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一五0四卷) 2006/1/1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12-017-1504
諸位法師、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淨行品第十一」偈頌第五首:
【妓樂聚會。當願眾生。以法自娛。了妓非實。】
『妓』這個字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表演,歌舞、戲劇大型的表演。『樂』是講的音樂。『聚會』,我們就曉得像現在所謂的文藝晚會,是大型的。大型的樂,這就是所謂交響樂,有十幾個人到幾十人這麼大的一個樂團、樂隊。這是自古以來,在中國用這個來做教學。古聖先王他們用心良苦。由於地域太廣,人口眾多,在古時候沒有學校,國家所辦的學校很有限,在一個郡縣辦一個學校,設立一個學校,真正成為制度是在漢朝。
漢以前,中國的教育是家庭教育,但是社會教育不是不知道,國家知道,各個階層領導人知道,老人都非常重視,所謂是「寓教於樂」。於是古人所講的「先王至德要道」,這我們前面都念過了,都引用過,清涼大師引用過。至德是倫理教育,要道是道德教育。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方式,用什麼方式來教化眾生?用禮樂;用什麼樣的手段?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文藝表演、文藝晚會,用這個方法。所以逢年過節,節慶的日子,因為這是大家團聚,暫時把工作放下來看表演。表演的方式就太多了,包括雜耍都在其中,說唱藝術,中國這一類的太多了,民間藝術。編詞、譜曲都是些文士,確實他們都受過良好教育,所以你看看古時候歌詞跟戲劇裡面的道白、演唱,都非常文雅,而且都有很深教育的意義在那裡,用這種方式來教化聽眾。聽眾自古以來,到民國初年也如此,鄉下人不認識字,他懂得做人的道理,孝悌禮樂他懂得,他從哪裡學來的?就從這些地方學來的,我們講民間藝術,從這些地方學來的,這叫社會教育。
民間藝術花樣很多,自古以來它有一個最高的指導原則,就是孔子所說的「思無邪」。無論用什麼方式表演,可不能讓聽眾有邪思邪念,那就錯了。這個指導原則在中國確確實實落實了兩千多年,到最近一百年衰了,逐漸變質了,那就是西風日漸。我們學西洋的,西洋確實是娛樂,沒有教育意義在裡頭,狂歡,這個不得了!今天社會風氣的敗壞,誰要負責任?當然國家疏忽了,沒有盡職,沒有制定嚴格法律來限制。這個事情也是有麻煩,現在民主自由開放,人民從上到下真的叫唯利是圖,目標都看到利,倫理道德已經沒有了,誰還去想倫理道德?
現在人想的是我個人的利益,絕對沒有想到別人的利益,確確實實是損人利己;如果有良心,損人還有個限度,為什麼?不害人。現在這個標準都沒有,損人當中有害人,甚至於害命,這不得了!最明顯的是醫藥,醫藥裡頭賣假藥,這個假藥是要人命的。你賣藥是賺多少錢,但是這個藥吃了,至少治不好病,也不要害人,這還稍微有一點良心。現在道德沒有,我賣給你的是假藥,你吃了死活與我不相干,反正是我錢賺到了,你說這個社會怎麼得了!這種風氣已經形成,往後我們看不到有改善的跡象,看不到,如果還這樣的發展,那就不得了,那太可怕!十年之後,不但醫藥,怕的是連飲食都成問題,這個世界還能住嗎?人在這個世界還能活下去嗎?
早年,這總三、四十年前,我在親近李老師學佛的時候,我親近他老人家三十一、二歲,四十多年前。那個時候老人家常常給我們講,他說現在人可憐,我們三餐哪裡是吃飯,三餐在服毒!米裡面都摻著化學東西在裡頭,那米好看,看起來很漂亮,現在人只看表面;蔬菜,看到那個蔬菜很漂亮,下了很重的農藥。我聽人家賣菜的跟他好朋友說這菜不能吃,吃什麼菜?他自己種的菜自己吃,另外分開的;賣給別人的菜,那裡頭有嚴重的農藥,他自己吃的菜不下農藥。這存的是什麼心?所以說三餐服毒!吃素也不能避免。所以現在社會上許許多多奇奇怪怪的病,病從哪來的?病從口入。我們飲的水,我們知道城市自來水裡面都有化學藥物在裡頭,所以消毒殺菌,毒是消了,菌是殺了,但是它本身也是毒,不是真正清潔的水;真正清潔的水現在很不容易飲到。外國的科學家給我們做出報告,再過幾年可能空氣裡頭都有毒,你說這個日子怎麼過!
