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四0四卷)  2001/4/5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404

  請看「世主妙嚴品」,主夜神偈頌第三首:

  【導師救護諸世間,眾生悉見在其前,能令諸趣皆清淨,如是護世能觀察。】

  第三尊護世精氣主夜神,在長行裡面我們讀到,他是得「普現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」,這是善財童子參訪燄慧地的善友。經文裡面跟我們講「護世精氣」,這才是真正的救生,才是真正的護生。我們看他的讚頌,他給我們哪些啟示。

  讚頌第一句,『導師救護諸世間』。從這一句的語氣,我們就知道,這一尊主夜神是諸佛如來的化身。在佛門裡面,「大師」、「導師」都是對佛的尊稱。現在世間人不像過去讀書人,那樣的嚴格拘束在禮法當中,所以現在出家,甚至在家的,都稱「導師」,都稱「大師」。現在我們常說,這是民主自由開放,有言論自由,有出版自由,沒有約束了,在從前不可以的。在以前,這些高僧大德,我們在經典裡面普遍都能看到,翻經的法師稱為「三藏法師」,沒有稱「大師」,沒有稱「導師」。在過去,帝王的老師稱「國師」,修禪的稱「禪師」,持律的稱「律師」,研究經論的有稱「論師」,沒有聽說稱「大師」。「大師」是後人對他的尊稱,當代沒有人敢這個稱呼。現在稱「大師」的人不少,稱「導師」的人也不少。我們要曉得,我們自己學過佛法懂得,千萬將來不要自己稱「大師」,那給人笑話,外行人覺得你還不錯,內行人一聽你這個稱呼就笑話你了。

  就是諸佛菩薩再來,他也不會稱「大師」。像我們稱「天台大師」、「智者大師」,後人尊敬他的。我們稱「印光大師」,也是後人尊稱他的。你們如果看到早年《印光法師文鈔》,不叫「大師」。早年木刻本的、鉛字排的、線裝本的,我看過最早印老的《文鈔》,上面是《印光法師文鈔》,沒有稱「大師」。要懂,稱「大師」是他已經過世,不在世了,後人對他尊稱。這個可以,表現後人對他仰慕之心,幾乎把他看成佛在世一樣。在世是決定不可以的,這個常識我們要懂。

  「救護諸世間」,怎麼個救護法?菩薩德號「護世精氣主夜神」,我們想想什麼叫「精氣」?這兩個字,我們不能用道家「精氣神」這個說法,那樣的說法把經義就拘束了。佛經的教誨字字句句含無量義,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示同學們,聖人留下來的經教有沒有意思?沒有意思;如果說有意思,這個經是死的,它不是活的;正因為它沒有意思,所以它含無量義。所以我們看這一部經,同樣是這一部經,每一個朝代人註解註得不一樣。在中國流通得最普遍的是《金剛經》,《金剛經》的註解有五百多家,每一家註的都不一樣。如果它是一個意思的話,那應該每一個人講都一樣,為什麼不一樣?只要言之成理,就對。

  所以佛所說的一切法是說一個原則,你自己去思惟,你自己去體會,同樣是一部經,同樣是一句話,在不同的地點、不同的時代、不同的聽眾,說法就不一樣,千變萬化,但是它不離一個宗旨,那個宗旨是利益現前眾生,這個宗旨決定不可以離開的。如果你說得再好,對現前眾生沒有利益,你不叫白說了嗎?決定不違背經典的原理原則,而利益當前眾生,這叫契機契理。契機契理叫「佛說」;契理不契機那白說,我們現在人講「廢話」;契機不契理是「魔說」,所說的人家聽了很歡喜,但是教導人走一條邪路,不是正路。今天教人貪瞋痴慢,我們常常聽說教人改變風水,改了之後就升官發財,這是邪說。升官發財是要積功累德才行。《了凡四訓》講的那是正法,教人貪瞋痴慢是邪法。去年我們看到有一個報紙登到,「貪婪是社會進步的動力」,這是邪法,這不是正法。那個說法是契機不契理。所以佛說法、聖人說法一定契機契理。

