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六三三卷)  2002/3/6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633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如來現相品」,普明慧菩薩偈頌第七首:

  【能於諸佛身,一一而觀察,色聲無所礙,了達於諸境。】

  以下三首,清涼大師跟我們說的是「知見成益」,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正知正見。『能於諸佛身,一一而觀察』,諸佛這一句含義非常深廣,就狹義方面來講,就是毘盧遮那佛十種身相;如果就廣義來說,毘盧遮那的意思是遍一切處,毘盧遮那可以說是一切佛的根本,大乘法裡面常講的清淨法身佛。講「如來微妙身,色相不思議」的時候,說得很多。廣義的講,無有一法不是佛法,無有一色相不是佛身,這個境界不可思議。「一一而觀察」,成就真實圓滿的正知正見。怎樣觀察才能與經教所說的相應?這一點不能不知道。往年李老師在台中辦大專佛學講座,他老人家主講的是「佛學概要十四講」,在開宗明義就教我們對於宇宙之間一切人事物的觀察。說得是好,他講得非常的簡單明瞭,為什麼?教初學,這些初學都是高等的知識分子、都是大學生。教他們觀察有八個方面,首先觀察它的體性,第二觀察它的現相,第三觀察它的作用,「體、相、用」。

  本經經題「大方廣」,「大」就是講的體,「方」是講的相,「廣」是講的作用。老師教導我們對一切法的觀察,其來有自,不是他自己的發明,你才能了解事實真相。體是本體,相是現相,這個現相是從什麼地方生的?宇宙是現相,宇宙從哪裡來的?萬物是現相,生命是現相,佛菩薩是現相。這些現相從哪來的?總有個根源,這個根源就是體性。《華嚴經》上說得很好,世出世間一切法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心現識變都是講的體性。青蓮法師在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前面「五重玄義」,辨體他就講「不思議性識為體」,這一句講得好,講得清楚明瞭。特別是對於初學佛法的人來講,不思議性識就是《華嚴經》上所講的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這是宇宙之間萬事萬法的根源,大是虛空法界,小到毛孔微塵,它的本體是一不是二。

  誰能看得見?你要是看見,好!看見就是你從相上見到性,那就是佛法當中講的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你這個修行功夫到家了。這就是宗門大德常講「你會麼?」你會看嗎?你會聽嗎?吃東西,你會嘗嗎?「會」這一個字妙極了!首先看它的體性,體性從哪裡看?從相上看,然後轉過頭來看現相。相是什麼?那就是《金剛經》上講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你真懂得了,你才會讚歎釋迦牟尼佛高明,講得一點都沒錯。相雖然是虛幻的,但是它有作用。你再看這個幻相的作用,變現出十法界依正莊嚴,它不是沒有用,它有用。

  這個說法怕初學的同學還很難體會,我們簡單舉個比喻,比喻總是與事實要相差一截,但是總比喻到一個彷彿,從這彷彿裡面你去領悟。我們把心性比作水,水有三種不同的現相,通常我們看到水是流動的液體,如果把它冷卻在零度之下,它就結成冰,它的相就變了,變成固體。在液體它的作用很多,能夠滋潤萬物,可以載舟;冰不能夠滋潤萬物,障礙舟船。船在水裡碰到冰山,走不動了,它就產生障礙;液體的時候,它沒有障礙。第三個相,如果把它加熱,就變成水蒸氣,變成氣體,早年火車就是靠水蒸氣來推動的。這就說明相起了變化,作用就不一樣。你要在這裡頭觀察它的「體、相、用」,對於任何事物你一接觸,你要觀察這三方面,你會看。

  這三方面還不夠,還要加「因、緣、果」,這是觀察它的變化。事事物物這個現相它必有因,因裡面就講的親因緣、所緣緣、增上緣,因是屬於親因緣。佛經上常講四緣生法,親因緣是因,所緣緣、無間緣、增上緣這三個是緣,然後才現相,現相是果,你才真正了解十法界依正莊嚴。這些現相、這些作用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情,你才明瞭。這還不夠,還得加兩條,一切現相有「事」、有「理」。任何一法你要從八面觀察,你才能得正知正見;最怕的是你看到片面,你沒有看到另一面,你就會產生錯誤的見解、錯誤的知見。現代這個社會上,許多人對於宇宙人生真相的想法、看法起了很大的偏差,原因在哪裡?他沒有面面看到。老師教導我們對任何一法你觀察八面,你不至於把事情看錯了。這個八面實在講是很淺,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。如果八面沒有觀察到,你連事物表面都不能夠理解,試問你有什麼能力處事,處理這些事物?

