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四0二卷)  2001/3/25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402

  請看「世主妙嚴品」,主夜神偈頌第一首:

  【汝等應觀佛所行,廣大寂靜虛空相,欲海無涯悉治淨,離垢端嚴照十方。】

  這首偈上一次說過,我們是依照清涼大師註疏裡面的「約佛說」,從法身大士他們學習方面來說的。這些菩薩為我們示現的是雜神眾,是主夜神,雜神眾在六道裡頭還是凡夫;換句話說,就我們現前學習的境界當中,要怎樣來學習。我們必須要記住,要從相上來學習,我們是凡夫,要從最基礎的地方來學起。

  『佛所行』,釋迦牟尼佛一生八相成道,給我們示現的意義在哪裡?首先我們要學習他的不留戀富貴,他要不出家,他繼承他父親的王位,我們中國古人所講「貴為天子,富有四海」。他是一個國王,在那個時代,他那個國就不算是小國了。我們中國歷史上記載,像商周時代,大國百里,一百里就是大國,他國土的面積;小國五十里、三十里、二十里,像現在的一個村莊一樣。迦毗羅衛國是個大國,因為那個時候沒有統一,都是部落的民族。他為什麼捨棄?在這個地方,我們要多想一想。那就是佛法裡面常講,有帶得去的跟帶不去的,真正聰明人要常常想著,能帶得去的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做,帶不去的要放下。這些世間名聞利養、地位、權力、富貴,帶不去!他這個示現就是教導我們,這些東西帶不去。什麼東西能帶去?道業能帶去。所以他去學道了。

  什麼是道?禪定是道,智慧是道,這個東西能帶去。禪定是真心,什麼是禪定?我們今天總結佛所用的心,「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」,這是禪定。這個東西能帶得去,這十個字是禪定裡頭的境界。不起作用的時候,一念不生叫禪定;起念的時候,這五條全都現前,所謂萬善常隨,隨著就起來了。真誠心周遍法界,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無一不是周遍虛空法界,這是起作用,佛法裡面叫「大菩提心」;不起作用的時候,清淨寂滅,一念不生。所以起作用是慧,真實智慧,不起作用是定,定慧是一不是二。不起作用的時候是自受用,自己享受,清淨、寂滅、無為是自受用;起作用的時候是他受用,幫助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覺悟。

  覺悟,釋迦牟尼佛是做出來給我們看,不是說了給我們聽,做出來給我們看。物質生活,只要求每天,我們今天講三餐你能吃得飽,衣服能夠穿得暖,有一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,足了,就滿足了,絕不追求物質的享受。為什麼?帶不去的。帶不去的要搞那麼多,不是找麻煩嗎?你想想看,你心理負擔多麼重!心理負擔這麼重,麻煩就大了,為什麼?這個果報就是六道輪迴。所以你把這個負擔放下了,實際上就是放下六道輪迴,不但放下六道輪迴,連十法界都放下,你恢復到本真,恢復到一真法界。我們從釋迦牟尼佛這種示現要能體會、要能覺悟到,在這個世間,物質生活的需求愈少愈好,不要積蓄,這是累贅、是包袱。所以,佛給我們做的示現。

  我們現在是想,我們初學,凡夫,我們沒有辦法離開佛法,我們需要許多的經典,學經需要參考資料,不能沒有。不像世尊那個時代,他們什麼都沒有,完全是釋迦牟尼佛講,他們在那裡聽,連紙筆都沒有,也沒有書本,真的就是三衣一缽,所以想想那是何等自在!他們每天學、每天薰習,世尊說法四十九年,他們四十九年沒離開,學成了。這個示現教給我們,要想道業成就,要親近善知識。釋迦牟尼佛這些學生,特別是常隨眾,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不但跟釋迦牟尼佛學道,連生活方式也跟釋迦牟尼佛學習。釋迦牟尼佛,三衣一缽,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他的學生統統跟老師學。

