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四二七卷)  2001/6/21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427

  請看「世主妙嚴品」,主方神偈頌第七首:

  【佛於一一剎那中,普雨無邊大法雨,悉使眾生煩惱滅,此雲幢神所了知。】

  第七尊雲幢大音主方神,他所修學的法門是「如龍普雨,令眾生歡喜解脫門」。在主方神這一段,我們看到經文裡面,「令眾生歡喜」這個句子,前後有三次之多,這是很少見到的。由此可知,佛陀的教誨確確實實能令眾生生歡喜心。幫助眾生斷煩惱,這樣的句子我們也看到很多。煩惱不斷,歡喜心就生不出來,要令眾生生歡喜心,一定要幫助眾生斷煩惱。菩薩在他的讚頌報告裡面為我們說明,諸佛菩薩『於一一剎那中』,這句話的意思,實際上講就是無有間斷,無有疲厭,中國古人所謂「學不厭,教不倦」,教與學是永恆的,永遠沒有間斷的。我們現在學習,上課還有下課,上學還有放假,說明我們的學習是斷斷續續的,所以成就就很困難。諸佛菩薩何以有這樣殊勝的成就?我們現在能體會得,他們成就真正的因素,是永無間斷、不疲不厭的在學習,這是他們修行證果、成就無上菩提的祕訣。佛有沒有告訴我們?告訴我們了,佛不吝法,大乘經上佛常說,菩薩唯一善根「精進」,這才叫真精進。我們對於「精進波羅蜜」這個名詞很熟,但是不懂得它的精義,它的精華、義理我們不懂得,不懂得精進的方法,也不知道精進的樣子,當然對於精進的境界,那真是一無所知,所以我們怎麼學都學不像。

  「剎那」是極其短暫的時間,佛在《仁王經》上給我們講,一彈指有六十剎那,換句話說,我們一彈指的這個時間是六十剎那,一剎那就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,我們身體健康,身子靈活,彈指彈得很快,我一秒鐘能彈四次,一秒鐘多少個剎那?二百四十個剎那,換句話說,「一個剎那」以我的標準來說,是二百四十分之一秒,這個時間多短!佛在一一剎那中,『普雨無邊大法雨』,這個大法雨是什麼?的指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佛在演說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也許有人說:「怎麼我沒有看到?我沒有聽到?」確實你是沒有看到,你是沒有聽到;可是我看到了,我聽到了。我過去跟你一樣,也是沒有看到、沒有聽到,現在我看到了、我聽到了。盡虛空、遍法界這一切形形色色,不是「大方廣佛華嚴」是什麼?佛這句話講得一點都不錯。大乘經上我們常常讀過,佛為眾生演說大法,「塵說剎說」,「塵」是比喻,像微塵那麼多,「剎」就是此地頭一句,一一剎那當中,從來沒有停止過。「剎說」是從時間上講的,「塵說」是從空間上講的,從來沒有休止過,這是真的,這不是假的。我們為什麼生活在這個當中不知不覺、不見不聞?迷了,迷了我們的心性,迷了我們自性的「大方廣」,迷了我們真如的「佛華嚴」,所以我們會受這麼多的苦難。

  我們今天展開這部經卷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這經卷裡面說的是什麼?說的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說的是虛空法界、國土眾生點點滴滴,包括自然現象,一法都不漏。佛告訴我們這些諸法它的原理、它的相狀、它的變化、它的理事因果,圓圓滿滿展示在我們面前,我們六根之所對的;如果不是世尊為我們說出來,「說出來」就是現在讀的這部經典,我們對於六根接觸的境界,怎麼能夠體現得?何以不能夠體現?從來沒有想過,從來沒有想到這就是迷。迷惑之後,我們對虛空法界一切眾生,憑著自己的妄想、自己的見解,自以為聰明,不顧事實真相,實在講是完全違背了事實真相,還自鳴得意,自以為聰明,自以為有智慧,於是我們思想錯了,見解錯了,我們言語造作當然錯了。錯了不是不現相,錯了還現相,相由心生。虛空法界的相,國土眾生的相,眼前我們生活種種現相,無一不是從心想生。我們的心善,境界是善的;我們的心惡,境界是惡的,相隨心轉,境隨心轉,佛講的這些大道理,我們總得要把它記住。常常用它在根塵相接觸的地方去參究,這樣就有悟處,就能夠入佛知見,於是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,自自然然就化解,轉煩惱為菩提。