  「一一而觀察」,這「一一」兩個字是雙關語。第一個意思就是所有萬事萬物,一樁一樁你都要詳細觀察;另外一個意思很深,對於任何一法你要一層一層的去觀察。這一層一層的觀察,好了,我們講這八面,八面裡頭每一面又有八面。譬如體,體裡面有體相用,體的體相用,相裡頭有相的體相用,用裡頭有用的體相用;不但體裡頭有體的體相用,體裡頭有體的因緣果,有體之事、有體之理。這樣一來,八八六十四,你能對一一法有六十四面的觀察,你就深入一層,你的看法當然比別人高明。別人只看表層,你已經入了一分。比你更高明的時候,他再入一分,再入一分六十四。這六十四裡面每一種又有八種,六十四再乘八,一層一層往下去,到最後給你說不可思議。所以諸佛如來觀察一一法,徹法底源,我們怎麼能比得上!從這個地方,我們能體會到如來智慧。佛在經上給我們說,如來智慧是一切眾生本有的,我們把本能失掉了。我們今天連一一法這八面都疏忽了,往往只看相,著了相。這個相的體疏忽了,這個相的作用還勉強,看不完全,這個相的因緣果、事理,大多數都疏忽了。於是隨順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,自以為是,把事情做錯了。他沒看清楚、沒看明白,他就下了決斷,他就有了行動,結果帶來的當然是災難。這些道理,只有佛經上講得清楚。

  你能這樣的觀察,『色聲無所礙』,「色聲」兩個字代表六塵:色聲香味觸法,你在六塵境界裡面就沒有障礙了。沒有障礙,入華嚴境界,事無礙、理無礙、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,這得大自在。這樣的菩薩在九法界裡面示現教化眾生,九法界示現就是宗門所說的「百花叢中過」,因為他看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於一一法不能像諸佛如來徹法底源,他看的那個層次,我們凡夫怎麼想都想不到。我們連表層八面我們都顧不過來,人家能看六十四面,深入一層;再深入一層,六十四再乘八。重重無盡!這就是經裡面常講的「微密觀照」。大到虛空法界,小到毛孔微塵,你的慧眼開了,你的法眼開了,你的智眼開了,確確實實不是凡夫知見。你這樣才能入無障礙的境界,你對於宇宙人生真相真的看清楚了。

  『了達於諸境』,「境」是境界,「諸境」是講六根對外面的六種境界,眼以色為境界,耳以聲為境界,鼻以香就是氣味為境界,舌以味為境界,身以觸為境界,意以知為境界,這叫諸境。對於六塵境界你通達明瞭,一點都不迷惑,這應前面所說的「大智諸菩薩,深入於法海」。你沒有這種微密的觀察,你怎麼能深入?由此我們才真正體會到,我們凡夫粗心大意,眼不會看,耳不會聽,我們六根對六境,換句話說,不會!不會用六根。說不善用六根,那已經是恭維你了,根本就不會!為什麼不會?沒學過,沒人教你,你沒有受過這個訓練。修學佛法,佛法真教你。第八首:

  【能於諸佛身,安住智所行,速入如來地,普攝於法界。】

  這一首偈所說的是事事無礙的法界。『能於諸佛身,安住智所行』,我們讀這兩句經文,實在講感慨萬千!為什麼?我們今天不是「智所行」,我們今天是識所行,這個識是妄想分別執著。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夠「安住智所行」?就像前面講的安住普賢行願。學佛所貴的就在學,學這個字怎麼講法?在中國《說文解字》裡面,學是模仿的意思、效法的意思、覺悟的意思,它有這麼多意思在。我們有沒有學?如果你真正了解這個字的含義,我們今天學佛是假的,有名無實,根本就沒有學。真的學從哪裡學起?真的學跟諸位說,從沙彌律儀學起,從戒律學起,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。無量劫來菩薩作佛都是走這條路,沒有第二條路,我們捨棄了戒行,哪能成就?從來沒聽說過。你們在哪一部經典裡面去看,不要持戒就能成就?你去找找看。就是淨宗法門,祖師大德常常提示我們「持戒念佛」。無論是宗門教下、大乘小乘、顯教密教,共同遵守的修行原則是三皈五戒,我們有沒有認真去學?有沒有在日常生活當中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之處,學覺而不迷、學正而不邪、學淨而不染?這三個是綱領,戒律是細目。

  覺正淨怎麼落實?戒律是教你落實。在戒經裡面佛說得好,「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」,佛法不能躐等,一定要守規矩,要按照規矩去學習。我自己現在是什麼樣的程度,是在什麼樣的地位,自己要清楚、要明瞭。菩薩五十一個階級,就好像念書一樣五十一個年級,我現在在幾年級?你自己要知道。八十八品見惑斷盡,初信位的菩薩,一年級。他斷證的功夫等於小乘須陀洹,但是智慧不一樣,大乘人的智慧高過須陀洹,在斷煩惱大家是一樣的。我們有沒有到一年級?我們為什麼不能夠入一年級?我們不會用六根,我們不懂得怎樣觀察宇宙人生的真相,不知道觀察,因此起心動念依舊隨順煩惱習氣。隨順煩惱習氣就是隨順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,這樣說法的時候,大家印象更清楚一點。

  我們的起心動念、所思所想都叫妄想,為什麼?你要是這樣問法,我答覆你,因為你執著身是我,你有自私自利。只要有自私自利,你的思想就是妄想。什麼時候破我執了,佛點頭,你的想法不是妄想,你叫做正覺,阿羅漢得正覺。在菩薩這個正覺位是第七信的菩薩,七信位,這還在十信裡面。十信第七信的菩薩,我執沒有了,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,我們常講無我,真正證得無我是阿羅漢,在大乘是七信位的菩薩,無我。雖然沒有我執,但是他還有法執,我執雖斷,法執猶存,所以他不能見性。到什麼時候才能見性?圓教初住菩薩。由此可知,七信、八信、九信、十信,這四個位次破所知障,十信前面六個位次是破煩惱障。煩惱障破了就是見思煩惱破了,證得七信位。七信再破所知障,也就是我們講的破分別;七信以前破執著。執著是見思煩惱,分別是塵沙煩惱,這兩種就是我執、法執統統都斷掉,也就是說分別執著沒有了,你才能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。這是華嚴境界現前,你證得圓教初住菩薩果位。

  往後去就是破無明,無明就是妄想。佛在經上講的頭數是四十一品,無明的淺深有四十一品。四十一品無明破盡,你所得的是無上正等正覺。所以十信位的菩薩稱正覺,真正的正覺要從七信算起,就是十信位後面的四個位次:七信、八信、九信、十信,是正覺位。到圓初住「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」,正等正覺,那是菩薩,升級了,這是菩薩,像讀書一樣有了學位。四十一品無明破盡,這是圓滿了,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。

  「安住智所行」,對我們來講太重要了!在我們現前這一個階段,「安住智所行」應該怎麼作法?經文上這兩句,就我們的程度來說,「能於諸佛身」,具體而言,什麼是佛身?經典是佛的法身舍利,我們可以說諸佛身就是佛經。這個意思就明顯了,要放下自己的煩惱習氣,隨順經典的教誨,經典教誨是「智所行」。如果我們不依佛的經教,那你肯定就是依你的煩惱習氣,依煩惱習氣你所行,它不是智它是迷,愚迷,你是安住愚迷行。諸位想想這個問題嚴重不嚴重?我們學佛何以不成就?就是因為你安住愚迷行。

