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 (第八十五集)  1989/1  台灣華藏講堂  檔名:04-003-0085

  請掀開經本,第二百二十四面第四行當中看起。今天我們講這個大段裡面的第四小段:

  【四依三昧。】

  『三昧』是梵語,翻成中國的意思,有很多種翻法,一般都把它翻作正受,受是享受,正受是正常的享受。什麼樣的享受才是正常的享受?心裡面離開一切苦樂憂喜捨,才叫做正常的享受。所以這個正受,實在講就是禪定,也就是淨宗裡面所講的一心不亂,這才是正受。佛說經,一定要依定,如果這個心散亂就不可能來說經,所以說經,心一定要清淨。底下也以問答來給我們說明:

  【問佛欲說經。皆入三昧。今說此經。依何三昧。】

  佛說經都入定,然後出定之後再說,這通常有個儀式。實在說,佛哪裡還要做個樣子去入一下定?到他這樣的程度,所謂是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」,還要入定嗎?佛做出這個樣子,實在是教給後人,給後人做一個榜樣,就是在講經之前先要入定。我們現在講經已經不用從前這些儀規了,因為用那些規矩耽誤的時間很長。照一般大座講經的規矩,前面有香讚、有念經,有很長的一段儀式。儀式大概總需要四十分鐘,儀式完了之後,這才正式開講經。講經的法師都在座位上入定,定四十分鐘這才開講。

  大座講經,實在講也有它的特色,威儀非常的莊嚴,能夠攝受人心。不但講經的法師心定下來了,來聽的,在這番儀式下來,他這個心也定下來了,同時還有個意思,是等那個後到的,有先來後到,也等那個後到的。經講完之後,又有念佛迴向,也有一套儀式。所以兩個小時講經,前後的儀式差不多佔一個小時。我們現在所謂是工業時代,分秒必爭,所以我們把儀式都省掉了。這是現代我們採取方便法,彼此都不耽誤時間。這是佛在經論裡頭跟我們講的,講經之前都入定。佛講《華嚴經》,他入的是什麼三昧?這下面:

  【答。海印三昧。頓現萬機。何者。夫動靜唯物。聖豈然乎。示軌後徒。明將有說。必須靜鑑前理。承諸佛加。從定起而發言。言必真當。故受者之心自然篤矣。】

  這是大師為我們解釋,佛講《華嚴經》入的是『海印三昧』,這是這三昧的名稱。「海」是比喻深廣。這個定不是普通的定,也不是一般菩薩所能夠得到這樣的一個大定。「印」是比喻,印是映現,比喻自自然然是這個樣子,法爾如是的感應。佛心清淨,就像水澄澈不動。水非常的乾淨,一絲毫污染都沒有,又沒有風吹它,沒有波浪,很靜。這樣的水就像一面鏡子一樣,外面一切境界相都照在裡面。這個照在裡面就是印的意思。水清淨,不動,自然它就照見,不是有意的,自自然然的照見。這個比喻是佛心清淨,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萬事萬象都在佛心中顯現,這個三昧叫做海印三昧。唯佛如來所證的,因為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,那一品生相無明就是不乾淨,就是波浪,不過他那個波浪很小,非常小的微波,可以說沒有太大的妨礙。所以等覺菩薩他這照見法界幾乎跟佛是差不多。

  『頓現萬機』,就是講他心的照用,我們《心經》裡面講的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五蘊是現相,也就是此地講的萬機,皆空是說它的真相。像《金剛經》上跟我們說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空就是虛妄,萬事萬物這些現象都不是真實的。怎麼不是真實的?因為它是剎那生滅,只要是生滅就不是真實。佛法裡面講真實,一定是不生不滅,那才叫真實。一切生滅法都不是真實法;不是真實法,就不必去執著它。在虛妄、幻妄之法裡面,你要起分別執著,這就是煩惱,這就是迷惑,這就是你看錯、想錯了,這知見錯誤。

