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六三七卷)  2002/3/9  澳洲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637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如來現相品」,精進力菩薩偈頌第八首:

  【十方所有佛,盡入一毛孔,各各現神通,智眼能觀見。】

  在沒有講這首偈之前,前面第七首清涼大師在註解裡說得很多、說得非常好,非常值得我們做參考。他在《疏》裡面講:「言如空者,不可取等故,故雖現形,猶如水月,平等如空。」大師很慈悲,怕我們讀這幾句話還是很難體會到裡面的意思,所以再加以註解,這個註解就是《鈔》。這首偈《鈔》裡面講,它有五個意思,「五義如空」。第一個是「不可取」,為什麼不可取?實在講「無物可取」,也就是沒有東西可取,沒有一樣是實實在在之物。所以我們常常要想到《金剛經》上佛所講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既然是虛妄,哪有可取的?哪有可得的?必須要有廣大智慧人,他才能看得出,迷惑顛倒的人看不出事實真相。大智慧人,他能看出事實真相,知道事實真相,這個事實我們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,沒有一法是例外的。為什麼?《金剛經》末後四句偈總都包括了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「夢幻泡影」都是虛妄的,可以說皆是虛妄,不可取。《般若經》上講「無所有,畢竟空」,所以不可得,不可得就是此地講的不可取。為什麼?它有相無性。因緣而生,因緣而滅,是緣生緣滅。實在講,緣也不可得,這第一個意思說如空。

  第二個講「無生,非從無之有故」。我們常講有從哪裡來的?有從無生的,無中生有,佛在經上也常常這麼說法。但是要曉得,這是佛的方便說,是教初學不得已,絕對不是真實說。佛這個說法是不是妄語?不是的,佛是教學的一種手法,我們今天講的手段,一步一步的引導你徹悟事實真相。所以這是佛的權說,權巧方便,我們不能執著,執著權巧方便那就錯了,你不解如來真實義。馬鳴菩薩講:「離言說相,離名字相,離心緣相」,你才真正懂得如來所說義,不簡單。但是這絕對不是初學能做到的,初學還是學佛的方便法,依照方便法修學,決定有好處、有利益。利益是什麼?小的利益出不了三界,不墮三惡道,這是小利益;大的利益,藉這個方便能夠契入真實,用方便入真實,這是大利益、殊勝的利益。這也是修學佛法的難處。

  無生,為什麼說不是從無中生有?你們想想無中生有,你還有兩個實在東西,還有一個「無」、還有一個「有」;「本來無一物」,你心裡頭有個無、有個有,你就有了二物,不是一物,換句話說,你的自性清淨心已經動了、已經迷了。自性清淨心裡頭,一法不立;有一法那就是無明的根。所以在契入自性狀況之中,有沒有言說?給諸位說,沒有言說,不但沒有言說,念頭都沒有。這個心不得已給它說一個名詞:寂靜,或者經上講寂滅、圓寂。圓寂是圓滿的寂滅相,這是真心,如來圓滿的證得,我們一般講恢復了。菩薩是分證,這個菩薩是法身菩薩,他是證得了,但是不究竟、不圓滿。既證得了,他的受用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。所以告訴你真的,這個相「無生」。無生怎麼會有這麼多相?這麼多相還是無生,無生而生,生而無生。佛這樣重複幾遍,你有沒有明瞭?你有沒有覺悟?所以佛講到最後,告訴你「法爾如是」,法爾跟自然相似,但是不是自然。為什麼?自然跟因緣是相對的。法爾是什麼?自然跟因緣兩邊都離開了,這兩邊都不執著了,法爾的義趣深邃。這講無生,無生如虛空,如空不可取。

