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一五九0卷) 2006/7/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12-017-1590
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賢首品第十二」,我們接著看李長者的《論》,從「自了身心本無依住」這一段看起,我們先把文念一遍。「自了身心本無依住,本無所得,一切語言分別,如空中響,應無作緣,任物成聲,本無依住,了如斯法而生信解,即無退轉」,這是講的大乘圓頓菩薩。圓頓菩薩不能說他有階級,也不能說他無階級,剋實而論,沒有階級的存在。為什麼?他們從一入門就明瞭諸法實相,雖然沒能夠證得,可是他明瞭。所以悟有兩種,一種叫解悟,一種叫證悟。譬如現在科學上,我們常常聽到量子力學裡頭所講的夸克,有沒有人見過?沒人見過,只是從理論上推演出來的。可能它存在,我們現在的科學儀器還不夠精密,無法觀察得到。這樁事情,大乘教裡面佛常講的微觀世界,佛講得好,我們在前面經文裡面都讀到過。
科學裡面講這些最小的物質,講分子、原子、電子、粒子,現在講到夸克,佛完全用一個「塵」,用這個名詞。塵有大小,大的,佛講牛毛塵,牛的毛很粗,有一粒微塵在牛毛尖端上。好比這是牛毛,我們把牛毛尖端放大,尖端上,放在這上面它不會掉,它非常穩當,可見這一粒微塵很細很小。還有比這個更小的,羊毛塵,羊毛比牛毛細得多。再細的,兔毛塵,兔毛比羊毛又細了。再小的,水塵,水有密度,但是它的密度裡面還是有空隙,在顯微鏡裡面看到。這一粒微塵在水分子空隙裡面游來游去,沒有障礙,這小。比水塵小的是金塵,就是金屬,金屬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,可是在高倍顯微鏡裡面能看到,它還是有空隙。這一粒微塵在空隙裡面通過沒有障礙,這叫金塵。比金塵更小的,才叫微塵。
佛經裡常講微塵,諸位要知道,微塵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,佛說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微塵;換句話說,諸天的天眼看不到,即使是非想非非想處天,這是二十八層天裡面最高的,他都看不到,證得阿羅漢果能看到微塵。可是比微塵更細的,有色聚極微,再細的就是極微之微,佛就講到此地,再沒有了,再細的就沒有了,就像虛空一樣。所以極微之微也叫做鄰虛塵,跟虛空做了鄰居,不能再分。現在科學裡面講的夸克是不是這個東西?我們就不得而知了。極微之微,在大乘教裡面,法身菩薩才能見到,阿羅漢見不到。可是更妙的,妙在哪裡?極微之微,那麼小的一個物質(它是物質,物質最小的單位),那裡面有世界,那個世界跟我們外面世界一樣大。這是《華嚴》上給我們講的大小不二,就是在法性裡面沒有大小、沒有前後、沒有生滅,這是講到事實真相。
微塵裡面的世界誰能進去?佛在《華嚴》上告訴我們,普賢菩薩能入微塵法界。微塵法界裡面還有微塵,那個微塵裡頭依舊有法界,重重無盡!現在科學沒說到,跟《華嚴經》一比,現代科學家真的才講到《華嚴》的皮毛,《華嚴》的精髓他沒講到。這是什麼一樁事情?是法性,法性本來就是這樣的,法爾如是,本來就是這樣的。佛法所求的沒有別的,回歸法性,一切法從法性生,一切法還回歸法性。這就是禪宗裡面講的「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」,確實是一門大學問。
所以大乘圓教,當然我們現在在修證功夫上來說,我們連初信位都沒達到,但是我們在《華嚴經》裡面確實得到不少的知識。雖然不是我們親證的境界,但是我們相信那不是神話,諸佛如來他們親證。佛告訴我們,我們有沒有分?佛說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。這個話說得很明白,佛跟法身菩薩何以能證得?就是他們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,所以證得,諸法實相就在他面前。我們在講席裡常常跟諸位報告,心跟法性融成一體,物質的身體(肉身)跟法界融為一體,跟法界融為一體就是法身。十信菩薩再上去就成佛了,所以在將證未證之前,現在這個經是在這個境界裡頭,將要證還沒有證,在這個邊緣的狀況之下,自了身心本無依住,這是我們能夠肯定的。