  底下又說,『何者』,這是假設一個疑問,就是為什麼?『夫動靜唯物,聖豈然乎』,物是指九法界眾生,這裡不說動靜是人,如果動靜是人,那九法界只指一道,其餘的不能包括了,所以用物,物比人這個範圍就大。用這個物,上面可以包括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下面天、修羅、人,底下六道,所以這個物就統統包括了。這就是說,九界的眾生都有動靜。聖是佛,佛心難道還會動嗎?剛才講了,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,那就是動,無明是個動相。可見得,等覺以下心都是動的,只是位子愈往上,他動的幅度愈小。什麼人才真正不動?成了佛就不動了,因為佛他最後一品無明要破盡,沒有無明,他怎麼會動?聖豈然乎?這佛根本他心就不動的,不動,他還要入定嗎?不動就是定,他不需要再入定了。

  為什麼還要做個入定的樣子?底下說了,『示軌後徒』。示是示現,做一個樣子。軌是軌道,就是一個模範。後徒,後來的徒子徒孫,給他們做個樣子,做一個軌範。佛弟子沒有成佛,沒有成佛,換句話,他心是動的。心既然要動,那你要為大家講經說法先要把心定下來,然後才說。佛實在不需要,但是也做出這個樣子,給後學的人看看,講經一定心要定下來。因為佛心清淨,我們心也清淨,才能夠與佛的意思有一點相應。如果我們心是動的,這個佛經經義是清淨的,我們沒有法子得佛真實義。像《開經偈》裡面講,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願解是一個期望,要怎樣能解?心愈清淨就愈得如來的真實義。心要不清淨決定得不到,這一點希望同修們要注意。

  所以在修學過程當中,為什麼開頭叫你學一部經、學一個法門?容易得定。至於說學一切法門,學很多的法門,那是定了以後才行。沒有得到定之前,決定不許可。沒有得定之前,學得愈多就愈雜、愈亂,不能成就。不僅是如此,真正要在佛法裡面有成就,實在講,不僅僅是佛法,在過去世間法都不例外。在我們中國古代講求的師承,師承是什麼意思?跟一個老師學,不能跟兩個老師。兩個老師一定是兩個意思。說老實話,兩個菩薩都是兩個意思,跟兩個佛可以,為什麼?佛沒有意思,只要成了佛都沒有意思,沒有意思跟沒有意思,那是一樣的事情。所以你跟諸佛學可以。菩薩,他一品無明沒斷,這一品無明沒斷,那各人各人的想法、看法還是不一樣,所以你看觀世音菩薩就跟大勢至菩薩不相同,大勢至菩薩跟文殊菩薩也不一樣,他們各人有各人,但是佛就一樣了,佛佛道同。那我們曉得,我們所事奉的老師都沒有成佛,都是菩薩以下的,那換句話說,得跟一個人,不能跟兩個人。兩個人就兩條路,三個人就三叉路口,四個人就十字街頭,你怎麼修法?

  今天下午有個同修來,有很多疑難問題來問我,給我說他聽這個法師講的,聽那個法師講的,我聽了,我說,你很苦。他說,他是很苦、很煩惱。我說苦從哪裡來的?是你自己找來的。所以我就勸他,你覺得哪個法師好,你這一生就跟定,就跟他一個人。其他人所講的決定不要去聽,你的煩惱就少了,你的心才會清淨。廣學多聞,那是得清淨心以後的事情,不是初學。所以中國過去一般規定的,五年學戒,也就是跟一個老師要學五年,這是佛門規定的。可是我們在《高僧傳》、在《居士傳》裡面,往往看到一個學生跟老師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,還有終生不離開老師的,這為數都很多。那是為什麼?第一個是自己謙虛,自己沒有開悟,這個開悟是講明心見性,沒有見性,怕接觸外面境界,接觸別的善知識,信心會動搖,不敢離開老師。第二個不敢離開老師,是感恩的意思。在老師會下,確實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了,為了報老師之恩,留在老師的身邊,幫助同學,幫助那些未開悟的同學,等於說做老師的助教,有這個意思,這叫師承。

