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五十五卷)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12-017-0055

  請掀開經本第三十面,倒數第三行:

  【復有無量主方神。所謂遍住一切主方神。普現光明主方神。光行莊嚴主方神。周行不礙主方神。永斷迷惑主方神。普遊淨空主方神。大雲幢音主方神。髻目無亂主方神。普觀世業主方神。周遍遊覽主方神。如是等而為上首。其數無量。能以方便普放光明。恆照十方相續不絕。】

  到這裡是一段。「主方」,用現代的話來說,就是主導一方,或者是主導一個時代,這裡面包括的範圍很廣,譬如學術、科學、技術,乃至於工商,甚至還包括政治、軍事、國際關係,所以主方神所含的內容非常之多,幾乎每一個行業都離不開。只要他在這個行業裡面,有很大的成就、有很大的影響力,這種人物都可以說是主方神,這也是諸佛如來示現這種身分來度化一類的眾生。第一句是說出他的數量,『復有無量主方神』。無量或者是無數,意思都是顯示盡虛空遍法界,告訴我們《華嚴》這個法會,決不能夠侷限在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入定,認為這個局面就很小了。因為他稱性,既稱性就沒有大小、沒有遠近、沒有內外,所以每一個團體裡面的人數都是指向圓滿的虛空法界。

  我們看下面列舉十位上首表法,從十位上首德號當中,我們要細細去體會、去學習。第一尊,『遍住一切主方神』。「一切」,當然是多的意思,到底是什麼東西多?如果就學術上來講,我們今天講的科目,學校裡面所排的科系。一切科系,豈不就是一個圓滿的學校嗎?像一所大學,它裡面分很多學院,院裡面還分很多學系,系裡面又分很多科目,這就指一個完整的,這在學習的過程當中。學習之後,當然一定是學以致用。講到致用,那就是我們社會上各種的行業,「一切」也把各種行業全部包括在其中,連我們出家人這個行業也不例外,也在其中,這是一切的意思。如果就理上來講,也能夠講是一切理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真正可以說一法都不漏。「遍住」,住是什麼意思?佛在《般若經》上告訴我們,教給我們要無住,此地教給我們遍住,跟《金剛經》上的教誨是不是矛盾?確實有些人拿這個經跟《金剛經》一對照,「釋迦牟尼佛說話顛三倒四,一會兒教我們住,一會兒教我們不可以住,到底是住好還是不住好?」實在說,佛沒有說錯,我們自己讀經的人錯會了佛的意思,怎麼可以怪佛?遍住就是無住,這個意思能懂嗎?

  早年我在講席當中曾經說了一個比喻,我說自私自利,自私到極處就是博愛,今天在華嚴會上,這個意思應當不難體會,為什麼?《華嚴》教我們入不二法門。住跟無住是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;同樣一個道理,自私跟博愛是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;要是把這個二法融合成一法,那就是佛法。佛教給我們「應無所住」,不可以住在一法上,住在任何一法都是錯,你要是遍住一切那就沒錯了;遍住一切,無住,無住任何一法。我們聽話要會聽,因為你偏住在一法裡面,那就是私,那是煩惱,你有偏愛,你有偏心;如果是等念一切,這不就是博愛嗎?所以無住是無住任何一方。世尊要不能夠遍住一切,他就沒有必要去普度眾生,何必去找這個麻煩?這個慈悲就沒有了。大慈大悲是等念眾生,平等的關懷一切眾生,愛護一切眾生,幫助一切眾生,這就是遍住的意思。這個道理一定要搞清楚,決定不能產生誤會。由此可知,此地這個句子跟《金剛經》上「應無所住」,不但沒有衝突,可以互相闡明、互相解釋。什麼叫遍住一切?無住生心就是遍住一切。什麼叫無住生心?遍住一切就是無住生心。是一個意思,決定沒有矛盾,決定沒有衝突,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。

  有人寫信來問我,說我講經曾經說過,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少一事不如無事」,修清淨心重要。他舉個例子說,現在大陸上這麼大的災難,水患,我們就看著不動,不要理它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少一事不如無事。這種人聽經可就很麻煩,我們對於大陸上這些災難,積極在籌款、在救濟,哪有能說是坐著不動的道理?於是他的疑問來了,我們這個叫不叫攀緣?我們常常講隨緣而不攀緣,這是不是攀緣?不是,還是隨緣。他連隨緣、攀緣兩個名詞意思沒搞清楚,所以就錯解了意思。我說的意思他都錯解,佛說的意思焉能不誤解?所以講解一定要講得清楚,聽一定要聽得周圓,不可以斷章取義,斷章取義就會產生很大的誤會。

