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九七0卷)  2003/3/16  澳洲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970

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看「當機獲益」第六句:

  【得隨入證輪,名一切法海廣大光明。】

  大眾得的利益,我們看到之後,確實仰慕之心油然而生,得的利益的圓滿、利益的殊勝確實無與倫比。世尊為我們介紹的,真的是所謂點到為止,略舉一端。無量無邊殊勝的利益,即使十方如來異口同音共同宣說都說不盡,為什麼?稱性。所以清涼大師給我們解釋,這十句的利益配十地十度。十地十度在《華嚴經》裡面,真正的義趣是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無一不是究竟圓滿。我們要了解這個事實真相。這第六句是「般若現前」,就是六地,叫現前地,六地菩薩叫現前地。清涼說「般若現前,名隨入證,照深緣起,名法海光」,甚深緣起,怎麼知道?甚深般若。

  昨天我聽一個同學打電話告訴我,最近有一個科學的報導,大家可以在網路上查一查。說有一個太空船飛進了黑洞。在從前我們聽說,任何東西飛到黑洞裡面都消失了,可是這個太空船飛到黑洞沒有消失,傳來許許多多的資訊。這個資訊似乎是過去的,千萬年前的太空狀況;換句話說,進入這個黑洞突破了時間,像我們佛經裡面講的,過去未來是一不是二。這是一個很特異的現象。在以往我們只知道,甚深的禪定,就像這個註解裡面講的「照深緣起」。億萬年前的世界緣起的狀況,居然通過黑洞的時候見到了,傳來這些照片。我們中國古人講的渾沌初開,印度古老宗教裡面講的冥諦,是不是這個境界,我現在還不能夠證實。他們給我的訊息,似乎是這麼一個境界,這個境界如何用科學來證實,這是個很奇特的事情。這是最近太空物理一個新的發現。所以科學的發達,對佛法的學習確實是有很多幫助。

  從日本科學家做水的結晶,證明佛在經上常講的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證明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這用科學來證明。這些用現代科學名詞都是物理的現象。物從哪裡來的?物為什麼會變?為什麼會變,現在已經知道一點消息,從心想生。但是這個物質從哪裡來的?現在科學家依舊不能證實,這是佛法裡面講的「唯心所現」。心是什麼?心不是物質;心能夠變成物質,能夠變出物質出來。心是靈知,它不是死的,它是活的。諸位在這幾年來常常參加三時繫念佛事,你看中峰國師在繫念佛事裡面的開示,那些開示的話雖然不多,非常重要,那都是大乘經典裡面的精華。但是這些開示,佛說得很好,上根利智的人聽了之後他能夠悟入,中下根性的人只能種善根而已。善根要不要種?要種!善根深厚他才會開悟。我們為什麼悟不了?善根淺薄,所以不能悟入。因此,接受大乘經教的薰習,才能夠薰成深厚的善根,才能把中下根性提升到上上根性,就這麼個道理。

  前面第五句,得禪定。禪定功夫深了,深到相當的程度,智慧就現前。所以這個第六句,是六地菩薩的境界,現前地。什麼現前?智慧現前。定能開慧,沒有禪定,就決定沒有智慧,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。沒有禪定,這個人很聰明,什麼都知道,那是什麼?佛在經上講的叫「世智辯聰」。世間,我們今天講知識,世間的知識、辯才、聰明。這是學來的。「學」與前一世有沒有關係?有!這個現在連外國研究輪迴也知道了。每一個人,我們這一生的聰明才智,富貴窮通,與前世都有密切的關聯。這是外國從許許多多方式,大多數還是用催眠的方法,催眠的方法也是幫助你,用人工的方法幫助你入定,就是精神集中。萬緣放下,精神集中,催眠的道理在此地,這個時候你能夠回憶過去,回憶到前生。因為在甚深催眠狀況之下,就是意志集中,這個時候時間的觀念突破了,所以他可以回到前生。其中有一個例子,他能夠回憶到四千多年前的事情,多少世?八十多世。一生算一世,八十多世之前的事情,他能夠記起來。

