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四一八卷)  2001/5/18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418

  請看「世主妙嚴品」,主方神長行,第七句:

  【雲幢大音主方神,得如龍普雨,令眾生歡喜解脫門。】

  這一句經文意思也很明顯,菩薩的德號是『雲幢大音』,前面兩個字是形容詞。「雲」在佛法裡頭用得最多,它代表的意思很深很廣,顯示一切法非空非有,就像《金剛經》上講的「夢幻泡影」,這個「雲」跟「夢幻泡影」非常相似,遠看的時候有,接近它就沒有了。佛就是用這個提醒我們,世出世間一切法它的真相就是這樣的,所以對於一切諸法不要執著。為什麼?你得不到的,「雲」你怎麼可能得到?遠看是很美,現在坐飛機飛上去就沒有了,所以你決定得不到。這個意思就是告訴我們,世出世間一切法我們可以受用,就像雲,我們可以欣賞,決定不可以說我要得到它,你這個念頭就錯了。世出世間沒有一法你可以得到的,包括我們自己的身體,身體也得不到,身體要是真正能得到的話,哪個人不想年年十八?那做不到,換句話說,身體你都得不到,這是事實真相。

  一定要看破,看破之後你就會很自在,為什麼?不再執著它,不再佔有它。所以我們常常講佔有的念頭、控制的念頭、支配的念頭全是錯誤的,不了解事實真相;如果真正了解事實真相,絕對沒有佔有的念頭,沒有控制的念頭,也不會有支配的念頭,他一切順乎自然。前幾天我們讀《曠野的聲音》,也有同修在裡面把一些重要的句子節錄出來,我們用打字印了一份,好像多印幾份,每一個同學都可以看看,看到它的精彩片段。澳洲人懂得這個道理,所以他覺得我們一般人買土地是不可思議的事情:土地為什麼要買?土地是一切眾生共有的,你為什麼要買它?你買它就是你佔有這一塊,這是個錯誤觀念。他們一生當中可以說這個概念沒有,就是佔有的概念沒有,控制的概念沒有,支配的概念沒有,所以他們的生活目的是快樂、是自由,生活的意義是與大自然同樂,跟大自然所有一切生物和睦相處,相處得很快樂,這多有意思!這真正是古德所講的返璞歸真、回歸自然。我們一般人講返璞歸真、回歸自然是死了以後,這個屍體返璞歸真了、回歸自然了,這個毫無意義;應當我們活生生的回歸自然、返璞歸真,那個才有意義,死了以後有什麼意思?

  實在講死是決定死不了的,澳洲土著都知道,所以澳洲土著講一切眾生都是靈,他主要是講一切人都是靈,暫時到這個世間來旅遊的。他們是來旅遊的,沒錯!可是我們這些人不是來旅遊的,我們來受果報的。你過去做了好事,這一生來享福報,過去造的惡事,那你這一生要來受罪的。實在講還是佛法比他們講得深,但是他們有許多思想見解行為,我們看了之後值得我們做參考。因為我們實在講迷得太久了,他比我們覺悟,覺悟的程度不算太高,但是我們對他也就相當敬佩了,所以他懂得這個道理。

  佛經上用「雲」;「幢」也用得很多。幢表高顯,高明、明顯、顯著,沒有隱藏,一切眾生都能夠看得見,都能夠接觸得到,這是幢的意思。在佛法裡面也用這個來表法,幡、幢,用現在話都是屬於旗幟一類的,都是這一類的。幡是扁的、長形的,諸位在一般寺廟都能看得見;幢是圓的,比較不常見,在中國大寺廟裡還可以看到,有一點像飛機場的風筒差不多,但是風筒它是一邊大一邊小,幢是整整齊齊的,就像一根柱子一樣,當中是空的,也是用布做的,屬於旗幟。在古代資訊不發達,就用這個來傳達訊息,如果今天我們這個道場舉行法會,道場有旗桿,旗桿不是掛國旗的,是掛幡,讓外面人一看到,今天這個道場有法會了,喜歡做法會他就來了,是一種訊號。如果這個旗桿上掛的是「幢」,表示講經,今天我們這個地方講經,所以幢升在旗桿上,人家一看,喜歡聽經的他知道今天有講經,所以古時候用這個來傳遞訊息。現在不用了,現在只有用它來做紀念的意思,幡幢已經不掛在寺廟旗桿上,掛在大殿佛像的兩旁邊,做為一種裝飾品。我們懂得它的意義,在以前它不是裝飾品,它是傳遞訊息的。