  「救護諸世間」,這個範圍大了,包括虛空法界,包括一切諸佛國土。我們知道一個佛國土是一個很大的星系,我們從前講經,總以為像現在天文學家觀察到的所謂「銀河系」,以為銀河系是一個佛世界,一個佛國土。現在我們看到,黃念祖老居士在《無量壽經註解》後面附了一篇文章,提出他的看法,他說銀河系不是大千世界;不是大千世界是什麼世界?他說是一個單位世界。這是我們過去未曾聽人說過的,但是細細想想也有道理。因為佛在經上講,日月是在須彌山周圍,繞須彌山而轉。這個說法,黃念祖老居士講,我們的日月是繞銀河系轉,銀河系的當中那就是須彌山。銀河系的中心,我們中國人稱為「黃極」,這是一個大世界,是個大宇宙,整個太陽系是繞著這個轉的,這個現在我們很清楚。黃極當中是什麼?那就是什麼是須彌山?黃老居士他的看法認為是「黑洞」,天文學家發現的宇宙黑洞,黑洞很多,可能須彌山是個大的黑洞,他是這個說法。所以一個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,一個小千世界就有一千個銀河系,一個大千世界是十億個銀河系。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十萬億個佛國土,那就十億再乘十萬億個銀河系,你們想想多少?這個距離就太遠太遠了,我們今天的科學技術還達不到。這是講一個佛土。

  在這個空間,這個空間是多維次的空間,不同維次空間裡面,那些宇宙不知道有多少,這都叫「世間」。「導師救護諸世間」,一個世間都沒有漏失掉,我們講盡虛空、遍法界。世間不同,國土不同,眾生不同,導師怎樣去救護他?我們要能想到。這一句裡面真正的含義,就是佛家常講的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絕不侷限於一個人、一個團體,甚至於一個大千世界。如果釋迦牟尼佛沒有這個心量,只照顧自己,不照顧別人;照顧自己,這個三千大千世界,他就絕對不會勸人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因為西方世界不是這個世界,到別的世界去了;也不會教你念其他世界佛菩薩的名號,跟那些世界的導師結緣;佛不是這麼作法,這是我們要學習的。

  我們要想想,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德能,跟阿彌陀佛沒有差別,諸佛果地上智慧德相完全是平等的,阿彌陀佛能做到,釋迦牟尼佛也能做到,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要勸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我們有沒有細細去想這個道理?為什麼?無非是破我們自私自利、堅固的妄想。你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?破我們自私自利、堅固的執著,拓開我們的心量,愛護一切眾生,關懷一切眾生,把救護的工作、救護的效果無限度的擴張,真正目的在此地。哪有像我們眼前的小心量,不是自己的就很不高興,這樣不但度不了眾生,連自己都度不了。為什麼?自己依舊是輪迴心,弘法利生還是輪迴業,出不了六道輪迴。我們要懂這個道理。

  今天這個世界非常不安定、非常不安全,住在這個地球上,有幾個人有安全感?什麼原因?根本的因素就是自私自利,每一個人起心動念是自己的利益。為自己的利益決定會侵犯別人的利益,別人也要保障他自己的利益,於是互相就有爭端。從競爭就提升到鬥爭,鬥爭再提升到戰爭,這是社會動亂的根源。我們生在這個世間,如何救自己?如何幫助別人?要知道救自己跟幫助別人是一樁事,自度就是度他,度他就是自度,不是兩樁事,是一樁事,我們一定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用什麼方法?佛陀教給我們方法太多,我們展開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每一段、每一句都是方法,都是道理。在此地我們要學菩薩大慈大悲救護世間,你能發心救護世間,自己就得救,自己沒離開這個世間。

  真正發心救護自己,也必定救護世間,像哪些人?我們最近這些年看到的、聽到的,真正念佛往生淨土,走的時候給我們展現瑞相,讓我們看到聽到覺悟了,那是利他。他做出一個榜樣,告訴我們一個事實真相,走的時候預知時至,沒有病苦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功夫好的人不生病,站著走的、坐著走的,我們在這些年親眼看到、聽到的二十多個,這些人救護世間。我們看到了,我們聽到了,我們明白了,明白之後,在這個世間,生活當中、工作當中、應酬當中,再不會跟人家計較,再不會跟別人爭執。事實真相明白了,肯吃虧、肯忍讓,別人所要的都給他,滿足他的欲望。欲,出不了欲界,欲望滿足你,你出不了欲界;我們放下一切欲望,走的時候那一招,讓他看看,叫他看到之後好好去想想,這一招是真的。

