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00三卷)  2003/4/13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1003

  諸位同學,請接著看清涼大師的開示,末後他還有幾句總結:

  「二障既寂,二智現前,成菩提涅槃,謂不斷佛種,則菩薩成就矣」。總結的文字不多,可是意思很多。二障,前面講過的煩惱障、所知障,既寂是這二障斷了。二障斷了,智慧一定現前。這個智慧是自性裡頭本具的般若智慧,佛說一切眾生統統都有,這是自性裡本來具足的。在眾生分上,這個智慧失掉了。這個失不是真的失掉,是因為有障礙把它障住,障住它不起作用,雖然沒有失掉,等於失掉了,是這個意思,並不是真的失掉了。所以二障去掉了,智慧就現前。

  經論裡面跟我們說了很多,障礙斷一分,智慧就透一分;障礙去二分,智慧就透二分。所以,智慧不要求,是你本有的,只要把障礙除掉。所以佛法的學習,最重要的、最根本的也就是去障礙而已。障礙太多太多了,歸納起來不外乎這兩大類,一大類叫煩惱障,另外一大類叫所知障,總不外乎這兩大類。這兩大類,菩薩從初發心分分斷,五十一個位次修滿了,這兩種障礙斷盡了,於是兩種智慧就現前了。哪兩種智慧?經論上就講得很多,像本經跟一些大乘經上常說的,根本智、後得智,這是二智。兩種障礙都障,都障根本智,都障後得智。

  《般若經》上常說「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」。無知就是根本智,無所不知是後得智。根本智是以真如理體為所緣,斷根本無明。《華嚴經玄義》裡面講「斷迷理隨眠」,隨眠是煩惱,就好比人睡著了一樣,不是在清醒的狀態,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道理不懂得。如果根本智開了,這個道理就清楚了,就明白了,這是宇宙之間一切理。後得智是緣俗,我們講真諦、俗諦,緣俗諦,俗諦是迷的事,是現相。事相無量無邊,我們對於這些事相,究竟從哪裡來的,怎麼發生的,如何演變?也是一無所知。後得智要是得到了,對於俗諦,十法界依正莊嚴,這一切事相你統統清楚、明白了,所以說無所不知。這是《華嚴玄義》上講的二智,根本智跟後得智。

  《華嚴演義》裡面說二智,一個是如理智,一個是如量智。你看如理、如量,用的這兩個名詞,其實如理智就是根本智,如量智就是後得智,名稱不相同,意思是一樣的。如理智徹見真際,就是真如本性,你真正見到了真心。這個見不是眼見,不是耳聞,這個見是你真正體會到了,也就是真理。我們現在一般人講真理,是一切萬事萬法的根源,在《華嚴經》上講的真心。「出現品」上說,宇宙之間所有一切現象,「諸法所生,唯心所現」,那個能現的心就是真心、就是真如,佛經裡頭,《華嚴經》上常講的法性。

  法性是什麼樣子?《華嚴演義》裡頭用四個字來形容它「妙極寂靜」。所以你要怎樣去體會它?要用很深的禪定功夫。什麼時候你真正見到它?大經上講八地菩薩。我們知道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他破一品無明。八地菩薩破了多少無明?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三十品,然後從初地到七地,七品,我們曉得至少他已經破了三十七品無明;四十一品無明,他還差四品就破盡了。破了三十七品無明,這個時候見到真相,真相妙極了。什麼東西妙極?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他見到了,不可思議!

  所以八地菩薩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,八地菩薩叫不動地。七地還不行,八地是真的不動,如如不動。當然,到這個地位我們可以說他是圓滿的證得真如,圓證真如;如來果地上,再加個大字,大圓滿。八地菩薩到圓滿了,十住菩薩少分,十行、十迴向,十行還是少分,十迴向是多分,十地菩薩也是多分。從初地到七地,八地可以說是圓滿、圓證了,如來果地是大圓滿。

