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一五一一卷) 2006/1/2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12-017-1511
諸位法師、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淨行品第十一」,出家受戒第十首偈頌看起:
【自歸於法。當願眾生。深入經藏。智慧如海。】
這是三皈裡面的第二條,「皈依法」。前面講過皈依佛,第二是皈依法,法是自性法寶。惠能大師在《壇經》裡面給我們說的,佛是覺的意思,自皈依覺;第二,皈依正,由此可知,法是正知正見。這個正是什麼標準?標準就是法性,所以這個『法』有法性的意思,有法相的意思。性相是一體,所謂性相不二,性相一如。只要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法就是正法;加上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法裡面就有善惡,佛法所講的善、惡、無記,就出現這個東西了。在法性裡面,甚至在法相裡面,善、惡、無記都沒有。所以能大師說得很好,「本來無一物」,本來無一物不是說沒有法性、沒有法相;本來無一物就是沒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。這時候你才能真正見道,頭頭是道,左右逢源,無不如如。
凡夫見不到,什麼原因?因為凡夫有妄想分別執著;二乘雖見到一點點,模模糊糊,二乘雖然沒有執著,他還有妄想分別。菩薩見的比二乘要清楚多了,可是菩薩無明沒破,只是把分別執著斷了,可以說是相當清楚了,所謂相似位,不是真實位。能把這一品無明破掉,你就見到真實,這才是真正的『自歸於法』。後來祖師大德把「於」改成依,實在這個意思,於比依好。為什麼要改成依?便利我們初學,我們要知道回頭,要依法。「法」的含義就很廣,初學的人,法是什麼?法是聖人的教誨,聖人的教誨是依於法性,所以稱之為正法,我們在這裡面要細心去體會。
法原本是正的,人之初,性本善;人之初,性本覺;人之初,性本正;人之初,性本淨。現在為什麼不善、不覺、不正了,什麼原因?無端(無端就是沒有原因)起了妄想分別執著,起了這麼個東西。無端,沒有原因,說明什麼?說明這是假的,不是真的,真的就有開始、有終結,有始有終;沒有,沒有始終,沒有內外。經典上給我們講,真妄、覺迷、正邪、染淨,是不是真的?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可是你要是不覺,真有,你要一覺,本來無。所以,佛法教學是真的,不是假的,講到究竟處!
我們在現前這個階段,確實自己要承認,迷而不覺,邪而不正,染而不淨,用儒家《三字經》上講,我們是惡而不善。自古以來,中國、外國有不少的學者,他們認為人性本來就是貪婪,貪瞋痴是人性,人性本來不善。說的也滿有道理,實際上?實際上錯了,還是佛講得對。我們對於佛法決定沒有偏心,你要冷靜去觀察、思惟,你才知道哪個人說得對,哪個人說錯了。佛為什麼對?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沒話說。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,這時候所有一切對立都沒有了,這是真的,這可不是假的。
什麼是對立?剛才我們講,善惡是對立,覺迷是對立,正邪是對立,染淨是對立,不都對立了?這是二法。六祖說,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,你從這兒去體會,世間人所講的沒有離開對立。如來所說的法沒有對立,如來在此地給我們講覺迷,覺迷是一不是二。這裡講到「法」,法是邪正,邪正不二,邪正一如,這個道理一般人就不懂了。迷了就是邪,悟了就是正,迷悟不二,這個話你能懂嗎?迷悟是一不是二。如果你真懂了,那恭喜你,佛家所謂是「入不二法門」。入不二法門是誰?圓教初住菩薩,破無明了。