  佛教給我們,隨緣而不攀緣是對自己,自行。佛法講作用,從體起用,用有兩方面:一個是自受用,一個是他受用。菩提心不是說得很明顯嗎?《觀經》裡面講的至誠心,真誠到極處,這是菩提心的體,本體。從體起用就說了兩個;深心是自受用,迴向發願心是他受用,這個不可以顛倒。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裡面講,直心,他說的直心就是經上講的至誠心;深心,經、論相同;第三個他受用,大悲心。由此可知,迴向發願心就是大慈悲心。經、論合起來看,就很清楚、很明白。我們對自己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少一事不如無事;對大眾那可不行,大眾要面面替他顧到。如果今天李木源居士學了佛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少一事不如無事,我們還要搞這個講堂幹什麼?還要搞什麼彌陀村?不要搞了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那是為眾生,為眾生要盡心盡力,不攀緣,隨緣。今天我們這個道場建立,念佛堂、講堂、彌陀村它緣成熟了。緣成熟是看看可能成就,沒有什麼太大的障礙,要全心全力去做。與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」有沒有衝突?沒有,自己沒事,忙著別人的事,忙著大家的事,與我自己不相干。彌陀村建好了,大家的福報,眾生的福報,這一個時代大眾的福報,我們遇到這個緣把它促成而已;自己不可以居功,我們只盡心盡力去做。為什麼要盡心盡力去做?你過去發過這個願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這是度眾生,幫助眾生、成就眾生,所以盡心盡力去做。這裡面自受用跟他受用要能辨別清楚,然後就知道沒有矛盾。

  一切諸佛與這些大菩薩們,他們都是無念。古大德給我們解釋,無念不是什麼念都沒有,什麼念都沒有就變成無想定,那是外道、邪道,不是正法。無念是無自私的念頭,無一切為我自己的念頭,沒有這個。為我自己、為私,那叫邪念,所以無念是無邪念,不是沒有正念;正念都沒有了,這就不是佛法。諸佛菩薩有正念無邪念,這個要搞清楚。正念是什麼?遍住一切,念念都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苦難眾生,這些人沒有得度。所以佛菩薩的心是清淨的、是平等的,常常懷這種悲願,度眾生的意念,他的心是清淨、是平等。為什麼有這個念頭,心還是清淨平等?這就講隨緣跟攀緣了。佛發願度一切眾生,並不是積極要度一切眾生,那度不來的;緣成熟了就趕緊去幫助他,緣不成熟在旁邊等,慢慢的等,不著急,所以他心清淨。不像我們凡夫心裡很著急,要趕緊去度他,結果連自己也沒度得了。所以佛菩薩的心永遠清淨,又不違誓願,這才是真實智慧,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的。念念為佛法久住世間,這是我們上報四重恩,建道場、樹法幢、演經教、勸念佛,這都是報佛恩,正法久住。另一方面,念念不捨一切眾生,佛氏門中不捨一人,平等的護念。你明白這個道理,哪一個眾生不得諸佛如來護念?平等的得到。

  為什麼有些時候有一類眾生,好像佛特別愛護他,特別加持他?有一些地區那些眾生,佛好像就沒有加持他、沒有護念他,他還在受災受難。在我們這個道場,同修們感觸很明顯,我們這個講堂、這個念佛堂,好像諸佛菩薩特別關懷,大家到這個地方來感觸磁場不一樣。其實佛對於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真的是平等的,可是我們這個地區的大眾,能感受到佛的關懷,能感受到佛的加持,是我們肯接受,佛把這些關懷的心意送過來了,我們肯接受,所以就很明顯。有些地方佛送過去,他拒絕不接受,他去關懷,他就好像感應就沒有了,就是這麼一個道理。我們肯念佛,我們肯研究教理,肯依教奉行,能信、能解、能行,得到的加持就非常顯著。如果我們對佛法排斥,不信,也不願意去研究,更不可能去奉行,佛雖然同樣關懷,你是一絲毫感觸都沒有,道理在此地。由此可知,問題出在我們這邊,不在佛那邊。我們做佛弟子要想學佛,我們的心要清淨、要平等,要普遍關注一切眾生,上至菩薩,下至地獄眾生,佛法裡面常講十法界依正莊嚴,我們要常常念在心裡頭。