  第三個「無起作」,清涼大師講「非新成故」。起作是新成立的,這個意思我們很難懂,如果有新成,就真的有生滅了。這個意思是愈講愈深,愈講愈不容易體會,講得最好、講得最究竟、最圓滿的就是「法爾如是」這四個字。但這四個字很不好懂,比較接近一點的,我們現在人講的自然現象,跟法爾如是比較接近,但是還不是法爾如是。那你要問,怎麼樣才能體會到?佛法裡面講的,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,你就會了,你就體會到了。由此可知,這個事實真相是言語說不出的,言語的能力有限,達不到這個境界。言語達不到,我們的思惟能不能達到?思惟也達不到。思惟能達到的,法相宗裡面講的阿賴耶識,思惟是第六意識,第六意識的功能最大,內可以緣到阿賴耶,外可以緣到虛空法界。為什麼它不行?因為這是自性,它能緣到阿賴耶,它緣不到自性,真如本性它緣不到。所以用這個方法也不行,所以才說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。這是什麼境界?寂滅的境界。這不是很明顯的告訴我們嗎?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。六根在六塵境界裡,像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這個真相大白了,事實真相你就見到了。你才真正曉得「不可取」、「無生」、「無起作」,佛講的話一點沒錯。

  如空不可取第四個意思,「應物現前」,清涼大師註解「無有一物不對空故,隨器大小孔隙之異故。」這一句話,在唐朝時候說出來不容易,現在要說的話,我們不感覺得奇怪。器是物質,不管物質大小,都與空相應。現在科學技術發達,把這個事情為我們解開了,不要說是一般的這些物質,就是以密度最大的金屬,金屬的密度最大;像黃金我們知道,這世間人認為七寶之一,它的密度大,所以體積很小它就有很重的重量。但是在高倍的顯微鏡之下,它跟空就相應,它像網一樣,許多孔隙。佛法裡面講最小的物質,都把它說作塵。金塵能夠在金屬孔隙自由通過,沒有障礙。為什麼?顯微鏡之下,發現金屬裡頭很多孔隙,那個很小的物質就在孔隙裡頭走來走去,一點障礙都沒有。所以現在講我們好懂,唐朝那個時候講這話,很奇妙,他怎麼曉得?所以再堅牢的物質擋不住空,科學家到近代才發現,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《華嚴經》上就講得這麼清楚、講得這麼明白,這是應物而現的深義。諸佛菩薩隨類化身,隨類化身也不可取。佛的隨類化身不可取,我們的身相也不可取,我們的身相,皮膚、骨骼、腦髓在顯微鏡之下,那個空隙不曉得有多大,微生物在裡面毫無障礙,這個意思說得深!

  第五個意思,「平等」,如空,「十方虛空皆不可量,三際虛空同一相故。」三際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過去的虛空、現在的虛空、未來的虛空,那個相是相同的。十方虛空這是講量,皆不可量,廣大而無邊際,都是在說明不可取,佛身不可取。

  大師後面又跟我們講,如來也有五義,這些意思真正是博大精深,我們要細心去體會。前面講「如來解脫力」,如來五個意思:第一個「離相故」,第二個「真常故」,第三個「湛寂故」,這三個合起來寂然不動,這是講的真心,也是講的真性。真的身是法身,真心是本性,佛經上也常稱為法性,或者稱為佛性。

  我們如果懂得「離相」,就跟真心相應;著相就相背,背道而馳。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,跟我們有什麼不一樣?一樣現的這個身,父母所生之身。釋迦牟尼佛就是個例子,一樣穿衣吃飯,一樣在一同共同生活,那有什麼兩樣?沒有兩樣,從相上看不出來。從心行上,那就不一樣。凡夫有妄想分別執著,佛沒有妄想分別執著;凡夫著相,佛不著相;凡夫攀緣,佛不攀緣,佛隨緣;凡夫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一無所知,佛菩薩他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瞭瞭,這裡不一樣。所以凡夫的生活,說實實在在話,就是生到天上做大梵天王、摩醯首羅天王,唯苦無樂!這個意思很深,一般人聽不懂。只有苦沒有樂,何況人間?又何況三途?

