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 (第二十六集)  1989/1  台灣華藏講堂  檔名:04-003-0026

  請掀開經本,第一百一十二面第六行。看疏文:

  【語其定也。冥一如於無心。即萬動而恆寂。】

  這以下有三行,這三行文裡面就有五小段,我們剛才念這句就一個小段,這是第一段。「至定冥寂」,這個至定就是定到了極處。

  【海湛真智。光含性空。】

  這句是第二段,「妙智含空」。

  【星羅法身。影落心水。】

  這句是第三段,「真身普應」。

  【圓音非扣而長演。果海離念而心傳。】

  這句是第四段,「說本恆傳」。末後這一段是:

  【萬行亡照而齊修。漸頓無礙而雙入。】

  這是最後一段,「真修妙證」。

  古人這個文字,你才曉得它多麼的簡潔。這一大段裡面五個意思,每句是一個意思,就是一個小段落。我們現在看這《鈔》裡面解釋,咱們一段一段的來研究。

  【鈔。四說義深奧者。】

  這是說義不是儀,這個一個人字邊,它有錯誤,我們在科判裡面能看得出來。這個科判就是在第六面,第六面上面這一欄,第五行,第四『說義深奧』。這個說義深奧裡頭有五小段。這五小段我們寫在黑板上,就這五小段。大家看這個科判就曉得,一百一十二面最後一行,說義,不是說儀,這個字是個錯字,說義深奧。義是義理,義理非常深奧。

  【文中有五。一明至定。二明妙智。三明真身。四明說本。五明修證。】

  現在我們看這第一句:

  【今初。】

  『初』就是第一段。

  【疏語其定也。至恆寂。】

  剛才我們念,交代過了。

  【科云至定者。】

  前面這科題標出這個題目,這一段是講『至定』,定到了極處,至極之定。這是什麼定?下面就解釋:

  【即慧之定也。】

  所以這個『定』,它不是死定,定裡面有『慧』,這一點諸位一定要明瞭。並不是這個定當中什麼都沒有,什麼都沒有,那這個定就變成無想定了。無想定的果報,無想定是真正修成了,這是把腦袋修得空空的,什麼念頭都沒有,什麼也沒有,真正修成功他的果報在無想天,四禪有個無想天,我們稱它作外道天,那是大錯特錯。所以佛門裡面講的這個定,定裡面有觀,不是什麼都沒有,這個觀就是智慧。換句話說,心地清淨,的確是一塵不染,但是他充滿了智慧;智慧能起照用,就是對於一切境界沒有不明瞭的。雖然在定中,他樣樣清楚、樣樣明瞭,他樣樣不染、樣樣不執著。所以他的定跟慧是同時的,「即慧之定」。底下就給我們解釋這個定。

  【夫定有多種。或邪或正。】

  這個確實的。為什麼我們知道這個『定』還有邪定?諸位要曉得,定就是心的專注;心專注在一樁事情,就是定。像我們念佛,淨宗經典裡面一再教給我們,要一心不亂,一向專念,這就是定。把這個心定在哪裡?定在阿彌陀佛佛號上,你入了阿彌陀佛的大定,這個意思,這是「正定」。為什麼正定?你必定能夠往生,必定能夠得一心不亂,能夠明心見性,這個定就是正定。與真如本性相應,與清淨心相應,這個定就是正定。換句話說,如果與清淨心不相應,與真如本性不相應,而與煩惱相應,與無明相應,與六道輪迴相應,那這個定就是「邪定」。真的有這些定嗎?我舉個例子,諸位就曉得,你看現在玩股票的,他的心就定在股票上,他在那裡入了定,這個定是增長貪瞋痴的,這不是正定,這是邪定。還有現在這個世間很多,所謂有神通的,神通從哪來的?都從定來。他沒有定,心不定決定不可能有神通。即使是小小的通,我們今天所謂講的是天眼通,這確實是常見的,最普通見到的。連練現在所講氣功,練氣功的人,練到好的時候,他都有眼通。他能看到人身體的內臟,能夠看得出來。看到你身上的氣,看到你身上的光,這氣的盛衰、光的顏色他都能看得到。可是他要想看的時候,他一定是非常專心,把一切妄念息掉,他才能看。如果他在想一些問題,他這個能力不能現前。可見得一定要專注,這個能力才能起作用。