我們看到這首偈,我們聯想到很多的問題,哪一個人不希望很幸福很快樂過這一生?平常工作很辛苦,節日、假日,信仰宗教的,民間的信仰,宗教有很多節日,在民間的風俗,一般宗教節日裡面聚會的時候,從前多半都有唱戲來酬神(酬謝神),保佑這個地方的平安。實在講,政府不但不禁止,也很尊重,也很能夠協助,為什麼?推動社會教育,藉這個機會讓大眾在娛樂當中能夠學到孝悌忠信,能夠學到禮義廉恥,能夠學到善惡報應,這好事!中國自古以來,倫理教育、道德教育、因果教育、宗教教育用這種方式來推動,所以不認識字的人他懂禮,他知道做人,他知道怎樣做個好人。現在雖然科學技術發達,到處學校林立,實際上效果反而不如古人,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。
菩薩看到這種聚會,他就發了大心,『當願眾生,以法自娛,了妓非實』,這裡頭的意思很深很深。覺悟的人,學佛的人,懂得什麼?表法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一生成就圓滿,他是怎麼修的?給諸位說,他就是修的「淨行品」,這一百四十一願在日常生活當中全都落實,懂得表法。妓樂、聚會是表法,那要什麼?覺悟的人他在那裡觀賞,別人是觀賞這個戲劇裡面喜怒哀樂的內容,看這個;修道人在那裡觀賞修什麼?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在這個境界裡面去學空有不二,相有體空,事有理無,他在修這個;即相離相,他知道「一切法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。同樣在觀賞歌舞,同樣在觀聽這齣戲,你看看各人感受不一樣。凡夫,凡夫的感受;道人,道人的感受,不相同。
我們在《華嚴》末後五十三參,看到這些大善知識,他們代表的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法身菩薩。他們住的一真法界,純真無妄,純淨無染。一真法界在哪裡?就在此地,就是我們現實的社會;我們為什麼處娑婆堪忍世界,五濁惡世?其實這環境濁在哪裡?沒濁,你的念頭濁了,你的心濁了,外面環境變扭曲了,這個道理我們在講席裡頭講得很多。如果你心地清淨,你一塵不染,你的境界當中是最美的。正如同江本勝博士的水實驗,從這個地方可以得到科學的證明,這一杯水我以清淨心對它,它顯出的結晶非常美好;同樣的,我們兩個人在一起,你以染污的心對它,怨恨的心對它,它對你現的結晶就很醜陋。它沒有心!
你要是懂這個道理,我們這個世界是凡聖同居土,有菩薩住在這個世間,也有阿羅漢住在這個世間。在中國,諸位讀《三昧水懺》你就知道,迦諾迦尊者是阿羅漢,住在四川。你看到法照大師的傳記,你看他到五台山見到文殊菩薩大聖竹林寺,在那裡聽文殊菩薩講經,還向文殊菩薩請教,(那個時候已經進入末法),末法時期人的根性愈來愈鈍,修什麼法門好?文殊菩薩教他修念佛法門;這佛怎麼念法?文殊菩薩還念了幾聲給他聽。他學會了,以後他不參禪,他改成念佛,成為淨土宗的祖師,第四代的祖師,淨土宗。淨宗裡面稱之為「五會法師」,五會念佛是文殊菩薩教他的,但是五會念佛,實實在在已經失傳了。
民國年間有些法師編了一個五會念佛譜,這是我在三十年前第一次到香港講經的時候看到的,在中華佛教圖書館,有好幾本。我請了一本帶到台灣翻印,可以配著樂譜唱,是很好聽。我聽了之後,我說這個不是法照禪師所傳的,為什麼?菩薩所傳念佛的音調一定可以攝心,讓你聽了,你自己念,你會念得心清淨。這個五會念佛不行,它就屬於現在的音樂,很好聽、很悅耳,不能得清淨心。有沒有好處?有,什麼好處?接引初機。就是說我們在這種節慶的晚會上可以來表演,接引初機,不學佛的人聽到一定很歡喜。所以用它來接引,行;如果我們自己真正修念佛,求一心不亂,心不顛倒,這個腔調不行。這是我們要搞清楚,要辨別清楚。這個五會念佛我也做了很多光碟,接引初機。
