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五八五卷)  2006/7/3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585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賢首品第十二」,李長者的《合論》。我們接著看他老人家引用《起信論》裡面說的四種方便,我們看最後一條。第四,「四者大願平等方便,所謂願盡於未來,化度一切眾生,使無有餘,皆令究竟無餘涅槃,以隨順法性廣大,遍一切眾生,平等無二,不念彼此,究竟寂滅故」,到這個地方是一小段。這個地方的法性跟世尊在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完全相同,這是四弘誓願具體的落實。

  說「願盡於未來」,我們知道大乘教裡面常講,過去無始,未來無終,過去就不說了,講未來。未來是盡未來際,你說這個願多大!這裡面沒有期限,就與法性相應。法性沒有邊際,菩薩發願要隨順法性。「化度眾生」,化是教化,度用現在的話來說,就是協助他、幫助他。幫助他什麼?在事相上來講無量無邊,無量無邊的事相裡頭最重要的一條,是幫助眾生覺悟,幫助眾生回歸法性,回歸法性就是究竟成佛。

  「使無有餘」,這裡頭有兩個意思,一個意思是要幫助他到究竟果位,另外一個意思,是幫助所有眾生,一個都不漏。大乘教裡常講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,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眾生,一個都不捨棄,這才叫究竟圓滿的慈悲。諸位想想,發這樣的慈悲心,這人能害人嗎?不可能的,這就是自性純淨純善的流露。這樣的眾生,諸位細細想想,是不是清涼大師所講的大道心眾生、大心凡夫?具足這個條件,就是《華嚴經》的當機者。所以《華嚴經》凡夫裡面有一類當機,就是這一類眾生,真正是捨己為人。這是與大菩提心相應,我們應當要學習。末後這一句是跟《金剛經》的意思完全相同,「皆令究竟無餘涅槃」。無餘涅槃是無始劫以來的無明習氣斷盡,再沒有餘習,我們在講席當中多次的說明,我想大家都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。不但無明破了,無始無明的習氣都沒有,這才是平等方便到了究竟圓滿。

  我們初發心,雖然是在凡夫地,我們自己知道,發了這樣的大心做不到,這跟四弘誓願是一樣的。四弘誓願,每天早晚課我們都念,眾生無邊誓願度。可是在現實生活裡面,這個眾生我喜歡他,那個眾生我討厭他。你喜歡他,度不了他,為什麼?那個喜歡是煩惱;你討厭他,也度不了,那個討厭也是煩惱。所以諸位知道,七情五欲,在佛法裡頭用煩惱這個名詞全都把它包含了。七情就是七大類情識用事,這七大類頭一個就是歡喜,第二個就是發脾氣,喜怒;第三個是悲哀,我們一般講傷心;第四個是樂,快樂,都是動了情。再下面是愛,這個愛裡頭有感情。宗教裡面講的愛,那個愛的意思是慈悲,因為它是理智的,不是感情。愛下面是惡,惡是討厭。最後一個是欲,欲就是欲望。這叫七情,情識用事,七大類。

  欲是外面的,財色名食睡叫五欲。想想看,我們雖然發心、發願了,現實生活當中起不起七情五欲?只要七情五欲生起來,願就沒有了,你的好心、你的善願全部都被蓋覆住,現在人講全都打敗了。所以累劫修行,我不講多年,為什麼?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我們有過去世,過去世還有過去世,無量劫來生生世世修行都沒有成功,怎麼知道沒成功?如果成功你就不再輪迴,你就超越三界六道,超越十法界,你成就了。既然還是在六道裡面打滾,就是累劫的修行為什麼不成功?我們要明瞭,就是七情五欲沒有放下。有時候也放下,不徹底,境界現前,老毛病又犯了,七情五欲又起來。

  七情是我們裡面的病,五欲是外面的誘惑,內有病毒,外面境界一感染就發作,這是我們功夫不得力的真正原因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知道了,明白了,就叫做看破,這一點非常之難。看破就是覺悟,覺悟之後就要真幹,幹什麼?放下。放下,諸位要知道,不是在事相上放下,事相上放下,這一願就沒有了。是在什麼?是在心裡面放下。放下什麼?心裡頭放下七情五欲,初步功夫。七情五欲放下了,諸位要知道,你就超越六道輪迴,證阿羅漢果。如果你是修學大乘的,大乘圓教的,像《華嚴經》的位子,你就是七信位的菩薩,真的徹底放下。

