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九三三卷)  2003/1/12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933

  諸位同學,請看第四段「毫光召眾」第二句:

  【其光名發起一切善根音。】

  這是「主光名」,這裡面的意思很深,昨天我們沒講完。清涼大師在《疏》裡面跟我們說「善根有三」,在第一條裡面他講「生福及不動業」,是以「施忍智」這三樁而為善根。通常大乘經教裡面講三善根是無貪、無瞋、無痴,昨天跟諸位介紹過了。這個說法我們現在一般人認為,它從消極方面說的。不但於世出世間法不貪,而且能布施供養,這就是積極的。所以清涼大師用這三個字,這是積極的善根,能施;不但沒有瞋恚,他能忍。佛在《金剛經》上說過,「一切法得成於忍」,忍能成事,瞋恚能敗事。所以,佛家常講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」。瞋恚敗事是非常快速而嚴重,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,不能不小心謹慎的。這個事情來了,不合自己的心意,稍微忍一忍,不要立刻就發作,這個人是有德有福有壽之人,這人長壽!凡是心浮氣躁,小小不如意事情立刻就大發脾氣,這種人不但沒有福,也沒有壽。

  平常,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懂得學習,也要知道觀察別人。觀察,不動聲色,你才有知人之明。這句話非常不容易!在歷史上,真正能夠知人,會用人,太少太少了!沒有知人之明往往做錯事,這都是在平素修養學問。知人善任那是起用,德行智慧的起用能成就事功。不但不痴,還有智慧,所以他用施、忍、智這三條做為善根,「而為善根」。這是從消極走向積極,這個講法非常之好,比通常講的無貪、無瞋、無痴更為圓滿。

  第二是「厭苦求滅,以信等為根」,清涼大師把「信等為根」放在後面講,下面會講到。「信等」就是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,三十七道品裡面講的五根。苦,一切眾生都不願意受的,但是一切眾生總免不了。諺語常講「人生在世,不如意事十之八九」,人這一生當中不如意的事情,苦事佔多大的比例?十分之八、九。所以佛在經論上常常把這個世間比喻作「苦海」。欲界眾生有苦苦、壞苦、行苦,統統具足。什麼叫苦苦?佛說了八條,生老病死這四條,六道裡面眾生誰能夠避免?沒有能夠避免的。生之苦我們把它忘掉了,人非常健忘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神識投胎,這一般世俗裡面講人的靈魂去投胎。佛家不叫靈魂叫神識,靈魂是民間叫的,其實那個魂不靈。要真正來說,那個魂是迷惑顛倒,迷魂,哪裡會靈?如果真的靈,它就會選擇,不好的地方它不去投胎,那個不好的家庭它也不去投胎,它會選擇;它不會選擇,就說明它糊塗迷惑。孔老夫子說這個魂叫遊魂,說得很正確。遊魂它極不穩定,速度非常大,哪個地方有緣,它就到哪裡投胎去了。哪個地方有緣,緣從哪裡來?也是業力。所以神識捨身受生,確確實實業力在支配、在做主宰。造的業善,自然他就感得善報;造的業不善,他當然就在不善道裡面去受生,他要去受他的果報。

  六道的眾生知道苦。老,苦!現在你年輕,你還有體力,沒有感受到老苦。你有沒有看到這個世間的老人?我們這個地方每一個星期六晚上辦一次溫馨晚宴,招待附近街坊的老人,我們常常跟他們在一起。你有沒有看清楚,你有沒有記在心上?記什麼?不久自己老了就跟他一樣。這些老人到我們這邊來,我們這邊年輕的四眾同學們親切的招待他,他感覺得溫馨。這是真正的布施溫暖,這種布施在三種布施裡面,財、法、無畏布施統統具足,果德殊勝,但是沒有辦法離苦。如何能把這個苦永遠離開?這裡頭根本就是信,信什麼?信佛菩薩的教誨,信聖賢的教誨。你能信能解,能夠依教奉行,你就能離苦了。聖賢教導我們苦這是果報,果必有因。果上沒有辦法斷,沒有辦法把它消除,因上,所以種善因一定得善果。要想不受苦報,永遠離開苦果,那我們就真正相信三善根。得要信,信這個三善根,這三善根就是三種布施: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,可以叫你永遠離一切世間苦。