「以法自娛」,你是真正懂得表法的意思,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沒有一樣不是表法的,你要全都懂得表法的意思你就入華嚴境界了。六根跟六塵相接觸不迷,不迷就開悟,不邪就得正知正見,不染增長清淨心,清淨增上。那要什麼樣的人才懂得表法?最好的方法,熟讀《華嚴》,這是真的一點不假,熟讀《華嚴》的人就懂得,你在六根接觸六塵之處,你都能把境界轉過來,就跟此地一樣。這種娛樂的聚會可不可以參加?可以參加,唱歌跳舞統統可以參加。佛在戒經裡面禁止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彌、沙彌尼,他們不可以參加,為什麼?他不懂表法,定慧不夠,情執很重。他在娛樂場合當中,他不生智慧,他生煩惱,煩惱什麼?喜怒哀樂,就生這個東西,所以佛要禁止。
大乘菩薩裡面不禁止,我們後面五十三參都有,大乘菩薩不禁止,為什麼?大乘菩薩知道「了妓非實」。他知道相有性空,事有理無,所以他決定不受染污,他在這裡面提升自己的戒定慧三學。戒定慧是從這裡成就的,這我們在後面五十三參你就看到。知道怎麼樣?染淨不二,真妄一如,在這個境界裡面真正入不二法門。入不二法門就是初住以上的法身菩薩,超越二乘,超越權教;換句話說,超越十法界,那怎麼會一樣?又何況《華嚴》是一乘法,超越了大乘,不但是小乘,超越大乘,一乘法,上上乘法。
我們剛才講的戒定慧三學增上,戒裡面教我們不可以觀聽歌舞這些聚會,就是講這個事情,那菩薩為什麼參加,菩薩戒不就破了嗎?沒有;你講的是律儀戒,好像他沒有遵守律儀戒。二乘有定共戒,菩薩有道共戒。因為你還有妄想分別執著,佛制定許多戒律,哪些可以做,哪些不能做,不能做的,止持,決定禁止;一定要去做的叫作持。大乘菩薩,你想想看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了,還要這些東西嗎?他沒有東西犯了,為什麼?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好,「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」,試問誰犯戒?誰持戒?持犯都沒有了,這叫持戒圓滿。你還有持有犯,要套一句六祖大師的話來說,持戒、犯戒是二法,「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」。六祖說錯了嗎?沒錯,那是什麼?那是我們一般講得道的人,他四相破了,四見破了,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「無我見,無人見,無眾生見,無壽者見」,他的心達到覺正淨,決定清淨不染,決定正知正見,決定覺而不迷,要明白這個道理!
我們能不能學?我們要看自己的功夫,如果看到這個還會動感情,動感情是什麼?它會引起你阿賴耶識裡面的煩惱習氣,看了之後貪瞋痴冒出來,這就不能,你就要避免。我們是初學的人,禁不起誘惑,那只有遠離,這是正確的,世出世間聖賢都是這樣教我們;我們自己知道自己的根性不是上上乘人,也不是上乘人。我了解我自己是中下根性,所以老師教給我這個方法我覺得很有道理,不看報紙、不看雜誌、不看電視、不聽廣播。那些是什麼?都是屬於妓樂一類的;遠離它,這樣得清淨心。
下面第三句「以法自娛」,這句對我,我的境界很低,不高,我這個法就是佛法、聖賢之法,天天讀聖賢書,天天念經,天天跟同修道友們來討論佛法、來談論,我是以這個為樂。正是《論語》前面第一段的三句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這是以法自娛;「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」,也是以法自娛。像我們今天這一會兩個小時,我們這麼多同參道友聚會在這個地方,來學習《華嚴經.淨行品》,以法自娛。中下根性一定要走這個路。
到我們的境界再往上提升,我們可不可以去觀賞?佛法講緣,譬如現在交通便捷,觀光旅遊這種事業興起來,從前沒有,而且現在非常普遍,我們組一個團到國外去觀光、去訪問,觀光訪問裡頭,這些娛樂場所有時候也都要去。我第一次到美國是跟萬國道德會,跟他們的團,他們替我辦的簽證,跟他們去的。萬國道德會在洛杉磯開第三次世界代表大會,請我做顧問,我隨他們的團。他們裡面有個節目,到拉斯維加斯,就是美國的賭場,有名的賭場。我不能說不去,跟他們一道去,去參觀賭場;他們去賭博,我沒有,我看他們。那邊有歌舞表演,我也在那裡一樣跟他們觀賞,這就是隨緣不攀緣。如果我們自己常常喜歡那些,那你就錯了。你隨著團體,你不可以離開團體,在這個場合當中那你就要記住,以法自娛。但是看了對我們弘法利生有好處,為什麼?了解現在社會狀況。多看、多聽、多了解,研究怎麼對治。
