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四一五卷)  2001/5/14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415

  請看「世主妙嚴品」,主方神長行,第四句:

  【周行不礙主方神,得普現一切處不唐勞解脫門。】

  清涼大師註解,「普現說法,聞必惑滅,故不唐勞。」唐是古時候講的唐捐,用現在話的意思就是空過、白費,你這種辛苦辛勞白費了,我們今天講浪費精力、浪費時間,這是唐勞的意思。不唐勞就是你沒有白費,你這種辛苦是值得的、有代價的,並沒有白費;那個勞是勞累辛苦。『普現』,現的意思是雙關語,現身說法。菩薩在一切處、一切時為眾生現身說法,《行願品》裡面講「無有疲厭」;我們世間人看到他非常辛苦、非常勞累,但是在他自己以這個為樂。也就是說,菩薩應化在世間,他知道他為什麼來的,我們現在人講他有他生活的目的、有他生活的意義:完全是為眾生,不是為自己。迷悟的差別,也就是菩薩跟眾生的差別在哪裡?眾生是念念沒有把自己忘掉,一切時、一切處總會為自己著想,起心動念都是自己;雖然想到別人,也不會把自己忘掉,這是跟佛菩薩不一樣的地方。佛菩薩只為眾生,絕對沒有想到自己。眾生跟佛菩薩差別就在此,可以說除這一點之外,在形相上毫無差別。世尊當年在世,跟我們一樣生活,一樣穿衣吃飯,一樣工作,所以在形跡上,我們找不到差別的所在;實質上的差別,佛菩薩為眾生,世間人雖為眾生,也沒有忘掉自己,佛菩薩真正是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。不但相沒有,念頭都沒有。《金剛經》後半部講無四見,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那個「見」是念頭,念頭都沒有,這才叫「應化」。

  菩薩的德號「周行不礙」,周是周遍,行就是教化眾生,不礙就是《華嚴經》上講的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,入不二法門,入無障礙的境界。凡夫動輒有礙,礙從哪裡來的?這障礙從妄想來的,從分別來的,從執著來的。只要你妄想分別執著還沒有放下,你決定有障礙,你的障礙決定不能夠破除,無論你用什麼方法,你沒有辦法破除障礙。什麼原因?你要曉得障礙從哪裡來的,障礙就是從妄想分別執著來的,因此有妄想分別執著就破不了障礙。用什麼方法把障礙突破?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障礙就沒有了。所以眾生修行修得好辛苦,斷煩惱用什麼方法斷煩惱?用煩惱去斷煩惱,這哪能斷得掉?用分別去斷分別,用妄想去斷妄想,所以無量劫到今天就收不到效果。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,這個搞法叫不乾不淨,他能產生最大的效果,離三惡道生三善道,這是最大的效果,出不了六道輪迴。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?執著來的,執著是第一個因素,分別、妄想是第二個因素、第三個因素。我們今天執著斷惡修善,這個一般凡夫懂,要你分別要你執著什麼是善、什麼是惡,你認真去斷惡修善,果報來生是人天福報。你要問為什麼?因為你分別妄想沒有離開,這是對中下根性人說法。為什麼?說高了他不懂,說離妄想分別執著他做不到,這是不得已為他說下等法。

  這就是佛法裡頭常講的觀機說法,你是什麼樣的根性,給你說什麼法門,你懂了,依教修行,對你肯定有好處,不墮三惡道生三善道也是好處。這是一般六道眾生個個希求的,佛菩薩也能滿足他的願望。比這一種根機更高一點的人,他知道六道縱然生天,天福享盡還是要墮落。為什麼?阿賴耶識裡面無量劫含藏著惡因種子,這個東西並沒有消滅,所以福報享盡了,這些惡的種子它又起作用,又起現行,果報還自受,經上講得好,「假使百千劫,因緣會遇時,果報還自受」。佛在經上老老實實告訴我們,六道凡夫肯定在三惡道的時間長,在三善道的時間短,縱然生到非想非非想天,壽命八萬大劫,要比起惡道,八萬大劫的時間還是很短暫的;墮在阿鼻地獄,真正是千萬億劫,不是八萬大劫,這個事實真相我們怎麼會知道?佛給我們講,我們聽了也不能接受,認為什麼?佛是嚇唬我們,佛是用這個話來勉勵我們,勸我們斷惡修善,這是佛用的一種手段,不是事實。我們凡夫對佛說法用這種態度,而不知道佛說法絕不使用任何手段,要用手段對付人,這是凡夫,決定不是佛菩薩。