  人在世間壽命短暫,古人常講「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」,大家聽得耳熟,自己也會講,但是就是做不到,境界現前忘得乾乾淨淨。這是什麼原因?佛法裡面講業障太重,沒有智慧,境界現前就迷惑顛倒,提不起覺照的功夫,所以不能救自己,也不能救世間。你講經說法講得天花亂墜,講得很好,你自己死的時候還是手忙腳亂,人家看到了,誰相信你的話?你能說不能行,對救護世間那就大打折扣了。必須你自己說到做到,或者是做到我還沒有說到也行,說到做到是最好,不說能做到也很好,這是真正救護世間。

  在眼前我們看到現在這個社會,使我們想起印祖,印祖在這個時代不提佛法,特別強調《安士全書》,強調《了凡四訓》,強調《感應篇》,為什麼?「導師救護諸世間」,是為這個。現代的世人,由於從小就喪失聖賢的教誨,現在的小朋友是在什麼樣的教育狀況之下長大的?我們今天明瞭了,電視機面前長大的。開始上學校,在美國小學生就用電腦,他對於電腦的操作就相當熟悉,電腦裡面的內容,我聽說比電視機還可怕,他每天接受這個薰陶,這還得了嗎?所以用聖賢正規的教學來不及了,現在要用救急的方法,像醫院裡治病的急診室。「急診」,印祖就提倡因果。你真正懂得因果的道理、因果的事實真相,你願不願意墮地獄?你願不願意作餓鬼?你願不願意作畜生?我看現在用因果都難了,為什麼?他願意作餓鬼,願意作畜生,願意墮地獄。從哪個地方看到?從他穿的T恤畫的圖,那個圖案都是餓鬼、地獄的圖,他喜歡這個。換句話說,印光大師這個因果教育,對現在人也沒有什麼效果了。

  這就真符合李炳南老居士的話,李老師在往生的前一天下午,他是第二天早晨五點多鐘往生的,前一天下午跟同學們說,這是最後的遺教,他告訴身邊的同學們,他說,「世間亂了,諸佛菩薩、神仙來都救不了,唯一的一條生路就是老實念佛,求生淨土」,最後的遺教。我們看看今天的社會,看看現代年輕人,他們的行為,他們的言論,我們就知道諸佛菩薩、神仙來都救不了;到急診室也沒效,也沒法子挽救了;我們必須把這一點認識清楚,最後那就是老實念佛,求生淨土。

  我們總算是很幸運,在這個時代還能遇到正法,還能遇到真正的善知識。善知識對我們的教導,千言萬語,總歸結來不過兩句話而已,「持戒念佛」,「求生淨土」,就這兩句話。持戒怎麼做?斷惡修善就是持戒。什麼是惡,什麼是善,必須要辨別清楚。佛在經上跟我們說的十善業道,這十條教給我們一個標準。十善反過來就是十惡,斷十惡、修十善,老實念佛,你這一生就得度。你能做出一個好榜樣,讓你的家親眷屬、同學朋友、鄰里鄉黨看到,他們也覺悟了,向你學習,你就是度他。

  如果有緣分,像我們現在能夠利用這些高科技、利用這些工具,把我們的修學效果擴大,普遍供養一切有緣的同學。這個「同學」包括情與無情,只要他聽到歡喜、看到歡喜,這是有緣;他肯學習,統統得度。我們在迴向偈裡至誠迴向,凡是見到、聽到的這些眾生,都能夠發願「同生極樂國」。沒有這個機會,獨善其身;有這個機會,兼善天下,這個機會就是我們現在講高科技的機會。工具沒有善惡,我們要善於利用。