  怎樣轉愚迷為智覺?這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課題,怎樣能轉得過來?為什麼你轉不過來?真正要轉過來,不靠聖賢教誨是決定做不到的。依靠聖賢教誨,頭一個是信心,那就是從前李老師跟我講的,你信不信佛?我跟諸位講過很多遍,老師問我這個問題,是我學佛第九年。我學佛第七年出家,出家就教佛學院就講經。教佛學院講經兩年我去受戒,我教佛學院的時候我還沒有受戒。那個時候是受在家菩薩戒,因為我們要出去講經,我跟李老師學佛的時候是在家居士,受了在家菩薩戒。受戒之後,佛門的規矩要去謝師,感謝老師栽培的恩德。老師一見面指著我:「你要信佛!」這真實教誨,他給我做詳細的開示。有許許多多人,自古以來就有,現在更多了,出家一輩子到老死都不信佛。他不信佛這怎麼出了家?我們會有這個疑問,老師給我們分析。雖然身出家,佛的教誨完全不懂,完全沒有做到,那叫不信,我們才恍然大悟,原來信的標準在此地。想想是有道理,老師對我們的教誨,老師是釋迦牟尼佛,對我們的教誨就是經典,我們不讀經,不相信經裡所說的,不了解經裡面所說的意思,不能夠把經教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,這當然叫不信。

  每一部經流通分上最後一句,「依教奉行,作禮而去」。我們有沒有依教奉行?沒有依教奉行什麼原因?不信,你怎麼能安住?唯有真信的人,一絲毫疑惑都沒有的人,他才能安住。這種人在世間,古大德常常給我們說兩種人,一種上智,一種下愚。上智的人聰明,一聞千悟,他明白了,所以他能依教奉行,他沒有疑惑。另外一種是下愚,下愚之人是他有善根、他有福德,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深厚,雖然他沒有聽過經教,甚至於不認識字,也從來不會念經,教他一句阿彌陀佛,他真信,一點懷疑都沒有;教他老實念,他能依教奉行,他能貫徹始終,他成就了。這兩種人好度,佛度這兩種人不費心、不操心。最難度的當中這一段,當中這些人佔絕大多數。上智與下愚古人常講的「不可多得」,真的是鳳毛麟角,千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。像我們中等根性的人,那就完全靠經教的薰修。世出世間的聖賢教導學生、幫助學生成就,都是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。《三字經》裡面講的,「教之道,貴以專」,不專怎麼能成就?專精是成就的祕訣,要專要精,精是精純不雜,專是專一,古今中外沒有例外的。

  普明慧菩薩偈頌第八首:

  【能於諸佛身,安住智所行,速入如來地,普攝於法界。】

  這一首偈在前面已經跟諸位說得太多,因為它太重要了,關係到我們這一生修行有沒有成就,就在『能於諸佛身,安住智所行』。「諸佛身」我把它講作一切經論,我們今天講的《大藏經》,《大藏經》裡任何一部經論都行。諸位要記住,世尊在《般若經》上所說的,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,我們對於一切經要平等的尊重、要平等的讚歎。能不能成就?那真的就是「貴以專」,只要你功夫下得深,專攻,沒有不成就的。前天悟道法師來,送我一本《推背圖》,我略略的翻了一翻,看了前面幾篇序文,序文裡頭有一篇是朱道長寫的,朱鶴亭他跟我很熟。我看了序文之後才曉得,寫這個註解的人在《推背圖》這本書下了三十年的功夫,印證什麼?「貴以專」。我們佛門這些同學們,幾個人能以三十年的時間專攻一部經?能夠有這樣的專攻,哪有不會成就的道理!

  晚近大家知道,江味農居士在《金剛經》上用了四十年的時間,周止菴居士在《般若心經》上差不多也用了四十年的時間,成就了!一生只攻一部經,成為權威。今天要研究《般若心經》,你就不能不看《心經詮注》,周止菴的。他那個註解是集古今中外《般若心經》註解之大乘,他有獨到的見解,江味農居士亦復如是。今天要學《金剛經》、要講《金剛經》,你就不能離開江味農居士的註解,這是權威。我們現在讀的《華嚴經》,主要的參考資料是清涼大師的《疏鈔》。清涼當年在世,講這部經就講了五十遍,「貴以專」!現在人所以不能成就,他心散亂,他樣樣都想學,到最後樣樣都不通,把一生的光陰浪費掉,非常可惜!就好比念大學一樣,大學裡面很多科系,他每一個科系都想學,今天是在這個系,明天在那個系,念四百年也畢不了業。那個專攻的人,念一個學系,四年就畢業了。我們自己要想想,錯在哪裡?你要是真的學經教,你能夠「安住智所行」,你學一部經,不需要很長的時間,用現在人的話來講,你有很滿足的成就感。為什麼?你學會了,意思懂了,也能講了,上臺頭頭是道,也能博得許多聽眾的讚歎,沒有別的,專攻!