  《十善業道經》上世尊明白的教導我們,你要想離一切世間苦,那你一定要相信十善業。佛告龍王:菩薩有一法,能離一切世間苦。你看看這上講的,這是什麼法?「常念善法,思惟善法,觀察善法,這個善法就是十善業道。你得要相信,你不能再搞十惡業,如果再要造作十惡業,那你就錯了。十惡業是一切眾苦的根源,十善業是一切樂的根源,離苦得樂!經上講得很詳細,現在關鍵就在你信不信。我相信!信的標準是依教奉行,你沒有能把這十條、這十善落實,沒有能完全做到,你不信。你要信,哪有做不到的!你一定會誠誠懇懇恭恭敬敬勉勵自己去做,那個就是你真的相信。我懂,我信,我沒有辦法做到。說這種話的人,我們聽得很明白,他沒懂,他也沒信。真懂真信,哪有不落實的道理?肯定落實。未能落實,不信!沒懂!這時候怎麼辦?多聽多讀,這是最好的方法,就是古德教人的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我們要懂得深入,要懂得薰修的道理。

  我為什麼沒有真正的信心,沒有真正的理解?我學習的深度不夠,薰習的時間不夠,因此我天天要讀,天天要聽。我教初學的同學,諸位都知道,為什麼教他初入佛門,先把《了凡四訓》念三百遍。現在這個東西做成電視連續劇的有兩片的、有四片的,都好。你要把這個聽三百遍,聽一年,一天聽一遍,聽一年它就起作用了。這就是什麼?深入,薰修,你一生得受用。但是你要不相信,那就沒法子,聽個一遍、兩遍,我知道了。知道怎麼樣?做不到,那個知道跟不知道沒有兩樣。知道,最可貴的是要做到!所以這些基本的德目課程,我們常常說的《弟子規》、《了凡四訓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、《十善業道經》、《沙彌律儀》,這是根本,基礎!我們要在這裡扎根,不能不學。你要不學你沒有根,你的所修所學都是漂浮不定。再長的時間,幾十年過去了還是凡夫一個,境界一絲毫都沒有轉動。換句話說,你沒有成績可言。

  你會講經,會講經沒用處。從前李老師常講,你講得天花亂墜,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。為什麼?你沒做到,你的氣質沒有變化。古人讀書講求效果,這個效果就是變化氣質,讀書在變化氣質,讀書志在聖賢。我們常講轉凡夫的氣質變成聖賢的氣質,轉凡成聖,這是讀聖賢書有了功夫、有了受用。如果這個氣質完全沒有變化,念了跟沒念還是一樣,這個書叫白念了。會背,記得很多,古人講的「記問之學」,你沒有心得,你只是記得一些。你也能說,你也能寫,與你的德行,與你的生活不相干,這就錯了,這個叫不會念書。在現前這個社會,這種情形很多。什麼原因造成的?父母沒教,老師也沒教,自己又不是再來人,不是天才兒童,所以我們看了固然很難過,不能責備。這個道場要建立道風學風,不是一件容易事,但是它也不是真正難到我們沒法子做到,那也不是。問題在發心,真正有大慈悲心,看到眾生的苦難,如何幫助他解決。他們自己說老實話,也不願意受這些苦難,沒有辦法出離。覺悟的人、有慈悲心的人,應當要發大心,捨己為人,建立好的形象、好的模範,這就是道風跟學風。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建立道德,要示現好學。從這個地方成就了,自自然然這個影響會擴大。尤其是現在大眾傳播的工具非常發達,網路跟電視快速的把這邊修學的成果傳到遠方,影響到遠方。

  要效法古聖先王,堯、舜、禹、湯、周公、孔子,中國人的典型,中國人的榜樣,他們是道德的形象。果然我們能夠學習,在這個地區樹立道德形象。這個地區的人思想行為不善,誰的錯?我的錯,我的形象不好,沒有能夠感化他們。如果我們這個團體,這個團體人不多,也不過是四、五十個人;四、五十個人,人人都要以聖賢、以道德來存心,三年能不能感化這個小城?從古德經驗當中,我們明瞭三年應該是足夠了。三年要做不出成效,不能夠在這個地方做到移風化俗,轉移風俗、轉惡為善,我們在這個地方就沒有成績可言。諸位一定要記住,自己成就就成就眾生、成就天下了。所以果從哪裡看?看天下有沒有成就,眾生有沒有成就。自己成就了,別人不能成就,我們不要去管他,錯了,你自己沒成就。你成就哪裡說是不會影響到四周?沒這個道理。你自己是一盞燈,點燃之後我的光不要照四方,沒這個道理,它一定照。自己先要知苦,自己先要離苦,而後我們說幫助,他不必幫助,自自然然這個地區眾生都懂得離苦得樂之道,對這樁事情能信得過了。