  這兩個字合起來,意思就很深很廣,代表大乘佛法。大乘佛法高顯像幢,它的內容就像雲彩一樣,雲彩也是高顯,高高在天空上。「大音」,什麼叫大音?能夠振奮人心的這是大音,經裡面我們常常看到「雲雷音」,能夠震動我們的昏迷,讓我們清醒過來、覺悟過來,這個音就叫大音,喚醒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無明迷夢。在此地「雲幢大音」,就是說這部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世尊為我們講這個經典,這是大音,雲幢大音。由此可知,這位主方神當然是諸佛如來的化身,要不然哪有這個能力?哪有這種智慧?所以我們從這裡看,華嚴會上所有的這些大眾,都是諸佛如來再來的、變化示現的,絕對不是普通人。若說他們是法身菩薩,我覺得還不恰當,確確實實是諸佛如來為我們做的整體的示現,變化成各種不同的身分;就像《普門品》裡面所說的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,應該說什麼法他就說什麼法。所以在此地我們看諸佛如來沒有一定的形相,所修所說的也沒有定法,雖無定法他還是有原則,這個原則就是一門深入,肯定證果,這個果是無上菩提,肯定證得。那又給我們證明「法門平等、無有高下」,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他最後都是「解脫門」,解脫門是證果。把三大類的煩惱都解除掉了:見思煩惱盡了,塵沙煩惱盡了,無明煩惱盡了,叫「解」;「脫」是脫離六道、脫離十法界、脫離變易生死,兩種生死都脫離了,這是如來究竟的果德,我們在教下講是大乘圓教的佛果。所以每一個法都是大乘圓教佛果的門徑。

  那我們的修學就要重視專精,無論哪一門,只要你真正是專精,你就能夠契入。最怕的是不專,眾生習氣煩惱就在此地,總是覺得別人學的法門比我好,對於自己所修的法門,時間久了就厭倦,對別人修的法門羨慕,這是最糟糕的,這是他修學不能成就第一個因素,他不專。佛法重視專,世間修學也重視專,古人所說的「教之道,貴以專」,你不專怎麼能成就?現在學校教育,病在哪裡?病在不專,所以學生所學的是一些常識,是一些技術,德行沒有了。德行裡頭最重要的是真誠心,真誠心是世出世間智慧德能的根本,現在人不修學、不知道,只學一些枝葉皮毛,不懂得專精;專精才是真正的學問。現在沒有學問了,現在充其量是學術,不能稱之為「學問」。我們自己要想在這一生成就,離開專精沒有第二個方法,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只要真正做到專精,沒有不成就的。

  我們看看現在的學校教育,每天上個三、四堂課,每一堂是一個科目,學生剛剛學了這一個小時,實在講印象剛剛接觸,下一堂課又換一個科目,一天下來就上四堂課,四個不同的科目,你想想看他多困難!我以前也曾經想過這個問題,但是學校不會接納。我們一個學期四個月,學校給我們安排了六門功課,實在講這六門功課可以把它分開來上;這個功課它有長短不一樣,長的一個月,我一個月專門上這一門,我相信學的學生效果會不一樣,他一個月腦子裡就想這一門,下一個月我再換一門,同樣一個學期也把這個課程上完了。不要一個鐘點一個鐘點換,換得太快了;換得太快了,沒有法子接受。你能夠把它集中起來,同樣的時間,把它集中來上,效果一定不一樣,為什麼?他能收到專精的效果,他一天到晚腦子裡想著一門功課,他能深入,他能消化,他會得一點受用。

  但是中國古時候人的教學不是這樣的,他往往這一門功課教你半年、教你一年,這一門學好的時候再換一門,所以他真有受用,跟現在人確實不一樣,那個能開智慧。現在人常識豐富,不開智慧,為什麼?這種教學方法把智慧的門給堵死了,太多、太亂、太雜,這哪來的智慧?智慧一定從清淨心裡面生出來,所以他學一樣,他心定在一門,容易開智慧。所以佛法雖然講隨緣,它還是有原則,還是有原理,絕不離開原則原理。