什麼叫無明,你懂嗎?二就是無明,不二,無明就破了;無明破了才真正得大自在,清淨心現前。禪宗二祖慧可大師,在沒有開悟之前,很難得,聽到印度有位高僧住在少林寺,達摩祖師。他心不安,求達摩祖師給他安心。那時候正是冬天,達摩祖師在打坐,他在門外雪地裡頭。雪下得很大,差不多到他的膝蓋了,他還站在那裡不動。看到達摩祖師不理他,於是他把他的手臂割斷,拿著這個手臂就供養達摩祖師。達摩祖師睜開眼睛看他這樣,就說:「你何苦!你到這兒來為什麼?」「求大師給我安心,我心不安。」達摩祖師說:「你把心拿來,我替你安。」你們看到現在有很多達摩祖師的像,一隻手伸出來,那就是慧可求法的時候所表現的。
慧可大師聽到這句話,回光返照,很久,經上講良久,「覓心了不可得」。他這問了,你把心拿來,我替你安,他回頭去找找不到,這才說「覓心了不可得」,我找不到。達摩祖師回他一句話,「與汝安心竟」,我把你的心安好了。在這句話下面,慧可大師大徹大悟,達摩祖師把衣缽就傳給他了。悟的什麼?沒悟之前,二法,你看安與不安,二法,不安,求安心。祖師這一點化,這一回頭,安與不安不二,是一不是二。這就是我們常講的,內心深處的對立化解了。一個對立化解了,所有一切對立統統化解,心裡頭沒有對立,沒有疑慮,沒有矛盾,現在講,也沒有衝突了。這是破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的境界,這是真法!佛祖教我們「自歸於法」,真正的意思就在此地。
這一回頭,『當願眾生』,所以你自己不能契入,你怎麼能幫助別人契入。這種契入是要在長時間的薰修,修什麼?修放下,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這是總綱領。妄想分別執著展開來是萬事萬物,內身心,外世界,身心世界統統都要放下。放下是什麼?不執著了,執著放下了,不分別了。放下執著你就是阿羅漢,放下分別你就是權教菩薩,放下妄想,放下妄想今天我們講對立,內心裡頭有對立,放下了,你就是法身菩薩,分證佛!自己契入境界之後,「當願眾生」這個心生起來,這個心跟十方一切諸佛同心同願,同德同行。
『深入經藏,智慧如海』,經藏是佛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的一座橋梁。就佛來說,無說而說,說而無說,言教;身教,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。你能聽懂嗎?聽懂了,真的皈依了;沒有聽懂,形式上的皈依,沒入境界。經藏從哪裡來的?經藏就是現在我們講的《大藏經》。經典裡面所含藏的是什麼?底下一句,「智慧如海」,經藏裡面含藏的是無量智慧。無量智慧在哪裡?就在經典裡頭,所以經典稱之為法寶。佛不在世間了,佛在世間,佛寶是第一,佛不在世間,三寶是法寶是第一。我們自皈依佛,用什麼來做證明?我們自皈依僧,也用什麼來證明?用經。
經藏,佛佛道同,「十方三世佛,一路涅槃門」,今佛所說之經與古佛所說不二,未來諸佛所說之經與今佛無異,完全相同。這個地方說相同,諸位要記住,說的話也許不相同,多說少說,長說短說,這是講形式上不相同。內容一定是相同,決定是一個方向,一個目標,引導你自性般若,法寶。自性般若之體是佛寶,自性般若的作用,我們講德用,是法寶。
所以古大德,佛經上佛也是這樣告訴我們的,古大德所說的都是根據佛講的。在十法界,眾生法界(十法界都是眾生),「經藏所在之處,諸佛護念,龍天善神守護」。這個地區眾生縱然造惡業,因為有佛,有護法神,他也不遭難,大的災難化成小的災難,小的災難就化成無了。縱然這個經藏我們不去讀它,所以道場為什麼要供養《大藏經》,如果《大藏經》有人去看,閱藏,有人去學習,那個功德就不可思議。即使沒有人看,沒有人去碰它,供在道場,只要你有恭敬心,這個很重要,你有恭敬心;像我們拜佛,拜了佛像,看到經典,我們對經典也要拜,能有這種恭敬心就得到感應。