  下面一句說得好,『眾生悉見在其前』。就經義來講,諸佛菩薩慈悲關懷一切眾生,大乘經裡頭常講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,感應道交,我們以純善的心、真誠的心,就能感動諸佛菩薩。在我們這個時代,除這個方法之外,沒有第二個辦法,這是我們一定要覺悟的。我在台中親近李老師,那個時候已經三十多歲,大概是三十一、二歲,已經是來不及了,年輕的時候沒有奠定學術的基礎,老師教我,我們只有一個方法,求感應。教給我八個字:「至誠感通」,「一門深入」。學多了,沒有能力,學一樣。要學通,怎麼個通法?感通,不是靠自己能力,自己能力是決定沒有辦法通達,所以求感通,求佛菩薩加持,求佛菩薩保佑。怎麼求法?誠心去求,真誠到極處,至誠感通。我們除這條路子之外,還有什麼辦法?

  決定是一門深入,一門如何能深入?經不在大小、不在長短,周止菴居士一生受持《般若心經》,人家一樣成就。《心經》只有二百六十個字,不在經文長短。清涼大師一生受持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那個長,但是要曉得,都是一門深入,他才有成就。我們現在年輕人最大的忌諱就是貪多,這個也好,那個也想學,到最後一敗塗地,一樣不能成就。教他一門,他不相信,他說,「你害我,你學那麼多,教我學一樣,讓我永遠不如你」,他把你思想想歪掉了,你有什麼法子?真正愛護他、勸他好,他把你想歪了,沒有法子。這就是中國古人講,「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」。到感覺到吃虧的時候,後悔莫及,你的光陰蹉跎過去,來不及了。

  三十歲開始學要拼命直追,一絲毫的猶豫就失敗,不比十幾歲學,還沒有關係,你還有足夠的時間;三十歲以上沒時間了,四十歲以上難了。李老師以前告訴我,四十歲困難。所以世出世間法,真正想學都在年少,年齡愈小愈好。善根福德因緣深厚的,從三、四歲就開始,那是大福報。十五、六歲遇到的,善根是相當深厚了,一般講都會有成就。三十歲以上才摸到、才修學,那要拼命直追,真的要勇猛精進;如果因循苟且,決定不能成就。

  佛是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,應當說什麼法他就說什麼法,「眾生悉見在其前」,感應道交,絲毫不爽,想學什麼東西真的會學得到。現在在這個社會上,我們很明顯的能看得到,想學好的有人教你,想學壞的也有人教你,想學好的佛菩薩來教你,想學壞的妖魔鬼怪來教你,多,太多太多了。現在這個世間,正是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,「邪師說法,如恆河沙」。為什麼有這麼多邪師說法?想學壞的人多,佛法衰微了,想學好的人少,原因就在此地。今天在我們這個世界,魔、佛都悉現在其前。

  可是佛跟魔教化眾生,有一個最大的區別,那就是『能令諸趣皆清淨』,這是佛。他不是說「能令眾人」,他說「諸趣」,「諸趣」跟「眾生」是一個意思。我們把範圍縮小來講,六道眾生,諸趣就是六道。如果合這一首偈頌裡面第一句的意思,那範圍就廣了,盡虛空、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,「諸趣」這兩個字都包括了。佛菩薩教學宗旨只有一個:清淨。清淨心是真心,清淨心就是本性,清淨心是一切眾生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的。

  我們學佛將近五十年了,要照中國人的算法,我學佛今年是整整五十年,我二十六歲學佛的,今年七十五歲,整整五十年。五十年當中,我們總結佛法的大意,我們寫了二十個字:「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」,每一條裡面都圓滿具足其他各條。清淨,清淨決定真誠,虛偽哪來的清淨?清淨決定平等,不平等你心裡頭有高下,高下是傲慢,你不會清淨。清淨一定正覺,如果你還有迷、還有疑惑,你不會清淨。清淨決定是慈悲,決定是無條件的愛護一切眾生,你對眾生的愛護還附加條件,不清淨。所以每一句裡頭都圓滿含攝其他的,你這一句才圓滿,清淨才圓滿。在行持上一定還包含:「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隨緣、念佛」。心行都清淨,這是總綱領、總原則。對十法界一切眾生,對虛空法界一切眾生,諸佛如來的教導,方法門徑很多,這個原理原則決定不變。因此佛跟魔怎麼樣區別?與這二十個字相應的,肯定是佛法;與這二十個字相違背的,肯定是魔法。我們用這個來區別就很明顯、很清楚,我們是跟佛還是跟魔,不必去問別人。魔在中國字裡頭的本意是折磨,我修學受許許多多折磨,這是魔法,這不是佛法。佛法是解脫,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,破迷開悟是解,離苦得樂是脫,脫苦了,這是佛法。