  我在李老師會下算是一個特殊的例子,我具足學教的條件。第一個我有理解力,第二個我有記憶力,十年當中才學五部經,這是老師特別給我開例子,其他同學都是一部,「一經通,一切經通」。一部經,我第一部學的經是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,老師講這部經用多少時間?給諸位說,五個小時。我最近將這個經講了兩遍,新加坡講一遍,在台北台視攝影棚裡講了一遍,這是我啟蒙的一部經典。這部經典學會了,我再學第二部《阿彌陀經》,第三部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,第四部《金剛經》,第五部《楞嚴經》,我在台中十年學這五部經,其他經論都沒有學過。這麼多年當中我所講的經論是同修們要求的,找我來講,我講過幾十部了。古大德常講「不依規矩,不成方圓」,你不肯聽、不肯相信,那有什麼法子?

  從前有個例子,慧忍法師,跟我也非常之好,這個人聰明,我勸他到台中親近李老師,他非常歡喜,我把他介紹給老師,我們在台中一起住了十個月。因為李老師那個時候正是講《楞嚴經》,我學《楞嚴》,我勸他學小部經。我是真心想幫助他,他對我懷疑,說我學大經勸他學小經,好像我瞧不起他。我跟他講:我今天學《楞嚴》,我前面學了多少部經的底子,你沒有學過;等於說念書一樣,我念到五年級,你才剛剛入學,你要從一年級念起。他不相信,天天在《楞嚴》上下功夫,真用功,晚上都搞到兩三點。搞到十個月之後,身體不行了,眼睛看經典一片漆黑。他告訴我,沒有辦法學了,離開台中,到台北去搞經懺佛事。也不錯,在經懺佛事裡面儲蓄了一筆錢,買了一個道場「法藏蓮社」,在木柵。我到台北去的時候,他就把我找去,他現在有一個道場,他領眾做佛事,請我去講經。我到台北的緣,他是第一個因素。我在他那個道場裡面講經,認識韓館長。韓館長在那個時候是很忠實的聽眾,每一會必到。講經失敗了,那個時候他告訴我:我很後悔沒有聽你的話。他要能聽我的勸告,他成功了,以他的聰明智慧,以他那種勇猛精進。所以學習要循序漸進,我的底子、條件,學習的條件,他還是比不上我。老師指導我的,從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學起,不是一開頭就教我學大經,沒有這個道理,學習不能躐等。

  初學的人,那真的你有善根福德因緣,你要安住在老師的教誨,老師的教誨是「智所行」。你不能夠百分之百的順從老師教誨,老師不教你,為什麼?沒有辦法教你。像個容器、杯子一樣,你這裡頭是滿的,我再想添,添不進去,漏出來了。應該怎樣?你拿個空杯子,那我給你,你全部接受了。《書經》裡面講「滿招損,謙受益」,空的那你就得利益,所以虛心才能接受教誨。你不虛心、你沒有信心,你心裡充滿了疑惑,對這個老師、對聖教沒有信心,你怎麼能成就?《弟子規》、《十善業道經》、《沙彌律儀》,像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都非常好,這是我們初學的人「智所行」。如果我們把這個東西看賤了,沒放在眼裡,瞧不起它,我們這一生肯定不能成就,注定失敗。像建房子一樣,這是地基,沒有地基,你怎麼能蓋高樓大廈?蓋個小房子,我們曉得也要打地基;我們這個外面蓋個小倉庫,都要做個地基。不從基礎上奠定功夫,你怎麼可能成就?你的基礎愈深愈厚,你的成就愈大。