  再看第二尊,『普現光明主方神』。「主方」,記住,主導一方,主導一個時代,這樣的人物都稱之為主方神。「普現光明」,這是智慧,如果沒有高度的智慧,你就不能夠主導一方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在學術裡面,無論是哪一種科系,文學也好、哲學也好、科學也好、醫學也好,任何學術你如果有特殊的成就,現代社會往往對於這些有成就的人,國際上頒發諾貝爾獎金,這個獎金是代表一種成就,諸如此類都顯示出高度的智慧。在社會我們生活層次裡面,無論過的是哪一種生活方式,或者你從事某一個行業,你有真實智慧,你在這個工作裡面、在這個行業裡面,我們常講是這個生活當中的典範,是這個行業裡面的模範,足以為大眾做表率,令大眾向你學習,你就是主導這一個行業,主導某一種方式,無不是展現出真實的智慧,高度的智慧,這是普現光明,你的智慧用在你日常生活當中。前面跟諸位舉的例子,穿衣吃飯,這是日常生活當中不能夠避免的,天天都在做的,這個生活怎樣展現「普現光明」?前面所說的,諸位要細細去想想。我們喝一杯水,每一滴水裡面都具足圓滿的六波羅蜜。抬頭、舉手、眨一眨眼睛,這裡頭也具足普賢十大願王,你能夠體會得到嗎?

  這些高智慧,諾貝爾獎金沒發現。在大乘佛法裡頭,諾貝爾獎金沒有頒發給你不要緊,諸佛菩薩頒發給你的關懷,頒發給你的護念,成就你無上菩提,使我們超凡入聖。我們原本是個凡夫,道道地地的凡夫,現在這麼一個大的轉變,從凡夫的生活轉變成佛菩薩的生活,這叫得大自在。佛法裡面常講得大善利,世出世間的善沒有比這個更善,利益也沒有比這個更大的利益,這在佛法當中才能得到,普遍示現真實智慧。在《無量壽經》裡面,給我們講了三個真實︰「真實之際」、「真實之利」、「住真實慧」,就是普現光明的意思。我們也想能入這個境界,可是想入總是入不進去。我們常說,我們希求的願達不到,必有障礙,你要把這個障礙找出來,把這個障礙消除掉,那不就沒有障礙了嗎?沒有障礙,所求一定就有應,有求必應,你的願會圓滿的。障礙出在哪裡?追究到根源,障礙出現在妄想分別執著。換句話說,你心不清淨、你心不平,心不平等、心不清淨這就是大障礙。所以佛菩薩教導我們,隨緣而不攀緣,消除障礙,我們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就能夠現前。此地雖然沒有說德能,包含在光明之中,有智慧哪有沒有德能之理?下面這一句,德能就顯示出來了。

  請看底下這一尊:『光行莊嚴主方神』。這一尊德號裡面關鍵的字眼在「行」,行是要去做,不是空口說,是要做到。不但要身做到、口做到,心要入境界,這最重要的;心入境界,身口自然就入了。清涼大師在《四十華嚴》經題裡面,給我們講得很清楚,他講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」,解釋「入」字,入有能入、有所入;所入就是一真法界,能入又分為身入、心入,然後特別強調心入,心入,身當然就入,心要不入,身怎樣也入不進去,所以最重要是心。三業裡頭意業要緊,意業才是關鍵,由此可知,行最重要是心理上的行為,心理的行為是起心動念。「光行」,光是智慧,說明這是自性般若智慧的起行,而所行的形相就是諸佛菩薩大慈大悲普度眾生,在虛空法界隨類化身、隨機演教;演是做出榜樣來給人看,表演,教是苦口婆心的勸導大家,那是光行之相。無論是體、是相、是理、是事,都莊嚴到極處。「莊嚴」這兩個字,要是用現代話來說,美好,一絲毫欠缺都沒有,美好到了極處。

  這個說法大家聽了未必能落實,我們還要說得清楚一點,說得更明顯一點,怎樣落實到我們現實的生活之中?這四個字「光行莊嚴」,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這就包括我們全部的行為,身語意三業,三業都能夠與般若智慧相應,你的三業就是光行,表現出來的這些形相自然就是莊嚴。身語意三業如何與自性般若相應?前面我們在主空神這一章講得很多,主空神這一段我們講了四個小時,目的就是希望大家明瞭如何與自性空寂之體相應。明白這個道理、曉得這種修行方法,對於我們的生活、修持有很大的幫助,不僅僅是能夠提升我們的境界,而且是有效、快速的幫助我們提升。像這些理事,這個經往後還要不斷多次的重複,古時候的印度人跟中國人不一樣,中國人不喜歡重複,不喜歡這麼麻煩,印度人喜歡重複,不怕麻煩。我們仔細從旁邊去觀察,印度人可愛,我們中國人不如。中國人的言語文字,雖然極力講求要求的是簡要詳明,實在說只有少數人得利益,大多數人得不到利益。有幾個人聽一遍他就開悟?畢竟是少數。印度人之可愛,他不怕麻煩,他喜歡重複,一遍沒聽懂還有第二遍,第二遍沒聽懂還有第三遍,釋迦牟尼佛很有耐心,可以重複一百次、重複一千次、重複一萬次,一直等到聽眾大徹大悟為止,這是佛的教學比孔老夫子教學慈悲得多。我們看《論語》,孔老夫子教學,他對於學生的要求,「舉一隅,不能以三隅反者」,孔老夫子不教了。像這個房子四個角,告訴你這邊這個角是九十度的直角,孔老夫子教你這一個,你就應該聯想到那三個也是這樣的,孔老夫子教你。如果教你這一個九十度的直角,你再問:老夫子,那一邊呢?老夫子說:你笨蛋,不教你了。可是釋迦牟尼佛教,釋迦牟尼佛不怕麻煩。這就說明釋迦牟尼佛比孔子慈悲多了,不怕麻煩。這是我說古印度人可愛之處。