  求財,一定要懂得財布施;求聰明智慧,一定要懂得法布施;求健康長壽,一定要懂得無畏布施。這一次我從新加坡來,跟許哲居士有聯繫,我請她到我們學院來教瑜伽。她今年一百零五歲,她跟我說她希望來住三個月,這個確切的時間學院會跟她聯絡。我們希望她三月來,這個也可以在我們多元文化講座跟溫馨晚宴告訴大眾,有喜歡來學的先報名。一百零五歲的年輕人,許哲居士常常講:我們要長壽不要老。如何長壽而不老?這裡頭有學問、有方法,確確實實能夠做得到。只要你懂得這個道理,明瞭方法,如理如法的修學,真的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求什麼得什麼。

  教室蓋好之後,你們同學,希望發心每個人學個一、兩門課程。兩門課程怎麼學法?一門是佛學,一門是中國古聖先賢的典籍,學一樣。天天在研究,天天在討論、在講解,進步就很快。每一門科目我們成立一個小組,至少兩個人,三個人、四個人一個小組。將來我們教室建好之後,分配教室,天天幹!要把這些典籍,世出世間的這些學術先要搞清楚搞明白,然後研究怎樣落實在現實的生活當中,落實在現代的社會之中,教導大家如何在這一生當中,享受幸福美滿的生活。我們幹這個,這是人生第一樂事。希望把「讀書樂」這句話落實在我們學院,落實在每一個同學的身心之中,這個教學目的就達到了。不但這一生幸福美滿快樂,來生更幸福、更美滿、更快樂,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。

  今天我聽說我們這邊要裝閉路電視,很好。每棟房子,我們這個宿舍都有個小客廳,這個小客廳裡面裝閉路電視,你可以聽經;裝一個小的喇叭念佛,佛號不中斷,阿彌陀佛妙音,這個佛號不中斷。在過去我曾經設想彌陀村,彌陀村裡面的樹木花草裡面都放著小喇叭,在這個範圍之內,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聽到佛號,都能聽到講經的聲音;六塵說法,樹木花草都念佛,都在說法。一切時一切處都在提醒我們,怕我們忘掉,這是我們這個小道場裡面的學風、道風。盡可能的少打妄想,少說話,多聽經,多念佛,常常保持自己清淨平等覺,自自然然我們不能說完全離苦,身心之苦惱會減輕,這就有很好的效果。身心煩惱減輕,智慧增長,福慧也一定跟著增長,這是健康長壽之道。這是第二句「厭苦求滅」。

  第三句「求無上慧」,這是真正的目標。但是諸位一定要知道,苦要是不能離,煩惱不能離,這無上慧是根本沒分的,這個要知道。先離苦,你才會開智慧,放下煩惱,煩惱輕,智慧就長,這一定道理。所以世出世間一切事情,能夠放下的盡量放下,不要給自己找麻煩,不要增加自己身心的負擔。勞心勞力消耗能量都不多,消耗能量最大的是妄想。所以世尊他們在世,一天日中一食就夠了。為什麼?他消耗的能量少,妄想少。凡夫一天三餐還不夠,還要吃幾道點心,什麼原因?消耗能量大,你要不補充,他受不了,要大量補充。飲食是補充能量,但是飲食過多,身心消耗太大,壽命就縮短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身心安穩舒暢,這個人怎麼會不長壽!自行化他,只要你會,你真正懂得這個道理與方法,都不要勞心,也不要勞力,教化眾生效果無比殊勝。用不著到處去奔波,用不著那麼多繁瑣的應酬,沒有。