  菩薩所修學的法門,他得的是『如龍普雨』,這個「雨」唸去聲,當動詞,唸「玉」,「雨」是落下來、降下來,這是比喻佛菩薩說法利益眾生是平等的,「普」就是平等,裡面沒有分別。我們現在常講不分國土,不分你是哪一國的人,不分族類,你是哪一族、哪一類,不分,現在講不分宗教,一律平等。佛的教化是平等的,佛對於一切眾生的協助,今天講協助大家懂,要講「度眾生」,那個「度」就把人搞迷惑了,怎麼個度法?這個「度」,現在的話就是幫助、協助,幫助你。由此可知,成就是你自己成就,別人只幫你一把,佛菩薩能盡到的是幫助你一把,你自己要不肯幹,他的忙就幫不上了,你自己要真肯幹,他就能幫得上忙。幫助你,目的無非是改善你的生活,我們現在生活很苦,在困境,佛幫助我們離苦得樂。佛菩薩的教誨如是,實在講世出世間許許多多宗教教育,無一不是幫助人離苦得樂,目標方向相同。

  所以中國古德才說「英雄所見,大略相同」,英雄不是普通人,「英雄」這一個名詞的定義,是普通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,這個人稱為英雄;佛稱為「大英雄」,佛殿叫「大雄寶殿」。中國字是喜歡四個字成雙,所以「英」字就省略了,「大雄寶殿」,要是完全說出來是「大英雄寶殿」,這麼個意思。佛何以稱「大英雄」?能當得起。一切眾生沒有辦法了生死、出三界,不管你多大能力,這個事情你辦不到,佛辦到了;佛不但能出三界,而且能超越十法界,這稱他為大英雄。佛能超越,佛告訴我們,我們也能超越;換句話說,我們要真想超越,他就來幫忙,來告訴我們用什麼方法超越,依據什麼理論來超越,他就會教導我們。如果我們不想超越,那他對我們就沒法子了。

  一切眾生根性志趣不一樣,千差萬別;有人對於現前的生活,只要稍稍改善一點就很滿足,覺得做人不錯,人很好,跟他講天,「天真的有嗎?」他懷疑,他沒有見到,覺得這個事情太渺茫,我還是把人間福報得到就滿意了,佛對這種人就教你得人間福報。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這是真的,佛確實幫助你。你想得財富,他就幫助你得財富,你想得功名,他就幫助你得功名,中國古時候講功名,現在講學位。譬如你讀書,你想拿到學士、碩士、博士,拿到學位,現在講學位,古時候講功名。古時候的秀才就相當於現在的學士,舉人相當於碩士,進士相當於博士,這是學位最高的,進士,拿到這個學位。古時候拿到這個學位的目的是做官、從政,跟現在不一樣;現在拿到學位,許許多多行業都可以從事,在從前是一個單純的目標。

  而實在說,古人讀書目的跟現在不一樣,古時候讀書有個很明顯的目標,讀書志在聖賢。現在這句話沒有了,跟人講也不懂。什麼叫聖賢,聖賢兩個字怎麼講法?我們要去問人的時候,很少人能講得清楚。「聖」這個字的意思,是對於宇宙人生一切事理、因果通達明瞭,這個人稱「聖」;換句話說,聖人就是明白人,凡人就是糊塗人。問你什麼都不知道,是凡人;問你什麼都清楚,什麼都明白,是聖人。賢人比聖人次一等,他也通達明瞭,沒有聖人那麼清楚;所以聖賢常常合起來。可見得從前讀書是志在明瞭事理。不像現在,現在讀書為什麼?讀書為了工作,為了將來怎麼賺錢,所以在學校念書選科系,頭一個,「哪個科系能賺大錢」,他都是想這些,這種想法是錯誤的。

  人生的目的錯誤了,人生要以賺錢為目的,你到這個世間來是為賺錢的,錢賺得再多,你一天也只吃三餐、夜眠六尺,你做再大的床,你睡的面積還是六尺,你只有這麼大的個子;你吃得再好,也稱你的肚量,你吃多你就病死了,充其量你一天吃三碗飯就了不起,你吃三十碗不脹死了?你想想看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?所以我們覺得澳洲土著講的還是有道理,他們說人生的目的是快樂、是自由,他們到這個世間來,追求的是快樂自由,人生的意義是跟大自然同樂,跟大自然一樣快樂、一樣自由。你想想我們如果人生目的是經商,人生目的是賺錢,人生目的是抓權力,都比不上人家。