  譬如我們在經上看到的,小乘阿羅漢,阿羅漢有神通,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。尤其是他心通,他想知道你心裡想什麼事情,他要作意,作意就是他要把一切平息,要入定,才能夠看到。你要不相信,大家念過《地藏經》,你看看《地藏經》光目女遇到阿羅漢,他要入定,他才能夠看到他母親到什麼地方去,才能看得到;他要不入定,他就見不到。定才能夠起作用,這就把心一切妄念統統放下,恢復到心地真正清淨,他這個能力就能夠現前。所以說世出世間法,稍稍有一點定功,他都會有成就,做善事也能成就,做惡事也能成就。如果沒有定功,壞事也做不成,做壞事也得要有相當的定功。當然這與煩惱相應,與惡法相應,這個定就屬於邪定。這是跟諸位說,定有『邪、正』。下面我們所講的,統統是屬於正定,都不是邪定。

  【大乘小乘。】

  『小乘』也是正定,但是定功淺深不相同。小乘的定,佛在《楞嚴經》上告訴我們是九次第定。這定功在我們來看,那是相當之深,超過了四禪八定,他是第九定,超越三界。這樣深的定在三種煩惱裡面,他只破見思煩惱,塵沙、無明還沒動。可見得要破塵沙、無明,那要很深的定功,阿羅漢的定還做不到。所以阿羅漢只斷見思煩惱,塵沙、無明他還沒斷。『大乘』菩薩的定就多了,所謂是百千三昧。三昧就是定,三昧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就是禪定的意思。這裡面有淺深次第不同,以圓教來說,從初信位的菩薩到等覺菩薩,這個淺深的程度就有五十一種。這五十一種,可以說是定功淺深程度不同。至於修定的方法那就多了,佛門常說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法門。法是方法,門是門徑。這些方法、門徑統統都是修定的。我們淨土宗最常用的方法,用持名念佛,用這個方法來修念佛三昧,來修一心不亂。像禪宗,它的方法也非常之多,但是把它整個歸納起來,不外乎兩大類,一大類是觀心,一大類是參話頭。這都是方法,方法裡面的分類,所以有大乘、有小乘。

  【有漏無漏。】

  所謂『有漏』,煩惱習氣沒斷,雖然有定,這個定的力量不強,所以煩惱習氣不能斷。譬如說小乘教,小乘講四果四向八個階段,八個位次。最後一位阿羅漢果,這才把見思煩惱斷了,叫『無漏』。三果以及第四向,煩惱還沒有能斷盡,還稱之為有漏,這是我們通常講小乘。在大乘法裡面,如果以小乘的標準來說,與小乘斷證次第相等,圓教是七信位的菩薩,那六信以前都還是有漏,第七信才稱之為無漏。這個無漏是用小乘的標準來說的。如果用大乘的標準,它還是屬於有漏。為什麼?大乘的標準最低限度要到明心見性,才算是無漏。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這個時候是真無漏。也就是說,圓教初住以上,別教初地以上,才叫無漏,他們的定才叫無漏定。在這以前,這些菩薩都叫權教菩薩,因為他們的定是屬於有漏的,這是大小乘所說有漏無漏境界不相同。底下說:

  【有慧無慧。】

  聲聞、緣覺只有定,沒有慧。所以阿羅漢雖然證了四果,比不上初信位的菩薩。為什麼?初信位菩薩有慧,雖然定功比不上阿羅漢,但是智慧比阿羅漢高,這一點我們也很顯然的在《楞嚴經》上看出來。你看《楞嚴經》上所講的,富樓那尊者跟阿難尊者,他兩個人是個明顯的對比。富樓那證了阿羅漢,阿羅漢果,阿難尊者是初果須陀洹,這個地位相差很懸殊。但是要從智慧上來說,富樓那比不上阿難。楞嚴會上,《楞嚴》一共是有十卷,第三卷講完的時候,阿難開悟了,說偈讚佛,阿難開悟了。富樓那聽了之後,莫名其妙,心裡懷疑,我是四果羅漢,他是個須陀洹,他開悟了,怎麼我沒有開悟?於是佛就說出來,一切眾生不光阿羅漢,一切眾生有二障,兩種障。這兩種障淺深不一樣,阿難尊者所知障輕,煩惱障重,所以他聽了會開悟。他所知障輕,他沒有能力斷見思煩惱,他煩惱障重。富樓那尊者恰恰跟阿難相反,他是煩惱障輕,所知障重,所以他斷見思煩惱容易,聽釋迦牟尼佛講一乘了義經典,他聽不懂。所以是每個人都有兩種障,這個障的淺深不相同。菩薩所修的定中有慧,所以他的速度快,成就快。二乘人所修的,定裡頭沒有慧,所以他修得很苦,時間很長,證得須陀洹果之後,天上人間七次往來,才能夠把見思煩惱斷盡,證阿羅漢果。諸位要知道,這個七次往來,拿我們人間歲月來計算,天文數字。人間時間短,天上時間長,尤其是三果羅漢就生在色界四禪天,那個壽命就非常之長,五不還天,他住在那個地方去。這是舉出一般講禪定的大端來做一個簡略的介紹。

  【今且隨要而說。】

  宗密大師在此地跟我們講解是就綱領扼要的來說明,不能細說,細說的時間就佔太長。那『隨要而說』,這就是從這個精要的地方來講:

  【總有二種。】

  把它歸納起來,這是兩大類:

  【一事。二理。】

  事定跟理定,用這兩樣就把前面所說的全都包括了。總不外乎一是『事』,二是『理』。

  【如遺教經云。制之一處。無事不辦。即事定也。】

  佛《遺教經》,這《遺教三經》也是我們一般人常念的,許多同修都念過,《遺教經》裡頭經文是這樣,制心一處,『無事不辦』。這就是我們剛才講的是專心,一心一意去做一樁事情,那個事情沒有不成就的,一定會成就,這是事。這個事裡面包括了邪正、大小、有漏無漏、有慧無慧,都包括在裡頭。

  【起信論云。能觀心性。契理不動。即理定也。】

  這再舉《大乘起信論》上一段話說,這個『觀』就是觀照,你能夠觀照自己的『心性』,這種方法,通常在禪宗裡面,用這個方法修學。『契理不動』,為什麼?真心不動。《楞嚴》說得很好,本無動搖,不生不滅,不來不去,不垢不淨,這是屬於『理定』。當然比前面那個事定境界要高得太多了,理定能夠見性,事定不一定能見性。

  【故諸經論中。或單說事定。】

  像《遺教經》,它是『單說事定』。

  【或偏說理定。】

  像《起信論》就偏在『理定』上。

  【學者隨執一文。引據互斥。】

  這個現象,我們今日之下看得太多了,學佛的同修彼此毀謗,彼此爭執。為什麼?沒有看到圓滿的,他只看到一邊。這在佛門講偏見、邊見,只見到一邊。譬如說我們拿這個蓋子,我這樣子放,我問這個蓋子是什麼形狀的?這邊人看到的,這是鼓起來的;這邊人看了,凹進去的,兩個人非打架不可。為什麼?只看到一面。如果掉過頭來一看兩邊,兩個都沒有說錯。所以這種都是屬於叫偏見,沒有能夠見到完整的。因此佛教的戒經、戒律為什麼不准在家人看,道理就在此地。你沒有看到整個的佛教,看到一面你就會造口業,會去毀謗這些出家人,所以不叫你看。但是有個例子,有一個開緣,你如果看《大藏經》,出家的戒律可以看。為什麼?那全部都看到了,不至於再起毀謗的心,你全部都看到了。經論上講宇宙人生的事理講得太多了,非常的圓滿;我們往往念一種、兩種是決定不夠的。所以四弘誓願裡頭有一條,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你的智慧才能夠圓滿,你遇到任何的事物都不會排斥,都不會有爭論。為什麼?圓融了,面面都看到了,這個境界是相當不容易的。

