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三0八卷) 2000/5/26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:12-017-0308
請看「世主妙嚴品」,得法讚佛,八部四王眾,夜叉王偈頌第五首:
【智慧如空無有邊,法身廣大不思議,是故十方皆出現,燄目於此能觀察。】
燄眼主夜叉王,「得普觀察一切眾生大悲智解脫門」。這一首偈頌是他的讚頌,也是他的修學報告。四句偈這裡面的義理非常之深,但是它是事實真相,諸佛如來、法身大士他們的境界,所以我們聽了很難理解。
第一句說:『智慧如空無有邊』,這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。「空無有邊」是形容它的廣大,其實形容只能形容個彷彿,實實在在沒有辦法說得出來,所以經裡面佛常常用「不思議」來形容、來說明,不可思議。諸佛如來如是,法身大士也如是,再跟諸位說真話,所有一切眾生無一不如是。但是非常不幸,我們智慧沒有了,其實不是沒有了,智慧變質了。變成什麼?變成無明煩惱,我們眾生分上,就是無明煩惱如空無邊際。諸佛菩薩他們有能力轉煩惱為菩提,我們凡夫是把我們的智慧菩提轉變成煩惱。到底是怎麼轉的?佛在經上說得很多,這就是所謂心理學,現在人講「心理學」,佛法裡面講「法相唯識學」,就是我們世間一般人講心理學。法相唯識是極高明的心理學,說明宇宙的來源,宇宙的發生,變化的過程,一直到以後它的結局,都講得非常清楚、非常透徹。
這一部《華嚴經》,也是屬於法相唯識六經十一論裡面的一種,《華嚴經》與法相宗關係很密切。因為《華嚴》是根本教學,它跟任何一個宗派、法門都有密切關係,都離不開《華嚴》。世尊在這部經裡面告訴我們,他說: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。」這一句裡面講的「如來智慧」,實在講就是這一句,我們有,有這個智慧,還有德相。「德」是什麼?能力,德能,無所不能。智慧是無所不知,德是無所不能,相是相好光明。我們讚佛,佛「相好光明無等倫」,我們每一個人相好光明,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。所以佛法是真平等,智慧平等,德能平等,相好平等。
為什麼在平等法中,現在搞成不平等?搞成這個樣子?有幾個人學佛、讀經能有這樣的反省,能提出這種疑問,這就是宗門裡面所說的「小疑小悟,大疑大悟」。你為什麼不開悟?你現在連這個疑問都提不出來,你怎麼會開悟?一定要佛菩薩在經典上給我們提出來。提出來之後,我們讀了還麻木不仁,當面錯過,沒有留意。佛在這個經上說明,我們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?「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。佛這是一句話把我們的病根說出來了,我們的病根就是妄想執著。換句話說,就是因為妄想分別執著,把我們的智慧變成煩惱,把我們的能力變成了業障,把我們的德相變成了苦果,始終迷而不覺。佛菩薩看到這個現象,所以常常嘆息,這芸芸眾生「可憐憫者」。為什麼可憐?你本有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很不幸,你把它變成了愚痴、無明、業障、苦報。所以諸佛如來出現在世間,教化眾生。
佛對於教導這個責任他真的是盡到了,我們接受教導的人有沒有起變化?這個事情佛沒有辦法,這個事情是我們自己本身的事情,我們接受佛的教導,自己要產生變化,所謂轉惡為善、轉迷為悟、轉凡成聖。佛善於開示,我們做學生的人也能善於悟入,這就師資道成,佛的教學功德圓滿了。可是我們總是與佛教導相違背,決定不肯隨順佛的勸告,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依舊隨順自己煩惱習氣,辜負佛菩薩的教誨。諸位要曉得,隨順煩惱習氣,那就是依舊不斷去造輪迴業,起心動念都是輪迴業,要想出離六道輪迴、超越三界,難!求願往生淨土,也只是一個空洞的口號而已,不能往生。往生是要有條件的,你不具備條件,你怎麼能往生?許許多多人把經典裡面講的條件:「信、願、行」,錯會了意思。以為我現在學佛了,我天天念阿彌陀佛,我就很相信了。我求生淨土,我執持名號,彷彿也有信願行的樣子,其實完全不是經典上講信願行的標準,錯會意思的太多太多了。
