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00九卷)  2003/4/16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1009

  諸位同學,請看十方雲集,清涼大師《疏鈔》第四段,北方寶首菩薩,我們還是從這段念起。

  「寶首者,真俗無違,可珍貴故,善知業果,不犯威儀,性相無違,唯一乘旨,是為唯嗅薝蔔華矣」。這一段先介紹上首菩薩,寶首。大師在此地跟我們說真俗無違,這才是可珍可貴,才是真正的寶。在前一節也跟諸位同學說明過,覺悟的人對於世間所謂七寶並不重視,重視的是性德之寶,性德起用就是真俗無違。真是隨順性德,俗是違背性德,就性德而說,哪來的順違?順違都是情執。所以要真正能夠做到世出世間一切法圓融自在,唯有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時候真俗沒有了,違順也沒有了。這個境界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,法身菩薩摩訶薩的境界,這是可珍可貴。

  佛號威儀智佛,善知業果,不犯威儀,著重在善,善知,對於業果的性相作用徹底明瞭。不犯威儀是大慈大悲教化眾生,心行與性德圓滿相應,那是自然的威儀。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他老人家所示現的,我們把它記錄下來,就是戒律,就是威儀。而在世尊本人,那完全是自然的,念頭都沒有生一個,沒有起心動念過,真正是「隨心所欲不踰矩」。這是威儀智佛。

  下面是講世界,這個世界是薝蔔華色。佛經裡頭常常看到「薝蔔華」,古大德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說,古印度的薝蔔花跟中國所說的梔子花很接近。是不是就是中國的梔子花,沒有人去做考證。梔子花在中國可以入藥,中藥裡頭有,這個花也是為大家所喜愛的。它在此地表什麼?表性相無違,表一乘宗旨。唯嗅薝蔔華,是不是只有薝蔔華表一乘?佛講經說法,往往是就近隨拈一法來做比喻,性相無違,理事不二,這就是一乘宗旨。相從哪裡來的?心性所現的,心性所變的。性不離相,相不離性,佛用花來做比喻,把花看作相,把香氣比作性。由此可知,唯嗅,你嗅一種花,就與這個比喻相應;同時有兩、三種花,這個性相無違、一乘宗旨就比較難體會。這裡面實際上是教導我們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它裡頭含這個意思在。我們用梅花可不可以?當然可以。用蘭花可不可以?這都很香,這種香氣都是令人喜歡;梅花的香氣,蘭花的香氣。但是一種花容易體會到性相不二,理事一如。你明白這個道理,哪一法不是這樣的,法法皆如,法法皆是。所以從一門悟入,門門都通達明瞭。所以世界是薝蔔華色。

  第五段是東北方,上首菩薩是「功德首」。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「了達如來應現說法之功德故,即是明於法相」,這是功德首。他明瞭,他通達,如來隨順眾生之感,他就應現。現是現身,現什麼樣的身,看眾生什麼樣的感。眾生之感,有時候是有心的,有時候是無心的;有心,顯感,無心的,冥感,佛都有應,感應非常微妙。學佛的四眾同修,大概遇到有希求、遇到有困難,都在佛菩薩形像面前祈禱,祈禱是顯感。還有一種,自己根性成熟了,自己並不知道,佛知道。所以,雖然你沒有求,沒有這個意念求佛,你的善根成熟,佛也來應。應是顯應,是冥應,我們不知道,佛知道。

  所以佛經裡面常講,十二分教,其中有一分叫無問自說,《阿彌陀經》就是屬於這一類的。沒有人啟請,沒有人問,佛主動叫著舍利弗跟他說,像這一類就是冥感顯應,佛來跟他說法是顯應。冥感冥應,這個應不明顯,我們自己也沒辦法知道,多!一切眾生起心動念,心的波動就是感,佛就有應。眾生的心是動的,佛的心是靜的,靜能應動,這個道理與事相菩薩明瞭、菩薩通達,知道佛現身應現。像《普門品》裡面講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,那是三十二大類,每一類裡面不知道有多少!佛能應眾生之感,菩薩亦能,緣覺聲聞亦復如是。