  世間一切所有必須要認清楚,幻妄不實,不是實在的,不但是這個身體,我們講的虛空世界,都不是真實的。《金剛經》上講得好,可是老是記不住,就兩句話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相是現相,所有一切現相都是虛妄,這個道理很深。為什麼放不下?因為不了解諸法實相。就是你沒看破,你不知道諸法真實相,你把虛妄相以為是真實,堅固的執著,這就吃了大虧。這個堅固執著,外面的相是隨著你的心在轉的,心有堅固執著,外面的現象就變成六道輪迴。六道輪迴本來沒有,從哪來的?堅固執著來的。放下執著,輪迴就沒有了。永嘉大師講得好,「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」,大千是三千大千世界,就是六道輪迴。所以覺悟就沒有了,迷執它就有,迷了才執著,覺了就不執著,覺了就徹底放下,放不下就是迷,沒有覺悟。為什麼不放下?由此可知,菩薩的弘願要幫助別人得究竟無餘涅槃,是不是先要自己得到?自己沒有得到,你怎麼能幫助別人得到?

  我們繼續看下面的論文,「以隨順法性廣大」,這個願是法性,法性沒有邊際,法性不可思議。這個心一發,「遍一切眾生」,遍是周遍,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。這是說發心的學人,或者我們尊稱為菩薩,發心的菩薩,這個心一發,他對待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平等無二。所以我們自己要時時刻刻警覺到,我對於一切眾生有沒有做到平等無二?這就是我們學習的標準,我們要向這個方向、目標去努力,對一切眾生「平等無二,不念彼此」,彼此是對立的。我常常講,真正修行人,頭一步的功夫,要把自己內心深處與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對立的念頭放下,這就是此地講的不念彼此。你心裡頭還有彼此的念頭,就是對立沒有放下,還是對立。對立是什麼?對立是執著,執著就是輪迴心。輪迴心,你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沒有一樣不是輪迴業。輪迴業裡頭有善、惡、無記,善業感三善道,惡業感三惡道,你怎麼能出得了六道輪迴?

  我們要問,念佛人臨命終時往生,他有沒有對立?我告訴你,凡是真正往生的人,臨命終那一念不念彼此才能往生,如果那一念裡頭還有彼此,就不能往生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祖師大德常常提醒我們,一念相應一念佛,一念裡面沒有彼此,因為彼此是二念,你想對不對?換句話說,一念沒有對立,有對立不是一念。這個彼此往深處去講,臨命終時還有生、還有佛,佛生,佛跟眾生,二念,有彼此,我是眾生,彼是阿彌陀佛,能不能往生?不能。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,哪裡還有彼此?

  諸位常常念中峰大師的《三時繫念》,你看中峰大師在《繫念》裡面的開示,「彌陀即是我心,我心即是彌陀」,「淨土即是此方,此方即是淨土」,這是什麼?這是不念彼此,平等無二,這叫一心稱念,這樣念佛他怎麼會不往生?然後想想我們自己何以功夫不得力?就是這八個字做不到,做不到與法性不相應。法性裡面平等無二,法性裡面沒有彼此,所以大乘比小乘圓滿、究竟、快速,道理在此地。小乘教雖然能做到,不徹底、不究竟。嚴重的彼此是執著,還有輕微的是分別,分別有彼此,沒有彼此就沒有分別。起心動念還有彼此,那是最微細的。極其微細的彼此也沒有了,無明破了,十法界沒有了,這個時候的境界變現出來的叫一真法界。一真這個念頭都沒有,叫不起心、不動念,這是「究竟寂滅」,如來所證的。