  佛在經上把苦說為三大類:苦苦、壞苦、行苦。天有二十八層,也分為三大類:欲界有六層天,這三種苦統統有,比我們人間稍微淡薄一點;色界天裡面,沒有苦苦,它有壞苦、有行苦,色界十八層天;無色界天,壞苦也沒有,它有行苦,所以佛說三界統苦。唯有廣大智慧人,他清楚、他明白。六道眾生覺悟的少,迷惑的多;真正覺悟,自然就發心出離,發心學道。迷惑顛倒的人,從來沒有想到出離六道輪迴的念頭。我們之所以曉得,是遇到佛法、讀到佛經,從佛經裡面知道釋迦牟尼佛說過,我們從他這個地方才知道、才明瞭。我們到底是真的明瞭還是假的?說實在話,多分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為什麼?我沒有悟;如果我覺悟了,釋迦牟尼佛引導我,為我開示,我接受他的引導、接受他的開示,恍然大悟,那這個覺悟是真實的,這種契入不是假的。聞法要能夠悟入,不是一樁容易事情,難在哪裡?難在我們的心境不空,不知道心境是湛然空寂的。我們不能夠離相,念念黏在相上;不要說著了,黏在相上,拔都拔不開,你說有什麼法子?

  所以我們跟如來,經上講如來就是我們的性德,相背!總而言之,要常常提醒自己,要能夠覺察到,真心離相、妄心著相。用真心是諸佛如來、是法身菩薩,用妄心是六道凡夫。我們想繼續當六道凡夫還是想作菩薩?如果要繼續當凡夫,那你可以隨順你的煩惱習氣;不想當凡夫,我在這一生當中希求出離,出離六道輪迴、出離十法界,那你必須放下煩惱習氣,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你要隨順佛菩薩的教誨,要離相。一切時一切處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決定要學不著相,這叫真學佛。什麼時候我們像善財童子一樣,看到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給我示現,這你要記住:給我示現,給我一個人,不是給別人;你用這種心態去學佛,你肯定跟善財童子一樣,一生當中成無上道。這個修行的理論跟方法,問題就是你會不會?你要會了,那就值得諸佛如來讚歎,法身菩薩向你賀喜;你要不會,那只能說這一生當中,阿賴耶識裡面種個善根,什麼時候開花結果很難講。至於怎麼修學法,各人自己去參,佛在經上講得太多太多。離相是頭一個,與性德相應。

  第二個「真常」,這兩個字我們都要學。「真」,一切搞真的,不能搞假的;「常」是永遠保持。真常是什麼?我們單講那個「真」,我學佛五十年總結佛陀的教誨,我寫了二十個字,這二十個字是真;你能夠永遠保持,那就是常。對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,念念相應,我們用真心、用誠意,沒有一絲毫虛假摻雜,永遠如是,那就是常。心像虛空一樣,心決定沒有成見,所以能夠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。佛菩薩為我們示現的就是真常,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的,歷代祖師大德給我們示現的;再跟諸位說,我們沒有學《華嚴》不知道,學了《華嚴》這曉得了,所有一切眾生都是給我們示現的,不思議解脫境界!你要會了,給諸位說,當下就解脫了。迷悟真的是一念之間,一念覺悟就入華嚴境界;一念迷惑,這就是六凡三途。

  第三個「湛寂」,湛寂就是我們講的清淨平等,清淨平等到極處就是湛寂,寂然不動。這個不動諸位要知道,不是身不動,身一天到晚都在動,為什麼?為眾生服務。什麼不動?心不動。什麼心不動?真誠心不動,清淨心不動,平等心不動,正覺心不動,慈悲心不動,這個說法你才能懂得一點意思。不動,就是常。真誠平等的愛心,絕不因為眾生對我有誤會,我們就動搖,我們就退轉了,這不是菩薩。絕對不因為眾生對我毀謗、眾生對我陷害,我的真誠清淨平等慈悲心就退回來了,就不再向他了,這是大錯特錯!那你還是有分別執著。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,叫大慈大悲。眾生傷害我,眾生殺害我,我對他的慈悲心沒有絲毫動搖,沒有絲毫增減,大慈悲心沒有減一分。如同太陽光一樣,你對於太陽尊敬,太陽照你;你對於太陽怨恨,太陽還照你,絕對不會說,你尊敬它,它多照你一分;你毀謗、侮辱、不敬它,它少照你一分,沒有!平等的普照。這是如來的意思,這叫寂然不動,我們這二十個字念念相應。一念相應,念念相應,那是寂然不動。