  這個地方講智慧有淺深、有大小的差別。其實智慧哪裡有什麼淺深大小?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煩惱習氣、妄想執著有輕重差別不同,我們煩惱重的人,智慧就顯得小,煩惱輕的人智慧就顯得大,就這麼個道理。所以佛教給我們一定要斷煩惱,要除習氣。而斷煩惱除習氣的方法很多,所謂是八萬四千法門、無量法門,在所有一切法門當中,諸佛如來又告訴我們,念佛的方法最殊勝、最妙,我們今天採取這個方法。所以念佛的時候萬緣放下,什麼都不想,只想著這一句佛號,把這句佛號念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個樣子,久而久之,你就會開悟、你就會明白。參禪的目的是開悟,念佛的目的也是開悟;但是參禪如果不開悟,他就沒有功德,念佛的人不開悟也能往生。正因為這個事實,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勸我們念佛,不開悟能往生,生到極樂世界,古大德常說,「但得見彌陀,何愁不開悟?」在這個地方不開悟沒有關係,往生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就會開悟,這是個特別法門,其他法門所不能比的。你表現出來自然就莊嚴,你的行誼自然就可觀,這是光行莊嚴主方神所表的意義,我們應當懂得怎樣去學習。

  再看第四尊,『周行不礙主方神』。「周行」裡面的意思很多,第一個意思「周遍法界」,確實有這個意思,盡虛空遍法界哪個地方眾生有感,他就有應,感應道交沒有障礙。像我們讚歎觀世音菩薩「千處祈求千處應」,千不是數字,是比喻,一切時、一切處眾生有感,菩薩就有應,感應道交絕不失時,這是周行無礙的意思。另外一個意思,「周密」的意思。佛菩薩度一切眾生,周密不是有心去設計的,是自自然然。我們今天講思想周密,極其微細他都想到,方法周密,境界周密,果報周密,無有障礙才能做到,才算是周行。落實在本經裡面,清涼大師給我們講四種無礙,這是諸位都熟悉的,理無礙、事無礙、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。你要問:這四種為什麼都無礙?因為都與自性寂靜之體相應,所以它是無礙的,本來就無礙。落實在事相上,小而毛孔、微塵,毛孔是正報最小的,微塵是依報最小的,大至虛空法界,都是無障礙的;不但理無礙,事無礙,事事無礙,這是跟你講實話。諸佛如來所證得的境界是無障礙的法界,無障礙的法界就叫做一真法界;才起障礙,一真就不見了,就變成十法界。「十」不是數字,我們要是把《華嚴經》上的十看作數字那就錯了;十表無量、表圓滿,數字從一到十是一個圓滿,所以十代表大圓滿,不是代表數字。

  我們初學,從什麼地方用功夫?這一點非常重要。我們看到諸佛菩薩無礙行,我們非常羨慕,何以我們自己處處全是障礙?我們生活得很苦,生活得不自在。看到佛經上所說,看多了,多了就變成麻木不仁。佛菩薩有,我們沒有,怎麼學也學不到、也學不像。其實錯在我們自己,我們不懂得從哪裡學起。天台大師教給我們學習的次第,他老人家講六個層次、六個階段,這六個階段是「六即」。第一個給我們講理,「理即佛」,是說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依正莊嚴全是諸佛如來。諸佛如來這四個字,用另外一個方法來說,真如自性,真如自性就叫做諸佛如來。諸是多,眾多眾多,眾多是從相上說。給你講真如自性,是從體上說;諸佛如來,是從相上說。體跟相是一不是二,性相一如,理事不二。所以天台大師頭一個就把這個原理說出來,理即佛。《華嚴經》上說,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有情眾生是真如自性變現出來的,無情眾生也是真如自性變現出來的,所以情與無情同圓種智。

