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三0四卷) 2000/5/22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:12-017-0304
請看「世主妙嚴品」,得法讚佛,八部四王眾,夜叉王偈頌第一首:
【眾生罪惡深可怖,於百千劫不見佛,漂流生死受眾苦,為救是等佛興世。】
第一首是毗沙門夜叉王,這一位尊者就是佛門所供奉四大天王當中的北方多聞天王,這一首是他的讚頌,也是他修學的心得報告。言語雖然不多,只有四句,可是這四句將六道眾生業因果報都說盡了,尤其我們處在這一個時代,讀他這一首頌感觸非常之深。在長行文裡面我們所讀到的,他所得的法門是「以無邊方便救護惡眾生解脫門」。惡,一定有苦,所以世出世間法說穿了,沒有別的,就是一個因果報應,世間法決不離這個原則,出世間法也不離這個原則。古大德講《華嚴》五周因果,《法華》一乘因果,所以佛法也不能夠離開因果。正是因緣生法,所以佛一再囑咐大眾,學佛千萬不要執著佛法。為什麼?佛法是緣生的,你執著就錯了。
馬鳴菩薩更具體的教導我們,我們研究經、聽教,聽教就是聽講經,要用什麼態度?「離言說相」,不要執著言語;「離名字相」,不要執著經典裡面的名相;「離心緣相」,不要去想經典裡什麼意思,不能想;這個樣子你才能真正得到如來所說真實義。真實義是什麼?真實義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功德,那是真實義,你才能得到。如果你著了言說相,分別言說、執著言說,分別名相、執著名相,自己在猜測經典裡面所說的什麼意思,那不是佛的意思,是你的意思。那我們再問:佛有沒有意思?佛沒有意思,佛的意思就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功德,那是佛的意思。如果佛有意思,那佛跟我們凡夫沒有兩樣。這個道理我們要懂,然後你學佛,你才會開悟,你才能契入如來的境界。這個話說得容易,真正要去修非常不容易,原因在哪裡?原因在我們無始劫以來養成很不好的習慣,經上常講「煩惱習氣」,我們在一切時、一切處,起心動念都被煩惱習氣拘束,你還有什麼法子?
佛菩薩怎樣度我們?我們在此地看到,多聞天王是阿修羅王,阿修羅是八部鬼神裡面的一類,善少惡多。這個多聞天王是不是真的阿修羅?不是的,要是真的阿修羅,決定不能參與華嚴法會。華嚴法會哪些人有資格參加?學佛同修大家都知道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才有資格參加這個會。由此我們知道,這個阿修羅王是諸佛如來應化的,就像《普門品》裡面所講的,應以阿修羅身而得度者,觀音菩薩就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。所以這個地方的阿修羅都是諸佛菩薩的化身,不是真的,是用這種身分度這一類的眾生。這一類的眾生,剛才講了,善少惡多,佛菩薩要度他們一定要現同類身,跟他們打成一片,來感化這些眾生,這是菩薩度眾生的善巧方便。
所謂「度眾生」,這個「度」字怎麼講法?幫助眾生回頭,幫助眾生離苦得樂,幫助眾生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善德,「度」是這麼個意思。如何度法?佛說得好,佛給我們講最高的原理原則,講了四個字:「契理契機」,這四個字意思深廣無盡。由此可知,形式不重要,實質重要。何以說形式不重要?佛菩薩隨類化身,你就知道形式不重要。像我們新加坡的納丹總統,他懂得,他說佛法不重形式而重實質。什麼叫不重形式?隨類化身,這就是不重形式。要到人間來教化人道,佛菩薩就現人身;佛菩薩要度畜生,他就現畜生身;要度餓鬼,他就現餓鬼身;這就是不重形式,隨類化身。我們在這一部經上,看到許許多多的天神鬼神,就是這個意思,就是告訴我們形式不重要,實質重要。實質是什麼?講經說法,幫助我們開悟,幫助我們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,這個重要,這是實質。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了,世出世法都不外這個原則。