  第四個意思「感而遂通」,眾生有感,佛就有應。其實感應的意思很深很深,我們都體會不到,我們體會的是很粗淺的。我們舉個比喻,從比喻當中細心去思惟、去體會,像我們敲鼓,鼓槌敲上去它就響,敲得重它聲音大,敲得輕它聲音小。我要問:不敲的時候有沒有聲音?我們敲是感,鼓的聲音是應,我不敲的時候,我這裡沒有感,沒有感它有沒有應?我們細心去思惟這個問題。實實在在講,不敲它也應,這是真的。不敲它以什麼應?無聲應,無聲之聲這個微妙!你敲擊它的時候有聲應,不敲它的時候無心應,那個無心周遍法界!然後你就懂得,「無」周遍法界,「空」周遍法界;無中生有,「有」也周遍法界。但是,有周遍法界是緣起的,是有為的;無周遍法界,它不是緣起的,是法爾如是,本來就是這個樣子,這是性德。

  第五個意思:「體相用等,佛佛相望,平等無二故。」體相用等,「等」的含義無限的深廣,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。佛與佛知道,完全平等;眾生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,好像看到不平等,那個不平等是你錯誤的見解、是你錯誤的觀察。諸佛如來境界不如是,平等平等!清涼大師在第七首偈裡的含義,這樣的開示,確實幫助我們悟處,無量的功德。

  精進力菩薩偈頌第八首:

  【十方所有佛,盡入一毛孔,各各現神通,智眼能觀見。】

  末後這三首偈,讚歎佛神變自在德,德就是它的作用。這一首是讚歎「毛孔廣容」,真的現大自在。『十方所有佛,盡入一毛孔』,前面我們講到的是微塵,微塵容十方剎土,這是依報入依報;這個地方是說正報入正報,毛孔是正報最小的,「十方所有佛」是正報裡頭最廣大的。「十方所有佛,盡入一毛孔」,一毛孔裡頭不是一尊佛,無量無邊佛,每一尊佛『各各現神通』。現什麼樣神通?各各展現八相成道,轉法輪度眾生,展現自性本具無量智慧、無量德能、無量相好。十法界依正莊嚴,佛在那裡變現出來的。誰能見到?『智眼能觀見』,如來十種眼的智眼。《金剛經》上講的五種眼: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,五眼圓明能看見。華嚴境界決定不是二乘、大乘,二乘、大乘沒這個境界。小乘經、大乘經裡面佛講數量之多,都是用恆河沙數,我們今天看到一乘圓教,沒有說到恆河沙數,這個經上講「十方所有佛」,恆河沙不能形容,恆河沙是有數量的,「十方所有佛」是沒有數量的,恆河沙這個數量太小了。佛講世界,世界海微塵數。「各各現神通」,神通我們不要說別的,就是講他隨類化身、隨機說法,這兩個大的項目給眾生無盡的恩德,八相成道都是表演,都在演戲。

  佛從什麼地方下來?從兜率天下降。為什麼從兜率天下降?兜率是梵語,翻成華語的意思是「知足」。由此可知,人如果一切都能知足,你就是兜率天人,兜率天是知足天。凡夫不知足,古大德常講知足常樂,不知足你就常苦,苦於不知足。樂從哪裡來?樂從知足。你看看佛從哪裡來的?佛從知足常樂來的,我們有沒有體會到這個意思?這是佛在這裡現神通。佛可以無中生有,他不!他還要從兜率天;所以,處處你想他的那個意思。我們要學佛,頭一條要學佛的知足。知足到什麼程度?可以過最簡單的生活。佛示現這樣的知足,你看看他一生為我們示現的日中一食、三衣一缽、樹下一宿,做榜樣給我們看。他示現出生在王宮,就是世間最有權勢、第一富貴之家,全都做樣子給我們看。世間人所追求的榮華富貴,夢寐以求,佛給我們示現的,榮華富貴現成的,一切都具足,捨掉!過最簡單的生活。我們學佛的人明瞭,佛是二足尊,「二」是什麼?足就是滿足、圓滿,智慧圓滿、福德圓滿。智慧、福德圓滿之相是什麼?是三衣一缽、日中一食、樹下一宿,福慧圓滿之相。