  我們仔細觀察本師釋迦牟尼佛,你再看看歷代這些祖師大德,他們一生的行誼,你就明白了,就覺悟了,他們有沒有像現在世俗這麼多應酬?沒有。而且許許多多祖師大德,一生當中住在這個道場門都不出,一住幾十年,他教化的影響,不但影響到當代,影響到後世。這什麼原因?古人所講的「成其身而天下成,治其身而天下治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他自己成就了,自己的毛病習氣完全對治了,自自然然感化許許多多眾生。到處勞苦奔波,確確實實不是個好辦法。那是什麼時候?參學,自己沒有開悟,道業沒成。絕對不是遊山玩水,不是觀光旅遊,是親近善知識,求道,是為這個。如果這個善知識他所修學的法門跟自己志趣相投,因緣許可往往就住下來了,這一住住到若干年。佛法一切講緣分,有緣分住下來參學,緣分盡了,或者這位善知識往生了,或者有其他的因素不能再住了,這才告辭;否則的話,決定不能捨棄長時薰修。所以我們在《高僧傳》、在《居士傳》裡頭,高士!你看看人家是怎麼成就的?值得我們學習。

  一個確實有學風、有道風的道場,門戶開放接納十方參學的學子。無論在家出家來參學,我們都接待。現在我們在外國,其他各個地區到這邊來參學要受移民條例的限制,他們到這邊來,一般海關只給他三個月的時間,期限到了他必須要離開。所以這個比不上國內,國內參學他就沒有這些限制。這些限制對,我們小道場沒什麼妨礙。所以我們一年辦四次佛學講座,這都是隨順我們眼前種種環境上的條件。從國外來的可以到這個地方來住三個月。我們講座一屆是七十天,十個七,我們取這個圓滿的數字。七十天這是一個學程,我們在這裡頭有計畫的要講授哪些課程,有基礎的課程,也有修學的課程,有主修、有助修(我們現在人講選修);有共同科目,有個別修學的科目。我們全心全力幫助大家,這樣子求無上慧。人家來參學這個七十天決定不能讓他空過,他要是空過了,對不起人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上一堂,看「善根有三」的第三條,「求無上慧,以四等不放逸五法為根」。這個四等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。大師跟我們講慈悲喜捨還要加上不放逸,不放逸就是精進。我們在經教裡面常常看到世尊常說,菩薩善根只有一條:精進。世間善根有三,就是世間法,世間所有一切善法都是從三善根生的,就是講的無貪、無瞋、無痴,世法的三善根;佛法的善根只有一條,精進。

  但是諸位要知道,佛法是建立在世間法的基礎上。換句話說,精進一定圓滿具足不貪、不瞋、不痴。用清涼大師在此地開示的話來說,不放逸一定具足慈悲喜捨。換句話說,一定具足布施、忍辱、智慧,這才是真正的菩薩善根。菩薩上求佛法,下化眾生,求無上正等正覺,根在此地,我們不能不知道;知道之後,你才曉得怎樣修學。所以佛家常說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。所有一切法,我們常講八萬四千法門,這八萬四千是方便,無量法門那也是方便,菩薩哪有不慈悲的!既然有慈悲,哪有不喜捨的道理!如果沒有喜捨,那你的慈悲是假的,不是真的;慈悲落實在喜捨。菩薩能看破、能放下、能歡喜捨己為人,念念為一切眾生得利益,真實的利益是破迷開悟,轉凡成聖,這真實的利益。精進當然具足一切善根,如果不具足一切善根,那怎麼能談得上精進?自然圓圓滿滿具足了斷惡修善,轉迷為悟,捨己為眾;為一切眾生,能捨。度眾生,那個「度」的意思,就是為一切眾生示現好的榜樣、善的榜樣、正的榜樣、覺的榜樣、清淨的榜樣。把諸佛如來、祖師菩薩們,他們的德行,他們的教誨,用這個身體來落實,做出來給一切眾生看。不全是為自己,實實在在是為眾生。

  為眾生從哪裡做起?從自己身上做起,決不是口頭上常常勸別人照做,別人未必會聽你的。自己先做到了,你再說,說是提醒大家注意。為什麼?大家看到你的日常生活,你的行持,有的時候沒有注意,你這一說,提起他注意了。不錯,他所講的,真的他都做到了,別人能信能服。他能信能服,他就會發心效法,他受感動了;不錯,做人應該是要這樣的。我們在此地大家在一起學習《弟子規》,時間還不久,大概只有個把月的時間,果然有那麼一點模樣了。你看看當地的居民,在我們多元文化講座裡面給他介紹的時候,他們的回應說出來了,做人應該是這樣;應該要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友愛兄弟,對一切廣大群眾要有誠信(有誠意有信用)。所以這個地方的人很聰明,中國古聖先賢這些道理說說,他們能聽得懂,而且能接受,還很歡喜。這是什麼?聖賢之道發自於真心,發自於本性,一切眾生都有真心、都有本性,所以他見到了,他聽到了,引起性德的共鳴,這是真實教誨。