它教的是什麼?確確實實是殺盜淫妄。我們了解社會這個狀況就曉得,倫理道德的教育、宗教教育、因果教育比什麼都重要。以前曉得重要,看到古大德這麼說的,自己警覺心不夠,印光大師《文鈔》裡頭常講。你要親眼看到,你才曉得這真重要,才想到經教、才想到祖師大德的教誨用意太深,才能感受得到,不然的話感受不到。看一看,聽一聽,很忽略的就過去,沒有放在心上;你親眼看到這些五花八門,才知道這是社會動亂的根源。賭場造罪很重,叫多少人傾家蕩產。人為什麼那麼樣愛賭?這是什麼心理?怎麼樣造成的?使我們細心去思惟,人都有好逸惡勞之心,賭錢要是贏來了,這太容易,比做什麼生意都容易;可是他也曉得十賭九輸,他自己以為他就是那一個,十個賭九個輸,他會贏,就是這麼僥倖的心理,到最後沒有不失敗的。僥倖的心理,希望不勞而獲,它的害處絕對不在貪瞋痴之下,我們講殺盜淫,絕對不在殺盜淫之下。
換句話說,在賭場裡面,殺盜淫統統都充足,非常可怕!我們一個人,說老實話,我不敢進去,我是跟到我們團體四、五十個人去觀光,去看看。我看過兩個賭場,第一個就是看到美國拉斯維加斯的賭場,規模很大;第二個我在馬來西亞看到雲頂的賭場,那個規模比較小,也是同參道友們組團旅遊的時候帶我去看的。在家庭裡面,現在這個妓樂聚會幾乎家家都有,電視就是,每天晚上坐在電視機前面看連續劇,或者看聯歡晚會,歌舞音樂這些節目。你看了之後,你仔細觀聽,這裡面是什麼內容?與孔老夫子那個指導的原則相應不相應?夫子的原則「思無邪」。
這些東西有沒有正面的倫理道德教育的意義?還是反面的,完全破壞倫理道德教育?你要說它不是教育,那就錯了,它是教育,電視是教育,網路是教育,報章雜誌統統都是屬於社會教育。你看它內容教什麼,然後你才曉得今天世界為什麼這麼亂,教出來的,你教他什麼。如果都能遵守夫子指導的原則,這個社會不會出這些問題。思無邪,言一定沒有邪,行為一定也不邪,確實正知正見,言行舉止正言正行,那這個社會多麼美好!所以中國倫理道德的教育、因果社會的教育,讓這個國家民族在五千年當中和睦相處。和睦相處是教出來的,今天整個社會的動亂也是教出來的,看你怎麼個教法,你用什麼東西來教。
我們學佛要想在這一生當中真正過一個清淨、幸福的生活,能不能得到?答案是肯定的,能得到;你必須堅持聖賢教誨,要深信因果報應,這兩個條件比什麼都重要。深信因果教育你會心平氣和,知道一生富貴窮通都是命,命裡有的自然能夠獲得,命裡無的不強求,真正會做到於人無爭、於世無求,你的心多平靜!心平日子就好過。
我早年有一次在台北講經,講完之後回去坐個計程車,計程車的司機就跟我說,現在日子很難過。我就告訴他,我說我看不難過。他說怎麼?我說只要你不要跟人家爭,你想想看,我們這一件衣服,好好的穿至少可以穿十年;你家裡買個電冰箱,你好好的用它也能用個十年。他想想也對。不要看到新花樣來,年年有新花樣,現在科技發達,三個月就有一個新款式。新款式來,我家這個舊的應該淘汰掉,繼續還可以用很多年你就不要它了,去買新的;衣服式樣也不對,不合乎新潮流,你要去迎合潮流,那你就苦了,你天天要拼命賺錢。如果你根本不理會它,我用我的老傢俱,我用到它不能再用我才換,你不是很自在嗎?你工作一天可以休息兩天。他想想有道理。
快樂日子你自己要會過,不要學別人。人家說我這個東西不合乎潮流,人家笑我。我就常說笑你,笑死人,笑死是他,你不會死;他笑人笑死了,他死我不死。你把這個道理搞通了之後你心就安,心安理得,道理就明白了,日子很好過。你們開計程車的,你一個月只要開十天,你這一個月就夠用,何必那麼辛苦?或者是你好好的開一年,一年你就至少可以休息一年,你說你多快樂!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。人要節儉,人要惜福,這很重要。現在的日子比從前日子好過。天天跟人比賽,天天跟人競爭,那你就苦不堪言,你錯了,上天生下來不是叫你跟人競爭,不是叫你跟人比賽的。所以你懂得,你會過一輩子很快樂的生活,一切隨緣而不攀緣;你再懂得一點佛法的道理,懂得一點古聖先賢的教誨,快樂無比!財富,多布施,真的是愈施愈多,法布施得聰明智慧,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,這三樣東西你都可以求得到,為什麼不求?為什麼天天跟人比賽、跟人爭?錯了!好,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看下面第六首偈:
【若在宮室。當願眾生。入於聖地。永除穢欲。】
『宮』是宮殿。宮殿常常是連在一起講的,可是宮跟殿有差別。殿是辦事的地方,就是辦公的地方,開會的地方;宮是私人的住宅。你看北京皇宮,前面是殿堂,是帝王、大臣辦事的地方。大殿,像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這些殿都是集會的地方,開會的地方;宮是在裡面,這是帝王私人居住的地方,稱之為宮。所以王侯他們居住的都稱宮,我們今天講大房子,房舍很多,富麗堂皇。平民所居的稱為室,一般平民,稱為室。現在在民主時代,所以富有人家居住的房舍可以說都是屬於宮殿,富麗堂皇。
在這些地方,菩薩心態跟我們不一樣,他能看到這個境界,都能夠回歸到自性。「宮室」私人居住的地方,這裡頭是家親眷屬,說得好聽,這裡頭有恩有愛。但是你要曉得恩愛的負面是怨恨,古今中外都不能夠避免,尤其是王侯的宮室。古時候嬪妃很多,中國外國都一樣,王侯用現在的話就是一夫多妻制,皇帝三宮六院,還有七十二嬪妃,一個男人跟這麼多女子相處,說是不產生怨恨,不可能的事情,嫉妒怨恨這是難免的,所以菩薩知道這不是個乾淨場所,『穢欲』。見到這個我們就想到『聖地』,聖地,宗教裡頭的寺院庵堂,這聖地;聖賢居住的地方,聖賢教學的地方,這都是聖地。這就是警覺性很高,見到穢惡就會聯想到反面的聖教。正是古大德所謂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所以他能夠保持「淨而不染,正而不邪,覺而不迷」,你看看三皈依他就用上,真的皈依了。
我們入這些地方,譬如現在到北京去觀光,一定會到紫禁城去玩玩,看到故宮,你像不像菩薩「當願眾生,入於聖地,永除穢欲」?你有沒有想到這句?時時刻刻提起警覺;不一定是在看皇宮,平常你每天回家你就要想到。中國人常講家家有本難念的經,那一本難念的經就是此地講的穢欲,也就是說最容易引發煩惱,永遠培養煩惱習氣的這個地方就是宮室。你們想想對不對?所以從這個反面就想到清淨莊嚴的道場。聖地是道場,聖人所居的,聖人所教學的場所。
古時候沒有那麼多的學校,我們在古人筆記裡面看得很多,絕大多數的讀書人到哪裡去讀書?都到寺廟。寺廟都有藏經樓、藏經閣,那就是現在所說的圖書館,不但有佛經,儒釋道三家的典籍都蒐集,收藏得很豐富,讀書人所需要的參考資料、典籍應有盡有,所以都是到寺廟裡面去念書;不一定是學佛的,多數人都喜歡到寺廟去念書,環境清淨。從前確實這些出家人真有學問,儒釋道他都通,你讀書有問題向他們請教,他都願意教你。有沒有跟大家開課?這個我們不知道,很少有明文的記載,可是你向他們請教,一定會很熱心向你講解,這些高僧大德儒釋道都通。佛教在此地是行法布施。以前一般念書人,像秀才,考中秀才之後準備再去考舉人或者考進士,都選擇在寺廟,環境清幽,在這個地方讀書,等到考試的時候他們去參加考試,那是入於聖地,清淨無染。這都講的是日常生活。可是現在的寺廟清淨無染的不多,為什麼?開放觀光旅遊,這是時代所形成,而且無法避免。
我在海外的時間很長,第一年回去,在北京訪問趙樸老,承他的情,他接待我,也非常的禮遇。第一次見面,我們聚會的時間是四個多小時,他請我吃飯,我們有十幾個人這樣的團體,他統統都請。在佛教會擺了兩桌,他跟他的夫人、還有他的祕書,我們談得很愉快。當時我就跟他談到寺院庵堂的問題,我說現在國家開放觀光旅遊,這些道場都是千百年的建築,觀光遊覽必定要到的。換句話說,這寺院庵堂還能不能辦道?不能,既然不能,那就專門做為觀光旅遊的景點。好!替國家帶來一筆收入,這個收入也相當可觀。可是寺廟裡面的住眾要把他培訓為觀光旅遊的導遊,為他介紹,把佛法介紹給觀光客。他到那個地方,你首先介紹這個地方的歷史,外國人看到就很希奇,他們歷史沒有我們這麼久遠;然後介紹佛法,什麼是佛,介紹這些菩薩,菩薩表法的,使他們明瞭佛教不是多神教,不是低級宗教,它是教育、是表法的。
