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九九二卷)  2003/4/6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992

  諸位同學,請看李長者的《論》文:

  前面我們念到「若心外信有他佛得道,我是凡夫者,即世間人情量是」。我們讀到這個地方,確確實實這是凡夫的情見。佛法裡面講情量跟情見是一個意思,見就是看法,世間人迷情的看法;說量,就是世間人迷情的度量、衡量,與事實真相相去很遠。這不但是講很遠,很遠是個方便話,實際上與事實真相完全相背。但是這種說法,似乎太過分了一點,所以說得含蓄一點,相去甚遠。

  人,不但是人,一切有情眾生都有求知的欲望,世間人叫求知欲。但是求知是應該的,求知要變成欲望,他的知就有限度、有限量了,達不到他希求的目標。為什麼?欲是障礙,欲是煩惱,這個東西要不得,佛要我們斷欲,道理在此地。知要不要求?要求,決定不是欲望。知是我們的本能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自性本具的無量德能、無量相好,怎麼能不知?

  諸佛如來他們全知全能,他達到圓滿了,但是他在心裡頭絕對沒有一個欲望,絕對沒有個希求。我們這個求知,求就是欲望。確實求,他是永恆不斷的在學習,但是那不是他的欲望。這一點也不好懂,但是不能不說。求知就像我們吃飯穿衣一樣,是我們日常生活裡面的一部分,而且是重要的一分。孔老夫子講:我一天不吃飯,一夜不睡覺,想想,幹什麼都不如求學。所以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我們佛門裡面講法喜充滿,快樂無比,精神生活肯定超過物質生活,所以無求。無求又不間斷,就好像吃飯穿衣一樣,無求,天天吃飯,天天穿衣,天天學習。向誰學習?向聖人學習,然後向一切眾生學習,這就圓滿。聖人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怎樣在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裡面學習,成就圓滿的智慧。

  夫子求學三十而立,那就是說十五歲到三十歲這一段期間向聖人學習,三十以後那個境界,那是向一切眾生學習,把自己境界不斷向上提升。善財童子的示現不就是這樣的嗎?開頭跟文殊菩薩學習,文殊,聖人!把這些學習裡面原理原則都搞清楚了,然後跟一切眾生學習,五十三參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,天天接觸,接觸在裡頭學習,這一生成就圓滿菩提。這些道理很重要!我們如果學會了,我們這一生會有不思議的成就;如果不會,還是自己妄想分別執著做主宰,那真是三乘經裡面所說的了,縱然學習無量劫還是凡夫,轉不過來。所以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

  此地所說的不是我們的境界,至少善財童子的境界。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那裡學習畢業了,是這個境界。三乘學人果然迴心向一佛乘,也是這個境界。轉不過來,那就是長者在此地很感嘆的說了,「此乃不論信進修行,直是生死長流」。為什麼?出不了生死輪迴。這個地方信進修行,如果是念念利益眾生,這是善心,果報在人天。如果迷得很深、迷得很重,念念都求自己的利益,自己的享受,忽略了眾生,所謂的是損人利己。損人利己包括的範圍非常深廣,你是有意無意都在造業,業習果報是在三途。

  哪些人墮三途?墮三途確確實實人間天上享盡福報,只顧自己忽略了眾生,這些人墮三途。所以長者在此地感嘆的說,這「直是生死長流,常隨見網」。你看看這是常隨自己邪知邪見,邪知邪見是太多太多,用網來做比喻。「何大苦哉」,感受是苦報,三途苦報。到這個地方這是一段,下面長者告訴我們。

  「以此如今第二會,及初會明始成正覺」。初會一開端講始成正覺,二會一開端也說始成正覺。這後面三十二品,諸位要知道,李長者他是說《華嚴經》的全本,這三十二品這一分裡頭。但是《華嚴》傳到中國來少了一品,所以今天我們讀的這個本子實際上三十一品,長者在前面交代得很清楚。佛在三禪天講十一地這一品沒有傳到中國來,其他的各品都有傳來,但是有很多不完整的,脫漏掉的很多。可是這一品,真的一個字我們也沒看到,所以現在的《華嚴》這一分裡頭只有三十一品,全經三十九品,全經應該是四十品。