  我們要再問,諸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示現,他的目的是什麼?他的目的是「看破放下,自在隨緣」,就是表現這一種生活方式,教一切迷惑顛倒眾生天天看,看久了他覺悟,恍然大悟,「那個生活好!比我們快樂、比我們自在。」我們為什麼活得這麼辛苦?人家為什麼活得那麼自在?表演這一套給他看看,讓他自己好好去想想,他想久了他就覺悟。佛講經說法沒有在一個地方,我們在經典裡面看看釋迦牟尼佛一生,到處遊化。有一些人跟著老師,一生也不離開,老師走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,這就是佛經裡面講的「常隨眾」,經典裡面我們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這是世尊的常隨眾,走到哪裡這些人跟到哪裡。這個團體不小,一千多人,什麼地方有邀請世尊,這些人都跟去,所以並不是常住在一個地方。佛是哪裡有緣哪裡住,住的時間長短都看緣分,來也歡喜,去也歡喜,確實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,無拘無束、無牽無掛。

  現在我們沒有佛的智慧,也沒有佛的福報,哪個地方請我們去講經,我們還帶一大堆經書,還帶一大堆參考資料,累死了。從前釋迦牟尼佛三衣一缽,來請立刻就走,什麼也沒有。他講經說法沒有參考資料,也沒有書本,只是跟大家聊聊天而已。這一些經書都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,學生們從記憶當中寫下來的,老師從前怎樣教我們的。實在講跟孔老夫子非常相像,孔老夫子當年教學也沒有書本,《論語》是孔老夫子過世之後,學生們也是從記憶當中寫出來的。他的教化是平等的,決定沒有分別,夫子「有教無類」,平等教學;釋迦牟尼佛也是平等教學。

  這些老師,他們給我們顯示,確確實實「看破放下,自在隨緣」。他們在世間,自己的生活、工作、應酬、接待一切人物,給我們社會大眾做榜樣。我們有疑惑去向他請教,他跟我們解釋,這就變成經典;他的生活、他的行持就變成戒律。我們今天《藏經》裡頭分成三個部分,經律論三藏,經典是釋迦牟尼佛的言教,律藏是釋迦牟尼佛的身教,論藏是釋迦牟尼佛跟學生、跟大眾的討論,這樣分成三類,言教、身教,論藏是研究討論。三藏的內容深廣無際,無不包括。雖然是這麼分,可是我們一定要曉得,佛法是整體的,律藏裡面有經也有論,經藏裡面有律也有論,論藏裡頭有律也有經,一而三,三而一,我們一定要知道。再仔細觀察,每一部經裡面都包含著三藏,都有這三個部分,經律論三個部分,每一部經裡都有。有顯說,你看得很清楚的文字;有意說,文字沒有意思有,我們要懂得,意在言外,你要能夠看得出來,文字沒有,它意思有。

  譬如過去我還在美國的時候,美國佛教界裡面掀起了一個風浪,說什麼?念佛帶業不能往生,要消業才能往生。為什麼會有這個議論?他們去查《大藏經》,《大藏經》上沒有「帶業往生」,沒有這個字樣。這個風浪搞得很大,許許多多念佛人心都動搖了,連周宣德老居士都懷疑,周老居士那個時候八十多歲,學佛幾十年了。我到洛杉磯,他到機場來接我,就跟我講這個問題,他說:「法師,怎麼辦?我念佛念了這麼多年,帶業不能往生,完了。」他來問我,我就跟他講:「帶業不能往生就算了,就不要去了。」我跟他說的,他愣住了,看著我,看了半天一句話也不說,我看他樣子很可憐,我就告訴他,我說:「《大藏經》裡面雖然沒有說帶業往生」,我問他,我說:「經典裡面有沒有講四土三輩九品?」他說:「這個有」,我說:「這就是帶業往生。」為什麼?三輩九品是帶業多少,如果不帶業,哪來的三輩九品?他這才懂得。不帶業大家平等的,你這個等級怎麼分法?等級是帶業多少不一樣,這不清清楚楚嗎?所以佛沒有明說,意思都在裡頭你怎麼會不懂?如果真的帶業不能往生,這西方極樂世界去幹什麼?他也愣住了,我說:「只有阿彌陀佛孤家寡人一個,你去幹什麼?」為什麼?觀世音、大勢至還帶一品生相無明,他沒破,那是不是業?他想了對了。如果真的不帶業,觀音、文殊、普賢、勢至都不能去,為什麼?他們都帶業。不帶業,極樂世界只有一個阿彌陀佛,孤家寡人一個,去幹什麼?他才把它搞通了,老實念佛,不要去理會它。經,文字雖然沒有說到,意思都是圓滿的,貴在能會通,你就不會產生誤會了。查查《大藏經》有沒有「帶業」這兩個字,查不到,你這不冤枉嗎?查了半天幹什麼?累死人,聽說他找了不少人一起去查,都沒有查到。他來問我,我清清楚楚,肯定帶業。

