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0一一卷)  2003/4/17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1011

  諸位同學,我們再接著看清涼大師在《疏鈔》裡頭給我們的開示:

  上面我們講到把這十大段概略的介紹過,下面這《鈔》裡面有一小段,可以給這一大段做一個總結。「又釋十段,皆暗取十甚深義」,這個講得很好,意思確實是含在裡頭,如果粗心大意,你就很難發現。清涼大師給我們一點醒,我們細細去讀這段文,一定有悟處。第一大段東方金色世界,「慧達佛境,即佛境甚深」。文殊菩薩的智慧契入諸佛如來的境界,顯示出佛的境界甚深,不但凡情莫測,就是三賢十聖也不能夠徹底的明瞭。大乘經上我們常常讀到「唯佛與佛方能究盡」。文殊菩薩是早已經成佛了,倒駕慈航,示現菩薩身,幫助諸佛教化眾生。文殊菩薩並不是我們娑婆世界的,我們在這裡看到了,他從哪裡來的?東方金色世界來的,到這個地方來幫助毘盧遮那如來,幫助釋迦如來,這就是佛門裡面常說的「一佛出世,千佛擁護」。

  佛法界裡面平等,沒有先後,沒有大小,沒有古今,只是看緣分,確實總在遇緣不同。緣分成就了,以佛的身分應化在世間,其他一切諸佛都來幫助,都來示現作你身邊的菩薩,或者是作緣覺,或者是作聲聞,乃至於童男童女,就跟唱這一台戲一樣,唱得很熱鬧。台面上好像有很多不同身分,不同的角色,幕後完全是平等的,為什麼?為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,為幫助一切眾生回頭是岸。諸佛菩薩做種種示現,沒有別的,無非是希望這一切迷惑顛倒的諸佛,快快回頭而已,所以決定不捨眾生。這是佛家常講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,慈悲到極處。

  第二南方世界覺首菩薩,他表的是「緣起甚深,心性是一故」。這是說明虛空、法界、剎土、眾生從哪裡來的,覺首菩薩知道。清涼大師在前面註解裡面告訴我們的,「覺首是覺心性,無性不礙隨緣,隨緣不礙無性」,所以心性是一不是二。這個地方的心是能現之真心,性是所現萬法的自性,萬法有沒有自性?無自性,叫無性。無自性之性就是真性,所以沒有障礙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。緣起甚深。

  第三財首菩薩表「教化甚深」。我們在前面讀過,六道眾生哪一個不歡喜財?但是沒有一個眾生真正覺悟到功德法財,財是珍寶,財能夠解決一切問題。這個世間金銀財寶,只能夠解決你物質上的受用,滿足你物質生活,它不能夠幫助你脫離六道輪迴,甚至於不能幫助你解決痛苦。這個話怎麼說?佛給我們講的八苦,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會、愛別離、求不得、五陰熾盛,諸位想想看,這個財寶能解決嗎?不能解決。六道輪迴苦,三途業報苦,財寶沒有法子。又何況這些東西,說起來大家心裡都明白,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。可是真的生能帶得來,死能帶得去的是什麼?法財。法財在哪裡?在教化裡頭,教化甚深。再跟諸位說得明白一點,法財裡面有物質的財寶,物質財寶裡頭沒有法財,這個要懂得。法財是教你開智慧,一個有真實智慧的人,他的精神生活豐富,物質生活他沒有欠缺。

  世間人不認識,總認為這些做學問的人,讀書人,窮秀才,物質生活非常艱難。釋迦牟尼佛每天到外面托缽,托缽不見得天天有好東西吃。齋主,檀越齋主供養什麼吃什麼,佛托缽次第托,絕對沒選擇這家有錢,他們家東西好吃,天天到他家去,沒這個道理的,貧富貴賤家家都去。在中國自古至今,現在還一樣,讀書人從事於教育工作的人,日子過得都苦,但是精神生活豐富,他知足常樂。世間人縱然有億萬財富,他還不知足,不知足,苦!他總覺得不夠;那個窮秀才滿足了,他沒有求的了。我們要再問,讀書人為什麼要過這個苦日子?這也有甚深的意思在裡頭。世間人都免不了災難,災難從哪裡起的?說實在的話,基本的業因,貪瞋痴,所有一切災難都是從貪瞋痴起的。諸佛菩薩,世間聖賢君子,他也是示現,跟佛菩薩沒有兩樣。示現什麼?不貪、不瞋、不痴。這都是在教化社會,教化眾生,教化甚深,做出這樣的示現。