  「又著如來出現品,明始終信進修行者,與三世佛一時出現,明法界總一時故」。今天這不是我們的境界,我們看到這個經文,我們能夠信受,我們能夠不懷疑,知道這裡面的道理,也懂得方法,我們功夫不到家,入不了這個境界。初會、二會以及「如來出現品」,「如來出現品」是第三十七品,是第二會最後一品。這一共三十一品經,四十一卷經文,說的是什麼?始終信進修行。始是初住,我們這個地方講還十信;這第二會是講毘盧遮那佛正報因果以及十信法門,從這裡建起信心;從第三會那就不斷往上進步了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。此地告訴我們一個事實,你看看初發心修行的人,與三世諸佛一時出現,沒有先後,沒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沒有!說明法界總一時故。

  所以我們平常在大乘教裡頭常常聽到、看到,有所謂始覺、本覺、究竟覺,大乘教裡常講三種覺。始覺到底在什麼時候?永遠都是始覺。我們自己在學習過程當中,有沒有體會到?是不是天天都有覺悟?天天有覺悟,你天天在開始覺悟,始覺哪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?所以菩薩修行成佛了,成了等覺菩薩了,等覺菩薩證到究竟極果還是叫始覺。這個覺,就是什麼叫覺悟?覺悟有一個標準,一定要跟本覺相應,天天在覺悟,時時在覺悟,從來沒有中斷過。諸佛如來如是,諸大菩薩如是,初發心的人勇猛精進亦如是。到如來果位稱為究竟覺,始覺跟本覺圓滿了,始本不二,始本是一,這成究竟覺。

  法界總一時,法界就是法性。從法性上來說,也是一時,決定沒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;決定沒有四維、四方、上下,這十方,沒有。我們凡夫迷了,迷失自性,活在哪裡?活在相對的空間。這個相對是我們妄想變現出來的不相應行法,現在社會上稱之為抽象的概念,我們佛法裡叫做妄想,不是真的。但是你這個妄想不除,好像是真的,你不知道它是假的;妄想除掉之後,你才知道這是假的。這個境界深廣無際,長者怕我們不容易體會,下面舉個比喻說。

  「如持寶鏡普臨眾像,頓照顯現,無前後時故」。這是很普通的一樁事情,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經驗,特別是現代人。現代人你看看出去旅行,每個人都帶個照相機,這個照相機要是在古人手上那就是寶鏡。我們把鏡頭對著外面的風景,外面這個風景有遠近,但是這個快門一按,遠近同時照進來,絕對不會有說近的先照進來,遠的後照進來,更遠的又後照進來,不是!同時照見,沒有先後。用這個先後比作這個時的遠近。如果我們用心像鏡子一樣,事實真相你就見到了。

  佛經,這個「經」字有鏡的意思,照見我們自己的心行。經論是一面鏡子,讀經照見自己的心行,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經上講的一樣不一樣?如果是一樣的,隨順法性,這對自己;如果對外面一切人事物,跟經上所說的相應,那就是隨順法界。法界跟法性就是性德,隨順自性,正確。隨順久了,自自然然就見性了,總有那麼一天豁然大悟。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不定在什麼時候,不定是什麼機緣,碰上了,豁然就開悟了。平常要不是在這裡用功,不在這裡練習,那這個機緣就沒有了。

  常常照著這樣做,這個裡頭自自然然生起像宗門所講的疑情,就是我天天照做,但是這個裡頭的真理模模糊糊並不清楚,這是迷,這就是疑情。可是真照做,依教奉行,佛教我做的我認真去做,佛教我不做的我決不違犯,這樣做下去,斷惡修善。經論上常說「因戒得定」,為什麼會得定?佛教我做我老實做,佛教我不做我決不違犯,規規矩矩,妄念沒有了。