  佛菩薩,《金剛般若經》上講,「如來是真語者、實語者、如語者。」你們想想這個話,「真」就不假,「實」則不虛,「如」完全跟事實相應,佛沒有加添一點,也沒有減少一點,事實怎樣,佛就怎樣說,這叫如語,佛哪裡會打妄語?怎麼可能對一切眾生還用手段?這個手段縱然是善意的,佛也不會用,佛字字句句老老實實勸人,我們要明白,要能體會得佛對我們恩德有多大;你能體會得,你才知恩報恩。

  為什麼這些眾生、接受佛陀教學的佛門四眾,不知道報恩,什麼原因?不知恩,不知道。不知道佛恩,不但不知道佛恩,也不知道父母恩,不知道眾生恩,更不知道國家恩。所以我們念迴向偈天天「上報四重恩」,實在講滑口而過,有沒有報恩的念頭?恐怕一萬人當中難得有三、五個。照著迴向偈念念而已,沒有這個心!真有報恩的心,我們用什麼來報恩?你一定會做到受持讀誦為人演說,這才能報恩,這一句沒有做到!真正報恩者,《觀經》裡面講的三福、十善、四攝、六度,你一定落實,你還不能夠落實,你不知恩。

  這一樁事情,佛不會責備六道凡夫,何以故?我們在《大智度論》裡面看到,知恩報恩是二地菩薩修學的;由此可知,二地菩薩的智慧,真正明瞭一切眾生於我有恩德、對我有恩;一切眾生裡面包括鬼神,包括畜生,還包括植物、礦物,礦物是土地。我們步步都踏在土地上,土地對我有恩,我們每天呼吸空氣,空氣對我有恩,幾個人能想到?天地萬物是為我自己生存提供無盡的資源,來供養我。我不知道恩德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違背了恩德,這才有勞諸佛菩薩為我們示現。我們在這一段裡面看到的,這一段在我們一般講這是一章,諸佛如來化現主方神的身分。主方神在前面跟諸位介紹過,這就是從事於教學工作者,叫主方神;他來主持、來負責,教導你要走哪一個方向。

  中國古人所謂「一日為師,終身為父」,你親近一個善知識,善知識指出你一條路,雖然時間很短,可能只有一兩個小時,影響你的一生,他指出一條正確的道路,這個恩德就非常非常大。為什麼?一生得利益,沒有走錯路。我們走路的時候,迷失路了,向路邊一個人問他,從哪裡走,他指出我們一個方向,主方神!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,這個關係太大了。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,回頭難!縱然回頭,你浪費多少時間,浪費多少精力,而這麼多時間當中,你又造了許許多多的罪業,那個損失太重太重了,這些事情我們是不是想到?從來沒有想過,所以你怎麼會知恩?不知恩,你怎麼會報恩,哪有這個道理?這一樁事情,在現代當然諸佛菩薩、諸大聖賢不會怪你,為什麼不怪你?沒人教你,《無量壽經》上講得好:「先人不善(無知),不識道德,無有語者」,所以就不會責怪你,同情你憐憫你,你可憐,你沒有受過教育。

  佛經是世出世間至善圓滿的教科書,古大德比喻作人天眼目,又說一切眾生法身慧命之所託,我們依靠的。可惜在現代,讀的人太少,明白的人就更少,真正能體悟、真正能夠做到的是愈來愈少。我們有幸能夠契入這個境界,我們就要發心當主方神,主方神不在別處,我發心依教修行,我發心處處為人演說,我就是主方神,這是佛學一個名詞。「主方神」用現代的話來說,「佛陀教育的工作者」,我從事這個工作,無論男女老少,無論我們今天在社會上是什麼樣的身分,是過什麼樣的生活,統統沒有關係。