  『悉使眾生煩惱滅』。那你要問,為什麼煩惱滅?因為你對於事實真相徹底明瞭了,煩惱的根源,煩惱無量無邊,根源就是迷,就是不覺,你現在悟了,現在覺了,煩惱的根拔掉了,這個高明到極處。斷煩惱、改惡、改過,了凡先生也講得很好,有從事上改,有從理上改,最高明的從心上改,佛在大乘經教裡面教我們從心上改、從念頭上改,比「事」、比「理」殊勝太多了。如果不是佛陀這樣慈悲教誨,我們怎麼會知道?我們的毛病習氣實在講太深太重,教我們不殺生、教我們不偷盜、教我們不邪淫、教我們不妄語,這是從事上改,很難很難,習氣太深了,今天改掉明天又犯了,現在在講堂裡面改了,下了課出了講堂又犯了,這樣的行人比比皆是。哪一人聽到一次改過,你能夠保持一個星期、保持三天?從這些地方觀察就曉得,從事上改,難!

  比「事」進一步的從「理」,明白這個道理了。譬如「不殺生」,我們想到上天有好生之德,諸佛菩薩慈悲憐憫一切眾生,一切善神也都擁護一切眾生,如果我們任意傷害眾生,豈不是得罪諸佛菩薩,得罪天地善神?我們明白這個理了,根塵相接觸的時候,念頭才一動,就想到這個道理,行為上立刻就中止,這比單純從事上改要容易多了。「事」是完全壓制自己的情識,壓制絕對是有限度的;從「理」上想通了,這正確。譬如不偷盜,我們自己本身不希望別人欺騙我們,不希望別人存心佔我的便宜,那我們要回過頭來想一想,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別人跟我一樣,我怎麼可以佔別人便宜?於是損人利己的事情絕對不會去做,我們「不偷盜」這一條清淨了。

  「不淫欲」這一條重要,古大德常常告訴我們,「百善孝為先,萬惡淫為首」,佛在《楞嚴經》上告訴我們,淫心不斷決定不能超越六道輪迴,不但不能超越,不能超越欲界,你只要淫心不斷,生生世世你的生活圈子在欲界輪迴,色界天都沒有分,色界是四禪天。大家都知道四禪天的業因是禪定,什麼叫禪?我們用很淺顯的話來說,大家容易明瞭,不受外境誘惑叫做禪,如如不動叫做定,這是實質上的禪定,這是惠能大師在《壇經》裡面講的。他老人家講這個話是有根據的,根據在哪裡?世尊在般若會上《金剛經》裡面說的,《金剛經》說了兩句話: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六祖大師所傳的禪定,是從《金剛經》上出來的。「不取於相」就是不著相,用現在的話來說,不受誘惑,世出世間一切法在你面前都沒有誘惑,禪的功夫到家了。你眼見耳聞,鼻嗅舌嘗,心裡頭如如不動,不受誘惑,永遠保持心地的清淨平等正覺慈悲,不受絲毫動搖,這叫禪定功深!而不是在那裡盤腿面壁七天、二十一天、三個月不出定,那是形式上的禪定,那是初學時候的禪定,在練習。真正的大定是行住坐臥都在定中,你懂得嗎?行住坐臥不受外境誘惑,心地清淨平等,如如不動。

  本經最後一品「入法界品」,善財童子參訪鬻香長者,這位長者修禪定的,善財童子在什麼地方去訪問他?在市場訪問他,他在逛市場,市場是商業的中心,最熱鬧的地方,我們今天講百貨公司、超級市場,他在那裡面散步,代表什麼?代表修禪定,他不是盤腿面壁,樣樣看得清楚,樣樣聽得明白,這是智慧,是後得智,無所不知;可是樣樣都不能誘惑他,樣樣都不能叫他動心,禪定功深!他的修行在那個地方修什麼?定慧雙修,這是確確實實華嚴境界,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。如果你在境界裡面,你的根塵接觸的時候,你被外面境界誘惑,起心動念了,你的禪定智慧全都沒有了,你就迷了。迷了就生煩惱,這個煩惱是什麼?七情五欲是煩惱,順你的意思起了貪愛,貪愛是煩惱、貪煩惱,根本煩惱,「貪、瞋、痴」;看到討厭不喜歡,瞋恚心生起來了,又是大煩惱起現行;自以為是的時候,貢高我慢起來了,甚至於嫉妒障礙連著起來,你就造罪業了。一個人修行必須要外不受誘惑,內不動心,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這個人就不造業了。日常生活當中表現跟一般凡夫一樣,但是人家是相上有、事上有,理上沒有、心上沒有,所謂是「作而無作」;穿衣吃飯是作,無作就是心裡沒有著相,沒有動念頭,飲食決沒有挑剔。這個好吃多吃一點,著相了,動煩惱了。