我過去在美國、在台灣、在香港,聽不少同修告訴我,現在有一些人修持「本願念佛」,我打聽一下、問一下,我就笑起來了。「本願念佛」是沒有錯,善導大師提倡的,哪裡會有錯?現在人把本願念佛完全錯解意思,變成一種什麼念佛法?投機取巧念佛法。現在他們這個本願念佛法,我給它改一個名字,「投機取巧念佛法」。會不會成就?決定不會成就。他反而毀謗正法,將來他也會往生,生到哪裡去?阿鼻地獄。真正學佛人,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對於不同法門的人決定沒有毀謗,這是念佛人。為什麼?他明瞭每一個法門都是佛說的,你要是毀謗,豈不是謗佛、謗法、謗僧?你毀謗三寶,你修行還能成就嗎?這不可能的。
八萬四千法門、無量法門,都是諸佛如來傳下來的,全是正法。《金剛經》上尤其說得好,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。我們在《華嚴經》,後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這五十三位善知識,各人所修的法門都不一樣,從來沒有看到有一個人說,「我這個法門殊勝,他那個法門不行」,一個沒有看到;都是自己謙虛,讚歎別人,「我自己智慧能力根性不夠,我修這個法門,我不如那些修其他法門,他們的根利,他們的智慧比我高」,讚歎,自卑而尊人。這是五十三參教導我們的,哪裡有貢高我慢、目中無人?這種心行必墮地獄,念佛也不行。正是灌頂法師在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》裡面所說的,念佛念到阿鼻地獄去了。哪些人?就是這一類。我們自己要有警覺,不但對佛所傳下來所有法門,我們都要平等的尊重,就是其他一切宗教裡面所修學的法門,我們也要尊重。
《華嚴》是一乘了義的大經,這裡面的標準非常高,我們還沒有讀到,這才講一個開端。第一品「世主妙嚴品」沒有講完,大概才講一半的樣子。《華嚴經》三十九品,我們才講第一品,往後面去愈講愈清楚、愈講愈明白,我們才真正是恍然大悟。過去的人比我們有福,確確實實他遇到這個法門能夠聽得圓滿,我們現在要想聽一部完整的《華嚴經》,幾乎是不可能。這樣的大經,在隋唐時代,我們諸位曉得,華嚴菩薩,我們稱華嚴菩薩稱清涼國師,清涼國師講《華嚴經》講了五十遍,真是前無古人、後無來者,一生講五十遍。五十遍可不可能?可能。我往年在台北講《華嚴》,照我講經的速度,那速度比現在快,現在是細講,講的時間拉長了,我的估計需要三千個小時,這部經講圓滿。如果每天講八個小時,恰好一年一部《華嚴經》講完。清涼講五十遍,他老人家活了一百多歲,長壽,所以我們後人尊稱他為「華嚴菩薩」。我們現在如果學清涼大師,每天講八個小時,一年講一部,沒人聽,找不到人,不但在家居士不可能,出家人也辦不到,這就是說我們的福報跟古人比就差遠了。我們讀歷史,對於五台山「顯通寺」清涼的道場,無限的羨慕。
可是沒有長時間的薰修,我們的煩惱習氣沒有辦法淘汰掉,這是最大的障礙。煩惱習氣不除,我們的智慧永遠不能現前;別說增長,不能現前。一天到晚起心動念所生的是煩惱,不是智慧。生智慧是什麼樣子?生智慧的是,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通達明瞭,不要學,一接觸就通達明瞭。就跟我們現在生煩惱一樣,生煩惱不要學的,看到那個人喜歡,看到那個人討厭,不就生煩惱了嗎?這不必學的,一接觸,喜怒哀樂就出來了。喜怒哀樂全是煩惱,妄想分別執著統統起來了。所以真正轉過來,那是生智慧。智慧就是通達明瞭,絕不生煩惱。