  我不隨順自己的妄念,這是修行成敗關鍵的所在,我們自己會不會用功也在此地。世間人最難放下的就是自己的意見、自己的想法、自己的看法、自己的分別執著,最不容易放下了。放下財色名食睡這個五欲六塵簡單,放下自己主觀的成見非常非常不容易。但是佛告訴我們,我們這個思想見解是錯誤的,如果不放下,對你明心見性決定產生障礙。你為什麼見不了性,明不了心?就是你不肯放下自己的成見。我是怎麼想法的,我怎麼看法的,我以為怎樣的,這個麻煩大了。你有這一套,那你永遠做凡夫,永遠在三乘,一佛乘的邊都沾不上。你的觀念裡面當然有十方,當然有三世。

  佛在經典上隨順眾生的知見,佛說法依二諦,隨順眾生知見說有過去佛、有現在佛、有未來佛;如果隨順真諦,那就是如來自己的境界,講他的境界,那就跟你講了,沒有三世,法界總一時故。所以佛經這個經文一開端,世尊教阿難集結經,前面放六種成就,「如是我聞一時」,這個一時是佛知佛見,要給你講過去現在未來,這是眾生知見。我們要懂得世尊說法的善巧,懂得一時裡頭微妙的義趣。

  由此可知,眾生雖然墮在妄想分別執著裡頭,雖然墮在六道三途,世尊還是常常以善巧方便來誘導,言語、現相時時有暗示。根利的人看到了、聽到了,有所覺悟,覺悟雖然不明顯,可是佛常常在這裡誘導,你要是常常接觸,總有一天豁然開悟了。這豁然開悟不是偶然的,平常有小悟處,看到了點點頭,一會兒就忘掉了,這叫小悟。這種小悟多了,多了什麼?阿賴耶裡頭種子產生力量,不定什麼個因緣,這力量發起來了,大悟了,徹悟了。再看後面這段文。

  「明於法界根本佛智境界中頓現眾法」。我們從這個文,這個文說實實在在的,我們完全不懂,不是我們境界,可是我們學了這麼久,能聽,聽了之後我們不疑惑。我們聽聽明心見性的那些人,他們是個什麼境界?在《華嚴》裡面講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,這說的是他們境界。

  「於法界根本佛智境界中頓現眾法」,這是什麼?我們想想是不是「出現品」裡面所說的,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。這句豈不是現在這個世間許許多多科學家在探究宇宙的起源,不知道宇宙怎麼來的。你看他們製作許許多多最先進的科學儀器,無線電的望遠鏡,天天觀察宇宙、探索宇宙,看到宇宙當中的裡面種種變幻,那個境界也不可思議。看了之後,大家再猜、再推測。推測的依據?過去科學家所講的,結合以前科學家他們所說累積的這些智慧經驗,加上現在新的科學儀器,對於天體運動看得會更清楚、更明瞭,在那裡探討,可是還是離不了時間跟空間。

  什麼時候真正有能力突破了時空的維次,這個事情才真正看出來,那個現象是什麼?現象是頓現眾法,一切諸法的發生有沒有先後?沒有,有沒有次序?沒有。就如同我們今天用照相機照照片一樣,特別是照風景的照片,你快門一按下去,在你的底片裡頓現眾法,沒有先後,沒有次第。所現眾法?這就奇怪了,它一點都不亂,它很有秩序。

  其實現代科學我覺得它還忽略了一個問題,就在眼前的問題,母親懷孕,胎兒在母體當中時間並不長,十個月他生下來的時候,他全身裡面那些器官、那個構造,誰給他造的?為什麼造得這麼巧妙?這就跟機器一樣,這機器誰造的?這一個機器裡頭所需要的各個器官他統統具足,不增不減。如果有多的、不需要的,那是病;如果需要,他少了一個,那也是病,我們稱他為殘障。為什麼造得那麼圓滿?誰給他造的?我們相信那不是他母親造的,他母親沒有這個能力造,在佛法裡面講:一時頓現。