  你仔細去觀察,這個地方列的十個十位,這十位就是我剛才講的,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不同身分,無不從事於為迷惑眾生指點方向的工作,幹這個事情。出家在家菩薩如果能把其他事情統統放下,專職來幹這個事情,古時候有,現在也有。在家居士講經說法、指點迷津的人不少,教化眾生不必一定要升座,尤其在現代這個社會,也用不著出家。現在實在講這個科技帶來許多的方便,你在家裡面,可以講給你兄弟姊妹聽,可以講給你親戚朋友聽,可以講給你兒女聽,一面講一面可以用小攝像機錄像,或者用錄音機錄音。錄下來幹什麼?到處跟人結緣,你就真正在做主方神的工作。所以不必在講台上,不必升座,把佛菩薩的教誨告訴一切有緣的大眾。什麼叫有緣?他聽了生歡喜心,他能聽得進去,這個人就是有緣之人,我們就曉得他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;他不能接受,不願意聽,我們就不必送給他。緣要有耐心去等待,今年他不願意,到明年也許他願意了,這是佛法裡頭常說的時節因緣,他該在什麼時候歡喜接受,有一定的,勉強不得。所以我們要懂得,我們沒有神通,沒有能力觀機,試探,展示在他面前,看看他喜歡不喜歡;他有興趣喜歡,就送給他,沒有興趣不喜歡,那我們就收回來。常存此心,要求的水平不必太高。為什麼?我們看到現前世界眾生,大多數的這個中水平他就接受了;高水平一般都是福報很大的富貴人家,樣樣他都要選擇,叫高檔;中下階層的人,普普通通他就很滿足。這些都是屬於觀機,觀機確實就能夠「周行不礙」。

  我們自己在修學過程當中亦復如是,早年這些機器還沒有普遍的時候,我們最早用錄音機,圓盤的錄音機,非常笨重,錄音帶會磨損,聽久了聲音沙啞,都不清楚了,但是還是非常珍惜。當聲音沙啞聽不清楚的時候,格外的專注,我們知道這些是善根成熟的人,他這麼認真,聽到幾句,他明白了,他就能落實,他就能得利益,這就是我們應當要效法的。如果我們自己不能講,聽到有其他法師居士,我們不要分別,不要分別這個人的身分地位,都不要分別,只聽他講的東西是不是如法,與經教相應不相應;經教是標準,他講的如理如法,沒有違背經教,我們就可以流通,可以大量的拷貝流通,只要他沒有版權;有版權那是一個限制。我們要給社會大眾做好榜樣,佛弟子守法,決定不做盜版的行為,我們不做這個,他東西再好,我們也無可奈何,我們不能夠翻印。

  世尊在菩薩戒經裡面教導我們,「不作國賊」,賊怎麼說?賊害,這一句話用現在的話來解釋,決定不做傷害國家社會的事情。第二條「不謗國主」,國家的領導人縱然有過失,我們緘默不說話,絕不毀謗;對一般人,古聖先賢都常常教導我們隱惡揚善,何況對於國家領導人?他的過失,我們一字不提,不放在心上;看到他有好的,我們給他宣揚,日久天長會啟發他的良心,幫助他改惡向善,這裡頭有很深的道理。如果我們把別人的不善放在我們心上,受最大的傷害是我們自己,我們自己的良心、我們的清淨心被污染,你說這個損失多大。

  永遠保持真誠清淨平等的慈悲心,決定不把別人的不善放在心上。佛在經典上教導我們,「不容毫分不善夾雜」,我們要常常想到這句話。世界上最笨的人、最蠢的人、最愚痴的人,就是把所有人的不善統統裝在自己的善心裡頭,把自己的心變壞了。最蠢的人,幹這種傻事情,害自己。新加坡的許哲不就是好例子嗎?她心裡頭純善,我們這社會大眾都公認她是善人,她善在哪裡?她從來不把別人不善放在心上,《十善業道經》裡面說「不容毫分不善夾雜」,她做到了;她沒有念過這部經,她做到了。為什麼她能夠做得到,我們做不到?要多想想!所以我們的心,我們的善心,這是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我們要記一切眾生的善心善願善行,成就自己圓滿的善德,所以決定不能毀謗,對於一切眾生都不可以毀謗。