  這個地方是說菩薩,功德首菩薩,法身菩薩,不是普通菩薩。但是在此地示現的,他是信位的菩薩,他代表信位菩薩,這一點我們要知道。這不是很明顯的跟我們說明嗎?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,他表這個。應現說法之功德,這個功德不是僅說說法的功德,應現的功德都在裡頭,它是貫上面兩句。諸佛應現的功德,諸佛說法的功德,他都明瞭、都通達了,所以他信。我們一般信心很不容易生起,有許多同學來問我:信心怎樣生起?這個問題問得好,很想生信心,信心生不起來,這是事實真相,我們自己都經歷過。想想我們自己的信心是怎麼生起來的?看看經裡面佛菩薩是怎麼教我們的?佛在這個經上說,聞法、說法,你的信心自然能生起來。你今天來問要怎樣生起信心,這一問很難得,難得在哪裡?你想有信心!只要有這個念頭,你就開始覺悟了,這很可貴。過去從來沒有這個念頭,現在豁然生起一個,「我對佛法怎麼樣才能夠信,真正相信」,這念頭不簡單。當然絕大多數的人,是從聽經、讀經起這個念頭。

  真正信心怎麼樣生起來?經上給我們講,說法!這個說法,就是一般大乘經上所說的「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」。為人演說裡頭,中國古德所謂教學相長,老師教學生,學生資助老師,彼此雙方面都不斷向上提高境界,他的信心生起來了;信心堅定、堅固了,信心清淨。《般若經》上說的,「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」,生實相,那你的信心是真的不是假的了。為什麼?我們在這個經上看到的,《華嚴》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們的信心是依根本智生起的,根本智就是實相。所以我們明瞭「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」,生實相這個信心才是一乘法裡面的信心。這個信心一直貫到如來地,不是侷限在十信。十住是這個信心,十行也是這個信心,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不離信心。這個信心是清淨信心,生實相的信心。

  所以說,「即是明於法相」。「又了佛德,心明白也,若有此智」,這把佛的德號說出來了。東北方這一尊佛號是明相智佛,你看看明於法相,明相,又了佛德,心明白也,若有此智。這個地方有明、有相、有智,但是它沒有連在一起,在這一個句子裡面,我們讀到了。明相智佛。

  下面這一句是講剎土,青蓮華色。「如青蓮華,最為第一」,大乘經上常常講四色蓮花,四色蓮花,青蓮花為第一。實實在在講,這裡頭是表法的義趣。有人喜歡紅蓮花,有人喜歡白蓮花,有人喜歡黃色蓮花,蓮花的顏色非常之多,《彌陀經》上只舉四種顏色。世尊在楞嚴會上,問這些聲聞菩薩們:你們怎麼得道?每個人都說他的法門第一,沒有第二的。我們要明白這個意思,所以讀經不能有分別執著。這些人喜歡這個法門,這個法門第一,那些人喜歡那個法門,那個法門第一,佛法之殊勝無比,真的就在此地。

  《華嚴》裡面講的,主伴圓融,主就是第一,伴是陪伴他的人。這個第一不是只有他是第一,人人可以做主,人人也都可以做伴,這平等法。譬如在這一會,毘盧遮那佛為主,其餘一切諸佛是為伴;如果在另外一會,釋迦牟尼佛為主,毘盧遮那佛也為伴,這才平等。什麼時候為主,什麼時候為伴,總在因緣不同,沒有固定的,我們修學法門亦復如是。佛講八萬四千法門,一個法門是主,其他一切法門都是伴;主是我們主修的,伴是選修的、助修的。我們以《華嚴》為主,這是主修的,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的一切經,都是我們的參考資料,都是伴。我們修淨土,以《阿彌陀經》為主,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也是伴,也是屬於我們修學的參考資料,真平等!