我們今天能夠明瞭是屬於解悟,為什麼?分別、執著沒放下,換句話說,我們今天是有依有住,有依靠、有住,我們今天是有所得。這是什麼境界?夢幻泡影,《金剛經》上講得好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。永嘉大師《證道歌》上說得非常明白,「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」;換句話說,六道是夢,十法界也是夢。夢裡面,夢就是迷,迷了自性才有十法界、才有六道輪迴;覺悟之後沒有了,覺悟之後就知道本無依住。為什麼本無依住?這一切法不是真的。
法相宗《百法明門》給我們很好的啟示,你看它前面,這一百法,天親菩薩把《瑜伽師地論》六百六十法歸納為百法,讓初學方便。前面九十四法叫有為法,有為法就不是真的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。有為法裡面包括什麼?包括我們現在科學裡面講的時間、空間,空間的維次都是屬於有為法。有為法裡面有依有住,有得有失,但是這些有為法不是真的,夢裡面有得有失,醒過來知道哪有得失?如果了解事實真相,頭一個好處,你的得失心沒有了;得失心沒有了,你的煩惱就去掉一大半。世間人煩惱從哪來的?患得患失,就從這兒來的。你知道一切法不可得,包括這個身體,這是我們講了多少遍,你連身體都得不到。這個幻相剎那生滅,念念不住,身體都得不到,何況身外之物?這樣你才能真的放下。放下對一切人事物的執著,你就證阿羅漢果,你就證得正覺;再放下分別,你就證得正等正覺,那是菩薩;最後再能把妄想放下,你就成佛了。
世間人在六道裡頭、在十法界裡面,生生世世,外國人講學習,你的功課沒做完。功課沒做完你的壽命到了,身體衰老了,不好使用了,換個身體再來六道裡面輪迴。為什麼?學習。學習有學對了、有學錯了,學對了往上提升。就跟念書一樣,我念三年級,功課很好,明年升四年級;三年級念得不好,考試都不及格,明年降級降到二年級。諸位想想這個比喻你就能明瞭,你就知道一切眾生在這個世間捨身受身是幹什麼?統統在學習。明白這個道理,要好好的學習,一定要在這一生當中把自己功課做好,把自己功課做完。能做得完嗎?能,淨宗法門可以做完,除這個法門之外,其他的功課多,你一生肯定做不完,做不完來生再來。
你看看佛在大經裡面告訴我們,小乘須陀洹不錯了,八十八品見惑斷盡,證須陀洹果,須陀洹就是聖人。但是他功夫不夠,就是說見思煩惱沒有斷盡,見思煩惱變現出六道輪迴,這個沒有斷盡,你出不了六道。那得要學,學什麼?學把它斷掉。我們從總的綱領上來講,須陀洹已經學會放下身見,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,放下邊見,邊見就是對立。我們常講的,修行從哪裡修起?從我們自心深處,將對於一切人事物對立的念頭要放下,要把它化解掉,永遠不會再跟任何人、任何事、任何物對立。對立放下,邊見就沒有了,邊是二邊,現在科學講的相對論,相對沒有了。這個話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不容易。這個條件才能證須陀洹果,在我們這個經裡面就是初信位的菩薩。初信位的菩薩在斷煩惱的功夫跟小乘須陀洹相等,智慧不一樣,智慧比小乘高得太多,小乘人望塵莫及,這我們在《華嚴》上讀到的。
看破是破所知障,放下是破煩惱障。我初學佛的時候老師教我看破、放下,看破幫助放下,放下幫助看破,從初發心到如來地,祕訣就是這個。看破之後,最重要的趕緊放下,把對於宇宙人生的一些錯誤觀念放下,然後再學著把錯誤的思想放下。錯誤思想是什麼?自性裡面沒有貪欲,我們今天貪欲要放下,這就是我們的功課。貪欲的對象無量無邊,樣樣都要放下,為什麼?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名是假的,利也是假的,財也是假的,色也是假的,沒有一樣不是假的,自性清淨心裡面沒有這些東西。
自性清淨心是平等的,自性是和睦的,具足無量的德行,所以德行是自己自性本來具足的。現在我們迷失了自性,起心動念、所作所為都是自性的反面。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要把它回歸,還原回歸到正面,這就對了。你修學就沒有錯誤,你的境界逐漸要向上提升,你不會向下墜落;所以學錯了就往下墮落,學對了就往上提升。課程太多了,無量無邊。外國有些科學家知道這個事情,生生世世學習沒有止境的。可是佛法裡面有止境,不是沒有止境,到什麼時候是止境?究竟圓滿的佛果,佛經上稱為無上正等正覺,那就畢業了。