  第三條「不漏國稅」,不漏國稅是不負債,人不負債,這個自在。偷稅是負債的行為,偷稅是偷盜的行為,幾個人知道?佛教我們布施供養,納稅是布施供養國家社會,好事情!有人說,我們這個稅收被貪官污吏拿去了,那是他的事情,那不是我的事情,我修我的福德、修我的功德,他造他的罪業。絕不能夠因為這個世間貪官污吏多,我們自己也想種種方法來逃稅。他造業,我也造業,他墮落,我跟他一起墮落,錯了!豈不聞佛家常說「公修公得,婆修婆得,不修不得」,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。今天在社會上面面都看清楚,「面面俱到」,確實是要智慧;沒有相當智慧你見不到,見都見不到,你怎麼會做到?

  第四條「不犯國制」,國制裡面包括的範圍很大,法律是國家的制度,學佛人決定不犯法,地方上公司行號乃至於家庭,家有家規,國有國法,我們到人家家裡要遵守人家家裡規矩,一切聽從主人指揮,不能隨自己意思,所謂是客隨主便,一切聽從主人,這就對了。還有不成文的法規,這裡頭包括這個地方的風俗,這個地方的習慣,我們都不能夠違背。菩薩戒經裡頭教導我們的,你統統都明瞭,統統都隨順,統統不違背,那你就「周行不礙」。無論走到什麼地方人人歡喜,不管跟什麼人相處都歡歡喜喜,這個人生有意義。人生的目的,人生的價值,人生的意義,你才能夠真正得到。否則的話,為什麼到這個世間來不知道,糊裡糊塗來,將來也糊裡糊塗走,這一生就空過了;一切搞清楚,曉得我來是什麼目的,我去到哪裡,那就是不唐勞了。這一生在這個世間,種種辛苦勞累都是有目的的,都是有價值的,都是有意義的,你這個多快樂!如同諸佛菩薩永無疲厭,永遠不會疲勞、不會厭倦,這個工作愈幹愈有興趣。

  我們看世間許許多多人,選擇一個行業,搞了幾年,對這個行業覺得厭倦,覺得疲勞,什麼原因?他在這裡面沒有人生的目的,他沒有目的,他沒有意義,所以就感覺得辛勞。辛勞怎麼辦?再換一個行業,換一個行業過幾天又厭倦了,我們看到這種情形很多。一生搞幾個行業,搞到老之後一事無成,太多太多了!他不知道一門深入。當然最根本的目的,他搞錯了,最根本的目的是什麼?為一切眾生服務。他的目的是什麼?他這一生的目的是為自己,這個錯了。這在基本上,這個方向觀念錯了,他不知道為一切眾生服務,只求自私自利,自私自利自己這個欲望是沒有止境的,他怎麼會快樂?一生被欲望所轉,一生被欲望所主宰,自己變成欲望的奴隸,他怎麼會快樂?他不知道人生的目的是在為一切眾生服務,人人為我,我為人人。在佛法裡還不只為人,為一切眾生。

  佛法更有一個高度的目的,那就是學習,學是覺的意思。中國這個「學」,你們在字典上看看這個字的本義,學是覺,要在自己這一生生活當中、工作當中、處事待人接物之中,時時刻刻覺而不迷,這叫學習,不斷把覺性向上提升。大乘經教裡面五十一個菩薩位次,那就是說「覺」有五十一等。我們生活的目的是要升等,我們從不覺的凡夫,提升到初信位的菩薩,覺了;從初信提升到二信,從十信提升到十住,從十住提升到十行。不斷向上提升,止於至善,至善是第五十二個等級,究竟圓滿的佛果,這才是真正的目的。

