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 (第一三四集)  1992/1  台灣華藏講堂  檔名:04-003-0134

  請掀開經本,三百四十七面第三行,看《疏》:

  【第四展卷難思者。謂本於清淨法界。初開理智二門。次理開體用為大方廣。智分因果為佛華嚴。經詮上六。即題中七字。】

  這一段是大師為我們說明經題大意之後,一番感嘆的話。『難思』,就是不可思議。為什麼不可思議?本來在這一真法界裡面,這清淨法界就是一真法界。正如六祖大師所說的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,這是清淨法界。既然本來無一物,還有什麼好說的?所以這個真實的法界,不但言語說不出,就連心思也達不到。正是所謂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,這是講真實法界。這個境界如果不是契入,就是證得這個境界的人,九界的凡夫都不能理解,所以九界叫迷。九界裡面,當然包含菩薩,那菩薩也迷?菩薩有階級的,小菩薩一樣迷,唯獨聖位的菩薩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法身大士,他們的境界與佛很接近。沒有證得法身大士的菩薩,實在說,他們的迷跟我們很接近,就是這麼一回事情。這九界都叫迷,哪裡知道事實真相?世尊以無盡的善巧方便,在不能夠思惟言說,也用思惟言說給我們表達出來,這就是佛為我們所說的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這是真正不可思議,所以叫「展卷難思」。展是展開,把經本打開,實在感嘆著不可思議。這不可思議是讚歎佛的智慧,讚歎佛的慈悲,讚歎佛的善巧。

  『初開理智二門』,這就是在不能思惟言說當中,世尊為我們大開方便之門。先將這個事實一分為二,理智二門。理是事實的真相,智是明瞭事實真相。理門裡面開的,開了體用,就是經題裡面的「大方廣」。大是體,方廣是用,這在前面都說過,這是諸佛如來所證的。智是能證,能證的智,智又『分因果』,果是佛,智慧已經圓滿,這是佛;因是菩薩,雖然有智,這個智沒有圓滿。此地這個因,菩薩是指的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這些人是因,沒有證得法身的不在這個之內,所以說『佛華嚴』。佛是果,這個花是因,嚴這個字,因莊嚴果,果也莊嚴因,這前面都說過了。經這個字是文字、是言說,世尊在世的時候,沒有寫文字,只是言說,所以這言說是經。世尊滅度之後,弟子們將佛的教誨記錄下來,留傳於後世,這變成了文字。文字是言說的符號,用這種符號把言說記錄下來,我們稱之為經。合起來就是經題的七個字。

  【次展此七字為此一經。所證法界即大方廣。能證普賢行願即佛華嚴。】

  『大方廣』是所證,這三個字要用現代話來講,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。能證的智就是『普賢行願即佛華嚴』,所以佛華嚴是智,一定要標示出普賢行願。為什麼不說其他的?諸位一定要知道,普賢行願是智的圓滿。若不是圓滿的智,怎麼能夠證得圓滿的理?圓智契入圓理。由此可知,《華嚴經》上的四十一位菩薩,這四十一是從初住說起,就是十住,十行,十迴向,等覺,妙覺。這個到等覺四十一個位次,妙覺就是佛果,成佛了,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這些人統統修的是普賢行。普賢行門跟其他菩薩行門到底有什麼不同?這一點我們也必須要把它辨別清楚。其他菩薩修行,修因證果,都是有能有所,能修能證,所修所證。普賢菩薩,能所沒有了。換句話說,一切分別執著統統斷盡了。像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,斷信亦無,那才叫乾淨。因此他一一願行都與理體相應。這個理體就是真實本性,與真如本性相應,與虛空法界相應,這叫稱性起修,全修即性。唯有這種修行方法,才能夠圓成佛道。菩薩的行門無量無邊,都散在這八十卷的經中;將無量的行門歸納成綱領,就在這一卷,歸納成十條,十大願王。諸位要知道,這十條一展開就是無量法門。我們四弘誓願裡頭常念的,法門無量誓願學,歸納起來就是十條,展開來就是無量。由此可知,我們修這十條,就是修無量的法門。這就是佛華嚴。

