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九八五卷)  2003/4/3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985

  諸位同學,請接著看李長者《合論》第二會開示的文字,我們前面讀到第三「光明覺品」,現在從第四看起,「四問明品,令信心者所信之法門」。

  這一段文字不多,這一品經裡面的宗旨也正是我們要學習的。信,我們信的是什麼,能信的信心,長者為我們指出來,信自己的心是佛心,這是能信。所信的是什麼?在這品經裡頭要告訴我們,所信的法門。這個法門不是佛所說的,而是從自己自心裡面、佛性裡面所流露出來的。我們凡夫不覺,不知不覺,諸佛如來是已知已覺,他為我們說出,說出我們自心本來具足的法門,這點非常重要。於是我們才真正得性德的受用,起心動念一切造作的享受與性德相應。從相應到相融,那就是性德圓滿的流露,到這個時候我們跟諸佛如來、跟法身大士無二無別。

  再看下面「第五淨行品,令信心者,信菩薩初發心時,皆發大願為首」。這是這一品經裡頭最重要的一句話。菩薩在因地,佛在果地,因圓果才滿,修因證果。菩薩怎麼修成的?大願為先,所以願是先導,引導我們,願是我們修行的方向目標。諸佛菩薩的大願也無量無邊,像阿彌陀佛四十八願,觀音菩薩十二大願,普賢菩薩十大願王,這個例子不勝枚舉。

  世尊把一切諸佛菩薩的弘願,歸納起來不外乎四大類,這個四大類就是我們常常念的「四弘誓願」。四弘誓願是諸佛如來在因地大願的綱領,如果我們發這個願就跟諸佛菩薩相應,這四願確實是究竟圓滿。我們天天念、常常念,有沒有發?沒發!怎麼知道你沒有發?你的思想、見解、言行跟它不相應,所以你沒有發!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你發了沒有?如果真的發了,你會非常積極的去幫助一切眾生。眾生需要幫助的時候,你袖手旁觀,若無所見,你沒有這一願。

  佛在經上常常提醒我們,九法界眾生迫切需要幫助的是什麼?是破迷開悟。他為什麼是眾生?迷而不覺、邪而不正、染而不淨,這就是眾生。九法界眾生都是這樣的,這裡頭只有迷悟淺深不相同,染污厚薄不相同。九法界在上面的,迷得比較輕,染污比較少,愈往下面去的愈嚴重,這是他們迫切需要幫助之處,我們有沒有去幫助他?所以願沒有發,願要發了,你肯定是勇猛精進。你今天想精進,精進不起來,你沒有願力!沒有願力的人在六道裡頭,我們大家都很清楚,隨業流轉!你沒有辦法離開業報,你這一生所受的是業報;受業報,你依舊天天在造業。業果循環,這就是六道輪迴的理論跟現象,搞這個東西。

  真正發願了,我們用什麼來幫助一切眾生?後面三條就是的,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,我真的斷煩惱。真正發願的人,天天反省,天天懺悔,天天改過自新,這個人真正發願。為什麼?他做樣子給一切眾生看。九法界裡面有根利的,根利就是法門裡面常講的有緣之人,根利的,他看出來了。我們周邊的人根不利,他沒看出來,也許他看出來了,印象不深。

  但是我們知道,鬼神裡面有很多很多比我們人心思靈敏,他們看出來了,他們學習,依教奉行。看到你做這個樣子,他對你尊敬,他向你學習。所以佛法裡常常講一切眾生,他沒有講一切人(這個世間一切人),他講一切眾生,那個境界多大!心量多大!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給一切眾生做榜樣的,一切眾生裡面,許許多多跟我有同樣的毛病。我今天在懺悔,我今天在改過,觸動他們的善根,觸動他們的悟門。斷煩惱成就德行。