  菩薩發心教學,我勉勵同修就從現在幹起。為什麼?教學相長,這個相長就是提升了,從教學裡面我們學習,我們去體會、去領悟,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。所以教化別人就是提升自己;不肯幫助別人,自己要向上提升一步非常困難。所以佛教菩薩自行化他,這裡頭有大道理在,有大學問在。為什麼熱心去幫助別人是幫助自己,不肯幫助別人,懈怠懶惰是自己墮落?自他是一體,所以你看看,哪一個佛菩薩不喜歡幫助別人?我們在這裡頭去問,他為什麼?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我們就曉得自己現在怎樣學習,才能把自己境界大幅度的向上提升,這就是佛家講的頓悟;一步一步往上提升,那是漸悟。我們現在是不覺,勉強做到「漸悟」的這個根性就不錯了。但是我們不能中止在漸悟上,漸悟之後,一定要想到頓悟。頓漸沒有標準,完全是你對於宇宙人生真相領悟的淺深,你悟得深,你悟得廣,頓悟機會就現前。你能夠徹底放下,放下的就是障礙,障礙沒有了;眾生有障礙就是不肯放下。最難的,是不肯放下自己的習氣,不肯放下自己的成見。成見是錯誤的想法看法,這個錯誤了,錯得太久了,無始劫以來你就錯了,於是把這個錯的當作正確;佛給你講正確的,半信半疑,難在這裡。

  唐朝龐蘊居士給我們做了一個示現,我們聽到這個故事,有什麼反應?沒有反應,毫無反應,只是阿賴耶裡頭落這麼一個印象,人家提起來,「這個故事我知道」,沒有去想想人家什麼意思。他在教我們什麼?我們要學習什麼?他表演的那一套,徹底放下,無條件的放下,沒有絲毫疑慮的放下,那一放下,人家就證果,證什麼樣的果位?最低限度圓教初住菩薩。他那個放下,我們仔細觀察,他六道放下了,十法界也放下了,你能從這些動作當中,你能看得出來嗎?我們凡夫所看的,只是他把家裡的財產統統拋棄了,也不拿去做好事,裝在一個船上,划到江當中,把船打個洞,沈下去了,留給後人一句話。後人問他:你這些錢都不要了,為什麼不拿去做救濟、做好事?留一個話給後人:「好事不如無事」。為什麼?你去做好事,你的果報在六道裡頭三善道;無事,超越六道輪迴了。不但超越六道輪迴,超越十法界,這是真正的好事。世間人不懂,世間人看到這個樣子一定罵他,學佛學呆了,學傻了,怎麼會幹這種糊塗事情?我們世間人看到一定是這個批評:糊塗事情!這是世俗人的眼光。幾個人看到他把六道十法界拋棄掉了?真正返璞歸真,回歸自然,他的身心跟虛空法界融成一體,這個誰知道?唯有真正看出來的、真正體會的,對他才讚歎:了不起,這大手筆!真的給上根人很大的啟示,很大的激發;中下根人看不出來。

  這都是周行不礙主方神,他的心『普現一切處』,他的願「普現一切處」;他的行「普現一切處」,行是作為,他所表演的、他所說的,一切「行」。眾生有感,他就有應,感應道交,他不失時。他這種作為,必有得度的人,得度的人雖然不多,只要有一個,他的目的達到了,他的價值實現了,有一個明白人,有一個知音的人,有一個大徹大悟的人,所以他的功不唐勞。他的辛勞沒有白費,確實有收穫,完成了他示現的目的,教導眾生生活的目標、生活的意義,從這個地方我們才真正得到生活的價值觀。

  大乘經,從前我最初聽方東美先生給我介紹,他介紹直接就是講這部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他說這部書,他是學哲學的,古今中外最好的哲學概論,他把這部經是這樣介紹給我,我跟他學哲學。他說這部書裡,有圓滿的理論,有最善巧的方法,後面還帶著表演,五十三參是表演。怎樣把這種究竟圓滿的理論,極其善巧的方法,落實在生活當中,落實在工作裡面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?五十三參演出來給我們看。他說全世界教科書裡頭沒有這麼好的東西。晚年他在台灣大學博士班講魏晉佛學,在輔仁大學博士班講華嚴哲學,我最初是這樣被他引入門的。契入之後,我發現還不是像方先生所說的;方先生所說的是只看到外面宮牆之美,裡面他還沒進去;裡面進去之後,你才看到《華嚴經》字字句句無量義,它的真實,它的圓滿,它的善美,只有用佛經所說的,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,沒有法子講,講不出來,不但講不出來,你想都想不出來。我們在這部書裡體會到它的價值,這樣好的寶典,可惜世間人沒有去讀誦、沒有去研究、沒有學習,你說多可惜!