  所以佛說法,確確實實字字句句都是大圓滿,我們凡夫粗心大意,看不明白,看不出來。如果再有偏見、陋執,那就更壞了,那真是雞蛋裡挑骨頭,不但害自己,也害了許許多多眾生。對於如來正法生起疑惑,不再認真修學了,這是斷一切眾生法身慧命,這個業造得重。造這些罪業的人,可以說從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起,代代都有這些人,不足以為怪,今天世界這一類的人就更多了。所以佛教導我們,學佛要親近明師,這句話非常重要,要專信不犯,我們這一生是不是有善根?是不是有福德?關鍵在此地。真正能夠親近明師,專信不犯,證明我們確實有善根、有福德,遇到老師因緣具足,三個條件具足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?你自己不能夠細心去觀察,細心去體會,輕信別人謠言,你是善根福德不足,這個錯了,錯在自己,不能怪別人,為什麼?別人他自己也錯了,他誤會了,他要是能夠深入,要是能深解義趣,他就不至於迷惑,不至於把經講錯了。

  所以在這個地方,我們應當要學習的,學習菩薩的清淨平等,學習菩薩的大慈大悲,「普雨」是無條件的幫助一切眾生。稱其根性,他是小根性的人,我們幫助他得小利益;大根性的人,幫助他得大利益。這裡面沒有勉強,但是可以用誘導的方法幫他提升,總得要觀機誘導,讓他自自然然的覺悟、自自然然的發心,不斷向上提升,教化的功德才能夠收到效果。為什麼?「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」,你要對他有壓力,他就掉頭而去,收的是反效果,他不信,不跟你學,跑掉了。所以一定要稱其根性,《楞嚴經》上講的「隨心應量」,他有多大的量給他多少。世間人普遍欲求,他的希求,他的欲望,現在最普遍的是財,哪個不貪財?哪個不喜歡財富?這個道理一定要跟他講清楚,佛氏門中求財得財,求長壽得長壽,求成佛都得成佛;成佛是最難求的都能求得到,其他的事情,小事!世間的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,在佛法裡面真的是雞毛蒜皮,這是輕而易舉,很容易得到的。

  你要知道裡頭的道理,你要知道裡面的方法,你還要知道這裡頭含藏著吉凶禍福,有真智慧的人,他懂得趨吉避凶。財富決定是財布施的果報,你不肯修財布施,你哪裡來的果報?真誠心、清淨心、無分別心,我修財布施,可是我布施那個對象,他並不是個好人,也許我這個財被他騙去了,他拿去做壞事,那是他的事情,與我不相干;我是以清淨平等心來布施,我還得的是清淨平等的福報。我種這個因,他造業是他的果報。

  這個道理,我們新加坡有一位大德,談禪法師,他懂得,他修財布施毫不吝嗇,人家來找他他就給,他自己的生活非常清苦。我這兩年沒有去看他,從前他住在城隍廟,新加坡有個城隍廟,他坐在那裡擺了一個小攤賣香、紙錢、蠟燭,他賣這個,這個利潤很薄,他長年在這個地方,把這些錢收集起來,布施給別人很大方,你決定看不出來。我第一次是聽說他的,跟他沒見過面,我在舊金山,舊金山有個大覺寺,那個時候買下這個道場,美金七十萬,談禪法師送他四十萬。你知道四十萬,他每天賣香燭紙錢要賣多少天?毫不吝嗇。我聽說福州西禪寺,那是他的祖庭,他在那裡出家的,為了報恩,把這個寺廟興建起來,大概美金花了好幾百萬。自己平常生活,連水都捨不得喝,他喝什麼水?自來水,你想想看,招待客人才去買一杯礦泉水,我們去看他,把我們看作上賓,買一罐礦泉水來招待我們,過那樣清苦的生活,修那樣真實的福報。