  下面我們看長者的開示,「菩薩發如是心故,則得少分見於法身」。菩薩發心,發像前面講的大願平等心,這是破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,所以少分見於法身。才破無明,才見法身,這是什麼地位?十信圓滿,十信位修圓滿,把起心動念放下了。諸位要知道,無明就是起心動念,六根接觸外面境界,不起心、不動念,這叫斷無明、證法身,見法身了,從十信就契入初住位,初住即發心住。「隨其願力,能現八相成道,利益眾生」。所以初住菩薩(這是講的圓教)就成佛了,天台大師講的六即佛,這個位子是分證即佛。十信位是相似即佛,不是真的,有一點像佛,不是真的。可是初住是真的,這怎麼個說法?用心不同。從初住以上,用真心,真心就是菩提心。而十信菩薩他還是用妄心,為什麼說他用妄心?他有起心動念,他有分別,他有執著。

  雖然阿羅漢以上,你看十信菩薩,從初信到六信,執著沒有完全放下。是在放下,初信位放下一些,二信位又放下一些,放下執著,執著很難放。三信位還在放,四信位還在放,五信、六信還在放,到第七信位完全放盡,執著沒有了。你就曉得,從初信到六信都是在放。執著全沒有了,對於世出世間一切人事物的執著都沒有了,就到七信位。七信位沒有執著,他還有分別,還有執著的習氣;執著真的沒有了,有執著的習氣,他有分別。

  這個時候,因為習氣沒有法子斷,那是要靠時間自然的斷,這個東西沒法子用功,用不上力。他有分別,這是斷分別,分別沒有斷盡,這是八信。八信是什麼?辟支佛;八信是辟支佛,在那個地方放分別。實際上七信位就開始把分別放下,八信再放下。到九信,分別沒有了,真的放下,分別的習氣還在。到這個位子,給諸位說,見思的習氣沒有了,分別的習氣還有。他再放下最後的起心動念,就是妄想,這是九信菩薩。九信菩薩在斷念,在日常生活當中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在學不起心、不動念。哪一天真的不起心、不動念,給諸位說,他就是十信。

  十信心滿就是初住,那時候所帶的是起心動念的習氣,那叫無明習氣,也叫做無始無明習氣。前面跟諸位說得很多,不礙事的,這時候才叫做分證即佛。所以在四聖法界裡面,十法界的四聖法界裡面,相似即佛,不是真佛。這時候才是真佛,破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,就有能力示現八相成道,眾生有感,他就有應。

  感應要靠緣,所以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要跟眾生結緣。緣,無論是法緣還是世緣,世間緣裡面,無論是善緣是惡緣,總而言之,一定要有緣。沒有緣,你跟他產生不了關係,換句話說,你想幫助他,幫不上忙。你要跟眾生結緣,惡緣也行,惡緣反正是很彆扭,但是到最後還是會得度。善緣,善緣很容易得度,逆緣是要經過一番掙扎,最後他覺悟。你們這兩天看《俞淨意公遇灶神記》,俞淨意就是不善的緣,惡緣,經過一番折騰,到最後覺悟了。所以沒有緣不行,我們要跟一切眾生結緣。你真正了解這些事實真相,我們跟眾生結法緣,這個好。為什麼?法緣裡面沒有魔障,世緣裡頭有魔障。善緣生歡喜心,惡緣生瞋恚心,所以很麻煩,自己一不小心就又要墮落。但是結法緣好,法緣永遠保持自己心地清淨不染污。

  我們再看下面的文,「然是菩薩未名法身,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,隨其所生,與微苦相應,廣如彼論說」。這段文我們要注意,這段文說什麼?十信位菩薩,還沒有入住,他在這裡做什麼?他在這個地方斷起心動念。我們知道,斷起心動念是很難的一樁事情,九信菩薩開始斷。斷有伏斷,用什麼功夫?用禪定,定能伏。還得要用智慧,智慧才能轉,轉煩惱為菩提,那就真的斷了,滅斷。所以十信位菩薩的斷無明煩惱是伏斷,他還沒有入住。如果智慧開了,轉煩惱成菩提,那就是決斷,決定斷了,他就到初住。十信菩薩還不能稱法身菩薩,為什麼?因為他還在十法界,他還沒有到一真法界。《論》上說得很好,為什麼?「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」,有漏之業就是妄想、就是無明、就是起心動念,沒有完全斷掉,伏住,我剛才講他是伏斷。禪定功夫很深,智慧沒有現前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他功夫還沒到此地。所以叫「未能決斷」。