  「不可將情量度量」,情量度量就是我們凡夫知見去猜想,不可以。「作前後解」,我們今天看法實在講還是「作前後解」,觀察胎兒的長成,一個星期一個星期他產生變化了,前一個星期跟後一個星期就有前後了。佛、法身菩薩不是這個看法,有前後是凡情、是情量度量,佛菩薩所見的,一時,這是真的。你要看到一時,你就曉得一切諸法不生不滅,我們看到有前後,前後就是生滅法,那你看的是什麼?你看的是一種相續法,那個法的相續相,你沒有看到真相,真相不生不滅。這個底下一句。

  「一依彌勒樓閣中境界」。彌勒樓閣中境界是善財五十三參裡面的,是我們《華嚴經》末後一品,末後一品經文很長有四十卷,彌勒樓閣在最後一部分。「初會中始成正覺佛是舉果勸修佛」,初會裡頭始成正覺,「出現品中佛,是明諸菩薩進修五位因果行終佛」,這個裡頭意思很深。這個五位因果,五位是指的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。五位每一位都有因、都有果,果統統稱佛,天台大師講分證佛。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圓教初住菩薩是真佛,他不是假佛,十法界裡面佛是相似佛,不是真佛;一真法界的是真佛,不是相似佛,這個要知道。

  一切法相,《華嚴經》上說的「唯心所現」。怎麼現的?頓現眾法,決定沒有先後。《楞嚴經》佛也是這麼說,「諸法所生,唯心所現」,接著講「一切因果,世界微塵,因心成體」。能現能生是心性,所現所生是萬法,虛空法界剎土眾生無量無邊這一切法,所現所變。怎麼現的?頓現。這個境界,佛在這個經上說叫不思議境界。不思議境界很有趣味,不思議就是解脫境界,你看《四十華嚴》的品題,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」,這一句你聽懂了沒有?你要真聽懂了,豁然大悟。境界,一切性相、理事、因果本來不可思議,你偏偏要去思,不是糟糕了;偏偏要去討論,再研究又討論,好,你有思有議你永遠不能解脫。

  你要不用思也不用議了,你馬上就解脫了。解脫就是什麼?事實真相完全明白,這一句話真正的意思!你要曉得你不思不議,這是什麼境界?禪定的境界。你有思有議是什麼境界?是妄想分別執著的境界。妄想分別執著,你怎麼能了解宇宙真相?到入甚深禪定,極其微細的念頭都斷了、都不起了,不思議有那麼樣的深度,這個宇宙真相大白了,清清楚楚明明瞭瞭都在你面前,這個時候確實沒有遠近。就是說你的心,心是什麼?見聞覺知,這《楞嚴經》上講的。

  真心,見聞覺知,遍法界虛空界是自己的見聞覺知,自他是一不是二。我們眼能見,耳能聽,身體有覺,鼻有嗅覺,舌有味覺,意有知。實際上佛給我們講六根互用,每一根都能見、能聽、能覺、能知;再跟諸位說,每一個細胞都能見、能聽,能覺、能知。佛說了大的是世界,小的是微塵,因心成體。微塵能見、能聽、能覺、能知,沒想到被現在日本的科學家在水裡面證明了,因心成體!所以在甚深禪定當中,你才能見到事實真相,不能用情量度量,那你永遠見不到事實真相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我們還要接著看李長者的論文:

  前面我們讀到「初會中始成正覺佛是舉果勸修佛,出現品中佛,是明諸菩薩進修五位因果行終佛,與信位中不動智佛相對故」,到這兒是一小段。佛菩薩出現,我們一般也說他做示現,示現跟出現的意思很接近,他有作用的。所以在初會裡面始成正覺,示現果報給我們看,其目的是希望我們看到了能有個很好的反應,見賢思齊。看到,你看他成佛了,他以前跟我差不多,他能成佛,我也能成佛;他現在成佛了,我也應該要成佛。