  我們要曉得,在那個時候,世界上人口少,土地廣大,人口少,大家過著什麼?隨順大自然的生活,心靈沒有被污染。這是對我們現在比較說,世尊講那是已經污染了;污染得輕,不像我們現在這麼嚴重。體能也沒有受到污染,所以他們三衣一缽、樹下一宿,行,他身體受得了,這體能沒有污染。我們今天不行,我們今天叫你在大樹底下坐一晚上,明天就要進醫院,生病了,受不了。為什麼?就是我們的身體沒有他們健康,我們的體能被污染了。我們現在講心靈、體能都被污染了,這個很糟糕,我們想學,非常想學,沒有辦法學,學不到。所以那就不得已而求其次,要把那個標準放寬一點。

  佛教傳到中國來,標準就放寬了。因為中國是在溫帶,有春夏秋冬四季,不像印度,印度只有一季,熱帶,所以他三衣可以,我們冬天一定要穿厚衣服。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,也就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完全依照中國人的生活方式,這個我們要懂得。中國人沒有在外面露宿的,都要蓋房子,所以他們這些高僧大德到中國來,也住在房子裡面,不要去樹下一宿,放寬了。放寬是為了適合我們現前的生活習慣,我們的健康狀況能夠適應,但是也要知道適可為止,一定要學到釋迦牟尼佛的精神,那就是我們在生活條件上愈簡單愈好,能夠放下的盡量放下。

  中國的道場就是照顧大眾的,這是講過去,成就大眾修行的,依照中國的環境。我們住在一個道場裡面,寺院庵堂,佛教道場,這裡面一切設備齊全,出家人到裡面叫「掛單」。「掛單」是什麼意思?要用現在話來講,就是你想住在裡面,你到那裡面註冊登記,他分配一個住宿的地方給你。我們自己的生活也非常簡單,只是一個鋪蓋、換洗衣服,在從前是一個包袱背在身上,最簡單的行李。我們過去在抗戰期間,我們是流亡學生,也過出家人這種生活,我們逃難也是一個包袱,這一個包袱裡面是換洗衣服、一床被子,外面是用一個毯子包起來,那個毯子就做為墊被。大概這一個包袱差不多,我們那個時候背不超過十斤,被子只有三斤重,加上換洗衣服,不超過十斤重,背著要逃難,去旅行,全副家當都在那裡。自己讀的書,也有幾本書打在行李一起。我們就能夠想到,從前出家人大概就是這種情形。

  你所需要的一些參考書籍資料,道場有,道場都有藏經樓。藏經樓就像現在的圖書館一樣,供給大家使用的,所以自己不需要帶這些東西,無論到哪裡自己都不需要,每一個寺院庵堂都有藏經樓。這是從前,現在沒有了。現在沒有,那就完全要靠我們自備,自備就非常困難。好在現在科技發達,印刷術進步,《大藏經》縮小了。從前《大藏經》一個字都是一寸那麼大的,所以一部《大藏經》,像我們這個房子,大概要三間才能放得下,要三間房子。現在《大藏經》,一個小小的櫃子就裝滿了。日本縮印的《大藏經》,《大正藏》,一百冊。現在確實是方便太多了,但是我們所應用的書籍,參考資料、工具書還是不少,旅行的時候要統統帶,還得好幾件行李,自己背背不動。從這個地方來看,我們現代人的福報不如從前人,比不上從前。從前是每一個道場,它都給你預備好了,現在靠自己。

  雖然靠自己,我們還是要把自己物質生活降低到最低水平。最低水平是什麼標準?標準沒有一定,這個要看你居住的環境,你的生活環境,所以沒有一定的標準。自己一定要想盡量減少物質生活的欲望,讓你的心平靜下來,讓你的心定下來,我們的道業才能成長。心要不定就沒有辦法修道,心要定就一定要放下。所以真正有成就的人,我們老師傳給我們,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這兩句話非常重要。我們修學的態度,老師教給我們,「至誠感通」。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,真正得力的就這兩句話,方法就是「一門深入」,態度就是「至誠感通」,這才能有成就。如果能守住這兩句話,我們所需要的東西就減少了,成就自己不難。你心定了,定了之後你就會開智慧,智慧開了應當要弘法利生,要幫助別人。