  『速入如來地,普攝於法界』,這個「安住智所行」就不是初學的,「智所行」是文殊所行、普賢所行。普賢所行的是十大願王,這是總綱領,文殊所行的是十波羅蜜。十波羅蜜第一個是布施,這個布施是放下,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煩惱斷盡了。分別執著是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,是破煩惱障;分別跟無明,這裡面就有所知障,二障斷盡,菩提圓滿了,這「速入如來地」。所以,普賢十願、文殊十度不能夠圓滿的落實,你怎麼能入如來地?如來地是一真法界,如來地是地上菩薩、華嚴會上的菩薩摩訶薩。「普攝於法界」,這些菩薩起心動念所含的範圍是盡虛空遍法界,我們常講的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。普攝於法界就是這兩句話,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。這裡含的什麼意思?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服務,那個「度」就是服務,四弘誓願第一願圓滿落實了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才有這個能力。

  我們今天如果不懂得安住,也就是說不懂得隨順佛陀教誨,那就鑄成大錯大錯!要知道你們今天依然不能安住,安住在名聞利養、安住在五欲六塵,甚至於安住在網路、電視黃色節目裡頭,你不墮地獄,誰墮地獄?你為什麼會安住那裡面?這是由於你無始劫的煩惱習氣太重,你認為那裡頭有樂趣,你才歡喜看,經教裡頭的法味你一絲毫沒有嘗到;如果你嘗到聖教裡面的法味,這個世間五欲六塵這種東西骯髒污穢,你自自然然不會接近。擺在你面前,你也不屑一顧。為什麼?你有大樂,決不是這個世間人間天上五欲之樂能相比;如果沒有大樂,怎麼有那麼多菩薩來學這個法門?今天你們還會受誘惑,你們沒有契入佛的境界,你沒有理解經教裡面的義趣,你在這裡頭沒有得到快樂。法喜充滿、常生歡喜心,你沒有。你所學習的,你皮毛都沒有得到,學歪了、學扭了,你不是「速入如來地」,你是速入阿鼻地獄!你普攝的是妖魔鬼怪!我相信你也很聰明,你也知道,雖然知道,你無法自拔,墮落在這裡面,你跳不出來。經文這個意思是講得很深、講得很高,我們從這個意思引申到初學,現在在我現前境界,我應該怎麼作法?第九首:

  【佛剎微塵數,如是諸國土,能令一念中,一一塵中現。】

  這裡頭大樂!但是你要能入如來地,你要有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要有圓滿的如來果地上的心量,這個心量就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心量。我們的心量原本是這樣的,是包虛空周沙界的,然後是『佛剎微塵數,如是諸國土』。《華嚴經》上不講恆沙世界,不講恆河沙數,為什麼?太少了,恆河沙太少了,《華嚴經》上講這個數量,都是講「佛剎微塵數」。佛剎微塵數海,還得要講個「海」字,或者是世界海微塵數,這個比恆河沙數那不曉得超出多少倍!這都是真的,給你講的是事實。「如是諸國土」,無量無邊諸佛剎土。『能令一念中,一一塵中現』,「一念」是時間之短,也是真實。「一念」你才能見到,它才能現前,二念就不見。一念是覺,二念就迷了。

  我們念佛人,念佛人求的是什麼?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。沒錯,西方世界有沒有把握?沒有把握,為什麼?《阿彌陀經》沒有念懂,《阿彌陀經》如果念懂了,依教奉行,你就有把握了。《阿彌陀經》上講的: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」,這一條你有沒有具足?善根福德因緣是什麼?是淨業三福。怎麼知道的?《觀無量壽佛經》裡面,佛教導韋提希夫人,韋提希夫人是我們淨宗修行人的代表,淨宗法門是她啟請的。她見到極樂世界,非常嚮往,希望能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,向釋迦牟尼佛請教,什麼方法才能去。釋迦牟尼佛沒有講解方法之前,先講「淨業三福」,告訴她這三條是「三世諸佛,淨業正因」,我們才知道這是修行的根本,就是《阿彌陀經》上講的「善根福德因緣」。你要是不具足,你念佛不能往生。