  如果大家還要聽不懂的話,我們從比喻上說。我們用黃金塑造一尊地藏菩薩的像,這是有情眾生,再造一個茶杯,茶杯是無情眾生,都是黃金造的,一樣,沒有兩樣,重量相等,藝術價值也相等,沒有兩樣。情與無情同是黃金,同一個性體,它怎麼不同圓種智?同圓種智就同成佛道,佛道就是圓滿的智慧。這是理,理上講一切眾生統統都是佛。《華嚴經》上所說,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《圓覺經》上也有這個經文,所以一切眾生是真佛,不是假佛。不是說我們把他當作佛來看待,那你還是有分別、還是有執著,你入不了境界;他是真的,他不是假的。為什麼現的相不同?那就是諸佛如來隨類化身,《楞嚴經》上所說,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,千百億化身;千百億不一定是指數字,是種類,千百億不同種類的化身。像我們在華嚴會上看到這些一類一類的,總共有兩百多類,每一類裡面的數量無量無邊,那麼才稱之為諸佛如來。理亦如是。

  我們今天迷惑顛倒,我們的日子苦不堪言。尤其是生在現代這個時代,災變異常。所以常常接近我的同修,我都勸導大家,今天生死事小,從生到死這一生當中沒什麼了不起,事小;死生事大,死了以後再到哪裡去投生,這個事情大了。所以我們今天不怕死,想著死了以後到哪裡去?你能夠想到這個問題,能夠注意到這個問題,你有智慧,你覺悟了。在佛法裡面講,擺在面前十條路,十法界,你死了以後,你到哪一個法界去?這個要有智慧,要有選擇。每一個法界裡面又很複雜,裡頭有無量。你說我選佛法界,好,不錯。佛有無量佛,無量無邊諸佛剎土,你到哪一個佛剎土去?我們今天是老師替我們選擇的,我們依教奉行,釋迦牟尼佛勸導我們選擇阿彌陀佛的淨土。我們怕什麼?縱然災難現前,有人說這個世間會爆發核子戰爭,核子戰爭在空中爆發,我們像看煙火一樣,看得很快樂,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,一點恐怖都沒有。經上常常提醒我們「遠離恐怖妄想」,所以災難臨前不恐怖,自己才能做得了主宰。如果災難現前,自己一驚慌、一害怕,完了,三惡道去了。我們今天要鍊這個功夫,什麼樣的災難現前都不驚不怖,心是定的,有主宰,決定有好去處,很要緊、很要緊。這都是在周行無礙意思之中。特別在這個時代,我們在這個道場,尤其是這個念佛堂,放下萬緣,一心專念阿彌陀佛,這就是「周行不礙」。

  天台大師說了理,然後給我們說「名字即佛」,這名字完全沒有功夫,是在最初的修學。我們今天都是困在名字位中,所以自己的功夫不得力,困在名字位中。我們在念佛堂念佛也是困在名字位中,為什麼?口念阿彌陀佛,心不相應。在念佛堂,現在每天十二個小時念佛,如果心不相應,那就是寒山、拾得笑話我們,「喊破喉嚨也枉然」。為什麼?你是念這個名號,心不相應。要怎樣才相應?再提升一個階段,「觀行即佛」,那就行了。只要有觀行這個功夫,給諸位說,決定往生。諸位要知道,名字位中不能往生,觀行就往生了。觀行位,在其他法門裡面不行,不能出三界,可是在我們淨土法門叫帶業往生;觀行就是我們所說的功夫成片。什麼叫觀行?我們簡單說清楚、說明白,這個心像阿彌陀佛,念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,就想到阿彌陀佛的教誨,就想到《無量壽經》上所說的。《無量壽經》講得太多,一下想也想不起來,如果老是在想就打妄想,又打閒岔,那念佛又夾雜。不想,自然相應,與什麼相應?清淨平等覺,與這五個字相應就行了,這就是漸漸入境界,你的心清淨了。清淨心裡面沒有是非人我,沒有貪瞋痴慢,這叫清淨。