  佛家如此,儒家也是這樣,都是一生事奉一個老師,所以他會有成就。成就都很快,確實修行、開悟、證果,我們在古德傳記裡面去看,大概都是二十歲以上,四十歲以前,他都開悟、都證果。所以要曉得修行要趁年少,年歲太大了修行不容易,為什麼?體力衰了。譬如說打個佛七,七天七夜不睡覺,年輕人行,年老的人這個精神就沒有法子,像我這個年齡,七天七夜受不了。我在年輕的時候,七天七夜不睡覺,不在乎。年輕的時候,我在公家辦事,繁忙的時候,工作三天三夜不休息,精神還很飽滿。稍微有一點空閒,還去划船去玩,有體力,有精神,拿這種精神來念佛、來參禪,行。所以什麼事情都年輕,年輕才有真正的本錢。我學講經的時候要寫講稿,常常寫講稿把時間忘掉了。這一篇講稿將將快寫完了,這一看天亮了,不知不覺,就從晚上吃完飯開始,這就天亮了,這個事情常有的。愈寫愈歡喜,所以他不會疲倦。這是年輕的同修要把握大好的光陰,千萬不要以為我現在年輕,要玩玩,學佛是老年人的事情,這個觀念錯誤了。老年學佛成就很慢,而且很難有一個殊勝的結果,要珍惜光陰。那佛用這種方法教誡學生,給學生做一個榜樣,真是慈悲到了極處。

  『明將有說』,明是明顯,指示給我們,你將要有所說。『必須靜鑑前理』,必須把心定下來,唯有定才有智慧,才能把這個事實的真相照得清清楚楚。這個鑑就像鏡子,鏡子照得清清楚楚,你才不會說錯。不但講經要這樣,在世間處世也要定,愈是重大的事情你要去辦,或者別人問你,問了一些大事,要緊的事情,你也必須把心定下來。定下來以後,再慢慢的解釋,再來指導,不會有錯。這一提出來馬上就要做,這個心很亂,心在動的時候,往往一個決定就是錯誤的。人在清淨的狀態之下,決定的事物不容易有錯。所以儒家也講,定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才有慮,慮是考慮、思慮,這個定很重要。心定下來的時候,身心安穩,這個時候考慮問題是屬於理性的,不是感情的。可見得學佛跟我們世間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,都要用得著。

  『承諸佛加』,這是講經說法,唯有心在清淨才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。這個感應就是佛力加持,佛力加持才不至於把佛法說錯了。實在講,真正修行人應當是行住坐臥都在定中,這才是真正修行人。站著是在定中,走著也在定中,坐在定中,躺在床上睡覺也在定中。所以這個定絕對不是盤腿面壁叫做定,定的真正的意思,六祖大師在《壇經》裡面就講得很好,「外不著相,內不動心」,這就是定的意思。其實六祖是從《金剛經》上開悟的,許多的說法都是本著《金剛經》。《金剛經》上,佛告訴須菩提尊者,告訴他為大眾講經說法,要用什麼樣的態度,這就是入定。佛教給他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。不取於相就是無礙,不著相;內不動心,這就是入定。所以行住坐臥,我都不著相,都不動心。特別是念佛這個法門,二六時中,行住坐臥,心裡面只有一句阿彌陀佛,這叫做念佛三昧。念佛三昧,佛在經上常常讚歎,叫三昧中王。它雖然不叫做海印三昧,實在與海印三昧非常接近。念佛三昧念成功了,自自然然就是海印三昧,所以這是諸佛加持。

  『從定起而發言』,這個定我們簡單的講就是清淨心、平等心。從清淨心、平等心裡面流露出來的言語,『言必真當』。真是真實,當是恰當;當就是契機,真就是契理。所以佛經稱為契經,上契諸佛所證之理,真;下契眾生可度之機,當,適當,這叫真當。『故受者之心自然篤矣』,篤是篤實,聽的人聽了之後,心地非常踏實。我們現在講落實,聽了很有受用,很踏實,不懷疑,能夠接受,能夠直下承當,這個篤就是有直下承當之意。