  在佛門裡面,佛門裡面的老師確實跟世間老師不一樣。這是我們沾了佛的光,真的是佛光注照。佛弟子敬仰三寶,知道供養三寶,佛弟子物質生活不缺乏,確實有富裕的。富裕的他享不享受?他不享受。我們從這裡頭細心去觀察,我們看近代的,諸位要看好樣子,不要看那個不好的樣子;不好的樣子是什麼?他不如法,好的樣子如法。我的老師要我學印光法師,他自己也學印光法師,李老師。印光法師的供養豐厚,但是他的生活依舊是很簡單的生活,一生沒有改變,過平民生活。供養那些財富?他去辦一個弘化社,就是現在所說的佛經流通處。他把這麼多錢拿去印經去了,做法布施,這個弘化社在蘇州報國寺,印了不少書。弘化社的本子堪稱善本,校對很精細,很少有錯字,這叫善本,印得也很莊嚴。書要印得好,版面、字體、紙張、裝訂都要考究,讓人家拿到手上生歡喜心。

  李老師要我學印光法師,我就真的學他,所以我在台北辦了一個佛陀教育基金會。這個基金會專門做法布施,我們絕不限於淨土,佛法各個宗派的典籍我們都印,都流通。大部,我們印《大藏經》,還接受國內外同學委託印經,只要你這個經是真正的佛經,不是偽造的,我們都很樂意為大家服務。我們為南洋小乘教印過巴利文的《大藏經》。印經的這些錢,四眾同學供養的,這是學印光法師。這個工作做得很好,我也感激我們基金會裡面的同事,大家都能把名聞利養放下,熱心的來做這一樁好事,流通全世界。所以這是教化甚深。

  第四寶首,善知業果,「業果甚深」。我們在清涼大師開示裡面知道,寶首菩薩為我們所示現的「真俗無違」,完全是華嚴境界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。他知道三途六道眾生的業果,他在這個裡面示現,應以什麼身得度,他就現什麼身,跟一切眾生和光同塵,顯示出業因果報之理甚深,事亦甚深。這些事情我們在《高僧傳》、《神僧傳》裡面看得多。爾後我們才真正懂得,為什麼要斷惡修善?為什麼要破迷開悟?我們明白了,不但度自己,更重要的度一切苦難眾生,自他都能圓成佛道。

  第五德首,「說法甚深」。他這個十句都有甚深,十甚深。說法甚深,法可不能說錯,古人說「錯下一個字轉語,墮五百世野狐身」。說法不能不謹慎,不能出差錯。大乘教裡面如果與清淨心相應,說法是功德;如果心地還沒有離開名聞利養,沒有離開自私自利,說法是大福德,來世一定得三種福報。第一種說法是法布施,得聰明智慧;第二種得財富,這個法施裡頭有財施;第三種法施裡頭有無畏施,所以果報得健康長壽,三種果報具足,所以這是得大福報。如果說法心行與法性相應,決定沒有希求世間果報,沒有這個念頭,這就變成功德。三輪體空,不著說法的相,也不著法布施的相,真正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,這說法是功德,德首菩薩代表。

  第六目首菩薩代表的是「福田甚深」。當然與性德相應的福田那不必說了,那是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不可思議稱性的福田。縱然我們沒有入佛境界,沒有離開妄想分別執著,你真正覺悟,真正明白了,福報到哪裡求?福報要認識福田,你要去修福,修福就叫做種福田。前面跟諸位說過,佛在經論裡面告訴我們,福田歸納不外乎三類:第一個是「恩田」。知恩報恩,報本反始,父母是恩田,念念不忘祖宗,恩田。怎樣報父母之恩,報祖宗之恩?要修德,要敬業,自己有道德,有很好的事業,為父母、為祖宗增光,這才能報恩。這個家裡面出孝子,這家裡面出忠臣,光耀門楣,這是報恩德。第二,三寶,三寶是老師,「敬田」,恭敬的敬。你看看報父母是恩田,那是孝。佛法跟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,都是以孝敬為教學的中心,敬田。怎樣報老師的恩?依教奉行,不敢違背,這是報師恩。老師有好學生,老師的榮耀,我們要為老師增光,好學不倦,把自己所學的能夠盡心盡力奉獻給社會,造福社會,這是敬田,報老師的恩。