  這個主,佛法裡頭講的,特別是密宗裡面講的本尊,本尊第一大沒錯,你要不把他擺在第一,你怎麼能成功?但是你不要執著,我的本尊第一大,其他一切都不如,那你完全錯了,平等平等。你修觀音菩薩,觀音菩薩是本尊、是主,一切諸佛如來、一切菩薩都是伴。但是你要曉得它是平等法,所以本尊,任何一尊佛菩薩都可以稱為本尊,它是平等的。我們學要跟一個人學,初學,你總跟一個老師,你跟兩個老師,麻煩就來了。兩個老師意見不一樣,想法看法不一樣,你到底依哪一個?你要是都依,就亂了,只能依一個。依一個,你才能得定,你才能開慧,慧開了以後,就全部通達了,平等就現前了。

  在我們這一大單元裡面,講的兩重因果,前面講差別因果,後面講平等因果,這裡頭其味無窮。差別因果從事上講的,平等因果從理上講的。大家千萬不能夠誤會,這個經上只有「普賢行品」、「如來出現品」是平等因果,其他從「如來名號品」到「隨好光明品」,這二十九品是差別因果。你要曉得平等是差別當中的平等,差別是平等當中的差別,平等、差別不二,要懂這個意思。每一個位次裡頭都有差別,都有平等,每一個法門裡頭都有差別,都有平等。相有差別,理是平等的。

  經論上常講性相、理事,在因果裡頭講,有的時候因平等,果差別,有的時候果平等,因差別,你要面面都看到。性相、理事、因果面面都看到,你的智慧真開了,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,染淨兩邊都離開了。差別跟平等是兩邊,《般若經》上講到最高的境界,兩邊不立,中道不存,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。這真的通達,真的明瞭了,所有一切現相、言說都是方便法。這方便法的作用、目的是什麼?目的是幫助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覺悟,幫助他覺悟的。這就是無量無邊的法門。無量無邊法門是真的不是假的,不是隨便說的,是事實。歸納為八萬四千都是確有其事,不是隨便說的,所以才講入道有多門,歸元無二路。《華嚴》裡頭常說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。什麼時候你能夠入不二法門,就明心見性了,問題就解決了。大乘佛法最忌諱的是分別執著,記住,《金剛經》上常說的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法是佛所說的一切法,佛所示現的一切相,不能執著。諸佛如來、菩薩示相不能執著,說法也不能執著。最貴的,你要體會他的真實義,現相的真實義,說法的真實義,願解如來真實義。這一點才叫真正可貴,這才是真正第一。

  看第六段,東南方,第五段是東北方,第六是東南方。「目首,福田照導,如目將身」,這要智慧。人,世間人都想修福,福怎麼修?沒有智慧的人修不到福,為什麼?他不認識什麼是福田。這個福田是比喻能生福德,他不認識。佛在一切經教裡頭給我們說(常常講的)三種福田:第一種父母,孝養父母,父母是福田,孝養父母是福田,恩田;第二尊敬師長,這裡面包括三寶,布施供養三寶,這是敬田;第三種是救濟一切窮苦,悲田。這三種是福田,你要修福,你要懂得在這三大類裡面,你才真正種了福。但是這個事情要是沒有人教,誰懂得?現在的年輕人自己學業完成,長大可以獨立了,娶妻生子,父母就忘掉了。兄弟姊妹就跟陌生人一樣,起心動念完全在利上,道義沒有,只有利害;有利,彼此互相有利用,還是兄弟,彼此沒有利用價值就不往來了。不但跟兄弟姊妹不往來,跟父母亦復如是。父母還有利用價值,還值得往來,沒有利用價值了,就忘得乾乾淨淨。現在是這麼一個社會。

  早年我在美國,韓館長常常跟我講:你看看,小孩娶妻生子了,把母親接到外國跟他們一起來共住,他為什麼沒有想到父親?母親是最靠得住的傭人。給他管家、燒飯、帶小孩,義務的,不要花錢,要不然他花錢請工人,工人未必可靠。完全是利用,哪有什麼孝心!韓館長很有智慧,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反正彼此利用,老太太也藉機會到外國去玩玩,現代社會!所以人活得很辛苦,沒有福報。不孝父母,不敬師長,不敬三寶,對於貧窮沒有慈悲心,只知道自己的利益,這是現代社會!所以種福田,沒有智慧你不認識福田,你到哪裡去種?你的福報從哪裡來?

