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九四四卷)  2003/1/20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944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毘盧遮那品」,「威光獲益」這十一句裡面的第三句看起:

  【十方法界普光明藏清淨眼智光明。】

  前面在上一句,就是第二句所說的「一切法悉入最初菩提心中住智光明」,跟諸位介紹過了。清涼大師在末後引用「梵行品」裡面一段經文,這段經文很重要。我們在此地把它念一遍,這是上次時間到了,我們今天把它補出來。

  「梵行品云,若諸菩薩,能與如是觀行相應,於諸法中不生二解,一切佛法疾得現前」,這兩句話非常重要。我們學佛的人為什麼不能入佛境界?就是我們於一切法總是免不了起心動念,眼見也好,耳聞也好,鼻臭、舌嘗、身觸,一接觸就起心動念,就生分別執著,妄想當然在其中,這是我們不能契入佛境界的原因。佛何以能夠證得究竟圓滿,他們的本事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「不生二解」。不生二解,用現代的話就是他不起二念,他就一念。一念是了別,清清楚楚明明白白;換句話說,他沒有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,他見的是一真法界。才起心動念,外面境界必定受扭曲,就產生變化,就不是原本的樣子,我們凡夫沒有辦法覺察。一切法從心想生,從心想生是凡夫。佛沒有心想,所以佛境界裡一切法不生不滅,不來不去,不常不斷,不一不異,法爾如是。這是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所見到的真實境界。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,起心動念之後,肯定產生七情五欲,隨之就生起來。怎麼曉得?七情五欲是煩惱,是阿賴耶裡面的習氣。這個我喜歡,那個我討厭,這個我要捧他、讚他,那個我要毀謗他,我要打倒他,搞這些東西,統統都在造罪業。不了解一切法的真相!所以,「梵行品」將來我們還會讀到,什麼時候我們也像這些菩薩一樣,「能與如是觀行相應」,於一切法中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樣一切佛法你就很快的現前了。

  「初發心時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這句話就是初發心即成佛道。「知一切法即心自性,成就慧身,不由他悟」,佛菩薩在此地給我們講真實話,一個人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證得無上菩提,他怎麼證得的。然後我們就曉得,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怎麼樣修行才是真正的功夫,那就是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是慧;如如不動,也就是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是定。什麼定?「自性本定」,本來就是這樣的。知道法界、遍虛空法界就是自己的心性,遍法界虛空界裡面一切諸法就是自己心性,離開自己心性無有一法可得。這是什麼?這個話什麼意思?虛空法界是我自性變現的,剎土眾生也是我自性變現的,十方一切諸佛剎土是我自性變現的,十法界、六道三途還是我自性變現的,離開自性真的無有一法可得。這個事情就像作夢一樣,夢中什麼境界都有,那境界從哪裡來的?自性變現的。

  自性是能變,虛空法界一切諸法是所變,能所是一不是二。你要把這個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世出世間所有一切對立都化解了,哪有對立的?沒有!自己跟自己還對立嗎?有我、有人,我跟人兩個對立;有我、有你、有他,我跟你、他三個人對立,沒有!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,你怎麼個對立法?左手跟右手對立嗎?左眼睛跟右眼睛對立嗎?左耳跟右耳對立嗎?哪有這種事!它不對立,為什麼不對立?一身!什麼時候我們證得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法、諸法是我自己一身,這一身就是法身,你就證得法身。證得法身,恭喜你,你是法身如來,一點都不假。「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」,那個人就是法身如來,《華嚴經》裡面圓教初住菩薩。他雖然沒有證得圓滿,他證得「分證」,那是真的,一點不假。我們學佛,在這一生當中最低限度要入這個境界,我們大乘法沒有白學。稍稍有契入之後,快樂無比!真叫離苦得樂。這個快樂沒有法子形容,這個快樂跟苦不是相對的,相對的那個苦跟樂兩邊都離了。這個樂怎麼說法?套經上一句話說,「法爾如是」,本來就是這樣的。所以「不由他悟」,與他不相干。清涼大師後頭還有一句話「如玄文已明,下當更說」。下面還會說到,「玄義」裡面講得詳細,我們這次講《華嚴》,玄義沒有說。玄義什麼時候講?把《華嚴》全經講完之後,再跟諸位來說玄義,那個味道就很足了!