  可是這話說回來,法門無量誓願學,是不是要我們現在什麼樣經論都得要學?我告訴大家,決定不可以。為什麼說不可以?在原理上來講,那是決定沒有錯,法門無量一定要學。要知道我們現在在整個佛法裡面來講,我們是幼稚園,沒上大學,幼稚園。因此就法門無量誓願學,到什麼時候才開始學?一定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才可以開始學。不但我們一定要生西才行,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讀到,普賢菩薩自己說的,他也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他的十大願王才圓滿。換句話說,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普賢菩薩修的這個十願都不能圓滿,何況我們?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,老師好,老師是阿彌陀佛、十方諸佛,你每天到十方世界去參訪,訪師,十方諸佛是你的老師;我的同學、伴侶好,同參的、同學的,哪些人同學?等覺菩薩。到那個地方去,文殊、普賢、觀音、勢至、彌勒菩薩都是同學。最殊勝的,壽命長,無量壽,所以無量的法門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學。

  這個地方壽命太短,人命無常,真正能夠學的時間有限。就算你長命,好,你活一百歲,活二百歲,說老實話,你活到七十歲以後就不能學了,老了。你活得再長也沒有用,不能學了。你看看七、八十歲的人,你問他,剛剛講的那句話,馬上就忘掉了,他還能學嗎?所以在我們這個世間可以學的機會,說老實話,二十歲前你遇不到佛法,遇到佛法也沒興趣。好,算你二十歲遇到佛法,你認真努力學,學到六、七十歲,也不過就是四、五十年,還沒有,大概三、四十年的時間。三、四十年時間,你能學幾部經?何況你遇不到好老師,遇不到好的同參道友,沒有好的修學環境,樣樣都是障礙。

  李炳老過去講《華嚴經》,好像是從民國五十三年開始講起,一直講到他圓寂,大前年圓寂的,《華嚴經》才講三分之一。「十迴向品」講完了,他走了,講三分之一。像他那個講法,這部《華嚴經》從頭到尾講完,我估計他,他要是真的講完的話,他要活到一百三十歲。他那一年往生是九十七歲,換句話說,他還得要活三十多年,這部經才能圓滿得了。你們想想看,有幾個人有這麼長的壽命?一部經都聽不完,壽命就到了,何況這一大藏教。所以諸位同修,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覺,要真正的覺悟,一門深入,我們才有指望。如今就是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不做第二個想法,這就正確。經典受持一部就行,《無量壽經》或者是《阿彌陀經》,一部就行了。行門,一句佛號,這一句佛號非常之方便。諸位要曉得,你念經,你念佛號,你所修的是念佛三昧,念佛三昧也叫做寶王三昧。《華嚴經》裡面所講的修行方法,講得很多,講了兩千多個方法。但是歸結到最後,念佛三昧,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念阿彌陀佛。

  你們要不相信,你去讀一讀彭際清居士作的《華嚴念佛三昧論》。他是根據《華嚴經》造的這個論。你再聽聽黃念祖老居士的講解,書、錄音帶,我們櫃台統統都有,這是專講《華嚴》修行的方法;《楞嚴經》上也不例外,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」念了以後,才真正明白,原來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修首楞嚴大定。《華嚴》上稱為寶王三昧,《楞嚴經》稱為首楞嚴大定,這是念這句阿彌陀佛。這在所有修學方法裡面,最為方便,因為它行住坐臥都可以修學。真正能夠做到功夫,綿綿密密不間斷、不夾雜,比其他的法門要來得方便。譬如說修禪,初學的時候,盤腿面壁入定,腿子一放下來,定就沒有了,功夫就斷掉了。咱們這句佛號可以不斷,坐著也念佛,站著也念佛,走著也念佛,功夫不斷,所以說是第一殊勝方便的法門。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瞭的,對我們這一生修學成功失敗是最重要的關鍵。我們再看底下這段文,一百一十三面倒數第四行從當中看,剛才講,『學者隨執一文,引據互斥』,這個現象現在非常的普遍。