我們這些年來,有這個機緣送《大藏經》,送全世界。有人問我,法師,你為什麼要這樣做?因為世間災難太多了!哪個地區有供養,哪個地區有福報,與佛有緣。同時我們也知道災難太多,一個大的災難,佛的經教往往被毀滅,於是就失傳。古來的大德對於經藏如何保存留傳到後代,用盡了苦心。我們看到北京房山的石經,那時候我到北京去,樸老告訴我這樁事情,我很驚訝。他派人派專車帶我去看,我看了之後非常受感動。這套石經代代相傳,總共刻了八百年,一代一代的刻,幾千人參與工作。完整的《大藏經》,內容比我們現在的《藏經》還多上幾部。這麼大的工程,我看了之後,這個工程絕不亞於萬里長城,智慧的長城。
中國佛教會在這個石經拓本,影印了一套,可惜是字太小了,沒有辦法閱讀。所以在那時候我就向宗教局建議,能不能把字印大一些,至少是寸楷,當然成本就高了,那就變成了寶藏。我是很有心想把它印出來,能夠印個一千套。我自己不要,完全送給國家,以國家的名義,做為禮物送給全世界每個國家去收藏。我們今天念念祈求的是化解衝突,促進世界的安定和平,這是盡一分真實的努力。可惜這個事情障礙很多,一直到現在沒有辦法做到,但是石經的拓本有六套,就是從石刻上拓的有六套。現在石經也重新放在原處,外面也都封起來了,古人用這種方式,所謂藏諸名山。但是我們也曉得,如果一個地震來的時候,全功盡棄,都毀滅掉了。在古時候只有用這個方法,除這個方法之外沒有第二個方法,希望這個東西留傳給後世。
現在的方法,就是科學技術發達,印刷術發達,我們能夠大量印,贈送在全世界,這就決定可以安全保存下去。因為我們知道,世間災難很多,不至於世界上普遍都毀滅,不可能,總會有存在的。所以從八0年代,這二十多年來,我們很認真努力在做。早年我們是買《藏經》,有些地方需要,我們送給他。以後我們有了力量,跟印刷廠合作,合印一千套,他印六百套,他賣,我們印四百套贈送。我搞了兩次,總共有八百套,跟人家合印,降低成本。以後我們自己有這個能力,不必跟人家合作,我們自己印。第一次印了一千套,一九九九年,送世界各地。那次也很難得,我們送中國五百套,另外五百套送給海外。
這幾年又有很多同學們發心,我也非常歡喜,印四千套。四千套,去年一千套,今年一千套,明年還有兩千套。去年一千套也送得差不多了,今年的一千套我們的分配,韓國一百套,日本兩百套,美國一百套,歐洲三百套。印尼是問我們要了二百六十套,馬來西亞一百套,南洋這邊,像越南、泰國這邊我們也送一百套。中國大陸我們原先準備送六百套,現在還沒有批文,還不能夠進去。不過我們明後年還有,批文慢一點沒有關係。我們學佛的人很清楚,化解災難真的要靠佛菩薩的威神,要靠龍天善神保佑。我們香港這個地區,我們送了二十六套,許多道場這是鎮寺之寶。三寶今天佛寶沒有了,僧寶也沒有了,法寶可是真的,可不是假的。
當然最重要的,經上講「深入」,法寶現在有了。得來的時候不難,我們總共計算了一下,一共是送了(連買帶自己印送的)超過六千套。這是這些年來我們所做的,其他的經書那就不必說了,單單是《大藏經》我們印送了六千套。對自己來講,怎樣深入?深入經藏有個訣竅,這個一定要懂得。否則的話,你一看到這麼多經典,浩如煙海,從哪裡學起?所以在隋唐時候,中國就成立了宗派。宗派的形成是一些志同道合,我們取世尊教誨的一分,譬如說十分取一分,一分就是十分之一,那就方便多了。現在我們所印的《大藏經》,精裝一百二十冊,這一次印的我非常歡喜,比往年所印的好多了。在裝訂、紙張、印刷、裝潢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,讓人看到生歡喜心。一九九九年我們所印的是用道林紙,紙張比較厚一點,一套是一百六十八冊。現在我們選的聖經紙,紙張薄,兩面不透,所以你看起來很舒服。聖經紙薄,現在我們的本子是一百二十冊,十分之一,十二冊。
這就是說明,在整個佛法裡面,你學一個宗派,這一個宗派通了,所有都通了。為什麼?就是通向不二法門。什麼時候你契入不二,全都通了,這是祕訣,祖師大德代代相傳。可是像我們這種中下根機,這一個宗,一個宗的經典不少。以淨土宗來說,淨土宗經典是最少的,五經一論。可是佛在經典裡面說到淨土的,有兩百多部經論講到淨土。歷代祖師的著作,你要把它會集起來,數量也相當可觀。早年在台灣毛凌雲居士(我們也是老朋友),他編輯的《淨土叢書》,二十四冊,精裝本二十四冊,分量相當可觀。這是易行道,都有這麼多的典籍,其他宗派就不必說了,比淨土宗的多得多了,我們這一生能學得了嗎?很難!