不過畢業之後的工作,你要做的事確實是沒有止境的,那是什麼事?幫助十法界無量無邊的眾生,幫助他們覺悟,幫助他們放下。在佛法稱之為乘願再來,度化眾生,度化就是教化眾生,這個工作沒有止境的。眾生有感,菩薩就有應,感應道交,決定沒有一次錯誤的,這是所謂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。所以首先要自己明瞭,身心本無依住,這樁事情前面講得很多,後面經文裡面還會有細講,確實無依無住。剎那生滅,真相要曉得,本無所得,這兩句話比什麼都重要。你要認為你有得,包括這個身,這都是錯誤的觀念;錯誤的觀念就是無明,就是迷惑。無明在哪裡?這就是!你怎麼還執著這個身有所得、有依住?這就錯了。
了解之後,隨緣,佛菩薩隨緣,諸佛菩薩在十法界示現隨緣。就像楞嚴會上所講的,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,「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」,這就是無依住,就是不可得。我們凡夫雖然迷,雖迷了,可是事實是一樣的,我們也是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。這個聖凡沒有差別的,一個是知道,一個是不知道,知道是覺悟,不知道是迷惑。知道,在一切境界裡面不生煩惱,只生智慧,就像惠能大師給五祖所說的,弟子心中常生智慧。為什麼?他不迷,念念覺而不迷,我們的麻煩是念念迷而不覺,錯在這個地方。迷而不覺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叫造業。業有善惡,善業是六道輪迴的三善道,惡業是惡道裡面的三惡道,總出不了六道輪迴,所以一定要覺悟!諸佛菩薩應化到世間來幹什麼?來教導我們,幫助我們破迷開悟,然後他真正才能夠離苦得樂。苦是什麼?六道苦,十法界苦。聽佛的教誨,依照佛教給我們這些功課好好去做,確實你就能超越六道。超越六道在佛法裡面講,小學畢業,超越十法界這是大學畢業。
所以一定要把佛教的本質認識清楚,它是教育,不是宗教。我們稱佛為老師,我們稱本師釋迦牟尼佛,自稱為弟子,宗教裡頭沒有師生關係的,師生關係是教育。教育裡面是平等的,你看大乘經上常講,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既有佛性,皆當作佛。宗教裡面不可以這樣說,宗教裡上帝只有一個,不能說一切眾生各個都要作上帝,那還得了嗎?佛教裡面是容許一切眾生個個成佛。菩薩是佛的學生,阿羅漢也是佛的學生,我們也是佛的學生。菩薩、羅漢是我們的學長,是佛陀前期的學生,他們的班級比我們高,我們這是剛剛入學。一入學就把這個道理傳授給我們,這是我們一生,或者是生生世世學習的總方向、總目標。
古時候,不要認為小朋友年紀小不懂事,只要他入學,頭一天就會把教學的宗旨、方向、目標教給他。在中國,你看儒家教學,《三字經》,初學的課本,頭一句話,「人之初,性本善;性相近,習相遠;苟不教,性乃遷;教之道,貴以專」,這是儒家教學終極的目標、方向,都傳授了。佛法亦復如是,你看一進門來,把三皈依傳給你,三皈依就是《三字經》上前面這一句,三皈是覺正淨,這就是性本善。善是什麼?性本覺;性本正,正知正見,沒有偏邪;性本淨,清淨沒有染污。佛講得更清楚,儒只講一個字,性本善,佛講性本覺、本正、本淨,覺正淨就是善,講得詳細。讓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總是想到盡量接近覺正淨,盡量不要去違反覺正淨,這叫真正的皈依。現在許多人都受了皈依,懂不懂?不懂,既不懂,當然你就做不到,所以你在生活當中起心動念還是迷邪染,你不是覺正淨。什麼原因?就是你還沒有真正了解「身心本無依住,本無所得」,這跟《金剛經》裡面講的,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是一個意思。
這兩句是總說,下面是別說,「一切語言分別,如空中響」,覺悟的人是如此。也就是說你的身、你的心,我們今天講的心是妄心,就是你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這個說法諸位就容易懂了。此地講一切語言分別,就是我們講的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。覺悟如空中響,響是什麼?回音,我們在山谷大叫一聲,聽到回音就回來了。回音不是真的,幾個人曉得?所以《金剛經》上講「如夢幻泡影」,這個地方的如空中響,跟《金剛經》上句子是一樣的意思。