  【若此宗。必須二俱無礙。】

  《華嚴》所講的,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,如果有障礙的,這就入不了華嚴境界。再告訴諸位,入不了華嚴境界,也就沒有辦法往生淨土。為什麼?西方淨土就是《華嚴經》的一真法界,就是華藏世界。所以我們這句佛號要念到什麼都無礙,要念到事事無礙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有分,決定有把握。話雖然是這麼說,可是事實上,咱們障礙的事情太多了。這怎麼辦?這些障礙要不能圓融,不能把它化解,換句話說,障礙你往生淨土,障礙你功夫成片;功夫成片都障礙了,那一心不亂就不必說了。這才知道這個問題之嚴重,真正嚴重。所以你一定要提高警覺,凡是有這些妄念起來的時候,自己想到我業障現行,這是業障。這個時候趕緊回頭,認真去念佛,把這些妄念統統放下,恢復到心地的清淨平等,這叫功夫得力。如果佛號雖然是念,心裡面的妄念、執著、分別還是起現行,還是不能放下,這沒有用處。這個樣子修學不能往生,只是修一點口善而已,念這一句阿彌陀佛,總比罵人好一點,不管用。比說是非,張家長,李家短是好得多了,口善心不善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要心淨則土淨,口淨、身淨都沒有用處;這個身跟口不能往生的,心往生。所以這句佛號一定要念到心清淨、心平等,把一切分別執著妄想念掉,這個功夫就得力了。了生死,出三界,斷煩惱,證菩提,這個事情才能辦得好,才能夠辦得妥。這是大事,是我們這一生當中,也可以說生生世世,無量劫以來第一樁大事。

  這樁大事這一生要不能辦妥,那個麻煩就大了。你不要以為我這一生沒有辦妥,我來生再來。來生你到哪一道去,不曉得,你來生能得人身?靠不住。縱然得人身,你來生能夠聞到佛法嗎?縱然聞到佛法,你來生有機會保證聽到這個法門嗎?太難了。再遇到這個法門,那就像經上講的,無量劫又無量劫之後,也許有一個機會又碰到,不容易,真正不容易。如果要是接著來的,這一生遇不到,來生做人又遇到了。給諸位說,有個二生、三生必定往生,哪裡要這麼麻煩、要這麼長時間,就是很不容易遇到。我們也是無量劫之前修學過這個法門,這一生很幸運又遇到了。所以一定要珍惜,珍惜過去世的善根福德,珍惜這一生的大好因緣,你能夠把這三樁把握住,你這一生成功。《阿彌陀經》上所說的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」。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善根福德因緣三個具足。那成功與失敗就看你的勤惰。你要勤奮,那你就成功了,這一生就出了三界,西方極樂世界去當菩薩作佛去了。你要是懶惰,墮下去了,又墮到三惡道,又搞六道輪迴去了。這懶惰就往下墮,不得了。一定要精勤,要不疲不厭。剛剛修學的時候,好像每天修學時間長了,會感覺有一點疲乏,疲乏要忍耐,要警覺。為什麼?過去生中就是因為疲倦了,要休息一下,再休還是搞六道輪迴。這一生當中我累了,還要休息一下,那又完了,也跟過去生中一樣。所以這一次要咬緊牙根,發個狠,累了,累了我也不休息;認真的去讀誦、去念佛,不能休息,一休息就要命。所以大乘經典裡面,佛勉勵我們勇猛精進,怎麼可以休息?絕不可以再懈怠了。再看下面這段文:

  【又必即定即慧。】

  在一百一十三面倒數第三行。『必』是必定,『定』與『慧』是一,不是二。定是體,慧是用,有體有用。如果定慧一分家,麻煩就大了。有慧沒有定,有用沒體;有定沒有慧,是有體沒作用。我們一般凡夫就是有用無體。你看他很聰明,一天到晚在那裡虛妄分別執著打妄想,打妄想這是慧,沒定,心裡頭亂糟糟的。這阿羅漢、辟支佛他有定,沒有慧,心地很清淨,外面什麼事情都不知道,所以這兩種人墮落在兩邊裡。你看《楞嚴經》裡面,把這二乘人列入魔,我們對他稱為聖人,《楞嚴經》上不是的,不稱他聖人。《楞嚴經》稱他們是魔,連阿羅漢、辟支佛都是魔,你還有什麼話說。《楞嚴》的標準非常之高,一定要「即定即慧」,這才是佛法裡頭講的禪,講的真正的禪定。底下說:

  【謂禪非智無以窮其寂。】

  這個話是真的,沒有真實的智慧,他這個心雖然在定,他不是真的定,絕對不是究竟圓滿的大定。他理沒有明白、沒有透徹,雖然心很定,他裡頭還帶著有疑。真正把宇宙人生這個實相,《般若經》常講的實相,實相是真相,徹底明白了,他心定了,那個定是真定。由此可知,定與慧根本就不能分家的,慧是定的起用,定是慧的本體。也就是說,定就是心地清淨,心愈清淨,你對於一切境界看得愈清楚、愈透徹。你看到愈清楚、愈透徹,這個定就愈深,定慧相輔相成。這個智就是我們常講的般若智慧,六度裡面禪定跟般若互為體用。

  【智非禪無以深其照。】

  般若,如果沒有相當的禪定,他這智慧淺,智慧不深。智慧要深,定功就深;定功愈深,這智慧也愈深,所以它是相輔相成的。這個事實諸位在修行過程當中,真正用功你很容易體會得到。功夫如果真得力了,你的境界必定是一年跟一年不一樣。我們講個最粗淺的,就是你的心地一年比一年清淨,煩惱一年比一年少,智慧一年比一年成熟、增長,這是你學佛得力,學佛有了受用。如果你學佛,學到煩惱一年比一年多,一年比一年散亂,一年比一年迷惑顛倒,那你麻煩就大了。不是佛法不好,是你自己走錯了路子,你的修學不如法。如理如法的修學,一定得到非常好的境界,我們現在講是正面的成就,不是負面的;正面的成就。下面說:

  【禪宗七祖云。即體之用自知。即知之體自寂。故次明真智。】

  『禪宗』的七祖就有好幾位,這個地方我沒有去查。在一般禪宗裡有講,神會是七祖,但可以說是六祖門下開悟的弟子,明心見性,大徹大悟的弟子,《壇經》裡面所記載的有四十三個人。這四十三個都是禪宗的第七代。前面好說,因為前面是單傳,五祖傳給六祖是單傳的。前面都是單傳的,唯獨六祖之後,他傳得多,他的法緣無比的殊勝,一直截至到今天,他還算得上是空前絕後。後世一直到今天,禪德門中有這麼多成就的人,沒有見到過。三、兩個是見到的,像這四十三個,沒有見到。在中國只有六祖門下出了這麼多人。這句話說的跟前面的意思完全相同,『即體之用』。體是定,用是照,用是照見,用就是智慧,就是智。『自知』,這個自知就是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般若現前。可見得,知不是從外面來的,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。

  『即知之體自寂』,這個自寂,我們通常叫做稱性的大定,叫做性定,也叫做理定,本來就定,從來沒有亂過的。這個知與寂都是講的自性本具,屬於性德,由此可知,性德是我們本來具足的。既然是本來具足,就決定有可能恢復,我本來有的。無明不定是本來無的。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裡面講得好,他說「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」。這兩句話看了之後,我們對於自己修學增加了很大的信心。為什麼?本來有的,我一定可以再恢復;本來無的,我一定可以斷得掉。如果說不覺是本有的,那完了,那怎麼能斷得掉。不覺是什麼?妄想、煩惱、無明,本來沒有,清淨心裡本來沒有。所以這些東西必定可以能夠斷除,因為它本來沒有。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般若性定是本來有的,這是一定可以得到的、可以恢復的。這對於我們修學的信心是大大的增長了。讀了之後,覺得自己有希望,只要我們的方法正確,用功得力,一生當中真正可以成就的。下面他就解釋這兩句話,前面都解釋禪定,「語其定也」,只解釋這麼一句。底下講「冥一如於無心」。

  【今云冥一如者。能冥是慧。無心是定。即契合本源而無能契。於事於理無分別心。亦非無記。但不計有與不有。空與不空。一切皆不可。不可亦不可。此語亦不受。泯絕無寄。於萬種紛動之法。本來自寂。】