  第三個是一切眾生,一切眾生是「悲田」,慈悲的悲。苦難眾生,我們要全心全力去照顧他、去幫助他,他是悲田。在大乘教裡面六道眾生都苦,哪個不苦?你別搞錯了,看到窮人苦,富人也苦。那個要飯乞丐很苦,做帝王的也很苦,哪個不苦?你怎麼樣拔他的苦,與他樂,這是慈悲。佛法告訴我們,六道眾生不覺悟就苦,覺悟才能夠離苦得樂,這要靠教化。佛菩薩為三界老師,我們在經上看到天人師,教化一切眾生,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,那是悲田。所以學不厭,教不倦,廣種福田,目首菩薩代表的。

  第七位精進首,「正教甚深」。這個地方跟前面財首的教化,正教跟教化跟說法意思都相通,但是你看到他所得就不一樣了。財首教化甚深,他得的是滅闇智,精進首正教甚深,他得的是最勝智。這我們就明瞭,前面教化著重在根本智,精進首這個地方講的正教甚深,著重在後得智,權智;也就是說怎樣把智慧,真實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。前面的教化就好像是學校,學校教育成就你的智慧。這個地方講正教就是社會教育,日常生活當中的機會教育,普及的教育。我們從這個地方把這個意思就看得很清楚,不會混淆,這兩個合起來,究竟圓滿的智慧,智慧是有體有用。智慧得到了,但是你不會用,這是世間讀書人,叫書呆子。書念得不少,不能夠活用,智慧不開。智慧開了之後,活用,活活潑潑,確確實實利益一切眾生,善巧方便,它不是死的。

  再看第八位法首菩薩,他所表的是「正行甚深」,清涼大師在前面跟我們說「法門雖多,必在正行」,這就是教導我們,一門深入。縱然你已經修行證果,已經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,你應化在世間,跟世間人無二無別,為什麼?你要幫助他,你幫助他,你一定要示現跟他一樣。你學一個法門,做樣子給他看,學哪一個法門?你自己一切法門都通達了,學哪個法門?學他需要的法門,我的法門都圓滿了,一切為他。他需要禪,就學禪的法門,他需要淨,就學淨的法門,不是為自己。自己已經契入無修無證,圓滿菩提了,為別人。正如同老師在學校裡教學,他教的科目不是自己,是為學生,學生要學這個科目,我來教這個科目,給你開這門課。

  佛菩薩教化眾生亦復如是,決定沒有說隨我自己,我要想現個什麼身分,我要想教個什麼法門,不是的,眾生的需要,一切是為眾生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為我們示現說法四十九年,講了許許多多經論,許許多多法門,沒有一個法門為自己的,全是為眾生。眾生根性不相同,有些時候遇到佛了,但是絕大多數是從遠道而來向佛求教,遠來的,不是偶然遇到的。佛非常慈悲,不管是偶然遇到的,還是你老遠來的,都是盡心盡力幫助你、教導你,所以說無量無邊法門。

  無量法門不是教你一個人統統學,你遇到佛,你有什麼困難,佛給你講經說法,教你一個法子,你照這個修,你成就了。佛沒有教你說:我以前說過好多法,你們統統學。沒有!就正如一個大夫給病人治病一樣,病人來了,他診斷之後,給他開個處方。這個處方就像一部經典一樣,你拿到這個處方,依教奉行,你的病好了,藥到病除。絕對不是說:我過去開的處方很多,你都可以吃吃。這一吃不但病沒有好,可能連命都送掉了,一個道理。所以我們今天沒有成就,沒有成就是為自己。這個就是你要度人是先度自己,自己未度而能度人,無有是處,這佛常說的。先度自己,然後才度別人。這個地方的正行,這就有兩個意思。我們今天在凡夫位,先要度自己,這正行;其他的,我們幫助別人。我們成立一個佛陀教育基金會是幫助別人,印光大師的弘化社是幫助別人,不是幫助自己。自己一部《彌陀經》、一句「阿彌陀佛」,一生不改變,正行!印光大師教我們的,正行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自己已經成就了,像佛菩薩應化到這個世間來的,他示現正行是為他,不是為自己,所以這個正行裡頭有兩個意思。