  清涼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講,慈悲喜捨跟不放逸(就是精進),這是得一切智的根本。我們如果要想求得一切智,諸位知道這個一切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用中文翻譯是無上正等正覺,根在此地;在慈悲喜捨,在不放逸。他不用精進這兩個字,他用不放逸,用意都很深。不放逸是什麼?讓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無論做什麼事情要認真,不能隨便,不能馬虎;放逸是很隨便、很馬虎。用不放逸這個話來說,提醒我們生活、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都要認真,不可以隨便。

  這是毫光召眾的第二句,這是「其光發起一切善根音」。「音」這個字清涼大師解釋得好,「通說善根,以依聖教發心為性,故云音也」,這一句話重要!換句話說,你的善根從哪來的?培養出來的。怎麼培養出來的?依聖賢教誨,你才覺悟,你才發心,所以沒有離開言教。所以這一句末後用個「音」字,道理在此地。所以佛教是聖賢的教育,佛教是覺正淨的教育,佛教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教育,決定不能離開經論。經論是教科書,我們求學離開教科書了,到哪裡去學?佛菩薩、聖賢在這個世間,我們找不到,即使是有也非常稀有,並不多。我們今天想學,說實在話只有向古人學。古人,佛菩薩是古人,祖師大德是古人,那他們都已經過世了,不在世了,但是他們的著作流傳在後世,我們還能夠看得見,還能夠讀到。看到他們的著作,如同看到他們的人在面前一樣,讀他們的書就是聽他們的言說,聽他們講話,聽他們教誨。

  他教的有對象,當時有人,他教導他,那個人就是我們的代表。看看那個人有什麼樣的過失,回頭想想自己有沒有?如果自己有同樣的過失,那麼他的教誨既然是對他,當然也就是對我,我要認真努力學習。如果我沒有那個人一樣的過失,我聽了這種教訓要記在心上,勉勵自己不要犯他們的過失,這樣才能長進。累積小智就變成大智,長時間的累積大智就變成大徹大悟了。所以求無上智最初方便(就是我們入門下手之處),還是在經教,還是在古籍。我們要在這些地方用功夫,從這個地方下手,古聖先賢的典籍不能不講,不能不研究。再看底下一句,第三句:

  【十佛剎微塵數光明而為眷屬。】

  這一句是「眷屬數」,清涼大師跟我們註解的是「無盡法故」。主光名是眉間所放的光,這是主光名。眷屬數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八萬四千光明,八萬四千法門,門門都放光。四弘誓願裡面說得更多,法門無量誓願學,無量法門無量的光明,跟這個地方相應。十不是數字,十是代表圓滿、代表無量,如果真的十是個數字,這個數字不多不大。在《華嚴》裡面用十代表圓滿最多,《彌陀經》上用七代表圓滿,密教裡面有很多用十六代表圓滿,它是個代表字。『佛剎微塵數』,這個已經是不可思議,真的是無量,佛剎微塵數上面還加個十。換句話說,遍法界虛空界一切佛剎微塵數光明而為眷屬。你看看這跟毘盧遮那佛有什麼兩樣?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出佛佛道同,一絲毫差別都沒有,這才是華嚴教義,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。再看下面第四句:

  【充滿一切十方國土。】

  這是講「照分齊」,清涼大師在註子裡面講「充滿十方,通方教故」。光中顯示教學,光都是表智慧,從智慧裡面開出無量無邊的法門,門門根都是智慧。智慧的起用遍滿十方,一切眾生都蒙教誨,這個我們一定要能夠明瞭。菩薩為什麼要求無上佛道,在這個地方我們就明白了,如果不求無上佛道,不能證到究竟圓滿的佛果,你的智慧不圓滿,你的德相不圓滿。換句話說,你想幫助法界虛空界一切苦難眾生,你的能力還是有限。換句話,就像我們現在一樣,心有餘而力不足,我真的想幫助一切眾生,我能力做不到。到如來果地能力完全恢復,確確實實他都能做到。都能做到,我們要問,佛的光明有沒有照到我這裡?他的主光表根本智,他的眷屬光表後得智,有沒有照到我這裡?有。為什麼我沒有感覺?我本身有障礙,感受不到。不是它不普遍,是我這裡出了問題。像我們現在看電視一樣,我這個頻道打開的時候,影像畫面出不來,絕對不是它這個電視波沒有到我這裡,到了。我打開為什麼收不到?我這個電視機機器壞了,這個比喻很淺,很容易懂。我們今天這個身體六根就是電視機畫面,現在我們見不到,我這個機器這個色相有了問題;我聽不到,音聲有了問題。絕對不是電波沒有到達我這個地方,到達了。