  目首,清涼這裡講得好,「如目將身」,將是帶領。眼睛是表智慧,它看得很清楚,它來領導這個身,身可以到達。你有智慧的眼,你能看清哪個地方是福田,你的身才能到達福田那個地方去種福田,取這麼一個比喻。佛教導我們修學,這個教誨跟中國古聖先賢的理念完全相同,所以佛教傳到中國,受到中國朝野的歡迎,有道理。中國這個社會,佛教沒有傳來,中國古聖先賢們就教人要孝順父母,要尊敬師長,要悲憫鰥寡孤獨,跟佛的教法完全相同。

  佛教傳到中國,能夠在中國生根茁壯,開花結果,這是什麼原因?我們知道佛教的傳播,釋迦牟尼佛在的時候就已經向四方傳播,為什麼只有在中國有這麼大的成就?這就好像植物移植一樣,中國的水土非常適合這個植物的生長。中國古聖先賢在這裡已經教了孝親尊師,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,佛法是師道。中國古時候的教育最重視孝親尊師,所以它到這個環境來,是非常理想,它有不可思議的成就。其他地方沒有這個環境,逐漸逐漸枯萎了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接著請看第六段。

  「目首,福田照導,如目將身」,接著看下面,「平等福田,為究竟智,是最可重,故云金色」。金色世界,我們在這裡看到兩次,第一次是東方,東方是金色世界,這個地方意思跟東方相同,用金色世界。平等福田是究竟智,這樁事情使我們想起世尊在《四十二章經》裡面,曾經舉例說布施供養福,布施。布施惡人不如布施善人,布施善人不如布施阿羅漢,布施阿羅漢不如布施菩薩,布施菩薩不如布施佛陀。最後講的什麼?如果用平等心來布施,這真正是最為第一。我們一般人都有個分別心,沒有平等心。平等心最可貴,平等心是佛心。

  在大乘經裡頭,世尊常常跟我們講十法界的業因。為什麼會有十法界?現在我們知道了,十法界是唯識所現的,也就是佛在經上常講的從心想生。十法界、無量無邊的法界從哪裡來?心想生。心要是不想,不想是一真法界,所以無思無想無念可貴。但是這些話又怕大家聽了產生誤會,這是佛法的難處!你誤會什麼?好,我從今天起什麼都不想了,一切念頭統統放下,變成什麼?變成無想定,無想定將來果報在無想天,外道天,又錯了。到底怎樣才對?大乘法裡教給我們,想跟無想是平等的,念跟無念是平等的,說跟無說是平等的。所以說,說而無說,無說而說,聽而無聽,無聽而聽,一真法界裡面沒有對立。

  有無是對立,《壇經》上六祖能大師說得好,那個意思很深。印宗法師是個講經的法師,知道惠能大師是從黃梅得法的弟子,五祖把法傳給他,真正明心見性的人。他向他提出一個問題,問他:禪定解脫(這佛門常常說的),五祖怎麼講法?惠能大師的答覆簡單明瞭:禪定解脫是二法,佛法是不二法。印宗法師聽了開悟了。我們今天難在哪裡?難在妄想分別執著打不掉,斤斤計較這些言說名相。

  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上告訴我們,教我們怎樣聽經,用什麼樣的態度來聽經,用什麼樣態度來學佛。他說了三條:第一個離言說相,你聽經不要執著言說,你要把言說裡頭的意思聽懂,言說是表達意思的,意思重要,言說不重要;言說記錄下來,文字是言語的符號,用符號把這個言語記錄下來,這就變成文字,變成經典。言語不能執著,文字也不能執著,文字是言語符號,離文字相。要不要言語?要。要不要文字?要。要,不能著相。第一條,你要懂得。

  第二條離名字相。佛跟我們講經說法,立了很多很多的術語,這個術語是為了表達傳遞真實智慧的一種方便,也不能執著。方老師以前告訴我,他所看到的,他在佛法裡下了不少工夫,讀了不少經論,各宗各派的典籍他都涉及。他老人家說,所有佛教各個宗派,唯獨《華嚴》是開放的,用現在的話來講,真正是民主自由開放,這裡面有真東西。其他宗派都是過於保守,傳到中國來,中國人繼承之後,依舊守住古印度祖師大德的思想,不像《華嚴》。他講,墨守成規,使它沒有辦法發揚光大。這是方先生對於一些佛教宗派的批判。這是他的看法,我們想想不無道理。所以馬鳴菩薩教我們離名字相。