但還有辦法,我們也常常聽到佛門裡面講,所謂「一經通,則一切經通」,這個話是有道理。我們年輕的時候跟李老師學教,李老師很著重這個原則。他教導學生,你只能學一樣,不能學兩樣,學兩樣他不教你。可是我們年輕不懂事,心浮氣躁,一樣東西不能滿足我們的求知欲,老師也知道。但是教學的時候一樣一樣教,一門學好了,他認為可以了,那個標準很低,不高。你能上台去講,講到他點頭,他覺得可以,你可以再學第二部。我在台中十年,十年學了五部經,這個我也常常提出來,提供給同學們做參考。我第一部學的是小乘經(真是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),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,第二部學的是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第三部學的是《普賢行願品》,就是八十卷後面最後一卷,現在的流通本。第四部學的是《金剛經》,最後一部學的是比較大一點的,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。
我在台中十年,學五部經,我的佛法根底就這五部經。真的,古德說的話沒錯,「一經通,一切經通」。《法華經》我沒學過,我講過《法華》大意,好像是六十個小時。《華嚴經》,我聽老師講一卷,第一卷,第一卷聽完之後,我明白了,我能講。我講得比老師講得詳細,講到經文字字句句跟我們生活相應。現在人所講的,結合現代的社會生活,這才有用處;如果學了沒有用處,你學它幹什麼!所以「深入經藏」有道理。遵守佛菩薩、老師的指導,那就是戒學,我就這一門,一門深入。一門,你心就是定的,你看因戒你就得定。你每天心裡面所想的是一部經,不雜,專注,時間久了就開智慧,豁然貫通。
這一部經通了,真的,部部都通了。《大藏經》裡頭無論哪部經抽出來,要不要準備,不需要,你都能夠講得頭頭是道。不但佛門的經典你沒有障礙,其他宗教東西你拿來也沒有障礙,都能講得頭頭是道。再跟諸位說,還有奇妙的,世間所有的學術,你一接觸、一聽、一看,都明瞭了;而且明瞭的深度、廣度,往往超過一般人。然後才曉得,真的是法寶!這個智慧從哪來的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。「法」,這法也可以說之為戒定慧三學,覺正淨三寶,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,要懂得方法,要認真學習。
我從學佛之後,雖然是非常喜歡《華嚴經》,可是《華嚴經》太長,我沒有意思想把《華嚴經》好好的去學講一遍,我沒有這個念頭。當年我發心是我只講一卷,哪一卷?《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》。那一卷是《華嚴經》的精華,是《華嚴經》的總結,有清涼大師的《疏》,有宗密大師的《鈔》,非常好的參考資料,我很喜歡。而講《華嚴》,這是韓館長的付託,臨終一再的啟請,諸位曉得這個因緣。這些年來我們已經講了超過三千個小時,往後經這麼長,我們在這個經裡,就是在這一品裡面,前面讀到一百四十一願,這一百四十一願表法的。前面一百是十信,十信乘十,每一信具足十信,一百;換句話說,十信位講得細,十信位是根基。往後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,四十一個位次,這全部完整的《華嚴》。
所以我們也想,十信位我們細講,後面還有一品。到十住,我們就不是這樣子一句一句、一字一字來講,我們講它的大意,講它的精華。經,我們一定按照經文的順序讀下去,講解是選講。譬如十首偈我們念下去之後,容易懂的,輕描淡寫帶一下就行了;與我們現前有密切關係的,這一首細講。這樣子我的預計,全經不超過七千個小時,現在已經三千小時,希望往後不超過四千小時。我們用七千個小時,七是個圓滿的數字,完成這部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這樣看起來,大概還要四年到五年,五年的樣子,這部經就可以講完。如果身體還可以,我想把《法華經》講一遍,《楞嚴經》講一遍,淨土五經一論講一遍,大概就差不多了,我就可以走了,這些留給後學做個參考資料。