用功的方法,在中國過去是分為兩個大系。一個系統是禪宗,禪宗的方法直截了當,讓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每天坐香,叫「坐禪」。坐香的時候,禪堂,多半是面壁,面對著牆壁。堂主手上拿著香板供養你,他仔細在觀察,你在打妄想的時候,香板就供養你;或者你沒有打妄想,你睡覺、昏沉。修行人就這兩個毛病:一個打妄想,一個昏沉。昏沉是墮在無明裡頭,要打,把無明打掉;妄想的時候,看到你身心不安,把妄想打掉。所以宗門裡面教學的方法,就是打。古時候的大德是真有功夫、真有本事,能觀機,這個板子打下去之後你會開悟,打下去不開悟就不能打;那有什麼用?打死了,他也不開悟。近代有一些禪堂裡面也學古人,天天拿著香板子亂打人,一個開悟都沒有,實在講他本身自己也沒開悟,這叫造業障,這是造業。
所以宗門的方法是對上上根人用的,不是對普通人,我們在《壇經》裡面讀到的。普通一般人;換句話說,打死都不會開悟,就是我們這批人。這要用什麼方法?教,苦口婆心、很有耐心的來教,就用這個方法。教是屬於「漸修」,一打就開悟的是利根,那是頓超。我們走漸修這個辦法,漸修這個辦法裡頭最重要的,每天都要薰修。所以我們的道場,在現在這個時代裡頭,大家都讚歎,其實我們薰修的時間太少,每天只有一個半小時、兩個小時聽經,不夠!一天二十四個小時,就算聽兩個小時的經,還有二十二個小時打妄想,你怎麼會有成就?我們看看古時候的人,你們看《高僧傳》、看《居士傳》,這一個人接觸佛法,往往三年五載他就成就,開悟、證果了。這是什麼原因?密集的訓練。每天聽經八小時,不是兩小時;每天,或是念佛、或是坐禪八小時;換句話說,用功的時間一天是十六個小時,剩下來的時間就很少,再吃飯、洗澡、洗衣服、整理環境,再睡眠。佛規定的睡眠時間是四個小時,中夜睡眠,中夜是晚上十點鐘到兩點鐘,兩點鐘就要起床,那個叫真用功。所以這樣的修行道場,你在裡面住個三年五載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?決定不許可隨順煩惱習氣,他才有成就。
今天在這個世間,這樣的道場找不到了。除了極少數的人有大福德,他自己可以建一個小茅篷、建一個小精舍,遠離世間人的擾亂,他自己認真清修。每天讀經八個小時,現在聽經八小時也行,現在有錄像帶、錄音帶。我們居士林前一任的老林長-陳光別老居士,晚年生病,生病沒有辦法,必須要靜養,所以在家裡面,那就等於我們佛家講的閉關,他每天躺在床上。我到他家裡去看過,臥房裡面放了一個大概是三十吋的電視機,將我們講經的錄像帶全部請到家裡,每天看錄像帶聽經八小時,四年沒有間斷。每天八小時,所以他往生了,他預知時至,走的時候有那麼好的瑞相。他真正用功四年!早年雖然護持佛法,實際上對於佛法真正的意思他並不了解,只是生病期間,這四年當中每天聽八個小時,他開悟了,這是希有的福報。世間大富大貴的人很多,晚年生病在床上躺幾年的人也很多,但是一天聽八個鐘點的經就很少看見。這是在我們現代世間來講,是世間第一等的大福報!我們自己要爭取。
我住在這個地方,因為推動多元文化社會教育,促進宗教跟族群的團結,這是要用一部分的時間,免不了有許多的應酬,但是我始終保持每天讀經四小時。不讀經就胡思亂想,一定要讀經,才能夠在這個時代裡頭保持住正知正見,才能夠抗禦社會許許多多的誘惑,六塵的誘惑。自己不能夠克服自己、不能幫助自己,找別人幫助找不到,沒有人會幫助你,找佛菩薩也不行,一定要自己懂得。我要是為我自己著想,要是不顧別人,我早就去閉關了,去住山,跟這個社會隔絕,自己念佛決定上上品往生,靠得住的。但是看到這個世間人太苦了,佛法衰微,我們有責任、有使命,而且有迫切感來幫助一切眾生,來幫助佛法,特別是幫助年輕的法師,希望他們將來續佛慧命,弘法利生,我們就盡到責任了。所以必須要知道,今天這種作法實實在在是不得已。世間不是沒有福報的人,有福報,把這個福報空過了,不知道把握住,不知道利用無比殊勝的機緣成就自己的道業,這很可惜!