  如量智(量是度量、分量)就是後得智,他明瞭通達宇宙之間萬事萬法的差別,就是三種智裡面講的道種智。道種智是知一切有,一切智是知一切法空,知一切法空是如理智。所以大乘經上也說一切智,也說道種智,這也叫二智;如果加上一切種智,那叫三智。一切智知空,道種智知有,道是道理,種是種種,種種就多,從相上講的。

  宇宙之間的現象無量無邊,沒有一樣不通達,沒有一樣不明瞭。通常我們也常講實智、權智,名稱不一樣,意思都差不多。實是真實,真實的智慧是明理,理體,如果用哲學上的名詞講,宇宙本體。你能夠了解宇宙本體,這個智慧是實智;你知道宇宙之間所有一切現象,這是權智。權智還有方便、應機,善巧方便這是權智,這是後得智。我們要曉得後得智是從根本智來的,你沒有根本智哪來的後得智?沒有實智哪來的權智?由此可知,佛常常講「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」,實智是禪定。

  如果我們就菩提心這個意思來講?實智是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。如理智、根本智、一切智、實智,名稱不一樣,實在就是什麼?就是你這個心真誠到極處、清淨到極處、平等到極處,這就是禪心,禪定,真性。如量智、後得智、權智是什麼?就是正覺,就是慈悲。我們用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這大家比較容易懂,有一個很清楚的概念。

  《華嚴演義》裡頭也說了兩個名詞,一個是觀察智,一個是取相智,這都叫二智。觀察智就是根本智,照了人法二空,所顯真如,這就見性了,人法二空。了知能證所證,二不可得,你看這是不是明心見性?就是《演義》裡頭講的如理智,這也是《演義》裡頭說的。取相智是善取法界幻相,法界一切現相,無論是事,無論是理,它都能夠法法圓融,事事無礙,這是權智,這是後得智。我們這個經讀到「入法界品」,你就都看到了。

  這時二智現前,成就菩提涅槃。這個菩提是大菩提、大涅槃,這不是小乘的。菩提是梵語,涅槃也是梵語。菩提的意思是智、是覺;成就真實的智慧、真實的覺悟,就是菩提。涅槃,涅槃是不生不滅。平常我們最常看到的翻譯,是把它翻成圓寂,圓是功德圓滿,寂是清淨寂滅;功德圓滿,清淨寂滅叫涅槃。所以在佛門裡面習慣上講,出家人過世了,稱涅槃。實實在在講,佛菩薩行!釋迦牟尼佛入滅,我們稱他入般涅槃了。為什麼?他真的是功德圓滿,清淨寂滅,當之無愧!這一般出家人,你過世了,你有什麼功德?清淨寂滅,不是說死了就清淨寂滅,不見得。所以涅槃是活著證得的,不是死了就叫涅槃;圓寂也是活著證得的,不是死了以後證得的。如果死了以後都圓寂、都涅槃了,我們不要修了,哪個不死,死了不都圓寂了?死了不都涅槃了嗎?沒這個道理!

  怕大家有這些誤會,所以涅槃裡頭又有很多種講法,有「有餘依涅槃」,有「無餘依涅槃」。什麼叫有餘依?你證得涅槃,你身體還在。阿羅漢證得偏真涅槃,他還活在世間;釋迦牟尼佛證得究竟圓滿的大涅槃,他沒死。八相成道,示現成道就是示現證得菩提涅槃,釋迦牟尼佛三十歲。證得之後身體在,叫有餘依。有餘是什麼?身體。利用這個身體,自己的事情已經沒有了。自己的事情,所修所求的就是菩提涅槃,菩提涅槃已經得到了,沒事了。所以大小乘經裡面,特別是小乘經講阿羅漢,偏真涅槃他證得了,所以經上常講「所作已辦,不受後有」。他要辦的事情就是永遠超越輪迴,不在輪迴裡面流轉生死了,這是涅槃。

  生死,所謂了生死出三界,小乘人的涅槃,他得到了。雖然得到,他身體還在,這叫有餘依。那要利用這個身體幫助世間苦難眾生,救護眾生。所以,前面有四句話我要特別提醒同學們注意,末後兩句是「悲救眾生,佛種不斷」,這是他證得菩提涅槃之後他要做的事。他這個身體留在世間就為這個事情,除這個事情之外,他自己沒事。他自己有沒有住這個世間的必要?沒有。自己事情已經辦了,隨時隨地可以離開這個世間,我們常講生死自在;他想走就走,想來就來,一絲毫障礙都沒有。這個情形又是一種涅槃,叫無住涅槃。

