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金剛經的智言慧語—雖見而不立見,乃能於一切法不執而無我,乃能如是如是究竟證得  (第九四六集)  1995/5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(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-023-0080集)  檔名:29-513-0946

  【此正佛之所證所得。即是佛之圓見。雖見而不立見,乃能於一切法不執而無我,乃能如是如是究竟證得。】

  這一段話很重要,使我們想到佛在《楞嚴經》裡面告訴富樓那尊者一段話。尊者向世尊請教一個問題,這個問題以後在佛門被稱為根本大問。他這個問題問的是:「一切眾生,為什麼會起無明?」本來是佛,為什麼會起無明?無明從哪裡來的?怎麼起來的?將來成了佛,無明斷掉了,成佛了,成佛之後會不會再起無明?《楞嚴經》第四卷。這是大問題,根本的問題。佛告訴他「知見立知,是無明本」,答覆無明從哪裡來的,知見立知。此地是雖見而不立見,這高明!他沒有無明。我們見了之後要立一個見,立一個見就是執著有一個見,這就是無明。《楞嚴經》在我們中國號稱為開智慧的楞嚴,是滿有道理的,《楞嚴經》說得的確詳細,講得透徹。佛的佛知佛見是什麼?圓知圓見是什麼?就是徹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,是不一不異、無實無虛、法法皆如,這就是佛知佛見。果然契入這個境界,那個人心絕對清淨,絕對不會再有妄想分別執著。如果你還有妄想分別執著,你不但沒有入這個境界,連佛說的這幾句話真正的意思你也沒懂得。只不過是道聽塗說而已,聽人家這麼講的,真正的意思不懂。真正意思要是懂,哪有放不下的?諸位要曉得,我們這一切起心動念、妄想分別執著放不下,放不下是你沒看破。圓知圓見是真看破,萬法一如,無實無虛,不一不異,你還想什麼?

  世間人起心動念,大概第一個念頭「我想得個什麼」,你能得到嗎?無實無虛,不一不異,你得什麼?有什麼東西你能得到?只要有一樣東西還想得到,那就是無明,那就是雖見而立了見,他不是不立見,他立了見。這個地方的確相當的微細,你還是在一切法裡頭有執著,有執著就不是無我,有我!我所有的,這個與心性真相完全相違背。看看諸佛如來,他們跟我們做法恰恰相反,捨得乾乾淨淨,真正是一法不立。世尊當年在世所表現的,他的出身是王侯之家,是富貴的家族,他完全捨棄掉,去過一種托缽的生活,樹下一宿,日中一食,他過這個生活。這個示現,表現的是什麼?一切放下,統統放下,表現這個。

  在中國唐朝時候龐蘊居士,這很多同修都知道。龐居士也難得,也做了一個樣子給我們看。他也是一個富貴的家族,他學佛了,道理統統通達、明瞭,看破了,看破之後放下了。他怎麼放下?把他家裡面的金銀財寶,全部裝在一條大船上,船滑到江中心,砸一個洞,整個沉下去,全部不要了。有些人問他,你既然金銀財寶不要了,為什麼不拿去做一點慈善事業,救濟別人?那是好事情!他留了一句話:「好事不如無事」。你們想想看這個味道,好事不如無事,人人都無事,天下太平;人人都想做好事,天下大亂,真正的好事是無事。他全部捨棄掉了,那生活怎麼辦?他賣草鞋,草鞋現在諸位看不到了,稻草編的,編的草鞋,大概在中國內陸可能還有。一雙草鞋賣幾文錢,每天編幾雙草鞋賣了,去過日子,他願意這麼做法,跟釋迦牟尼佛托缽那個味道很相似。這是示現給我們,看破之後能夠放下。與道相應,就是與法性相應,過一種純粹天真自然的生活,心裡面沒有一絲毫的憂慮牽掛,捨得乾乾淨淨。這要不是真正看破,做不到!這個看破是講見地,你的見地到什麼程度?完全從生活當中能觀察得出來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