佛,不要耽誤時間。起心動念都為別人想,沒有為自己想。所以一切眾生遇到佛,哪有不歡喜的道理?這就是經文上講的『成就無邊功德海』,他修行的是真實方便。『能令眾生靡不欣』,他能令眾生生歡喜心。眾生只要聽說他,只要見到他,沒有不尊敬,沒有不歡喜,沒有不愛戴的。勝幢菩薩從這個法門裡面悟入的,一生修行這個法門,以這個法門為一切眾生示現。第九首:

  【眾生有垢咸淨治,一切怨害等生慈,故得光照滿虛空,普世河神見歡喜。】

  光照普世主河神,我們在長行裡面讀到他所修學的法門,非常難得,非常希有,也是我們當前迫切需要的。他所修學的法門是「能令一切眾生雜染者清淨,瞋毒者歡喜」,真的是徹底究竟化解了冤結。常言說得好:「冤家宜解不宜結」,現在我們這個世間,最嚴重的事情是什麼?這個社會大眾彼此結的怨恨太深了。冤冤相報,這個不得了,沒完沒了。現在我們所看到的,最近世界上發生的這些事情,恐怖分子到處滋事,什麼原因?冤冤相報,不是別的事情。冤家債主他為什麼不害別人,他來找我?必定是我有對不起他的地方,跟他結的冤仇,否則的話不可能。我們學佛的人,如果對於因果的道理能夠有幾分明瞭,對於因果報應的事實能夠不懷疑,這些現象你就能理解。

  古時候我們華嚴宗初祖杜順和尚,他生在南北朝時代。傳記裡面記載的,他住在一個小茅篷裡,他老人家常常靜坐。有一個信徒去看他,看到老和尚在靜坐,他也不敢去打擾他,不敢驚動他。這個信徒為老和尚做了一雙鞋子,就把這雙鞋子掛在老和尚的門口。這個地方小偷很多,民風不好。到第二年這個信徒又去拜訪杜順和尚,看到那雙鞋子還掛在那個地方,非常驚訝!他說:「老和尚這個地方小偷那麼多,這雙鞋子居然掛了一年沒有人拿去?」老和尚說:「我生生世世不偷盜,所以我的一些財物擺在那裡,也不會有人起偷盜的念頭。」

  我們想想看,如果我們自己持不殺生的戒,持到什麼程度?絕對沒有一念傷害眾生,念頭都沒有,哪裡會有行為?我們遇到什麼樣的災難,不會橫死,為什麼?別人不會傷害我們,果報如此。絕對沒有偷盜別人的一個念頭、佔別人便宜的念頭,我們自己財物擺在那個地方,不會有人起心動念。然後這才明瞭我們東西被人偷了、被人搶了,是有前因的。他為什麼不偷別人的偷我的?為什麼不搶別人搶我的?我跟他有不善業,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這個事情《了凡四訓》裡頭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多看幾遍,多讀幾遍,多想想你就明白了,種什麼樣的因一定得什麼樣的果報。

  我們以善心對一切眾生,我們所得到的是一切眾生以善心對我。即使是冤家,要知道過去生中結的怨,他對我不善,毀謗、侮辱、陷害,我歡喜接受,沒有一絲毫怨恨心對他,這個帳結了、了了,再見面是好朋友,他不再會怨恨我了。我有困難的時候,他或者在明處、或者在暗處,他會幫助我,他不會傷害我。為什麼不在明處幫助,在暗處幫助?要知道凡人有一個習氣,好面子,面子拉不下來,但是他對你怨恨心沒有了,暗中幫助你,果報是善的。所以今天在這個世間,我們遭遇逆境惡緣,一定要學菩薩,以善心回報,我們要以德報怨,才能化解往昔所造的種種不善業,將來我們在菩提道上修行,魔障就少了。魔障是我們造作種種不善業造成的,這個自己一定要知道。不能夠事事把責任都推給別人,那是絕大的錯誤。一定要想,遇到不如意的事,遇到這些冤家對頭,一定要想為什麼?為什麼造成的?不可以把這個過失推給別人,認真反省,過失決定在自己。先從自己這邊消除過失,然後就能化解對方的敵意,這才是正確解決之道。

  人與人之間、家庭與家庭之間、族群與族群之間,乃至於宗教國家,都要懂這個道理。希望全世界的眾生都能和睦相處,都能歡喜對待,都能像諸佛菩薩一樣捨己為人,誰不歡喜?一切眾生厭惡的也就是我們自己厭惡的,厭惡的是自私自利,自私自利招人厭惡。我要自私自利,別人當然也厭惡我,這正是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。