  無住涅槃是不住生死,不住涅槃,完全隨眾生的感應。這不得了!這是大乘菩薩、諸佛如來。哪個地方眾生有感,他哪個地方就現身,現身不住涅槃。雖現身,他那個身不是業力現的,他是願力現的,願力現的不住生死,他沒有生死。他現身不現身非常自在,完全看眾生的感,那個感就是緣。眾生有感他就有現,就現身,眾生的感沒有了,他這個身就滅了,身就沒有了,大自在!這叫無住涅槃。所以說有餘涅槃,有無餘涅槃,有無住涅槃。

  無餘涅槃,證得菩提涅槃,這個身體也不要了。一般情形是什麼?在這個世間沒有度眾生的緣分,他就走了。沒有緣分就是他在這個世間,世間人不認識他,不尊重他,沒有意願跟他學習,他在這裡沒有必要。他自己已經完成了,想幫助眾生沒有緣,幫不上忙。幫不上忙,他在此地就滅度了,這叫無餘依涅槃。他是不是真的滅度?沒有,離開這個地方,他方世界有緣,哪個地方有緣他哪裡就現身,所以他還是無住涅槃;不住生死,不住涅槃。「謂不斷佛種」,不斷佛種是這個意思。

  自己成就了,不斷佛種,還要幫助一切有緣眾生。有緣眾生,我們明瞭,一切眾生都有緣,哪有沒有緣的?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怎麼會沒有緣!說他沒有緣,是從哪裡說的?業障煩惱太重,佛法在他面前他都不接受,他不相信,他排斥,這叫無緣。無緣怎麼辦?無緣給他下種。怎麼給他下種?讓他見到佛像,讓他聽到佛名,讓他接觸到三寶。雖然他不信,雖然他排斥,雖然他毀謗,都沒有關係。佛的形像、佛的名號已經落在他阿賴耶識裡頭了,所謂是一歷眼根,永為道種。這些種子生生世世幫助他加深,到他這些種子多了,產生力量了,他遇到三寶就生歡喜心了。

  這些事情我們自己在這一生當中有體會!我們每個人自己可以反省,可以想想,我是怎麼接觸佛法的。小時候不懂事,四、五歲的時候,母親、祖父母帶著小孩到廟裡燒香,大人在那裡磕頭拜,我們也學著在後面跟著拜。實在講這是什麼?阿賴耶識裡頭落下種子。漸漸長大上學念書,接受現代的教育,把這些東西都看成迷信,於是心裡面產生什麼?排斥,決定不相信,決定不能接受。看到家裡老人去拜佛,在旁邊笑話,迷信!迷得這個樣子。以為自己很聰明、很高明,這到第二個階段。第三個階段是遇到真正善知識,這個真正善知識就是你最敬佩的有道德、有學問的人,你希望能跟他學習。你肯定這個人有大智慧,這個人不迷信。

  我這個路子就是這麼一個過程。我大概是從十四、五歲,到二十四、五歲,這十年當中對佛教非常排斥,完全不能接受,真的把它列入到迷信、消極。我二十六歲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,這是個轉捩點。我們肯定方先生是中國近代的大哲學家,有道德、有智慧。很難得我跟他同鄉,同鄉在家鄉不認識,到台灣才認識。他是安徽桐城人,我們那個城市跟他的城市是鄰縣,距離不遠,我們中國的里是五十里,用現在的公里是二十五公里,我們都是屬於小城。

  在安徽,我們是廬江,桐城,還有個舒城,舒城也是小縣,這三個縣文風很盛,讀書人非常多,鄉下小朋友都讀書。它的讀書風氣,前清桐城派,這個學派就是我們這三個縣。所以這三個縣文風很盛,鄉下人沒有不念四書五經、古文,沒有不念的。所以我從小能夠學一點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概念,受這個影響。這個我們現在講風氣,受風氣的影響。因為太小了,沒有真正念書,但是這個風氣影響很深,喜歡讀書,愛書本,喜歡讀書。所以到台灣遇到他,這一談是老鄉,這樣近的老鄉,感情就不一樣,熱心教導。