  此地這一句,「能令諸趣皆清淨」。我們要想,先想自己,我自己有沒有得清淨?「諸趣」,在自己本身來說,就是念頭,心造十法界。十法界從哪裡來的?我們念頭當中來的。我們要反省,我們念佛清不清淨?我們學佛清不清淨?夾雜著疑惑,不清淨;夾雜著妄想,不清淨;時常間斷,不清淨。這是指我們念佛求生淨土,如果得不到清淨,這一生當中往生極樂世界就有問題,就有障礙。

  我們學菩薩,學佛是我們終極的目標,我們這一生的願望,學菩薩是我們現在這個身體還在世間,既然在世間,不能脫離社會,不能脫離人群,我們如何跟社會、人群相處,這是菩薩。菩薩我們學什麼?學四攝六度。那想想我們的四攝六度清不清淨?清淨就是圓滿,不清淨就不圓滿。這裡面決定要有真實智慧,智慧幫助我們抉擇,幫助我們斷疑生信,我們面對一切人事物,哪些是該做,哪些是不該做,哪些話該說,哪些話不可以說,要用智慧來抉擇,這才是經上常講的「修菩薩行,積功累德」。

  在現前社會,這個社會雖然非常不好,李老師講,諸佛菩薩、神仙來都救不了,都不能挽救的社會,卻是修積功德的好機會。大家都不知道斷惡修善,你一個人能斷惡修善,你真是寶貝,諸佛如來看到歡喜。只剩你一個人,諸佛如來都照顧你,所有一切善神都保護你、都擁護你,這世間太少了。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諸佛如來會特別照顧你,你要有信心,一味修善,一味積德。

  這一邊,昨天有一位同修,一位大陸上的王居士,從廣州來的,他有兩個問題。他的小妹妹現在是有病難、病苦,這是業債,他問:這個業債多久才能還清?不要有這個問題,不要把「幾時還清」放在心上,盡量去斷惡修善,這樣就好,一家人幫助她做更好。所以我勸導你們,把《了凡四訓》帶回去,現在我們製作的是連續劇,而且分量不多,只有兩片,你用兩個小時就看圓滿一部《了凡四訓》,每天看,如果一天能看兩遍最好。你們全家一年不要間斷,這就讀書,這把它當課來上,一年下去之後,你們的思想、言行都會改變;不但你自己災消福來,我相信你也會度化許許多多人,你的親戚朋友、鄰里鄉黨都會受你的感化。這個功德消業障的力量就大。

  第二個問題,他說:是否能雇請助念團,來幫他小妹妹一起祈福?沒有必要。請別人來念佛、消災、祈福是一樁好事情,但是起的作用不大,真正的效果是在自己回心轉意。為什麼?業障是從自己妄念、惡念而生的,根在此地。只要我們把這個念頭轉過來,從今而後,決定沒有自私自利的念頭,起心動念為社會、為別人著想,這個福報大,這個法是真實法。你們能這樣做,依照《了凡四訓》道理方法上去做,壽命都可以延長,何況這些小病?《了凡四訓》上講得很清楚,了凡先生的壽命是五十三歲,他五十三歲那一年平安度過,他活到七十四歲,這是最難最難的。壽命都可以延長,何況這些小的障難?延壽比這難得多了。只要你回心轉意,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我們對於這個要有信心。