  我們常常說「人生在世」,佛出現在這個世間,我們哪一個人不是出現在這個世間?佛在九法界示現,我們哪一個眾生不是在示現?佛示現的是什麼?我們示現的是什麼?這裡頭不一樣,我們有沒有看到佛的出現,看到佛的示現,豁然省悟過來,想一想他做的示現有意義,值得讚歎,我這個示現毫無意義。我們如果有這個念頭興起來,那就是佛經裡面講到,你是根熟眾生,在這一生當中,你得度的機緣成熟了,你會想到這一點。佛菩薩在這個世間為一切眾生示現,可以說是常常不斷的,一切時、一切處都在做暗示;只是眾生業障太重,迷得太深太久,居然視而不見、聽而不聞、觸而不覺,這就沒法子了。

  可是佛菩薩慈悲,從來沒有捨棄眾生,真的是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。不管你見不見,不管你聽不聽,不管你覺不覺,諸佛菩薩的示現永遠沒有中斷。這個示現我們想想,豈不是長時薰修!長時間在這裡示現,在這裡暗示,久久這個暗示的印象在阿賴耶識裡頭起作用,有一天看出來了。在《金剛經》上,我講《金剛經》的時候跟諸位說過,須菩提尊者看出釋迦牟尼佛的示現,讚歎說「希有世尊」,從內心裡面生出感恩的話,「如來善護念諸菩薩」,善巧方便護念一切諸佛菩薩,不斷的在暗示。

  我就這一樁事情跟同學們在一起討論,須菩提尊者跟釋迦牟尼佛多久了?我們知道世尊最初示現成道,在鹿野苑度五比丘,這個僧團正式成立了,以後度三迦葉,度目連、舍利弗;目連徒眾一百人,舍利弗徒眾也是一百人,三迦葉徒眾合起來一千人,須菩提尊者也在其中。他們跟佛學了多久了?阿含十二年,方等八年,二十年,《般若經》講的是二十二年,《金剛般若》是在後期講的;換句話說,二十二年前面十一年是前半期,後面十一年是後半期,《金剛般若》是在後半期講的。所以這樣我們想一想,須菩提尊者在釋迦牟尼佛會下至少有三十年。釋迦牟尼佛每天都出去托缽,托缽完了回來洗腳,再吃飯,敷座而坐,不是天天都這麼做嗎?,須菩提尊者看了三十年才看出門道出來。這就是天天給你暗示,看了三十年恍然大悟,這一天明白了:希有世尊。

  佛的示現,這個地方講出現了,始成正覺了,天天都是成正覺。再跟諸位說念念都是始成正覺,這個話你能懂嗎?受過《華嚴經》的學習應該可以懂了,唯心所現,頓現法界,頓現眾生。他所現的時間有多長?我們就以《仁王經》上這個話來說,一彈指六十剎那,一剎那九百生滅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身體強壯的人彈指有力又快,我們一秒鐘,一秒鐘可以彈四次,就以這個標準來說,四乘六十再乘九百,剛剛好兩個十萬八千,二十一萬六千次一秒鐘,一秒鐘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;換句話說,頓現眾法在一秒鐘頓現多少次?二十一萬六千次。次次都是頓現,次次都是始成,這個經上講始成正覺,我們如果講法界,始成法界,始成虛空,始成剎土,始成眾生。一成一切成,決定沒有先後,真相!

  什麼時候你能看見?你能真正了解這個事實真相?大乘經上說八地菩薩。你自己好好修,修到八地這個現象你就看出來了,沒有到八地,你還是用情量度量,你決定不能夠明瞭事實真相。初住菩薩這禪定功夫相當深,能破一品無明,能證一分法身,比十法界的功夫高明多了,他對於這個事實真相,他能夠了解體會得少分,他不懷疑。逐漸逐漸把自己的定功加深,這四十一個位次,一個位次比一個位次深,到第八地了,四十一品無明快要斷盡了,這還差三品,這時候見到事實真相了。