我就舉個例子說,譬如你一進山門,天王殿這第一個建築,當中是彌勒菩薩(布袋和尚)面對著大門,你一進門頭一個看到他。這是什麼?你入佛門上第一堂課,彌勒菩薩肚皮很大,笑咪咪的,代表什麼?生平等心,成喜悅相。人跟人相處要一團歡喜,要笑面迎人,你的人緣才好;板著面孔,你不理人,誰願意理你?社會需要和諧,家庭需要和睦,笑面迎人,這比什麼都重要,他教你這個。肚皮大代表什麼?包容,什麼都要包容,不要過分的計較,計較即使是家人都會結怨恨,何況是外人。所以許許多多的人不知道這個冤仇是從哪裡結的,有意無意言語、態度上得罪別人。得罪君子沒有關係,他明理,他不會放在心上;得罪小人就很麻煩,小人他記恨,總有一天他要來報復你,你就麻煩大了,這個事情在歷史上的例子很多很多。
所以我們老師教我們,你看老師教學,過去我們在台中,李老師在那裡開了一個經學班,我參加了,二十多個人。有些真正想學的,聽話的,老師對他是有打有罵,沒有好臉給他看的;還有些人愛面子,自尊心很高的,李老師對這種學生非常客氣,從來不說一句過分的言詞。我那個時候初學,就感覺到奇怪。老師叫我到房間關著門跟我說(這都是教我):真正想學的人,你不教他對不起他;那些愛面子的,不能接受,你就不要得罪,客客氣氣,為什麼?他並不想學,並不是來真學,何必跟他結冤仇?我這才明白,學生裡頭你也要觀察。正是印光大師所講的,他有一分誠敬,你就教一分,不必教二分;他有十分誠敬,那你就教十分,你不能教九分,你教九分,你對不起他。
老師對人觀機,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態度。我們這才明瞭,跟他十年天天觀察,觀察就是向他學習。這個東西道理很容易,幾天就講明白,可是落實在日用平常處事待人接物,那就不是容易事情,要長時間的觀察,長時間的磨鍊,你才懂得。所以有些人他講話乖乖的聽,講的有理,我們接受,沒有理,算了,不要放在心上,不記仇恨。可是我們講給別人聽,那你就要觀察,那個人能夠接受多少,能夠容忍多少,一定要知道,超過他容忍程度就生怨,怨恨就生了,那個麻煩就來了。結怨很容易,有意無意結怨,怨化解可不是容易事情,這個道理知道的人很少很少。
所以今天這個世界,為什麼怨氣這麼多?我也常常講,我們處事待人接物,是布施恩德多還是我們有意無意得罪人多?那你就曉得,將來你處世的時候,尊敬你、愛護你的人是多還是少,怨恨你的人、找你麻煩的人是多是少,你就明白了。我們這一生當中處事待人接物,布施的恩德少,結怨的多,那你就是冤親債主多,將來是報恩的人很少,沒幾個,你說這個麻煩不麻煩!你不覺悟,在現在這個世界上沒人教你,除了佛經之外,你到哪裡去學?你學不到!佛祖、祖師大德無一不是教導我們決不跟人結冤仇。不但人冤仇不能結,畜生也不能結,鬼神也不能結,全都會找麻煩,因緣果報絲毫不爽,這個道理不能不懂。
在天王殿上頭一堂課,你真的是明白了,你把這個介紹給觀光旅遊的旅客們,他們就明白佛教不是迷信,用什麼?用藝術來教你,要包容人,要寬宏大量,要笑面迎人。這種教育多好!兩旁邊四大天王,東方持國天王,他那個表法是表負責盡職,持國。你在這個社會怎樣立身,我們講立於不敗之地?那你就要懂得守本分、負責任。你在社會是從事哪個行業,你把你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得很好,跟大家互助合作你就成功了;不是自己本分的事情不必過問,與我不相干。人人都把自己本分事情做好,但是一定要知道,跟大家互相合作。就像我們人的身體,眼睛只管看不管聽,管自己本分,耳朵只管聽不管看;如果這個眼睛看還要管聽,什麼都要管,那就出毛病了。我們在社會上有一個工作,把自己工作做好,就如同一個身體一樣,眼耳鼻舌身各有各的功能範圍,但是它密切合作,它不是不合作,密切合作,負責盡職。
南方增長天王,他代表就是我們今天講進步,天天要求進步,日新又新,佛法裡面講精進不懈。不但你道德要進步,你學術要進步,甚至於我們的物質生活也要向上提升。這講得有道理!這兩樁事情怎樣才能完成?怎麼樣能做到?這兩個是我們的目標,西方廣目天王、北方多聞天王就是教你怎麼做到,多看、多聽,沒有教你多說。多看就是我們常講「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」,到處參學,增長自己的智慧,增長自己的技術、能力,你才真正能夠做到負責盡職。你看這麼好的一堂課,哪來的迷信?你要能夠介紹給觀光客,觀光客在你這裡是繳了學費,真學到東西回去,他很開心。