  【故於諸會多明入定為說經緣。】

  像本經一共有七處九會,這是清涼大師所判的。李通玄長者判這部經是十處十會,這是兩位大德看法不一樣,都有道理。實在講,都沒有衝突。諸位要是細細的去看《疏鈔》跟《合論》自然就明瞭了。那每一會都說入定,每一會都入定,這是說經的緣起,一定有入定。

  【其所入定皆盡法源。業用難思。】

  所入的定,這個法源,源是源頭,發源之處,像長江、黃河有發源的地方,源頭。這個水是從哪裡流出來的?找它的源頭。佛講這一切經從什麼地方說出來的?這些理論、這些方法,從哪裡流露出來的?一切法的源頭就是真如本性。六祖說得很好,「何期自性,本來具足」。本來具足,就是自性裡頭原來就有這些法;雖有這些法,沒有流出來,含藏在自性裡面。又說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。這個能生就是流出來。他裡面本來就有,所以他才流得出來;本來沒有,從哪裡流出來?所以一切法的法源就是自性,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。『業用難思』,難思是不可思議,業是講他的事業,也就是講他的造作,用是講他的用途。他的造作、他的用途都不可思議。這是給我們解釋依三昧,這一點很要緊,為什麼?我們日常生活當中,起心動念,心總要靜一靜比較好。這個心在浮動的時候最好不要處理事情,特別是比較大一點的事情,有長遠影響,心決定不能浮動。這個浮動的心,如果有長遠影響的事情,那一個事情決定之後,受害就非常之廣大,受害還相當的深遠,這是不能不注意的。再看第五小段:

  【五依現相問。凡欲說法。皆現瑞相。如說法華。光照東方等。今依何相。】

  佛說法都『現瑞相』,實在瑞相是表法的。上根的人見到這個相就曉得佛說什麼法。上根的人非常聰明,就是佛有一個什麼表態他就知道,知道佛是什麼意思。可是中下根性的人不知道,看的這個現相,雖不知道,他很驚異。佛今天這個相很特別,引起他的注意,那佛再說的時候,他就會很注意聽了。這裡舉出《法華經》,佛在沒有講《法華經》之前放光,『光照東方』,現這麼一個相。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發起序裡面也看到,佛在沒有講經之前也是現的瑞相。阿難尊者看到這個相非常的驚奇,佛今天的光明相好,他一生以來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殊勝的相。這才起來發問,才把這部《無量壽經》給問出來。所以這是現相的用意。此地再問,『今依何相』。佛講這部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現的是什麼樣的瑞相?

  【答謂身剎容持。光雲炳曜。】

  這個答得非常之好,這是一部圓滿的法輪,是佛法的根本經典,因此現的瑞相跟其他經論迥然不同。『身』是稱佛身,『剎』是講世界。『容持』,容是圓融,持就是保持。『光雲炳曜』,這個意思就是說,佛講這部經,現的是無量的光明。不但身現,土也現,正是華藏世界大光明藏裡面流露出來的。下面跟我們解釋:

  【何者。謂法性寂寥。雖無諸相。無相之相。不礙繁興。】

  『法性』就是真心本性,真心本性是清淨的,正如同《壇經》上所講,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。本無一物就是『寂寥』之意,雖然沒有相,它能現相,不妨礙現相。我們不要說真心,我們就講妄心,佛在楞嚴會上問阿難,那心在哪裡?七處徵心。佛並沒有指定是真心、妄心,不管是真心、是妄心,心在哪裡?其實阿難所講的這個心是妄心,妄心在哪裡也找不到,何況真心!心確實沒有東西,可是到我們晚上作夢,心就找到了。心在哪裡?夢就是心,心變的。心本來沒有相,找不到。一下變出相出來,找到了,那相就是的。那晚上作夢裡頭,夢就是你的心,心就是你的夢,全夢即心,全心就是夢,一下就找到了。可是一醒了之後,那夢不見了,你心又找不著了。晚上睡覺作夢是妄心,真心在哪裡?我們現前變現的山河大地是真心,心在哪裡?這古人講的,究竟在什麼地方,你拿來給我看看?他在地下拔一根草,告訴他,這個就是的,對不對?是的,無有一法不是,拈來就是。統統是真心變現出來的,哪一法不是自性?「心外無法,法外無心」,就跟你作夢一樣,心外無夢,夢外無心,一個意思。夢是意識心變現的,現前山河大地、虛空法界是我們真性變現的。

  所以見性之後,證得法身,什麼法身?原來盡虛空遍法界就是自己!你想自己有沒有生滅?沒有生滅。虛空法界沒有生滅!裡面這些萬象,雖然剎那剎那在變現,那個變是唯識所變的,唯心所現。現相是心的功能,相裡面起變化,識的作用。識是妄心,所以你妄心沒有了,恢復到真心,然後你看這個虛空法界就不生不滅、就不變了。所以變,妄心在變。離開了妄心,一切萬法就不生不滅,你證得無生法忍。一切法不生不滅,這才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,才能見到真相。用妄心是永遠見不到真相的。

  『雖無諸相』,這是講真心,真心之體。『不礙繁興』,繁是多,興就是現起,無量無邊的這個現象生起來,它不妨礙。為什麼不妨礙?因為這些相不是真實的,真實的就妨礙了。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、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。所以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講的,《華嚴》四無礙境界,理事無礙,不相妨礙;事事也無礙,事是事相,事與事沒有妨礙,這都是真實的。我們今天看到事與事有妨礙,說理事無礙,我們還能夠接受;說事事無礙,我們就不能接受了,因為它不是我們常識能夠範圍的。這個原因在哪裡?原因就是我們有分別執著,你有分別執著就有妨礙了,這妨礙是從這來的。離開一切分別執著,哪有妨礙?就沒有妨礙了。所以一切的妨礙都從執著生的。這是「出現品」上說得很清楚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。執著就是障礙,執著就是煩惱,所有一切煩惱的根是執著。所以是兩大障礙,一個是無明,一個是執著。無明是所知障的根,執著是煩惱障的根,只要把這兩個根拔掉了,這什麼也沒障礙了。那對於宇宙人生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真的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能,我們自性的本能完全都恢復了。

  所以佛法的修學,修個什麼?無非是叫我們去執著、破無明而已,沒有別的。千萬經論就說這樁事情,無量法門也就為了這樁事。無量法門當中,實在說,這念佛法門很不可思議。因為這一個法門,兩種病根都可以把它拔除。老實念佛,不間斷、不懷疑、不夾雜,不但把一切煩惱念掉了,念到一心不亂,煩惱念掉了,先破煩惱障,也就是先破執著。同時念這句佛號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阿彌陀佛四個字,心裡生出來,口裡念出來,耳朵聽進去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無明也就破掉了。同時把無明跟煩惱都斷掉、都破掉,所以這個法門確實非常的巧妙,比參禪高。參禪尤其參話頭,參話頭得定容易,破無明不容易。所以倓虛老法師常講,他見到參禪的大德得禪定,沒有見到破無明,就是明心見性,他沒有見到過,一生當中,沒有見到過一個。得禪定的他見到不少。由此可知,念佛這個方法確確實實是勝過參禪,因為它這兩種病根都可以能夠同時破除。所以古人讚歎念佛即是深妙禪,這很有道理。我們再看底下:

  【起教多端。相非一準。】

  釋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講了許許多多經,開了三百多次的法會,講經三百餘會,說法四十九年,所以現的瑞相不一樣,每一會都不相同,為什麼?所現的相一定是代表這個法會裡面特殊的目標、特殊的方法,所以現相就不一定,『相非一準』。

