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一四一四卷) 2005/7/2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12-017-1414
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,第七正行甚深,末後這段是李長者的《合論》。我們看論文,「第七爾時已下六行經,是文殊問法首,如佛所說,若有眾生受持正法,悉能除斷一切煩惱,何故有受持正法而不斷者」,我們就看這一段。這段經文我們學習過了,我們讀的是清涼大師的《疏鈔》,也學習得很詳細,長者的《論》不是逐句解釋經文,而是通論這一段經的大意,所以不稱為註疏,而稱之為論。
開頭說從爾時已下六行經,這是指的長行。在古時候就是李長者所看到的經本,這段長行是有六行,六行經。文殊問法首菩薩,如佛所說,若有眾生受持正法,悉能除斷一切煩惱。這是正教,這是事實,關鍵就在受持。受持這兩個字的意思很深,受是真正接受如來的教誨,如來所說的意思通達明瞭而沒有疑惑,這才能夠信受奉行,受裡面一定包括這四個字,信受奉行,這才是受,持是保持而不失去,從初發心到如來地都能保持而不失去,這叫受持。正法是如來所說一切法,為什麼稱之為正?正是跟法性相應,這才是正。如果與法性相違背,那就叫邪。與法性相應的是智慧、是德能、是相好,大經裡面常常用這三條把性德圓圓滿滿的包括盡了。
我們的學習是不是真正受持?這個問題很嚴肅,不是說我們遇到佛法,我們也很歡喜,也願意接受,我們受了三皈,受了五戒,受了菩薩戒,甚至於還出了家,受了比丘戒、比丘尼戒,這是《梵網菩薩戒》,這受了,是不是真的受了?菩薩說為什麼煩惱不斷?煩惱不斷是形式上受了,實質上沒有受。於如來的正法不能夠理解,有讀誦,讀誦不解其義,在日常生活當中依舊是隨順煩惱習氣,我們沒有能夠隨順如來正法的教導,沒有隨順。就是從三皈依來講,我們有沒有受持?皈依佛這句什麼意思?受持皈依的時候我們也講得很清楚,講完之後你能不能接受?很困難。皈是回頭、回歸,通常這個字,「反白」用這個字,反就是回頭,從染污反過來回歸到白,白就是沒有染污,白代表清淨。古印度,中國人講善惡,印度人講黑白,黑法、白法;黑法就是惡法,白法就是善法,中國人習慣講善惡,印度人講黑白。我們怎樣從黑反過來回歸到白淨法?這是皈依的意思,依是依靠。
我們是凡夫,久遠劫來就被煩惱習氣染污了,所以煩惱有俱生煩惱,俱生不是這一生染污的,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帶來的習氣,俱生煩惱。這我們細心去觀察思惟不難發現,我們才相信這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,每個人都帶著過去生中的習氣,這個習氣有善有惡很明顯。有人性情很慈悲、很善良,不是這一生學來的,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過去生中從善道來;如果他從天上來,他還帶著有天人的習氣,天人慈悲喜捨,天人好善,他帶著有善習氣。有些人習氣不善,佛說從惡道中來;帶著瞋恚、好勝、傲慢,從修羅道來,從羅剎道來。我們如果是深入經藏細心去觀察,大致上也能猜得個相當可靠的程度,細心觀察。尤其應該細心去觀察自己,觀察自己也能夠了解自己過去生中是在哪一道,從習氣上就能夠體會得到。
我們怎樣把不善的習氣改為善的習氣?這就要依靠經典的教誨,經典的教誨我們一定要懂得,是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導?不是;我們念四書五經、十三經,是不是孔子的教導?不是的。這個東西確實是周公、孔子他們說的,沒錯,是他們說的,不是他們教導,誰教導?這是自性當然之理。所以聖人的言教是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,換句話說,就是自性裡面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。相好是屬於果報,自性的智慧德能流露出來,相好自然現前。諺語所謂「相隨心轉」,我們也常講我們的體質是隨著念頭轉,心善、念頭善、行為善,體質就善,這個人不容易生病。