所以有人問我,現代社會有君主、有民主,有一黨專政、有多黨,哪個好?哪個都好。為什麼?形式,形式不重要,重要在實質。實質是什麼?「好人」。如果這個人好,一黨他也好,多黨他也好,專制他也好,民主他也好;如果他不好,什麼方式他都會利用,都會讓眾生受害受苦。所以還是佛講得高明,要契機契理,佛這個話真是一絲毫的弊病我們都找不到,講得的確是究竟圓滿。地球雖然不大,每個地區因為過去歷史、文化、生活方式不盡相同,因此也不能用一個方法,一個方法就不契機了。某些地方適合於君主,某些地方適合民主,某些地方適合一黨專政,某些地方適合多黨政治,你要懂得觀機。
社會的安定繁榮、和平興旺、人民幸福,決定在四個條件。這四個條件是教育:第一個是家庭教育,第二個是學校教育,第三個是社會教育,第四個是宗教教育。宗教是什麼?這一次我們在訪問北京的時候,能有這麼一個機會跟九大宗教朝夕相處,我們共同生活了十六天,我跟大家講佛教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,你們哪一個宗教不是?仔細想想,仔細去觀察,每一個宗教都是屬於多元文化社會教育,所以叫宗教教育。支撐安定、和平、幸福這四個支柱,像一個房子一樣,這四個支柱,少一個,這個房子都會倒下來。而這四種教育,家庭教育是根,宗教教育是圓滿;究竟圓滿是宗教教育,但是根是家庭教育。
於是我們就能體會到,今天整個社會動亂的根源在哪裡?我們把教育疏忽了,所以世界才會大亂。什麼時候這個世界能恢復安定、恢復和平、恢復秩序?必須還是把這四種教育找回來,你才能辦得到,特別要緊的是家庭教育。所以古人講得好,看你這個家庭會不會興旺,你這個家庭有沒有前途,看什麼?不是看到你有權力、你有地位、你有勢力、你有財富,不是的,不看這些,看你家裡兒孫有沒有受過好教育。同樣一個道理,我們觀察社會、觀察這個國家有沒有前途,判斷它的興衰,你就看這個國家的人民受的是什麼教育?如果人人都明理、都如法,都受過良好教育,這個國家民族前途無量。
我們中國人算相當幸運,諸位讀歷史都知道,世界上有四大文明,這是古代傳下來的,但是今天這四大文明三個沒有了,只剩下中國。中國為什麼沒有被歷史淘汰?中華兒女都受聖賢的教育,所以傳了五千年,在這個世間還能站得起來,道理在此地。現在確實有了危機,危機從哪裡來的?是我們對於老祖宗的教學信心動搖了,我們去相信外國人的一套。如果把我們自己祖宗的成法拋棄了,去學外國人,我們華族的文明也必定會被歷史淘汰掉,這是沒法子避免的。今天講到恢復社會秩序,恢復世界和平安定,還有一線希望,這是中國人。中國人雖然對老祖宗的成法信心動搖,可是總還有一點根,學起來比外國人要方便多了。我們著重這個教育,加緊這個教育,這世界上就有一線的光明。中國得救,世界就得救;中國沒救,世界就要毀滅。我絕對不是因為我們是中國人,要特別誇讚中國,決沒有這個意思;我們是站在非常客觀、公平的立場來說話,這些話都是有理論依據的。
天王讚頌裡面第一句話說:『眾生罪惡深可怖』,這話是真的。此地「眾生」是指六道眾生,六道裡面特別是指人道。罪惡的根源是什麼?我們在講堂裡常常提醒同學,「自私自利」,起心動念第一個念頭:「我」的利益,「我」的好處,這就是「罪惡深可怖」。為自己就不能不做傷害別人的事情,這個傷害有大、有小,有有意、有無意,後果之嚴重很少人能夠意識到。一句話、一個動作,究竟造成什麼後果,必須具有真實智慧,佛家常講「明眼人」他才能見到,我們一般人不容易見到,自己更是迷惑顛倒。