  在念佛堂裡面,沒有是非人我,沒有貪瞋痴慢;離開念佛堂,也沒有是非人我,也沒有貪瞋痴慢,那叫觀行即。念佛堂裡沒有,離開念佛堂又有了,不行,你的功夫沒成片。所謂成片,在念佛堂,離念佛堂,一切時、一切處都是這個樣子,這才叫成片。離開念佛堂,不念佛號了,是非人我、貪瞋痴慢又起來了,不管用!一切時、一切處、一切境緣之中;境是物質環境,不論是順境、是逆境,緣是人事環境,不論是好人、是惡人;自己都能保持住沒有是非人我、沒有貪瞋痴慢,你的心確實住在清淨平等覺裡面,這個佛號有力量,功夫得力了,這叫觀行即。絕不是說你每天念佛念多少個小時、念多少萬聲,如果不相應,功夫不得力,往生沒有把握。一定要功夫得力,一定要功夫成片。這樣的功夫,在經上講,生凡聖同居土。看你的功夫淺深,凡聖同居土裡面也有三輩九品,可是這個我們可以不必介意,即使下下品往生,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平等成佛。《無量壽經》講得那麼清楚、講得那麼明白,我們要相信,經上決定沒有一句話是妄語,深信不疑。

  從觀行再提升到「相似」,相似就是事一心不亂,我們未必能達得到。但是觀行位中是任何一個人都做得到的,就是你肯不肯幹就是了,所以這個法門叫「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」,道理就在此地。其他的法門,觀行即是決定不能成就,我們這個位子就成就了。所以,到「相似」是事一心,到「分證」是理一心,分證是出了十法界,往生是生實報莊嚴土。所以我們對於理事、方法、境界,都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我們念佛才歡喜,知道自己念得是有功行、有功夫,功夫得力。分分修持,分分利益,自己圓滿的得到,他都能相應。所以周遍、周圓的意思很多,我們在此地也不過就是略舉幾端而已,細說說不盡。

  再看第五尊,『永斷迷惑主方神』。不但是要斷,要永斷。「迷惑」就是煩惱。煩惱裡面特別著重痴,痴迷,痴很難斷。貪、瞋這兩種煩惱,古德常說,雖然猛利但是好斷,唯獨痴煩惱難斷,古人有個比喻,比喻作藕斷絲連。藕斷掉了,絲還連在一起,說明痴煩惱很難斷,愚痴,愚痴也就是無明。因為貪瞋,戒定就能斷,你持戒能伏煩惱,煩惱雖然沒斷,但是它不起作用。持戒的意思廣,我們今天說持戒,特別是在華嚴會上,大家決定不可以把它坐實在戒條上,那你就錯了。戒條當然包括在其中,但是它的範圍比戒條廣大,佛所有一切的教誡都叫做戒,我們都要奉行、都要遵守,這才叫持戒。所以持戒能伏煩惱,因戒得定,定能斷煩惱;定功能斷煩惱,永斷。永斷是什麼?讓煩惱永遠不會起現行。要到什麼程度?要到四果羅漢。佛將修定,修行人修定,他們的功夫分為九個等級,像初禪、二禪、三禪、四禪,是等級。前面八個等級都不能超越六道輪迴,四禪定生四禪天,四空定生四空天,合起來我們稱它作四禪八定,這是修定的八個階段,三界之內,沒出去。第八定再加功夫,超越過去,到第九定成功了,出三界。第九定是四果阿羅漢所證得的,所以阿羅漢出了三界,超越六道輪迴了。阿羅漢的見思煩惱永斷,見思煩惱雖然永斷,迷惑沒斷,迷惑是無明,所以他能斷見思煩惱,不能斷無明。無明還要更深的定功,到定開智慧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那就斷迷惑了。由此可知,永斷迷惑,淺而言之是什麼境界?圓教初住菩薩,超越十法界,你才是永斷。如果要講到究竟處,給諸位說,要證到如來的果位才永斷迷惑。

  《華嚴經》上給我們說,無明有四十一品,菩薩有四十一個位次。這四十一個位次從哪裡來的?斷無明上說的。斷一品無明,斷一品無明就證一分法身,是圓教初住菩薩;再斷一品無明,叫二住菩薩;再斷一品,三住菩薩;斷十品,你十住就滿了。再斷一品,斷十一品就到初行位的菩薩。四十品無明斷了,還剩一品,等覺菩薩。這四十個位子︰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,四十品斷盡他就是等覺。等覺把最後一品破盡了、斷盡了,這就證得圓滿佛,就永斷迷惑,這的確不容易。所以諸位從這個地方去看,我們就深深體會到,他們這些人不是真的法身大士,所以給你講老實話,都是諸佛示現的,諸佛如來示現的。應以法身菩薩身得度者,他就現法身菩薩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法身菩薩,諸佛如來所示現的。你才知道華嚴海會是多麼的殊勝,無比的殊勝。