病從哪裡來的?病還是從迷惑顛倒來的,那才是真正的病因。三毒貪瞋痴,佛講這三毒煩惱,那是所有一切病痛,所有一切輪迴的大根大本,這個東西自性裡頭沒有。自性是純善純淨,這個東西被染污,是不是自性被染污?跟諸位說,自性絕對不會有染污的,那到底是什麼染污?都是一念迷,迷了才起這麼多幻相,自性上確確實實沒有,自性是圓滿的大覺,很可惜,所以說「一念不覺而有無明」,這句話的意思很深很深,這就墮在無明。所以「無明不覺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粗」,那就是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。心是真心,真心現的境界。真心現境界,這個境界叫一真法界,像《華嚴經》上講的,毘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,心現的,西方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也是心現的,裡面沒有識變。識變是什麼?識變是十法界。
十法界是識變的,識變是假的,絕對不是事實。所以佛在經上無數次的比喻,佛用什麼比喻?夢幻泡影,雖然講了四個字,實際上是一個字,夢。十法界就像夢境一樣,夢境你不能說它有,你也不能說它無,你說它無,確實有這個境界,你說它有,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。可是你要是不覺、不回頭,那就是永嘉大師所說的「夢裡明明有六趣」,這一覺悟一回頭,「覺後空空無大千」,那個大千就是講的十法界,迷夢的時候有,覺醒過來的時候確實沒有。覺醒過來的時候是一真法界,這是佛把宇宙人生的真相一語給我們道破,喚醒我們這些夢中人。
你要說這夢境怎麼生的?這裡講的這麼多煩惱,煩惱就是業因,這是什麼?識。都是屬於,你要用唯識家的話來說,總離不開八識五十一心所,二十六個煩惱,總離不開這個,這個東西能把一真法界變換成無量無邊的法界。我們佛法裡面叫法界,現在科學家稱之為空間維次,不同空間維次在理論上講也是無量無邊。他們也算是相當聰明,能夠發現空間有不同的維次,不同維次的空間裡面有不同的眾生。佛為了講經教學方便起見,把無量法界分為十大類,這十法界,好講。每個法界裡頭都是無量無邊,說實在話,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天地,每個人就是一個法界,每個眾生就是一個法界,這裡面有同分妄見,有別業妄見,《楞嚴經》上講得詳細。
如果不把這些道理、事實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們的信受這裡面就打很多問號,問號就是疑惑。疑,大乘教裡頭佛說,是菩薩修行證果最大的障礙。我們為什麼今天要學經教?要來聽經?目的不是別的,幫助我們破疑生信,那個信才是真信。有疑問的信不能叫真信,疑還沒有斷,這個信在佛門裡稱為正信不是真信,正信。正信是對迷信講的,你學佛對於佛法一無所知,這是迷信。學了佛之後也學經教,對於佛法也有相當程度的了解,了解不夠透徹,真信生不起來,所以有正信;真信生不起來,你就沒有辦法去做到,一定有真信而後才有正行。這品經就是講「正行甚深」,不用人督促、不用別人勸勉,自動自發你一定會去做,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擾你,會產生這麼大的效果。
譬如佛教初學的《十善業道》,你肯不肯做?決定去做,什麼力量都障礙不了,為什麼?你真懂得了,你知道這個好處,你知道這裡頭有無量無邊殊勝的利益,那你怎麼不去做?正如同世尊在《十善業道經》上所講的,「菩薩有一法,能斷一切世間苦」,這句話還得了嗎?一切世間,簡單的講就是十法界,菩薩這一法能斷十法界一切苦報,這是什麼法?佛講得非常扼要、非常簡單,「常念,思惟,觀察善法」。這句話如果我們把它說得詳細一點,常念善法、思惟善法、觀察善法,「不容毫分不善夾雜」,純淨純善。它有什麼樣的功德利益?它是人天法,聲聞菩提、緣覺菩提、無上菩提的基礎,這個法從人天一直到究竟圓滿的佛果都要依靠它。
我們今天講皈依,依什麼?依十善業道。真正依十善業道,三皈就圓滿了,皈依佛覺而不迷,皈依法正而不邪,皈依僧淨而不染,統統落實在十善業道上。我們今天學佛,無論在家、出家,為什麼這麼多年沒應、這麼長的時間沒有成就?就是我們把十善業道疏忽了,像蓋房子一樣,窮年累月就是蓋不成功,什麼原因?原來忘了打地基。沒有基礎,蓋個一層,搭個小茅蓬,也禁不起風吹雨打;那蓋高樓,還沒蓋到二、三層就倒掉,真的是這個現象。所以「受持正法」這句不容易,你必須通達了解,真正肯存心、念頭、行為都能夠依十善業,你才有能力斷一切煩惱,斷一切煩惱就是斷一切惡道苦。斷一切煩惱是因,因沒有了,一切惡道苦當然就沒有了,這是正教。