佛教裡面,每尊佛菩薩,每尊護法神,他都有表法的意思在,都是教人的,他不是神明,這我們要懂。我跟樸老講,樸老聽了很高興。我說所有寺廟庵堂統統做為觀光景點,真正修行呢?重新建立,建道場,重新建就不要建寺廟的形式;因為我那個時候住在美國,我就跟他講,美國的大學城很值得效法。現在交通方便,不像從前閉塞,現在交通方便,我們每個宗,佛教大乘八個宗,小乘兩個宗,統統可以恢復起來,一個宗建一個道場就夠了。這一個道場裡面分成兩個部分,一個是學會,一個是學院;要用新的名詞,不要用寺廟庵堂,老名詞不用,用新的。
學會,修行的道場;學院,學習的道場,研究這些經教。譬如我們淨土宗,有淨宗學院、有淨宗學會。淨宗學會大家在一起共修,淨宗學院那就是研究經教。一個宗統統集中在一起,天下學這個宗都可以到這裡來,這個地方慢慢形成就是一個城市,這個城市就叫淨土宗,就叫淨土城;那個地方是華嚴城,那個地方是天台城。這把佛教真的興旺起來,完全建學校的這種形式,不要這些宮殿,與這個完全擺脫掉,老的統統做觀光旅遊,新的我們恢復佛陀教育。他聽了很高興。很可惜當時宗教還沒有完全開放,同時他年歲太大。我們第一次見面談四個多小時,我回到香港,香港同學都非常驚訝,樸老通常見客都不超過半個小時的,接待你談這麼久;我們同鄉,不一樣!從認識之後,每次到北京我們都見面。
早年在國內我有兩個護法,樸老是一個,對我了解;第二個是茗山老和尚,這是講經的法師,對我非常愛護。現在兩個都走了。人生知己難逢,唯有知道得深,愛護也深。樸老每次見我面都勸我:回來,落葉歸根。我答應他,我說我早晚一定會回來,總是看緣分。章嘉大師當年教我隨緣而不攀緣,這就對了;如果攀緣,一定要怎樣怎樣,那你就很苦,一切都聽佛菩薩安排,我就很自在。我一生都是隨緣,決定沒有攀緣。這是說無論在哪裡,懂得表法的意思。
所以現在的寺院庵堂都變成觀光旅遊的道場,甚至於還有很多我聽說以經懺法會為主,是這樣一個道場;真正在一塊共修的,參禪的、念佛的,或者是聽經聞法的很少。我們對這個情形也了解,這不但在中國國內,在全世界都一樣,在台灣也不例外。於是乎我們就想到一定要利用高科技,用這套方法也不是我想出來的,方東美先生教我的。他說科學工具沒有善惡,沒有是非,這樣好的工具應該用在教學,如果播映的內容是色情、是暴力、是殺盜淫妄,就把整個社會搞亂了,為什麼不用這麼好的設備來弘揚倫理道德教育?這個話是方老師跟我講的,我有這個印象。但是這也要有緣,這一套設備要不少錢,我那個時候剛剛出家不久,那是一文都沒有,哪裡敢想這些東西!想一個電風扇都不敢想,一個電風扇那個時候在台灣好像賣三、四百塊錢,都不敢想,怎麼敢想這些設備?
而是我在台灣講經二十年,二十週年才有一個道場,就是華藏佛教圖書館。大概我們的講堂跟現在十一樓講堂差不多大,在台灣是五十坪,這麼樣一個小場地。我們在那邊講經講了沒有多久,大概二、三個月,紐約有一位華僑到我那邊來看我,來聽了幾次經,聽了很歡喜,就問我,要請我到紐約去講經。我們道場剛剛才成立沒有多久,我要一去就停住了,我說緣不成熟,同時出國我也沒有那麼多費用。他就講,他說要不然錄相把錄相帶送到美國。我說這個可以,這個行,但是我沒有設備。他們也很難得,回去之後寄了兩萬美金給我,就幫助我們建一套這樣的設備,所以我們的圖書館就改成視聽,加個「視聽」,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,這麼來的。
從日本進口一套機器,機器那時候華視代我辦的。那個時候華視新聞部主任跟我是同學,他們在日本採購一套,順便也替我買一套。那個時候價錢貴,好像一套機器差不多台幣用三十萬的樣子。這才有這麼一套設備,從這裡就開始錄相。錄相帶專門提供美國紐約的,這講經錄相帶送過去。我們這個視聽這麼一個因緣起源的,不是人家來找我們,我們不敢想,我們一生沒有化過緣,沒有向人要過錢,沒有自己想怎樣怎樣,沒有,都是緣成熟了,這個事情就好辦;緣不成熟,那個很不容易辦。我剛才說錯了,那個時候一套機器是台幣,台灣錢花了幾十萬,美金沒有那麼多。他那個時候送給我們的美金總共好像是兩萬多塊錢,兩萬多塊錢就很值錢,在台灣很值錢。這是第一次有這些設備。所以現在的道場應該建立在空中,才能產生效果。