「應無作緣,任物成聲」,這是說響(回音),回音不需要任何造作、助緣,不需要,任物,任是任憑;用佛學的名詞講,「法爾如是」,在現前科學物理裡面來講叫反應。我們的音聲這個地方發出去,那個地方山谷這音不能再往前面去,它有回音過來,反射過來,這叫任物成聲,本無依住,它無依無住。這是個淺顯的比喻,比喻什麼?比喻感應。自己的感應,善因感善果,惡因感惡報,染因感穢土,淨因感淨土,就好比任物成聲,本無依住。
「了如斯法而生信解」,了是明瞭,通達明瞭,大乘教裡面講的諸法實相,講一切法的真相。你從這個地方生起信心,生起智慧,解就是智慧,你理解了,你明白了,你在這個地方建立信心,當然就不會退轉了。為什麼?這是從諸法實相裡面生信心的,不是像前面講三乘,三乘你是有依有住生信心,那個會退,這樣生信心不退。可是這樣的經比三乘經深,三乘經容易懂,這個很不好懂。我們如何也能夠理解?那是我們從三乘薰習上來的,就好比這個教科書是大學的課本,大學教材,我們一般人很不容易理解,可是我們如果從小學、從中學、高中一直念上來,就不難了。這就是說明佛法講求自利,而且佛是不同意學生躐等,你一定要按照次第來學習,就是《佛藏經》裡面所說的,「不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」。你不按照順序來學習,釋迦牟尼佛不承認你是他的學生;你要做他的學生,你要聽話,要依次第來學習,很重要!我們學到這部經,諸位要曉得,前面我們已經學了四十八年,不是一開頭就能夠契入的。這是說大乘菩薩為什麼他不退轉,道理在此地。
我們今天要學的,學了之後一定要得受用,不得受用你學這個幹什麼!所學非所用,浪費時間,浪費精力,這是錯誤的。一定要依照我們自己現前的程度,現前生活所需要的學習,學以致用,真得受用,然後不斷向上提升,這就對了。今天諸位都知道,在家出家學佛,縱然是教理上通達,講經說法,著作等身,可是怎麼樣?煩惱習氣沒斷,還有貪瞋痴慢,還有是非人我,不得受用。這就是從前李老師教導我們,這在佛法裡頭是什麼?這在佛法叫佛學,他所搞的是佛學,把佛教當作一門學問來研究。老師教導我們的是學佛,諸位要知道,學佛跟佛學是兩樁事,不是一樁事。學佛要成佛,我要跟釋迦牟尼佛一樣,這叫學佛,學佛是成就自己的。必然的過程,先成阿羅漢,再成菩薩,最後再成佛,就像讀書一樣,先小學,小學畢業是阿羅漢,中學畢業是辟支佛,大學畢業是菩薩,博士班畢業就成佛了,你得慢慢向上提升。決定不可能小學、中學、大學不念,你就念博士班去了,沒這個道理。所以佛不承認。要按部就班,循序漸進,這就對了。
今天學習不得受用的原因,我們多次報告,為什麼不怕重複?因為諸位沒做到,你做到了,他還沒做到,不能不重複。從哪裡做起?從根本戒做起。諸位要記住,佛法的教學,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,戒定慧叫三無漏學。佛教人什麼?佛就教這三樣東西,戒定慧。在中國翻譯的佛教經典,我們稱為《大藏經》,《大藏經》裡面就是這三個部分,經藏、律藏、論藏;律藏是戒律,經藏是講定,論藏是講智慧。戒律裡面是倫理、是道德,偏重在倫理;經藏裡面也是倫理、道德、智慧,偏重在道德;論藏裡面還是有倫理、道德。我還加了一個東西在裡面,佛說得簡單,我們現在要多加一點,諸位才搞得清楚,是什麼?因果、智慧,所以我現在講這個東西,介紹的時候我加了兩個進去,後面加個科學,佛經裡頭有高深的科學。
所以佛教給我們是什麼?倫理、道德、因果、智慧、科學,每部經論、每堂課都不離開這五樣東西,但是有偏重。所以經律論,經裡面有律、有論,論裡頭有經、有律,戒律裡面也有經、也有論,嚴格的講,分不開。再跟諸位講,任何一部經裡面都有倫理、都有道德、都有因果、都有智慧、都有科學。古人把它分做三分,是這部經裡面哪一類的東西講的多。定講的多,把它歸納為經藏,智慧講的多,歸納為論藏,倫理道德講的多,歸納為律藏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