為什麼有受持正法而不能斷的?形式上受了,實質上沒有接受,實質上還是隨順自己煩惱習氣,道理就在此地。別人有沒有斷與我們不相干,最重要的是自己,我自己有沒有受持正法?我受持正法有沒有信受奉行?受持正法沒有信受奉行,不管用,那就跟此地菩薩所講的,法首菩薩所說的九個比喻一樣,不能成就。不但不能成就,還造作惡業,惡業沒斷。什麼惡業?惡的念頭沒斷,惡的思想沒斷,惡的行為沒斷。惡心,什麼是惡心?迷而不覺,這個心是惡心,沒斷,這一點很難很難。如果這一關能夠突破,覺悟了,覺而不迷,這個心善心,這個心是什麼?真心,這個心就是本性。儒家講的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儒家講的本性本善,這不是外面來的。迷斷了,真心就現前,這是什麼境界?《華嚴經》上法身菩薩的境界,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覺而不迷,你說多難,多麼不容易!超越十法界,剛剛契入一真法界,這是覺而不迷。
實在講三皈依的傳授,你看一入佛門就把這個傳給你,這就是你修行,你一生、你生生世世修行的目標,修行的方向,決定不能夠偏失。我們現在正是顛倒,我們現在確實是迷而不覺,邪而不正,染而不淨,我們接受佛的指導,我們要把這個翻過來,所以三皈叫翻邪三皈,翻過來,我們接受佛的指導總的綱領原則、目標、方向,我們知道我們學的是什麼,修的是什麼,就是這三個綱領。用什麼方法修?從哪裡修起?從十善業。我們今天為什麼十善業道做不到?這十條做不到,在佛門裡面的話,你的業障太重。這句話大家都會說,真正的含義還是搞不清楚。什麼叫業障?我們過去生生世世煩惱習氣,業障。煩惱習氣太深了,所以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還是它做主。
煩惱習氣裡頭,頭一個自私自利,你們想想哪個人不自私自利?從自私自利裡面生起貪圖名聞利養,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,不但不能夠降低貪瞋痴慢,貪瞋痴慢還不斷隨著在增長,這麻煩大!在這種生活狀況之下,他的前途每況愈下,這一生在人道,來一生人道就得不到了。得不到人道,諸位就清楚,人道再往下面去是畜生道、餓鬼道、地獄道。我們最近有一本書剛剛寄到香港來,《諸經佛說地獄集要》,這是我們從《大藏經》裡面,有二十多部經論佛講地獄的狀況,我們統統把它抄出來印成一冊,你看這一本你就看到二十多部佛經裡面佛講地獄狀況。這雖然不是真的,夢中境界,可是天天做惡夢也不舒服,佛是希望你從夢中醒悟過來,那就對了,所以這個關鍵在受持正法,我們要真幹。
現在我們通過這麼多年的學習,細心觀察,深思其理,發現到十善業還要有根。這就說明如來正法,世尊當年在世,他的這些弟子們,有菩薩、有緣覺、有聲聞,他們除了接受世尊教誨之外,常常到四面八方去弘法、去教學,哪個地方跟他有緣他就去了,佛也常常派遣弟子;佛滅度之後,弟子們更是四面八方的弘傳。為什麼到最後只有在中國這一支真的在這裡生根茁壯、開花結果,比印度本土的佛教還要殊勝,而其他各個方面所傳的逐漸逐漸沒落了,沒有了,這是什麼原因?中國有它生存的環境,這個環境是中國古聖先賢建立的教學,中國人五千年前就知道教學為先。一個家庭,你要想家庭興旺,你家教好,出好子孫,你家怎麼會不興旺?教育從家庭做起,所以十善業傳到中國來,中國人由古聖先賢教育的基礎上,善與善相應,中國是倫理道德的教育,善與善相應,所以很能適合,非常歡迎,輕而易舉都做到了。有這個基礎,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
隨著各人不同的興趣,在中國大乘教發展成八大宗,小乘是兩個宗,十個宗派。小乘雖然在唐朝中葉之後沒落了,沒人學了,那是什麼原因?是因為儒跟道這兩家取而代之,在中國佛門裡面這些大德,不論是在家、出家,哪個沒有儒的底子?哪個沒有道的底子?孔孟老莊都是他們主要修學的功課,這代替了小乘。我們看現代,現在麻煩來了,幾個人去讀過孔孟老莊?沒有了,小乘也不要了,所以《十善業道》不能落實。雖然你讀,雖然講解,做不到。在大乘教裡面你怎麼可能有成就?不但大乘教裡面你不可能有成就,念佛都不能往生,你要問為什麼?你看看《彌陀經》上,西方極樂世界皆是上善俱會一處。我們連十善業道都不具足,別說上善了,下善都沒有,你怎麼能到極樂世界?所以到極樂世界最低的條件,十善業道要百分之百的落實,你是真正的善人,這並不很高,生凡聖同居土。所以我們這幾年提倡《弟子規》道理在此地,你學佛從哪裡做起?從弟子規做起,《弟子規》是教你做一個善人。