  為什麼那些好的,沒有故障的,沒有問題的,它那個機器一打開頻道,音聲色相都看得很清楚。故障究竟發在哪裡?總的來說,這大經上說的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這是業障,三大類的障礙把我們自己障住了。我們今天相信佛的智慧,佛的德能,佛的慈悲,佛的喜捨,周遍法界虛空界,周遍一一微塵,周遍一一毛孔,這是真的,一點不假。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的重疊法界,沒有不周遍的。只要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統統收得到,統統看得到,佛無處不現身,無時不現身,無時無處都聽得到佛說法的音聲,諸佛如來說無量無邊的大法。換句話說,有無量無盡無數的頻道,你打開哪個頻道,想聽哪個法門,如對目前,就在眼前,你為什麼會收不到?哪有這種道理!

  由此可知,這個煩惱習氣麻煩,妄想分別執著不能不放下。不肯放下的是凡夫,徹底放下的是如來。菩薩放下了,還有少許夾雜,不乾淨;如來果地上純淨純善,一絲毫夾雜都沒有了。我們今天的功夫修什麼?沒有別的,看破放下而已矣。這是我第一天見章嘉大師,他老人家教給我的,真的是如同目前。五十年前第一次跟老師見面,他教給我的看破放下,教我布施。再看第五句,第五句長了:

  【若有眾生應可調伏。】

  這一句是講光的利益,它的科題是毫光召眾。佛用什麼方法通知大家來?放光,眉間放光,主光。主光裡面還有附帶的光,就是眷屬光,眾生一接觸就明瞭了。他有求願,他自然就來了,佛不需要發通知,不需要撒廣告,你看這方法多殊勝!『若有眾生應可調伏』。這一句是講應機,緣成熟了,跟這一尊佛有緣,有緣的他自然就有感受,看到這個光就有感受;無緣,看到這個光沒有感受,或者是根本就看不到這個光,這跟佛無緣。佛很慈悲,佛家常說「佛不度無緣之人」,這一句很重要。我們看下面講了十樁事情,這個光對眾生的利益。第一句:

  【其光照觸,即自開悟。】

 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說,「無明重者,自覺智開」。無明重的跟這個佛有緣,所以一接觸佛光,我們現在講磁場大家好懂。佛這個磁場大,遍法界虛空界,根熟的眾生、有緣的眾生一接觸到佛法,接觸的緣很多,不一定,一接觸他就有感動。這個事情我們自己本身就有這個例子,而且過去對於佛法產生負面的印象,為什麼?沒有接觸過真正的佛法,真正的善知識沒有遇到過。從小我們也常常看到寺廟,家裡老人、父母帶我們到廟裡面去燒香,小朋友在廟裡玩耍,看到和尚都給死人念經。從來沒有聽到過這個寺廟裡有講經的、上課的,沒聽到過。所以聽從世間一般大人常講,迷信!於是迷信這個概念深深的印在我們自己印象當中,佛教是迷信,佛教是消極,佛教對社會沒什麼好處;產生負面的影響。我算是真正接觸佛法是遇到方東美先生,跟他老人家學哲學,他給我開的課程最後一個單元「佛經哲學」。我看到這個名詞當時就很驚訝,真的對我來講是個震撼。細細聽他老人家給我講這個課題,我才突然覺悟到,佛法有這麼大的學問,這樣殊勝究竟圓滿。當時就生一個心,我要好好的學,要好好的弘揚,讓社會大眾明瞭,不要產生誤會,不要像我以前一樣,這就是「自覺智開」。