  在佛法裡頭,在理論上講跟催眠相同。佛法講的是入定,入甚深的禪定。修禪定,你現在從科學家這些方式,我們也有所體會。修禪定打坐的時候,要萬緣放下,讓身體輕鬆,不能有絲毫緊張,不能有絲毫壓迫,你才能入定境。禪定功夫淺深,差別很大。小的定功,還是一樣端坐在那個地方,身體放鬆。所有一切妄念都要放下,一心專注,定不是死定,定裡頭有覺、有觀。所以定也叫止觀,止是止一切妄想、雜念,觀就是科學家講的,精神意志集中在一點,在哪一點不一定。古時候用的方法叫「觀心」,那就是你的精神集中在哪個地方,以後就改成「話頭」,叫參話頭。不可以想這個話是什麼意思,不能想,把精神全部集中在話頭上,你才能入定。在定的境界裡面時間空間突破了,你可以看到過去,你可以看到未來。所以,許多定功深的人跟我們講未來的事情,那個可靠。

  從前我對預言的事情也感覺得很好奇,向李老師請教靠得住靠不住?李老師告訴我,他說預言總的來說,可以分為兩大類,講理論的依據有兩大類。第一大類是數學(所以數學是科學之母,這個話是有道理的),那是很高深的數理,推斷的,中國《易經》就屬於這個。所以一般看相、算命,推論未來的狀況,這就是預言,大多數都是從數理上推出來的。這個要相當精密,錯一點點,跟事實真相就有很大的差距。所以這個可以參考,不能夠完全相信。第二個預言的根據,就是佛家講的「現量境界」,是從定中看到的,他說這個可靠性非常準確。實在講他是有依據的,有依憑的,不是隨便說的。

  在這個地方我們也就能看到,先得禪定,然後開智慧。定從哪裡來的?定從持戒來的。持戒用廣義的講法就是守法,你一定要順從老師的教誨。為什麼?老師是過來人。他曾經修學這種方法得定,開智慧,他有經驗,這條路是他走過的。我們對這條路茫然無知,很想得定,也學著去打坐,實在講是什麼?盲修瞎練。無論怎麼樣勤苦去練功,禪定還是得不到,我們的意志依舊不能集中,散亂的。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,阿羅漢定功不錯了,得九次第定。世間禪定,四禪八定。我們知道今天世界上許許多多做深度催眠,在那個深度催眠狀況之下,那是什麼境界?跟諸位說明,他的定功沒有達到初禪,換句話說,欲界天裡面所修的「未到定」,就有這樣的能力。知道過去世,他還不能知道未來世。知道自己的事,不能知道別人的事,能力實在講很有限。欲界未到定,未到定是講夜摩天,兜率天,化樂天,他化自在天。這個四層天,一層定功比一層深。在佛法裡面講,他不能算成就。為什麼?欲沒斷,這個斷跟諸位說不是滅斷,是伏斷。到什麼時候才滅斷?證阿羅漢果才滅斷,永遠不到六道來,那真的滅斷了。所以六道裡面,縱然是非想非非想處天都是伏斷,伏煩惱,煩惱沒有滅。這個道理我們要懂,不能夠誤會。

  到初禪了,到初禪欲念伏住了,雖然阿賴耶識裡頭有五欲六塵的種子,它不會起現行、不起作用;換句話說,它不會妄動。這個境界是阿羅漢的境界。大乘經上我們常常看到,像《地藏經》上,婆羅門女,母親死了,母親在生的時候喜歡吃海鮮,常常殺生。女兒勸她信佛,她半信半疑。女兒想到這一生罪業很重,一定墮惡道,到底在哪裡不曉得。她遇到一位阿羅漢,請求阿羅漢幫助她。阿羅漢入定,定中時空界限突破,看到她在地獄受罪,教給她怎樣去修福,去幫助她母親。從這個地方就說明,阿羅漢要想知道過去未來,還要入定。由此可知,出了定之後,那個入定跟出定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境界,但是比我們那是高明多了。他就是出定,我們也比不上人家。但是要突破六道,他不入定的那個功夫還不夠,入定加強他的功夫,就是特別集中他的精神,萬緣放下,這才有能力辦事。六道界限沒有了,到處觀看她在哪裡,他有能力找到。