  【或放光動剎。】

  『放光』,從每個部位放,不一樣。光的顏色不一樣,光的大小也不一樣,同樣放光,裡面差別很大。動地,這個剎就是動地,放光動地,我們常講六種振動,這也不相同。

  【或華雨香雲。】

  或者在這個空中雨花,積香成雲,所以我們香讚裡面,香雲蓋,這些都是瑞相。

  【皆為發起。】

  都是佛講經說法發起的方式。

  【故諸會之內。將欲說法。皆多先放光。】

  這是講到我們的華嚴會上,前面七處九會,佛每一會在講經之前都『放光』。所以諸位把《華嚴經》仔細看一看,佛每次放光地方不同,有從頂門放光,有從肉髻放光的,有從面孔滿面放光的,都不一樣。每個部位放光代表不同的意思。我們在《華嚴經》前面九會,在這裡說是可以說九會,因為這是第九會最後的一卷,所以九次放光,我們在前面都能看到。

  【通表智光。以被物故。】

  都是代表『智慧』。『被』就是加被,我們也說加持。剛才跟諸位提到,放光現瑞的意思一個是表法,一個是警覺大眾,使大家精神振作,注意力集中,這樣子來聽佛說法,他有這個意思在。第六個小段:

  【六依說者。】

  就是說法的人。佛法實在講,很符合現代人的觀念,所以佛法是民主。但是民主不容易,民主比君主難的太多太多了,這諸位要知道。君主好比什麼?父母教小孩,小孩子沒有成年,很小的時候,要父母管教他。這個時候要沒有人管教,那小孩會造反,那就不得了了。什麼時候離開父母管教?成年,他懂事了。德行、學問、技能、才藝都具足了,與大眾們在一塊,這個時候民主。所以民主不是對一般人說的,我們今天台灣實行民主,民主的弊病有多少?毛病太多了。原因在哪裡?原因在我們的程度不夠。民主,選賢與能,我們推選出來的是不是真正社會裡面有道德、有學問、有良心、有慈悲的這些賢聖?請他們出來為我們謀幸福。所以選舉,每個人都有智慧才能夠選出賢人出來。賢人,說老實話,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,你選他,還未必肯出來。諸葛亮不錯,劉備三兄弟去請了三次,人家才勉強答應出來,為什麼?他知道,答應你出來了,自己一生的幸福沒有了,替你們服務。不出來,自己享福,自己生活悠遊自在,一生快快樂樂。換句話說,老百姓是享福,作官的人是造福。他造福,老百姓享福,所以民主不容易。

  佛法的民主建立在三福、三學、六和敬的基礎上。《觀無量壽經》講的三福,那是不管哪一宗、哪一派,只要學佛,統統是這個基礎。佛是福慧二足尊,學佛的人先修福,沒有福,學什麼佛?福德的根基在什麼地方?在孝親尊師,所以第一句話就告訴你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孝親尊師。世出世間福德的根基在這個地方。真正孝親尊師,這個人在社會上,不但不會做壞事,起一個惡念都覺得對不起父母,不孝,對不起老師,這不敬。父母、老師教我們在社會上做好人、做好事,沒有父母、老師教你在這個社會上為非作歹,沒有這種父母、老師。

  與大眾相處,六和敬,這六條基本的戒條。見和同解,今天我們講要建立共識,彼此的想法、看法要一致。大家在一起相處,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,一個共同努力的方向,我們才能夠同心協力在一起。戒和同修,戒和同修是講的守法。法,是我們自己制訂的,訂了之後,人人要遵守,沒有例外的。守法社會就安定了。身同住,幾個人共修,這個小道場是我們共住的地方;範圍再擴大,我們道場建立在這個都市,這個都市的市民跟我們共住;再擴大,我們這個國家全國老百姓,我們共同住在這一塊土地上,這都是共住的範圍。口無諍,意見不同,好商量,不能有四種口業,妄語、兩舌、惡口、綺語,這不許可的。口和無諍,意和同悅,大家心裡面都歡歡喜喜,法喜充滿,這個社會才祥和,這個國家當然安定、富強。再擴大,促進世界的大同,世界的和平,佛法是這樣教給我們的。