從什麼地方學起?從基本的學起。基本諸位都知道,佛家的基礎,入佛門一定要修的,是什麼?十善業道,一定要學。現在我們出家在家,十善業道做不到,為什麼?沒有學小乘。中國佛教唐朝中葉以後不學小乘了,用儒跟道代替。我們今天儒也不學,道也不學,小乘也不學,一入佛門就要學大乘,所以縱然很精進、很勤奮,學到老都學不成。像蓋房子一樣,怎麼蓋都蓋不起來,原因在哪裡?沒有打地基。儒釋道的根基你一定要清楚,這三個根基我們統統都要具足,那你叫根深蒂固,無論學哪個法門,你肯定有成就。
儒家的根是《弟子規》,道家的根是《太上感應篇》,佛法的根是《十善業道》,古人的修學,首先紮這三個根。現在我們要想在佛法裡面真正得力,你們要不能在這三個根上下功夫,就難了。這三個根要多長的時間完成?一年,不能超過一年,準能成就。你不從這上做,要想成就非常困難,幾乎是不可能。我勸同學們首先學《弟子規》,三個月落實,然後再學《太上感應篇》,也是三個月,再用三個月學《了凡四訓》、學《俞淨意公遇灶神記》,這是屬於因果教育,最後的三個月學《十善業道經》,一年完成。
你要是真正肯幹,認真努力,勇猛精進,一年當中把這個根基紮下去。你要是修淨土法門,念佛決定往生;你要研經,研經最好是一部,不要搞太多,用十年的工夫專攻一部,你就是這一部經的專家。現在講專家,我們佛法講通家,怎麼叫通?一部經通了一切經就通了。你要學多,學多就雜了、亂了,精神意志不能集中,不能得定,你怎麼學也不會通。通只能專一,專一就通,不專就不通。一定的道理!這樣修學決定不退轉,你會得到法喜充滿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休息幾分鐘。
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接著看下面的論文,「有所依法而發心者,放卻所得所依著處,即有退轉」,這一句是講有退轉的。實在說佛門裡面發心的人多,成就的人少,什麼原因?退的多!退心的人太多,不退的人太少了。我們從長者這篇開示就能體會得到為什麼會退心,我們就明白了,知道這個事實真相,也就不會見怪了。凡是有所依法而發心者,退的人就很多,譬如我們舉個普通的例子,許多人到佛門裡面來學佛,為的是什麼?十之八九為升官、為發財、為保平安,為這個來的。求佛,佛不靈,自然就退心,這是什麼?有所依法而來的。
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那得有個理在,你不懂這個理,盲目把佛菩薩當作神明來看待。以為你求他,他就會保佑你,錯了,這是迷信!泥塑木雕彩畫的佛像、菩薩像怎麼能保佑人?諺語常講「泥菩薩過河,自身難保」,怎麼能保佑你?在理上講不通。你求他,你想求發財,果然今年你發財了,那是你命裡有的,剛剛好碰上。如果你再去做個統計,如果說一百個求發財的,只有一個發了財,其餘九十九個都不靈,那你就應當要覺悟。他發財絕對不是佛菩薩有偏心,保佑他,不保佑你,哪有這種道理?
為什麼又說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?真的,不是假的。這句話我初學佛的時候,沒出家,老師告訴我的,那時候我的生活非常困苦。章嘉大師教我,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,求財富得財富,求智慧得智慧,求兒女得兒女。然後告訴我,這裡頭有道理、有方法,如理如法的求,自然就有感應。如果你不懂道理,不知道方法,盲目的求,沒有感應!道理是什麼?道理是因果,你想求財富、聰明、健康長壽,這是果報,果必有因,佛教你去修因。你真的修因,你將來一定有收穫。好比農夫種植一樣,種瓜一定得瓜,種豆一定得豆,它有收成;你不去種,求佛菩薩賜給你,沒這個道理,你這個念頭全錯了。佛法裡面教給我們,財富從哪裡來?從財布施來。所以佛法講捨得,這是佛學的名詞,捨財得財,捨法得聰明智慧,捨無畏得健康長壽,佛教你認真去幹。第一個你要相信,你真能捨,後頭就有得,捨得,捨是因,得是果報。
我們看佛門的大德,在近代,給我們做最好的示範,印光大師。印光大師接受別人的供養,自己沒有用一分錢是來自利,沒有,這些供養沒有改善他的生活。吃的跟常住大眾一樣,穿的這一身衣服,幾十年沒有添一件新衣服。那些供養哪裡去了?他老人家辦了個弘化社,在蘇州報國寺,就是佛經流通處。用這個來做資金,印經書、善書,到處布施。這裡頭就有財布施,又有法布施,又有無畏布施,三種布施具足。所以他得到的福報,財富愈施愈多,聰明智慧年年增長,煩惱輕,智慧長,健康長壽。如理如法!這是佛教的。佛決定沒有教導你在佛門裡面供養多少金銀財寶,將來你會發財,沒有,你查遍《大藏經》,佛沒有這個講法。這個道理要懂!