  這些是我初學佛的時候,章嘉大師教導我的。大師有智慧、有德行,我年輕跟他見面,他看我,了解、知道我沒有福報,又短命,所以他給我信心,教我求佛,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。我依照他的教導,依照他的道理跟方法,一生走弘法利生的路子。到達台中,李老師會下年輕的學生很多,還有比我更年輕的,二十幾歲,老師看到這個同學面相很薄,短命的相,沒有福報的相,他對於這些年輕人特別關心,勸他出來發心學講經。他很明顯的告訴我們,發心講經對於修福延壽,效果最殊勝。那時候我也是其中一個,他勸我們用這個方法來修積功德。用這個方法,確確實實幫助不少年輕同學回過頭來。只要真幹,效果非常殊勝。

  沒有福報,過去生中沒有修福,但是這一生當中弘法利生,我們可以享受諸佛如來的福報,佛的福報大。我們自己沒有壽命,壽命也是福報之一,眾生當中有福的人,諸位能夠參與講經法會都是有福的人,延年益壽是從這個道理上建立的。你們這些有福的人要聽經,喜歡聽經,講經的人只好長壽,他要短命死了,你們不是沒經聽了嗎?就這麼個道理。換句話說,只要這個世間還有人歡喜聽經,講經的人要是不願意趕快到極樂世界去,他就可以在這個世間自在的逗留,生死自在。什麼時候走?法緣盡了,沒有人喜歡聽經,沒有住在這個世間的必要。他住在這個世間就這麼一樁事情,他沒事做,當然就走了,就不再住世。所以壽命長短與自己不相關。我們懂這個道理,我們體會得這個道理,認真努力修學。我常常勸勉學講經的年輕法師,決定不為自己;為自己,你逃不過命運的定數,你逃不過;你不為自己就超越了。一切為眾生,一切為正法久住,這樣就好,這樣你的心才得清淨;有絲毫為自己的念頭,你已經不清淨。

  我們的修學,決定要把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落實,落實變成自己的心地,日常生活、工作處事待人接物,我們用這個心。這個心是真心,這個心是佛心,這個心是本善,不是從外頭來的,是自己本有的。處事待人接物,應用在事上,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隨緣、念佛。總歸結到念佛,看破是念佛,自在是念佛,隨緣是念佛,佛是什麼?佛是覺,佛的意思是覺,念念不迷不惑就是念佛。可是諸位要記住,一個自私念頭起來,馬上就迷惑了,雖然口裡頭念阿彌陀佛,其實佛已經斷掉了。佛是覺而不迷,這一斷,迷而不覺。

  初學的人,念佛的時間短,中斷的時間長,這個不怕,古大德教導我們,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。念是妄念起來,你的覺斷掉了,就是你迷了,什麼時候又想起來,立刻就要恢復。到覺的念頭愈來愈密集,那就是你很有進步。你每天中斷的時間少,能夠提得起的時間長,這是進步。要到自己生死有把握的時候,念念覺而不迷,白天、晚上都能保持,你就有把握了,求願往生,那真的得大自在,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,想多住幾年也不礙事。

  古人能做到,現在有功夫、有德行的人也能做到,我為什麼做不到?要把自己做不到的原因找出來,把這個原因消除。他能做到,我也能做到。《華嚴經》上講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,他有這個智慧能力,我也有。總要自己常常反省、常常檢點,把自己的業障找到。業是什麼?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這是業。首先要把自己的不善業找出來,把它消除;再進一步,對於自己一切的善業不執著,決定不放在心裡,心才清淨。如果斷惡修善,心裡頭還有這個念頭在,那就變成世間有漏的福報,清淨心不能現前。

  佛教給我們三輪體空,惡要不要斷?要斷,不著斷惡相;善要不要修?要修,不著修善相;清淨心現前,這是真實功德。連功德的念頭都沒有,如果自己還覺得自己修的功德很多,你的心還是不清淨,你還沒有把功德丟掉,你的心被功德污染了。總而言之,一定要心地非常清淨,純淨無染,純善無惡,純真無妄。這是諸佛菩薩幫助一切眾生,方法雖然是無量無邊,這個原理原則永遠不變。

  『如是護世』,「護世」是夜神的德號,護世精氣主夜神他能觀察。他能觀察,他能修行,他在這個法門裡面得到成就,我們應當要學習,護自己的清淨心,幫助別人得清淨心。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