  因此說經,不一定佛說的才叫經,不是佛說的,就不叫經,佛法不是這樣的。所以經有五種人說,可是這就是民主了。佛只講一個原則,不管什麼人講,不違背這個原則,佛都承認那是經,我同意,跟我講的沒有兩樣。我說的是經,他說的也是經,你看這個多民主,絕對不專制,絕對不自以為是。所以此地才問,那這個經是什麼人說的?

  【問。如智度論。】

  這是像《大智度論》上所講的。

  【說法總有五人。】

  有五種人,底下有,底下我們會讀到。

  【未審此經是誰人說耶。】

  五種人說經,不曉得這部經是哪一個說的?

  【答。該於萬類。觸物皆有表彰。所以然者。法無興廢。弘之由人。故經云。佛法無人說。雖慧莫能了。今此能說。通三世間。略唯有五。謂佛。菩薩。聲聞。眾生及器。】

  他這個地方講的跟一般所講的又不一樣,這個講的範圍更大,太大。本經的內容確實是涵蓋了法界的全體,可以說一法不漏,這才稱之為圓滿法輪,所以『該於萬類』,這個該就是包括的意思。『觸物皆有表彰』,表是表示,彰是顯彰,就是明顯的意思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這兩句話實在就含著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。情與無情無不說法,統統都在說法。跟前面我們講時空的意思就相應了。『所以然者』,為什麼要這樣說?這是『法無興廢』。法是法爾如是。一切法不生不滅,不來不去,不垢不淨,這是事實的真相,所以法確實沒有興廢。『弘之由人』,法本來就是這樣的,但是要把它表達說出來,這是人的事情。所以經說,這是《華嚴經》上講的,『佛法無人說,雖慧莫能了』。世間聰明智慧的人他不了解佛法。實在講,什麼是佛法?佛法就是一切法的本來面目,一切法的真相,諸法實相,一切法的真相。

  一切法的本來面目,世間聰明智慧的人不了解,我們要問為什麼?就是因為他聰明智慧。聰明智慧是妄心、妄想,他有妄想,這怎麼能了解?沒有聰明智慧也不能了解。怎麼不能了解?他有無明。他有無明不能了解,他有妄想也不能了解,妄想就是邪知邪見。一個邪見,一個無明,都不能了解,雖慧莫能了。那要什麼樣的人才能了?沒有妄想也沒有無明的人就明瞭了,一切法的真相就在面前。什麼人沒有妄想、沒有無明?佛與諸大菩薩,法身大士。權教二乘還不行,權教菩薩煩惱、邪見都沒有斷清楚。阿羅漢、辟支佛見思煩惱斷了,塵沙、無明還在。他們的定力、智慧比我們是高,真正事實真相他也搞不清楚,沒見性。所以此地告訴我們的,真正能夠講經說法是圓教初住以上,這樣的人才行。要沒有證得圓教初住以上,這講經總免不了有過失。

  這樣這個標準建立就難了,誰能說經?今天哪一個人是初住以上的菩薩?我們是凡夫。我老師,李炳南老居士也是凡夫,他老人家常常教給我們,我們配講經嗎?不配。不配怎麼也上台?講註子,講古人的註解。說古來大德,清涼、賢首、宗密,那這是沒話說,這真正是菩薩,是法身大士,看他們作的這些註解。我們的能力只不過把這些文言文的註解翻成白話文而已,就這麼個本事而已。所以離開註解我們就不能講了,那一講決定會講錯。所以我們今天的能力是講註,不敢說講經,因為我們的煩惱沒有斷,無明還在,這是一定要知道的。