  佛在經上說過,「佛法無人說,雖智莫能解」。方東美先生不是佛教徒,學者。他告訴我他學佛的因緣是在抗戰期間,他在中央大學任教,學校跟著政府遷到四川重慶。有一年他生病了,生病當時就想到峨嵋山,這個環境幽雅清靜,是養病最好的處所。他到峨嵋山去養病。在山上,他是個讀書人,學者,喜歡看書,山上沒有報紙,也沒有雜誌,一般學術的典籍都沒有,山上有佛經。他閒來無事就把佛經拿來看看,愈看愈有味道。他的佛學是從看佛經得來的,在山上幾個月療養當中,他看了不少。方先生的悟性高,記憶力強,很多重要的經文,他一段一段都能背下來,真正是個讀書人。

  他告訴我:哲學,佛經哲學才是一切哲學裡面最高的哲學。然後告訴我: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我被他這兩句話動了心,於是我也找空閒的時間去逛寺廟。逛寺廟目的在哪裡?看這個寺廟有沒有佛經,去找佛經。在台北看到善導寺,善導寺裡頭有個圖書館叫太虛大師圖書館,我到裡面去參觀,有幾套《大藏經》擺在裡面。因為我聽了方先生的話,我了解這裡頭有寶。裡面出家人不看經,寶放在那個地方他不知道。那個時候那些出家人一大半現在都不在世了,都走了,不知道那是寶。我們現在講堂裡面有十套不同版本的《大藏經》,比當時我在善導寺看的還要豐富。我們現在學院這些同學看不看?不看。除這個之外,《四庫薈要》、《圖書集成》,我蒐集了不少都是寶。有沒有人看?沒有看到有人在看、有人在認真研究。

  前一段時期還有個楊老師,他真看,我知道。他常常晚上看書看到三點鐘睡覺,每天如是,看出味道出來了。他跟大家講這個《德育課本》,《德育課本》每一段裡頭用的典故很多。這些典故《四庫全書》裡頭統統都有,所以他常常查資料,常常翻出來看。翻這個原文做成筆記,在講解的時候介紹給大家。這是個讀書人,非常可惜,他沒有辦法在這邊長住,所以我們要想辦法把他爭取到一個工作准證,讓他能夠在這裡長住。好處在哪裡?帶動我們這邊的學風。先有一個人肯讀書,然後就一定會有兩、三個人跟他一起來學習,慢慢將來五年、十年之後,形成一個風氣,讀書的風氣。我們這麼多的書不是擺在這裡好看的。將來新的教室搞好、做好了,當中這個大廳是我們的萬姓先祖紀念堂,將來念佛、三時繫念這個課程都在那邊上。我們新教堂的講堂就是專門做圖書館,世出世間學術研究的課堂,大家在這個地方做研究工作。這個課堂裡面我們也重新設計,用屏風把它隔起來,有一個人研究,像一般公司的辦公室一樣,四面屏風隔起來,他不受干擾;有三、四個人小組討論的,把它隔開。這個地方定時開放,這個典籍不是擺在那裡好看的,要真正去學。

  過去我買下第一部《四庫全書薈要》的時候,我就有個想法,如果有人發心把這個《薈要》每一卷裡頭,對於我們現代日常生活可以用得上的這些文字句子抄下來,抄成一個菁華錄;因為全書這麼大,五百冊。希望我們把五百冊濃縮成一冊,菁華,那是受用無窮。這個工作可以在我們這裡做,抄菁華錄。有些一部書我們只抄個一句、兩句,完全看它的內容能不能落實在今天的社會,對今天社會許許多多的弊病有沒有校正的補助。將來我們讀這個菁華,講解這個菁華,這用最短的時間,最有效果的方法,把古人的精髓吸收了。你要深入詳細的研究,那你到學院來,你進入這個教室,你去細心研究。通常我們落實在生活上要做的,這一本就夠了。這個工作過去在中國大陸有幾位教授替我做,現在這個資料在,悟行法師還印了幾本,但是所做的不夠理想,距離我們這個理想很遠,得重新做。這是樁大好事,對於我們現前的社會。我們抄錄下來,然後再用白話文解釋出來,再把這個解釋翻譯成各種不同的語言文字,供養全世界的眾生。這個文化財產是屬於全人類的。

  我們生在這個時代,天下大亂,亂世,這個地方不亂,這個地方清淨、太平,到這裡幹什麼?就是要做這工作的。不是到這個地方來避難的,不是到這個地方來享福的,是到這個地方來成就事業的,修養德行,成就佛家講的功德。所以這是『其光照觸即自開悟』,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。它下面一共有十句,是這個光明十種殊勝的利益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