  法身菩薩就不一樣了,權教菩薩的本事跟阿羅漢差不多,高出不多,多半還是要入定才能看到過去未來。法身菩薩就不必了,經上常說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」。他看六道,看十法界,看遍法界虛空界,需不需要入定?不需要。說明他時時刻刻念念都在深定之中,沒有什麼出入。這個定功就深!叫現前地。我們曉得在現前地裡面的菩薩,不需要入定出定,不需要。

  我們很羨慕,有沒有辦法在這一生當中成就?跟諸位說,辦法是有,問題是你肯不肯學。肯學,用什麼方法?念佛。「念佛?」搖搖頭,「這沒什麼,我已經念了很久,沒什麼效果。」沒有錯,你是念了很久,你念得不如法。怎麼不如法?你念佛的時候有沒有放下萬緣?得自己好好反省反省,念佛堂的堂主有一句口頭禪,天天在教,提醒大家「放下萬緣,提起佛號」。禪堂裡面是「提起正念」,念佛堂改成提起佛號。佛號提起了,萬緣沒有放下,所以念佛功夫不能成片,你沒有得到真正的受用。沒有得到念佛三昧,念佛三昧就是禪定。世尊在《大集經》上講的,念佛就是深妙禪,不是普通禪定。為什麼講它是深妙禪?它跟六地菩薩一樣,般若現前。這個境界不可思議!

  我們今天念佛,毛病在什麼地方,自己要知道。你把你的毛病改過來,功夫就得力,你就能夠在念佛堂得念佛三昧。這個三昧能得到,但是很容易失去。為什麼失去?你妄想一生起來,三昧就沒有了。但是偶然得個一次兩次,有好處,你的信心增長。爾後如何能把這個境界保持住,真正想保持,你就得永遠放下萬緣,這個心跟禪心無二無別。禪心是什麼?惠能大師講得很好,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,那是禪心。那個心是清淨心,那個心是真誠心、是平等心、正覺心、慈悲心,裡頭一個雜念、妄想都沒有。只要有一個雜念、妄想在裡面,你的三昧就沒有了,正受沒有了。正受沒有了,你受的是什麼?苦樂憂喜捨。諸位要曉得,正念裡頭,苦樂憂喜捨沒有!這叫真樂,極樂世界的樂是說的這個,不是苦樂的樂。苦樂之樂,妄心裡頭有,真心裡頭沒有;識心裡頭有,自性裡頭沒有。見了性,智慧、德能、相好圓滿具足,樣樣現前。現前地不僅是般若現前,德能現前,相好現前;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都現前,你都得受用,而且決定沒有染污。這是法身菩薩的境界。

  「名隨入證」,隨是隨緣、隨順。普賢綱領裡面有「恆順眾生」,這句話的意思深妙廣大無有邊際。恆順眾生,什麼叫眾生?所有一切現象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,叫做眾生。所以眾生,我們一般聽到都是以為這一切人,眾生指的是一切人,那你範圍太小了!眾生是指十法界依正莊嚴,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,你看你能隨順;換句話說,能隨順一切人,能隨順一切法,能隨順一切事,能隨順十法界一切眾生。上,隨順諸佛如來;下,能夠隨順地獄眾生。什麼叫隨順?跟他們接觸,跟他們往來,跟他們共同生活、學習,決定不起一個妄念,叫做隨順。你還打了個妄想,起個妄念,不叫隨順!隨順是用真心,要用意識心,那都叫攀緣,不叫做隨順。