  這幾句話,文不多,說絕了,把這個事實的真相可以說描繪得淋漓盡致。所以這個文章是第一等的文章,第一流的文學;喜歡文學的不可以不讀本經。你看這個言語、文字多美,我們通常講真善美慧,四個標準它是統統具足,真善美慧。我們簡單把這幾句話介紹一下,『冥一如』,什麼叫冥?冥是對顯說的,顯是露在表面上,冥就是含而不露。一就是淨宗裡面講的一心不亂,可見得這個冥是什麼?拿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放下萬緣,一切都放下了,心裡頭一念不生。一念不生就叫做一,有一個念頭就不是一。六祖講得好,本來無一物;本來無一物就是此地講的冥一如。『能冥』,那是真正的智慧,冥一如於無心,『無心』就是定,能冥就是慧。這句話是諸法實相,這句話是真如本性的樣子。真如本性是個什麼樣子?就是這個樣子,就是諸法實相。所以我們常講,我們修學用功要如理要如法。理是什麼?法是什麼?與這個相應就是如理如法。與這個不相應,那就是不如理,不如法。理是什麼?理就是此地講的定,法就是此地講的慧。

  這個道理參透了,我們才恍然大悟,現在學佛的人為什麼辛苦學了一生沒有成就?你看看與經上所講的完全背道而馳,他不是從定慧下手。所以我勸同修學佛一入門,至少要用三年,古人是用五年的功夫。這個功夫就是什麼?這個功夫就是「冥一如於無心」,就叫你幹這個。五年當中,就是叫你念一部經。念一部經,把一切經統統放下,一切放下是冥。不但一切經放下了,把一切妄想、分別、執著統統放下,單單念一部經,一部經反覆的去念。你看《壇經》裡面,法達禪師他受持《法華經》,他《法華經》念三千遍,一天念一遍《法華經》,三千遍差不多十年,人家能冥這麼長的時間,這麼久。所以六祖給他一點,他就恍然大悟,就明心見性了。我們要遇到六祖,不要說點,棒子腦袋打破了也不會開悟。他憑什麼?就是憑他一切都放下,腦子裡頭什麼都沒有,只有一部《法華經》。需不需要解義?不需要解義,就是念,不要懂得意思。道理在哪裡?冥一如於無心,用這個功夫。在我們中國古德的標準是五年,這個意思拿現代共產黨的術語,叫洗腦。你平常頭腦裡頭亂七八糟東西太多了,用五年的時間叫你什麼都不想,什麼分別執著統統放下,使你的頭腦恢復到清淨,恢復到乾乾淨淨,我們中國古人講,返璞歸真。這個時候才能成為一個法器,你才有能力接受如來真實的大法,才有能力。

  我們今天一天到晚胡思亂想。拿到三藏經典,打妄想;那三藏經典一展開,憑自己的意思來見解,就打妄想。你解的那個意思不是佛說的意思。開經偈講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談何容易。我的意思你都不懂,你怎麼能懂得如來的意思,怎麼可能的事情。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這個真理,我們修學才有門路可入。我勸同修念一部經,持一句佛號,除這個之外,什麼都放下,報紙雜誌、電視廣播決定不能看、不能聽。為什麼?擾亂我們的思想。一個真正修行人,天天還接觸這個,在我想像,他的功夫不會成就的。他心裡是想修定,慧在定中,他想修定、修慧,可是偏偏又去打妄想,又去分別執著搞妄想,破壞你自己修學的功夫,你的功夫怎麼能成就?