  我們今天要怎樣來斷迷惑?如果從研教上來下手,怕的是不但破不了迷惑,可能會增長迷惑。何以故?我們研教往往把教義曲解了,不是如來的意思,開經偈講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我們是錯解如來真實義,曲解如來真實義,豈不是增加迷惑!我在過去遇到一個學生,這個學生早年聽我講經,也跟我走得很近。以後聽說他去學密,我們就很少往來了。早年他學經的時候,他是一個教師,是個中學的教師。在台灣中上學校都有學佛的社團,學生學佛的風氣很盛,老師也學佛。他告訴我,他在學校佛學社裡面開了一門課,講《百法明門論》,他也是聽我講《百法明門論》,到學校去講。我聽了之後,我特別提醒他,我說你要特別注意,明門不要講成暗門。他聽不懂我的話,問我,什麼叫明門?什麼叫暗門?暗是黑暗,明是光明,不可以把光明講成黑暗。這個話什麼意思?會講、會聽的人,從這一百法裡面開悟,那就是明門。如果講這一百法,又把這一百法一條一條記得很清楚,那就變成暗門。眾生煩惱、妄想已經夠多了,你再加一百個妄想,叫他去聽、去想,那不叫黑暗嗎?不容易,這是學教的難處。你要是不能夠正解,正信、正解、正行,你就搞錯了。今天學佛的人,學佛有那一番宗教的熱忱,但是他不是正信、正解、正行,所以佛法裡頭真實殊勝的功德利益,他沒有得到。

  如果我們用近代科學的方法來說,諸位體會比較容易一點。現在大家都曉得,我們起心動念都會發出思想的波,都會發出波,我們從醫院心電圖裡面可以看出來。如果你的心與道相應,就是與自性相應,你在心電圖之下,你那個電波畫出來的一定非常好看,它是平的,到一個時期它會震動一下,震動很微弱,幅度非常均勻,說明你的思想正常,你的心地清淨。如果這個心裡面有是非人我、貪瞋痴慢,心電圖的震動不正常,幅度很大。這個道理現在人都懂得。我們修學如果不是正信、正解、正行,你的思想波就是不正常的,跟你沒有學佛之前差不多,沒有什麼改善。果然修行功夫得力,把從前那些是非人我、貪瞋痴慢真的放下了,減少了,與正信、正解、正行相應了,你這個思想波就產生很大的變化。你心地非常平和、清淨、慈悲、充滿智慧,你的生活自然吉祥,你的工作自然如意,充滿了幸福,前途一片光明,必然是這個道理。這個就是功夫得力的現象。功夫不得力,你心裡面的念頭起伏還是那麼大,還是那麼複雜,還是那樣的不勻,功夫不得力。雖然天天沒有離開修學,沒有離開你的功課,早晚功課一堂沒缺,甚至於在我們此地念佛堂,十二個小時從來沒有缺過課,功夫還是不得力,這就是不相應。我們要從這個地方警惕,從這個地方警策自己,提醒自己。所以正信、正解、正行,重要!

  古時候社會環境單純,沒有太大的誘惑,人心厚道,聽經少也行,沒有關係。聽了之後他就能信,他就能理解,解的不多也沒有關係,他就能夠老實念。「老實」兩個字重要!老實的標準,古人所講的「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」,那叫老實。如果有疑惑、有夾雜就不老實。所以老實念,沒有一個不成就的。現代的社會跟從前不一樣,人心沒有從前那麼厚道,可以說許許多多人用心都是虛妄的,都不是真誠的,欺騙別人已經成了一種習慣。不知不覺,自自然然的它就起現行,就造罪業;雖造,不知道這是造罪業,還以為這是很正常的。而社會誘惑的力量,比過去加了一千倍都不止,所以我們在現在這個時代,不在教理上下功夫,那怎麼行?你的正信、正解一定要從經論上建立,所以現在要廣學多聞。廣學多聞,大家又要聽清楚,不是叫你一切經論都學,不是這個意思;那又把我們搞亂了、又搞雜了。我們廣學多聞裡頭一門深入,這一部經鍥而不捨,學一遍再一遍,學一百遍、學一千遍,要這樣下功夫才行。所以我們今天講多聞是遍數多,不是一部經講一遍、聽一遍就了事,那是得不到利益的。不斷的重複去讀誦、演說,這是多聞;廣,從義理上廣。