  我們天天在讀佛經,佛所現相的義趣,我們茫然不覺,真的是無知。現在建的廟宇就跟皇宮一樣,宮殿樓閣富麗堂皇,當中供釋迦牟尼佛的像,要知道釋迦牟尼佛在世,一天也沒住過。他做給我們看的,提醒我們,真正福慧具足,決定是這個樣子的。那我們要問,這個形相裡頭怎麼能看得出圓滿的智慧、圓滿的福德?我們從經典裡面去觀察,在當時印度並沒有統一,那個時候中國也沒有統一,中國的統一是秦始皇;以前中國這個地區大大小小的國家很多,這諸侯。在印度大國,小國就不提了,十六大國王都以釋迦牟尼佛為老師,受到帝王大臣、一切人民的尊敬,這是福德、這是智慧。教化一切眾生,從帝王到庶民,沒有不尊敬佛的,沒有不聽佛教誨的。佛教導大家平等對待,印度是有四姓階級,學佛同修都曉得很不平等;佛陀在極不平等的地方,示現平等,感化社會大眾,教導大家要平等對待、和睦相處、互相尊敬、互助合作。這些是佛陀教學的內容,我們要在這些地方體會,要在這些地方學習,佛在表演。

  中國古人常說:「人到無求品自高」,所以高,古人常講的是清高,高人;凡是高人,古今中外物質生活都非常簡單,叫清貧。出家人稱為貧道,清貧濁富,這些名詞裡面所含的義趣,我們要懂。唯有清高,才能夠不著相,才能離相,才能夠解脫。如果貪戀世間五欲六塵,出離之志自然就腐蝕掉,哪裡還有出離的修行?諸佛如來給我們的示現,是真實教誨。後世學佛的弟子們應當曉得,印光大師這些祖師大德們著作裡面我們常常看到,現在我們所過的物質生活,比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真正是大幅度的提升,不知道用功,沒有慚愧心,怎麼能出離?人生在世最殊勝的利益是什麼?脫離六道輪迴、脫離十法界。你對於六道、十法界還有貪戀,你怎麼能出離?佛做出這個樣子,一絲毫貪戀都沒有。做出這個樣子來給我們看,不是單單口說,如果釋迦牟尼佛天天勸導我們要放下,還過這種富裕的生活,像現在出家人一樣,講經誰相信?誰聽你的?誰會尊重你?我們並不是求人尊重,尊師重道,他對老師的尊敬沒有別的,他對道重視。怎麼曉得他對道重不重視?看他對老師尊不尊敬,他對老師有一分尊敬,他還有一分尊重道的念頭;他對老師十分尊敬,他對道就有十分敬仰之心。從這裡看,從這個地方來考察。老師考察學生,從這兒來看。

  古時候老師教學生,學生十分恭敬,你教他九分,你對不起他。為什麼?他能接受十分,你教九分的時候,你吝法,對不起學生。學生只有一分恭敬心,老師教他兩分,老師錯了。為什麼?他只能接受一分,你教他兩分,你不叫白費口舌嗎?浪費你自己的時間、精力。這些話都是真的,都不是假的。老師教學首先觀機,你能接受多少,我教你多少;你不能接受,那見面歡歡喜喜、恭恭敬敬,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,不教,教你不能接受。這個事情李老師給我們做出榜樣,我在台中跟他十年,他老人家確實是如此,身邊的學生很多,有的真教,有的很馬虎,有的一切隨他去。為什麼有這麼多分別?老師是不是有分別心?我們問他,他給我們說出這些道理,我們這才明瞭。那個不能接受的人、貪圖世間五欲六塵享受的人、根本不能捨棄的人,怎麼勸他都不能夠回頭的,不必再勸,勸了人起反感,隨順他。真正有心想學,想在這一生出離的人,你要是不幫助他,你對不起他。講經說法教化眾生,第一樁事情是觀機,要認識人,這些都是在現神通。