  沒想到最後一個單元,他那個題目是「佛經哲學」,我聽了很驚訝,佛經是哲學?從來沒聽說過。當然以後我們接觸到佛法,看到近代許許多多人的論著,稱佛經哲學已經很久了,但是我們年輕,沒有聽到過。頭一次聽到方先生給我講佛經哲學,這又把我引入佛門。這個引入佛門的時候不是迷信,才曉得佛經裡頭有真智慧,哲學所修的是智慧。所以從這些地方,我們今天在這裡看到「不斷佛種」,我們自己的佛種幾乎斷掉了。這個斷掉是受外面(在佛經的說法)邪知邪見的影響。人家有一套說詞,聽起來滿有道理,自己沒有智慧,沒有能力辨別,幾乎上了當。這是幸虧遇到方老師,回頭是岸。學佛到哪裡學?方老師教我在經典裡面學,不在寺廟,不在出家人。方老師告訴我的純粹是哲學,佛經哲學,寺廟裡頭出家人那是宗教。你看我拉回來的時候,還有這麼大的一個拐彎,哲學跟宗教還有界限。我讀佛經是學佛經哲學,我不搞宗教。

  要學經典當然得要找內行人,要找過來人。方先生不是專門研究佛經的,但他晚年,真的,六十歲以後,他差不多在學校裡講的全是佛經,在台灣大學他講魏晉佛學、隋唐佛學。七十多歲以後,他在輔仁大學博士班開的是華嚴哲學。他晚年在學校裡,把經典正式做為課程來教學的,至少有十五年,一直到他退休。晚年是全心全神的投入,所以最後他晚年他皈依了。他皈依的時候,那時已經有病了,成為佛門弟子,皈依好像不到半年他就走了。

  所以佛種不斷,先要想自己,自己的善根,然後要顧慮到佛法。佛陀的教化,一般人常講正法久住,這個正法就是指釋迦牟尼佛教學,希望佛法的教學代代有傳人。在中國各個宗派祖師大德是傳人,一代一代傳下來,如果這個宗派沒有傳人,這個宗派就斷絕了。但是在今天這個現象,真的我們感覺到很悲觀,每一個宗派裡頭都看不到傳人。偶爾也聽到佛門裡面老和尚傳法,傳的是什麼法?傳的是一張紙,叫法卷。從祖師一代一代傳,傳到他,現在我再傳給你,我再把你的名字寫在後面,傳給你,你是第幾世。法呢?法沒有了。

  過去是傳法,就是說你的修學、你的成就要被這個老師肯定,老師給一個法卷,這個法卷就像畢業證書一樣,名實相符。你做為這個宗派下一代的傳人,上一代這個老師肯定你。佛門裡頭每一個宗派都是這樣傳的,唯獨淨土宗沒有傳人。淨土也有祖師,印光大師是第十三代祖師,這祖師從哪裡來的?淨土宗的祖師是後代人肯定他的,不是當代。他老人家往生之後,後人覺得這個人他自己對修淨土修學的成就,對於淨土弘揚所做出來的貢獻,稱得上一代祖師。所以淨土宗從慧遠大師(這是東晉時代)到現在差不多一千七百多年,只有十三個祖師。所以這是被後人公認的,不是有法卷一代一代傳的,沒有。不像禪宗、天台宗、華嚴宗,他們一代一代的有這個證書,所以稱之為法子。你真正是依照這個宗派的典籍學習,學習真正有成就,得到上一代的祖師肯定,他發證書給你。跟現在不一樣,現在我聽說有傳法,有法卷,但是法沒有了,等於失傳!這個事情我們不能不知道,所以要有修有證。