  第九智首菩薩,「助道」,這個很重要。無論哪一個宗派,哪一個法門,無不是正助雙修。不但佛法,世法也不例外,你看世間學校裡頭,有主修的,有選修的,選修的就是助道法。正助雙修,古人講譬如鳥有兩個翅膀,正助雙修,車有兩個輪。我們要懂得選修助道法。我們今天在這個學院裡頭,跟同學們選擇儒家的《弟子規》,選擇《了凡四訓》,選擇《太上感應篇》,這都是助道法,幫助我們成就德行,有德行然後才談學問,助道法。我們助道法非常重要,不能疏忽。所以我們打算用兩年的時間,完成這些課程。助道法多,一個階段一個階段來選修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我們還接著看清涼大師為我們說的十種甚深。

  最後一句是賢首菩薩代表的,他是「一道甚深」。後面這是「故並可思」,讓我們學的人,他給我們提示,我們就應當要想到這十種甚深。每一種裡頭實在講義理深廣無際,沒有邊際的。「一道」是真實,完全稱性。大師在開示裡面跟我們講的「一道清淨,由自性善」。我們在前面引用儒家所講的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說得很多。佛法講真如本性,純淨純善,在凡不減,在聖不增,成就妙觀察智。妙觀察就是用平等性來看十法界依正莊嚴,然後你才真正懂得《華嚴經》所講的「情與無情同圓種智」。

  我們在年輕剛剛學佛的時候,對這一句話沒有法子理解。我們在佛學院,佛學院跟學生不談這個問題,佛學院幾個老師大家在討論這個問題。有個老師提出來:《華嚴經》上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,這怎麼講法?當時我也是佛學院老師之一,確確實實沒有一個人講得圓滿,為什麼?沒有入這個境界,甚至於《華嚴經》也沒讀過,突然在這個裡面提出這句話來,怎麼個同法?我們只能夠說有情眾生有佛性,無情的眾生有法性,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,只能這個說法。這個說法不能說錯,是這個說法,說得不詳細,不夠透徹,讓人聽了怎麼樣?似懂非懂。

  我們沒有想到平等,沒有想到妙觀察。講經的時候,講四智,四智講到妙觀察智,但是跟這個兜不起來。同圓種智,平等平等才真正叫妙觀察,否則的話,你這個觀察,你妙在哪裡?妙在事事無礙。你入這個境界,確實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。這過了幾十年,幾十年不斷的在學,不斷的在講,總算有一點進步。這一段我們就介紹到此地。

  再看下面清涼大師的註解,「又十佛相望,不動是體,餘皆是用」。這是講十方十個佛,十個佛相望,東方不動智佛是體,南方以下到上方有九個佛是用,把它關係說出來。有體當然有用,用決不能離開體。「十菩薩相望,文殊為總,餘皆是別」。這是十個菩薩相望,文殊菩薩代表智慧,代表根本智,其餘的九位菩薩代表後得智,就是智慧的起用。他底下講「以總導別」,導是引導,「故九菩薩,不離妙德」,妙德就是文殊。

  這一段清涼大師還有註解,「文殊為總者,若以法門為總,文殊主般若,統收萬行」,這個沒錯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說法四十九年,確確實實是以般若為主。四十九年講般若二十二年,差不多佔他一生講經說法時間上二分之一,差不多是二分之一,當然這是世尊教學的主要的課程,他用這麼長的時間來教。你看開頭講「阿含」十二年,「方等」八年,這二十年是基礎教育,是先修班;主要的課程「般若」,二十二年般若;最後八年「法華涅槃」,導權歸實。《法華經》所說的跟《華嚴》沒有兩樣,最後歸到「大方廣佛華嚴」。所以確確實實這九位菩薩代表的權智,不離根本智,不離般若。