  我們再看佛的求學,出家、修道、苦行,不怕苦,所以世尊在末後留給後世的學生兩句話,「以戒為師,以苦為師」,你不能持戒,你不能吃苦,你怎麼能成就?不能持戒什麼?不願意守規矩,用現在的話就是要作特權階級,一定要與眾不同。縱然有條件,允許你這樣做,可是你的損失很大。為什麼?別人當面不敢講你,背後批評你,虧還是自己吃了。你那個特權失掉之後,沒有一個人理你。享受特權是享受福報,把你多生多劫的福報統統享盡,到後來沒有福報,沒有人理會。真正有智慧的人、真正聰明的人,有特權也不享受,我一定跟大眾完全一樣,和光同塵,與眾生廣結法緣。人人尊敬你,人人歡喜你,你永遠得到一切大眾的幫助,這是你成功之道。你要曉得享受特權招惹嫉妒,那個嫉妒障礙的嚴重,不僅是現在,自古以來都不例外。中國、外國你看看古時候歷史上,享受特權,那個特權一下失掉之後,下場的悲慘,可憐!在我們現前也不例外。讀書人、明理人、學佛的人懂得,不幹這個事情,熱心為大眾服務,你準得利益,準得好處。

  儒跟佛都教導我們謙卑,你看看孔老夫子、看看釋迦牟尼佛,我們在書本上看到的記載。夫子,學生們對他的讚歎,恭敬的話;如果說得不客氣的話,學生對老師的批評,這是我們現代人講的話。古時候人講的是讚歎,夫子日常生活「溫良恭儉讓」,學生們都看到的,夫子表演給學生看的,溫和溫厚、善良、恭慎,對人對事對物恭敬小心謹慎,恭敬,節儉,換句話說,一絲毫不浪費;後面禮讓,今天我們講忍讓,樣樣都能讓別人。所以他得到天下人的尊敬,得到後世人的尊敬,一直到今天,中國人心目當中,還是仰慕夫子、尊敬夫子。釋迦牟尼佛的大德,表現在六和裡頭;不遵守六和,那就是特權階級。所以馬祖、百丈這兩位大德,在中國發起佛教的一個改革運動,要用現在的名詞來講,就是佛教革命,提倡叢林,提倡共修。也就是說把從前釋迦牟尼佛教學的方法,世尊教學方法跟孔老夫子的教學方法,都是私塾教學法,沒有建立一個什麼制度,沒有;叢林就有制度,定了規矩,有了制度,就是學校正規的學校。那個時候叫叢林,現在稱為大學,正規的教學,走向了學校。

  叢林裡面綱領執事,綱領執事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重要的組織,有教務、有訓導、有總務。現在的學校,學校的最高領導人是校長,校長下面有這三個主要的單位。叢林也是這樣的,叢林稱主席,就是校長;或者稱方丈,那是謙虛,他住的寮房是一丈;後世人也稱為住持,住持實際就是主席的意思。他下面三個單位,首座是管教學的,就是教務;維那管訓導的,監院管總務的,跟現在學校沒有兩樣。這三個大單位,每一個單位裡面它又設幾個小的單位來辦事。所以,佛教教學制度化是從馬祖、百丈開始。這兩人都是禪宗的祖師,是六祖惠能的徒孫,惠能是第六代,馬祖跟百丈是第八代。叢林制度是中國佛教的特色,從前方東美先生非常讚歎,他多次提醒我,如果真正要恢復佛教,一定要恢復叢林制度。這個意思是什麼?一定要把佛教拉回教育,叢林就是大學。我們今天在此地建淨宗學院,因為我們人少,還不夠這個規模,但是這個理念我們要懂得,我們從小慢慢來做起,希望將來發展成為一個大學。

  我們今天在這邊學習《華嚴經》,將來要發展成為一個大學,這個大學名稱可以用華嚴。華嚴包括了全部的佛教,希望將來中國大小乘總共八個宗派,八個宗派就成立八個學院。這八個宗派沒有包括小乘,所以小乘我們也可以建一個「阿含學院」,這九個學院了。除這個之外還有一個,要培養護法人才的,就是培養這些執事。所以將來希望能有十個學院,其中有一個學院專門培養各個寺院管理的人才;有專門學習教學的,有專門學習管理的,擔任常住各個部門工作的,這就非常圓滿的一個大學,都是神通。教學的方法各個不相同,總的來說就是宗門教下。宗門完全從悟入下手,你不開悟,不准你讀經,也不准你聽講,是要悟後起修。沒有開悟之前,在禪堂裡面至多聽聽堂主講一點開示、勉勵的話,不講經的,這是一個非常的教學方法。