  「與微苦相應」,微苦就是無明沒有破的苦處,也就是說起心動念沒有能夠把它轉成般若智慧。煩惱即菩提,轉過來就是菩提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。智慧沒開,這是他與微苦相應。智慧一開就脫離十法界,就不叫十信菩薩,就稱之為法身菩薩,法身菩薩是初住菩薩。「廣如彼論」,廣是詳細的,詳細的在《起信論》裡頭說得很清楚。由此可知,此地只是略略的引用。

  「計其少分得見法身,即是信滿,入十住位菩薩」。我們問十信位菩薩有沒有明心見性?在我們想像當中能體會得到,他見性或有或無。有時候確實起心動念沒有了,起心動念沒有了就見性,可是怎麼樣?不久他又起心動念。又起心動念,見性就又不見了,法性又不見了,又迷了,他在這個邊緣上;換句話說,不穩定,也就是功夫不熟。已經到了,不熟,這時候又用不上力,所以他得見少分法身,這是信滿,就是十信圓滿。「入十住位菩薩」,十住位是初發心住,入十住初發心住的菩薩。

  「已上是三乘發十信滿心,入十住初發心住,上以願力故成佛」。初發心住斷妄想,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,於一切法,這一切法我們可以把它分為三大類,就是人、事、物。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世出世間法一切人事物,或是接觸,或是不接觸,或是現前,或是不現前,確實能做到不起心、不動念,這就是初發心住。初發心住就真的成佛了,不是相似佛,這跟十信菩薩不一樣,十信菩薩若有若無。初住菩薩明心見性不再退轉,十信菩薩是有進有退不穩定,功夫再向上提升,不退了。這個地方的不退,要知道是三種不退,第一個是位不退,他絕對不會退到十信菩薩,十信以前就不必說了,決定不退。第二個是行不退,這是大乘,絕對不會退墮到小乘。第三個是念不退,就是菩薩從此爾後,他就是一個方向、一個目標,無上菩提。真正是所謂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他不會改變方向、目標的,他才能夠達到究竟圓滿的果位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尚且如此,何況我們?

  我們今天絕大多數的人不成就,原因在哪裡?搞得太多太雜,他不是一門,不是一門深入。他的念頭錯了,我們講思想錯了,見解錯了,他是什麼都要想懂,什麼都想學。在世間人來講,這個想法不錯,是要一切都要通達。但是他不知道,一切通達是沒錯,你今天想一切通達的方法錯了。這些諸佛菩薩、祖師大德教給我們的,難道障礙我們一切通達嗎?如果障礙我們一切通達,佛菩薩不慈悲。要怎樣才能一切通達?一門深入就通達。深到什麼程度?深到明心見性。哪一天一見性,就像此地講十信心滿,全通達了。這是古聖先賢教人的祕訣,你真正要成功,你可不能搞那麼多;你要搞多了,就錯了。不但不能搞得太多,兩門都太多。你走路是什麼?你走兩條路,兩條路不容易到達,三條、四條就更糟糕,只有一條路。無論修哪個法門,無論修哪個宗派,古往今來,真正成就的人都是一門深入。到什麼時候才能觸類旁通?到明心見性,也就是說到於一切法不起心、不動念的時候,這個時候可以。

  諸位要知道,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他在文殊會上成就什麼樣的功夫?就是不起心、不動念。他在文殊菩薩那裡修行修到十信心滿,修到這功夫。然後出去參學,你看第一位吉祥雲比丘,《八十華嚴》裡面講的德雲比丘,初住菩薩,他去參初住菩薩,他本身就是初住菩薩。這個要知道,初住菩薩才廣學多聞。四弘誓願裡面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是誰幹的?初住菩薩。沒有到初住,是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接著看長者論文的下一段,一乘發心。「一乘發心者,如此經十信發心,初發心時,以初會中如來始成正覺之果,普賢菩薩法界微塵毛孔重重無盡,隨根本智行果而起信心,信他諸佛所得之果」,我們先看這一小段。