  「九首之德,皆是般若隨緣別相」。換句話說,就是般若起用的樣子。這個地方是略說,要細說,說不盡,貴在我們能夠舉一反三,聞一知十。你學了之後,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就能活用。我們在前面講了,真誠心遍法界虛空界,清淨平等心遍法界虛空界,正覺慈悲心遍法界虛空界。然後你又怎麼樣能夠把這個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,落實在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生活之中,這就是此地覺首九位菩薩所代表的。然後你再細心觀察體會,佛菩薩是多麼的活潑,多麼可愛(用現在的話),一絲毫障礙都沒有,真的是隨心所欲不踰矩。自己成就,幫助一切眾生成就,真是無量功德,不可思議。我們在《華嚴》要學這個本事,這個在今天一般說機會教育。

  文殊菩薩代表的是正規教育,像學校,九位菩薩代表的是機會教育,社會教育。無時無處不是教學的場所,情與無情是教學的對象。教學的方式,有形的不外乎示相,不外乎言說,這兩大類的方法,就是經論裡頭佛常講的為人演說,演是表演、示相,說是講解說明。還有一種呢?還有一種不明顯,都在其中,意教,念念不忘幫助眾生破迷開悟,意業。你要沒有這個心,沒有這個意願,你就不會示相,你也不會講解。換句話說,機會太多了,你也看不出來,你不認識,當然你更不會運用。所以首先要有意業,意業是真正不捨眾生,念念希望眾生得度,希望眾生覺悟,希望眾生不要再迷惑,不要再造惡業。這個念頭、意念強烈,所以你才會認識機會,你才會抓住機會,你曉得用什麼方法來幫助這些眾生,這一點最難最難。

  末後有一段,這是清涼大師在這一大段做個總結。「以前後流例,略為此釋,惟虛己而求之」。這是教導我們,我們怎樣入門?要懂這一句「虛己」,你才能夠求得。虛己,謙虛恭敬,才能求得,自以為是,那就不行了。後面這一句話說「不信此理,甚深法門,於我何預」,如果你不相信,你不能接受,你自己有成見,自以為是,那這就沒法子了。法門確實甚深。在這一段裡面,清涼有註解,我們把註解念一遍,這就不必說了,這段意思你就很清楚了。

  「結釋勸修」。「以前後流例」,就是這個剛才我們讀的這一小段,這一小段是總結前面的解釋。勸導我們學習,勸我們修行裡頭最重要的就是「虛己而求之」。什麼叫前後例?前面「前如現華表義,現眾表教」,這個要知道。後面呢?後面還沒到,後面我們會看到,十慧菩薩說十住,十林菩薩說十行,十幢菩薩說十迴向,十藏菩薩說十地,這是後面的事情。這是講前後這個例子,這例子裡頭什麼?表法,你要懂得它這個意思很深很深。總而言之,都是幫助一切眾生覺悟,示現給他看,說法給他聽,希望他看了、聽了恍然大悟,目的在此地。

  「離世間品菩薩萬行,寄表甚深」,這個經在第三大單元講行門,講了兩千個行門,代表菩薩萬行,表法的意思更深了。「斯為觀心,非是臆斷」,這個不是清涼大師的臆測,這是觀心,不是自己在猜測。確確實實佛是以此法教人覺悟,這就是開經偈講的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如來真實義如是,就是在甚深表法裡頭。如果說「不信此理,一向外求」,下面比喻說「如數他寶,故非我分」,這個比喻好,勸導我們,你要相信《華嚴經》裡面所講的甚深理趣。你要不相信,你向心外求法,那你就完全錯了。心外求法求不到,不管你怎麼樣精進努力,你的精神、你的時間都浪費了,你得不到東西。佛法在心性當中求,在覺性裡頭求,不能不覺悟。