  幫助別人,當然別人的需要不見得是自己的需要;換句話說,各種不同的經論,世出世間法,你都要了解,你才能幫助廣大社會群眾。在這個時候,如果有道場可以供應你,像我過去在台中十年,我住在「慈光圖書館」,那是李老師辦的,這裡面法寶具足,我們可以使用,可以在這裡面學習,自己不需要去蒐集許許多多參考資料,圖書館有現成的,可以利用。以後我離開圖書館到台北,這個時候感覺到需要,我們講什麼經就蒐集什麼經的資料。為什麼?希望愈簡單愈好。我暫時還不學的,我就不去找這些麻煩,總是愈簡單愈好,愈專愈好,愈精愈好。平常涉獵也是如此。因為有一些人不懂這些方法,這也難怪,沒有人指導他。

  我學佛兩個老師,章嘉大師跟李炳南老居士,他們講的都一樣,所以我相信,真正的大德。老師對我們的要求是道心,道心就是真誠心、清淨心,這是對自己來說;對眾生,再加上慈悲心。對眾生要慈悲,對自己要真誠、要清淨,能生智慧。物質生活優裕豐足了,對清淨心決定有妨礙;如果對清淨心沒有妨礙,這個人是菩薩再來的,他不是凡夫。如果是菩薩再來的,他一定很慈悲,為我們示現,為我們做好榜樣,絕對不會過很豐裕富貴的生活,不可能的。像釋迦牟尼佛一樣,他一定會把這個捨棄,再來人。

  所以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都要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,點點滴滴都要想到,我這個作法可不可以為大眾做好榜樣?我這種作法、我這個說法對社會有沒有正面的影響?起心動念都要負責任,何況言語造作?負什麼責任?因果責任,你造什麼樣的因,你後頭有什麼樣的果報。不要認為我動個念頭無所謂,那個念頭是波動,它的範圍是盡虛空、遍法界。人不知道,人愚痴,鬼神知道,天神知道,諸佛菩薩知道,起心動念瞞不了人的,所以你要負因果責任。諸佛菩薩、諸天鬼神也不會干涉你,也不會找你麻煩,但是自己有果報,我們一定要小心謹慎。

  清末民初,印光大師一生提倡《了凡四訓》,我們現在愈想愈有道理。為什麼?現代社會,我們常說四種教育都沒有了,家庭教育、學校教育、社會教育、宗教教育。怎麼說沒有了?離開聖賢的教誨,所以這個社會動亂,災難頻繁,果報!共業所感。在這個時代,救自己、幫助別人,最有效的是因果的教育。如果我們真正懂得因果的道理、因果的事實真相,自自然然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就會有約束,就會收斂,不敢放肆。所以我常常勸同修,初學佛應當把《了凡四訓》念三百遍,做為我們斷惡修善、學佛修道的基礎,用這個做基礎。如果連這個基礎都沒有,我們縱然是好心,也精進努力,搞一生、搞幾十年,未必有成就。為什麼?煩惱習氣斷不了。臨命終的時候心還不平,怎麼能往生?還是要繼續不斷去搞六道輪迴,這就錯了。所以《了凡四訓》對現在人來講,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寶典。

  經文第二句,『廣大寂靜虛空相』,這是佛的境界。佛在《金剛經》上跟我們講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,這是告訴我們事實真相。如果你要真正明瞭事實真相,你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放下了,不會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,你的心才得清淨,你的心才得平等。清淨心、平等心就生智慧,起作用就是智慧,唯有真智慧才能幫助你斷煩惱。煩惱習氣為什麼斷不了?沒有智慧。智慧從哪裡來?智慧從清淨心來。所以心不清淨,你怎麼有智慧?清淨心從哪裡來?清淨心要放下萬緣,你的清淨心才能得到。所以你不肯放下,你的心就永遠不會清淨,你的智慧永遠不會開,就這麼個道理。你不曉得因果的事實真相,你決定會胡作妄為,三途六道的果報你決定不能避免。