我們說這些話,曉得自己跟諸佛如來原本無二無別。偈頌裡面告訴我們一個真實的事情,這個事情雖然不能接受、不能理解,可是是真實的。透一點消息,你阿賴耶裡頭種一個善根,也是好事情。那就是我們起心動念,現在人講思想波,現在大家知道電磁波、光波、音波,宇宙之間波動的現象非常複雜,用佛經上的話是無量無邊,不是幾十種、幾百種、幾千種、幾萬種,是無量無邊波動的現象,其中以思想波的速度最快。我們現在知道電磁波、光波,一小時它能夠走三十萬公里,在太虛空當中三十萬公里是很短的距離,並不很長。但是我們的思想波,只要一發出來,立刻在剎那之間就遍虛空法界,所以這裡講「如空無有邊」,沒有邊際。我們一個善念遍虛空法界,一個惡念也遍虛空法界,要不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我們沒有辦法體會。現在科學可以說相當進步,還沒有觀察出來,還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。
佛說的這個,我們能相信嗎?現在人講什麼東西都要拿出科學證據來,佛有科學證據。這個科學證據是什麼?禪定。什麼叫禪定?一念不生叫禪定。在佛法裡面講,完全沒有妄想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這個心就是禪定。諸位要知道,沒有妄想,你的心是光明的、是覺悟的,就是此地講的智慧,真實智慧;沒有分別,你的心是平等的;沒有執著,你的心是清淨的;就是《無量壽經》上講的「清淨、平等、覺」。清淨平等覺心周遍虛空法界,這就叫真誠,這是真心。起心動念,這個心就不是真心,叫妄心。妄心有界限,並不能周遍法界。諸佛菩薩用真心,所以就像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,《楞嚴經》上是以觀世音菩薩在初學的時候,將他的經驗告訴我們,他有能力上與虛空法界一切諸佛如來感應道交;下與六道一切眾生同一悲仰,所以他能幫助一切苦難眾生。他幫助一切苦難眾生,還要藉一切諸佛如來本願威神的加持。他何以有這個能力?真誠能感,自自然然的感應。
佛法,無論宗門教下,無論顯教密教,真正善知識決定教你「從根本修」。「根本修」是什麼?根本就是真心,真心就是決定沒有妄想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。真心跟妄心分不開,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你的心就是真心,摻雜著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心就叫妄心,所以跟你講「真妄不二」;並不是「妄」外面有個「真」,「真」的外面有個「妄」,不是的,一樁事情。古人會用功,會用功的人常生智慧;換句話說,會用功的人,他的本事就是常常保持自己的清淨心。功夫好的人,行住坐臥都在定中,就是說行住坐臥他都能夠保持不起心、不動念,不分別、不執著。無論什麼時候,無論在什麼環境裡面,順境也好、逆境也好,善人也好、惡人也好,那是外面境界,他都能做到不起心、不動念,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就是大乘經上常說的,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」。他在境緣當中,境是物質環境,緣是人事環境,物質環境有好壞、有順逆,人事環境有善惡,他能夠始終保持著正覺,決不會被外境干擾,這個人叫真修行人,這個人叫真善知識,這是真功夫。古時候老和尚教誡弟子,必須要達到這個水平,這個弟子才可以離開老師,我們中國人俗話講「出師」,可以離開老師,可以到外面參學,可以教化眾生。如果沒有這個能力,決定不能離開老師一步,老師教誡你。
可是在今天這個時代,大家都崇尚民主自由開放,民主自由開放是什麼?在家裡頭不要父母,在學校裡不要老師,自己可以作主,自己可以自由、可以開放,所以現在已經沒有師徒的關係。這一句話也不是我說的,演培法師說的。我到新加坡來,這最好的老朋友。在新加坡那個時候,我常常親近的,除演培法師之外,松年老法師,他也非常歡喜我,這我常往來的。演培法師說:現在這個時代沒有師徒了。同樣一個道理,家庭裡面沒有父子了,所以家庭破碎;再仔細觀察,夫妻也沒有了;五倫完全破壞,所以世界大亂,社會不安定。現在是一個什麼關係?朋友,都是站在平等的地位,朋友。所以老師把學生看作朋友,學生把老師也看作朋友,這兩個還可以談得攏。你要擺起老師,「你是我的學生,你聽我的話」,學生掉頭就走了,這好學生;不好的學生,反過來找你的麻煩。父子也是如此,父親不能把兒子看作,「你是我的兒子」,不行,你是我的朋友、小朋友,兒子把父親看成老朋友,這還能談得通;要不然,不能談。