所以這一願非常重要,「深入經藏」。深入經藏我們可以取一部經,一門深入,這個容易,真有效果。將來如果有機緣,我不再到處去跑了,今年這兩個會是不得已,是很重要的會。印尼十六個國家宗教代表,大概估計有一百五十位;還有一個,中國也是第一次舉辦「世界佛教論壇」。這都是過去所沒有過的,中國的宗教也要走向世界,這好事情。所以我答應他參加這兩次會議,以後我就不想再參加了,專講《華嚴》,這個經才能夠如期的圓滿。能夠有個小道場,很好,沒有小道場,在此地也行。我們不受任何干擾,把心定下來,一同來學《華嚴》。《華嚴》是佛學的概論,包羅萬象,就是《大藏經》的縮小,方東美先生稱它為佛學概論,很有道理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再看下面第十一首偈:
【自歸於僧。當願眾生。統理大眾。一切無礙。】
這首偈,在現代的社會應用得最廣,實在講,可惜沒有人知道。怎麼說應用得最廣?首先要認識什麼叫『僧』。「僧」是團體,出家人是個團體,叫僧團。僧的含義,必須要遵守六和敬,才能稱僧,如果不是六和敬,那就是普通的團體,修六和敬才叫僧團。六和敬在前面跟諸位詳細說過,很重要!我們今天就是團體出了毛病,最小的團體是家庭,家庭是個團體。夫妻、兒女,現在小家庭兩代,在過去三代同堂的多,父母、兄弟(兄弟跟自己是一代)、兒女,我們講大家庭,三代同堂。
三代同堂家裡人多了,如果兄弟姊妹多,姊妹當然出嫁,兄弟多的時候,兄弟再生兒女,這堂兄弟。所以一家五、六十口是常見的,七、八十口也不少,如果家裡沒有個規矩的話,家不就亂掉了!家有家規,家規就是家教,所以這一家人能和睦相處。中國自古以來是大家庭制度,大家庭裡面怎麼團結?倫常。「父子有親,君臣有義」,這個大家庭裡面,一定有一個是家長,家長就是君,大家庭的家長,全家這些人都是臣,道義。「夫婦有別,長幼有序」,一點都不亂。「朋友有信」,朋友是對外面的,對外面都是朋友,四海之內皆朋友也。你說這個多重要,所以只有教育才能解決問題,不教怎麼行?
『自歸於僧』,我們廣義的說,引申的來講,就是我們要回頭,要依於一個六和敬的團體。這樣子『當願眾生,統理大眾,一切無礙』,你家庭,一家之長統理你這一家,沒有障礙。現在雖然是小家庭制度,可是公司行號是大家庭,公司的董事長、總經理,你要統理公司裡面的員工,做到一切無礙。無礙就是你這個公司員工上下裡面沒有衝突,沒有對立的,沒有疑慮的,大家都能夠和睦相處,互助合作,這就一切無礙。每個員工都懂得自動自發,把自己的工作做好,跟大家互相配合,互相合作,這是每個做老闆的人夢寐所希求的。怎麼才能求得到?自皈依僧,問題就解決了,只要依六和敬就行了。
六和敬的基礎一定是依倫常道德。所以從前,一個人從小的家教,中國人講的家教,家教就是教五倫、五常。五倫剛才說過,五常是仁義禮智信。仁就是仁慈,仁慈從哪裡來的?仁慈從「父子有親」來的,親愛。這種親愛用在父母是孝,用在兄弟是悌,用在朋友就是仁慈,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愛心,真誠的愛心。義是懂得人生活在這個世間,固然不能夠捨棄權利,更重要的是盡義務。你在哪個位置上,義務是你的工作,你要把你的工作認真做好,義務。一個公司分成很多部門,分工合作,你擔任什麼職位,你的工作是什麼,你有沒有把你的工作做好,盡心盡力做得盡善盡美,這是義。如果你不負責任,不認真去做,不能跟別人配合,你不義;不能跟大眾相處,你不仁。不仁不義,你在社會上,哪個老闆肯僱你,肯用你?在家庭那是沒有法子,家庭,做父母、長輩的要教!「孔曰成仁,孟曰取義」,仁義兩個字多麼重要,這是德行的根本。
禮是禮節,《弟子規》是最基本的禮節,從這個地方扎根。智是理智,處事待人接物不能憑感情用事,要用理智。末後一個是有信用。這是基本的德行。你能夠有五倫、五常,常是常道,從早到晚日常生活當中,不能沒有的。你沒有,沒有就不是人!人跟禽獸的差別,古人界定的界限就是這個。人不同於禽獸,禽獸不懂得倫理,不懂得基本的做人的態度,五常,常道。有這樣好的一個家教,參與社會工作,佛給我們提出的六和敬當然沒有問題。怎麼會做不到?