  他錢送出去之後,只跟人家說一句話:「各人因果,各人負責」,他就說這句話,以後再不管了,「我已經交代清楚了!」各人因果,各人負責,他的心多清淨,他多自在!一絲毫罣礙都沒有。這個人修的是真實的福報;來生他要是不念佛求生淨土,那個福報不得了。如果要做生意的話,他將來是世界上第一個有錢人,他修得這個福,清淨福。清淨福有什麼好處?來生賺錢不要用腦筋,不費一點力,錢滾滾而來。我們布施給別人,又要干涉,又怕人這樣、怕人那樣,提心吊膽的,布施還是有福報,將來來世賺錢賺得好辛苦。為什麼?心不清淨,這一點就比不上談禪法師,談禪法師只一句話:「各人因果,各人負責」。我也刻了一顆圖章,就是「各人因果各人負責」,這個交代得清楚,交代得明白。

  佛法確確實實是圓滿的。法布施得聰明智慧,非常非常重要,為什麼?財布施而沒有法布施,將來得財富,財富多了,如果處置應用不得當,會造罪業。所以佛家重視法,不重視財,道理在此地。財處理不當的話會墮落,法不會,法只會幫助你往上提升,所以佛家重法。印光大師給我們的啟示,一生專做法布施,真的是一門深入,四眾對他的供養,他沒有享受,完全用在法布施上。他在蘇州報國寺辦了一個「弘化社」,就是佛經流通處,「弘化社」,印經布施,四眾同修的供養是做為他印經的經費。法布施得智慧,清淨的法施得般若智慧;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。無畏布施,看到貧窮孤寡的老人你去幫助他,生病的病人沒有醫藥費,你去幫助他,解除他的困難,讓他離開恐怖、離開憂惱,這一類的都是屬於無畏布施。他有憂慮,他有苦惱,你幫助他解決,這種布施得健康長壽。

  新加坡許哲居士,她一生所做的是無畏布施,一生辦老人院,照顧老人、照顧病人,所以她身體健康,這是她得的果報,今年一百零二歲。為什麼一百零二歲有這麼好的體力?一生沒有生過病,為什麼不生病?一生照顧病人,她是誠心誠意照顧病人,跟一般護士不一樣,她把病人看作自己的父母、兄弟姊妹,真誠心去照顧。她還想辦老人院,把老人看作自己的父母,讓他能夠得到天倫的樂趣,她是這樣的心,這是無畏布施,果報得健康長壽。所以佛跟我們講道理,理明白了,我們真的要想得財富、得聰明智慧、得健康長壽,那你就好好的修這三種布施,你就得到了。種什麼樣的因,得什麼樣的果報。

  三種布施裡頭最殊勝的是法布施,所以從前我們年輕的時候,跟李炳南老居士,老居士非常慈悲,對於年輕人愛護,看到我們年輕人福很薄、短命,他老人家一看就看出來了,薄福短命之人。他對這些學生勸他發心講經,講經的功德是法布施,那是第一功德,比印經布施的功德還要殊勝,可以轉禍為福、轉短命為長壽、轉貧窮為大富。我們在一塊的時候有好幾個,我也是其中之一,沒有福報,短命相,他特別鼓勵我們、勸導我們學講經,轉自己的業報。我們聽從他老人家的話,我們轉的效果比袁了凡先生殊勝太多,真的得到效果,這是我們感激老師;不是老師的勉勵,我們不知道這種修學方法,不知道轉自己的命運。我們轉的,現在是真的明瞭不是轉的這一生,總的轉過來了,來生無比殊勝。我們欣欣嚮往極樂世界,有堅定的信心,決定得生,這是老師的指引、老師的勸勉;勸我們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未必有把握,在講席上這四十多年磨鍊下來的時候,肯定有把握。這些道理愈來愈清楚,方法愈來愈明白,這是老師的指引,老師的教導。沒有親近這些善知識,我們怎麼可能明白這些道理?怎麼可能懂得這些修學的方法?確確實實我們收到果報了。