社會變了,我們生在這個社會可憐,非常非常可憐;換句話說,沒有人教我們,沒有人能教我們,也沒有人敢教我們。如果自己還有一點善根福德,那怎麼辦?我們去求學。求學到哪裡求?到經本裡面求,求古大德,求諸佛菩薩。我們真正要做一個好學生,依教奉行,佛在經上怎樣教我,我認真努力去做到,做佛菩薩的好學生,做大眾的善友;能這樣修學,這個人在一生當中必定成就。修學從哪裡修學起?別人把倫理、倫常統統捨棄掉了,我們還是要回過頭來;別人不肯幹,我們要肯幹。為什麼?這是正道,這是真道,不是假的。你要想真正成就道業,除這個辦法之外,沒有第二個辦法。別人不孝親,我們要孝順父母;別人不知道尊重師長,我們要真正尊重師長、尊重長輩;換句話說,他們所拋棄的、不要的,我們全撿回來,認真努力修學,要識貨,這是真的寶。所以一定要仔細去想想,我們起心動念,這個思想波立刻就傳遍虛空法界。
第二句,『法身廣大不思議』。法身是我們的真正身體,這個很難懂。大乘經上常說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不好懂。「十方三世佛」,把我們全都包括在其中,一法都漏不掉。過去佛、未來佛、現在佛,我們這一切眾生是未來佛。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三世一切諸佛,是共同一法身。「法身廣大不思議」,誰知道?法身菩薩知道。法身菩薩何以知道?法身菩薩的障礙沒有了,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掉了,他見到事實真相。這事實真相是什麼?《華嚴經》上所講的,虛空法界一切眾生,無量無邊的國土依正莊嚴,無一不是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這是佛在本經上說的。
「心」是真心,「識」是妄心;換句話說,虛空法界依正莊嚴,都是自己真心、妄心變現出來的。一真法界是真心變的,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妄心變的,真心、妄心是一個心,是自己,不是別人。法身大士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知道事實真相,所以才生起「同體大悲,無緣大慈」,知道跟一切眾生我們是同一個體,這個「體」就是法身。這個話很難懂,所以我們今天換一個名詞,換個名詞並不很貼切,相似,我們叫「生命共同體」;不貼切,但是再找不到更好的名詞。佛教這個名詞好,「法身」。禪宗裡面講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,就是法身。然後你才曉得人與人是什麼關係?人與大自然一切萬物是什麼關係?人與天地鬼神是什麼關係?「共同一法身」,這個關係太密切了;換句話說,都是自己變現出來的。
這個話很不好懂,很不容易體會,絕對不是我們的常識。佛在講經常常用比喻,而比喻裡面用「夢」的比喻講得最多,夢是一個很好的比喻。我們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,如果我們作夢,夢醒之後仔細想一想夢中的境界,那個人會開悟。你想想夢裡面的境界,有人做個好夢,有人做個惡夢,不管是好夢、是惡夢,想想夢裡面的山河大地,夢裡面的虛空法界,夢裡面所有一切人物從哪裡來的?自心變現的。既然是自心變現的,知道是自心變現的,夢裡頭哪一個人不是自己?作夢一定有自己,不可能沒有自己,也夢到很多人,自己是自己,所有人物還是自己,都是自心變現的。不但所有人是自己,所有一切動物也是自己,所有一切山河大地、樹木花草,沒有一樣不是自己。夢的時間短,容易覺察,是自心變現的。
佛告訴我們,我們現前這個地球,太陽系、銀河系,無量無邊的星球、無量無邊的世界從哪裡來的?從我們心識裡頭變現出來的。什麼是法身?盡虛空、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,就是一個法身。覺悟了的諸佛如來、法身大士,他們知道,他們清楚,所以在虛空法界能夠保持一念不生。十法界的眾生迷了,對於這些現象起心動念,十法界裡面愈是高,他這個念頭很薄弱;愈往下面降,起心動念的幅度愈大,煩惱就愈重,這個境界變得愈變愈壞。本來是個極樂世界,本來是一真法界,變成這個樣子!