「見和同解」裡面,說實在話,最重要的還是倫理道德。我們在前面講的,有淺有深、有廣有狹,絕對的見和同解只有佛才能做到。法身菩薩是佛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跟妙覺的佛果,他們確實是見和同解。為什麼?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,理事全解決了。當然這不是十法界裡面眾生所能做得到的,十法界裡面的眾生,我們見和同解依什麼?就是依三皈,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淨而不染,覺正淨是性德。雖然在我們現前境界裡面,覺正淨跟迷邪染是對立的,是二不是一,這是當然之理。我們要講到不二法門,那就是法身菩薩境界,就超越十法界了。
我們現在是二不是一,二裡面我們要選擇,我們要從迷回歸到覺,從邪回歸到正,從染回歸到淨,這就對了,逐步逐步向上提升。像《華嚴》,從十信位提升到十住,十住再升到十行,十行再升到十迴向,十迴向再升到十地,十地再提升到等覺、妙覺。就像念書一樣,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向上提升。由淺而深,循序而進,這是佛教中下根性的人,我們要明瞭,要懂得。你明白這個道理,你在團體裡面必定能跟一切大眾處得很好。
這個世間第一樁大事,就是跟一切人能夠和睦相處,這是大學問。你看看諸佛菩薩、辟支、聲聞,跟一切眾生相處沒有障礙。為什麼?佛與大菩薩不必說了,他不起心、不動念;降一等,聲聞、緣覺,縱然他還有分別,他沒有執著,沒有執著就好辦,見和同解就可以做到了。人與人之間不能相處,就是不肯相讓,執著自己的成見,不能夠讓人家幾分,一定要堅持自己。實在講,受害的是誰?別人受害頂多是三分,受不了,辭職就走了,別處還找工作;自己受害七分。所以別人受害少,自己受害大!這些道理跟事實,諸位如果冷靜細心去想想,不難體會。
人生在世一場空,無論是貧富貴賤,出生是平等的,將來死亡也是平等的,貴為天子不能不死。佛在經上講得好,「萬般將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,這兩句話是很重要的警告,你不能不警覺。能帶得去的是什麼?業,善業來生感三善道,惡業來生感三惡道,這是你帶得去的;除此之外,這個世間什麼你都帶不去。明白這個事實真相,人生在世為什麼不行善?什麼是真善?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,這是真善。要學佛菩薩,佛菩薩對人沒有不方便的,沒有不慈悲的,這是佛菩薩對九法界眾生真實教誨。你的境界沒有提升到一定的程度,慢慢逐步提醒你,就是用這個方法。你看他自己本身示現給你看,他所示現的你仔細觀察,不外乎「看破、放下」。對於一切人事物看得很淡,沒有執著,沒有分別,沒有妄想,這才是歸於自性僧,你的本性本來是如此。
「統理大眾」,可以用引申的意思來說,與一切大眾相處。在今天由於科技發達,交通方便,資訊的發達,整個地球真的是變成一家人,一個地球村。現在的人出國去旅行、觀光、考察,機會愈來愈多,你跟國外不同的國家、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信仰頻頻接觸。那對於「統理大眾,一切無礙」就太重要了。我們怎樣和睦相處,怎樣化解不同,所謂是存異求同。那個異,相異的地方要化解,完全同了,才叫一切無礙。不一樣的地方我們不談,放在一邊,我們取一部分,那是無礙,還不是一切。
「一切無礙」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,你要問為什麼是真的,因為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。而整個《般若經》的總結,我跟諸位做了多少次報告。世尊二十二年講般若,般若是整個佛法的中心。佛說法四十九年,般若講二十二年,幾乎佔一半的時間。般若講什麼?最後的結論是「一切法,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這不就一切無礙了嗎?這是講到絕對的無礙,自性本來是這樣的。所有一切障礙從哪來的?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生的,障礙性德,障礙無礙。我們跟人不平等,自己貢高我慢的心,自以為是的心,這是妄心,障礙自性的平等,障礙自性的和睦。