  淨業三福頭一條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跟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一開頭佛講「從明師受戒」,一個意思!「從明師受戒」那個戒是教誡,要聽老師的指導,這個老師是高明的老師,不是知名度高,是真正有修有學。在古時候特別重視師承,他的學有來歷。我跟李老師學的,李老師的老師是印光法師,有師承,不是自己在家裡閉門造車。我們要問問他的老師是誰,對於我們自己修學就產生信心了。我們知道,他的老師是真善知識。李老師的教是跟梅光羲居士學的,這在民國初年是佛門當中的大德。《無量壽經》夏蓮老會集本,前面很長的一篇序文是梅光羲寫的,所以李老師得到這個本子,他有承傳的使命,前面那麼長的文章,老師介紹的。李老師是學生,學生一生當中不能夠違背老師,違背老師是背師叛道,只要掛上這個罪名,你就一切都完了。我是李老的學生,他把這個東西交給我,這是師承,這是信物,在古時候這是傳法。所以不認真的學習,不從根基上做起,念佛都不能往生。

  念佛的功夫在什麼地方?《阿彌陀經》上講得很清楚,「一心不亂,心不顛倒」,一心不亂是念佛三昧。「能令一念中」,一念是一心。「一一塵中現」,一一塵中、一一毛孔現佛剎微塵數諸佛剎土,每一個剎土裡面,你會見到無量無邊諸佛如來在那個地方教化眾生,大轉法輪,然後你能夠真正看出這個世界是重疊的。從前方東美先生講《華嚴》,他說這個世界是立體的,不是平面的,立體就是重疊的。這個重疊層次是沒有邊際,重重無盡!不是一次的重疊,重疊裡頭還有重疊,重重無盡!這個世界太美了,什麼人能看到?一心的人能看到。

  你要是真正懂得這些道理,了解有這種事實真相,發心去追求。真發心追求,我們的時間不夠用,哪有時間去看電視?哪有時間到外面去閒逛?沒有時間了,這是真的,一點都不假。二十四小時在這裡用功,感覺得時間不夠。你真正功夫得力,給諸位說,就像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裡面講「無有疲厭」,你的精神飽滿,你不會厭倦,你不會疲勞。為什麼?法喜充滿,它裡頭真有樂趣。這個樂趣決不是世味能夠相比的,世味比不上法味,可惜的是你沒有嘗到法味。我現在每天讀經四個小時,講經四個小時,人家問我:「法師,你讀什麼經?」我讀《華嚴經》。現在講《華嚴》,天天就讀《華嚴》,我讀的是欲罷不能。你們沒有入法味,你們體會不到。第十首:

  【一切諸國土,及以神通事,悉現一剎中,菩薩力如是。】

  清涼大師說這一首偈是「結用速疾」,第九首跟第十首這兩首是講它的作用,作用太快速了。『一切諸國土』,「國土」是一一塵中現的國土,從這裡看到重疊,看到像方先生講的立體。『及以神通事』,「神通」就是諸佛如來教化眾生。『悉現一剎中』,在這一個剎中,能夠見十方所有一切佛剎,國土跟「剎」是一個意思。任何一個佛剎都見到一切佛剎,佛在一般大乘經上常常說這種境界,用大梵天的羅網來做比喻。大梵天羅網,這個網裡面鑲嵌無數的寶珠,經上講的摩尼寶珠,這珠放光,像鏡子一樣,光光互照。每一粒珠子裡面,你都見到所有羅網裡面的珠子都在裡頭。再仔細觀察這一個珠子裡面,你再看裡頭羅網裡面珠子,那一個珠子裡頭又含攝一切珠子,佛常用這個比喻。如果這個比喻你還難於體會,賢首國師從前也想出一個方法,講周遍含容觀。皇帝聽了沒有法子理解,他請皇帝做一個八角亭,皇帝造個亭子輕而易舉,一句話吩咐下去,人家馬上就蓋好了。大師說,每一面安一個大的鏡子,八面大的鏡子,請皇帝到這個亭子當中站一站,他進去站就明白了。鏡子對照,人站在那裡面就看到無量無邊身,數不盡,他就明瞭了。你走到那裡面,你才看到世界是重疊的。