  中國人講「七情」:喜、怒、哀(哀是悲哀)、樂(樂是快樂)、愛(愛是喜歡)、惡(惡是討厭)、欲(欲是欲望,欲是希求),這叫七情。「五欲」是佛法裡面講的,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。修禪定你要懂得什麼叫禪定,你才能修,你如果連禪定的定義都不懂,你修什麼禪定?盤腿面壁打妄想那不是禪定,放腿子下來還有貪瞋痴慢,不是禪定。我們同修要曉得,我們要真修!我們用什麼方法修禪定?一句「阿彌陀佛」,怎麼修法?眼見色,耳聞聲,被外面境界誘惑了,起心動念了,趕緊「阿彌陀佛」,把心收回來,收到「阿彌陀佛」這句佛號當中,用這個方法修禪定,用這個方法修不受誘惑、修不動心。給你講修禪定,你又迷惑了;我告訴你,用這個方法修不受誘惑,心裡才一受誘惑,「阿彌陀佛」!眼睛閉起來「阿彌陀佛」!不接受誘惑,心定在這句佛號上,不起心動念,不分別執著,這叫修禪定。

  所以世尊在《大集經》上講,「念佛是上上深妙禪」,佛講得不錯,宗門講求的是修禪定,念佛何嘗不是修禪定?不但是修禪定,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這是上上深妙禪定,沒有盤腿打坐這個形式,在一切時一切處。宗門大德常講的,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一句佛號提起來就是覺,第一個念頭被污染了,第二個念頭是阿彌陀佛,就回過頭來了,回頭是岸。在什麼時候修?一一剎那中、一一事相中,無論是世法是佛法,總得要懂這個道理!要清清楚楚知道這個方法,而且時時刻刻自己用得上,功夫就得力了。能用這一等功夫,念佛求生淨土,哪有不得一心的道理?縱然是下乘功夫,事一心不亂下品的,我們一般人稱功夫成片,能得功夫成片,往生就有把握。

  前幾天有個同學來問我,他也很謙虛很小心,要問我一個敏感的問題,我說:什麼問題?他說:「法師,你有沒有把握往生?」我老實告訴他:我要沒有把握往生,我怎麼敢勸別人念佛往生?他說:「你憑什麼有把握?」我所憑的把握就是《無量壽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、《觀無量壽佛經》,這三本書是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保證書。它怎麼保證我?我對於經典的道理明瞭,方法清楚,境界清楚,我依教奉行,絕不違犯,我就有把握!而且我在講席當中常常勸勉大家,《無量壽經》所講的理論方法,百分之百的了解,百分之百的做到,你是實報莊嚴土上品上生;你對於理論還沒有完全透徹,但是你對於修行方法明瞭,依照方法修行,絕不違背,經裡面的教訓你全都做到了,你就得到保證,方便有餘土上上品往生;你對於淨宗的理論知道的有限,知道的不多,方法你能夠接受,你能夠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,認真努力,依教奉行,斷惡修善,改過自新,這樣念佛求生淨土,凡聖同居土上上品往生。

  如果講到生死自在,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,多住幾年也不礙事,給諸位說,凡聖同居土裡面上三品的人就都能做到。所以這個生死自在不是難事情,這個有證據。我們在這麼多年當中,親眼看見的、親耳所聞的念佛往生的人,不生病,預知時至,有站著往生的,有坐著往生的;還有可以跟別人討論日期,哪一天走好,自己可以選擇日期的。這些人生到西方淨土,我細心觀察,他們都是凡聖同居土上三品的,是伏煩惱而沒有斷煩惱。理與事兼修,這樣的成就!如果從心、從理、從事,全方位的修學,你的品位自然就高,煩惱哪有不滅的道理?