  現在我們再看今天讀的這句經文,這句經文的意思也非常深廣。「十方法界普光明藏清淨眼智光明」,諸位總要記住,這十一句威光菩薩所得的,這十一句都叫做『智光明』。「智光明」在前面第一句的時候已經跟諸位說過,每一句都是屬於智光明。智是說的體,智是講的根本智;光明是講的作用,後得智。這就是《般若經》上講的,這個智就是般若無知,光明是無所不知。所以無知之智是體,有知之智是用,光明遍照,無所不知。清涼大師在這一句給我們一個題目叫「大智智明」,這第三句。「法界者,所照之體大也」,就是光明遍照,光明所照的是體大,這稱之為法界。『普光明』就是相大。「智慧光明,遍照法界」,我們一看就明瞭,用大、作用大!這是屬於後得智。前面「普光明」是根本智,所以它照的是法界。

  我們看後面大師《疏》裡面說,「蘊恆沙性德,故名為藏」,這是解釋經文裡面『藏』的意思,這裡頭蘊藏著恆河沙數無量無邊的性德。德是什麼?德能,我們今天講能力,你有無量無邊的能力;還有相好,無量無邊的相好莊嚴。你看看世間人求的這個東西,無論是中國外國,無論是你信仰哪個宗教,我們要問你:你求不求智慧?求!你求不求技能、能力?求!我想什麼都會。你想不想相好,相貌莊嚴,身體健康,居住的環境舒適美好,你想不想?想,哪個不想!這個可以說不分國家、不分種族、不分宗教,沒有一個不希求,佛法裡頭圓滿具足。前面我們讀過的十卷經文,講毘盧遮那的依正莊嚴不就講這三樁事情?你看看他有圓滿的智慧、有圓滿的能力、有圓滿的福報,他從哪裡來的?這品經文裡告訴我們,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。正是末後佛給我們宣布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可惜,「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。所以,佛對眾生尊重,為什麼?你跟我一樣,完全相同,我並不比你多一點智慧、多一點福報,沒有,我們是平等的。

  佛尊重一切眾生,一切眾生迷惑顛倒,不知道尊重佛菩薩,還要任意毀謗佛菩薩,那有什麼法子!毀謗對他有沒有傷害?一絲毫的傷害都沒有。即使我們在《金剛經》,這是大家念得多的,我們在《金剛經》上看到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,凌遲處死,歌利王對忍辱仙人有沒有傷害?一絲毫的傷害都沒有。不但沒有傷害,成就忍辱仙人圓滿功德;他的忍辱波羅蜜、持戒波羅蜜圓滿了。就像學生讀書,這是一次考試,這次考試通過了。被歌利王割截身體,沒有一絲毫瞋恚的心,念頭都沒有,忍辱波羅蜜圓滿;沒有一絲毫報復的念頭,持戒波羅蜜圓滿,所以沒有損害。一切迷惑顛倒的眾生,對修行人無論是有意無意,毀謗也好、誤會也好、陷害也好,對真正修行人來講,我常說的,替修行人消業障,成就修行人的功德。修行人什麼功德?忍辱的功德、持戒的功德。再細說,這裡頭還包括布施的功德,精進、禪定、般若的功德,無量無邊功德都在這裡頭顯示出來了。無始劫以來跟一切眾生對立的心沒有了,完全融化了,真正所謂是化敵為友、化怨為親、化迷為悟、化惡為善、化凡為聖,無量無邊的功德在這個地方顯示出來。誰能夠見到?真正修行人見到,歡喜讚歎。

  對造惡業的眾生感恩圖報,就像忍辱仙人一樣,他對於歌利王感恩,發願自己將來成佛第一個要度他。所以那個時候的忍辱仙人就是今天的釋迦牟尼佛,那個時候的歌利王就是現在世尊會下憍陳如尊者。鹿野苑度五比丘,憍陳如第一個開悟,證阿羅漢果。菩薩說話算數,決定不打妄語,決定不欺騙眾生,說到一定做到。所以冤親債主一定是第一個得度,優先要度他們,為什麼?沒有他們怎麼能成就你的德行?誰成就你?這些人成就的!世間迷惑顛倒的人,不是真修行的人,他把這些人永遠當作冤家對頭,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,錯了!大錯特錯,這就叫迷。迷悟不同就在這個地方。所以學佛,什麼時候學到心地完全清淨了,純淨純善,對這個世間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,沒有絲毫怨尤,怨天尤人這個念頭沒有、完全沒有了。心境平和,法喜充滿,智慧增長。所以自性裡頭蘊藏著無量無邊的性德,這裡用個「藏」字。