  學法門成就智慧,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。無量法門從哪裡學起?佛祖教導我們一門深入。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到,善財童子給我們表演,我們要真正看出門道,向善財學習,他成就,我們也有成就。初學,一個老師,一個法門;學成了,一切眾生都是老師,一切法門我同時廣學,沒有障礙。但是它的根是在「一」,在「一」裡面成就,成就什麼?成就的標準是什麼?標準是明心見性。標準是見思、塵沙煩惱斷盡,跟一個老師。塵沙、見思斷盡,破一品無明,出師了,出師就是現在人講畢業了。畢業之後,把你所學的完全落實到生活上,起作用了。

  善財五十三參,五十三參是智慧的應用,在應用裡面不斷的提昇,這樣才達到圓滿。你明心見性了沒錯,你並不圓滿!破一品無明,見一分真性,這個時候你畢業了,但是你不圓滿。你還要經歷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,這個階段沒有一定的老師,學無常師。也沒有一定的處所,那就是四弘誓願裡頭的第三條廣學多聞。所有一切眾生都是我的善知識,成就圓滿的智慧,證得無上的佛果,「佛道無上誓願成」。我一個人遵循弘願,弘願是我學習的方向目標,是我修學的依據的原理原則,決定不違背,這個人在佛道上。大願為首!

  我們今天修行功夫不得力,原因不是別的,根本就沒有願!願是什麼?願是名聞利養,願是五欲六塵的享受,搞這些東西,念念不捨!這個心、念頭是什麼?輪迴心、輪迴念。雖然在佛門了,甚至於剃了頭出了家,受了大戒了,你的思想、你的行為沒有離輪迴,天天造輪迴業,這怎麼得了!所以古德教給我們,修行發願在先。不但佛法,世間法也如是,世間人講立志,志要不立,你這一生當中沒有方向、沒有目標,你這一生一事無成,你沒有成就。你要有個方向、有個目標,一生不改,必定有成就。佛法世法都不例外。

  我在講席裡面也常常舉例子供養大家,我早年在台北見到方豪神父,天主教的。方神父初中畢業,自修成功的,他研究《宋史》,中國歷史《二十五史》裡面宋朝這一段的歷史,他一生專攻這一部書。他成為學者,成為《宋史》的專家。初中畢業,他在大學裡面教書,是中央研究院的院士。我認識他的時候,他是政大文學院的院長,沒有學歷,靠自修成功的。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成就?他有志,他一個目標一個方向,一生不改變,成功了。

  佛法也是如此。這是多少年前,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,常常告訴同學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,根性,自己要肯定,是大大不如古人。不要說是從前人比不上,民國初年這些出家在家的大德,我們都比不上。他們的底子都比我們好,那個時候社會風氣淳厚,從小接受那樣的薰陶,我們哪裡能夠跟人相比?在這個時代,自己要想成就,一部經,一生專攻一部經。

  在民國初年,江味農居士給我們做了榜樣,周止菴居士給我們做了榜樣。江味農一生專攻《金剛經》,周止菴居士一生專攻《心經》,他們兩個人用的時間非常接近,差不多都是四十年。四十年專攻一部經,他變成權威了,他的成就超過古人。自古以來註《金剛經》、講《金剛經》的人比不上他,他變成頂尖的人物了。《心經》兩百六十個字,你看看周止菴居士的《心經詮注》,看看江味農居士的《金剛經講義》,他們著作不多,但是這個著作是非常有價值,肯定永遠流傳下去的。學《金剛經》的人不能不讀江味農的《講義》,學《般若心經》的人,不能不讀周止菴的《詮注》。人有願,一生不捨這個願,不離願,他就有成就。

  我在四十年前就勸導大家,如果你真正有願,你想學一部經,在一般講三年有成,你的基礎打下去了。儒家講的七年小成,九年大成。我們可以這樣說法,九年你這一部經就成為世界權威了。你們想想看今天這個世間人,哪一個人肯在一部經上下九年功夫的,不說你的智慧超人,你的時間用的比別人多。你會變成世界的權威。全世界想聽這部經,想學這部經,都得來找你。記住佛說的「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」,真正有成就的人肯定這一句經文。為什麼?一悟一切悟,一通一切通。