  一乘跟前面三乘不一樣,三乘發心我們可以理解,一乘發心不可思議。這是講眾生的根性,一乘根性太少了。一乘是真實,三乘是方便。世尊在《法華經》裡面明白的告訴我們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,「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,除佛方便說」。由此可知,說二乘、說三乘、說五乘,都是方便說,實際上就是一佛乘,這很不好懂。一佛乘是什麼?你本來成佛,你本來是佛,你現在還是佛,這個話會把我們講糊塗、講迷惑了。這些話是從法性上講的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
  為什麼現在會變成這樣子?很不幸的,就是你起了妄想執著,你才變成這個樣子;換句話說,你是帶著妄想分別執著的佛,你是真佛,你不是假佛。你現在帶著妄想分別執著,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,你跟一切諸佛沒有兩樣,你就是!這是一切如來的真實語。一乘發心,對於這句話完全肯定,一絲毫疑惑都沒有,當下就能夠放下。為什麼?妄想分別執著是虛妄的,自性裡頭本來沒有,一斷一切斷。佛門當中有個比喻,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」,屠刀是什麼?妄想分別執著就是屠刀,你一放下,你本來就是佛。佛果地上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你沒有一樣不具足,沒有一絲毫欠缺。

  前面講三乘發心,引《起信論》裡的;今天講一乘發心,這是本經的,「如此經十信發心」。「初發心時」,我們在前面初會裡面讀到的,如來「始成正覺」。你就能信如來始成正覺之果,你能夠信普賢菩薩法界微塵毛孔重重無盡,這在前面都學過,這是講宇宙萬物的真相。現在科學也在講宇宙萬物的真相,沒有《華嚴》講得這麼詳細、這麼透徹。

  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,一生專攻哲學,這是世界級的名教授。中年以後就契入佛法,晚年可以說專攻《華嚴經》。他晚年時代,七十歲以後,在台大開「大乘佛學」,在輔仁大學博士班開「華嚴哲學」,佛教經典拿到最高學府博士班的課程來學習。我學佛是他老人家介紹的,《華嚴經》是他特別給我介紹。《華嚴經》是佛經哲學概論,有圓滿的理論,有周詳的方法,最難得的,後面還帶著表演。他說全世界的哲學書,找不到一樣能跟《華嚴經》相等的。

  我們讀了之後,再看看現在的科學、哲學、宗教,我們心裡就有數。你只看到這一句,這還得了嗎?普賢菩薩法界微塵毛孔重重無盡,前面我們讀過,是講這個世界。大世界,今天科學家講太空物理;微塵毛孔,現在科學家講量子力學,這是講的最小的,量子力學是講小。科學今天一個是往無窮大,一個是無限小。今天科學把微觀世間講到原子、電子、粒子,現在新的名詞叫夸克,這講微塵。佛家沒有那麼多的名詞,就用一個微塵。

  微塵有等級,有大小不同,最大的微塵是「牛毛塵」。牛身上一根毛,這個微塵能夠落在牛毛的頂端不會掉下去,那很小了。牛毛塵的七分之一,這就更小,叫「羊毛塵」。羊毛塵再分為七分之一叫「兔毛塵」,更細。兔毛,我們中國人寫毛筆字,有用兔毛做成毛筆的,很軟很細。兔毛塵再分為七分之一,叫「水塵」,就是水裡面有空隙,它在水裡面可以自由往來,沒有妨礙,水塵。水塵再分為七分之一,叫「金塵」,就是金屬。金屬的密度比水大,但是還是有空隙,它通過金屬沒有障礙。金塵再分為七分之一,叫「微塵」,所以此地講微塵很小,肉眼看不見。是不是現在在高倍的顯微鏡之下看到的原子、電子、粒子、夸克,是不是這些東西?不知道。可是微塵還能分,分成七分之一,叫「色聚極微」。色聚極微還可以分為七分之一,叫「極微之微」,佛說這個不能再分,再分就沒有了。所以也叫「鄰虛塵」,它跟虛空做鄰居,若有若無,這是最小的。