  有修、有學、有證,有修,成就你的德行;有學,成就你的學問、成就智慧。修是著重在斷德、斷煩惱;學是著重在智德,開智慧。斷煩惱,開智慧,你在這上面有成就,不斷佛種,「則菩薩成就矣」。這是教學的成就,學生的成就,就是老師的成就;學生沒有成就,老師沒有成就。老師有成就,後頭沒有學生繼起,老師個人成就是有,對教育貢獻上來說,他的成績等於零,不能算是成就。清涼大師這一段開示我們就介紹到此地。

  諸位同學,請看下面第二段,「舉彼所說,文分為二,初十句問因,後二十句問果,今初」。現在我們看第一段,第一段的經文:

  【說諸菩薩十住,十行,十迴向,十藏,十地,十願,十定,十通,十頂。】

 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說「文有九句,昔云,欠第九十忍一句」。這個「昔」,清涼大師說的,是過去學《華嚴》的這些大德。因為它是十問,問的是十樁事情,現在這個經文裡頭只有九句,所以說欠十忍一句,有人這個說法。「又以十信,自不成位,是住方便,攝在住中,故不別問」,這都是古人讀《華嚴》他們的看法,很值得我們做參考。

  我們知道這部經並沒有完整的傳到中國來,傳到中國來是一個殘缺不齊的本子。梵文是寫在貝多羅樹葉上的,貝多羅樹葉很多同學看見過,你們現在要到博物館裡面去參觀,甚至於很多大的寺廟裡頭還藏著有貝葉經。我們這裡也有,大概只有很少幾片,諸位可以看看。這個貝葉,樹葉有一點像香蕉的葉子一樣,但是它很堅固,能保持很久。經文就寫在這個葉上,梵文是橫寫的,像現在英文一樣,從左到右。通常把這個樹葉裁成一片一片的,長條一片,兩面打洞,把它穿起來,一葉一葉這樣翻著看。一面通常是寫六行。

  是不是原書到十頂這個地方漏掉一行,有脫漏的?都很難說。現在這個原文找不到了,沒有方法去對照。在格局上來講一定是有十句,為什麼會缺一句?所以,有人說少了十忍。也有人說應該是十信,但是十信不成位。就好像我們念書一樣,十信位菩薩沒有學位。好像你念小學畢業,中學畢業,也給個畢業證書給你,但是沒有學位。十住菩薩有學位,初住就有學位了。佛法的位是有標準的,一定要跟諸佛如來同生性,你才有位子,如果是異生性,你就沒有位子。

  什麼叫同生性?什麼叫異生性?同生性是用真心。佛菩薩用真心,你也用真心,你跟佛菩薩的心是相同的,那你就有地位了。如果你是用妄心,妄心是八識五十一心所,你用妄心,不是用真心,你是屬於異生性,這個就沒有位。所以諸位必須要曉得,九法界眾生沒有見性。明心見性就超越九法界,也就是超越十法界,他到一真法界去了,這就是圓教初住菩薩。所以阿羅漢沒有學位,辟支佛也沒有學位,在佛法裡面講他不成位。

  十法界裡面的佛實際上是權教菩薩,別教裡面的佛相當圓教二行位的菩薩。別教初地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,圓教是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,所以圓教的初住等同別教初地。初地到十地破十品無明,等覺再破一品無明。破十品無明是十住菩薩,再破一品無明是初行位菩薩,再破一品是他的妙覺,妙覺是二行位菩薩,所以別教佛是圓教二行位的菩薩。通教、藏教佛一品無明都沒破,換句話說,他還是異生性,他還不是同生性。這是說圓教十信,他不成位,他是住方便。這個住就是十住,十住裡頭特別是初住;換句話說,他是準備成初住。這十個位次修學都是準備拿初住的,拿到初住,初住就是學位,所以他包括在住中。我們用現代的話來說,就是十住的先修班,十住的預備班,他們準備去拿十住的。故不別問,所以這個裡面從十住開始,他沒有十信。