  所以菩薩讚頌裡頭,頭一句『眾生有垢咸淨治』,這一句是對自己說的,我們自己這個身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,叫眾生。所以佛門的術語,古時候講求,現在人也都忘記了。古時候的道場,修行的場所,內行的人會問「你這個道場住多少眾?」不是說「你這個道場住多少人?」說「住多少眾」,說「眾」是提醒你,讓你覺悟「是多少個眾緣和合的身相」,眾緣和合的身相!不是說住多少人。這個言語是覺悟的言語,一開口就提醒你,提醒自己、提醒別人。我們這個眾緣和合的身相有染污,被自私自利染污了、被名聞利養染污了、被貪瞋痴慢染污了,這些東西用現在醫學上的話,是最嚴重的病毒,佛講貪瞋痴叫三毒,什麼毒?病毒。這個病毒不但對你身體是嚴重的傷害,對你心性的傷害更大。為什麼?你永遠不會覺悟。菩薩在此地教我們「咸淨治」,「咸」是統統,都要把它治好,恢復到清淨。六根清淨、一塵不染,這叫淨治。我們六根不再有污垢,不再被染污,眼不為色所污染,耳不為聲所污染,鼻不為香污染,舌不為味污染。這個污染就是起貪瞋痴慢、起七情五欲,知道貪瞋痴慢、七情五欲是塵垢、是染污。

  對內先要治自己的病,然後幫助眾生,化解外面一切怨懟,『一切怨害等生慈』!這些冤家,不管用什麼方法來傷害我們,我們要以平等的慈悲對待,沒有一絲毫怨恨,這叫真修行,這叫真用功,這個學問叫實學,真實功德。『故得光照滿虛空』,這是你自己如實修行,你所得到的果報,你的果報是智慧、德相、光明遍滿虛空法界;換句話說,你必定得到諸佛護念、諸佛歡喜,龍天一切神靈的讚歎。連惡道的鬼神都讚歎你,都尊敬你,都不會傷害你。所以一定要以慈眼視眾生,特別是造作罪業的眾生,對自己毀謗、侮辱、陷害的眾生,特別要對他慈悲。『普世河神見歡喜』,他修這個法門成功了,給我們做的示範,給我們做的榜樣,我們要想學就得照他的方法學。第十首:

  【佛是福田功德海,能令一切離諸惡,乃至成就大菩提,此海光神之解脫。】

  前面我們曾經在長行裡面講過,這是圓滿的修學。海德光明主河神,他的法門是「令一切眾生入解脫海,恆受具足樂」,離苦得樂達到究竟處,究竟圓滿,一定要幫助眾生入解脫海。接著前面來說,就是自己的冤家仇敵,我們以慈眼看他、來對待他,善意對待他,這固然是好,這個「好」、這個「善」不圓滿。怎樣做得圓滿?幫助他成佛,幫助他離開六道,幫助他離開十法界,幫助他得到究竟圓滿的佛果,這才是真正的善意,才是究竟圓滿的善意。如何能做到化敵為友?完全靠自己真誠心感化。

  古德教導我們「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」。我們還不能感動冤親債主,是我們自己的智慧道德不夠。修養自己智慧道德要學印光法師,印光法師用什麼來勘驗自己的德行?小動物。從前寺廟庵堂裡面不殺生,但是蚊蟲、蒼蠅、螞蟻、跳蚤、蝨子這些東西總是有,一般寺廟裡出家人都在所不免。但是出家人學佛慈悲不殺牠,把牠趕走。印光大師自己住的房間也有,他的侍者要把牠趕走,他老人家告訴侍者:「不必,留著牠在,警策自己,我的道德不夠;如果我真的有德行,這些小動物自己會離開。」佛家講「遷單」,就是我們一般人講搬家。真有道德的人,感動這些小動物,牠自動的搬家,牠不會擾亂。這一點我們要學印光大師,房間裡晚上有蚊子咬,不要把牠趕走,自己生慚愧心:「我的道德不夠。」果然沒有錯,印光大師七十歲以後,他住的房間這些小動物一個都找不到,這是示現給我們看,幾十年修行成績在此地。別人住這個房間有,他老人家一住就找不到、就搬家了。感應道交不可思議,連這些小動物都能感動,何況是人?我們要在這個地方下真功夫。

  所以受人冤謗、受人陷害,千萬不要自己一味把過失推給別人,一定要回頭想想自己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符不符合道德?有沒有冤枉別人?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