儒釋道三家在過去都是教育不是宗教,這點我們要清楚。世出世間聖人的教育理念、思想是通的,我們要把它分別執著那就錯了,它們互相通的,所以我們今天用儒家的東西來做基礎,採取《弟子規》。《弟子規》的學習就是「淨業三福」前面兩句話的落實,淨業三福三條,第一條講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這兩句什麼意思?這兩句怎麼樣落實?就是弟子規,你讀了《弟子規》,學習《弟子規》,才知道這兩句話的意義,才知道應當怎樣去做。有這個基礎,下面兩句就不成問題了,下面兩句是「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所以下面兩句就是《十善業道》。這是淨業三福上講的基礎,我們今天落實《弟子規》跟《十善業道經》,你不在這上用功怎麼行?你不在這上用功,那就是此地法首菩薩所說的九個比喻,「於法不修行,多聞亦如是」。我們前面讀過,你有信不解,有信不解那個信是迷信;解而不行,那個信是正信不是真信,所以受持正法不能成就。
論文下面講「於中有十一問,如文具明」,這我們前面都念過了。「於中有十行頌,是法首所答,三門義如前」。李長者這段的義論,就是《合論》,分三段來給我們說明。第一段「科頌意者」,就是科頌大意,每首偈頌說的是些什麼事情?「此十行頌中,初一句勸聽,次一句歎能問」。這是讚歎文殊師利菩薩,他代我們問,我們問不出來。末後兩句「責多聞者不修行」,你不能依教奉行,你看看就像我們剛才舉的這個例子,淨業三福是佛法的總綱領,總的原則,教我們怎麼修法?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我們聽了,我們接受了,沒做,不曉得從哪裡做起。你要是念了《弟子規》之後你就曉得怎麼做了。不要去搞小乘經,小乘經太多了,太繁雜了,這《弟子規》把中國過去幾千年的家教集其大成,寫成一部非常精簡的教科書,裡面的內容就是教我們怎樣孝養父母,怎樣奉事師長,你就會了。然後從這個基礎上再提升,接受佛陀的教誨,修十善業,你十善業自然就不難了,有了十善業的基礎,你有《弟子規》、《十善業》的基礎,你才能接受三皈依。
所以諸位要曉得,僅僅止於《弟子規》跟《十善業道》,這是什麼?人天法,沒出六道。人、天法是修學佛法的基礎,有這個基礎你才有條件,我們今天講你才有資格學佛,沒有這個條件你沒有資格學佛。我們今天學佛的失敗,就是沒有取得資格我們就來學了,結果學了很久,什麼也不是,人家也不承認你是學生;現在我們趕緊回過頭來,我們把資格取得,這才重要。所以以這個基礎你才進入三福的第二條,第二條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,這才入佛門。第三條那是真正的佛弟子,如來弟子,「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」,這才真佛弟子。所以這是第一首頌末後兩句,責多聞者不修行,著重在這個「責」,你沒有依教奉行。沒有依教奉行剛才我說了,你對於你所學的經教了解得不夠透徹,所以你不能夠依教奉行;如果了解透徹,自自然然他就行了,他得到法喜,他得到受用,他得到真正的利益,他怎麼不幹?哪有這種道理。現在時間到了,這下面的文我們下一堂課接著講。
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看李長者下面的《論》文,「已下九行頌,一行一頌,責多聞而心不精專,不能斷煩惱,如文具明」。這句話裡面我們要特別留意的是長者講多聞而心不精專這一句。諸位細心去看,多聞精專有沒有矛盾?這很重要,現在一般人講,我要精、要專就不能多聞,多聞肯定不能精、不能專。所以多聞,我在前面跟同學們說過,多聞在我們現前階段,重複就是多聞,不是聽一遍,一遍不行,書不是念一遍,古人講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,千遍是不是多聞?是。我們聽講這個科目,不斷重複去聽講,是不是多聞?唐朝時候終南山的道宣律師,這是律宗初祖,傳記上記載他老人家聽《四分律》聽二十一遍;換句話說,哪個地方有人講解《四分律》,他一定去聽,他聽二十一遍。不是像現在人學東西,不想聽第二遍,一遍聽了再有人講,這我已經聽過了、學過了。那怎麼能專精?那不可能,所以不斷重複。