  【若更展此以為一部。】

  再把這經題展開,這就是全經。

  【五周因果皆佛華嚴。】

  統統是『佛華嚴』的因果,所證的都是大方廣,無一不是大方廣,無一行門不是佛華嚴。這是『展此以為一部』,假如再要把它擴大,底下講:

  【乃至無盡。皆自此生。】

  這一句再擴大,擴大到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,無不是佛華嚴,所證所入無不是大方廣。再要把它擴大,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所說無量經典,也不外乎佛華嚴,所契入的境界也統統是大方廣。由此可知,這十大願王確實將盡虛空遍法界的因果都在其中。諸位更應該要明瞭,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最後這十大願王,歸到一句阿彌陀佛。所以一句阿彌陀佛是一切佛法的大總持法門,最後歸到這個地方來。我們回過頭來再觀察一下,從這一句萬德洪名,展開為十大願王;從十大願王,展開為一部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;從一部《華嚴經》展開,現在我們看到的《大藏經》;從《大藏經》展開,十方一切諸佛所說無量無邊法門,你才能體會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。過去聽說這一句,不知道名號功德究竟什麼不可思議,想也想不出來。為什麼這一句名號,一切諸佛讚歎,一切諸佛勸我們修學?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,這才恍然大悟,真正明白。這個明瞭,給諸位同修,這叫真實徹底的覺悟。你不悟,你不肯受持,你不肯認真的去念。換句話說,這一生了生死出輪迴,往生不退成佛這個機緣必定是當面錯過。你說這個多可惜,我們凡夫不知道,諸佛在那裡嘆息。無量劫來,希有難逢的機會,這一下遇到,當面錯過,一切諸佛都嘆氣,搖頭,可惜可惜。你要能夠真正抓住,一句彌陀念到底,沒有一尊佛不歡喜,沒有一尊佛不讚歎,為什麼?你這一生必定圓滿成佛,這一生就成功了。我曾經跟同修做過多次的報告,我對於淨土死心塌地深信不疑,從《華嚴經》上的開悟,才真正曉得這個事情的真相。不是這十幾年《華嚴經》,我對這個法門跟一般人那個觀念差不多,迷迷糊糊,確確實實不能理解。請看下面這段《疏》文,三百四十八面:

  【收無盡法界。以為九會。】

  本經是釋迦牟尼佛九次宣講的,法會一共開了九次。《華嚴經》傳到我們中國,實際上,只是原經的一半而已,這個經來的不完全,是個殘缺的本子,只來了一半。李長者在《華嚴經合論》裡面告訴我們,應當是十處十會,才是真正大圓滿,這是李長者的看法。清涼大師給我們講的七處九會,是就來到中國這一部分的經典,從這個地方來觀察是七處九會。所以這『九會』就是講的世尊為我們說的全部的《華嚴》。他是講無盡的法界,九會講盡了。

  【復攝九會為此一經。】

  『九會為此一經』,就是指這一卷。這一卷是最後的一卷,是《華嚴經》的總結論。這一經就是此一卷經,還不是整個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,整個一品,我們曉得一共有四十卷,中文翻譯的有四十卷,這是大經的《入法界品》。別行,就是單獨翻的,稱之為《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菩薩行願品》。入不思議解脫境界,就是入法界。把這九會,這一部大經最後會歸到總結,總結就是這一卷。

  【復攝此經。以為總題。】

  這一卷經,前面宗密大師將這個經題七個字,給我們開示的圓圓滿滿,確實這一卷經裡頭是圓圓滿滿含攝經題的大義,一點都沒有欠缺。

  【更攝總題。以為理智。融此理智為真法界。】

  這再把經題的大義,經題的大義,就是全經的大義,歸納到最後就是『理智』。能證之智,所證之理,這是真的法界。這個『真法界』就是《般若經》上講的諸法實相。真就是真實。真實的智慧,真實的事實,真相事實,所以在本經稱為一真法界。末後一句:

  【能所兩亡。事理雙寂故。】

  這才叫真正契入法界。如果還有事,還有理,還有智,沒契入,只是止於言說思惟的這個境界,沒有真正契入。真正契入,這些念頭都沒了。不但這個東西都沒有了,剛才講,連斷信亦無,這才真正契入。那就是佛經上常講的兩句話,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,斷滅的念頭都沒有,那個相都找不到。那就恭喜你,就是俗話講,你成佛了,這叫真正成佛。再看下面一段,三百四十九面:

  【舒則彌綸法界。卷則足跡難尋。即舒恆卷。即卷恆舒。】

  這就是展卷無礙。『舒』是把它展開。展開,是無有窮盡的,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包,都包括在這個裡面。『卷』是把它收藏起來。這從前經卷,這個經是唐朝時候翻譯的,唐朝時候,還沒有這種裝訂的本子,這個用線裝訂的本子很晚,我們的佛書採取用線裝訂成冊,叫方冊。方冊本最早是明朝憨山大師,他的經書採取用線裝訂,我們叫線裝書。憨山大師才有的,憨山大師之前,這個經書都是折疊本,我們現在講反夾本,折疊的。唐朝時候這個經本,卷子,像我們現這個畫一樣,捲起來的卷子,開來叫書,收藏就卷起來,這個意思就是收藏起來,『足跡難尋』,找不到痕跡,展開來是無量無邊。那實在講有沒有展書?『即舒恆卷,即卷恆舒』,展跟舒,這裡頭界限在哪裡?沒有界限。那展舒這個意思是怎麼說?我們起用的時候就展,不起作用就舒。不起作用的時候,一念不生。諸佛菩薩確實如此,他沒有給你講經說法的時候,一念不生,連痕跡都找不到。你要向他請法,他一開示,無量無邊。雖然給你講了許許多佛法,實無一法可說。說而無說,無說而說,就是此地講的恆展恆卷,恆卷恆展,就是這個意思。

  【若展若卷。若廣若略。皆為大方廣佛華嚴經矣。】

  我們再舉個例子說,『展』是全部的八十卷經文。『卷』就是這一卷,我們今天講的別行的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,這是一個例子。再要是把它縮小,卷到極處,就是一句阿彌陀佛聖號。展開來,那就是這一卷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。諸位要知道,要逐漸再開展就是《華嚴經》,再展開就是《大藏經》,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。再不斷的往外開展,那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無量無邊的法門,歸納到最後一句名號,這是名號功德不可思議。所以那一句阿彌陀佛,也就是把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都念完了。所以會念的人,聰明的人,你看不要一秒鐘,《華嚴經》統統念完了。不但《華嚴經》念完了,這一部《大藏經》也念完了。那個不會念的,那很苦,一部《華嚴經》從頭到尾念一遍要念半個月。這一部《大藏經》恐怕都要念個十年,念一遍。會念的不要一秒鐘就念完了,這就看你會不會。這個道理就是舒卷,就是舒卷的道理。經題到這個地方介紹完了,下面為我們介紹品題。請看三百五十面,品題,看《疏》。

  【第二釋品名者。】

  解釋這一品的品題。

  【略為三節。一不思議解脫境界。即所入也。二普賢行願。為能入也。】

  第三就是入這個字。

  【入之一字。通能所也。】

  這個入是能入所入,這個經題,整個題目是叫《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菩薩行願品》。這一段我們要看註解,這個宗密大師給我們開示,就是《鈔》。

  【第二釋品目中二。初正解品目。後品攝經圓。】

  他把它分成兩段:

  【今初也。】

  這是第一段。

  【然通釋得名者。心智契合為入。】

  『入』這一個字,我們通俗間講的證,我們叫證果,證道,這個證就是入的意思,入就是證。入也是契入。大師在此地給我們下了一個定義,『心智契合為入』,心是體,能現能變。《華嚴》是法相唯識六經之一,佛在本經上告訴我們,虛空法界從哪裡來的?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,是從這來的。智,是真實的智慧。對於能現能變的事實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叫智慧。這種智慧要從相狀上來說,那就是無所不知,無所不明瞭,是這樣的智慧。這種智慧,佛告訴我們,是每個眾生本有的,不是從外面來的,為什麼?變現法界是心的作用,智了法界也是心的作用,心是體,這是用。既然一切眾生都有真心,當然有這個德用。這很可惜的,我們凡夫把我們自己的心迷失掉了,因此這作用也透不出來、也顯不出來,這都是事實真相。佛為我們說出來,教導我們,只要把迷斷掉了,本有的智慧德能就又恢復、又現前了。

  所以般若智慧是本有的智慧,不是從外面求的。這個智慧要從內求,怎麼個求法?修定,定心是真心,亂心是妄心。我們這個心裡很亂,一天到晚胡思亂想,心神不定,諸位要知道,這叫妄心。只要有這個現象,我們的本能就不能現前,所以修定就重要。用什麼方法修定?那修定的方法太多,無量無邊的方法,所謂法門無量,法就是方法,門是門道、門徑,什麼方法?什麼門徑?修定的方法、修定的門徑很多。我們念佛人是用持名念佛的方法,用這個方法來修定。心裡面只有一句名號,除名號之外,所有一切妄想雜念都沒有了,用這一句佛號把它打掉。久而久之,我們心就恢復清淨,妄念不生,這個境界就會現前。這個境界一現前,俗話講開悟,豁然大悟。這豁然大悟就是智慧透出來了。智慧一現出來,這真心所變能變的,所現能現的,這真相一下就看的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叫做入佛知見。你跟一切諸佛如來所看到的事實真相完全一樣,這叫入。心智契合為入。

  【心言不及為不思議。】

  你契入之後,對於這個境界才真正明瞭,真正清楚。事實的真相說不出。不但說不出,也不能思惟想像。為什麼?一切思惟想像,言語造作,都是第六意識的思惟,你落在意識裡頭。意識的能力雖然很大,向外攀緣,它能夠攀緣虛空法界;向內攀緣,它能夠緣到阿賴耶識,這個能力太大了,所以凡夫把它當作心,誤會它是真心,其實它不是的。為什麼?阿賴耶識不是真的。這個真的是本性,真如本性它沒有能力,它不能緣,緣不到。如果我們從《百法明門》裡面來看,那就更好講,第六意識能緣的是有為法,是它的境界,它能緣得到,無為法,它緣不到。所以八識五十一心所,二十四個不相應,十一個色法,它統統都可以緣得到。唯獨真如無為,它一點辦法都沒有。『心言不及』,達不到,這叫不可思議,所以不思議,『為不思議』。

  【作用離障為解脫。】

  『障』是障礙。佛為我們說障礙有兩大類,一個是煩惱障,一個是所知障。如果起作用的時候沒有這兩種障礙,那就叫『解脫』,這不是容易事情。嚴格的說,作用無障,要嚴格來講,唯佛一人才叫真的無障。如果我們把這個尺度放寬一點,法身大士,其實法身大士,他還有障,但是他的障小,他的障很薄,不像凡夫,二乘,權教菩薩,這些人。諸位要曉得權小以下,權教菩薩、聲聞緣覺、六道凡夫完全是八識用事。換句話說,這些人他們所用的心是妄心。識心!用的是妄心。妄心,談不上解脫。必須要把煩惱障斷掉,所知障破除,你這兩種障礙都沒有了,這個時候才叫做解脫。所以在大乘標準裡面,最低的境界也要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那就是圓教初住菩薩,他煩惱障斷了,所知障也破了一分,無明是屬於所知障,破了一分。他這時候用心用的是真心,不是妄心。所以他法身、般若、解脫這三樣東西都得到,他都恢復了,這是自性裡面的三種功能,佛經上的術語叫三德祕藏。圓教初住菩薩就證得了,他證得的是少分,不是多分。要到如來果位上才圓滿證得,那就圓證了,這是證得少分。這叫解脫。