  隨入,入是契入。證,證是證得。這是說的自受用,真實智慧自受用。「照深緣起」,是他受用,幫助別人覺悟,教化眾生。教是教導他,是幫助他,教導、幫助是無條件的。這個推動的力量從哪裡產生的?從智慧生的,從大慈悲心生的。慈悲一切,就是你真誠的愛心周遍虛空法界;虛空法界多大,你的愛心多大。這個愛心裡頭沒有一絲毫私心,沒有;沒有一絲毫偏心,平等的愛心。所以對一切眾生哪裡有條件,我喜歡他,我不喜歡他,沒有這個念頭;這個念頭是妄心,是妄想分別執著,我們常常要警惕自己。因為什麼?用妄想分別執著用得太久了,無量劫用到今天,我們雖然想把它丟掉、放下,丟了,它馬上又來了。

  早年我跟章嘉大師,我也向他請教這個問題,章嘉大師舉了個比喻,我體會到了。他用什麼比喻?在那個時候我們用的時鐘,還是用發條的,現在都用電池,方便多了,那個時候的時鐘要上發條,手錶也要上發條,發條來推動它的。我們在客廳裡面,向他請教,他就指著那個時鐘,你看那個裡面的發條,發條是捲起來的。你把它拿出來,把它拉平,拉得很直,但是你手一鬆,它又捲起來了。他說凡夫的妄心就像這樣的。我懂了。那要怎麼使這個發條真正把它擺平,要很長的時間把它控制,慢慢它就恢復正常,平的,它就不會捲了。所以在中國,古大德常常教人,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念起就是發條它又捲起來了,覺是什麼,覺,我們又把它擺平。你稍微鬆一點的時候,它又捲了,捲了再把它擺平,這是做功夫。這叫真修行。我們的妄念就像那個發條一樣,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有意無意它總會起現行,不能有絲毫鬆懈,一鬆懈它就又捲起來了,麻煩就在此地。所以你要有高度的警覺,你要有很大的毅力,還得有恆心、有長遠心。我們做功夫對治什麼?就是對治妄想分別習氣。希望有一天,這個發條給它拉平,它再也不會捲起來了,那你就成功了,得什麼境界?法身菩薩,圓教初住。

  我們自己知道這些原理原則,要認真努力去幹!鍊功,這是真正鍊功,修行的功夫。清涼大師在第四分裡面,所說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他參什麼,歷事鍊心,他就是在一切人事、物質環境裡面去鍛鍊,鍊不起心、不動念,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是禪定,禪定在這裡學。鍊什麼?樣樣清楚,樣樣明瞭,樣樣不執著,樣樣不分別,樣樣不落妄想,這是般若智慧。所以,五十三參是定慧等學,定慧雙修,我們能懂嗎?那是甚深定慧。「照深緣起」,緣起是什麼?是諸法實相,一切法的真相,一切法都是從緣而起的。你對一切法的事實真相就了解、明白了,明瞭之後再也不會執著,再也不會分別。凡是在一切法裡頭還有妄想分別執著,對這個法沒有徹底搞清楚。徹底清楚的時候,那就究竟放下了,你就得自在。

  「名法海光」,海是比喻,比喻深廣,你就對宇宙之間萬事萬法統統清楚、明白了,這個叫正等正覺。那就不是阿羅漢、辟支佛、權教菩薩所證的,他們稱正覺,不能叫正等正覺。「等」是什麼?等於佛,等於佛所證得的。所以阿羅漢、辟支佛、權教菩薩所證得的正覺,在天台大師六即裡面所講的「相似即」。就是說他們的覺悟,跟佛很相似。相似,你要記住,實際上跟佛還是隔一層,相似不是真的,但是非常接近真實。在十法界裡面,他真的是正覺。再往上提升,就是正等正覺,那是真的,等於佛所證的。這個你所證得的,還是不能跟佛相等。