  所以這個現象,佛在經上有時候也說不生不滅。為什麼講不生不滅?果然沒有生滅,你講個不生不滅,不叫廢話嗎?它真有生滅,生滅為什麼叫不生滅?生滅幾乎是同時的,同時你就沒有辦法看到生滅,生滅同時,生滅是一不是二。我們凡夫看的相是什麼?相續相,不知道這個相續相念念都是始成。我們說前一個生滅跟後一個生滅不是一樣的,就跟科學家在實驗看雪花的結晶,現在看水的結晶,看了這麼多年,沒有看到這個結晶的圖案相同的。從來沒有看過相同的,這是什麼道理?就是每一個生滅始成的那個境界相都不相同,所以有相似的,沒有完全相同的,就是這個道理。我們凡夫不了解這個境界,完全憑著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在那裡猜測,這怎麼行?

  所以我在講席當中也曾經說過多次,佛經沒有意思,沒有意思你去研究,研究是你的意思,不是佛的意思。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如來沒有意思,沒有意思才叫真實義。為什麼?他是自性,法爾自然流露出來的,哪有意思?你要加一點點意思在裡面,你就迷了。所以自己不認真的斷煩惱,那怎麼行?不修清淨心那不行。記住八萬四千法門,念佛法門也不在外,修什麼?統統都是修禪定。

  佛在《大集經》上講得很好,講這個念佛法門,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就是無上深妙禪,這話是佛說的。念佛不是修禪,那你搞錯了,不是修禪就不是佛法,就不是修覺悟的方法。你要求覺悟,一定要從禪定當中來求,念佛是禪定。念佛要怎麼個念法?我們念頭才起,「阿彌陀佛」把這個念頭打下去,讓心定下來。這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,你這個修行功夫完全破掉了,你不得力。佛號是個手段、是個方法,把所有一切妄念統統打掉,所以叫念佛三昧。

  離妄想分別執著,你離一分,一分智慧現前,離十分,十分智慧現前。這個智慧是什麼?不就是這個經上所講的不動智佛嗎?總而言之這麼一句話,這是「信位中不動智佛」。心在境緣當中,要看得破,要放得下。世尊教導我們的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你落實了,你做到了,這個時候你展開經文,經文是什麼?是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。釋迦牟尼佛從他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,我們一展開,把我自己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也引出來了,光光相照!這個經的字字句句無量義,活的,它不是死的。所以淺講、深講、長講、短講沒有不自在。

  是不是隨著自己意思講?不是,隨著自己意思講,你又加一點意思在裡頭。那怎麼講?隨順眾生,普賢菩薩教給我們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。《華嚴經》裡面,前面李長者跟我們講的,講這個佛號的因緣,第四條裡面說的,「明如來以一切眾生隨根所樂」,你們就想到,隨類化身,隨機說法。所以說法不能隨自己,隨眾生的根機。這一點包括現前連初學的同學,我也常常告訴他,現在眾生他想的是什麼,他看的是什麼,他說的是什麼,他做的是什麼,我們要觀機;他想錯了、看錯了、說錯了,錯在哪裡?我們要知道。佛菩薩出現在這個世間,怎麼樣幫助眾生?就是看他現在錯在哪裡,把他這個錯誤幫助他糾正過來,這叫佛法。

  所以我常講,現在社會大眾在這一個世紀,特別是最近的這半個世紀,由於科學技術的發達,一般人迷信科技,把聖賢的教誨拋棄掉了,以為這是迷信。而不知道聖賢人所證得的是心性,聖賢人的言語思想造作是性德自然的流露,不知道這個。這一拋棄掉了,聖賢教育沒有了,現在社會變成什麼?大亂!人,沒有倫常道德。今天講倫常道德他們都會笑話你,說你是個老古董,你的思想落伍,這怎麼得了!我們不能講,講了人家不能接受,還要笑話、還要反駁,那怎麼辦?做出來給他看,你看看這樣做好不好?讓他自己去看。孝順父母好不好?尊敬老師好不好?友愛兄弟姐妹好不好?把這個友愛擴大,友愛天下一切眾生好不好?讓他自己去看。