  再給諸位同修說,中華民族固有的文化、倫理道德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上。當年政府提倡文化復興運動的時候,教育部有幾位官員去訪問方東美先生。那一天正好我在方老師家裡,我也在座,聽到他們在問答,我的印象非常的深刻。這些官員請教方老師,政府現在提倡復興文化運動,請教方老師提供意見,應該怎麼做法。方老師聽了之後,沈默了一陣子,大概有五分鐘,他一句話不說,他的表情非常的嚴肅,使整個氣氛,他這個小客廳裡氣氛靜下來了。最後他說,方法是有,真正要想復興中華文化,當前最重要要做的事情,第一個全國報紙停刊,所有雜誌不准出版,電視廣播一律都停止。這教育部幾個官員聽到:「老師,這個做不到。」他說,那有什麼辦法,這些東西天天在破壞中國倫理文化,這些東西存在,你怎麼能復興?他說的話有道理,非常有道理。

  我們今天把這個話引用在我們學佛,我們學佛的人,天天還去看這些東西,聽這些東西,你的佛法所修學的成績單等於零,這是真實話。佛法求的是什麼?戒定慧。你眼之所見,耳之所聞,全部都是破壞戒定慧。你修學的力量,沒有破壞的力量大,你這一生還會有成就的希望嗎?不可能。所以學佛從哪裡學起?把六根收回來,不要往外面跑,從這個地方學起。儒家也是如此,你看孟老夫子,孟夫子說,「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」。那個心,六根六識往外面跑,把這東西收回來而已,這就是學問,統是一個意思。所以諸位同修真正要用功、真正想成就,你不懂這個原理,不曉得這個方法,那真的叫盲修瞎練。功夫是用了不少,也很勤奮,也很辛苦,但是成績單上都是零蛋一個。所以這句話我們讀起來感觸太深了。

  冥一如於無心,真做到這個,『即契合本源』。本源就是真如本性,就是《無量壽經》上講的真實之際。你看這就相應了,契合就是相應。所以能這樣做,就與真如本性相應,真如本性就是無上菩提,與無上菩提相應,與正等正覺相應。末後這句說,『而無能契』,這個境界就又提升了一大步。而無能契是什麼?不著相。相契而不著相,完全融合成一體。沒有這句,「即契合本源」,我們可以做得到。換句話說,讓你用個三、五年功夫,能做得到。底下這句做不到,底下講「而無能契」,這句話你如果做到了,那就對你非常恭喜了,為什麼?你是圓教初住菩薩,別教就是初地菩薩。換句話說,你跟六祖大師的程度等齊,不著相了,《金剛經》上講破四相破四見,到這個境界。前面講即契合本源,說實在話,這個契合,四相還會存在,就是相應。《金剛經》上說,「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」。他那個菩薩的標準是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,是要加上底下這一句,而無能契,這是初住以上的境界。《華嚴經》所講的法身大士,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,就是理一心不亂。

  諸位要知道,即契合本源,這是事一心不亂,可以了,保證往生,決定沒有問題。如果到理一心不亂,那是實報莊嚴土,上上品往生的。那就底下這句,下面都是解釋這句話的,『於事於理,無分別心,亦非無記』。這真正是而無能契,就是能所雙忘的意思。能所沒雙忘,有能有所是事一心;能所雙忘是理一心,這個境界就高了。今天這幾句文,對於我們修學關係很大,很重要。通常我們講修行要如理如法,究竟什麼叫如理?什麼叫如法?我們搞不清楚,你要向人家請教,人家也未必肯跟你講,講了你也未必能接受。這個因緣非常之稀有、非常之殊勝。我們從《華嚴經》上得到,知道自己平常用功應該怎麼個用法。總而言之一句話說,不需要知道的事情,最好不要知道;不需要認識的人,最好不需要去應酬。總而言之,二六時中,保持自己的身心清淨就相應了;心不清淨,是決定不相應。如果你說,我也看電視,我也跳舞,我也去唱歌,我心很清淨,那是過來人,那個功夫不得了,我們普通人做不到。那個通常我們講的是菩薩倒駕慈航示現的,那行。我們沒有那個功夫,要去學那個,那你準墮阿鼻地獄,所以是不能學的,不可以學。那真的到事事無礙。我們今天理事有礙,事事有礙;事事有礙,只好把這個事情遠離,事情捨棄,這樣才能夠相應。

  好,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。給諸位報告一樁事情,明天起,我們有三天,好像是在板橋,在板橋體育館講演。三天也是講一個專題,專題就是「如何實踐彌陀大願」。實在上講,就是我們怎樣學淨土法門?怎樣學習《無量壽經》?內容就是這個意思。諸位如果有時間,歡迎到那邊去聽講,謝謝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