  今天的問題全在我們自己,我常常對同學們說,常常勉勵大家、警策大家,萬不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,萬不可隨順自己的成見。這個話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難。難在什麼地方?煩惱、習氣、成見是久遠劫的根,這一生從出生到現在,沒有聞到佛法之前,都是隨順煩惱習氣,都是隨順自己成見,已經養成堅固的習慣,現在要把習慣改過來,談何容易!這是真話,這是事實。可是我們要想一想,如果不改過來,我們的前途依舊是欲界六道輪迴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我們要不想再搞輪迴,我們心心嚮往極樂世界,心心想見阿彌陀佛,換句話說,非改不可,不改也得要改。修行難就難在這裡,這個難一定要把它克服。為什麼別人能克服,我不能克服?這裡頭也有個事實,克服是需要時間的,還需要增上緣,要有相當一段長時間。增上緣是什麼?佛法的薰修,佛法薰修最重要的是聽講、是讀誦,為什麼?唯有聽講讀誦,你慢慢的才真的把道理搞明白、搞清楚了;理要沒有搞清楚、搞明白,那個障礙是心裡的,心裡的障礙是根,所以境界現前,你就疑惑,你就猶豫,你不能確定,這個事情苦!換句話說,佛在經上常講「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」,這句話意思就深了。一個人在這一生,得人身很幸運,得到人身第一殊勝就是聞法。你聞法時間太少,所以你對於許許多多事情你悟不過來,你還是迷,你聞法太少了。釋迦牟尼佛在世,為什麼每天要八個小時講經?為什麼?每天沒有八個小時的薰習,凡夫怎麼能轉得過來成為聖人?每天八個小時,還要用幾十年的時間!這是緣,我們這一生當中遇不到這個緣,這個難,這真正叫災難,得人身這一生空過了。

  我自己對自己也是非常慶幸,感到非常幸運,我二十六歲接觸佛法,今年七十五歲,整整五十年了,五十年一天沒有間斷。學佛七年就出家講經教學,講台也有四十三年沒有間斷,這是我的經驗,這麼長的時間,天天不間斷的薰修,不是在台上講經,就是在讀經準備講記;初學的時候準備講稿,到以後熟了,熟能生巧,我就準備大綱。大綱我通常是用表解寫出來,前十年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列表、都在作綱領。沒有這麼長的時間薰修,我那個毛病習氣轉不過來,順境、逆境、善緣、惡緣哪有不動心的道理!順境善緣決定起貪念,逆境惡緣一定生瞋恚,見到別人的好事勝事,還不免有嫉妒。這些嚴重的煩惱,在我自己個人修學當中,三十年才把它淡化掉,也就是我講經到二十年,我那個嫉妒心沒有了,十年的時候還有;順逆境界裡面,「違順」這個念頭,到四十年的時候才沒有了,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,心地是平靜的,心地保持清淨。這些事情,如果是老同修,我開始講經你們就來聽,你看到我每年講經的時候,同樣這部經內容不一樣,你從這個地方可以觀察到,年年境界不相同,月月境界不一樣。什麼原因?煩惱輕,智慧就長,把煩惱轉變成智慧,就這麼回事情。怎麼個轉法?決定不隨順煩惱,知道煩惱性空,煩惱無益(沒有利益),智慧有利有益。不隨順煩惱,智慧就現前,就這麼回事情。

  生、佛平等,你我沒有兩樣,關鍵就是你能不能在念念當中提起覺性,念念覺而不迷,念念正而不邪,念念淨而不染。這是三皈依,三皈依真正在心地裡頭落實了,前途一片光明,法喜充滿,常生歡喜心。我們身體在世間,需要的愈來愈少了,少到最後,真的一天一缽飯,一身一件衣服,其他的全放下了,把自己的身心跟宇宙融合成一片,怎麼會不自在?怎麼會不安樂?這些地方確實說之不難,行之艱難,你一定要把艱難找出來,艱難的因在哪裡?艱難的緣在哪裡?你能把因斷掉,把緣遠離,你的難就克服了;你要找不到因緣,那你就無從下手。各人的因緣並不完全相同,自己要會找,這個找就是回頭。千萬記住一個事實,那就是「不干外緣」,這是菩薩修行成佛最重要的一個祕訣。所以佛給我們講,他老人家所說的叫「內學」,叫我們向內去觀察、去尋覓。千萬不要向外,為什麼?「心外無法」,你向外面去求,你就變成外道。與外境永遠沒有干涉,一切向內求。