  「妄惑本空,故云清淨」,「妄」是妄想,「惑」是迷惑。妄想、迷惑本來空,要不要去斷?你要去斷它,就又加一層妄想迷惑。本來空,沒事,不理會就完了。妄想起來、迷惑起來,不要理會。念佛人有一個很妙的方法,把念頭立刻轉上「阿彌陀佛」。六根在六塵上才起心動念,這第一念,第二念「阿彌陀佛」,歸到「阿彌陀佛」上來了,馬上就化解。無想、無念的時候,也是「阿彌陀佛」,把無明破掉。這一句阿彌陀佛威德能破妄想分別執著,又能破根本無明。

  昨天我從雪梨回來,非常感激那邊同學熱情接待,許多同學跟我提出這個問題:功夫不得力,誦經會打妄想,持咒也會打妄想,念佛還一樣打妄想,問我怎麼辦?總而言之,功夫不得力,怎麼辦?念佛的照念,聽經的照聽,持咒的照持,妄想起來的時候不要去理會。妄想起來,你去照顧妄想,妄想就愈來愈多了!根本就不要理它,若無其事。你把你的精神意志集中,或是念佛要集中在念佛上,讀經集中在經文上,持咒集中在咒語上,妄想不要去執著、不要去分別它,根本不理它。這樣能有個二、三年的功夫,就是決定不去照顧妄想,決定不要去理它,慢慢的它就遠離你了。決定不可以妄想一來,把你自己所修的放下,你去照顧妄想去了;你永遠沒有辦法斷妄想,這個道理不能不懂。要是不懂,你這個病就重了,永遠沒有辦法治好。所以一定要懂這個道理,知道妄惑本空,知道清淨本有,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,本有!這個反面,虛偽、染污、傲慢、愚痴、自私自利,本來無,自性裡頭沒有這個東西。沒有,當然可以斷,怎麼斷?不理它就斷了。它怎麼來的?就是因為你喜歡理它。你愈是跟它往來,它愈跟你靠近,就這麼個道理,你不理它就沒事,它就離開你。所以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,要了解事實真相。

  下面說「明見稱眼,見性肉眼,即同佛眼」,這兩句的意思很深。清涼大師在《鈔》裡面(註解的註解),講得很詳細,這一段我們一定要讀,你要不讀、不搞清楚,你到哪裡去學?你看看大威光他學到了,他學到的是滿分。我們最低限度也得學到少分,這才有受用。學個三分、五分落到日常生活當中就大受用,特別是我們這些念佛求生淨土,對求生淨土、帶業往生有大幫助!經不能不聽。

  學佛這麼多年來,諸位同學如果稍稍細心一點,像我這一代的學佛人很多,在佛門事業上成就的人也不少。我這一生沒有搞佛教事業,一個小茅蓬也沒有,一生住別人的道場,感別人的恩德,自己每天沒有離開經教的學習。我進入佛門跟一般不太一樣,我進入佛門是方東美先生介紹的,不是迷信,是從學習哲學裡面入門的。入門之後,才知道釋迦牟尼佛是一位大教育家,不是神,不是神仙!他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,用今天的話來講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家。他是老師,這個大家應該要懂,我們不都稱為「本師」釋迦牟尼佛!「佛」這個字是梵語,要是中國人翻譯出來就是聖人,釋迦牟尼佛聖人,就這麼個意思,沒有迷信。既然他是老師,我是學生,我得天天上課,要不上課我學什麼?所以經典是教科書,每天抱著經典鍥而不捨,我在這裡學。學以致用,把我的思想改變,把我的觀念改變了,這就是哲學裡面所講的,改變了我的宇宙觀、人生觀,對宇宙的看法、對人生的看法改變了。對人與人的看法,對人與天地鬼神的看法,對人與一切眾生的看法,人與山河大地、樹木花草的看法,統統都改變了。這五十年!跟我沒有學佛之前完全是兩個人,不是一個人。