這個修學的方法,在佛門、在中國傳統教學用了幾千年,都用這個方法,扎根教育,真的是教你讀書千遍。在過去私塾裡面我們看到這個現象,老師教你這一段經文,一段經文不會很長,看你的能力。這個能力的檢驗,十遍,你念十遍就能背下來,不必看本子你能背得下來,從這個測驗你的能力。能力強的可以背二、三百個字,上等根性,中等根性大概可以背一百多個字、二百字,下等根性大概是一百個字。每個人根性不一樣,所以老師教學生進度不相同,進度完全靠他的根性,不是大家相同的,不是的,個別教學。十遍之後能背了,一定把書合起來,就是背,叫背誦,背多少遍?通常是一百遍,你就記得很牢了。十遍會背那是強記,三天不去背它就忘掉了,大概可以保三天,三天之後就忘掉了。如果每天都叫他念一百遍,念上個十天那就千遍了,他一生不會忘記。
我們從小很遺憾,這個私塾的時間太短了,我念私塾記得好像只有四個月的樣子,學制就改了,私塾就取消了,改成什麼?短期學校,短期小學校。短期小學校修學的時間兩年,改成短期學校,政府就派老師來教,從前那些規矩全都沒有了,所以時間太短了。大我五歲的人,如果說接受過私塾教育,他們都有底子。我過去在台中跟李老師學教,我們同學當中周家麟居士他大我七歲,他私塾的底子厚,我們沒有法子跟他比,這也是李老師的傳人。
老師曾經跟我講過一次:家麟的底子比你厚,你比不上他,可是你也有個長處,你的悟性比他高。所以老師教我們兩個人方法就不一樣。我們的周學長聽老師講經有很詳細的筆記,那筆記相當完整,我接受老師教導,老師是不准我記筆記。開頭的時候我也寫筆記,寫了兩天老師看到,問我在幹什麼?我說:寫筆記。他說:你寫這個東西有用嗎?我說:做參考。沒用,年年境界就不一樣了,你這個時間就浪費了。教我專心聽講,不要記筆記,記筆記的時候你就不能專心聽。所以老師教我的方法跟他不一樣,他寫筆記老師不干涉,我是老師不准寫筆記。我在台中十年,一本筆記本沒寫完,薄薄的一本沒寫完,不一樣。這是什麼?根性不相同,不能用同樣的方法。
所以私塾裡頭確實,私塾只是教你句讀,沒有講解的。老師督促你的遍數,教給你,如果天分好的、記憶力強的念一百遍,中下根性、記憶力不好的念二百遍,背二百遍,第二天來上課,要把前面所學的統統背一遍,再教新的課程。這樣如果在私塾裡面有個三年、四年,真的,他讀的書一千遍,那靠得住的。小學教育完成了,私塾是小學,沒有中學,就進入太學了。所以中國從前沒有中學,從小學就到太學,太學就是大學。太學裡面老師就不是教句讀,講解、研究、討論,而且你所學的這些課程,你在之前統統都背過,所以不必用課本,都在記憶當中。老師也背過,學生也背過,你說那個多有味道,不要帶書本,全都在記憶當中。
從前教學的方法,我覺得比現在高明多了。現在叫你寫一篇論文,你要查多少參考書,從前都不必要,隨手拈來,引經據典。這我們在台中看到李老師,李老師確確實實,你看講演、寫文章不要找參考書,他都記得,七、八十歲都還記得那麼清楚,怎麼學的?從小學的。李老師給我們講,小時候念書辛苦,書背不出來跪磚頭,那麼樣嚴格。我們還沒吃這種苦頭,他們跪過磚頭。所以專精是小學,廣學多聞是悟了之後,悟後起修。
四弘誓願也是指導綱領,四弘誓願首先教我們發願,就是現在人講立志,人不立志你就沒有方向,你就沒有目標,所以首先要立志。志立之後,功夫用在哪裡?用在斷煩惱。這個地方講,你不能斷煩惱,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,那怎麼個斷法?多聞專精就能把惱斷掉。這個教學確實是智慧、是善巧,把你的興趣、念頭轉移,你不是貪圖遊戲,貪圖五欲六塵嗎?把你這個貪圖轉變成學術,讓你在學問當中,在道德修養當中,生起興趣,生起歡喜心,就是《論語》頭一句話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那個悅是快樂。以讀書、以修行為樂,不以世間名利、世間五欲六塵為樂,那個樂比不上讀書樂,用讀書、修行代替了。這些道理我們要懂,然後我們對於傳統的教學就會生起信心、就會嚮往,自然會學習。