  真正學習契入,這個經典裡面的道理,肯定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,經典裡面的方法、境界,肯定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,那個境界變成自己的受用,你沒有白學。但是人沒有福報,怎麼說沒有福報?他聽不懂!真聽懂的人他真幹,聽了不能去幹,沒聽懂。《華嚴》這是一部大經,當然學習不容易,可是你在《華嚴經》裡面學一品、學一會也不得了!那個成就也不可思議。問題是你有沒有真正發願,有沒有毅力,有沒有恆心,會不會動搖?這是你一生成敗的關鍵,你是不是真做到!所以發願為首。

  長者接著又說「又令信心者,便回無始妄念,以成智海無生滅性」。所以,大前提是信心者,能信、所信,你有沒有信心?這是對有信心的人,他有成就,沒有成就的人沒有信心!這是我們必須要肯定的、要明瞭的。信心從哪裡來的?一般經論裡面、祖師大德開導裡面所說的,過去生中的善根是信心的根,這個話說得不錯。過去生中沒有這個善根,這一生培養是比較困難,這是因。第二個遇善知識,善知識是緣!佛經上講善知識,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老師,學生對老師要有堅定的信心,清淨的信心,老師的教誨能夠完全接受,這是緣。

  我相信方東美先生跟我講的,佛經是世間所有哲學裡面最高的,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我相信他一生當中這個話不只是對我一個人說,他的學生很多。晚年在台灣大學他開的課程是「大乘佛學」、「魏晉佛學」,在輔仁大學博士班開的是「華嚴哲學」。他的教材全是經典,所以這兩句話絕對不是對我一個人說!我相信他的學生很多很多都聽過這兩句話,我們成就不一樣。我是百分之百的接受老師的教誨,百分之百的順從老師的指導,我真做了。以後我出了家,再去看他,他一見面:你真幹了!這個話說的意思很深,我真聽他的話,我真的幹了!我這一生一世就是這個方向,就是這個目標,這個方向目標是方東美先生指示的。

  《華嚴經》是他老人家介紹給我的,可是我學《華嚴》是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的。但是對這個經生起信心、生起仰慕,這是從方東美先生那個地方來的!這是緣。過去善根是因,多生多劫的善根,這是因,這一生當中遇到好老師,這是緣。好的同學,好的學習環境都是緣。有因遇不到緣,這個因不會起現行;因跟緣結合了,這個時候成敗的關鍵在福德,你有沒有這個福分。這個福是什麼?信受奉行,這個人有福!

  遇到善友、好老師,對這個好老師半信半疑,那是自己沒有福分。聽到有道理點頭很歡喜,聽完之後就沒有了。這在佛法裡面講,阿賴耶識裡頭種一點善根而已,除此之外不起作用。起作用的人怎麼樣?鍥而不捨。願從這裡生。我這一生當中,我找到目標,找到方向了,一生當中不離這個方向,不離這個目標,鍥而不捨,認真努力。障礙,那叫業障,有智慧、有善巧,能把障礙化解,成就自己的德行智慧,這樣才真正得(如方先生所講的)人生最高的享受!

  所以長者後面這句話說,「又令信心者,便回無始妄念」。回是回轉,妄念是迷,迷一回轉就覺了,這句話就是「轉迷為悟」,成就智海。無始的妄念跟究竟圓滿的智海是一不是二,覺了就是智海,迷了就是妄念。轉迷為悟,這是「淨行」的宗旨。「無生滅性」,那你真的見性了,性不生不滅。智海之體是無生滅性,妄念之體也是無生滅性,體不變,只是迷悟不同而已。

  最後第六這一條,「六賢首品」,這是這一會六品經最後的一品,「令信心者,信佛神力,通化無邊,得大自在,及信心之福」。前面所說都是信自,末後這品經教我們「信他」,「他」是老師!我們對老師要有堅定清淨的信心,決定不動搖。但是自己要曉得,我們自己無始劫來造了許許多多不善業,得罪許許多多的眾生,這些眾生在我們這一生當中都變成了魔障。