  我看到佛講的這些話歡喜,我看到佛的生活、佛的處事待人接物喜歡,我向他學習。愈是學習愈能夠契入,確實這世間人常說的,心心相印,有這個感觸,有這個受用。所以,這一生當中我不想做任何工作,我就是喜歡天天讀經,天天跟大家分享我讀經的心得、我學習的受用,樂此不疲。世間一切事哪個人喜歡做,我會很歡喜的幫助他做。我在這個地方也是作斯示現:一個普通的凡夫,不是再來人!在一生當中要入佛的境界不是不可能,可能!但是你一定要信得過,你一定要有毅力、決心、肯幹,就是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。這「一門」,佛門,佛門廣大,在廣大佛法裡面選擇幾部經典,決定不能太多,太多怎麼樣?太多的時候消化不了。消化不了,勉強的去學習就要得病。就像我們日常飲食一樣,菜做得很多,幾十道菜,吃了會健康嗎?不會,決定不健康。最健康的食物是什麼?簡單。所以菜雖然很多,我們自己有智慧、明白,我在裡面選個三樣、四樣,夠了,非常健康。決定不能說每道菜你都要去選擇,那就會吃壞肚子。法門亦復如是!佛家八萬四千法門,你要是統統學,你還能受得了?不要說八萬四千,縮小到八十四門,你就完了。

  所以,古來祖師大德也在做榜樣給我們看,很少超過十門功課的,這是從前李老師告訴我們的,學十門功課左右的,是大根性人。我們自己要衡量自己,最重要是有自知之明,我是什麼樣根性,這個重要。如果我是個普通的、中下根性的人,中下根性的人你學習東西在一生能保持五、六種,你會有成就,太多了就不行。有人問:我這一生學一種行不行?好!大成就,篤定成就。古德當中哪一個人(名字我忘掉了,諸位去查能查得到,一生專攻《阿彌陀經》、專講《阿彌陀經》,他《阿彌陀經》講了兩百多遍。諸位千萬不要瞧不起《阿彌陀經》,《阿彌陀經》不長。我們過去曾經講過一遍《疏鈔》,留的有錄音帶(那個時候還沒有錄相,留的錄音帶),我記得總共是有三百三十多個帶子。每一個帶子是九十分鐘的,三百三十個帶子,一年三百六十天,等於一年講一部。講兩百遍《彌陀經》,那不要兩百年! 就算是講《彌陀經要解》,《要解》一年可以講兩部,講兩遍,要講上兩百遍也得要一百年。

  你想想看,一門深入,不簡單!一生講一部經,這個經熟透了,熟透了自自然然就融入這個經的境界,你自然就做到了;不是「我要想怎麼作法」,不需要。熟透了,心境交融,入境界了。這一入境界,你這個人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,為什麼?你的思想、你的見解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,你的言語、你的行為跟阿彌陀佛也相同,你不生極樂國,你到哪裡去?肯定生極樂國。我給同學們說,我在早年是非常嚮往一生專攻一部經,我沒能做成,沒做成原因在哪裡?剛才跟諸位同學說過,我自己沒道場,住別人的地方,感別人的恩,人家請我講什麼,我就給他講什麼,所以才講了幾十部經論。不只十種,超過很多。我並不是個大通家,我這點成就就是五十年來沒有間斷。在講台上講經教學,今年二OO三年,整整四十五年,四十五年沒有中斷過!活一天講一天,活到老講到老,樂此不疲,這是教學的樂趣,學習的樂趣。所以,《鈔》裡面我們要認真來學習,《鈔》比《疏》詳細多了。

  「大智智明」,清涼先解釋它的科題,就是這一句經文也有個題目,為我們說出這句主要是講大智。「經中清淨眼是總相」,這是大智的總相。「此眼何見」,這個清淨眼見到什麼?「見心三大」,見到你自己的真心,你自己真心裡面具足三大,這個三大就是平常講的「體大」、「相大」、「用大」。前面《疏》(《疏》是用來解釋經的)只說了二大,講了體大,你看「法界者,所照之體大」,法界是「體大」,普光明是「相大」。其實前面我也提出來,還有個「用大」,用大是什麼?用大就是經文裡面講的「智」,「智慧光明,遍照法界」,作用,這前面我也提過,這就是用大。所以稱為大智。他老人家引用《起信論》裡面的話,《論》裡面說「復次真如自體相者,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差別」,這句話非常重要!「非前際生,非後際滅,畢竟常住」,這是解釋「體大」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