我們這些出家人,我舉這個為例子,穿上長袍大領,披上袈裟,我們的言語不柔和,我們的行為不端莊,「這是小事,這是我個人,與別人沒有妨礙」,你不知道,你造成的傷害沒有法子能彌補!什麼傷害?破壞了僧團,人家一看,釋迦牟尼佛的學生是這種樣子,諸佛菩薩的面子丟光了。諸佛菩薩無所謂,他不計較這些,產生什麼後果?十法界許許多多眾生看到你這個樣子,對於佛的教誨喪失信心。換句話說,你這種言語造作的時候,把無量無邊眾生法身慧命斷掉了,你有沒有想到?果然是個聰明伶俐人,依教奉行,斷惡修善。這也小事情,起心動念收歛一點,言語想到的時候不說。古人教人,「少說話,多閉目」,閉目養神,話多了耗氣。言語多的人多半是短命,這個你仔細可以調查一下,壽命長的人一定言語少,言語多的人壽命長的人很少,傷氣。所以我們一點善行,依教奉行,這是給佛臉上貼金。十法界眾生看到你,「佛的弟子不錯,佛教得好,我們應當向佛學習,作佛弟子」,你度無量無邊眾生。所以我常常勸同修們,我們起個念頭,自己一定要知道,這個念頭該不該起?這個念頭對社會、對大眾有沒有好處?沒有好處,這個念頭不能起;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對社會大眾有利益、有好處,這個應當要起,所起的是善念。
人與人為什麼不能相處?這個都是罪惡深重可怖。專看別人的缺點,專挑別人的毛病,那怎麼能跟人相處?佛菩薩教給我們跟這個恰恰相反,教我們專看別人的長處,專記別人的善處,別人的缺點、惡處不要放在心上,把它忘得乾乾淨淨,讓我們的心是善心,念頭是善念,行為是善行,純善之人,這個人就叫佛、就叫菩薩。由此可知,做惡人、做善人都在自己一念之間。所以要記住罪惡的根源是自私自利,如何能把自私自利放下?這個念頭轉一轉,一切為社會,一切為眾生,我活在這個世間,活一天也好,活一個鐘點也好,不是為自己活著的,是為整個社會活著的,是為一切眾生活著的,決不為自己,這從根本上轉。宗門教下祖師大德常常教導我們修行「從根本修」,根本就在此地。
可是凡夫習氣太重,自己不知道自己的過失。一個常常能發現自己過失的人,在佛法裡面叫他,這個人覺悟了、開悟了。什麼叫開悟?他已經開始覺悟,知道自己的過失。沒有開悟,不知道自己的過失,專看別人的過失,別人的過失他清清楚楚,自己過失是一無所知。這是我們的大病,我們學佛不能成就,原因在此地。那怎麼辦?看到別人過失,不要去理會別人,馬上回光返照:我有沒有?借別人做一面鏡子。看到別人的好處,回來想想我有沒有這個好處?有,要發揚光大;沒有,趕緊學。看到別人過失,立刻自己反省我有沒有?有,馬上要改;沒有,決定不要犯這個過失。這是佛家三十七道品裡面講的「四正勤」。我們說得明白一點,說得具體一點,希望同學們常常記住,「自私自利」是一切罪惡的根源;「是非人我」、「名聞利養」、「貪瞋痴慢」,都是一切罪惡的大根大本。我們能夠認清這十六個字,把這十六個字洗刷得乾乾淨淨,你就是佛,你就是菩薩,你是圓圓滿滿的天真佛。
罪業不能造,造了必定有果報。中國、外國,古人、今人都常說,我們希望別人怎樣待我,我首先要如何待別人;儒、佛所講的「推己及人」,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。世出世間大聖大賢教導我們話不多,簡單明瞭,千經萬論都是在不斷重複敘說這幾句話而已。抓住綱領,掌握綱領,這叫善修、善學,決定能成善果。善惡的標準,佛對我們初學的人說得很明白,「十善業道」,這是標準。雖然說十條,每一條裡頭的境界、義趣都是深廣無盡。第一條裡頭「不殺生」,必須在心地裡頭把損害別人的念頭斷掉,你這個善就有根。縱然受到外面境界的干擾,也不起瞋恚,這個最平常看到的,蚊蟲、螞蟻、蒼蠅,牠來干擾的時候,你起不起瞋恚心?你會不會殺害牠?菩薩心目當中牠是眾生,牠也出來討生活,出來覓食的,牠沒有犯死罪。我們慷慨布施牠一點,不慷慨也不可以殺害牠,總得要覺悟牠是一條命。你殺死牠,那個果報是決定不能夠避免的,這個業結在阿賴耶識裡頭,到來生來世牠的業報受滿了,牠會轉世得人身;我們的業報造多了,將來也會變成螞蟻、變成蒼蠅;冤冤相報,沒完沒了,這是事實真相。所以了解這個道理,通達事實真相,你決定不會去做這個惡事。不但不可以殺,連傷害的念頭都不可以有,何況有傷害的行為?真正養成自己一片慈悲,慈悲是性德,我們真心本性裡面原本就是慈悲。真誠、清淨、平等的愛心,愛護一切眾生。