  佛告訴我們,微塵裡頭有世界,大世界、大千世界、華藏世界、無有窮盡的世界,在哪裡?在微塵裡頭,這個科學家沒發現。後面重重無盡,那就是什麼?世界裡頭又有微塵,微塵裡頭又有世界,微塵世界裡頭還有微塵,那個微塵裡頭還有世界,重重無盡。這叫不思議境界,佛法講其廣無邊、其深無底,那個深就是重重無盡。什麼人能契入?普賢菩薩能入,普賢能入重重無盡微塵毛孔世界,這我們在前面讀過的。

  下面文說,「隨根本智行果而起信心」,根本智。根本智是什麼?《般若經》上講「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」,無知是根本智。實在講無知就是不起心、不動念。佛性、法性裡面沒有起心動念,起心動念是無明,起心動念你就迷了,就不覺。《起信論》裡面所謂「一念不覺,而有無明」,一念不覺就是你一念起心動念,一個起心動念就是迷,就是不覺。這個不覺,就把法性裡面本來具有的根本智變成了無明煩惱。所以你一定要把起心動念捨得乾乾淨淨,這個境界就是清淨寂滅,這個時候心裡面一絲毫染著都沒有。心就是法界,法界就是心;心就是智慧,智慧就是真心。法性就是能力,現在科學家講能量。能量就是法性,能現相好,現十法界依正莊嚴,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法性。理事不二,性相一如,無障無礙,不思議的解脫境界,這個境界叫普賢菩薩法界。由此可知,根本智的行果就是遍法界虛空界的全體,一個也不漏。從這個地方生起信心,這是一乘發心。

  「信他諸佛所得之果」,一絲毫沒有疑惑,為什麼?法性,法爾如是,他本來就是這樣的。這些諸佛他證得了,我們今天沒有證得,為什麼沒有證得?沒有放下,法性上那些障礙的東西沒放下。這個障礙就是妄想分別執著,佛跟我們講三大類,每一類無量無邊。妄想就是起心動念,所以我們要放,從哪裡放起?從執著放起,最粗的,最嚴重的,要從這裡放起。首先學什麼?學不執著,然後再學不分別,最後再學不起心、不動念。

  放下執著是本經七信位菩薩,放下分別是本經裡面八信、九信、十信的菩薩,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的緣覺、菩薩、佛(十法界裡面的佛)。再把起心動念放下,你就是圓教初住菩薩,證三不退,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這一般人講成佛了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。雖然無始無明習氣還在,不礙事,你到十方世界與眾生感應道交,能夠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。他希望你用什麼身來出現,你就能示現。他希望見佛身,你就可以示現八相成道,以佛身而度脫之;他願意見菩薩,你就現菩薩身;他喜歡阿羅漢,你就現阿羅漢身;喜歡天人,你就現天人身,你得大自在。就像《普門品》裡面講的觀世音三十二應,應以什麼身得度,你就現什麼身,你說你多自在!圓教初住菩薩就做到了。

  從初住往後怎麼修行?沒有修行的,就是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,圓滿落實第一大願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往後在示現的過程當中,示現在十法界,也斷煩惱、學法門、成佛道,那全是表演,全是度眾生的一種善巧方便。為什麼?自己煩惱已經斷了,法門已經完全通達,佛道已經成了,還要去表演。像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,八相成道,表演給我們看。在這一處表演,就是在地球上表演,這不是第一次,《梵網經》上佛告訴我們,這是第八千次。你就曉得,初住以上法身菩薩在十法界示現的次數無量無邊,數不盡的。哪個地方眾生有感,他就有應,他就有示現,示現有情身,示現無情身,示現樹木花草,示現山河大地,真叫神通廣大。

  做種種示現,他一個目的,覺悟眾生,必定至少有一個眾生覺悟;換句話說,他那個示現就為這個眾生。這個眾生根熟了,他一接觸這個現象恍然大悟,悟了之後,徹底放下。最後放下起心動念,他就成佛了;起心動念沒有放下,沒有出十法界。這是信他,信他就是信自,為什麼?自他不二。

