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金剛經的智言慧語—所有持戒、修福、六度、十願,彌復精進,以歷事而煉心  (第八六七集)  1995/5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(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-023-0073集)  檔名:29-513-0867

  【所有持戒、修福、六度、十願,彌復精進,以歷事而煉心。】

  持戒在此地是廣義的,就是守法。世尊所有的教誡,我們明瞭、接受了,要知道遵守。世間所有一切法律規約、道德風俗習慣,我們也要遵守。因為我們這個身體沒有離開世界,要跟社會大眾相處,和睦相處一定要守法,要尊重別人。我們到別的國家,要守他那個國家的法律,遵守他們的風俗習慣,這樣跟他們相處就和睦。這個地方持戒是廣義的,而不是狹義的。修福要斷惡修善,六度、十願是持戒修福具體的綱目。要修「布施」,布施是放下、是捨。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讓清淨心現前。能夠時時刻刻保持清淨心,這就是佛弟子,這叫學佛,佛是清淨心。「持戒」是守法。「忍辱」是有耐性,要能觀察時節因緣,要能夠知道等待。佛看到一切眾生,什麼時候來,有一定的時間,時機沒有成熟,他很有耐心在等待。眾生在這個時候,正是迷惑顛倒的時候,喚不醒的,執迷不悟,那就讓他去,讓他造業,讓他受報。果報快受盡了,苦盡甘來,他有一點覺悟了。他要不吃那一番大苦,他不會回頭,不會覺悟。等到苦頭吃盡,有悔過之心,那時候機緣成熟,佛菩薩就來了,來幫助他。現在執迷不悟,佛菩薩不來。我們要能夠看到這個事實,知道我們在現前,應當做哪些事情,不應當做哪些事情,這就是智慧,這才叫做如法。

  「精進」就是進步;不但進步,一門深入,這叫精。精是精純,純而不雜叫精。而不是一般人亂進,那就錯了,雜進也收不到效果。所以東西不可以學雜,不可以學亂了,一門深入。特別是佛法,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。世間法是從意識裡面流露出來的,心意識,意識裡面流出來的東西不一樣,這就剛才講的妄心,每個人一個心,每個人一個想法,每個人看法不一樣。所以世間東西,你學這一樣不知道那一樣,正是所謂隔行如隔山。佛法是心性裡面流出來的,所以無量無邊的佛法都一樣的,它從心性流出來的,心性是一不是二,這就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通,它道理在此地。我們要知道這個事實,一經通一切經通,那我一部經就好了!等我這部經通了,所有經都通了。這是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,世間法學一樣不能通那一樣,佛法學一樣能通一切法。說實在的,不但一切佛法通了,一切世間法也通了。為什麼會一切世間法也通?因為一切世間人心,都是從真心變現出來的。這就剛才講了,你這個一法裡頭通了,通了的時候,你自己的智慧德能現前了。智慧是般若智慧,德能是什麼?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神足,這都現前了。人家心裡起心動念,你知道。真能夠了解妄,妄不了解真。古時候的修行人,知道這個道理,知道這個方法,所以人家成就快。現代人不知道。

  佛法要開智慧,智慧怎麼開?要去讀《大藏經》,什麼都學,以為智慧開了,其實什麼都學是開了,得了所知障。清涼大師在《華嚴經疏鈔》裡頭講得好,「有解無行」,行是真正放下、捨,那是行,一味去求解,廣學多聞,不能真正修行,「增長邪見」,邪見就是所知障;「有行無解,增長無明」,都有過失。所以解行要並進。我們這個地方講觀行,觀是解,觀行要並進。淨宗的確有它的特殊狀況,跟其他宗派不相同。其他宗派要不能夠深解、圓解,沒有法子起修;換句話說,不曉得從哪裡下手。淨宗沒有深解、圓解也行,老實念佛他也能往生。正因為如此,十方諸佛都讚歎。什麼原因?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裡面讀到,原來他是過去生中,無量劫來深厚的善根,所以他聽到這個法門他生歡喜心,他能夠放下萬緣、一心稱念,他往生了。他那個是善根福德因緣,《彌陀經》上講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」。他的善根福德因緣無比的深厚,他成佛的機會在這一生當中成熟,那個不是偶然的。世法、佛法都沒有偶然的事情,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。

  六度裡面的「禪定」,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胸有主宰,不會為外境所動搖,那就是定。本經後面所說的「如如不動」,那是定;「不取於相」,那是慧,那是般若智慧。不取於相,今天外面這個境界,我剛才講,環境誘惑的力量非常之大,不取是什麼?我不沾染,我的心裡決定不沾,決不為它所動搖,這就是不取相。

  十願更高一級,十願是建立在六度的基礎上。因為十願完全是智慧,慧行,所以十願不好修。十願的基礎是清淨心、平等心、廣大心,那是真心,決定不是妄心。修六度我們還可以用八識五十一心所,可以修六度,可是八識五十一心所不能修十願。什麼原因?十願是什麼人修的?法身大士。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然後他所修的一切行都是十願,都叫做普賢行,他的心普了;普是平等,賢是清淨。我們今天心有分別、有執著,那就不普,就不清淨。不普、不清淨,我們的行頂多落在六度上,六度是權教菩薩所修的。普賢行那是法身大士所修的,這個我們要搞清楚、要搞明白。我們今天讀普賢行願,心嚮往之,是這個意思。我們知道法身大士有他的修行方法,心嚮往之;雖然做不到,希望靠近一點,這也就很好了。所以常常想到普賢行法,要把自己的心量拓開。

  「禮敬」,我們的確要學,學把自己對佛的恭敬心用來對一切眾生,從這裡下手,先學這一條,把心量拓開。把一切眾生都當作佛菩薩看待,這是修普賢行的第一條,修禮敬。凡夫只有我一個人,普賢道上是一個人修的,沒有兩個人的。善財五十三參只有一個人,善財沒有同伴,有同伴他就成就不了。有同伴是什麼?你跟我一樣,那他的禮敬就不圓滿。除我一個人之外,所有一切眾生都是如來、都是佛,這個禮敬才圓滿。不但一切有情眾生是佛、是如來、是老師;所有一切動物、植物,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,也都是佛、都是如來、都是善知識。這些無情的善知識教了我什麼?《華嚴經》上說:「香爐善知識,蠟檯善知識,桌子善知識,板凳善知識。」這什麼意思?當我們看到蠟檯,它教我什麼?教我捨己為人,燃燒自己照耀別人,這是蠟檯教給我的,它怎麼不是善知識!看到花,花教給我什麼?修因證果。先開花後結果,花代表六度萬行。無論在什麼地方看到花,都表這個意思,決不是說佛堂上擺這個花是表法的,外面就不是,那你就錯了。所有一切處看到的花,無論是草本、木本,甚至於彩畫的花,現在有些衣服上穿的花,都表這個意思,沒有一樣不是表法的。然後你才曉得,諸佛菩薩、善知識到處都是。你才幸運!人家一尊佛都遇不到,你一天到晚是成千成萬的佛伴著你,你怎麼不成就?佛法修學要從這裡修學。這是舉一個例子來說,普賢行是這樣修法的。

  「彌復精進,以歷事而煉心。」事是什麼?就在日常生活當中,生活裡面瑣碎的事情,點點滴滴瑣碎的事情煉心,煉清淨心、煉平等心、煉慈悲心、煉真誠心,這就成功了,這叫真修。我們今天修行,把這一層完全疏忽掉,都講求表面,都講求在事相上敷衍,真用功的人是在心地上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