「不偷盜」,我們把這個話說得明顯一點,絕不可以有佔別人便宜的念頭,絲毫佔別人便宜的念頭都是屬於偷盜,偷盜的範圍太廣太廣了。為了方便自己,佔別人便宜,佔常住的便宜,佔公家的便宜。譬如公家設置的公用電話,你投機取巧,使用這個電話不付錢,這是佔公家的便宜。不要以為這是小事,這幾塊錢算不了什麼,可是這個罪結大了。你佔一個人的便宜,你將來還債你的債主是一個人,好應付。你要是佔公家的便宜,麻煩大了,譬如這個電話亭是政府設置的,政府的錢從哪兒來的?是國民稅收裡面支出來的;換句話說,你佔他的便宜,打一次電話沒有付錢,雖然只有三、四塊錢,很少,可是你的債主可不少,這一個國家的人民都是你的債主,你將來可麻煩大了,你一個一個去還,你還到哪一輩子才能還得清?所以公共設施要愛護,公共設施決定不能輕易損壞,輕易損壞都是屬於偷盜範圍裡面。用輕慢心,你就是不尊重這個地區的人民,你對他大不敬。所以這裡頭要細說,跟諸位講,說不盡!
寺廟裡面的便宜更不能沾,為什麼?十方常住。現在十方道場不多,但是居士林、淨宗學會是個十方道場,這是大家諸位在此地能夠明顯覺察到的。這個道場不分在家出家、男女老少,你到這個地方來一律都歡迎,決定沒有分別。你到這邊來聽經,到這邊來念佛、來共修,這邊常住都歡迎,十方道場。十方道場結罪範圍大了,不是這一個世界,十方世界。所以常住裡面的公物,你有意無意去損壞、去佔它的便宜,你的債主是十方三世一切學佛的在家、出家同修,這個人數無量無邊。所以佛在經上講,你造五逆十惡重罪,佛都能有辦法救你,你竊盜常住物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來都救不了你;為什麼?你的債主太多了。你能夠愛惜常住物,愛惜,你是尊重常住,你是尊重虛空法界一切佛子。諸位要明瞭,都在這一念之間,一念覺大善,一念迷大惡。
我們在學佛的過程當中,經聽得不少,念得不少,為什麼毛病還是轉不過來?習氣太重。所以釋迦牟尼佛慈悲到極處,不怕麻煩,一千次的重複,一萬次的重複,無數次的重複,一直要把我們喚醒,喚醒之後還要反覆叮嚀,慈悲到極處,我們從這個地方能夠領會到佛恩德之大。
這一句話我們要牢牢記住,是真的可怖,這個「眾生」肯定就是自己。『於百千劫不見佛』,這是果報,因為你有業障,所以你見不到佛。過去百千劫我們沒見佛,如果見佛,那還會在此地嗎?不在此地了。如果我們不好好的修學,未來百千劫中還是不見佛。「見佛」有兩個意思:在相上講見諸佛菩薩,在理上講明心見性,見性才是真正見佛。事相上見佛不是真見佛,見到心性才是真見佛。這個地方還有一個意思,見佛你才會接受佛的教誨,你才有轉迷為悟的可能,這個「見佛」就是遇真善知識,遇到真正的佛法。經典所在之處就是佛菩薩所在之處,但是如果我們遇到了經典,遇到善知識了,我們不能接受教誨,那也是不見佛,不得佛法教誨真實利益。原因是什麼?是罪業太深,佛家常講「業障深重」,業障礙了自己。那怎麼辦?如何消除業障,開發自性真實智慧?佛在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裡面告訴我們,頭一個條件是「親近明師」。佛說得沒錯,可是事實上真困難,明師在哪裡?你遇不到明師,你這一生決定不能成就。師,是我們一生修學成敗的關鍵。