  我們再接著看下面的文,「以第二會中普光明殿如來報滿之果,及行果,而自信入修行」。這是在《華嚴》第二會當中,第二會是十信會,初信菩薩。這是什麼?一乘發心,初信位菩薩。我們讀到之後,真的是生無限的羨慕。一乘根性也不是無因而有的,過去生中生生世世,常常接受一乘大法的薰習,這樣成就的。就像我們今天在此地學習《華嚴經》,我們雖然是凡夫,中下根性的凡夫,如果對《華嚴》挺有興趣,鍥而不捨,我們這一生在薰習。來生又遇到這個法門,可能立刻就發心,一乘發心。薰習成種!長期的薰習,鍥而不捨的薰習,它才成為力量,所謂信根、信力,五根五力裡頭真的有信根、有信力。看到經上所說的,能信能解,決定沒有疑惑,不但能信、能解,還能行,學習,依教奉行。

  二會,「如來報滿之果」,這就是究竟圓滿的佛果。如果說如來未報滿之前,那就是前面所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還沒有圓滿,無明習氣還沒有斷盡。無明習氣斷盡,這才叫報滿,圓滿了;圓滿之果,圓滿之行。

  「而自信入修行」,這個地方,圓滿之果我們沒有懷疑,圓滿的行果是什麼?這兩個字要重視。一乘發心的人修行修什麼?就是要修如來報滿的行果。信報滿之果,現在要想學的是報滿的行果,我們要學習。報滿的行果,近的來說就是「淨行品」裡面所講的一百四十一願;大乘教裡面的菩薩戒、比丘戒、沙彌律儀;再往前面講,三皈、五戒、十善;再往前面推它的根,我們現在不用小乘,用儒家的《弟子規》,道家的《感應篇》。如來究竟果位的行就是這些。一乘發心者一發心,這些東西他就落實了,這是一乘人,不像前面三乘。他可以說從最初入門的《弟子規》,到前面「淨行品」的一百四十一願,統統落實。真的是一行一切行,一切行一行,一多不二。十信菩薩,從初發心到十信圓滿的解行,一乘發心人統統具足。所以這跟前面三乘發心不一樣。

  我們再看底下這段文,前面都講過,我們再複習一遍。「金色等十色世界」,這就是十信位菩薩境界當中所現的十色世界。「即明自覺之理」,所以那是表法的,十色世界是自覺的理體。「不動智佛等十智如來」也是表法的,「即明是自心所信自心佛智」,用十智如來來表。初信菩薩,不動智如來,這個意思在前面我們也講了很多,這個地方再提醒一句,為什麼?我們現在一般人學習,心動,不是不動,心浮氣躁,妄念紛飛,你怎麼能契入?真正能入,除了不動之外,沒有第二個辦法。

  《無量壽經》六方佛是表法的,東方第一位就是不動智佛。所以學佛從哪裡學起?如如不動學起。如如不動是講的心,不是講的事,你要知道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。在動中成就不動,是真不動,離開動去學不動,是永遠得不到不動。所以,禪定是不是盤腿面壁?盤腿面壁是最初級的禪定,你剛剛開始學,用這個方法來攝心,初步的。到禪定功夫成熟,要在日常生活當中,順境逆境、善緣惡緣,境界現前的時候還是如如不動,那叫真不動。

  五十三參裡面表演修禪定的善知識,他在哪裡修?善財童子到哪裡去參訪他?經上講他在市廛,市廛是什麼?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百貨公司、商場。他在那裡去逛商場、逛百貨公司,那是什麼?修禪定,那是修不動智。你看他到商場裡面看,琳瑯滿目,這些新的產品日新月異,他看得清清楚楚,這是智。看了怎麼樣?他沒有起心動念,這是不動。不像凡夫,凡夫一看到,這個也動心,那個也想買,這個也很喜歡,就動心。他在那個地方溜達,天天在那裡逛,他是在那裡修不動智,他是在那裡修真正的禪定,善財童子去參訪。這才真正是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。一般人進入這個環境裡面,他的心就會被外面境界轉動,那個不行,功夫不到家。好,回去面壁,盤腿面壁。功夫到家,要在這些地方,就是最熱鬧的場所,也就是誘惑力最強大的這種處所,你入進去之後,如如不動,不起心、不動念;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是智慧,不起心、不動念是禪定,定慧等學。這是「自心所信自心佛智」,不是外面的。