  佛在經典上對這也有個比喻,比喻什麼?佛的正覺,比喻作月亮,十五的滿月,我們中國農曆叫十五,滿月,佛好比是十五的滿月。菩薩,我們講法身菩薩,圓教初住,他像什麼?他像月牙,一條線,月牙,那是真月不是假的,一點都不假,叫正等正覺。所以從初二、初三到十四,都是屬於正等正覺,諸位從這個上面細心去體會。阿羅漢、辟支佛他們所見的這個月,《楞嚴經》上講得好,「捏目所視」。我們晚上看月亮,我們用手指把這個眼睛按一下,按下去,結果看到外面變成兩個月亮,這是阿羅漢的境界,辟支佛、權教菩薩的境界,所以是相似,不是真實,捏目所看的第二月。

  我們六道凡夫所看的月亮是什麼?水裡的月亮,是月亮的影子,比起捏目所看的又要差一等;捏目所看的是相似,我們連相似都達不到。《楞嚴經》上佛的比喻很有趣味,佛確確實實很會說法,讓我們在比喻當中,去體會那個境界淺深不一樣,這個統統叫做法海光。對於宇宙一切萬事萬物,從哪裡來的?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,起什麼樣的作用,後面結果又是怎樣?沒有一樣不通達,清清楚楚、明明瞭瞭。所以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,你才會一念不生。清清楚楚、明明瞭瞭,又一念不生,這就得大自在。你可以受用,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這得大自在。

  繼續請看下面第七句:

  【得轉深發趣行,名大智莊嚴。】

  這是七地菩薩,遠行地。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提示的,「功用已遠,將入無功,為深發趣,權實無礙,為大莊嚴」,這是解釋『大智莊嚴』的意思。七地菩薩,遠行地,什麼叫遠行?「功用已遠,將入無功」,這個也很不好懂,甚至於比喻都沒有法子講。我們學佛,都是起心動念有為的功用,要是說無為的功用,那我們就完全不懂了。無為功用是什麼,不要做了?佛要不要念?禪要不要參?戒要不要持?都要!都要,這是有功用。功用用得很純熟,到什麼程度?到好像是「用而無用,無用而用」,這叫遠行。這個「行」要念去聲,念ㄏㄣˋ,是個動詞,是行動,純熟到極了。譬如我們用念佛這個功夫,念到純熟,是什麼境界?「念而無念,無念而念」。念而無念不是不念了,不念你就錯了。泛說修行,修而無修,無修而修,不好懂!《論語》裡面我們看到夫子,孔老夫子說他自己做學問,境界提升的層次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六十而耳順,耳順相當我們前面所說的現前地,般若現前。照深緣起,就耳順了。遠行地是什麼?遠行地是夫子七十歲了,隨心所欲不逾矩,到這樣的功夫。

  隨心所欲不逾矩,相當於我們佛法裡面講的「無功用行」,你的修行,絕對不會再作意了,就是摻雜一點意思在裡頭,沒有了,一絲毫的意念都沒有。生活、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,完全回歸到自然。回歸自然就是生活一樣,工作也一樣,處事待人接物應酬也一樣,這裡頭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。這是大聖,這不是小聖,功夫到這種境界。所以這個經文裡頭說,『得轉深發趣行』。這一句要是不好體會的話,我用孔老夫子的這一句話來說,意思接近,「隨心所欲不逾矩」。就是說他隨心所欲,矩是什麼?矩是戒定慧。這是我們借用儒家的來解釋佛經,決定跟戒定慧相應。

  「轉深發趣行」。清涼註得好,功用遠了,功用深了,遠有深的意思,再往前進一步,無功用行,「為深發趣」。下面講得好,「權實無礙,為大莊嚴」。權實無礙,就是清涼大師在《華嚴》裡面給我們講的「無障礙法界」。權是權智,無所不知;實是實智,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。無知跟無所不知是一不是二。性相圓融,理事無礙;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。七地菩薩,理事無礙多,八地以上,事事無礙了。所以他講的「權實無礙」,權是理事無礙。在這裡我們就體會到,甚深禪定重要。甚深的禪定是一切時一切處,一切境緣之中,定功都不會失掉,不但不失,隨緣增長,功夫不斷向上提升,絕對沒有衰退的現象,這叫大定。起用的時候非常活潑,我們在前面看到的能入俗,能成福德,能隨入證。