所以捨得,這兩個字裡頭有兩重意思,第一個是你布施,你後面一定有果報。果報得到之後不必享受,再拿去施,捨得,得了以後再施,愈施愈多,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。你說這個事情多好,這是人生第一個樂事。所以,他有所依法的,到佛門裡面來拜佛,無非是求升官發財,求健康長壽,那是有命,你沒有那個命得不到。得不到怎麼樣?退心,退心的多!有少數不退心的,那是什麼原因?並不是他覺悟了,是他學佛沒有中斷。讀經、研究經教,或者是聽經,跟一些同學們經常切磋琢磨,研究討論,這個不容易退心。這要有緣分,我們今天講機會,不是人人都有的。
我自己這一生,這個緣遇到了。年輕的時候遇到李老師,正好李老師那時候開班教學,教學生講經,教學生講演,我去參加這個班。這個班只辦了兩年,可是我們同學們在一起學習十年,十年如一日。每個星期聽老師講經一次,聽老師講傳統的國學一次,我們同學們聽完之後複講,在一起研究討論,推選一個人來複講。一個星期一次,十年沒有間斷。諸位同學們有很多認識台中徐醒民居士、周家麟居士,這都是我們的同參道友。我們人並不多,總共只有七個人,七個人維持十年不中斷。所以老師是指路,同學是結伴旅遊,彼此互相照顧,非常重要。沒有同學就孤陋寡聞,那怎麼能成就?所以師、友都不能缺少。
道友是要去交結,你不跟人家往來,你不接觸,怎麼能稱為同參道友?常常往來,常常接觸。每個星期定一天,我們在台中是星期四,每個星期四我們七個人在台中蓮社聚會。這個緣不容易!這個緣是自己創造出來的,老師沒有指定,老師只是開班教學,你們自己複習是你個人的事情。我們個人複習,還邀幾個志同道合的,我們每星期在一起做個總複習。凡事持之有恆才能成就。學了之後,最重要的要解,真正明白了;解了以後要行,落實在生活,落實在工作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,所學有所用,就用上了。這時候你才真正體會到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」,佛家講的「法喜充滿」,否則的話沒有法喜,這個不能夠不知道。這一段就是講出你所依處的,你著了相,你依靠的不能兌現,你自然會退心,怎麼?佛不靈,真的,他把佛當作宗教,他不知道佛是教育。
下面引《起信論》裡一段話說,「是故起信論云」,這是馬鳴菩薩的著作,「證發心者,多住退位」。為什麼?「為有所得可證故」,這就是心裡有所希求。有得有失,得到很歡喜,得不到他就退心,這一類的就是屬於證發心。在佛門裡面非常普遍,確實十之八九,現在可以說一百個人裡面,九十九個屬於這種,難得有一個真心學佛。他不是希求名聞利養,不是求升官發財,求什麼?求覺悟。釋迦牟尼佛為我們所示現的是求覺悟,是求對宇宙人生真相有所明瞭。所以他不退心,人家是做學問。對自己提升道德,不斷的降低欲望,欲望不是增長,是在降低。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,降低到最低的水平,就是人生活在世間最低的物質生活所需要,三衣一缽,你才得身心自在!放下之後心定了。你為什麼心不定?你放不下的東西太多了。自私自利沒放下,名聞利養沒放下,五欲六塵沒放下,貪瞋痴慢沒放下;換句話說,你在菩提道上寸步難行。這是說什麼?這是進步,沒有辦法進步,不進則退,這你不能不知道!
下面說「是故乘此不思議乘,一切智無依住乘發菩提心,一往不退」。上面這個「乘」應該念去聲,當作動詞來講,下面這是車,車乘,當名詞來講。這個不思議是大乘,是一乘,《華嚴經》是一乘,比大乘還殊勝!這個法門叫「一切智無依住乘」,你今天從這個地方學習入門,一下手你就懂得一切法不可思議。思是思惟、是研究,議是議論、是討論。諸法的真相如果一落到研究討論,它就變質,事實真相你完全無法領會。為什麼?你思就是分別,議論就是執著。一切諸法從哪裡來的?佛在大經上講得很多,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心就是法性,識是心性在迷的狀況,不覺。
大乘教裡面常講「一念不覺,而有無明」,不覺是什麼?不覺就是思議,思議就不覺,不思議就覺了。所以諸法的真實相你不能用想像,你想像不到的。佛門裡面有句諺語說「開口便錯,動念即乖」,這是宗門裡頭,禪宗裡頭常用的。決定不許你起心動念,為什麼?你心是定的,心是定就照見;我們起心動念是分別見、執著見,分別見、執著見就見不到真相。就好像心像一盆水一樣,這個水你在裡面攪動,它就起了波浪。波浪照外面的現象,也能照,照得支離破碎。怎樣才能起作用?要讓它定下來,定下來的時候你就不要動它,慢慢讓它定,定下來之後它就起作用,叫照見。所以不可以講思見,不可以;照見裡面就是它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這叫照見。