  以我們凡夫觀點來看,或有意或無意的障礙我們,破壞我們的信心,障礙我們的道業,魔障現前了。哪些呢?毀謗老師的,讓我們對老師失去信心;毀謗法門,讓我們改學別的。你改學那個,又有些人來毀謗,說這個法門不好還有更好的。你這一生當中,法門換來換去,到最後人老了,哪一門都不成。

  你們想想看,江味農居士一部《金剛經》四十年!他要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,他不能成就。許多人(我們同學當中)原本對老師很尊敬,聽信謠言,對老師信心喪失,這是業障現前!我們要曉得。所以自己要有智慧、要有福德,真的《彌陀經》上講的話有道理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」,那是大的善根福德因緣,決定不動搖。我們今天學一部經,學一種世間學問,如果不能用心專注,怎麼能成就?

  方神父一生就一部《宋史》,你們現在在講堂看到,我們書架上擺的《二十五史》,《二十五史》裡頭的一部《宋史》。用一生的精力在那裡研究,這才能成為專家。你要說《二十五史》這二十五種,每一種都研究,你成不了專家。為什麼?你的時間精力分散掉了,不能集中。江味農居士如果在一生當中研究個十部經,四十年的時間研究十部經,一部經用四年,也算不錯了,但是不能成為權威;四十年搞一部,權威。這些人,我心目當中看,都是菩薩在示現,做樣子給我們看的,讓我們在這個地方,一下省悟過來、覺悟過來。成就應該這樣做法,這個做法是對的。

  我這一生當中,早年也想一門深入,一生專搞一部。為什麼在這一生當中講這麼多經?這是我的環境跟他們的環境不一樣。我一生當中沒有一定的住所,自己沒有道場,住別人的地方。換句話說,我們一定要尊重別人,尊重道場的主人,人家請我們講什麼經,我們覺得可以、能講,聽從別人的意思。

  我也曾經跟同學們說過,要是依我自己,我這一生專講一部經。哪一部經?《彌陀經要解》。確實我最歡喜的,蕅益大師的《要解》。如果我有個一定的道場,有人真正來幫助我,跟我有同樣的見解,真正來協助我,我在《彌陀經要解》上用上四十多年功夫,我也成權威了。我的成就絕對不會在江味農、周止菴之下,這是肯定的。所以,生活環境、修學環境給我們的影響非常大,沒有辦法抗拒。我們自己心裡頭要有主宰,我講這麼多經是不得已!

  今天跟諸位同學一起來學習《華嚴》,發心講這部經固然也是本願。我一學佛,對這部經就非常歡喜,但是它太大,不敢起這個念頭。而是許許多多出家在家的同修來要求,要求次數最多的,台南的開心法師,跟我講多少次:法師你一定要講《華嚴》,你不講以後沒有人講了。最後的啟請是韓館長,韓館長在往生前幾天,希望我能把《華嚴經》從頭到尾講一遍,留一套錄相帶給後人做參考,我答應了她。是這麼個因緣!

  她走了,以後我們到新加坡,李木源居士知道這樁事情,他代表啟請,我們這部經就在新加坡開講了。一直到今天,我們都繼續在講,經講得很詳細,大家都能得受用。當然我得受用最多,確確實實回心轉意,轉迷為悟。最後一品信老師、信法門,堅定不移,絕不受外面的流言影響,你才能成功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我們還從第六賢首品這一段看起。「六賢首品,令信心者,信佛神力,通化無邊,得大自在,及信心之福」。這個在前面跟諸位說過了,但是意思還未盡。