  第三句講『欲海無涯』,我們今天現在的話說,欲望沒有止盡,就是這四個字的意思。「涯」是邊際,欲望沒有邊際、沒有止盡,世間人拼命在追求欲望,這還得了嗎?人的壽命很短暫,人命無常。我這一次在香港講經,想到過去那些同修,我們講經的那些狀況,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到香港講經,那時候法緣非常殊勝,我在香港住四個月,講《楞嚴經》。當時的那些老聽眾,一半都不在了,有年歲老的,也有年輕的,四十、五十就過世,很多。我認識的出家人,也有一半都不在了。給我很深的感慨,「人命無常,國土危脆」。這些都是說的事實真相,提醒我們高度的警覺,真正修行人、真正聰明有智慧的人,抓住今天,今天要認真努力,明天靠不住,明天我還活不活在這個世間難說,一口氣不來就是隔世了。

  印光大師教人,他老人家自己也是這樣示現,要把「死」字貼在額頭上,想到什麼?隨時我可以死,會死。所以他老人家的佛堂裡面,就掛了一個「死」字,警惕自己,死到臨頭了,你還想什麼?這個時候才知道念佛的可貴,所以心裡頭只有一句「阿彌陀佛」,求生淨土。因為這個時候才知道,其他所有一切你都帶不走,你死了之後什麼都帶不去,「萬般將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。所以人活在世間,決定不造惡業,這是佛菩薩給我們示現的。

  雖然修一切善,絕不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。修善是應該做的,斷惡是應該做的,不值得向人炫耀,這是我的本分;老老實實的做,默默的去做,果報在往生極樂世界,永脫六道輪迴。這是真正的成就,這一生沒有空過,其他全都是假的。有緣勸勸別人,幫助別人覺悟,幫助別人放下,幫助別人求生淨土,這就是經裡頭常常說的「無量功德」。無量功德也不放在心上,放在心上心就不清淨了。「無量功德」是別人讚歎的,何必放在心上?

  心一定要清淨,清淨一定要離欲,離欲先要知道欲之害。我們過去生中,生生世世曾經學過佛,這佛在經上都講得很明白。特別是我們修淨土,念佛的同修,《無量壽經》上佛講,阿闍王子當年聽釋迦牟尼佛講《無量壽經》,非常歡喜,也發願希望將來作佛跟阿彌陀佛一樣,但是這一生念佛往生的這個願還沒有能生起來。佛說,他們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,你去想想那個善根福德因緣多麼深厚。那再想想我們現前跟他比一比怎麼樣?我們現在發願要求生淨土,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比他厚,他沒有發這個心,我們發了這個心。由此可知,過去生中我們供養諸佛如來不只四百億,為什麼今天還落到這個樣子?我們錯在什麼地方?錯在被「欲」害了,墮落在欲海裡頭,無力自拔,我們被這個害了。這一生當中我們把這個字看清楚,曉得它是我的冤家對頭,它來障礙我成就,欲不離怎麼行?不斷怎麼行?

  離欲、斷欲都要從心理上,事上我斷了,我離開了,心裡頭沒有斷,不能往生。諸位要曉得,真正產生障礙是心裡頭的念頭,不是事。不是事,事為什麼要離?怕事引起你的心,你貪欲之心。所以佛教初學,事上要離,心裡頭要斷,你往生極樂世界,你自己就有把握,一絲毫疑惑都沒有,要捨得乾乾淨淨。現在一般人怕,「我要是捨乾淨之後,我明天怎麼活,我日子怎麼過」?其實這些話,佛講得很清楚,但是沒有人相信。我們對釋迦牟尼佛講的話,經典上的話,有一些可以信,有一些不能信,所以我們不能成就,不能全部相信;應當完全相信。你說明天怎麼活,明天還沒有到,你想它幹什麼?多餘的。