所以,三皈依理跟事都可以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,能給我們解決很多問題。特別是現在社會,大家天天所擔心的是衝突,怎麼化解衝突?每個人都覺得化解衝突太重要了,怎麼化解法?衝突說不盡。現在的麻煩是父子有衝突,現在父子衝突嚴重到什麼程度?兒童,兒童跟父母就發生衝突,這怎麼得了!我常常跟人說,統統都是教出來的,佛菩薩是教出來的,善人、君子是教出來的,不肖兒孫也是教出來的,衝突還是教出來的,看你怎麼教法!真正要化解衝突,你要用倫理道德去教,就沒有了,他懂得,就沒有了。所以要教他怎樣思惟,教導他真正明瞭事實真相。人與人的關係,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,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,你要清楚。然後知道怎樣相處,你才真正懂得六和敬。
六和敬是性德,是一切眾生自性裡本來具有的,現在迷了。迷了之後,這性德都忘了,造作種種不善,害人害己。這個害人害己的比例不能不知道,害人,人受傷害只有三分,害己是七分。十分裡面,你存心用種種方式害人,他受害三分,自己受害七分。你要是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你還敢做害人的事情嗎?我講的七分是事實,因為你害人的心,害人的行為,惡念、惡言、惡行,三業皆惡,你將來的果報在三途地獄;別人受害者,沒有那麼重的業。受害的人如果是個佛弟子,聖人的弟子,懂得這些道理,你傷害他,他沒有怨恨,沒有報復,他沒有過失。他接受傷害,這個傷害恰好替他消業障,幫助他提升,這是事實。有很好的例子,《金剛經》上有提到,歌利王割截身體,這個故事詳細的在《大涅槃經》。歌利王害忍辱仙人,菩薩,菩薩沒過失。菩薩受這麼大的侮辱,受這麼大的苦難、傷害,沒有怨恨,沒有報復,反而發願,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。世尊在經上告訴我們,這是菩薩修忍辱波羅蜜圓滿之相;換句話說,歌利王幫助忍辱仙人達到究竟圓滿。這個理事,我們要知道,我們要認真學習。
受別人的侮辱,沒有回報,知道什麼?知道這是過去生中的業障。他對我態度不好,見到我討厭、不歡喜,無論在言語、態度對我都很粗魯。我們學佛的人應當要反省,應當要回光返照,我有沒有用這種態度對別人,這個要知道。知道這樣的態度、言語對我,我覺得這不是好的,我們就不可以用這種態度、言語對人。他是我的老師,我就跟他學到了。另外你要能想到,一個人在一生當中,所謂是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前定是宿世因緣。他為什麼不罵別人,他來罵我?為什麼不毀謗別人,毀謗我?可能是我過去世曾經毀謗過他,我對他不善,這一生當中我們遇到了,那他這樣子對待我是應該的。一報還一報,歡喜接受,這個帳一筆就勾了,不再結冤仇。如果你不懂這個道理,你不能接受,心裡頭有怨恨,還想找機會報復,那麻煩大了!那就迷了,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,彼此兩方面都痛苦。那又何必?
所以,你能夠作如是觀,這是正確的,問題就化解了,化解就沒有障礙了。不化解,障礙永遠存在,遇緣它就現前,不遇緣它就隱藏在那裡。所以一定要把它化解,化解得愈多,你提升的層次就愈高。修行在哪裡修,真正修行人就是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,就在這裡修。所以我也常常提醒同學們,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在哪裡?六根接觸的境界,遍法界虛空界就是一部活活潑潑的《華嚴經》。我們從早晨起來,到晚上睡覺,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,都在那裡修行。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,對人對事對物真修、真幹。開始你就這樣做,依教奉行,做過一段時期,純熟了,再向上提升一步。怎麼樣?不著相。斷惡不著斷惡之相,行善不著行善之相,逐漸從二提升到不二,你就超越十法界,不但是六道,十法界超越了。
你只要肯用功,你才會得到法喜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你在這一生當中,常生歡喜心,那就是真正幸福美滿的人生。方東美先生把佛法介紹給我的時候,說「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那就是法喜充滿。你要不真肯幹,不真學,不真正向上提升,這種境界哪裡有?諸佛菩薩、祖師大德他們契入了。經上講的是佛說的,一切註疏裡面所說的,那是佛弟子說的,過去這些高僧大德說的。我們要不學,天天讀它,好像是懂得了,也講得天花亂墜,沒契入。沒契入從哪裡看?你沒有法喜,換句話說,你生活得不幸福、不快樂,你沒有得到真正的受用;真正得到受用的人才知道感恩。