就是多聞是有階段的。第一個階段,我們的目標是斷煩惱,所以要專精。那個多聞是重複不是廣學,是重複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是這個意思。到什麼時候煩惱輕智慧長,你才可以廣學,世出世法都可以涉獵,增廣見聞。《般若經》上佛說得好,「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」,所以在佛法裡面講這個智有兩種,一種叫根本智,一種叫後得智。根本智也叫做實智,真實的,實智;後得智也叫做權智,通權達變,無所不知,無所不能。他要有根本智、有實智為基礎,他才有這麼大的作用。根本智是怎麼來的?根本智是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所以中國古時候教學,從小總得到十幾、二十歲培養的是根本智,根性利的,十六、七歲就可以博學多聞,根性鈍的總得二十以後才廣學多聞,才能夠普遍涉獵。
所以現在這個學校我不贊成,不是我第一個不贊成,第一個不贊成我看到是唐大圓,抗戰期間西南聯大也是很有名的教授,跟方東美先生很熟,方老師曾經跟我提起他,他的年齡大概比方老師還要大一些。唐大圓很不贊成現代這個教學的方法,他說現在這個教學方法把根本智破壞了,沒有根本智哪來的後得智?所以現在傳授的是知識不是智慧,知識不能解決問題,智慧才能解決問題。智慧要用東方這個方法你才能培養,才能養成,西方一接觸就廣學多聞,所以把一門深入、長時薰修破壞了。這是根本智,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斷煩惱。
先斷煩惱然後再學法門,四弘誓願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,煩惱斷了之後,智慧開了,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智慧開了,才有能力學無量無邊的法門。像佛門裡面龍樹菩薩,這大家都知道的,龍樹菩薩學佛,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,我們現在稱為《大藏經》,龍樹菩薩多少時間把它學完?三個月,說老實話,《大藏經》我們三十年都沒有辦法學會,人家三個月就完成了,什麼原因?人家有根本智,所謂是一聞千悟,他有這個能力。龍樹菩薩有,大乘教裡面佛告訴我們,我們每個人都有,不輸給龍樹菩薩,為什麼現在我們跟龍樹不能比?龍樹受過基本的訓練,就是說先斷煩惱後學法門。我們是煩惱沒有斷,智慧、悟門堵塞了,沒有智慧,所以你讀聖人的教誨就感覺到非常困難,不得其門而入。
所以此地「多聞而心不精專」這句很重要,可以補前面清涼大師註疏之不足,我們就曉得我們在什麼個階段,我們現前這個階段一定是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所以我勸同學們,《弟子規》我們先學這一部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我訂的期間是一年,這一年不學別的,專學它,一定要把它做到。《弟子規》不是念的,不是講解的,是要完全把它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,那才管用。第二年我們換個科目,《十善業道經》,用一年的時間,像學《弟子規》一樣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兩年把基礎打好。然後在大乘教裡面,你喜歡哪部經論你就選這一部,選擇一部還是一門深入、長時薰修,那你時間長短就看這個經教的內容,以及你自己接受的能力,你會有成就。到廣學多聞,一定要開悟,你要不開悟,你學起來很累,開悟之後,你就跟龍樹菩薩一樣了。
印度有個龍樹,在中國也有一個絕不亞於龍樹的,禪宗裡面六祖惠能大師,他是開悟的,所以他學東西輕鬆,輕而易舉。《金剛經》是般若,諸位曉得《大般若經》有六百卷,《金剛經》是其中的一卷,六祖學般若,般若是釋迦牟尼佛二十二年所講的,惠能大師用了多少時間就把它圓滿?我想大概就是兩個小時。五祖傳法給他是三更,三更就是晚上十二點,在五祖的方丈室裡面,五祖給他講《金剛經》,沒講完,大概講的是三分之一,講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豁然大悟,這一悟後頭就不要講了,全都明白了。這代表是什麼?釋迦牟尼佛二十二年所講的般若,惠能大師我看頂多二個小時全明白了。所以煩惱不斷你就沒辦法,煩惱斷了之後,你看看多容易,所以他絕對不在龍樹菩薩之下,這我們要懂得。