  無功用道,記得早年在台中,李老師用一個比喻給我們說,我記得當時大概有二十多位同學。我提出這個問題,「無功用道」是什麼境界?老師舉一個比喻給我們講,好比划船,(像我們這個年齡,講了好懂)是什麼船?帆船;不是大的,小帆船。一個人就可以操作,靠著風力,沒有風的時候搖櫓,這個船往前進。接近岸邊的時候,要靠岸了,接近岸邊的時候,帆要下來,搖櫓要停止,只要把舵掌好,慢慢讓船靠岸,船的速度減緩,這個時候用什麼?用竹竿撐船。快要到岸邊,用現在的話來說,大概十公尺這麼遠的距離,很近的距離,十公尺,竿也不能用了,竹竿也要放下。統統放下,船還有這個力量,還在往前緩慢的進,漸漸這樣靠岸,他說這段時期叫「無功用道」。這個比喻好,掛風帆的時候有功用,你在搖櫓的時候也有功用,你撐竹竿的時候還是有功用,統統放下了,船沒有停,船還往前面進,「無功用道」。在這個經上,我們已經得到這麼一點訊息了。

  六地以前,現前地之前,還是屬於有功用。到七地怎麼樣?七地「將入無功」。我們要是用李老師這個比喻來說明的話,六地還在搖櫓,七地這櫓也停住了,用什麼?用竹竿,「將入無功」。到八地怎麼樣?八地竹竿也丟掉了,不要了,船自然的靠岸。只要把舵把好,它還有餘力,緩慢的往前進,就是這個意思。這個意思要很細心去體會,但是沒有坐過小帆船的,你很難體會。雖然沒有坐過小帆船,用車輛來比喻也行,但是沒有從前那個帆船那麼明顯。譬如車輛我們現在將到達一個地方,它用剎車,那就是還有功用。如果速度減緩,不用剎車,它剛剛好滑到目的地,你要停車的那個線,那就是控制得非常好,不需要用剎車。那是很有經驗的人,車速減緩,剛剛達到停車線的時候它就停住了。那個距離是比喻無功用道。

  由此可知,這七地以上,七地是已經接近,非常非常接近了,修行還要不要作意?不要了。像阿羅漢那就不行,阿羅漢要作意,要入定,不入定他就沒有辦法突破時空,一定要入定。像這些大菩薩們他們需不需要入定,不需要了;入定是作意,是有功用,他們不需要。從這個地方,我們能夠體會到,功夫深!深在哪裡?多少我們有一點點訊息了,有那麼一點概念,那是真的深,完全不需要絲毫的作意。如來果地上,得的是究竟圓滿。世出世間一切眾生遇到如來,無論什麼問題,你只要提出來,佛就會很詳細的給你解釋,給你講得頭頭是道、清清楚楚。這什麼原因?智慧圓滿,無功用行。隨問隨答,一絲毫猶豫都沒有,不需要說我想一想。婆羅門女請教阿羅漢,問她母親現在在什麼地方,阿羅漢還要入定才見到。深位菩薩,七地以上,深位,不需要入定,你隨問他隨時就告訴你,你一提醒,他已經看到了。為什麼?他在定中。行住坐臥都在定中,沒有出入,所以這是「遠行」。

  我們知道遠離有為的修行,契入高度的、無為的修行,入這個境界,這叫「深發趣」。深是甚深,發是發起,趣是趣向,趣向無上菩提。「權實無礙」,權是方便法,實是真實法。真實跟善巧方便融合成一體。什麼是真實?善巧方便是真實。宗門大徹大悟,也契入到這個境界。說到這個地方,我們要知道,佛法跟世法有不一樣的地方。世法的修學,確實有淺深、廣狹。佛法的修學,開頭、初學也有淺深、廣狹,到見性之後就沒有了,圓融。所以經上講的「行布不礙圓融,圓融不礙行布」,這是講無障礙。行布是什麼?有次第、淺深、廣狹。圓融沒有次第、淺深、廣狹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