  今天這些事實真相,我們凡夫為什麼見不到?只可以說粗心大意,在佛經講你業障深重。業障深重大家聽得耳熟,但是業障深重四個字的意思,能夠明瞭的人太少了,含糊籠統。我們迷失了自性,迷失了本能。諸位要知道「一一塵中現,一切諸國土」,每一粒微塵都現,這講依報;說到正報也一樣,每一根毛孔。毛孔現、微塵現,微塵是依報,依報現依正,毛孔是正報現依正。佛身、菩薩身能現,眾生身能不能現?能現,也能。要是不能的話,眾生跟佛就不平等,眾生跟佛就不一樣,為什麼佛又說「生佛平等、生佛不二」?生是眾生,佛是諸佛如來。眾生身上、眾生的國土是現而不現,怎麼說現而不現?他現我們不見,我們見不到,我們六根接觸不到,他不是不現;諸佛菩薩來、法身大士來,他就見到了。

  這個世界是多元的,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事,不是單一,像鏡子跟鏡子互相照。我們凡夫怎麼樣?凡夫只執著這是一面鏡子、這是一面鏡子,這是單純的,他沒有見到鏡子互照那個重疊的現相。這個境界是心靈的世界、精神的世界、心性的世界,世間人只看到那兩面鏡子,那是物質的世界。這裡頭的現相是精神世界沒有離開物質世界,物質世界裡面顯示出無量無邊不思議的精神境界,誰懂得?跟諸位說,清淨心的人懂得,一心不亂的人見到了。人能到一念,這就見到了。所以念佛你要知道,祖師大德常常講:「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」。我們一天到晚胡思亂想,妄念紛飛,把一念失掉了。一念叫正念,一念叫真念,二念就是邪念,就偏、就邪。一念是中正,一念能見事實真相,二念就見不到了。佛給我們說,我們是聽佛所說的。

  如何能證得?你要訓練自己把妄念放下,恢復到一念。一念是本有的,跟諸位說,二念是本無的。一念是本覺,二念是不覺。馬鳴菩薩《大乘起信論》裡面講得好:「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」,本無當然可以斷掉,斷煩惱我們就有了信心;本覺本有,就是一念本有,本有決定可以恢復,我們對於證果有了信心。修行人最重要的,在我們分上來講,就是要隨順佛陀教誨。不能不讀經,不能不講經,這一句話是從我的這個身分上說的,我這一生怎麼成就?四十四年講經,那個法味是從講經裡頭得來的。這個法味的薰習,愈薰愈濃,愈薰愈有味,愈薰愈感覺到不但是人間五欲六塵,就是天上的五欲六塵我也不希罕。

  天上五欲之樂,那超過人間不曉得多少倍。古德記載裡面講師子覺,很難得,修行功夫也不錯,成就了,生兜率天想親近彌勒菩薩。到了兜率天外院,就被兜率天裡面的欲樂迷住了,沒有進內院。他的老弟無著菩薩,都是求生彌勒淨土的;三兄弟,小弟是天親菩薩,三個人都有成就,都約好了,誰往生到那裡之後,回頭來報個信。結果師子覺一去,沒有訊息回來,到無著菩薩往生,回來報信,回來報信是三年了。天親菩薩跟他講:「我請你去了之後馬上回來報信給我,怎麼等了三年?」他說:「我到那裡是跟彌勒菩薩見個面,立刻就回來。」人間跟兜率天時差不一樣,我們曉得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,所以他那裡打個轉立刻就回來,人間已經三年。他問他大哥師子覺到哪裡去了?迷在外院,被那些天女迷住了。你才曉得難,不容易!

  這裡面講種種神通之事,「悉現一剎中,菩薩力如是」。菩薩大智之力、深入之力、佛加持之力,自自然然如是,這是我們非常嚮往的,很想得到的。我們要認真努力學習,要把身心世界這些拉拉雜雜的染緣放下;不放下,自己吃虧太大。一定要記住「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」,這個機會百千萬劫難遭遇,遇到了,這樣空過了,非常非常可惜!再遇到不是容易事情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