人生幸福美滿,談何容易,幾個人能得到,極少數的人。你是極少數人當中的幸運者,誰給你的?聖賢教誨給我的。你才會對於諸佛菩薩、古聖先賢產生感恩之心,報恩之心,才能生得起來。從感謝佛菩薩、祖師大德,感激老師,然後真正回過頭來之後,感謝一切眾生。為什麼?一切眾生不是天天在那個地方磨鍊我,你怎麼會磨得出來?跟一切眾生接觸的,有善的一面,有惡的一面,善的一面,決不生貪戀;惡的這一面,決不生煩惱,就是傲慢、瞋恚、嫉妒、障礙,不生這個。無論是順境逆境,善緣惡緣,都能保持自己的清淨平等,理智現前,而不會感情用事。這個人叫真修,這個人真正是依覺正淨。
所以「受持三皈」,你看在「淨業三福」裡頭,它不是第一條,它是第二條。第一條是受三皈的條件,你要不具足受三皈的條件,你三皈得不到。第一條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倫理道德,父母是倫理,師長是道德;「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落歸到《十善業道經》,十善業道是佛門的基礎。你要是具備這個條件,有這樣的基礎,你才有資格去受三皈,去學五戒。三皈哪有那麼容易!時時處處,念念提起,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淨而不染,這叫三皈。念念願一切眾生,「紹隆佛種,發無上意;深入經藏,智慧如海;統理大眾,一切無礙」。這個統理是對一般領導,各個階層的領導,我們今天把這個意思引申,與一切大眾相處,平等對待,和睦相處,一切無礙。這是學佛最高的指導原則,不論是大乘小乘、顯教密教、宗門教下,都是以這個為指導原則。
凡是佛弟子,早晚課一定要念的,最簡單的早晚課就是三皈依。我在早年剛剛親近佛法,跟懺雲法師住茅蓬,住了半年。茅蓬裡面只有五個人,三個出家人,懺雲法師、菩妙法師、達宗法師。兩個居士,朱鏡宙老居士(那個時候老居士七十歲),我一個。我好像是三十歲,還是三十一歲,最年輕的一個,也是在茅蓬裡面做義工,照顧出家大德跟朱老。茅蓬裡面的早晚課就是三皈依,沒有別的,就打三皈,早晨也是如此,晚上也是如此。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定課,讀經、拜佛,懺雲法師給我們規定的,我在那段時期每天拜八百拜佛,早晨起來拜三百拜。
功課是各人做各人的,只有打三皈的時候統統在一起。做功課都在佛堂,但是各人做各人的,都不出聲。每個人讀的經不一樣,出聲就干擾別人,很虔誠,很恭敬。佛堂裡面一個蒲團,一個很小的小桌子給你擺經,讀經都是跪著讀。讀經的時間,短的半個小時,長的一個小時。經讀完之後拜佛,拜佛每個人的速度並不一樣,所以不敲犍槌;老年人動作慢一點,我們年輕人拜得很快。當時達宗法師拜得最快,他一天拜一千二百拜;我那時候每天拜八百拜,早晨拜三百拜,晚上拜三百拜,中午拜兩百拜,一天拜八百拜。早晚課就是三皈。茅蓬裡面的生活,簡單,很得受用。法師很少講開示,一個星期可能只有一兩次,給我們講一點開示,平常都不講的。山居的生活,五個人也是個團體,也是個僧團。
往後這麼多年來,我們看到無論是出家的團體,在家的團體,乃至於現在看到社會上一般公司行號,最後到人家的家庭,都出了問題,都希望能化解。殊不知這個東西就在經典裡面,就在聖賢教誨裡面。今天許多國際會議都在討論怎麼樣化解衝突,消弭衝突,促進安定和平。那還不是求,總的來說,就是求「統理大眾,一切無礙」。佛告訴我們就一句話,「自歸於僧」,問題就解決了。歸於僧,歸於六和敬,歸於倫理道德。
我們今天修行,首先要把修行這個名詞的含義搞清楚。修是修正,行是行為,現在我們的行為錯誤,思想、見解錯誤,言語、造作錯誤,把錯誤的改正過來,叫做修行。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,一定要依經論,要依古人的教誨,所以深入經藏,經藏是古人的教誨。中國倫理道德的教育,有五千年的歷史。歷代這些大賢大哲身體力行,著書立說,把倫理道德發揚光大,有利於後學。宗教的經典,在歷代這些大德們,無論在家、出家,也是身體力行,做出許多的註疏論說,也把這個發揚光大,幫助我們。希望我們真正覺悟,真正明白了,真正能夠依教修行,而後才能夠深受法益。
這是我們對三皈依簡單的報告,清涼大師有註解,我們下一堂再來學習。過去我講過幾次三皈,有錄相、有錄音,跟這次講的不一樣,可以互相參考。這次講的意思很廣,完全落實到現實生活。謝謝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