  遠行地是剛剛契入,權實無礙,這是得「大莊嚴」,莊嚴,我們在講席裡頭一般用真善美慧來解釋。古大德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講莊嚴,多半用善好,善好到極處,莊嚴!到理事無礙,性相不二,理事圓融,這確實是美好之極,稱之為大莊嚴。這不是我們現前境界,我們知道有這麼一回事情,對諸佛菩薩自然就起仰慕之心、敬重之心,知道他們的境界不可思議。如果用我們的境界看他們的境界,你就覺得他有很多毛病,甚至於他犯戒了,他有過失了,那是我們用凡眼看佛菩薩。因為在無障礙的境界裡面,凡聖一如!入了一真,一真裡頭無凡無聖,他是一體。為什麼?因為他沒有分別執著妄想,諸位想想,如果分別執著妄想統統沒有了,現前是個什麼境界?那就是一真法界,那就是權實無礙,那就是大莊嚴,這《華嚴經》經題上講「雜華莊嚴」,雜華是形容,我們今天講是大自然,回歸到大自然。再看底下這一句,第八句:

  【得灌頂智慧海,名無功用修極妙見。】

  這是八地菩薩,八地不動地。清涼在註解裡面,這一句註得多一點,「見法實性,無功而修,為極妙見,由此智慧,復得灌頂,故仁王經云,後之三地」,這後三地就是八地、九地、十地,「同遣無明,同無功用,故非灌頂地,是灌頂智」。清涼在前面給我們交代,他把這個經文所配的,有的地方在「地」上配,有的地方在「度」上配,這個就是十波羅蜜。講灌頂智,這是在十度裡面來說的。如果講灌頂地,那就是在十地上所講的。這是解釋經教的一種原則。

  古時候祖師大德們給我們講解經論,各人的方法、善巧方便不一樣,都有道理!我們學習,說實在話,我們智慧沒有開,這個智慧就是講的「明心見性」,教下講的「大開圓解」,我們沒到這個境界。那要怎麼學?一定要依一家,依一個老師!我們今天學《華嚴》,《華嚴》我們依哪個老師?一定要依清涼大師。民國初年,弘一大師介紹知識分子(大概那個時候都是大學生)學習佛家的經教。佛法經論很多,弘一大師介紹的就是《華嚴經》,認為現代知識分子學佛,要從《華嚴》開始。《華嚴》很深,一定要有參考資料,參考資料他老人家介紹的就是清涼大師的《疏鈔》。在弘一大師那個年代,我們現在這個《疏鈔》的會本還沒出來,你才曉得從前讀書學習不容易,確實自己要有很好的文學修養,在中國講的,漢學的修養。

  「經」跟「疏」離開的,諸位現在在《大藏經》裡面,你就能看到。《大藏經》裡面有《華嚴經》,有《華嚴經疏鈔》,有《華嚴經演義》,但是都是分開的,你要對起來看。我們今天讀的這個太方便了,這是前人費了很多心血,把《疏鈔》跟經文會合起來,讓我們讀一段經文,底下就看到註解,非常方便,要曉得從前不是這種作法的。這就是說明,「經」要依一部,指導的老師也要跟一個人,你跟兩個人,兩個人意見並不一致。《華嚴經》的註解除清涼大師的,那很著名的李長者的《合論》,《疏鈔》跟《合論》,實在講他們的撰寫是兩種不同的題材,怎麼能把《疏》、《論》合起來,這個可不是容易事情。當年我們看到清朝乾隆年間道霈禪師,這是福州鼓山湧泉寺的住持,他把《疏》、《論》會合起來,變成《纂要》,我看到很歡喜。我把這個書帶給李老師,帶給方東美先生,他們兩人看到都覺得驚訝,這怎麼能合得起來!那個時候我在台北講《華嚴》,大藏經會有這個本子,是六冊的,鉛字排版的,是民國大藏經會印的。當時我印了一千套,印好之後,我頭一個就送給李老師,送給方東美先生,給他們看。這對於我們學《華嚴》,確實是方便。但是老師告訴我,特別提醒我,不能專依《纂要》,一定要看《疏鈔》跟《合論》的原文。《纂要》是一個提要,可以幫助。這個開示非常重要!