  清涼大師為我們解說,到這裡是一個段落,介紹完了。我們這個本子,道霈禪師還節錄李通玄長者的《合論》。《合論》對這段解釋也非常精采,全都節錄抄在此地,並不是完整的,是這一段的精華,很值得我們學習。我們看《論》,長者的《論》。「第三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」,這是引這段經文從哪裡起。「已下」一共有「四十一行經」,這就是一直到「眾海雲集」最後一段上方,這一大段經文。古時候這是,李長者是唐朝初年的人,在那個時候他們用的經本總共四十一行,從前古時候的經本沒有分段的,所以總共四十一行經。「明如來神通現法分」,這個字裡行間說的什麼?說如來神通現法。這一句話是科題,等於說這一大段經,他給它安一個題目,這個題目就是講這一大段經的提要。一句話說出來,這個四十一行經講的是什麼?講的是如來神通現法。

  再細說,「義分為二」。第一個是「明隨類現法」,第二是「明約初信心」,這裡頭有兩個意思,然後再給我們解釋。「第一隨類現法中有二:一、隨五位之中,菩薩之類,各現十種佛位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十一地(十一地就是等覺),各有隨位佛果名號是」。所以此地世尊示現神通,前面清涼也交代得很清楚,通這一分。這一分就是這一大單元,有六會,這個神通示現是通六會的。前面問的是問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,我們都讀過。清涼大師在解釋還疑惑這裡頭漏掉了一句,他的說法應該是漏了十信,古人有些人說是漏了十忍,清涼的看法應當是十信。他講得很有道理,我們聽了他的話很服氣。為什麼?十信有經文,第二會是答十信。答十信,他沒有問十信,沒有問怎麼答覆?肯定是經文上漏掉十信。這個說法很有力,我們今天講的是非常合乎邏輯,有問佛才有答。所以每一個位次都有一個佛名,我們看到都有一個菩薩名,佛名代表果德,你所證得的果;菩薩名代表修德,你修什麼樣的因,你得什麼樣的果,性修不二,這就圓起來了。第二個意思「隨一切國剎,一切眾生之類,各現名號不同,如下文殊師利所說佛號者是」。這是第一隨類現法中。

  「第二約信心者,即此當品,及通一部,總為信心」,這個幾句話很重要。所以清涼大師在前面一再提到要虛己而求之,法門義理甚深道理在此地。講到信心,這個信心是這一品講的,「如來名號品」這裡頭說的。但是這裡講的信心是通全經,全部《華嚴經》總為信心,你要不信,你怎麼能修得成功。所以後頭有偈子講「信為道元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」,一切就是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,這是一切。「於此信心,總信五位中因果,心無滯礙,方可以行修行」。滯礙就是障礙,你有疑惑,你有猶豫就產生障礙了。所以信心要清淨,信心要堅定,決定不為一切境緣所動,你就沒有障礙了。境是講物質環境,緣是講人事環境,決定不會因外在環境動搖了信心,你才能有成就。

  那回過頭來,我們細心觀察,許許多多修行人失敗了,退心了,或者改學其他的去了,這個原因是什麼?沒有信心。你對於十信位有信心,你十信位可以成就,你對於十住位有信心,你十住可以成就。你對十行位要沒有信心的話,那十行位你就不能修。所以這個信心貫徹始終,從初發心到如來地,真難,真不容易!尤其是我們生活在現代的社會,現代人哪一個不隨順科學技術,所以起心動念,在言語當中我們能夠發現:你合不合科學?如果我們學這個佛法不合科學,那好了,就把你否定掉了,這個時候你還有信心嗎?

  所以外面境界的障緣,比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有增無減。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,釋迦牟尼佛在世當時,當時這個知見,不同的知見,九十六種外道,很容易把你信心破壞了。現在不止,我們也可以稱外道,為什麼稱外道?外道不是毀謗人的,外道是心外求法,謂之外道。佛法是向心內求的,所以稱為內學,經典稱為內典。清涼在前面說「不信此理,一向外求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現在外面的學術標準很多,成為時尚的風氣,我們今天違背了時尚風氣,不就成大逆不道了嗎?誰相信我們這個,到最後自己信心都失掉了,這種人多。出家多年了,最後怎麼聽說還俗了,為什麼?信心失掉了。學佛多年,老了,最後不信佛了,改信別的宗教,什麼原因?信心喪失了。