  【智造分域為境界。】

  這個『造』是造作。『分』是分別。『域』就是界限。境界,諸佛菩薩所證的,叫不思議解脫境界,這個境界是真的,所以也叫做一真法界,一真法界就是這個。如果迷失了自性,有沒有境界?有。什麼境界?把一真法界變成了十法界。所以諸位要曉得,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是一樁事情,不是兩樣的。悟的人看是一真,迷的人看是十法界。法界有沒有變?沒有變。譬如我們看這個講堂,我們把講堂比喻做法界,我們戴上一個有色的眼鏡,戴一個綠色的眼鏡,看這個講堂統統是綠色的。這講堂有沒有變綠?沒有變綠,是你自己把它變綠了。戴個紅色眼鏡,看這講堂都是紅色的。其實事實真相,它也不紅,它也不綠。法界原本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,我們會把它變成佛法界,變成菩薩法界,變成六道法界,是我們自己把它變現的。法界是不是真的變?沒有,哪是真的變!所以佛說,境隨心轉。心要是覺悟了,這真的法界就現前;心要是迷了,就變種種不同的法界。

  【德用善順為普賢。】

  德,這裡面有性德,有修德。性德的作用變現出來的是一真法界,不思議解脫境界;修德,修善就變三善道的法界,修惡就變三惡道的法界,這是德用差別。此地這個標準是普賢菩薩,普賢菩薩的標準,『德用善順』。善是善巧,順是順著真如本性。能夠順真如本性,那你所契入的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。這個善字用得非常的巧妙,這善巧,通常善巧跟方便是連起來說的。要用佛門一個俗話來說,就是會修!這修行會修跟不會修差別很大。會修的,前面我們講的圓修,善順就是前面所說的圓修的意思。圓修,極其善巧便,無有一法不隨真心。不會修的,那個障礙就多了,處處都有障礙,那就不順。順叫『普賢』,普是平等的意思。諸位曉得,不平等就不會普,不平等就有界限,就有分別,就有執著。由此可知,一定要離一切分別執著,我們這個心量跟法界就相應。法界就是真心,我們現在用的妄心,什麼時候妄心跟真心合在一起,相應,相應到最後,哪是真,哪是妄,真妄界限也沒有了,也找不到,這就入了。

  【造修悕求為行願。】

  『造修』是行,『悕求』是願。這個造修用現代的話來說,就是生活行為。我們在這個社會上,所有一切活動,經上常講身口意三業。身,這是動作,身要動。現代人所謂的活動,活,他什麼叫活著?因為他動!不動,不動就死了,所以身要活動。身的造作,這身業;口是言語,叫口業;意是思想,見解,觀念,這叫意業。這些活動,這叫行。那我們這些行與願相不相應?如果跟普賢的願相應,那就恭喜你,為什麼?因為你就是普賢菩薩。你的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,跟普賢這個願完全相契合。換句話說,普賢行願就是自己的生活行為,自己生活行為就是普賢行願,你不但決定往生,決定上上品往生。決定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就花開見佛。四土生的是實報莊嚴土,不是凡聖同居土,是實報莊嚴土,這是真正普賢菩薩。現在我們所嚮往的,我們所希求的,就在這一卷經裡面所說的。因此我們對十大願王,每一條要很清楚、很明白,然後我們盡一切的力量,努力將我們的身語意三業與這十願相應。換句話說,我們要把十願圓滿的做到。天天念著《行願品》沒有用處的,不要認為我每天受持,每天都念,佛菩薩一定很喜歡我,說我是個乖學生,那你就錯了,你自欺欺人。佛菩薩是看你像不像普賢菩薩,果真做到了,那就很像普賢菩薩,這佛菩薩看到才歡喜。只念不行,沒有用處的。那實在講就是自欺欺人,你自己欺騙自己可以,佛菩薩決定不受你欺騙。