  在這一會六品經,前面五品都強調在「信自」,這一品說到要「信他」。正是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裡面跟我們講信願行,說到信,他說了六條,第一個要信自,信自是根本;第二信他,他是諸佛菩薩,是我們的老師、善友;第三要信因,第四要信果,第五要信事,第六要信理。他講了六個字,自、他、因、果、事、理,信心!跟《華嚴》上講的沒有兩樣,《華嚴》講得更清楚更透徹。

  所以,「信佛神力」非常重要,信佛的神力就是信自性本具的德能。我們自性本具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現在迷失了!我們迷失了自性,所以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統統都沒有了。我們到什麼地方去看?看諸佛如來。諸佛如來的智慧,我們肯定,我們從釋迦牟尼佛一生講這麼多經典,這是自性智慧透露出來的。我們從這個地方能夠看到一些,釋迦牟尼佛的道德能力,釋迦牟尼佛的依正相好莊嚴,我們從他一生當中細心去觀察。

  再看他給我們介紹的西方極樂世界,在這個經上介紹的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,所說一切的一切都沒有離開自性,全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。自他不二,我們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,佛的神力,我們一切眾生統統都有,跟諸佛無二無別!諸佛現在得受用,我們現在不得受用。他為什麼得受用,他覺;我們為什麼不得受用,我們迷。我們雖有,雖有忘掉了,拿不出來,就這麼一樁事情。

  因此佛菩薩、老師代表我們的性德,我們不相信,就是不相信自己本來有這樣的智慧德能,這種人很多很多。一說到佛菩薩:太高了,我怎麼能比得上他!自己的氣馬上就餒了,這怎麼能成就?所以這一點我們要明瞭,特別是讀《華嚴》,真的是得到一點薰習了。

  「通化無邊」,通是通達沒有障礙,化是教化,無量無邊的法界眾生,佛有智慧、有能力幫助他們,幫助他們破迷開悟,幫助他們離苦得樂,幫助他們修行證果,得大自在。末後這一句很有味道,「及信心之福」。信心裡面具足無量無邊的福德,失掉信心的人沒福。這個福是稱性的;換句話說,這不是修來的,這是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福德。隨著你的信心現前,隨著你的信心增長!這個道理懂得的人確實不多。

  長者底下說「信此六法,名為賢首」。在佛門裡面我們見到有「賢首菩薩」,要具足什麼樣的條件才能稱為賢首菩薩?現在我們知道了,具足這六法,就是這六品經裡面所說的一切法,你統統具足,你都學到了,你就是賢首菩薩。這後面說的是「以此六法,觀行相應,名為信心」,這個很重要。前面一再講的「令信心者」,這個信心是有條件的,這個信心說實在話我們都達不到這個水平。我們要想在佛門裡頭(特別是大乘佛法)建立信心,你就得學這六品經。長者也很好,一開端就跟我們說明,信自己心是佛,這個信從什麼地方生的?就從這六品經。這是一個課程,一系列的課程。

  「以此六法,觀行相應」,觀是講的觀念,思想觀念要跟經教相應;行是行為,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跟這六品經相應。換句話說,要把這六品經裡面所說的理,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,就是觀。把這個經裡面所講的方法、教訓,都落實在我們生活行為裡面,那叫行。經中所說的境界是我們的受用,那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果然相應了,那就是我常常講的,我們現前過「華嚴」的生活,過佛菩薩的生活,你看看轉凡成聖。確確實實離苦得樂,斷一切惡修一切善,不但惡的行沒有,惡的念都沒有,念念與此六法相應,哪裡會有惡念!