好老師的標準是什麼?不在老師那個人,在我們自己的信心。你對於這個老師,有一分信心你得一分利益,有十分信心你得十分利益。《印光大師文鈔》裡面講得好,有人向他老人家請教,他答覆的,「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」。所以同樣一個老師,他的學生很多,有些有成就的,有些沒有成就的,甚至於有些還造惡的,背師叛道的,那都是個人的事情,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。所以親近善知識它的標準,親近自己心目當中所仰慕、所尊敬的老師,你就會有成就。你仰慕他、尊敬他,你就完全會聽他的指導,百分之百的順從,那你決定有成就。這個老師再好,佛菩薩轉世再來,你對他沒有信心,他講的東西你不能依教奉行,那也是枉然!這個我們一般講,你跟他沒有緣分,佛法講這個「緣」非常圓融。
我自己一生,在求學的時代,我有三個老師。第一位是早年我跟他學哲學的方東美先生,他把我帶進佛門。這一次我們到中國去訪問,宗教局給我們安排到峨嵋山,原先我沒想到,到了成都之後,聽說有峨嵋山這個行程,我無量的歡喜。我說,那是我的老家,我學佛的因緣與峨嵋山有密切關係。方先生早年跟我講課,末後一個單元是「佛經哲學」,我向他老人家請教:您的佛經哲學從哪裡來的?他告訴我,抗戰期間他在中央大學教書,那個時候中央大學是在重慶;有一次他生病,在峨嵋山養病,他說山上又沒有報紙,也沒有雜誌,什麼都沒有,除了佛經之外,沒有東西可看,所以就天天看佛經,愈看愈有味道,他是從這個地方學佛的。而且發現佛經是所有哲學裡頭最高的,特別是《華嚴經》,他讚歎《華嚴》是全世界最好的佛學概論。他講得很具體,這部經裡面有圓滿的理論,有周密詳細的方法,末後五十三參還帶表演,做出來給你看,世界上編教科書的,像這種方法的找不到第二種。他把佛法介紹給我,他的佛法是從峨嵋山來的。所以我這一次有機會到峨嵋山「萬年寺」去禮拜普賢菩薩的銅像,這個像塑造得非常莊嚴,過去我們只在圖片上看到,這一次能有這個機會去參訪,那也是感應。我們正在講這部經,我祈求普賢菩薩加持。
可是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的人很多,我們成就不一樣,什麼原因?學生對老師的恭敬心不一樣。我明白佛法之後,機緣很不錯,有朋友給我介紹,認識章嘉大師。這個老師非常慈悲,教學的方法極其高明,我跟他三年,接受他的指導,我的佛學根基就是這三年當中奠定的。諸位曉得親近章嘉大師的人太多太多了,我能有一點成就,什麼原因?尊師重道,我對老師深信不疑,依教奉行。章嘉大師圓寂之後,我親近李炳南老居士,在他座下十年,沒有別的,就是聽話、尊敬,心目當中所仰慕的、所尊敬的。同樣的話,別人說我不聽、不會接受,老師講就會接受、就會相信。世出世法沒有例外的,你要想成就,你懂得親近善知識。而親近善知識的心態,清涼大師在《四十華嚴》裡面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這是古人所講的師資之道。老師跟學生這當中的道理,你懂得,你明白,依教奉行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?業障再重也能夠消除得了,沒有消除不了的罪業,只要你肯依教奉行,你就會感應,遇真善知識。受善知識的教誨,認真努力斷惡修善,轉迷為悟,自自然然超凡入聖。所以這個罪惡深重雖然很可怖,不是沒有救,佛菩薩還是救護。
『漂流生死受眾苦』,這一句是講果報。第一句是講罪因,造作一切罪惡的因;第二句是緣,「百千劫不見佛」,遇不到善知識,沒有人教你。善因、善緣都沒有,惡的因非常深厚,惡的緣在現在這個社會,我們六根所接觸的皆是惡緣,那怎麼能不造惡業?既造惡業,「漂流生死」,這就是六道裡頭受輪迴生死之苦。六道裡頭輪迴是引業,惡業在牽引著你走,自己做不了主。我們這一生所受的,這是佛家常講的「八苦」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愛別離、怨憎會、求不得、五陰熾盛,這是「受眾苦」。但是我們要知道,我們一生所受的,正是前生所造的業因,因緣成熟,果報現前。所以覺悟的人,眼前縱然受再大的苦報,他清楚,這是我自己業力所感的,絕不怨天尤人,這個業在這裡消掉了。不明理的人,沒有老師教導的人,他迷惑,他受這個苦報不甘心,總覺得這個人對不起他、那個人對不起他、佛菩薩對不起他、老天爺對不起他,都是別人的不是,自己處處都是,這個惡業深,來生的苦報比這一生更嚴重。人要是不覺悟,「可怖」是真正可憐、恐怖,每況愈下,一世比一世往下墮落,他不會往上去的,這才是真正恐怖。