  這個事情實在講不要等佛說,我們連因果的道理都沒搞通,所以不如袁了凡居士。袁了凡居士相信命運,所以他什麼都不想,他明天也不想。為什麼?他知道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命裡有的它明天就來了,命裡沒有的它就不會來。他懂因果道理,他就不想明天,所以他定了,他跟雲谷禪師在禪堂坐了三天三夜,不起一個妄念。他不是功夫,他是相信因果報應得的定。我們連因果都不相信,那有什麼法子?果然相信,我們能夠把錢財統統施捨掉,明天自然有,根本就不操心。你命裡頭有的,你就決定丟不掉;你丟掉了,明天自然就來了。命裡頭沒有的,用什麼方法去求,也求不來的。所以印祖提倡《了凡四訓》,有大道理在,這是比佛法講的理論淺顯太多了。我們真正能通達、能明瞭,就敢捨、歡喜捨,無條件的捨,放下了,然後你才知道得到的果報不可思議。果報現前,也沒有一絲毫留戀,也不會把它放在心上,永遠保持清淨心,這就對了。

  末後三個字『悉治淨』,重要是「淨」。人,心清淨,身就清淨;身心清淨,我們外面周邊環境就清淨。我們為什麼不看報紙、不看電視?因為報紙、電視非常不清淨,你要接觸它,把我們的清淨心擾亂了,不接觸的好!不接觸,每天天下太平,沒事情,我住的是太平盛世。你們天天看報紙、看電視,心裡慌慌張張,你們住的是亂世,我住的是淨世,清淨國土,所以那些東西沒有必要知道。我有一些消息從哪裡來的?同修們看報紙看到來告訴我,所以我知道一點。遠離,那些都是屬於「欲海無涯」,我們遠離它,我們不需要知道,我們需要清淨心。

  淨土宗的修學,特別注重「淨」,淨宗。淨宗修什麼?淨宗就是修清淨心。我們皈依三寶,佛法僧三寶,佛法僧三寶是覺正淨,佛是「覺」,法是「正」,僧是「淨」,覺正淨三門我們偏重在淨。諸位要曉得,一門得到了,那兩門決定同時具足。所以禪宗、性宗是從覺門入的,他們偏重在覺;教下,像天台、賢首、法相唯識,他們偏重在正,正知正見;我們淨土宗偏重在淨,清淨心。一句彌陀念到底,把我們所有一些妄想分別執著統統念掉,恢復到清淨心。清淨心就是覺心,清淨心就是正心,一門得到,三門具足。三個同時修很困難、很不容易,一門容易,一門深入。真正契入境界,門門都得到,古德常說「一經通一切經通」,就這個道理,所以你要曉得從一門深入。入到什麼境界?入到明心見性,大徹大悟。你沒有學的那些東西,一接觸就通了,不要去研究,不要去學習,一接觸就通了。什麼是明心見性?說實在話就是清淨心,清淨心現前。清淨心生智慧,染污的心生煩惱,這個道理我們多想想,自然就明白了,就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了。

  所以「欲」是我們的大患。欲之根要曉得,那個根就是自私自利。因為有自私自利,所以才有是非人我,所以才有貪瞋痴慢,所以才有七情五欲,麻煩在這裡。我們真的把這個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,從根本上下手,我們捨,捨自私自利,再不為我這個身著想,讓這個身去享福享受,那造無量無邊罪業。世間人不懂,為身造業。不說別的,單講飲食,食眾生肉,貪圖美味,為誰?為舌頭!所以說「三寸不爛之舌」,所有味道是舌根的享受,到喉嚨下面就沒有了,就不懂得味道了。為了舌的享受,這一生殺害多少眾生,造多少罪業;為它?不值得。眼見色,這眼的享受,耳聞聲是耳的享受,我們迷失了自己,以為這個身是自己,要照顧它的享受,要滿足它的享受,造的是一身的罪業,造一輩子罪業,你說冤不冤枉?將來變畜生、墮餓鬼、墮地獄,要受許許多多的苦難,都是為了這六根,實在是太冤枉了。