  再看下文「皆以不動智佛等十智如來,是自心之果,以不動智為體,餘智為用,至下方明」。「下」是下面經文,到經文的時候你就明瞭了。這是在未講經文之前,等於一般經典的玄義,先把這六品經的大義,重點給我們介紹出來。六法,六品經裡教學的方法,都是「以不動智佛十智如來,是自心之果」。這個說明了,不動智是根本智,它起作用就是後得智,底下講「十智如來」是後得智,是起作用。

  由此可知,大乘教裡面常講的,因戒得定,因定得慧。不動智是什麼?不動智是定。定從哪裡來的?跟諸位說,從持戒來的,特別是戒律裡面的止持。持戒有兩種,止持、作持,止持是禁止。十善你想想看,不殺生、不偷盜、在家是不邪淫、出家是不淫欲,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綺語,不貪、不瞋、不痴,都有個「不」,「不」是禁止;五戒亦如是。沙彌十戒都是屬於禁戒,是屬於止持,不可以做,你的心就定下來了,所以說因戒得定。

  持戒的作用是什麼?是幫助你得定。在我們淨土宗是幫助你得一心不亂,一心不亂是禪定,念佛三昧,用念佛的方法成就甚深的禪定。這我們講的事一心、理一心,事一心禪定成就了,念佛三昧成就了;理一心見思煩惱斷了,無明也破一品,跟禪宗裡面明心見性是同一個境界。念佛人證得理一心,就是法身菩薩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生的是實報莊嚴土;事一心,生方便有餘土;功夫成片沒有得一心,生凡聖同居土。所以一定要曉得佛為什麼那麼樣重視戒律,因為戒律能夠幫助你得定。你要是不持戒的話,你很不容易得定,道理在此地。定能開慧,不動智體就是華嚴三昧,以不動佛來表法,不動智佛來表法,自心之果。十智如來這是為用。到底下經文你都看出來了。

  這一會會主是文殊師利菩薩,「文殊師利覺首目首」,這一共有十位,名號都用「首」,「十首菩薩等,是修行信心者之身」。這十首菩薩代表十信,初信位覺首,二信位目首,我們到下面看到這個十首菩薩就曉得。信是首,十信以十個做代表,這是「修行信心者之身」,所以這十個位次叫十信。第二個階段這有十住,第三個階段十迴向,第四個階段十地,這當中還有十行,一共五十個階位。不通過十信你怎麼能入住?住而後這才行,行而後這才心量真正拓開,迴向,然後這才登地!所以,這是修行信心者之身,菩薩示現給我們做榜樣。我們看看這個樣子,跟自己做一個對比,就知道自己現前到底是在哪一個階段。不用問人,清清楚楚明明瞭瞭。真正如教修行,前途一片光明。

  下面長者說「此品已下」,此品是「名號品」,「如來名號品」以下到「賢首品已來,六品經,是長科一部經中,第三以果成信門也」。長科是大科,清涼大師把這一部經分為信解行證四科,在全經裡面來講,這是第三個大段,「以果成信」。「為明初會是舉佛果勸修」。這是二會,前面初會我們讀過,初會是「舉果勸樂生信分」,這第一分,第一大單元。現在我們進入第二個大單元,第二個大單元是「修因契果生解分」,這是第二大單元,很長有四十一卷經,有三十一品。在九會裡面來講,這個單元一共有六會,從第二會到第七會。二會一開端,講毘盧遮那佛的正報。

  第一會是講依報,前面三品是講正報,講正報因果,說「舉果勸修,信諸佛所得」。我們看看毘盧遮那佛的成就,前面我們看到的是依報莊嚴,他生活的狀況,物質的生活跟精神的生活,人事;在初會我們看到了,無比的莊嚴,令人羡慕。在這一會一開端,我們看到毘盧遮那佛正報的莊嚴,真的是「身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」,這是從事上看。

  要從理上看,你就能看出究竟圓滿的智慧、德能,激發我們見賢思齊。我們看到,我們應當跟他一樣,為什麼?原本是一樣的。何以我落得這種地步?原本我們是一樣的,跟毘盧遮那佛無二無別,今天為什麼他能做華藏世界教主,我們淪落成這個樣子,這才能激發我們的道心!策勵我們勇猛精進,我們應當要恢復自己的本性,不可以再墮落了。怎樣恢復,世尊在這個教學裡面提供了方法理論,這些方法理論皆不離自性,全是性德的流露。所以長者在這個地方講,這六品經是「以果成信門」,毘盧遮那的正報。「為明初會是舉佛果勸修,信諸佛所得」,得的是依報的因果,依報莊嚴。