  我們接著看第三句,「威光獲益」第三句:

  【十方法界普光明藏清淨眼智光明。】

  上面我們講清涼《疏》裡面的意思,跟諸位報告過了。清涼唯恐我們對於《疏》裡面的深義了解得不夠透徹,所以在《鈔》裡面又寫了不少。他所講「智慧光明,遍照法界」,這是引《起信論》「證普光明為相大義」。這三大就具足了。《起信論》裡面的文,他在《疏》裡面沒有引,但是《鈔》裡面補出來了,給我們做參考。「論云,復次真如自體相者,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差別」,從真如自體相來,沒有兩樣。為什麼沒有差別?他說這個相「非前際生,非後際滅,畢竟常住」,這是真如自體相。自體相是什麼?自體相沒有生滅,沒有來去,沒有先後,沒有大小。這個文都是解釋「體大」。

  大師說「今不引之」,《疏》裡頭沒有引這個《論》文,為什麼?這個經是「以法界為體」;法界就包括一切萬事萬物,不必再給你講凡夫、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用不著說了,說法界不統統都包括了嗎?所以這個意思容易知道。《論》裡又說「從本已來,性自滿足一切功德,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,遍照法界義故,真實識知義故,自性清淨心義故,常樂我淨義故,清涼不變自在義故」。《起信論》這六句都是講的「相大」,「相」是實相,確確實實如此。我們再回味一下,《論》上講「從本已來」,換句話說,自古至今,自無始劫以來,自性本來圓滿一切功德,或者是自性本來具足一切功德。《起信論》是馬鳴菩薩作的,菩薩舉幾個例子給我們說,「自體有大智慧」,這是「光明義」,自性本來具足真實般若智慧。真實般若智慧當然起作用,作用就是「遍照法界」。「真實識知」就是說你的認識、你所了知,絕對沒有錯誤,真實的認識,真實的了知!「自性清淨心」,清淨心從智慧生的,清淨的反面是染污、煩惱。煩惱、染污是從迷惑裡面生的,不是從智慧。還有「常樂我淨義」,真常、真樂、真我,我是自在主宰,自由自在,自己真做得了主!清淨,身心清淨、一塵不染,統統是從智慧生的。還有「清涼不變自在義」。上面這六句都是講的「相大」,從體現相,體大相也大。

  後面接著又說了六句,「本覺智明義」,「本覺顯照諸法義」,「照時無倒義」(倒是顛倒,就是照的時候決定沒有迷惑顛倒),「體離惑染義」,自體真心本性裡面決定沒有迷惑、決定沒有染污。所以這一點我們學佛的人,想在這一生成就的人不能不知道,這是基本的常識。《大乘起信論》這是大乘法入門的基礎課程,大乘起信!你沒有這個認知怎麼行!

  儒家教童蒙,《三字經》上第一句也是這個意思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自性本善、自性本淨。不善、不淨那是以後染污的,以後染污這個話在大乘法裡頭講不通。為什麼?它要果然被染污了,它就是虛妄的,它不是真的!前面不是說過嗎?真性「體離惑染義」,自體就是自性,它決定沒有迷惑、決定沒有污染,怎麼會說被污染,哪有這種道理?所以一切染污我們叫它做「習性」,習性是什麼?習慣;決定不是本性,本性沒有。前面說了,本性,一切凡夫、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完全相同的,這個道理事實真相我們一定要理解、要肯定。然後我們的心量拓開了,我們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,自自然然就能夠心平氣和。為什麼?知道一切人事物的本性是清淨的,本性沒有迷惑、沒有染污,值得尊敬。他的迷惑、顛倒、染污不是本性,與本性不相干,習性。習性本來沒有,本性本有,永遠不會失掉的,前面講無始劫以來到今天沒有失掉的。