  他末後有「十頂」,第九句是十頂。大師註解裡面講,「新舊梵本,俱無忍問,答中即有,故知彼忍,即此頂也」。新舊梵本,清涼大師看到的,舊的梵本是東晉時候傳來的,翻成中文就是《六十華嚴》,這是舊梵本。新梵本是實叉難陀傳來的,這個譯場清涼大師參加了,舊梵本他沒有參加;他參加這一次。在這個時候(清涼大師在的時候),《華嚴經》傳來的梵本還在,還沒有失掉。所以查查傳來的梵本,梵本裡頭沒有十忍,沒有這個問,但是在答覆裡頭有,在答中即有,故知彼忍,即此頂也。這個地方講的十頂,答的裡面就是講的忍,所以這個頂就是忍的意思,即此頂也。底下要跟我們解釋,為什麼他問的跟答的不一樣。

  「言十頂者,因位終極」。頂是到頭了,這是在修因,因修圓滿了,修到頂了。在這個經裡面,「十定,十通」都是等覺位,我們只要看看這個經的名詞就曉得了。第七會,第七會是講等覺跟妙覺,這裡頭有「十定品」,講十定,有「十通品」,十定十通,有「十忍品」。「十忍品」以後講果不是講因,講「阿僧祇」,講「壽量」、「諸佛住處」、「佛不思議」、「十身相海」、「隨好光明」,都是講的果。所以,因講到最高的是講到十忍。「十忍居後」,等覺位講了三個,十定、十通、十忍,十忍在最後。「又得頂名」,這是五十一個因位,妙覺是果位,菩薩到等覺是最高了,等覺裡面講到十忍,這是講到頭了,講到頂了。

  「問中約位終極,故名為頂」。這是大師他給我們解釋的,問中是就位次來說,位次到最後一個位次,終極的,把它稱之為頂。解答這個問題,是據法門,說「答據法門忍受,以智印定,故云忍也」。這個忍跟六波羅蜜裡頭忍辱波羅蜜的意思不一樣,這個忍是忍可,印定,我們現在講同意,肯定,承認,有這些意思。「非位終極,不具十忍」,如果你修學的果位不是達到終極,你不可能具足十忍,十忍是法。「非有十忍,不極因位」。你要沒有十忍,你就不可能圓滿你的因位。因位到極處。

  所以頂是從位次來說的,忍是從你所主修法門來說的。譬如現在在學校裡面修學,你修某個科目,這個科目修圓滿了。譬如修文學,文學是個科目,文學這個科目修圓滿了,你拿到了博士學位,你稱為文學博士。「頂」就好像博士學位一樣。你的博士學位是怎麼拿到的?是你修學文學達到他的標準。你修學文學達到這個標準,這是法門。等覺菩薩要拿到等覺的學位,他必須修學十定、十通、十忍,這三個科目,三個科目十忍在最後。我們可以能理解十忍是甚深禪定,幾幾乎乎到圓滿了,如來果地上的大定,是這個意思。

  大師在此地引用「十忍品」裡面幾句話,這幾句話很重要。「故十忍品末云,通達此忍門,成就無礙智,超過一切眾,轉於無上輪」,這一首偈。這首偈我們能理解,這個十忍法門要成就了,就是無礙智現前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「理無礙,事無礙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,入這個境界。「超過一切眾」,這個眾就是前面五十位的菩薩,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,超過這五十眾。這五十眾都從事於教學工作,譬如十信菩薩教小學,他不是不教,自行化他;十住菩薩教初中,十迴向菩薩教高中;十地菩薩教大學,從初地到七地教大學;八地以上教研究所,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十一地,這四個位次等於教研究所,他們是碩士班、博士班的指導教授。等覺菩薩到十忍成就了,是博士班的指導教授。超過一切眾,轉於無上輪,他這個時候教學的能力,自行化他的能力跟佛一樣。「既言超過,即是頂義」,這裡跟我們說明為什麼經文上用十頂,清涼大師這樣跟我們解釋,說得很有道理,這是頂。

  「亦猶四善根中,忍頂法門,義相類故」。這是舉例,講四善根。四善根裡面忍頂是最高的,達到最高的,跟這裡講的意思差不多。「不爾,忍無別問,空答何為」。如果不是這樣的話,這個文裡頭並沒有問十忍,答裡頭為什麼會有?這是說明十頂問就是十忍,就是問的十忍。到這個地方這是一段。清涼大師給我們解釋,因為經文脫離常規,引起我們疑惑,不能不加以解釋,下面有個假設。