  「文殊師利,即明自心智上分別妙慧」。這個分別實在講就是大乘法裡面講的了別,沒有分別心。此地這個分別就是了別的意思,明瞭,樣樣清楚、樣樣明瞭,有沒有分別?沒有分別,不但沒有分別,起心動念都沒有。就像什麼?像一面鏡子照外面的境界,清不清楚?樣樣清楚,一樣都不漏,他決定沒有分別,決定沒有執著。

  所以,佛在大乘教裡頭也常常教導我們,我們的修行,你看你早晨要照鏡子,起來要照鏡子,晚上睡覺之前洗洗臉也照鏡子。照鏡子的時候,你就要想到我們用心要像鏡子一樣。諸佛菩薩用心如鏡,照得很清楚,他沒有分別執著,他也沒有起心動念。我們的心要像一面鏡子一樣,就成佛了。六道凡夫的心像什麼?像照相機一樣,一照就落個印象。現在數碼相機也不例外,它裡頭印象落進去了。佛心像鏡子,照的時候絕不落印象。即使在照的時候,照見的時候也不落印象,這叫妙慧。慧是明瞭,妙是不落印象,也就是說他沒有分別執著,沒有起心動念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你問他,他沒有一樣不知道;你不問他,他什麼也不知道。所以般若無知,沒有人問他的時候,什麼都不知道;無所不知,任何人問他,他都對答如流,不用思考的。

  所謂是一經通,一切經通;一法通,一切法通。這一部經真的通了,不但佛經你全懂了,世界上所有宗教經典你也全通。不但宗教裡頭,就是世間法裡頭,像中國的《四庫全書》、外國的百科全書,全通了。為什麼?那是自性裡面的東西,你明心見性了,是自性裡頭的東西,你怎麼會不知道?哪有這種道理?你要不見性,這裡頭就有障礙,那就是什麼都不通。見性之後,障礙沒有了,現在科學家講的空間維次沒有了,時空沒有了,這是事實真相,諸法實相如是。

  再看底下文,「與古今三世諸佛同一體用,分毫不差,方名為信發心」,這是《華嚴經》上的初信菩薩。信發心,這個發心是一乘發心,跟三乘不一樣。真正相信自己跟古今(古今就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)三世諸佛同一個體,同一個作用,分毫不差,這才叫初發心菩薩。斷證的功夫跟小乘須陀洹平等,那就是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,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沒斷,見惑斷盡。根本煩惱裡面,貪瞋痴慢疑惡見,這六個根本煩惱,末後的惡見沒有了,惡見就是見惑。小乘人證須陀洹果位,大乘圓頓根性,斷煩惱是平等,智慧完全不同;換句話說,他的見解跟諸佛沒有兩樣。這是一乘發心。這就是長者在此地為我們做個簡略的介紹,二會六品經,這我們學過的。

  「從此信心,以佛名號品,即明所信十方示成正覺佛果之號遍周」。這一段很重要,我們學習應當把它背過,為什麼?人家問你,「佛名號品」講的是什麼?這幾句是正確的答案。佛教是什麼?慈悲為本。初住以上就在十方示成正覺佛果之號,周遍法界,周遍法界虛空界。

  佛的名號是表法的,對誰表法?對眾生表法。眾生根性不同,佛的名號不一樣。對一個眾生來說,迷可不是一斷一切就斷,他慢慢的斷。你看十信就分十個階級,所以每個階級用的名號不一樣,這我們看過了。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成佛,無論是哪個菩薩來示現成佛,都叫做釋迦牟尼佛。釋迦牟尼佛是通名,不是專用的。為什麼稱釋迦牟尼佛?釋迦是仁慈的意思,牟尼是寂滅的意思,清淨的意思。這個世間的眾生沒有仁慈,對眾生沒有仁慈,所以佛教化眾生要以仁慈為教學的目標。此地眾生對自己心不清淨,所以用牟尼;牟尼就是清淨心,釋迦就是仁慈。所以釋迦牟尼這個名號是提醒我們對別人要仁慈,對自己要清淨,就是這個意思。這就是佛在我們這個世間教化眾生的目標,教學的總綱領、總方向,你不能不知道。所以佛的稱號周遍十方,它不是一個人專用的名號,它是表法的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