李老師教導我,一生要學印光法師,印光法師一生不收出家徒弟、不傳戒、不建道場。我是覺得他老人家給我們示現的非常有道理,為什麼?收徒弟、建道場要操心,心不容易清淨;又何況我們自己本身沒有福報,沒有福報的人,求人人家也不理你。所以我一生,章嘉大師教我,就走講經教學的路子,除講經教學之外,一切不聞不問。台北建道場,韓館長她出面,她來負責,她負責來管理,我說那好,你們去做,我只要有地方講經就行了,道場是這麼建成的,規模很小。到我離開台灣的時候,我們的道場發展合台灣土地面積二百五十坪。我們把同一層、下面一層有些房舍買過來做為寮房,做宿舍、廚房、餐廳,才有個規模,二百五十坪。一坪是我們現在講的平方米是四個平方米,一坪有四個平方米;換句話說,總面積一千個平方米。發展到最後就這麼大的地方,所以是很小的道場。
可是我們因為用錄相,我們那個時候流通的錄相帶、流通的錄音帶,這就慢慢產生影響,所以講經效果擴大。我們不但有書本,常年不斷的印經,全世界流通,而且我們那時候做有錄音帶,講經的錄音帶、有錄相帶,這是最早的時候在台灣、在國外流通。大家接觸到之後都很歡喜,以後國外的緣就成熟,常常聽到這些同學邀請我,所以我們也藉這個機會出去看看,就是開開眼界,去看看,起源大家要曉得。尤其是現在,發展到網路、衛星都是想不到的事情。網路到今年八年了,衛星是滿三年,二00三年開始的。事情我都不知道,誰發心去做的我也不曉得,但是聽說效果還可以,現在在全球可以同步能夠收聽。衛星因為他要把字幕打上去,所以大概要遲一、二個月,帶子字幕打上去之後才播出去。這是講聖地,今天聖地、清淨地是在空中不在地面。我們肉眼雖然看不到,但是有收聽的設備,隨時都可以在一起學習,這就方便多了。再看下面這一首,第八首:
【上昇樓閣。當願眾生。昇正法樓。徹見一切。】
古時候樓閣少,真的是王侯、富貴人家建房屋才會建樓,平民沒有。在現在樓就太高了,幾十層的大樓古人連作夢都不敢想,這都是隨著科學技術、物質文明提升,現在世界上高樓超過一百層,在香港一般居住的大概總是三、四十層以上。『上昇樓閣』,每天不知道要上多少次,有沒有回光返照,想到我們要『昇正法樓』?什麼叫正法樓?提升自己境界。也就是說提升自己的道德,提升自己的學問,提升自己的技能,這叫昇正法樓。因為你站在高處你才能看得遠,古人詩句裡頭說「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」。所以你在幾十層樓的最上層,你看得很遠很遠,『徹見一切』。這就是你有智慧、你有道德、你有學問,你才能夠看到整個社會各個不同的層面,尤其是現代社會,真的需要大德高瞻遠矚。
今天社會大家常講的衝突,對,衝突太多太多了。我常常講的家庭衝突、夫妻衝突、父子衝突、兄弟衝突、朋友之間衝突,幾乎沒有不衝突的,君臣也衝突,老闆跟員工衝突,這成什麼社會!怎麼個救法?法律救不了,法律訂得再嚴,多少聰明人鑽法律漏洞;報復不能解決,會議也不能解決。我們在全世界到處看看,參加國際上這些會議,使我們回過頭來想想我們老祖宗,他有什麼樣的能力維繫這麼大的一個族群,這麼大的一個國家版圖,五千年讓人民和睦相處,這什麼方法?這什麼道理?細心去反省、去觀察、去思惟,看到老祖宗教人,「修身為本,教學為先」,我們才恍然大悟。今天這個社會迫切需要的就是這八個字,這八個字能夠幫助我們化解所有衝突,一定要從修身為本。
所以這些年來我們到處送「愛」給全世界。我有個簡單的講解,送愛最重要的自愛;自己不知道自愛,你就不可能愛人,首先你要學會自愛。什麼叫自愛?童蒙課本的《三字經》頭一句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你要能自愛,愛你的本善。我的本性本來善,沒有一絲毫邪惡;我還有邪惡,與本善相違背,我就不自愛。自愛的人一定能夠貫徹倫理,一定能夠遵守道德,一定能夠深信因果,那是個自愛的。自愛而後才能愛人,才能愛社會,才能愛國家,才能夠愛一切眾生。昇正法樓,徹見一切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