  「設欲成十」,假設我們一定要把它完成十句,「應脫十信」,應該是(脫就是掉了、少了)少了十信。少是怎麼少法的?原文少了。我們知道《華嚴》原本是龍樹菩薩從龍宮裡面帶出來,當年在印度也是大家手抄。這樣大部的經典,手抄的時候脫落了一兩個字這是很可能的。我們今天不要說是抄一本書,抄一篇文章,抄完之後校對一下,漏掉的還很多字。《華嚴經》傳到中國的原本,肯定是印度的手抄本。在印度這個經不止一部,分量雖然不多,總有個幾部,絕對不是說只有一部。那可能是什麼?抄的時候掉了,這個我們想想是有可能。清涼大師他是這樣一個說法,應脫十信,應該是十信這一句漏掉了,抄的時候抄漏掉了。

  「十信雖未成位」。這就解釋了,雖然他沒有學位,「亦隨法界修廣大行,德用殊勝,別一會答,應有問故」。這個講得好,這個有理由!在《華嚴經》整個體例上來講,講得通。十信雖然沒位次,但是這是圓教,不是別教,不是通教。圓教初信菩薩,初信位的菩薩就非常希有難得了,斷德雖然只是斷八十八品見惑,這斷德。但是智德,我們前面講過三德,智德比一般二乘、權教高明多了!這一點我們要知道。為什麼他高明?他心量大!

  圓教初信位的菩薩,古德講大心凡夫,所以不一樣。一般二乘人沒有發大菩提心,圓初信位的菩薩發大菩提心了。心雖然發了,他在學習,學習圓滿了,他就證初住位,初住菩薩是發心住。由此可知,他現在心已經發了,正在學習。所以他隨法界修廣大行,他是真正在修普賢十願,文殊十波羅蜜,隨順菩提心,修學四攝法。德用殊勝,這真的,一點都不錯,藏通菩薩不能比。

  「別一會答」,就是特別有一會來講十信,就是我們現在念的這一會,第二會。第二會是說佛正報皆是信法門,這裡頭有六品經,現在我們念的是「名號品」。「四聖諦品」、「光明覺品」,這是講毘盧遮那佛的正報。後面「菩薩問明品」、「淨行品」、「賢首品」是講十信法門。所以十信有講,別一品講,這是清涼大師他認為十句漏掉十信,他講得有道理。所以說別一會答,應有問故。這個地方問是正確的,因為你這裡問,他下面就答了,但是十信有答沒有問。清涼這個看法很有道理。

  他說「若將十忍已下四品,共答頂問」。這是清涼大師給我們解釋的,解釋非常有道理。十忍以下的四品,就是「十忍品」、「阿僧祇品」、「壽量品」、「諸菩薩住處品」,這是十忍以下的四品。答十頂問,「於理無失」,在理上講講得通,沒有過失。為什麼?「俱是等覺之終極故」,等覺菩薩的終極。再往下面,「佛不思議法品」、「十身相海品」,那是妙覺,等覺只講到「諸菩薩住處品」。清涼看這個看得很有道理。

  他在《鈔》裡面還有詳細的說明,說出他這個議論的理由,這個理由最有力的,就是第二會的後三品。佛為我們說明十信位,十信位的解行、德能;「問明品」是十信菩薩的解,「淨行品」是十信菩薩的行,「賢首品」是十信菩薩的德。這一會是講信位,我們要在這個裡頭認真努力來學習。這個三品你看看十信位的菩薩他們的智慧德行。所以清涼大師說應當有問,為什麼沒有問!所以這個十句,他老人家認為一定是脫掉了第一句十信。這上面有個十信,那真的看後面的答,就完全順了,有問有答。如果沒有問,不就變成佛無問自說了。這三品經不是無問自說,可見得前面這個地方一定有問,這漏掉了。