我們在《壇經》裡面看到的,法達禪師學《法華經》,誦《法華經》三千遍。《法華經》我們知道七卷,每卷很長,一天大概是念一部,七卷《法華經》,三千遍差不多十年,十年這就是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;十年,心定了,不想別的,想的也是這部經,念的也是這部經。所以他煩惱輕,智慧沒透出來,向六祖請教。六祖說這個經(他不認識字,當然沒念過,也沒聽別人念過)你念給我聽聽看,法達禪師那是背得滾瓜爛熟,《法華經》二十八品,念到第二品是「方便品」,六祖就告訴他,行了,不要再念了,我全知道了。你說他學東西多快,這部經一段開頭全都明瞭,那叫做法門無量誓願學,得有這個能力才行。六祖跟法達禪師講《法華》大意,法達禪師一聽就開悟了。法達要沒有十年一門深入長時薰修,他怎麼會開悟?我們今天聽法師講《法華經》,聽十遍、聽一百遍都不會開悟,道理在什麼地方要清楚、要明白。
我們缺的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,沒有經過這個訓練,所以廣學多聞到最後是一無所知,你所學到的,皮毛常識,佛法裡面的義理一無所知,看古來祖師大德的註解也看不懂。這是我們在學佛,我學佛五十四年我看到的,我體會到的,所以今天我回過頭來勸大家扎根,從頭來起,還行;如果不從頭來起,你還依舊這樣下去的話,你這一輩子不能成就。
再看第二段,「二釋菩薩名者」。這就是這一會的上首菩薩,他的德號叫法首,「名為法首,為明此是西北方,戌亥兩間,明愚迷長夜中,能以正法自利利他,專求無懈,名為法首」。菩薩的德號是表法的,我們知道佛菩薩都沒有名號,老子說得很好,「名可名,非常名,道可道,非常道」,佛法確實是如此。名相怎麼建立的?都是應眾生,《楞嚴》上說得好,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。佛的這個形相,隨眾生心,眾生喜歡什麼樣的形,他就現怎麼樣的相,需要什麼樣的教誨,他就用什麼樣的名,所以名可以說是他教學的宗旨,用我們現在講,是他教學科目的名稱,這諸位好懂。
譬如我們的本師,他為什麼叫釋迦牟尼佛?換個別的名字行不行?不行,在這個地區,這個時段,這一切眾生的毛病,對治的方法就在這名號當中,所以名號是他在此時此地教化眾生科目的名稱。怎麼說?此時此地的眾生缺乏慈悲心,所以用釋迦,釋迦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能仁,他能用仁慈,這對別人的,我們對一切人要能用仁慈的心、仁慈的行為對人。對自己呢?對自己是心不清淨,這是大病,那怎樣治心不清淨?用牟尼,牟尼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是寂滅。寂滅大家不好懂,我換個名詞,清淨,寂滅的程度比清淨還要深,意思還要廣,清淨是接近寂滅,這就好懂。對自己要身心清淨,對別人要大慈大悲,名號是這個意思。釋迦牟尼佛一生教人什麼?就教這個。
佛是尊稱,佛是什麼?是在佛門裡面學位的名稱,最高的學位,我們中國稱聖人,印度稱佛陀,是最高的學位;比這個學位次一等的是菩薩,再次一等的是阿羅漢。所以佛門有三個學位,像現在學校一樣,阿羅漢是學士,菩薩是碩士,佛陀是博士,沒有比這個更高的,三個名稱是三個學位。博士教的是什麼?教的是對人仁慈,對自己要清淨,就教這個,哪有迷信?所以名號全是表法,這我們要懂得,我們從這裡就學到。觀世音菩薩在這個世間一定要用這個名稱,「觀」這個意思很深,觀照、照見,「世」是世間,「音」是什麼?一切眾生苦難的音聲,你能夠照見,你要以慈悲心去幫助這些眾生。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,慈悲加上一個大,就是無條件的、平等的,我們講真誠的慈悲,清淨的慈悲,平等的慈悲,正覺的慈悲,這叫做大慈大悲,要幫助苦難眾生,今天的話說,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
這一會裡面的菩薩稱為法首,法首是第七信位的菩薩,凡是第七信位都稱法首,所以法首不是一個人。好像念書一樣,七年級的學生,七年級的學生統統稱法首,所以他不是一個人。那麼前面的例子一樣,用方位來表法,在西北方,西北方是什麼?戌亥兩間,就是戌亥這兩個時辰當中。戌亥是夜晚,戌,晚上八點鐘,亥,晚上十點鐘,從七點到九點是戌時,從九點到十一點是亥時,到十一點深夜了,這表什麼?表迷惑。所以明,這個明就是表明,就是說明,愚迷長夜中。這是夜晚,夜晚代表愚迷,愚迷長夜中,不是真的是晚上,愚迷長夜是什麼?能以正法自利利他,正法好比是光明,能以光明自利利他。人跟隨佛菩薩學習,他就覺悟了,自己覺悟之後幫助別人覺悟,那叫利他。