所以教學就比什麼都重要。佛法是真實智慧的教導,是止於至善的教學,我們能夠遇到,大幸!開經偈上每天念,「百千萬劫難遭遇」,這個話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不要以為我們今天遇到佛法這麼容易,覺得沒困難,你沒有想一想,不要想得太多,你就想想新加坡這個地區,三百萬人口,能到這個地方來聽經的有幾個人?你就曉得不容易遭遇。就在這麼一個城市裡面,他都沒有聽說這個地方有人講經,這就是福薄眾生,沒有緣分聞到佛法。我們能夠有緣分聞到,正是《彌勒菩薩所問經》裡面所說的,我們賴過去生中善根福德,才遇到這個緣分;過去生中沒有深厚的善根福德,遇不到!遇到還不相信,遇到還不能依教奉行,這是我們業障太重,原因在此地。業因果報非常非常的複雜,可是諸佛菩薩大慈大悲,所謂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,我們肉眼凡夫覺察不出來,佛知道,佛對於一切眾生平等教學。
『為救是等』,「是等」就是一切眾生;『佛興世』,「興」是出興,佛出現在世間。幹什麼的?為救這一些苦難眾生,為這個來的,不為自己。我們明白了,覺悟了,應當學佛,學佛為一切眾生,不為自己。這種心態來學習,你的進度就非常快,佛家講的「勇猛精進」。我們很想勇猛精進,精進不起來,原因在哪裡?我們沒有發心為眾生、為佛法,沒發這個心;還是為自己,還是自私自利,所以這個精進提不起來。真正發心,自然就勇猛精進,這裡頭自然得諸佛護念,得彌陀本願威神加持,得龍天善神擁護。諸佛菩薩、龍天善神都是大公無私,他們對事不對人;你真發心、真修行,他就真擁護;你是虛情假意,他就不理會你;天天念他,天天供養他,他也不會理會。他不是貪官,他也不是污吏,你怎麼樣巴結他、賄賂他,沒有用處的。真正發心,真正好學,真正依教奉行,自然感得,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。
真修行人,印光大師是我們一個好榜樣。他老人家佛堂裡面只供一尊阿彌陀佛,其他的什麼都沒有,諸佛也護念他,諸菩薩也保佑他,護法神也照顧他;並沒有說他沒有供菩薩,菩薩就不來了,沒有供護法神,護法就不來了,沒有這個事情!我們天天在打妄想,佛堂裡供滿了各式各樣佛菩薩,一樣沒有供到怕得罪了。這都是妄想心,都是自私自利,貪瞋痴慢、名聞利養沒有放下。說放下不行,看看你佛堂裡擺設,就知道你沒放下。我們學佛要知道從哪裡去學。
多聞天王這一首偈子好,我們要常念、多念,最好能夠把它背誦,時時想著這一首偈,提高自己的警覺。一切時、一切處,順境、逆境,善緣、惡緣,只要明理你就不會動心,真正能夠做到隨緣而不攀緣。普賢菩薩教給我們,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,這兩句話好!一切都隨順,「隨緣消舊業,不再造新殃」,我們的惡就能夠斷盡,我們的善就能夠圓滿。
世尊還有一句非常重要的教誨,對我們修學有大利益,那就是在日常生活行持當中,不容許有絲毫不善夾雜,這句話重要。我們天天修善行善、念佛誦經,還有不善夾雜在裡面,所以我們的功德不能成就。從前李炳南老居士常說,我們在他會下,這一句話聽了幾千遍都不止,他用比喻說「醍醐裡頭摻著毒藥」。我們修行譬如是醍醐,我們的自私之念、貪瞋痴慢是毒藥,雖然天天在修行,裡面摻雜這個東西在裡頭,所以不能成就。這是說明為什麼古時候的人,我們看《高僧傳》、看《居士傳》、看《善女人傳》,古時候出家、在家四眾同修的修持,三年、五年他就有成就。最低的成就,煩惱輕、智慧長,福報現前,這最低的成就;高的成就,破迷開悟,生死自在,往生的時候預知時至,說走就走。多長的時間?看看傳記裡面記載的,從聞法到成就,也不過三年五載,不長。何以那個時候人做到,我們今天做不到?做不到的原因就是我們醍醐裡頭摻有毒藥,他們能夠成功,他們醍醐裡頭不摻毒藥,原因就在此地。