  我們看這個十句,清涼大師說前面再加個十信,這個十句問就圓滿了。豈不是從初發心到如來地,五十一個位次所依據的理論、方法、境界,不就講這個。這在第二分裡頭,第二個大單元,一共有六會,每一會是個小單元。我們現在第二會在講十信法門,怎麼能沒有問?第三會講十住,第四會講十行,第五會講十迴向,第六會講十地,第七會講等覺、妙覺。這第二個大單元解分裡頭一共有六會,十信在一會,所以他這裡講別一會答。他沒有把它包在十住會裡頭,這是他老人家講的最有力的理由。這一句經文應該是脫漏十信。

  在這十句問裡面,把這個大單元裡面要說的內容全部都說出來了,這個大單元就是講的『菩薩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藏、十地,十願、十定、十通、十頂』。有人講十頂是十忍,在理上能講得通。清涼講得更好,十忍下面四品合起來十頂,說得真好!要不是他老人家這樣給我們分析解釋,我們看不出來,這是智慧,這真的是再來人,古人稱他老人家為華嚴菩薩,真的不是假的。這個十句問因,再看後面二十句問果,我們看第二段,「二十句問所成果」。請看經文:

  【及說如來地,如來境界,如來神力,如來所行,如來力,如來無畏,如來三昧,如來神通,如來自在,如來無礙。】

  這個十句是問「內德成滿」跟「現相品」裡面所問的完全相同。後面十句問的「體相顯著」,我們看後十句:

  【如來眼,如來耳,如來鼻,如來舌,如來身,如來意,如來辯才,如來智慧,如來最勝。】

  這個十句體相顯著,正報。後面一句:

  【願佛世尊,亦為我說。】

  看清涼大師的開示,大師並沒有每一句都給我們說,『如來地,如來境界』,為什麼有省略?因為這個二十句問跟「現相品」裡完全相同。「現相品」裡已經有詳細解說,所以在此地輕描淡寫帶過去就行,不要再浪費時間了。但是有幾句必須要說的,那就是這二十句是兩段,在前面一段問內德成滿,內德成就圓滿,十句。第三句『如來神力』,這一句跟「現相品」裡面不一樣,「現相品」裡頭叫「佛加持」。前會,記住前面一會實際上就是第二品「如來現相品」。因為第一品「世主妙嚴品」裡頭沒有問,完全是講參加法會的那些人,經文有五卷,很長,看到法會的無比莊嚴。第二品經「如來現相品」這裡頭才有問,前會問的是佛加持,這個地方講「如來神力」,如來神力就是佛加持。

  下面大師略略的給我們解釋幾條,『神通』,這個在這一邊問的句子是第八句,第八句問的神通。「神通,約外用無壅」,神通是對外的;換句話說,是對教化眾生的,不是自己,沒有障礙。

  問如來神力,神力是「約內有幹能」。約這個字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是「就」,就內德來說,就外用來說。神通是就外用講的,神力是就內有說的,內裡面確實有這個能力,這個能力用在外面就是神通。「離世間品,各有十事,其相自別」。「離世間品」是在第三個大單元,將來我們會看到,「神力」這十種就說得很清楚、很明白了。

  「言無礙者」,前面十句最後『如來無礙』,第十句,「謂如來所作,無能障礙也」。如來果地上所作的,沒有人能障礙。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魔王波旬對世尊很嫉妒,要想方法來障礙他。佛說諸佛如來的正法,無能為礙,無能障礙。魔王怎麼說?等到你老人家末法的時候(末法是你的法運衰了,正法、像法沒有辦法,魔沒有辦法,末法時候你的法運衰了),我讓我的魔子魔孫統統出家,披上你的袈裟,滲透在你的僧團,我來滅佛法。釋迦牟尼佛聽了一句話不說,流眼淚。這一招很厲害,這一招現在人講滲透,無法預防,你的法運衰了,法運沒有辦法永遠保持。佛的力量也是不可思議,你看佛滅度後,正法一千年,像法一千年,魔都不敢動。魔要等兩千年以後再讓魔子魔孫出家,來滅佛法。從這個地方,我們也能夠明瞭瞋恚報復多麼嚴重,多麼可怕。我想魔王波旬為我們示現,意思在這個地方。今天時間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