  所以今天弘法,說,難!他也會說,他那個口比你還伶俐,說不過他;做出來給他看,讓他慢慢去反省。《弟子規》,這是聖人教誨,我們在這個地方學習,圖文巴當地的這些朋友們,也有來參與的。他們聽到了、看到了,我聽同修跟我們講,跟我說:他們的反應很好,認為做人應該要這樣。為什麼會有這麼好的反應?真理。當然我們這個城市,小城,居民只有八萬人,除了學生之外,大多數都是退休的老人。所以這個城就是退休村,比退休村大,退休的城市。我們想建彌陀村,到這個地方來不需要了。這個地方是退休的城市,本國的人、外國的人退休都喜歡到這個地方來養老,這個地方安靜,適合於老年人居住。

  我們想了這麼多年,想一個彌陀村,沒有想到到這個地方來,現成的彌陀城。尤其是我們想像不到的,大乘佛法在這個地方學習,居然得到當地朋友們的歡喜接受。我們說得很清楚,這是教育,這是智慧的教育,是幸福美滿的教育,它不是宗教,與宗教決定沒有衝突,我們絕對不會勸他改變宗教信仰,那是罪過。我們尊重宗教信仰,我們歡喜接受各個不同宗教的信仰,我都信,我哪個教都信。難得澳洲這個國家提倡多元文化,共存共榮。

  這個一切,那是章嘉大師以前講的「佛菩薩安排的」。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我們有這個求願,佛菩薩就這樣妥善安排。所以我們要想在學習當中得到真實的利益,一定要知道清淨心感應的重要,所以這兩三年來特別提倡純淨純善,做為我們修學中心的目標。我們修什麼?修心地純淨,行為純善。從哪裡下手?還是一句老話,一定要放下自己的煩惱習氣,放下自己的妄想成見,一切隨順經論教誨,要從這裡下手。

  佛經是佛家的教科書,每一部經一定具足教、理、行、果,這是佛家教科書的特色。「教」是教材、是方法、是手段;「理」,這個教材裡頭含著有道理在;不但有道理,還有修行的方法,讓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如何把自己的煩惱習氣修正過來,這叫「行」;「果」是果報,果是離苦得樂。你看看這個教材多好!「理」教我們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真相;「行」,真的它幫助我們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,破迷開悟;「果」,得到真正幸福美滿,離苦得樂的生活。哪一個人不需要?哪一個人能不學?

  他不學,實在講對於佛法不了解,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?我學了有什麼用處?他如果知道學了能夠幫助自己這一生過最幸福美滿的生活,方東美先生講的「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他怎麼會不來!我們今天講給人聽,人家不相信,為什麼?說你在傳教,你在拉信徒,你在想騙我去皈依。我真正做到了,這個教學我學了,「教」我學了,「理」我明白了,「行」我做到了,「果」我真的享受到了,所以我們這個身體形相是什麼東西?活的經教。

  佛經在哪裡?我這個身體就是,全部落實,這是示相。應以什麼身得度,就現什麼樣的身。應以什麼身,標準在哪裡?現前社會的需要。這是我常常說,我們學佛的同學,無論在家出家,四眾弟子一定要給社會大眾做最好的榜樣。最好的榜樣是什麼?佛菩薩的榜樣。我們要把佛菩薩這個樣子做出來給大家看,這是真學佛,這不是假的。

  佛菩薩沒有虛偽,佛菩薩沒有染污,佛菩薩沒有貢高我慢,佛菩薩不迷惑,佛菩薩不自私,佛菩薩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。我們要做到才行,自己沒有做到就是自己不學教別人學,哪有這種道理?人家不會聽的,人家說你是假的,你是來騙我的。這些道理跟事實,我們的生活跟教學都要結成一體,才得到真實的受用。所以佛的示現不一樣,都是始成,剎那剎那都是始,真的沒有先後。相續相裡頭,尤其要清楚、要明瞭,我們才真正有那麼一點覺悟,我們的修學才稱得上上軌道了。再看下面的論文。