  第三個離心緣相。心緣相是什麼?我怎麼想法,我怎麼看法,是自己用攀緣心去讀,這個錯了。你用這種心,這種心態,你所悟到的是你自己的,不是佛的;是你自己的知見,不是佛知佛見。佛知佛見應該怎樣?應該要放下攀緣心,我們常講隨緣而不攀緣。怎麼隨緣?我讀,一遍一遍的讀,我懂多少就懂多少,不懂的不要去研究。為什麼?一要研究的話,變成我自己的思想見解,不是佛的真實義。佛的真實義是什麼?是自性自然的流露。我加一點意思在裡面,它就變成識,就不是智慧了。這是大乘佛法最不容易的地方。

  我們真的自無量劫以來到今天,從來沒有放下過自己的意思,總是把自己意思擺在第一。這樣入如來境界,就是入自性的境界,難,太難太難了!違背了性德。所以經典展開,懂就懂,不懂就不懂,孔老夫子說「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」。不能想,一想就錯了,愈想愈訛。到什麼時候你就明瞭?古人說得很有趣味,說得很好,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,意思就明白了。千遍讀下來,你們想想看,心定了!用讀書這個方法來修定,妄想分別執著一起放下。

  用讀經的方法來放下,這是我過去講過很多次。讀經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,可是你不能用一點意思在裡頭,用一點意思在裡面,戒定慧三學全部都破壞了。規規矩矩、恭恭敬敬的讀誦是戒學;一心一意,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這是修定;經文念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沒有念錯字,沒有念漏行,那是修慧。什麼慧?根本智。所以你長年這樣子讀下去,一定會有一天豁然大悟,意思你都明白了。為什麼?你障礙沒有了。佛經裡面的意思是自性裡頭法爾具足的,不能求,求就糟糕了。

  我早年教初學的同學們,我曾經說過,一切經典沒有意思,你要知道沒有意思,你就不求解了。沒有意思是根本智,它起作用的時候,無量義。真的,我自己學習,這個經一點意思都沒有,我在這裡頭修根本智,般若無知。我跟別人講,完全能夠隨順眾生根性,可以深講,可以淺講,可以長講,可以短講。《華嚴經》照我們今天這個進度,我估計我們長講至少要一萬個小時;短講,短講一個小時也能講完。可深可淺,可長可短,無量義。對什麼樣對象,有什麼樣的講法,哪有一定!要有一定,這個法是死法,它不是活的。佛法字字句句都是活的,你怎麼能說它有意思。

  願解如來真實義,真實義是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;真實義在《華嚴經》上叫不可思議,如來的境界叫不思議解脫境界,清涼就是這樣寫法的,不思議解脫境界。我們凡夫,解脫是自由自在,我們凡夫苦惱無邊。苦惱從哪裡來的?你有思有議,自己找的。要知道真心、法性本來沒有思也沒有議,那就是它的真實義,從法性裡面流出來的現相。

  前面我們讀過「現相品」示相答,這個地方這一段,我們在前面看到世尊示現神通,神通也是現相答,這個文都是現相答前面十句問。清涼大師怕我們看不懂,在這個現相裡頭每一方,經文裡頭有八個小段,每一段都有表法的意思。因為跟初會「現相品」裡面有很多相同的地方,所以這個地方只提出上首菩薩、佛的名號跟世界的名號,只講這三個表法意思,其他的省略掉了。怎麼能執著?清涼給我們講的,我們取它做參考,然後你再看看李長者講的,跟清涼有相同有不相同,這不就是無量義!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,他們講的都沒錯。我們要多聽,要多讀,多聽多讀沒有意見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你才真正通達。你用清淨心、用平等覺對待一切法,一切法總是《大方廣佛華嚴》。

  諸法裡頭最殊勝的、最難得的,平等。福田也不例外,平等福田為究竟智,諸法平等是究竟智,究竟智佛。十法界的業因,十法界是果報,什麼原因造成的?當然有因,因很多、很複雜,最重要的一個因素,佛給我們說出,佛法界是平等心,菩薩法界是六度心。所以說一切法從心想生,我們的心平等,佛法界就現前。只要你做到平等,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統統平等,平等就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。有妄想分別執著怎麼會平等,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平等了;平等就不在十法界裡頭,十法界裡頭不平等。