  可是《華嚴經》它很特殊,『今此能說,通三世間』。三世間,是講的有情世界、智正覺世界、器世間,是講這個三世間,不是講的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不是這個。有情世間是六道,是六道凡夫,有情世間。智正覺世間,是講那些修行證果的人,阿羅漢、辟支佛、菩薩、佛,這四類叫正覺世間,因為阿羅漢已經證得正覺了。這個無上正等正覺,阿羅漢、辟支佛是正覺,菩薩是正等正覺,佛是無上正等正覺,所以他們叫正覺世間。六道是有情世間。還有山河大地,我們今天講的植物、礦物,這個地方動物是有情,植物、礦物這是無情的。無情的,在佛法裡面叫器世間,就是我們今天講物質的世間。那就統統都說,這個範圍大了,比一般這五種人講經範圍就太大了。四聖講經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;六道也講經,天、人、阿修羅、畜生、餓鬼、地獄,統統都講。不但這個講,山河大地也講,六塵說法,無處不講,前面說一毛端上就有無量無邊的佛剎土,毛端裡也轉大法輪,也在那裡講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毛端是正報之最小,依報最小是微塵,破一微塵,出恆沙經卷,那一微塵也在講,沒有一處不講。你要問什麼人講?統統都在講,情與無情統統都在講,這很奇妙。

  『略唯有五』,這要把它歸納起來略說,五種:『佛、菩薩、聲聞』,這就剛才講了,這是正覺世間,『眾生』是有情世間,『器』,器世間。把正覺世間分為三個,佛、菩薩、聲聞,緣覺包括在聲聞當中,這叫三世間。

  【廣則無量。法界品中類非一故。】

  「法界品」就是「入法界品」,「入法界品」就是我們現在講的《四十華嚴》。在這裡面特別顯著,因為這裡面確實情與無情都說法。有情方面,你看到這五十三位善知識,真的有菩薩、有聲聞、有外道、有出家、有在家,男女老少各行各業,這是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的。除此之外,在這裡也包括了有情、無情說法。這是在「法界品」,「法界品」文特別長,在我們這個經裡面是四十卷,在《八十華嚴》裡面有二十一卷,非常明顯,所以是「法界品」中『類非一故』,說經的人非常非常之多。

  【如僧祇。隨好。即是佛說。】

  《華嚴經》七處九會,三十九品經文,李長者判作四十品。李長者判四十品,只有兩品是佛說的,其他的統統是菩薩說的。佛說的兩品,一個是「阿僧祇品」,一個是「隨好品」,只有這兩品是佛說的,餘會都是菩薩說。所以這部《華嚴經》,實在說,是許許多多人說的,不是佛一個人說。但是諸位要知道,所有一切說法的人都是佛菩薩的化身,都是佛的化身。為什麼要現這個相?佛法很重視表法,佛代表法身,法身沒有相,沒有相怎麼能說法?沒有相就不能說法了,法身是本體,本體沒有言說。菩薩從體起用,起作用的時候就可以有說,所以體上沒有說。你看般若,般若的體是無知,般若無知,起作用是無所不知。有體有用,佛代表體,菩薩代表從體起用。所以我們供佛像,一佛二菩薩,體只有一個,決定不能供兩個。用就太多太多了,無量無邊的作用,那要供很多的菩薩像也太煩、也太麻煩了,所以把無量無邊的作用歸納成兩大類,一類是智,代表智慧,一類是行,所以一個代表智,一個代表行。像我們供西方三聖,觀世音菩薩代表行,大慈大悲,行,大勢至菩薩代表智,我們的行要依智慧;華嚴三聖,普賢菩薩代表行,十大願王代表行,文殊菩薩代表智。所以這樣子就可以了,所有一切的作用歸納成兩大類,不外乎智與行。

  王陽明提倡的哲學,「知行合一」,就是從佛法裡面脫胎過去的。那也講解行,智就是解,於一切法的理解,解行相應。行,實在講,就是生活行為。用兩尊菩薩統統代表了,所以這要知道,為什麼要供一佛二菩薩,道理在此地。

 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