  末後這一句是講果德,『令眾生歡喜解脫』,我們自己修學的成績讓大家都看到,佛家講三轉法輪,最後作證轉,自己給大家做證明、做榜樣。像其他一般宗教講的見證,為大眾做見證,這才令大眾深信不疑,才真正令大眾生歡喜心,他也發心向學了。尤其是生活在困境,富貴人家你跟他講這些他還不太在意,為什麼?他眼前生活很舒適,但是生活在艱難困苦,甚至於走投無路的時候,那要遇到這個法門,確確實實是無比的歡欣,真正得救了,在佛法裡面講得度了。再向上提升,這就要契入經論。經論是佛陀對於我們的教誨,我們懂得佛的意思,教導我們的意思,明瞭教導我們修學的方法,我們接受了,把自己的毛病習氣改正過來,向佛菩薩學習。佛菩薩用真誠心,我們對於一切人事物用虛偽的心,這錯誤了,我們有很嚴重的問題;自己用虛偽的心自己不知道,這個問題嚴重。如果自己知道我們起心動念全是虛偽的,我們才肯改;自己不曉得,以為我對人都是真心,不知道自己的心是虛偽的,就不肯改。

  你要用真心,你是菩薩、你是佛;你是凡夫,你用的心決定是虛偽的心。為什麼?它會變,會變的就是虛偽的。你想想你的心會不會變?你對這個人好了,明天惱了,今天歡喜你、明天討厭你,這個心是虛偽心。真誠的心永遠不會變的,真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,決定不受污染。什麼東西是污染?貪瞋痴慢是污染;對一切人事物不起貪瞋痴慢、不起七情五欲是清淨;你還貪著,這佛家講「著相」,你著,一著就被污染了。你對於一切人事物裡頭還有高下,不平等,不平等是妄心,真心是平等的。真誠心是平等的,真誠心是清淨的,真誠心是慈悲的,愛護一切眾生。他造罪業還是愛護他,他背叛你,還是愛護他,沒有分別,就像慈母對她的兒女一樣,兒女再悖逆、再不好,她還是關心、還是愛護他。我們從這個地方體會到慈母對她的兒女,那個兒女很幼小,從這裡看到她那是真心,她那不是妄心。

  我們在這個地方學習,學習諸佛菩薩能隨一切緣,學習諸佛菩薩跟什麼人都能歡喜和睦相處,為什麼?他用真心。我們為什麼跟人家不能相處?我們用妄心,妄跟妄產生衝突,真跟妄不產生衝突,要從這個地方學,就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。大乘教裡面,佛教給我們跟一切眾生往來、跟一切眾生接觸,用四攝法,四攝法真心才能做得到,妄心做不到。妄心四攝法,那是拿它做一種欺騙眾生的手段,造無量無邊罪業。四攝法裡面,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交際法,四攝法實在話就是交際法,是佛菩薩的交際法,對一切眾生往來交際他有辦法。頭一個「布施」,這個布施以前我講得很通俗,布施是什麼?請客、送禮。你跟人家交際應酬,這是頭一步,常常請他,常常送點禮,感情就拉攏了、就好了。佛用這個方法對一切眾生,他要教化這個眾生,接引這個眾生,首先跟這個眾生要建立很好的感情。我們跟不同的宗教、不同的族群,要跟人家往來,首先要去拜訪,要送禮,以後要常常往來。

  第二種方法是「愛語」,從真誠心愛護對方,他才會受感動。愛語不一定句句話都是好聽的,是真正對他有利益的,教訓他、責備他都是愛語。但是要觀察,就是你跟他交情的淺深,他能夠接受多少,言語要有分寸;不能說的超過他能接受的程度,那就錯了,那就起反作用。他能接受多少,跟他說多少,看他不能接受的不說。第三個方法「利行」,就是我們所作所為,對他肯定是有利益的。第四個是「同事」,同事我們不必講得很深,我講得很淺顯,共同生活,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,共同生活在這個地區、在這個國家,處處要為大局著想,不要斤斤計較小我,不要斤斤計較私利。佛教給我們這四個方法,這四個方法如果你要會用,用得很恰當,走遍全世界無往而不利,再凶惡的人你都可以跟他拉拉手做好朋友,他也會幫助你。可見得問題都在自己,不在別人,不在外面。孟子說得好:「反求諸己」,樣樣回過頭來自己想想,我應該怎麼樣做,才能在各種不同複雜的環境之下,我們把事情做好,能夠行得通,這是真正的智慧、真正的學問。佛在經典都是教我們這個,你要是真懂得,學會了,你真的會生大歡喜心。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