專求無懈,名為法首。你看看哪個人在這個狀況裡面是這樣學習,他就稱法首。諸位要知道,觀世音菩薩不是一個人,釋迦牟尼佛在現前這個階段是一個人。觀音菩薩、文殊菩薩、地藏菩薩、普賢菩薩都不是一個人,他的名號是代表一個法門,凡是修學這個法門的就稱這個菩薩。譬如我們如果學觀世音菩薩慈悲,你真的有愛心,真的有這種熱忱幫助一切苦難眾生,那你就是觀世音菩薩。菩薩有等級的,在華嚴會上,從初發心到等覺有五十一個等級,好像念書一樣,一年級、二年級、三年級,總共有五十一個年級,法首菩薩是七年級,往後還很長。如果學觀音法門呢?在第七個年級,那就叫法首觀世音菩薩,還是多數人稱呼,不是專指一個人。專指一個人,那要把這個人名字加進去,某某法首觀世音菩薩,那就是專門指哪一個人;如果不加上那個人的名字,通稱,太多太多!他只能稱為法首。
愚迷是講六道,在六道裡面能以正法自利利他,就是受持正法,依教奉行,信解行證,證的雖然是不高,他確實有證。他念七年級,他這個七年級考試及格,那就是他證的,他這個念完再往上升就是八年級了。這一定要懂得,你都搞清楚,搞明白了,你才曉得佛教是教學、是教育,不是宗教。宗教裡面學佛法,得很小的利益,一般講說肯定不能超越三界,不能夠脫離輪迴。如果你要是受釋迦牟尼佛的教育,不但能幫助你超越輪迴,可以幫助你超越十法界,這個利益就太大太大!超越輪迴,超越十法界,用今天科學的術語來講,就是突破各個不同空間的維次。科學家知道,不知道用什麼方法突破,佛法有辦法突破;超越十法界你就見到一真法界。
下面這一句很重要,專求無懈。換句話說,就是勇猛精進,永遠沒有懈怠,專求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這都是做給我們看的,現身說法,我們要想成就那就得學他。十信位都是專求無懈,就像我剛才舉的這個例子一樣,我們用一年的時間專求無懈學《弟子規》,再用一年的時間專求無懈學《十善業》,這才行,你沒有這個基礎什麼都談不上。這兩門東西我們用兩年時間專攻,學會了之後,這一生一世都不離開。不是說我學了之後就不要了,那個不行,這兩門課是生活教育,譬如你學燒飯,學會了,你要不要天天燒?不能說我這兩年學會了,學會之後就算了,我就不要燒飯了,那你不就餓死了嗎?諸位想想看,這是一天都不能捨棄的,將來無論再學哪個法門,這兩樣東西是生活,決定不能離開。譬如蓋房子,這兩門東西是地基,無論你蓋多少層,你都沒有離開地基,你離開地基你什麼都不能成就,所以這個東西兩年學會了是終生受用。
再看下面,「世界名金剛者,以堅精無怠,是自世界,託西北方乾卦,乾為堅剛」。這個世界是什麼?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你自己的受用,現在西方人講磁場,我們東方人講氣氛。金剛是比喻,比喻是堅精無怠,你的信心堅固,願心堅固,道心堅固,修行堅固,不但堅固,還有精。精是什麼?純,精純不雜又沒有懈怠,天天有進步,法喜充滿。這自世界,這個世界叫金剛世界,形容七信位菩薩他的生活環境,他的感受世間。這底下這一句也是比喻,託西北方乾卦,乾是堅剛,用這個來形容他堅定、剛強。
「佛號自在智者,以自精勤觀照,達理業亡,名為自在智佛」。這個佛是表示他的成就,你看看前面多聞、精專、堅定,這個剛強是絕不動搖,他的成就,這個位次上的成就。他所成就的就是自在智佛,七信位所修的,方便波羅蜜,所以智慧、自在顯出來了,沒有究竟自在,沒有大自在,有小自在。
末後這一段配位,「配隨位因果者」,這是總結,「還以自心本不動智佛為因」。你看看這一句,我們從這個經從頭來一直念到此地,都沒有更動過,真正的因是什麼?是自心不動智佛,自心如如不動就稱為不動智佛。因為你自心具足無量智慧,智慧的作用是覺悟,大覺,佛是大覺,這是因,因是什麼?我們換句簡單的話說,就是佛法常說的佛性。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」,這個佛性就是自心本來不動智佛,這是我們修行之真因,修行的根本,所以將來決定能成佛。在這個地位上你修得的叫自在智佛為果。這個地方的自在智佛,我們曉得這個佛是十法界的佛,這個佛就是天台大師所講的六即佛裡面相似即佛,到初住以上才是分證即佛,這個地方是相似即佛,我們就了解了。你再看天台家的教義,一對照你就會很清楚、很明白,知道經教裡講的是什麼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