  這個身是假的,決不是真的。晚上睡著了,人家把你抬走都不知道,哪是你的?所以一定要懂得,身不是我,身是我所有的,就像衣服一樣,衣服不是我,這衣服是我所有的。我們要把身體看作衣服一樣,我們要好好的管著它,讓它替我服務,不能我一切都滿足它,一切聽它的,那就完了。佛菩薩給我們示現,關鍵就在此地。佛菩薩絕對不為身服務,讓身為自己服務,這就對了。假如我們一切都為這個身服務,就是經上講的「顛倒妄想」。我們顛倒到底顛倒在哪裡?賓主顛倒了。哪是主?六根根性是主,根性就是本性,本性是主,本性就是真心,這是主。身應當是為本性來服務,像諸佛菩薩示現一樣,決不能叫真心去伺候六根。佛經裡有個比喻,把六根比作六個傭人,自己是主人,六個傭人要伺候主人的,現在顛倒了,主人要伺候六個傭人,這叫顛倒。所以物質生活,就是六根的受用,佛教給我們隨緣,這就是它為我用。

  佛在飲食是托缽,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,沒有選擇的,這就隨緣。而且托缽只能托七家,不可以超過七家。七家托不到,那回去好好的去念佛,今天沒有福報,沒有人供養,還是用真誠清淨心去念一天佛,去修福,明天再出來托。不能說七家托不到,還可以繼續到別家去托,不可以。你繼續托,你增長貪心。所以你去托,托到這一家,這一家的供養已經夠你吃的,你就不要托第二家。決定不增長貪瞋痴慢,無論是物質生活、精神生活,要知足,知足常樂;知足,心是清淨的。儒家也講「知止而後有定」,知止,止就是知足。人一定要知足,不能不知足。

  幫助別人也要隨緣,不能夠勉強,決定不能夠強迫別人;強迫別人,給別人壓力,你就有罪過了。今天佛門裡面,確確實實有一些不如法的事情,違背了佛陀的教誨。那是什麼?向信徒強迫化緣,每個月一定要供養多少,就好像向政府納稅一樣,這個給人壓力,這是錯誤的。釋迦牟尼佛絕不做這個事情,諸大菩薩、阿羅漢示現在這個世間不做這個事情,不會給眾生絲毫壓力,不會的。你要捐獻做功德,完全是你自願的、自動的,絕對不會勸你,絕對不會暗示你,連暗示你都錯了,這叫正法。伸手問人要錢,再好的事情不可以做,為什麼?它有弊病,它有副作用。這是一個很不好的例子,不可以開,要懂這個道理。雖然是好事,應當做,這個人有能力,不可以。我們只能講經說法給他聽,他覺悟了,他自動去做,這很好;他要不肯做,不能有絲毫勉強,這是佛法。

  佛在世,比丘去托缽,七家沒有托到,他要餓一天,他為什麼不到第八家、第九家去托?為什麼不找大富貴有錢人家去托?人家可以供養的。不找人家的麻煩,不增加別人的壓力,自己要把貪心放下。換句話說,一切時、一切處,一切境緣當中,境是物質環境,緣是人事環境,必須要保持自己的清淨心,這就對了。清淨心是真心,不能把自己的真心變成妄心,那就錯了。真心永遠是隨順自然,決定沒有絲毫勉強。我們一生能常常這樣保持,將來的去處光明、殊勝,就是不求往生淨土,果報也在天上,比人間就殊勝太多了。所以細細想想這得失,懸殊太大了。我們用妄心搞的是三途,六道裡頭決定是三途成分多。我們保持自己的清淨,清淨無為,我們將來去處一定是欲界天、色界天,多殊勝!用這種心態去念佛,肯定往生,心清淨。

  往生極樂世界最重要的條件,「心淨則佛土淨」。他那地方叫淨土,我們的心淨,跟阿彌陀佛的淨土相應,決定就去了。我們要不要希求,在佛像面前去禱告,天天磕頭作揖,求阿彌陀佛來接引?不需要,因為你心清淨,跟阿彌陀佛的清淨,他就有感應,他就會來了。如果我們懇切去求他,這個求的心不清淨,反而求不到。所以用什麼求?清淨心求,佛菩薩決定現前。