  我們在這個地方星期六講《無量壽經》,諸位聽了就知道。我聽同學告訴我,我們第二品好像講了有二十多次,是不是二十多次?在一般講,二十多次全經都講完了。這一品經講了二十多次,廣!我今天跟大家講的廣學多聞是這個解釋,一部經裡頭廣學多聞。我今天在此地跟諸位講《華嚴經》,也講得廣。開頭應當這樣講,讓大家生歡喜心,讓大家生希有心,知道這個經裡面字字句句含無量義,字字句句對我們有真實的利益,學了就用上。如果這樣的經文,這個經文好長,它不是短,太長了,有十一卷半的經文,這麼長;如果這樣的經文,都照註解含糊籠統講過去,大家聽《華嚴經》的興趣沒有了,枯燥無味,天天念這些神的名字,你就會退心。所以《華嚴》難,就難在這一關;這一關突破,後面就容易多了;這一關很難講,很不容易理解。如果這一關裡面,你能看出味道,那全經其味無窮,你真正嘗到法味,真正生起法喜,法喜充滿,法味無盡。所以深跟廣的意思從這裡說。這是我們看古人的註解、讀佛經、聽講,一定要把意思搞清楚、搞明白,不能夠誤會了。有稍稍一點偏差,往往就誤導,使我們利益得不到。利益就是我們的生活,佛法沒有離開我們現實的生活;換句話說,就是教我們怎樣生活,教我們怎樣過日子,這是佛法。

  再看底下這一尊,『普遊淨空主方神』。「普」是普遍,「遊」是遊歷。第六尊菩薩跟前面第四尊「周行不礙」意思很接近,普遊就是周行的意思。這個地方說出兩個字,一個是「淨」,清淨,一個是「空」,空寂。淨是從事上講的,空是從理上講的;心要空,心不能有,有就壞了;事,事是有,事要清淨。事如何才能清淨?事與理相應就清淨,不相應就不清淨。怎麼樣相應?與空相應。《般若經》上告訴我們「三輪體空」。佛舉了一個事來做比喻,布施,舉這樁事情來說明三輪體空。布施,有能布施的人,有所布施之物,還有一個能接受布施的人,三方面,布施這樁事才做圓滿了。怎樣叫體空?體空不執著,離分別執著,這就是空了。可見得不是事空,是觀念空。不執著能施,我布施,不執著我,能施空;也不執著所布施之物,確實布施的有物,不執著這個物,也不分別這個物,這布施之物空;也不可以分別執著接受布施的那個人。事要不要做?事要做,天天在修布施。所謂布施即無布施,天天在做,事上有,心裡痕跡都不著,這叫做三輪體空。那麼你所布施的,這叫淨施,三輪都與空理相應,也就是說都能夠離分別執著,你的心永遠清淨,心裡面痕跡都不落,這布施三輪體空。

  持戒也如是。戒要不要持?持,嚴持戒律。嚴持戒律,不著能持的人,也不著所持的戒,持戒三輪體空。然後是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,無有一法不是三輪體空。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日常工作之中,點點滴滴要做得很認真,要做得很確實,不是叫你什麼都不做,那你就完全錯了。事要做,認真努力的去做,利益眾生、利益自己,所以要做。雖做,他不著相,他沒有妄想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所以叫三輪體空,他所造的這些就叫做淨業。你們常常聽到有善業、有惡業、有淨業。什麼叫淨業?不著相,善、惡業統統是淨業。一有分別執著,這個業就有善有惡;如果你要是不執著,善、惡業都是淨業。

  這個話好像又很難懂,善業說淨業,怎麼惡業也是淨業?《華嚴經》到末後有三位菩薩是專門做壞事的,做貪瞋痴的。在五十三參諸位所看到,甘露火王瞋恚,勝熱婆羅門愚痴,他們是搞貪瞋痴的。他們貪瞋痴是淨業,他不是惡業。我們搞貪瞋痴要墮三惡道,他們搞貪瞋痴成佛去了,作菩薩去了。為什麼?三輪體空。為什麼要現貪瞋痴這個相?度那一類的眾生,有一類眾生非用這個方法度他不可。他是用這種手段去度化眾生,心地一塵不染,所以它叫淨業。由此可知,無論是善業、無論是惡業,只要達到三輪體空都叫淨業。與空相應,這個空不是頑空,這個空是真空;真空就是自性的寂靜,在菩薩五種忍裡面是寂滅忍,清淨寂滅,空是這個意思。與這個空相應,你的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都叫做淨業。

  業是造作,你不是沒有造作,你的造作是清淨的,是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。作是真在做,為什麼叫無作?心裡沒有分別執著,那是無作。所以作跟無作是同時,它不是兩樁事情,它是一樁事情。這個道理,這樁事情落實在我們生活上,落實在我們工作上,落實在我們處事待人接物上,你全修的是淨業。你修淨業,你是淨業菩薩,你不是凡人。淨業菩薩是法身大士,超越十法界了。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的,這也是周遍法界,這裡面細說就說不盡了。「普」這個字就說不盡了,我們要細心去體會,要把它落實在自己生活上,你才能真正得受用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