  正如同我們現在學這個《無量壽經》會集本,會集本好不好?好,真好。但是你要發心講解這個本子,指導大眾修學這個本子,那你一定要遍讀五種原譯本,還要遍讀各個不同的會集本,你所修學的才圓滿,沒有欠缺。決不是依一個本子就行了,如果自己不是講經,不是教學,不是領眾,自己修行,得一本,行,這個可以。如果我們自己學《華嚴》,不是講解,這個《纂要》好,可以。如果你自己要真正學,你要學得透徹,要學得深入,你就不能偷懶,你的功夫要下得足,原譯本統統要讀到。學《華嚴》,疏鈔、合論,不但《疏鈔》、《合論》你要好好去讀,還有《八十華嚴》、《六十華嚴》、《四十華嚴》,統統要讀。你學《華嚴》,《四十華嚴》的註解,《六十華嚴》的註解《探玄記》,《四十》清涼的《疏》,都要很認真、很努力的去研究,你才有能力承傳這個法門。確實這是個大學問,真正有志於此,這是一生的事業。

  不是說我們這個學院定了九年,我們四年做研究的工作,四年能行嗎?不夠,絕對不夠。即使自己有較長的時間,也真正肯發心,認真努力來學習,還要求佛力加持。如果得不到佛力加持,靠自己的能力,不要說這一生,十生也沒辦法。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怎樣得到佛力加持?李老師教我的「至誠感通」,真誠到極處叫至誠。求毘盧遮那佛,求一切諸佛加持。真誠到極處,從反面你去想,虛妄要統統放下,有一絲毫虛妄夾雜,就不真誠了。換句話說,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,難!我很想放下,但是放不下!就像章嘉大師講的那個發條才一鬆手,又捲起來了。功夫不夠!但是怎麼樣?一定要天天放、月月放、年年放。能夠累積三、四十年的功夫,時間愈長愈好,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淡薄了。有沒有?還有,習氣還有。好像發條一樣,拉平之後它還會不會捲?捲。但是不像從前捲得那麼厲害,真的有了效果,兩頭還會翹起來。不用真功夫,不行!勇猛精進,要在這些地方下功夫。

  清涼大師註解說,八地菩薩「見法實性」,到無功用道了,見一切法的真性。雖見到怎麼?你還沒有證得,這是什麼?無上正等正覺,見到了,沒證得。「無功而修」,這個時候修,不能有一點點念頭,有一點點念頭,那是七地以下,就退轉了,真的,還是有退。到八地才真正不退轉,這是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。七地還會退,八地不退了,所以叫做不動地。「為極妙見」,這是講他的見道,他見宇宙人生一切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他見得透徹,見得明瞭,極妙見。「由此智慧,復得灌頂」,他得的是灌頂智,不是得灌頂位。灌頂位是法王子!在十地菩薩,最高的是法雲地。十地裡面沒有灌頂地。灌頂地在哪裡?灌頂地是等覺菩薩,等覺是法王子,繼承佛位。灌頂在古時候古印度是太子,王位的繼承人。所以,八地菩薩得灌頂智。清涼大師舉《仁王經》上的話來說,「後之三地」,八地、九地、十地,這三地是斷最後的無明,四十一品無明,他們斷最後的三品。斷最後三品,統統是「無功用道」。

  這個修行,用我們的話來講,完全是回歸自然,沒有絲毫作意。「作意」是佛教的名詞,造作的作,意思的意,就是你還有一點意思在裡頭,這叫作意。有一點意思在裡頭,那就不行,一點意思都沒有;換句話說,真正是不動心、不起念,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個修行方法!這在修行裡頭,是最高級的,八地以上!還有個念頭「我要怎麼修」,這都是屬於作意,作意是七地以下。這些道理我們要清楚,知道深位菩薩修行,不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。他們的成就,我們更是一無所知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