  要怎樣契入?這是個問題,關鍵的問題,這個問題章嘉大師給我解決了,「看破、放下」,章嘉大師教我的;李老師教我「至誠感通」。我跟這三個老師學習,圓滿了,從方先生我認識佛教,我認識《華嚴經》;從章嘉大師那裡,我知道學習的方法;從李炳南老居士,我知道怎樣契入、怎麼樣深入,才真正能入華嚴境界,才得受用,才能得大自在,真正煩惱輕,智慧長。

  為諸位同修講解這部經,愈講意思愈多,講不盡!從《華嚴經》上得的啟示,展開大小乘所有經論,字字句句都是無量義,真的古人所說的,「活到老,學到老,學不了」。在這裡面得法喜充滿,真正證實《論語》裡第一句話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。」那個「不亦悅乎」,就是佛經上講的法喜充滿,大乘經裡講的常生歡喜心,這是學佛的真實受用。最重要的,我們要落實菩薩行願,那就是我們現在要『普現一切處不唐勞解脫門』,我們要落實!這一句話說,我們學了,就要發心為人演說,我們懂多少就給人說多少,一切時一切處,這是現代人所講的機會教育,要抓住。只要有人聽,我們就講,如果人多,大聲講,為什麼?讓周邊的人都能聽到,機會教育,接引眾生。人家請我們吃飯,在餐館裡面,一面吃飯,我們就一面講佛法,旁邊那些桌子人都聽到了,一個個的眼睛都瞪著在那裡聽,我們曉得效果收到了,連那些跑堂的都站在旁邊聽。我們是去吃飯,也是去上課,所有的機會都要抓住,都不可以輕易放過。特別是觀光旅遊,我們有的時候在寺院庵堂看到有旅遊的人一個團一個團來了,那個導遊在那裡胡說八道,我們看到這個情形,我們抓一兩個也在那裡講佛法。那導遊不講了,統統來聽我們的,正好給他上一課,這樣的機會怎麼可以錯過?一個人在一生當中難得有機會聽到佛法,「人生難得,佛法難聞」,所以要曉得這些事實真相。我們受一點辛苦,講了一大段話,別人聽了開竅了、明白了,才知道佛法不是迷信,佛法這個好處太多太多了。

  在中國社會許許多多政府的公務人員,對佛法不知道,所以做出許許多多障礙佛法的事情來。他不知道這個對於社會安定、國家的富強有極大的貢獻,他不知道,所以才反對人學佛。昨天我聽到北京同修來給我說,現在學佛愈來愈困難。愈困難愈要學,為什麼?你們自己才能成就,幫不了別人,一定要幫助自己,自己要有成就,至少自己來生要能生天。我們要修養自己的品德,要提升自己的智慧,這一生在人道,來生在天道,我們這一生來得有價值。千萬不能造罪業,這一生在人道,來生去作鬼,變畜生墮地獄,那就錯了,大錯特錯。業因果報絲毫不爽,我們要了解事實真相。一切眾生靈性不生不滅,一般世間人講靈性,佛法裡面講神識;講神識大家不好懂,講靈性外國人也會懂。一般人也有講精神,精神是不生不滅的,肉體有生滅,靈性沒有生滅。靈性才真正是自己,在六道裡面投胎,「來先去後作主公」。所以對於身不能過分的愛惜;過分的愛惜,我們這個身體的作用就減少了。本來你這個身體的作用,可以能夠發揮到百分之百,因為你太愛惜它,怕它勞累,於是就減少了一半,打了對折;換句話說,你生命的價值意義也就少了一半。釋迦牟尼佛活到八十歲示現滅度的,沒有一天休息;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九十七歲往生,往生前兩個星期還在台上講《華嚴經》,沒有休息,不疲不厭。他在九十五歲都不需要人照顧,他一個人生活,最後這兩年,因為食物中毒兩三次,身體比較衰,才接受人照顧,所以他接受人照顧是最後兩年。不要人照顧,顯示自己身體健康,自己有能力照顧自己。處處有人服侍,一般人講,這個人有福,這麼多人伺候他,實際上是什麼?身體不健康,身體衰了,身體真的健康,何必要人照顧?諸位從這些地方去觀察,你才能看到事實真相,我們應該要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,自己就清楚了。要選擇自由自在、幸福快樂的生活方式,這樣才美滿,我們佛法講「圓滿」。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