  這好比什麼東西?佛在大乘經上也說過,用眼睛來比喻。人有好眼睛,這就好比是本性。習性是什麼?你戴上個眼鏡,眼鏡是什麼?有彩色的,還有度數的。你這個好眼睛戴上有度數的、戴上彩色的眼鏡,看外面東西都變了。眼鏡是什麼?習性。眼鏡,有沒有眼鏡?沒有。簡單!把眼鏡拿下來丟掉就完了。丟掉,這個人就成佛了,你要戴上不肯丟掉,你是凡夫,就這麼回事情。那個眼鏡是什麼東西?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你戴了三副眼鏡。妄想好比是藍色的,分別好比是紅色的,執著好比是黑色的,你戴上這三重眼鏡,你看外面東西不全都變了!其實你的眼睛沒有變,外面的景觀也沒有變,變的是什麼?變的是你自己的感覺變了,其實沒變。不戴眼鏡的人看得很清楚!諸位從這個淺顯的比喻裡面多想想。四聖法界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戴一副眼鏡;六道裡面的天道,戴兩副眼鏡,我們講色界天、無色界天;欲界戴三副眼鏡。就這麼回事情。把這個東西統統都拿掉之後,那叫做一真法界,恢復健康、恢復本來面目,那是本有的。所以說是「性德圓備」,這是第五句。第六句「性德無遷」,無遷就是性德從來沒有變化的、沒有改變的。圓滿具備,沒有一絲毫欠缺的。

  大師在此地引前面兩句「有智」、「遍照」來解釋「普光明為相大」,但是又怕人「以法界為所照,普光明為能照」,所以引用這段文。「相大本有」。能所是一不是二,如果你在這裡面分法界是所照,普光明是能照,有能、有所,你還是墮在妄想分別執著裡面,你出不來!這就是今天教的哲學,哲學裡頭有能、有所。所以,歐陽竟無大師講「佛法非宗教非哲學」,為什麼不是哲學?佛法裡面講能照所照,能所是一不是二。好比是什麼?好比一盞燈一樣,佛經裡面這種比喻很多,燈點燃了,燈能照還照自己,能照跟所照是一不是二。這個道理確實不太好懂,細心去體會、去觀察。所以大師這個地方,他這兩句話說得很好,「相大本有,則皆所照,以淨眼智明為能照」,「淨眼智明」是根本智,「智光明」是後得智;根本智跟後得智是一不是二,這個道理我們要懂。

  佛法最難的地方,難在什麼地方?難在我們習慣用分別執著,可以說是無量劫來,我們就用這個,現在教你不用分別執著就不會了。不用分別執著,佛法很容易懂,完全講的是宇宙人生真相,怎麼不好懂!也就是說把眼鏡統統去掉的時候就很好懂,戴上眼鏡很不好懂。佛講的是不戴眼鏡的,我是戴上眼鏡的,你們所講的跟我看的不一樣,為什麼不一樣?因為我有染污,把所有外面的境界都染污了,真的所謂是一迷一切迷,一染一切染,反過來,一覺一切覺,一淨一切淨。

  所以,真正會用功的人,在哪裡用功?心地清淨、心地善良。那個「善」是你自性裡頭本有的。「十善業」是佛發明的嗎?是佛制定的嗎?不是!自性本有的德行。「性德圓備」,圓滿具足。不善,自性裡頭沒有的。「十善」裡面,殺、盜、淫、妄語、兩舌、惡口、綺語、貪、瞋、痴,自性裡頭沒有。自性圓備的性德不但不殺生,而且還放生、還護生,不但不偷盜,還大行布施。諸位細細想想,諸佛所行的,菩薩所行的,聲聞、緣覺,乃至在中國祖師大德們所行的,在家二眾接受佛法薰修明心見性、契入境界的,你看看這些人所修、所行的,性德的流露,自自然然的流露,跟世間人不一樣。世間人做一點好事,還需要獎勵,還需要別人讚歎,那就不是性德。性德成就一切善行,不需要人讚歎,大乘經上講的「三輪體空」,他連痕跡都不沾。就像《般若經》上所說的,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更深入一層,「無我見、無人見、無眾生見、無壽者見」,這才是真正清淨、真正的善良,痕跡都不著!所以大乘經上常講「八風吹不動」,意思就在此地。你讚歎他也好,你毀謗他也好,他無動於衷,他心裡沒有這些東西,這是性德。所以要細心觀察諸佛菩薩,體會他們平等、慈悲度世的精神,我們認真努力向他們學習、向他們看齊。希望自己在這一生當中至少也要入境界少分,我們學佛沒有白學,這一生沒有空過,這一生生活得很充實,世間人說有意義、有價值。