  「此第二會一會,以果成信,信自心是佛,與果佛不異故,至文方明」。這句話非常非常重要!一切眾生本來成佛,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為什麼會有九法界?為什麼會有六道三途?無非是迷失了自性,迷失了本心,或者我們用儒家的話來說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迷失了本善。搞成這個樣子,不能怪別人,不是別人搞的,自己迷了。迷了之後自己糊塗,隨順妄想分別執著,隨順煩惱習氣,愈陷愈深,我們錯在這裡。

  再看下文,他的文還很長。「前之已成佛果,將用勸修,此舉佛名號果勸修」。名號是表法的。「十方世界無有一名非佛名者,名體性自解脫故」。「名號品」裡面的精義、精華,長者在此地為我們點出來了。我們凡夫確實不知道,「十方世界無有一名非佛名」。我們的名字是不是佛名,萬事萬物的名字是不是佛名,樹是不是佛名,花是不是佛名,桌子是不是佛名,書本是不是佛名?都是!為什麼說都是佛名?諸位要記住,佛這個字是什麼意思?佛是覺。你仔細再去想想,宇宙之間十方世界,所有一切名號是不是幫助我們覺的?既然幫助我們覺,它怎麼不是佛名?

  又何況大師在此地跟我們講,「名體性自解脫故,但隨眾生所聞不同故,此明佛名號遍周,即明於一切名,無所著故」。這句話非常重要,你要著了怎麼樣,著就著相了,著名字相。著就迷了,不著,不著就覺悟了,你覺了。一定要知道名字性空,老子《道德經》上說「名可名,非常名,道可道,非常道」。名要不要?要,它能幫助我們覺,可是不能執著;執著你就迷在裡頭,迷在名號之中。學佛的人要不善學,讀這些經典,執著一些經典,我們說他迷在字裡行間,他不會開悟。怎樣才開悟?懂得名、體、性解脫,本身解脫,自解脫。所以一切法都不能執著,可以受用,不可以執著;不但不可以執著,不能分別。

  那諸佛菩薩講經說法跟我們分別法相,沒有錯,分別法相是幫助我們覺悟的。但是,如果我們要執著這個法相就迷了。所以說,分別就是不分別,不分別就是分別,這個話是《般若經》上的!分別是什麼?分別是起用,不分別是自體。知道自體沒有分別,在作用上有沒有分別?作用上也沒有分別,那個分別是教學的方法、教學的手段。目的,目的是教你明瞭離一切分別執著,這是佛法。佛法一般講修學難,真的就難在這些地方,一切經論都不能執著。

  《金剛經》上佛講得好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那個捨就是放下,不執著。不是不要,要是不要的話,釋迦牟尼佛何必跟我們講經說法?何必有那麼多菩薩、羅漢來積集經藏流傳後世,稱之為法寶?它寶貴在哪裡?我們都要懂。要知道它是手段,是方法,它不是目的。我們要達到目的,我們的目的是大徹大悟、是明心見性,是恢復我們自己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,那是我們的目的!佛用的這些都是方法、都是手段,我們要利用這個方法手段達到我們的目的。

  那你就曉得這方法手段不能執著。好像過河我們坐船,船是一種手段、是一種方法。到達彼岸了,就得上去,船就不要了,絕不執著它。即使沒有到達彼岸,我坐在船上,我執不執著這船?也不執著。知道這是臨時的,我用這個工具到達的時候,我就放下它;即在用的時候,執著的念頭都不生,那就對了。