  中國古時候讀書人,雖然他沒有接觸到佛教,他不知道佛教修行的方法,他也不曉得有一個極樂世界,但是他相信有天神,他相信有鬼神,他相信善惡必定有報應,所以一生能夠斷惡修善,臨命終時也預知時至,也能夠坐著、站著走,我們曉得他那是生天。古書裡面記載,臨終的時候也有天樂盈空,天神來接引。由此可知,他的心行得到天人的尊敬,天人不尊敬怎麼會來迎接你?就像我們想到有個賓客到新加坡,這個人我們很尊敬他,雖不認識,聽說他什麼時候來,我們一定要到機場去看看他、去迎接他,就這麼個道理。絕對不是平常供奉他、供養他、伺候他、巴結他,不是!如果我們心行不善,每天供養天神,天天給他磕頭、禮拜、禱告、巴結,死的時候他未必來接你。唯有自己的德行,讓他感到佩服你,他自然就來。

  同樣道理,我們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亦如是。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要讓阿彌陀佛肯定,要讓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佩服,他自然來接引你,自然有許許多多大眾,跟著佛一起來接引你,道理在此地。這個道理不深,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我們一定要做出來。過去錯了不怕,從今天改過自新。一生都做錯了,臨命終時悔過,改過自新,佛菩薩還是佩服你,你還是了不起,你畢竟回頭了,回頭是岸。所以我們回頭要早,愈早愈好。

  要知道「欲海」之可怕,這個東西對於自己,無論是世法、佛法,有害而無利。初學,決定不能叫它增長。欲哪個沒有?沒有欲,就不會到六道來了。到六道裡面來投胎,欲界,你一定有欲,你沒有欲不會到欲界來。所以儒家講「欲不可縱,傲不可長」,知道這些煩惱是與生俱來的,你要能把它控制住。先控制,然後慢慢的把它減弱,最後到它已經不起作用,不會影響我們,這就完全控制住了。完全控制住,在我們淨宗法門裡面講「功夫得力」。這個控制不住,講什麼功夫,全是假的,全不是真的。真正的功夫就是你能不能夠控制欲,能不能夠斷欲,這是真功夫。要知道,這是不善的根源。

  從根本上來講,確實就是在自私自利,這個念頭要放棄。念念為眾生,為一切眾生離苦得樂,念念想著這個。念念為正法久住,為什麼?只有正法能幫助眾生破迷開悟。眾生苦從哪裡來?從迷來的。樂從哪裡來的?樂從悟來的。正法久住幫助一切迷惑眾生覺悟,覺悟之後才真正離苦得樂,所以正法久住比什麼都重要。正法在哪裡?是不是在經典裡頭?不是的;是不是在這些佛菩薩塑像裡頭?也不是的,那都是形式;正法在我們心裡頭,我們心裡頭沒有正法,正法就沒有了。由此可知,「正法久住」這個意義,就是我們要奉行正法。經典,每一部經最後四個字:「信受奉行」。我們一生不離這四個字,就是正法久住,一定要懂,一定要認真努力去學習。

  清涼大師在末後說,「約天說」,約天就是就我們的境界來講,「四句皆是定用」。定用,換句話說,都是清淨心的起用。下面說「以住此解脫,能見佛體用因果故」,清涼大師的話說得好。如何住在這個境界裡頭?這個「解脫」就是普德淨光主夜神,他的名號「普德淨光」,住此解脫就是住普德淨光;普是平等,不平等就不普;以平等心處事待人接物,普德。德是什麼?效法佛菩薩的行持,離欲,經文上講「離欲深正念」,一切境緣當中知道修清淨心,保持清淨心,增長清淨心。

  末後這一句是講效果,『離垢端嚴照十方』。「垢」是污染,離一切污染,自自然然就端莊莊嚴,遍照十方。「照十方」就是為十方一切眾生做榜樣,為十方一切眾生做模範,就這個意思。所以我們起心動念常常想到,生活上點點滴滴,能不能給眾生做榜樣,學佛就在這裡學,功夫就在這裡培養。絕對不是說,人看不見,我們就可以放逸一點、可以隨便一點,不可以。人看不見,鬼神看得見,「舉頭三尺有神明」,諸佛菩薩看得見,你瞞誰?欺瞞的心錯了,妄心,自欺欺人,怎麼能成就自己的德行?所以人能夠做到不自欺、不欺人,那就是點點滴滴都要謹慎、都要如理如法,遍照十方。這一首偈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