  解釋「藏」這個字,「蘊恆沙性德,故名為藏」,這是《疏》裡頭。《鈔》裡頭也有解釋,這裡頭「具二藏義」,「蘊恆沙性德」這是不空如來藏;「妄惑本空」是空如來藏。所以三如來藏說了兩個,第三個叫「空不空如來藏」。這是說明蘊藏恆沙性德跟妄惑本空是一不是二,這是佛法,這就是大乘法裡常講的入不二法門。如果你落在「二」裡面你就入不了門,你要把二放下,你就入門了。你知道一就是二,二就是一。《華嚴經》上講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多不二,你才能入得了門。如果你有妄想分別執著,一不是多,多不是一;二不是一,一不是二,你永遠入不了門。什麼原因?非常簡單,是你妄想分別執著障礙著你自己,不是別的。佛這一句話說盡了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。一不是多、多不是一,這就是妄想分別執著。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了,一多不二。為什麼不放下?這是個原則、是個原理。在日常生活當中,決定不執著人我是非。人我是二還是一,是非是二還是一?這就是落實在生活當中了,我怎樣去把這個原理、原則應用在生活上,應用在工作上,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上。

  大乘佛法佛說得很好,相上是二,性上沒有二;事上是二,理上不二。然後你要曉得,性相是一,理事圓融,這個時候怎麼樣?不能說一也不能說二。說一,你執著在理上,說二,你執著在事上。你為什麼不把執著離開?為什麼不把分別捨掉?這個時候你就見到真相。別人要問你,問你的人如果是覺悟的,覺悟的人他不問你,他明白了!迷惑的人問你:是一是二?那你就觀機,應機說法。應機是什麼?看他的程度,幫助他覺悟。他沒有辦法覺悟,沒有辦法覺悟咱們就以方便法慢慢的來誘導他,恆順眾生,隨機說法。所以《般若經》上說,「一切賢聖皆以無為而有差別」,這是說諸佛如來、菩薩、緣覺、聲聞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差別?都是修的無為法,都是入佛的境界,入的淺深不一樣。入得圓滿,我們就稱他作佛;入得很深但是還不圓滿,我們稱他菩薩;已經悟入,既不是很深也不圓滿,我們就稱他聲聞、緣覺,他都契入了。這也是一個原理原則,我們就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,你觀察這個人,他學佛學了多少年,學了哪些經教,他修的哪個法門,你看他學習的程度淺深高下,然後你再應機給他說什麼法,他能得受用。你說得太高太深,他不懂;你說得太淺,他沒興趣聽。特別是現前他所遭遇的困難,你要有能力幫他解決,你要有能力開導他,把他從迷惑引導到覺悟,這就是成功的教學,圓滿的教學了。

  有些人說:我不會!沒錯,你是不會,你為什麼不會?你沒有學,你怎麼會!你要發心教學,你先要把這門功課學好,你才能教人,這種淺顯的道理大家懂。你自己沒有學好,你自己沒有契入,你怎麼能幫助別人!大乘經教裡佛常常講,自己成就了,自自然然就成就別人。所以自行跟化他是一不是二。有些人聽這個話聽不懂,我自己修行是自利,我沒有化他,怎麼說自行就是化他?你自己修行,你給大家做一個修行的樣子、榜樣,人家看到你這個樣子,知道修行的好處;仔細觀察你,就知道修行的方法,不用說話。所以說明眼人、利根的人一看他就明白、就懂得,你就度化了他。根性劣的人,他不懂,他也看不出來,他也聽不出來。這就是佛家常講的「佛度有緣人」。你懂得什麼叫有緣?他能看出來,他能體會到,這個人叫有緣,佛法裡一般也稱作他的根性成熟了;他會看、會聽、會學,這種人不多,這是真的。但是,根熟也是從未熟培養成的,我們天天這樣做就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每天都在表演、都在示現。根熟的人得度了,根熟的人哪一個不來皈依佛陀,做佛陀的學生。開悟的開悟,證果的證果,根熟的。沒有成熟,沒有成熟的,天天在看,天天在學,阿賴耶識裡落下很深的印象。