 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明瞭,「佛名號遍周,即明於一切名,無所著故」。這句話非常重要。世出世間一切的名號都不要執著,你在名號裡面解脫了。不但於一切名號不執著,名號是依他起性,他是有個實體、有個體。但是那個體,體也是依他起性,許許多多條件聚合的,不是單純的。不能執著,你執著就錯了,為什麼?沒有自體。「遍計所執」沒有自體,「依他起」也沒有自體,「圓成實」有沒有自體?「圓成實」有,但是不能執著圓成實這個名,要執著圓成實這個名字,永遠見不到圓成實。「離一切相,即一切法」,這是總的原則。所以不但是「一切名,無所著」,一切諸法都不能執著。

  就像《金剛經》上佛所說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。有為法範圍很大!八心王是有為法,五十一心所是有為法,二十四個不相應是有為法,十一個色法是有為法,百法裡面有為法佔九十四,包括心法、色法。心法、色法,我們現代人講精神、物質;色是物質,心是精神。精神跟物質統統是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不是真實的,你要分別執著就錯了!

  諸佛菩薩對這些有為法分別,他不執著,他分別也不是真的有分別,他的分別是教導我們的,那個分別是教學的方法。我們這些學的人、學生覺悟了,他目的就達到了。我們學生、做學生的人很笨,不懂得老師的意思,老師講空我們就著空,老師講有我們就著有。而不曉得老師講空是教我們不要著有,老師講有是教我們不要著空,空有兩邊都不著,目的就達到了。

  凡夫的分別執著成了一種習慣,好像不分別不執著就不行。這個習慣是無始劫以來的習氣,自自然然它就冒出來,就起分別執著這個念頭。佛以善巧方便讓我們真正省悟過來,於一切法中離妄想分別執著,那你在佛法裡面修學就畢業了。只要你還有一絲毫妄想分別執著在,你就畢不了業。執著沒有了,還有一些妄想分別,小學畢業了。分別也沒有了,還有微細的妄想,你中學畢業了。微細妄想斷盡了,你是圓滿了,大學畢業了。我用這個比喻,諸位比較有一個清晰的概念。經前總的介紹到這個地方是一個段落。

  下面「釋此品作三門」,為我們介紹這一品,這一品經「如來名號品」。它有三個段落,首先給我們介紹這一品的「來意」,我們在前面看到清涼大師也給我們講來意。但是清涼講的來意裡頭,有這一分的來意,這一會的來意,最後這一品的來意。長者在此地只就這一品來說,這一品的來意。第二給我們解釋「如來名號品」品題的意思。第三就解釋經,「隨文釋義」。他說得也很好,也很值得我們參考,所以道霈禪師也把它節錄了。

  「一釋品來意者」,我們看這一段。在這裡頭他說了三點,「明前之初會,但明如來成等正覺之身,及智攝生」。這是在初會,在「毘盧遮那品」裡頭所說的。說「未明如來名號攝生廣狹」,確實我們在那裡沒有看到,可能後面有,經有欠缺,所以在「毘盧遮那品」後面沒有結論。尤其遇第四佛的時候,那個經文很簡單,很明顯的知道經文不足、不完全,所以沒有說「如來名號攝生的廣狹」。如來名號跟菩薩名號都是教化眾生的目標、方向。拿我們今天的話來講,就是教學的宗旨,它不是隨便起的。所以「此品須來」,一定要有這個科目,這個科目不能少。

  第二「又為舉佛果名,令生信解故,此品須來」,這是第二個理由。「舉佛果名,令生信解」,讓我們在這個地方生起了信心,真正理解了,才能把自己信心生起來,令生信解,這一品一定要來。第三,他說了三條,「前會明身智遍周,此會明名身及智俱遍周故,初會世主雖問,未有其答」。這在「世主妙嚴品」裡面提出這個大問,但是經文裡面我們沒有看到解答。「此品答前所問」,答覆在這個地方。「使令生後信者之心」,後信是講我們這些凡夫。我們的信心要在這一品裡面,實在講這是一個希望,希望通過這個學習,我們的信心能生起來。「令使信佛名身及智,普遍法界,應機利物,照俗破迷,故成普光明殿」。這一段文長,還是要做一個簡單的解說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