  但是教下就不一樣,跟普通學校一樣,有教科書,經典就是教科書。佛法的內容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,森羅萬象,決定不是一個人一生當中能學得完的。就像一個大學一樣,大學裡面開了許許多多科系,每一個科系修學期間都是四年,你要念十個科系就是四十年,你要念一百個科系就四百年,你哪有那麼長的時間?所以我看現代有一些人讀兩個科系,三個科系還有,再以上我們就看不到了。佛法也分科系,你看看分宗,宗是大分,所以每一個宗將來可以建立一個學院,每一個學院可以開很多學系。就以淨土宗,這是最少的,也能開十幾個學系;從經教上五經一論,這六個學系,除這個之外,還可以專門研究蓮池大師的,也有人專門研究蕅益大師的,或者是專門研究印光大師的,都可以成為一個學系,每一個宗派都如是。華嚴那就更豐富,華嚴前面五位祖師,他們的思想、見解、智慧都了不起,都非常偉大;就《華嚴》本經來說,每一個單元都可以成為一個學系。清涼大師分判本經,信解行證是四大分,每一分裡頭有不少大的單元,都非常值得愛好的同學們深入去研究,深解義趣,然後把它落實到我們生活當中,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。總的綱領、總的原則就是一切大眾平等對待、和睦相處,我們看到華藏世界。

  今天我們的社會產生最嚴重的病態,不是小病,大病,要命的病!這個病是什麼?衝突不和。你看看人與人的相爭,族群與族群之相爭,現在學校稱為衝突,宗教與宗教的衝突,國家與國家的衝突,這還得了嗎?我們讀《華嚴》、看《華嚴》,《華嚴》是一片祥和,我們讀了生無限的嚮往、仰慕之心。為什麼人家這個社會那麼祥和?人人有智慧,人人有德行,人人都知道互相尊重、互相敬愛、互相禮讓、互助合作。我們為什麼做不到?我們要向它學習,這裡面有圓滿的智慧啟發我們,有精細的方法,無論是用在生活上、用在工作上、用在處事待人接物上,都妙不可言,令人歎為觀止!又何況到末後,還以善財童子五十三位善友表演給我們看。

  所以我讀《華嚴》之後,我就想到中國儒家有一部《四書》,《四書》是宋朝朱熹編的,朱熹跟佛法緣分也很深,我想他編《四書》的靈感,很可能是得自於《華嚴經》。為什麼?它很像《華嚴經》。《華嚴經》有理論,《四書》有理論,《中庸》是講道理的;《華嚴》有方法,《四書》裡也有方法,《大學》是講方法的;《華嚴》有表演,《四書》也有表演,《論語》是孔子表演,也就是說,怎樣把理論、方法落實在自己生活上,孔夫子做到了。孔夫子一生所行的那個道理,沒有離開《中庸》,我們佛法講中道,儒家講《中庸》。夫子一生表現出來的這個方法,沒有離開《大學》,三綱八目。三綱就是明德、親民、止於至善,實在講就是佛家講的三學:戒、定、慧。

  你們想想看,明德是定學,親民是慧學,止於至善是戒學。戒律是定慧的落實,儒家講的八目。「知止而後有定,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得」,這是講功夫的造詣,然後再講到這八目。八目是格物致知、誠意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夫子做到了。這些就是佛法裡面所說的,《華嚴經》上稱「文殊菩薩的十波羅蜜,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」,釋迦牟尼佛做給我們看。所以,孟子是賢人,做個榜樣給我們看;夫子是聖人,做個榜樣,兩個人都表演,舉這兩個例子。所以他那個編輯跟《華嚴經》可以說是一模一樣,所以我很懷疑是朱夫子從《華嚴經》上得到的靈感、得到的啟示,編這一部《四書》,這是儒家的精華。《華嚴》是佛法的精華,《四書》是儒家的精華,不能不重視,不能不在這下功夫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