  平等心現前到哪裡去?一真法界。所以華嚴圓教初住菩薩,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入平等法界。他決定沒有分別,決定沒有執著,這是一真法界的菩薩。但是無明沒有斷盡,在一真法界裡頭就是斷無明,四十一個階位,四十一品無明,破盡了就是究竟智佛;他還沒有斷盡,沒有斷盡是智佛不能加究竟。像前面明相智佛,威儀智佛,他的德號裡頭可以用一個智,加上究竟那一定是極果之位,在等覺之上。但是在此地,我們要曉得,這個佛是代表十信位,第六是代表六信位。我們曉得,這尊佛與究竟圓滿的佛果修行的方法相應,在此地的解釋,因為他是十信位的菩薩,真實的信心,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。往後到經文裡面我們還會讀到。

  這個第六信,十信位修的十種心,這一位是修不退心,究竟不退。如果我們就《疏鈔》裡頭,善導大師所講的這個意思,初信位的菩薩修信心,二信位的菩薩修念心,初信是東方所表的,二信是南方所表的,三信是西方所表的修精進心,第四是北方是慧心,南方是念心。東方是信心,南方是念心,西方是精進心,北方是慧心,東北方是定心,東南方就是我們念的這個不退心,不退是究竟位,這個信心不斷不斷的向上提升。「是最可重,故云金色」,他這個世界也是金色世界,跟東方表根本智一樣,金色世界。清涼大師底下還說到「佛為福田,以佛為境故」,所以「同上文殊依金色界」。不退心。佛是福田,佛是什麼?佛是平等,平等就是佛,我們要多想想這個意思。

  我們今天在此地參與多元文化的工作,目標是希求消除衝突,促進世界和平。我參與的時候提出兩句話,「和睦相處,平等對待」,和睦相處是果報,是我們所希求的。全世界的人類,不分國家,不分種族,不分宗教信仰,我們大家能夠和睦相處,這是我們所希求的。但是為什麼達不到這個目的?就是因為沒有平等對待。種族的歧視,宗教的歧視,強弱的歧視,貧富的歧視,你不平,和睦就達不到。

  我們中國人講和平,和是果,平是因,沒有因哪來的果。佛給我們講經說法,都是先說果,然後再說因,眾生重視果,他不重視因,所以先講果。果跟他說明,他歡喜,這個果是什麼因得來的,再說因,他就覺悟了,原來是這麼回事。你先說因,因還沒有看到果,他很難接受。這是佛對這個地區眾生應他們的機,善巧方便說法。這個話傳到日本,日本的文化是從中國傳過去的,日本人不叫和平,叫平和。你們看,日本人叫平和,平和就是什麼?平是因,因在前面,果在後面,他也有他的道理,也沒有錯。在印度、在中國,我們把果放在前面,因放在後面,和平。

  你要想和睦相處,你一定要懂得平等對待。二次大戰之前,日本人沒有能統治中國,什麼原因?為什麼元朝蒙古人能統治中國,滿清人能統治中國,都是少數統治多數,日本人為什麼不能統治?他最大的錯誤就是對待中國人不平等,歧視。所以中國人不服,中國人跟他不合作,最後他就失敗了。你看看滿清人入主中國,尊重中國人,尊重中國的文化。他們從帝王、王子、大臣統統學習中國文,統統學習中國文化,非常認真的學習,中國人看到歡喜,你學我們的東西。你從這一方面細細觀察,你就知道日本人失敗在哪裡。征服一個國家民族,不能完全靠武力,靠武力沒有用處。秦始皇就是個例子,完全靠武力,征服了當時的六國,統一了中國。但是不到二十年就亡國了,什麼原因?只有力沒有德。要靠德行,德行簡單的說,愛護別人,尊重別人,幫助別人,沒有不成功的。所以平等福田比什麼都重要,他所感得的這個世界是金色世界。以佛為福田就是以平等,以佛為境界,這個意思很深。