  這個道理是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的,因為那個時候初學,完全是凡夫心、凡夫習氣,凡夫哪有不希求的道理?聽說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章嘉大師給我印證:這個話正確,沒錯!可是我們有求,求了沒有感應,這怎麼回事情?大師告訴我:你的求願得不到感應,是因為你求的理論方法有錯誤,非理非法的求願,得不到感應;如理如法,這裡頭有因有緣。我們所求的,先要想想合理不合理?我們今天捱餓,希望得一點食物,我求一點,這是合理的;如果我捱餓,還要求美食,這是不合理的,為什麼?不合理是與貪瞋痴相應。與貪瞋痴相應,不合理;於事實上必需要的,合理。我今天求財不是為自己享受的,為自己享受不合理,我為幫助一切苦難眾生,這個合理;為幫助苦難眾生,自己在裡頭得榮譽,希望在社會上提高自己知名度,這個不合理,雖然你是好事,你附帶的那個條件不好。這些都要細心去思惟、去體會。

  譬如求財,這個求財的方法要正當,如果不正當的方法,也不會感應。我想求財,我自己沒有財,就偷人家、騙人家,這個不正當,這個不會有感應的。你自己用正當的方法去營利,我們一般出家人正當的方法,在現在去化緣、去募捐,真正是為社會福利事業,可以;如果你化緣募捐帶有強迫的性質,這個不如法,這是錯誤的。捐獻一定是自動的,捐獻一定是隨分隨力的,不勉強的,勉強就錯了。隨分隨力的,他捐獻生歡喜心;勉強的時候,他裡面有怨恨,他不願意。甚至於每個月要派多少,像納稅一樣,這個最糟糕,這個方法是決定錯誤的,派到你每個月一定要捐多少,這是佛絕對不許可的。修福絕不在乎你捐獻錢物多少,是你的真誠恭敬心、歡喜心,功德是從這上說。

  《了凡四訓》現在流通得很廣泛,你們看看裡面講的,有一個貧窮的女人,到寺廟裡捐兩文錢,寺廟老和尚親自給她禮懺迴向。後來這個女人作王妃,帶千金到寺廟裡面來修布施供養,老和尚叫小徒弟給她迴向,她見到很詫異,就問老和尚,她說:我年輕的時候,我很貧窮,到這個地方來,我只捐兩文錢,老和尚你給我迴向,我非常感激你;今天我帶這麼多金銀財寶來供養,為什麼你只讓小徒弟給我迴向?老和尚就說:往年你捐兩文錢,你的心真誠,我不替你修懺迴向,我對不起你;你今天帶來的金錢雖然是多,你的誠意不如往年,而且作王妃就貢高我慢,架子很大,目中無人,不像從前對待任何人都那麼恭敬,讓我徒弟給你迴向,夠了。你們想想這個道理!

  所以捐獻不在錢財的多少,在你的真誠恭敬歡喜心,這是得福真正的因。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歡喜心修布施供養,你所得到的福是圓滿的;你捐獻的財物再多,你恭敬心不夠,清淨平等沒有,你所得的福只有一半,不是圓滿的,講這個福「半與滿」,從這上說。再要仔細往裡頭去深入觀察,心地真誠清淨平等歡喜,那個布施供養的時候,他沒有煩惱,煩惱少,福報就大了;心不誠,心不清淨,沒有真正的歡喜心,他煩惱多,福報就變小了。不但是智慧與煩惱有密切關係,煩惱少一分,智慧長一分,福報也如是。人真正要修福,煩惱少一分,你那個福報就圓滿一分;煩惱多一分,你的福報就減少一分。這個要不是冷靜的去觀察、去體會,你怎麼會懂得?你怎麼會知道?由此可知,煩惱對於戒定慧都是障礙;煩惱輕不但智慧長,定功也深,戒也清淨。由此可知,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工作之中,待人接物,時時刻刻,在佛法裡面講就是剎剎塵塵,必須要轉煩惱成菩提,菩提就是戒定慧,這樣修學,功德才能夠圓滿,福不唐捐。

  講到修福、修積功德,在我們現前這個環境,「此時此處」,此處是這個地球,此時是在這個時代,第一殊勝、無比殊勝,就是弘法利生,作育人才,這是無比殊勝的功德福德,是世間任何事業都不能夠跟它相比的,這是真實的利益。『此雲幢神所了知』,雲幢大音主方神,他從這個法門修行證果的,他把他一生修學,在此地做一個簡單扼要的報告,供養我們,幫助我們學習,幫助我們成就。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