諸位要曉得,心是能變,境界是所變。我們今天看到不喜歡看的環境、不喜歡看的人物,你要是懂得佛法,你就恍然大悟。我為什麼不喜歡?專門看到那些壞的,沒有看到好的;專門用自己的壞心去看,看外面境界,用自私自利、用貪瞋痴慢,用這種心看外面境界,外面都變成逆境,看一切人都是惡人。如果念頭轉一下,我們用清淨心看、用平等心看、用真誠心看,所有一切物質環境是好環境,沒有一樣不好。再觀察一切眾生,一切人物個個都是善人。蕅益大師說得好,「境緣無好醜,好醜起於心」,這個人是壞人,那個事是壞事,不是那個人壞,也不是那個事壞,是我的心壞,我心裡面起妄想分別執著。所以外面環境沒有好壞,好壞確實起於,今天的話來說,起於自己主觀觀念。什麼叫「主觀觀念」?佛法講「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」。現在人有個比喻好,戴有色眼鏡看人,就是這個意思,你把外面境界都看變了質。戴個綠眼鏡,看到每一個人臉上都發綠;戴個紅眼鏡,看到每個人臉上都紅紅的。其實人家臉上也不綠、也不紅,怎麼會變綠、變紅?是你自己戴上個有色眼鏡。外面一切境界沒有善,也沒有惡,善惡起於心。所以只要我們的心善,境界就善。
諸佛菩薩為什麼生活在一真法界、生活在極樂世界?沒有別的,心善而已。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,可以說真是苦口婆心,一開端就把這個大事情教給我們,他沒有吝法。他在《十善業道經》裡面,《十善業道經》是很了不起的經典,那個經不是小乘經,佛告訴我們,「菩薩有一法,能斷一切諸惡道苦」。我們聽了這個話不能不留意,豎起耳朵來聽,什麼法?「晝夜常念思惟,觀察善法」。這一句話要講清楚、講明白一點,晝夜不能間斷思惟善法、常念善法、觀察善法,這個「善法」是貫通的。常念善法,你的心善;思惟善法,你的念頭善。《華嚴》上講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;常念善法,唯心現一切善境界;思惟善法,把不善的境界都會變成善境界,思惟是「識」。觀察善法,觀察是講我們的行為,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,無一不善。實在講,諸佛如來跟我們不同的就這一點,沒有別的,所以他們的心行純善。後面有一句很重要,「不容毫分,不善間雜」,這一條重要。十法界裡面的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這是善人,但是他們還夾雜著不善。如果沒有絲毫不善夾雜在其中,這人就成佛,不是十法界裡面的佛,是一真法界裡面的佛,是真佛,不是相似佛。佛實在慈悲,對一切眾生,絕對沒有絲毫保留。我們凡夫教別人總還得留一手,怕別人超過我。佛沒有,佛所謂「和盤托出」,全部都擺出來,這是真正慈悲到了極處。我們只要記住這一句話,記住這個教誨,我們這一生決定能成真正究竟圓滿的佛果。凡夫跟佛,實在講,一念之差;一念覺,凡夫成佛;一念迷,佛就墮成凡夫。這樣重要的開示,我們常常把它疏忽掉,常常忘記掉了。
初學,我們都是初學人,從哪裡下手?佛教我們常念善法、思惟善法、觀察善法,這個善法就是十善業道,常念,心裡頭常常有這十善,從這裡下手。不要把十善看淺了,十善圓滿就成佛了。換句話說,一個真正修行人,從初發心,一直到成究竟圓滿的佛果,修的什麼?十善而已矣!這是佛法的根本法,根本法直接通最高的佛法,這是一不是二。我們學習,修淨土法門的同修,我們常常講「淨業三福」是我們的根本、是我們的基礎,《十善業道經》就是三福裡頭的第一福: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。我跟同修們做了很多次的報告,孝親、尊師、慈心,如果離開十善全是假的。孝親、尊師、慈心都要十善來落實,離開十善不孝,離開十善不敬老師、沒有慈悲心。所以三福裡頭第一福,末後這一句是落實,「修十善業」是落實。