  「自此如來名號品已去,直至如來出現品」。這總共有三十一品經,他這裡講三十二品,這三十二品有一品沒來,我們現在讀的三十一品經。「是十信,十住,十行,十迴向,十地,十一地,進修因果」。進是進步,像在學校念書,升級。十信是小學,十住、十行是中學,十迴向是大學,十地、十一地是研究所。前面說過,這裡頭一百一十重因果,進修因果。底下幾句話重要。「以初即後,以後即初,不二之位故」。這幾句話重要,初是十信位,後是十地、十一地。怎麼說初後是一不是二?前面我也曾經跟諸位說過,他們學習的科目,自始至終都是文殊菩薩十波羅蜜、普賢菩薩十大願。

  初信位的菩薩以布施波羅蜜為主修,其餘的九波羅蜜是助修。我們要知道布施裡頭圓圓滿滿包含其他的九個波羅蜜,少一個你的布施不圓滿,所以布施裡頭有持戒,布施裡頭有忍辱、有精進、有禪定、有般若、有方便、有願、有力、有智。不但具足《華嚴》講的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統統具足,而且布施裡面還具足普賢菩薩十大願。布施裡面有禮敬、有稱讚、有供養、有懺悔,乃至於普皆迴向,統統具足。從這些地方看,我們今天修布施,那哪裡能跟《華嚴》相比?我們修這個布施法,真的,一百分裡面要給你打分數,大概只能打個三分、四分,差太多了,別人修是圓滿的。

  二信位的菩薩是以持戒波羅蜜為主修,同樣具足一切法,具足十波羅蜜、十大願王,這就是初即後,後即初。你要還不清楚的話,我再給你說說,十住初住跟十信位的初信一樣,以布施波羅蜜為主,十行初行也是以布施波羅蜜為主,十地初地菩薩還是以布施波羅蜜為主。你只看這個都是十,初信、初住、初行、初迴向、初地主修的都是布施,這樣我們才完全明瞭「初即後,後即初,不二之位」。

  從這個地方我們也能體會到古德常常講的,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從初信位到十一地長時薰修,無量無邊的法門,總的綱領就是十波羅蜜跟十大願王。菩薩修的,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修什麼?就修這個。我們在這裡看到這主修,無量無邊的法門都屬於助修,初後不二,正助不二。下面他舉個比喻。

  「如大王路,其法常爾,非故新也」。這個大王路是古時候帝王出巡的馳道,叫大道,不是臨時開的路,早就有了,像我們現在這個公路、鐵路,不是現在臨時需要才有,早就鋪好了。這是說什麼?一切菩薩成佛都是這個路。這個又有古佛、今佛了,三乘裡面說的,法爾如是。在《華嚴》裡面講的?這是自性性德本來就是這樣的,一點都不亂。為什麼不亂?法爾如是,它本來就如是。這裡頭不能用情量度量。可是凡夫?凡夫的麻煩就是感情用事,這感情總是要問為什麼?這愈問愈糟糕,愈問愈迷惑。

  大聖人,他們用的方法,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。這兩句話不是教別人的,是他自己契入境界的方法。他來教導我們,做樣子給我們看,他怎麼樣入法界性。這個《華嚴經》到最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,怎麼入的?就是不思議,就這一句。不思議你就能入,思議就不能入。這個境界是不思議境界,你必須用不思議因果相應,你就入不思議境界;這個境界是思議的境界,你用思議能入,用不思議,用不思議也能入。所以不思議很高明,能入思議的境界,能入不思議的境界,不思議有這麼大的用處。思議,能用在思議的境界能入,不思議境界它不能入,法界性不思議。

  後面引用文殊菩薩一首頌做結論,「一念普觀無量劫,無去無來亦無住,如是了知三世事,超諸方便成十力」。十力是如來果地上十種不思議的能力,他成就了。長者的論我們就讀到此地,下面這是讀到「如來名號品」的經文了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