功夫有三層,上中下。下等的功夫,執著斷了,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,我們通常講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決定沒有執著。這個時候你這個心起了作用,起照見作用。見的範圍不大,在我們凡夫境界裡面講也不小,它的範圍是什麼?六道輪迴,六道輪迴他看到了。也就是科學裡面講的空間維次突破了,因為他的定功不深,只是把執著破掉,所以空間維次破掉一部分,六道裡面破掉了;六道之外的,他見不到,六道之內的他見到,阿羅漢。菩薩把分別也斷掉了,比阿羅漢高,不但不執著,分別也沒有了。他的範圍,這大乘教裡面講的,也有功夫淺深不等,功夫最淺的,能見三千大千世界;換句話說,他能見到十法界,這是菩薩。如果是佛,再往上,妄想斷掉了,妄想是起心動念,起心動念沒有了,他能夠見到遍法界虛空界。
所以不能思、不能議,一思一議就落在意識裡頭去了,意識是妄心,妄心裡頭有思有議,真心裡頭沒有。你要想見宇宙的真相,要用真心,不能用妄心,妄心永遠見不到真相。妄心只能見虛妄相,六道是虛妄相,十法界是虛妄相,這個道理要懂。不思議就是定,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是自性本定,也就是說你的真心本來是這樣的。現在你的真心失掉了,你所用的是妄心,妄心是生滅心。生滅心就是有妄念,前念滅後念生,念頭不住,連晚上睡覺還會作夢。夢也是妄心,人是睡覺休息了,意識沒有中止,它還在起作用。可是有定功的人,不但在睡眠的時候沒有夢境,就是清醒的時候,我們講六根對外面六塵境界,他也沒有執著,他也沒有分別,定中。大乘經裡面所講的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」,行住坐臥都是定的。
所以禪定,諸位不要誤會一定是盤腿面壁,那叫做入定,那你就錯了。盤腿入定是初學人所修的定,定修成了不要盤腿。《金剛經》上講的禪定的意思,佛教須菩提的,什麼是禪定?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這叫禪定。我們換句話來說,大家好懂,「不取於相」就是外面不著相;眼見色不著色相,耳聞聲不著聲相,清清楚楚,絕不執著。古人講用心像一面鏡子一樣,你看鏡子照外面清不清楚?一個都不漏,照得清清楚楚,鏡子有沒有執著?沒有;鏡子有沒有分別?沒有;鏡子有沒有妄想?沒有。所以菩薩、羅漢、諸佛用心就像鏡子一樣。
我們凡夫不行,凡夫用心的時候著相,著相就是落印象。凡夫用心真的就像照相機底片一樣,照一個,落個相進去,照一個,又落進去,裡面是一塌糊塗。佛菩薩用心如鏡,你從這個裡面去體會,照得清楚,聽得清楚,接觸得清楚,絕不落印象,這個功夫難。這個功夫成就了,那叫大定成就,那你就無有不定時,行住坐臥統統在定中;換句話說,你不會受外面境界干擾。順境你決不會生貪戀,逆境決不會生瞋恚,你在境界當中時時刻刻都保持著清淨心、平等心。清淨平等生智慧,不生煩惱,這叫不思議乘,這叫一切智無依住乘。大心凡夫依這個來發菩提心,所以一往不退,跟一般人發心不一樣。
再看底下文,「若有退者,只為信心不成故,於佛教法,及如來所乘,有所得故,有取捨故,未成信故,不入信流」。這幾句話說,學教的,在家出家學佛的,不是為名聞利養,真正想在佛法裡面斷煩惱、長智慧,開悟證果。這些話佛教初學常說,但是要知道,這是教初學的方便說,三乘法。你看佛在《法華經》上就講,「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」,二是二乘,大乘、小乘,三是三乘,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菩薩乘,無二亦無三,「除佛方便說」。由此可知,二乘跟三乘是佛的方便說,不是真實說。真實說是一乘法,一乘法是不思議乘,一乘法是一切智無依住乘。
三乘教裡面,有進有退,為什麼會有退?信心不成,信心不成就他會動搖。為什麼會動搖?他煩惱很重,他有懷疑,這就是根本煩惱裡面,根本煩惱六個: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惡見。不是講別的,是對於如來所說一乘法懷疑,障礙信心,所以這是嚴重的煩惱。「及如來所乘」,如來所乘這是一乘法,「有所得故,有取捨故」。不要說在一乘裡面無所得、無取捨,世尊當年在世,用的時間最多是《般若經》,《般若》講了二十二年。諸位想想,他老人家在世,一生講經教學四十九年,《般若經》居然佔了二十二年。用我們現在的話,釋迦牟尼佛教人,主要的功課就是般若,佔的時間幾乎是一半。