  所以學佛一定要明瞭,佛法裡頭決定沒有迷信。這個世間有一類迷信的人,以為他念什麼咒很靈,做什麼法術很靈,可以能夠改變命運,可以能夠趨吉避凶,實在都是假的。到最後的結果,跟他所希求的完全相違背。是不是佛騙了他?佛沒有騙他,佛在經上講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完全是他自己在欺騙自己,這我們要知道。畫個符,念個咒,真靈,他來跟我說,他問我相信不相信?我相信。我為什麼相信?我對這個事實真相明瞭清楚,我怎麼不相信?這個靈驗從哪裡來的?妖魔鬼怪附身,他們在搞的,小事情很靈驗,大事情胡說八道,胡造謠言。如果他是個真正修行人,從定慧裡面說出來的,那就完全沒有錯,那什麼?是他自己的功力。自己沒有定慧,那就是鬼神附在身上。《楞嚴經》上講得很清楚,五十種陰魔附身。他附身的時候顯得你很有神通、有能力。他走了之後,你所有的能力全部都失掉了。所以那個能力不是他自己的,別人的,這不可以完全相信。孔老夫子的態度好,敬鬼神而遠之。我對你尊敬,對你保持距離。我不相信你,我不聽你,這個態度就對了。所以在此地佛菩薩勉勵我們,要效法普賢菩薩的行願。

  【是此一類之義為品。】

  這個『品』,就是品類。還是性質相同之一類,我們就稱它做一品。好像中國古時候的文章,一篇一章,這個品也就是篇章的意思。在這部分所講的一樁事情,一個義理。

  【品中略出弘宣為別行。】

  這一品總共有四十卷。實在講,也是相當大部頭的經典,這是一卷經。清涼大師唯恐《華嚴》究竟圓滿無比殊勝的利益,大家得不到,那實在講太可惜了。要想大家都得到,事實上不可能,辦不到,唐朝時候沒有印刷術,這個經典要靠手寫,諸位想想,這多困難。那《四十卷經》,這麼厚一大本,不容易。所以他老人家非常慈悲,將全經捨掉,就取這一卷,這在『品中略出』,弘揚宣講,就講這一卷。這一卷就是整個《華嚴經》的濃縮,前面這舒展的意思就是這個,舒卷的意思就是這個。所以這一卷經實實在在,是全經的結論,全經的精華。讀這一卷經就等於讀了全部的《華嚴經》,依照這部經綱領修行,《華嚴經》上所講的無量法門,你也統統都具足了。所以略出『弘宣為別行』。這各別提出來,行就是流通,讓它單獨流通。這一卷經分量少,書寫流通非常方便,使《華嚴經》人人都能夠讀到,人人都能夠受持,大師目的在此地。

  【不接前次。故但為一卷。】

  如果要接前面的次序,它是第四十卷,因為它單獨,這一卷拿出來流通,跟前面次序不接,所以這是一卷,這叫別行的一卷。我們講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,一定要加上個別行一卷,就知道是這一品。如果不加別行一卷,講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,那是《四十華嚴》,是四十卷,這將品題裡面第一個正解品目說出來。再看底下這一段,解釋能入所入。

  【第一釋所入者。何名不思議。心言罔及故。】

  這一段文我們還是看宗密大師的解釋。

  【後第一下。隨章牒釋。】

  『章』是章句。『牒』,要用現代的意思來說,就是解釋這一句,解釋這一段。文也分三個小段:

  【初釋所入。次釋能入。後釋入字。初中四翻徵釋。一顯得不思議名。】

  就是我們現在念的這一句,這後面總共有四句,這是第一句。這個第二句:

  【二指不思議體。三釋不思議之由。四辨不思議之意。今初也。】

  這是第一段。前面這一段,在講經規矩裡面,叫交代經題。科判,這個科判就是段落,我們現在所講的章法。這個章法,思想的體系先說出來,就是段落的交代說明,是這個意思。下面這是我們解意。

  【心言罔及。罔。猶無也。不也。】

  就是我們的心思言語達不到,是這個意思。

  【法無名。故言不及。】

  為什麼會『不及』?底下給我們解釋:

  【法無相。故思不及。】

  有相你能思,『無相』就不能思。有相能說,無相就不能說,心沒有相。佛法常常用法輪來做一個標誌,代表佛所說一切法的義趣,用輪確實用得好。輪是圓,圓大家曉得一定有個心,那心在哪裡?在幾何學上說,圓確實有個心,但是心找不到。所以這個心的相非有非無,不能說它有,說它有,找不到;你不能說它沒有,說它沒有,那圓怎麼成的?圓一定依心而成。佛把這個圓代表法界,法界是依心而成的。所以心沒有相,言思都達不到。

  【於所緣境界非定名相。故於心口不可思不可議也。故云口欲談而詞喪。心將緣而慮息也。】

  這些話完全烘托出事實的真相。所緣的境界,這個境界是心變現出來的,唯心所現,心能現。現出這個境界相,這個境界千變萬化。什麼力量在主宰這個變化?識,識是能變,心是能現。能現能變,雖然有這些相,這現相,這個現相沒有名,『非定名相』,它沒有名字。這個意思,佛經裡面為我們顯示出來。佛經沒到中國來的時候,中國出現了一位老子,你們看老子的著作第一句話,「名可名,非常名;道可道,非常道」,跟這意思一樣的。這幾句話很重要,我們學佛的人確實有不少人被這個名相迷住、被名相害死了,所謂是死在名相之下,還在那裡爭論,彼此都不服。其實都是假名假相。

  相是假的,相是依他起,在唯識三性裡面,相是依他起性,沒有自性,所以是假的。名,名更假了,名是遍計所執性,比那個相還要假。為那些假名假相,一天到晚爭執不休,佛看到叫這些人可憐憫者,真可憐。這些人到哪一天才能開悟?到哪一天才能明白?這就難,所以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教給我們,《起信論》是《大乘起信論》,你看那個名詞,換句話說,大乘起信入門的書。大乘從哪入門?大乘從這入門,入門的教科書。老人家在這教科書裡頭明白的告訴我們,如何才能入大乘之門?第一個離言說相,不要執著釋迦牟尼佛的言說。這文字是言說的符號,是言說的記錄,不執著言說,就不必執著經本,離言說相。第二個離名字相,佛所說的一切名詞術語假的,名可名,非常名,假的,不可以執著名字相。第三個離心緣相,不可以用你的心去想像佛這個話什麼意思、什麼道理?你一想就錯了,為什麼不能想?本體沒有相,所變的是幻相,不是真相,想不得,一想就錯了。如果我們能夠依照這三個條件來修學大乘,心是定的,心是清淨的,一聽佛說就開悟、就契入了。

  我們聽經為什麼不開悟?執著在言說相,執著名字相,聽了經,讀了經,是一面聽一面讀,是一面打妄想,心緣相就是打妄想,以為自己開悟了,其實自己正是迷惑顛倒,過失在這個地方。所以你看大乘經上不騙我們,『心言罔及』,就是馬鳴菩薩告訴我們的,離言說,離名字,離心緣。一聽,才恍然大悟,這才真正明白事實真相,才能入的了這個境界。

  好,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