我們今天修行功夫不得力,不是不用功,我也看到不少用功的人,但是功夫就不得力,就是不能夠契入境界,什麼原因?十善忘掉了,沒有在這上下真功夫。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,縱然事上沒有,還有念頭,這不行;妄語、兩舌、綺語、惡口,有意無意常常在犯;心意裡面的貪瞋痴慢沒有減少,恐怕天天還在增長,時時刻刻起現行,這是障道的第一個因素。所以不能夠斷惡修善,這個善惡標準就是十善業道;能把十善業道真正落實,你的修行就扎根,在行門裡面講你有根了,你會有成就;沒有十善,這個人修行沒有根,你怎麼會成就?沒有根就像水上的浮萍一樣,隨波逐流,世出世法都不能成就。
十善業道的推廣就能親證法身,「法身廣大不思議」。諸佛菩薩、法身大士在哪裡?無處而不在,無時而不在,「是故十方皆出現」,哪個地方有緣,哪個地方就示現,緣不相同,示現的相就不一樣。現在科學家發現,也證實,空間確實有很多不同的維次,一般人所謂的二度空間、三度空間、四度空間、五度空間,乃至到無數度的空間。空間維次不相同,彼此各個不相往來,但是它真的有。黃念祖老居士在《無量壽經註解》末後,他有一篇文章,跟我們說明,現代科學家已經證實有十一度空間的存在,但是他們不知道如何突破,現在科學家也在研究,在想方法。
佛經裡面告訴我們,這些不同維次的空間是怎樣出現的?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?佛說得清楚,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。原本空間裡頭沒有維次,叫一真法界。講「十法界」,就是十種不同維次的空間,能夠突破就可以互相往來。既然空間維次是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;換句話說,你能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這個空間維次不就沒有了嗎?所以佛法裡面講,你能夠放下一切執著,六道這個空間就突破了,你能夠見到鬼道,能夠見到地獄道,能夠見到天道,這個空間界限突破了;你再能夠把一切分別也放下,世出世間一切都不分別,那你突破的層次廣了,三界之外的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(這個佛是十法界裡面的佛),你都見到了,你的生活空間愈來愈大;如果再把妄想也斷掉,妄想是無明,你就進入到一真法界。跟這一首偈講的「智慧如空無有邊,法身廣大不思議,是故十方皆出現」,你就得大自在。跟觀音菩薩一樣,盡虛空、遍法界,不管哪一個層次的空間,眾生有感,你就有應,能與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,就是這麼個道理。我們讀經,看到佛所講的這些道理,想一想講得通,是有道理,因此我們相信。相信之後,我們要去做突破的工作。但是突破工作的根本是修十善業,十善業是個基礎,站在十善裡面你才有能力突破;如果十善都沒有,你就別想往上提升。
第三句,『是故十方皆出現』。這裡頭的意思很廣很深,不僅是佛菩薩在十方世界應化,更深的意思是我們這些迷惑顛倒造業的眾生,在十方無量無邊剎土裡面受報,受報也是出現。佛菩薩是覺悟的出現,我們是迷惑顛倒的出現,迷悟不二,說明迷悟是一樁事情,不是兩樁事情。由這裡諸位就曉得,燄眼主夜叉王不是真的夜叉王,真的夜叉王哪有這種能力?諸佛菩薩示現的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對於其他的宗教就會生出恭敬心,為什麼?我們知道其他宗教也是諸佛菩薩示現的。大家常常念《普門品》,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,「應以佛身而得度者,即現佛身而為說法」,我們用這個例子來套一句:應以基督身而得度者,他就現基督身而為說法;應以阿拉身而得度者,他就現阿拉身而為說法。於是我們才曉得,所有宗教都是佛菩薩的化身,所有宗教裡面他們所尊敬的神明全都是佛菩薩,我們的恭敬心生起來,平等心生起來,宗教歧視沒有了,對於一切眾生的歧視也沒有了,所以清淨平等覺才會現前。這裡頭有個道理的,不是勉強,不是感情用事,有真實的道理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