二十二年說什麼?總結起來,不外乎「一切法無所有、畢竟空、不可得」。本無所得,你一定要有個得,這個得就是個錯誤觀念。你看在《百法》裡面,二十四個不相應,第一個就是得。不相應就是全是假的,用現在的話來說,是抽象的概念,決定不是事實。空間、時間也是抽象概念,也不是事實,二十四個不相應裡面的。你怎麼可以有這種錯誤觀念?你能把這個錯誤觀念捨掉,你就明瞭了,那你真的就得到了。所以有得的心,障礙你得到,必須要把這個捨掉。開始我們學佛有取有捨,我們取善捨惡,取淨捨染,這是什麼?三乘裡頭有,一乘裡頭沒有,一乘要有取捨就落到三乘,永遠也提升不上去。
所以六祖惠能大師,很年輕,二十四歲,賣柴。聽人家念《金剛經》,聽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好像覺悟了。這是什麼原因?肯定是他對於名利看得淡,是非人我看得淡,五欲六塵、貪瞋痴慢很淡薄,一聽就有感動,就有領悟。到黃梅住了八個月,五祖派他到碓房去做工,舂米破柴,幹活。八個月他沒有進過禪堂,也沒有進過講堂,只是在廚房裡面幹這些粗活。聽到神秀大師作偈,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台,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」,他一聽,沒有見道,為什麼沒有見道?有所得故,有取捨故。
神秀跟五祖多年,是五祖手下的大弟子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沒有放下。他把那個偈子改了一改,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。你們想想,他那個偈子跟這個,無所得,無有取捨。所以五祖把衣缽傳給他有道理,沒傳給神秀。神秀也很難得,始終鍥而不捨,五祖把衣缽傳給惠能,神秀心裡很服。人家真捨乾淨了,自己雖然捨,沒捨乾淨,差別就在此地。我們可以說,長者在此地講,「未成信故,不入信流」,這是圓教。
下面這段開示也非常重要,「又此經云」,這是《華嚴經》,《華嚴經》說「設有菩薩,經無量百千那由他劫,行六波羅蜜,具六神通,由未聞此大方廣佛華嚴經,猶名假名菩薩,不真菩薩,設復聞時,不信不入,具如經說」,可見得這個法門真難!這個話是佛說的,假設有個菩薩,實在講這真有,而且很多。這個菩薩是哪裡的?十法界裡面的菩薩法界、佛法界,十法界這兩道的。菩薩,真的是經無量百千那由他劫,這是講時間之長,不是假的,他們在修六度、修四攝,顯六神通。六神通裡面有漏盡通,這個漏盡通等於阿羅漢跟辟支佛,比阿羅漢、辟支佛功夫還要高。可是怎樣?沒有聽過《華嚴經》,沒有學過《華嚴經》,《華嚴》是一門功課,他沒修學這門功課。諸佛如來怎麼看他們?假名菩薩,不是真菩薩。為什麼是假名菩薩,不是真菩薩?假設有這個機會,他聽到《華嚴經》,聽了怎麼樣?不相信,不能契入,這經裡面說得很多。為什麼不相信?為什麼不能契入?妄想、分別沒放下!
十法界裡面的菩薩修什麼?就是在修放下分別,還有妄想,妄想是起心動念,十法界裡面的佛、菩薩都學習這門功課。沒有緣聽到《華嚴》,不知道諸法真相,像馬鳴菩薩《起信論》裡面所說,「離言說相」。這個離是什麼?不是說不聽,不聽那就不行,你開不了悟,要聽,雖聽不要執著言語,不要去分別言語,那就對了。「離名字相」,名詞術語要不要?不能不要。怎樣不著?就是不去執著它,不去分別它,這就對了。後面還有一句,「離心緣相」,心緣是妄想,你聽了之後,不要去想它是什麼意思,為什麼?愈想愈錯。佛所講的話是從心性裡頭流出來的,我們今天接受,我們是從意識心裡面接受,哪裡能懂得他的真實義?我們一分別就錯了,一執著就錯了,一打妄想就錯了。怎樣才不錯?那就是我們要用無分別心、無執著心、無妄想心來接受。
接受當然最初不懂,沒有關係,永遠保持這個心,一遍一遍薰修,會有一天豁然大悟,開悟了!這些菩薩為什麼他不能開悟?他那妄想、分別用成習慣,聽了之後就研究,就要琢磨這個話什麼意思,全部都落到意識裡頭去;換句話說,自己用妄心,用妄心接受如來的大法,如來所說的法也變成方便說,不是真實說。如果你要是離妄想分別執著,如來的方便說,你接觸到,全是真實;法沒有方便、真實,人有方便、真實。如來、法身菩薩是真實,我們凡夫不是真實,這個不能不懂得。你稍稍有一點契入,你才曉得大乘教的法味,其味無窮。常常讀誦,常常學習,盡可能的把你所學的落實在生活,落實在工作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,常生智慧,不生煩惱,其樂無窮,常生歡喜心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