  佛陀滅度之後,不在世了,有正法成就的,有像法成就的,有末法成就的。這些成就的人都是在世尊當年在世根沒熟,但是看到佛跟佛弟子一切示現,在那裡增長自己的善根福德,所以在佛這個法運的兩千年當中,有開悟的、有證果的。末法時期,往生西方淨土就是開悟、就是證果,你能夠選擇淨宗法門,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你有這個智慧、有這種選擇,這叫覺悟、開悟了。將來捨報,佛來接引往生淨土,你證果了。這種覺悟跟證果,實在說是無比的殊勝,不可思議。還有一等,善根福德很薄的人,在世尊一萬二千年法運之中他不覺悟,當然更談不上證果,有沒有利益?有。佛門中常說,「一歷耳根,永為道種」;阿賴耶識裡面跟他種三寶的金剛種子,這個種子永遠不會壞,為他後世做得度因緣。賢劫千佛出世,不知道他跟哪一尊佛有緣。釋迦佛這裡種的善根他沒辦法成熟,也許在彌勒佛出現在世的時候,他成熟了,他得度了。或者是更後,再後,到最後一尊佛是韋馱菩薩成佛了,畢竟得度!佛法教學殊勝的利益無與倫比,就在此地。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要認知,天天要讀書,就像學生一樣,你每天要做功課,這功課是讀書。

  佛法不講研究,佛法講參究。參究跟研究有什麼不同?研究沒有離開分別執著,你還是有分別心、有執著心。參究離心意識,換句話講,不用妄想、不用分別、不用執著,那叫參究;用心意識,那叫研究,這是研究跟參究不同的地方。參究現在人叫什麼?直覺,不用心意識,直覺的,這是有悟處。沒有悟處,也不用心意識,經就是多讀、多聽,不要去想這裡頭什麼意思。聽懂了就有悟處,聽不懂沒有關係,再聽第二遍。古人說得好,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,這個千遍裡頭決定不用心意識,也就是不用妄想分別執著,完全不用這個東西。一遍一遍的讀、一遍一遍的聽,到你心定了,心意識真正不起作用了,豁然大悟!你還沒有悟的時候,你雖然不用心意識,心意識還在障礙你,為什麼?你沒有把它離得乾淨,藕斷絲連,好像不用了還受它影響,就這麼個道理。你的功夫不夠深還要加深,必定有開悟的一天。

  下面《鈔》裡頭解釋「眼」,說「見性肉眼,即名佛眼者」。這是《大涅槃經》第六卷裡有這麼一段經文,「善男子,聲聞之人,雖有天眼,故名肉眼」,這是小乘,聲聞緣覺都屬於小乘。「學大乘者,雖有肉眼,乃名佛眼」,不一樣!為什麼?這個經裡佛給我們說出來了,「是大乘經,名為佛乘,如此佛乘,最上最勝,諸佛見性故」。這幾句話說得很清楚,為什麼肉眼就是佛眼。但是這裡頭條件一定是「見性的肉眼」就是佛眼;換句話說,沒見性還是肉眼,不是佛眼。聲聞雖有天眼,它不叫佛眼。我們凡夫如果沒有見性,連天眼也沒有,不如小乘。但是小乘怎麼樣?小乘要證果才有天眼,小乘要不證果還是肉眼,沒有天眼。小乘人什麼人證果,有了天眼?初果,頭一個得天眼通,天眼通、天耳通。二果就得(就又多了)他心通、宿命通,斯陀含。三果聖人阿那含就有神足通,神足通可以分身、可以變化,沒有障礙;像牆壁沒有障礙,他可以穿牆就過去,牆也不壞,他有這個能力。四果阿羅漢有漏盡通,就是見思煩惱斷盡了,他還是肉眼、天眼,不叫佛眼。學大乘明心見性,見性的人他的肉眼就是佛眼。

  在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,宗門明心見性的人不少,你看《五燈會元》裡面就列入一千七百多人,這是明心見性的。在教下大開圓解,他的層次跟明心見性一樣。念佛人念到「理一心不亂」的也是這個境界,所以念佛人念到理一心不亂,他的肉眼就是佛眼。這是大乘教裡頭有的,小乘教裡頭沒有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