我們今天修行,不管用什麼功夫,摻雜著名聞利養,摻雜著是非人我、貪瞋痴慢,所以修幾十年、修一輩子都不能成就。我們要把這個事情,事實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,再不能夠夾雜。再要夾雜,那就可憐,這一生白來了,來生來世還得繼續搞六道輪迴,你說多可惜!「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」,這是佛在經上常講的,實話!我們得人身、遇佛法,好難好難,彭際清居士講「無量劫來希有難逢」。我們這一生逢到了,逢到要是不珍重、不珍惜,你說這多可惜!多少人想遇到遇不到,我們今天遇到,自己這麼輕易糟蹋掉,這不罪過嗎?
在此地特別要效法佛菩薩,「為救是等」,佛出世了。我們要效法佛菩薩,要學習佛菩薩,自己不但依教奉行,也要幫助一切有緣眾生。哪些眾生有緣?一切眾生都有緣,但是緣有勝劣不同,我們要搞清楚。第一種,緣成熟的眾生。什麼叫成熟?肯聽。一說他就相信,他就不懷疑,他就能夠依教奉行,這種眾生叫緣熟了。他決定得生淨土,他這一生永脫輪迴,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作佛了,這是根熟的,轉念頭轉得快。第二類,根沒熟的,你跟他說,他喜歡,他也能聽得懂,他做不到,這是根沒熟。第三種,沒有善根的人,沒有善根的人幫助他種善根。種善根的方法非常多,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如法修行,做一個好樣子、好榜樣,讓別人看到你行住坐臥、言語談吐就生恭敬心,你就度了他。他恭敬你,他就敬佛法,你是佛弟子,你受過佛的教育,佛的教育這麼好,這樣令人尊敬。所以我們一舉一動、起心動念不能不留意,不可以對不起佛菩薩,不可以對不起祖師大德,不可以對不起六道眾生。
沒有成熟、沒有善根的人幫他種善根,我們在家居士,出門手上拿一串念珠,都是幫人種善根的。人家一看到你,「這個人學佛的」,他阿賴耶識「佛」落下去了,幫他種個種子。新加坡這個地方天氣熱,沒有四季,只有夏天,我們穿的衣服很單薄,出門穿一件T恤,現在T恤印的佛像、印的佛的名號,「阿彌陀佛」,這穿上去很好,街上走一圈,不曉得度多少人。這都是些善巧方便,縱然自己信心不足,也度了不少人,「方便有多門,歸元無二路」。有善根而沒有成熟的,遇到,多勸他聽經,多勸他到居士林來念佛,來念佛、來聽經,到這個地方來參學。已經成熟的,幫助他往生作佛。
大慈菩薩說得好,如果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真正能夠幫助兩、三個人往生,就比你自己修行要高。高在哪裡?這兩、三個往生的人,到我自己壽命終了的時候,我的功夫還差一截,恐怕我往生不了,但是這幾個已經往生的人,會跟阿彌陀佛說,「我們到極樂世界是他幫的忙,現在他命快終了」,拉著阿彌陀佛,「我們趕快去接引他」。所以你幫助別人,往生的人愈多,你將來往生就愈有把握。為什麼?西方極樂世界的朋友多,關心的人多,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所以一定自己好好修行,還要幫助別人修行。幫助別人修行最重要的方法,那就是自己要依教奉行,要做學佛的最好榜樣。在家要做在家人的好榜樣,出家要做出家人的好榜樣,道場要做一切道場的好榜樣,這就是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