  具足信心的人,所以這個經上跟我們講的,十信位的菩薩。初信信心從哪裡建立的?從根本智。我們再想想,幾個人對佛法的信心是建立在根本智上?包括我們自己都沒有。正因為如此,所以我們在佛法裡面學了幾十年,沒有成績可言。我們今天連初信位菩薩的果報,我們都沒有得到,小乘沒有能證須陀洹果,大乘沒能證得初信位菩薩的果報,這就叫一事無成。念佛,念佛功夫不能成片,妄想分別執著不斷,往生沒有把握。想到這些地方,說個慚愧沒用,無濟於事。再往下想,將來的果報毛骨悚然,這怎麼得了!

  學佛不能沒有善根,不能沒有福德,還要加上緣分,《彌陀經》上講得很好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」。那我們這麼多同學們,善根福德因緣有沒有?統統都有。要是打打分數還都不夠,不夠及格的分數。統統都有,不能說沒有,這怎麼辦?加強!使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善根福德都能夠達到及格的標準,我們這一生才有救。要達到這個標準,因緣不能少,善導大師講「四土九品總在遇緣不同」。

  我們的緣很殊勝,天天在一起學習,在一起研究討論,這個緣太殊勝了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也是這個樣子,他老人家帶的學生多,常隨弟子一千多人,還有臨時來的,來來去去的。由此可知,當時這個團體是相當大的一個團體。像我們今天這個小道場,我們有常住的,我們常住人不多,不到二十個人,許許多多同學到這邊來跟我們一起共修的,來來去去的人不少!

  所以我們常常想到世尊當年,他們的生活狀況,他們教學的狀況。世尊當年教學,沒有講堂,沒有教室,山林樹下席地而坐。這樣的狀況,沒有書本,沒有教材,完全是口說,現相口說。以後這才有許多國王大臣知道了,來聽聽,聽了感到確實有道理,發心護持,提供教學的場所。像祇園精舍、竹林精舍,這都是當時帝王、諸侯、大臣、長者們,他們的別墅,他們自己的園林,提出來供養世尊的,這才有講堂,才有精舍。

  這使我們想到他們那個時候的人,福報比我們大。住在山林樹下,怎麼說福報比我們大?他們不生病。我們今天要不在房子裡頭,到樹下去樹下一宿,打坐坐一晚上,明天就要送急診室了,怎麼能比得上人家?人家可以長年過露天的生活,這福報比我們大。我們今天身體跟他相比簡直不能比,他們那個身體不怕風吹雨打太陽曬,不怕,我們受不了。你看佛陀當年在世,沒有穿鞋子,都是赤腳。我們今天赤腳能走路嗎?福報要從這些地方看。絕對不是說我們現在有很好的房屋住,出門有很好的車子。身體跟他比,大大不如,禁不起風寒。

  他們的成就沒有別的,信心。當年,這我相信,對世尊有信心,我們雖然沒有辦法得根本智,我想應該也是如此,哪有那麼多人都從根本智生起信心?絕大多數還是對老師生信心,對老師的教誨一絲毫疑惑都沒有。就像什麼?像諦閑老和尚那個念佛的徒弟鍋漏匠,他那個信心,我們在《華嚴經》裡面讀到,真的是依根本智起的信心,根本智是什麼?般若無知,是真實智慧之體。鍋漏匠雖然沒學過,諦閑老和尚也沒教過,我們細心去體會,他是真的,一點都不假。為什麼?一絲毫疑惑都沒有。老師教他做的,他真是百分之百的奉行,一絲毫折扣都沒有。

  諦老就教他念六字洪名,「南無阿彌陀佛」:你有空就念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再念。就這麼幾句話。老和尚沒有跟他住在一起,他一個人住在破廟,對老師的話依教奉行,一點懷疑都沒有。所有境緣沒有障礙他的,三年多就成功了,預知時至站著走的。諦老替他辦後事,他還站了三天。人死了以後站了三天,等老和尚替他辦後事,你們想想他怎麼成就的?信心。我們今天缺乏的,實在講不是別的,就是信心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