  再看第七西南方,精進首菩薩,「精進首,正教甚深,必在精進,能策萬行,為最勝智」。第七修迴向心,菩薩德號是精進首,他在此地表教化。正教甚深,正教就是指大乘佛法,廣義的來說,這是心性自然流露出來的正法。菩薩唯一善根就是精進,這是佛在一般經上常說的,世間法的善根有三,叫三善根。無貪,無瞋、無痴,叫三善根,反過來貪瞋痴叫三毒煩惱。換句話說,世間所有一切不善法是從貪瞋痴生的,所有一切善法是從不貪、不瞋、不痴這三善根生的。出世間大法的善根只有一條精進,精進是菩薩唯一的善根。精進能入甚深的正教,諸佛如來的教誨,進是進而不退,精是純而不雜。

  我們世間有不少學習佛法的同學,不能說他不努力,他也很發憤、也很努力,學的東西很多很雜。所以他那個進,我常講的,他叫雜進,叫亂進,他不是精進。精進怎麼樣?精進是一門,這個東西跟打仗一樣,如果你把你的兵力集中攻一點,容易攻破。你的目標太多,你的兵力統統分散了,力量就薄弱,就很難取勝。為什麼他要學得那麼多?他不了解事實真相,覺得每一個法門都好,每一個法門都想學,這個觀念錯了。一切法門都通達,這是正確的,這個想法沒錯,但是你學習的方法錯了。佛門古大德常講「一經通一切經通」,你不是要通一切法門嗎?要通世出世間法嗎?做得到,不是做不到,精進就做到。

  所以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這不是我說的,我說不出這個話。有很多人認為是我說的,這是對我的恭維,我不敢當,古大德說的。我是老師教導我的,我們當時一批年輕人跟李炳南老居士學教,李老師教導我們是一門深入,同時你想學兩部經,他不教你,不收你這個學生。你想拜他做老師,跟他學習,完全聽他的。學什麼經典,他很開明,他不武斷,你自己去選擇。但是有範圍,範圍一定在《大藏經》,你在《大藏經》裡面去選一部。為什麼定這個標準?老師告訴我們,凡是收錄在《大藏經》裡面的經典,大概都沒有問題。古來許許多多祖師大德都肯定,這個經是真的,不是假的,不是人偽造的。

  《大藏經》沒有收錄的就靠不住了,是不是別人編的,偽造的,就很難講。所以以《大藏經》為標準,讓我們在這裡面選擇,選擇自己喜歡的,適合自己程度的。他讓你選三次,你選擇給他看,他看看你的程度,看看你的根機,你有沒有能力學這個。如果覺得你沒有能力,這個太難了,你不容易學,你再去選一部。三次都選不中,老師都不同意,老師再給你選一種。總是讓你先選,老師尊重學生,同時在這裡也有測驗學生,有這兩重意思在,看看你自己有沒有智慧,會不會選擇。

  選擇的這個法門,第一個契合自己的程度,對治現前的煩惱習氣,我學了得受用,這是選擇的標準。同時又要想到現在社會風氣,我學這個經,將來講這個經,對當前社會大眾契不契機?當前社會大眾需不需要?不是隨便選擇的,我想學什麼,這個不可以。契自己的機,契現前一般眾生的機,這是我們選經的條件。而且是初學,初學不能選太長,不能選大經,為什麼?大經講的時間長,你講得好,沒有問題。要講得不怎麼好,到後頭沒有聽眾了,你怎麼辦?你想到這個問題。

  所以李老師跟我們講經,限制最長不能超過十次,最短不能少過三次,這裡頭折中的最好五次,一個星期講一次,一個月講圓滿。大概我們同學當中,十分之六、七都是五次,七次的有幾個,十次的只有一個。好像那是朱裴居士,他年歲也比我們大,學歷也比我們高,他選擇的是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,大概是十次。因為你次數少,聽眾勉強來捧場還可以,時間太長,捧場就沒有了,那要靠你的實力。老師教導我們真的是面面都顧到了。正教甚深,必在精進能策萬行,這也是為最勝智,最殊勝的智慧。

  下面「圓明可貴,故復云寶」。寶色,這世界是寶色。這一段意猶未盡,我們下一堂還從這一段講起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