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 (第三十五集)  1989/1  台灣華藏講堂  檔名:04-003-0035

  請掀開經本,一百二十五面第六行,從第二個字看起:

  【言漸頓無礙而雙入者。】

  下面就是要解釋這一句。這一段裡面,這是第五段。這個文找一找看,經文在一百一十二面倒數第三行,從第二句看起。這段文是有兩句,「萬行亡照而齊修」,『漸頓無礙而雙入』,前面所說的是上面這一句,今天是解釋底下這一句。這兩句是說明修證。也是在這一大段裡面,這個大段落在第七頁,諸位看科判就看到。這是這一大段落最後的一句文。第七頁倒數第二行當中,第五科「真修妙證」。前一句是真修,今天我們念這一句是妙證。好,我們翻到一百二十五面,來看宗密大師的註解。

  【先通釋漸頓偏圓。後正銷疏意。】

  他在給我們解釋這句文,他分兩段,先把『漸頓』,文裡面只說了兩個字,還有『偏圓』,這是省略,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補充出來。先把這些名相的定義說清楚,然後再說明清涼大師這個文章的意義。

  【初中。法相宗云。】

  『初』,是第一段,就是解釋名相。《華嚴經》在我們中國大乘八個宗派裡面,是華嚴宗主修的經典。華嚴宗也稱作賢首宗。華嚴宗第三代的祖師就是賢首國師,真正成為一個宗派,是在賢首國師這個時代建立的,所以我們稱它作賢首宗。賢首的老師是雲華,雲華的老師是杜順,所以杜順真正是華嚴宗的初祖。要是講宗派之建立,確實是在賢首國師。正如同天台,天台宗的建立是在智者大師,智者在天台承傳上來講,他也是第三代。可是法相唯識宗,它的經論一共是有六經十一論。這六部經裡面有《華嚴經》。所以《華嚴經》也是法相唯識宗的六經之一,這個地方解釋名相用『法相宗』。「法相宗云」:

  【從小入大為漸。】

  這個『漸』就是有次第的,按照順序來修學,先修小乘,再修大乘,『從小入大』,這叫漸。

  【直從大乘發心為頓。】

  這個『頓』,就不是從小,所以頓超,超越了次第,這叫做頓教。這是講漸與頓。頓教,說到最圓滿的頓教,那就是念佛往生淨土。真正是頓之極,這是圓滿到了極處,不必經過任何次第,從凡夫地一下就超到等覺菩薩。你想想看,這的確是難信之法。諸位如果要不是真正深入《無量壽經》,你很難相信。你看《無量壽經》裡面講得很清楚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哪怕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這是說一品惑也沒斷;不但一品惑沒斷,而且是業障深重,造作的是五逆十惡之罪,他能夠臨終一念、十念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也是圓證三不退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阿鞞跋致的菩薩。這確實是很難叫人相信。這不但是普通人不相信,宗門教下這些祖師大德們也不敢相信。原因在哪裡?理論上講不通。實在講,不是理論上講不通,是理論太高了。宗門教下這些大德們,他們程度還沒有達到,所以覺得這個理論上講不通。

  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裡面給我們說,他舉了四個人,像這四個大德,他們的程度沒有問題,他通了。他舉了四個人是哪四個?這外國的舉了兩個,馬鳴菩薩、龍樹菩薩;中國也舉了兩個,智者大師、永明延壽大師。智者大師是教下的代表,就是天台宗的祖師,他是念佛往生的。永明延壽大師是禪宗的代表,在禪宗裡面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這回過頭來念佛,也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。舉了這四個人,像他們這樣的程度,他是能夠信得過。所以是專修專弘,這真正是非常非常的難信。從小入大,漸教,這沒有問題,這可以說是人人都能夠相信的。像念書一樣,從一年級、二年級慢慢念上去,小學畢業再念中學,中學畢業念大學,這都沒有問題,人人都可以相信的。頓,像禪宗之頓,大家也能信得過,禪宗之頓;這個淨土之頓太難了,很難令人相信。

  【今則不然。】

  《華嚴》是屬於圓教、頓教。

  【即以法相宗行位。地前伏惑。登地斷惑。分證真如。乃至等覺後心金剛喻定。解脫道中。方始妙覺圓明。為漸也。】

  那此地所判的這個位次是別教,用天台大師這四教的判法,這是別教。別教『地前』就是三賢位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這是『伏惑』,沒斷,伏惑。這個惑是什麼?是講的無明,無明煩惱伏而未斷。『登地』,別教初地菩薩,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這叫做『斷惑』。『分證真如』,真如就是法身,也就是本性,禪家講明心見性。無明總共有四十一品,破一品就證一分真如,證一分真性。『乃至等覺』,從初地到等覺是十一個位次,妙覺就是如來的果位,此地所講的『妙覺』,是別教的佛。別教成佛,總共只斷了十二品無明,所以要跟圓教菩薩相比,只是第二行位的菩薩。二行位的菩薩,如果在別教就成佛了,這是諸位一定要知道的。這種修證還是屬於漸修,確實是屬於漸修。這是『法相宗』所說的漸修。

  【無相宗一向不說地位。如四卷楞伽第四卷文中云。十地則初地。初則為八地。第九則為七。七亦復為八。第二為第三。第四為第五。第三為第六。無所有何次也。已上並是彼經文如此超間。意顯圓融之行不依行布位次。】

  『無相宗』,它的理論依據是離一切分別執著。諸位想想,一切分別執著都離開了,那還有什麼位次?如果有位次,一定還是有分別執著。所以他縱然講次第,次第不一定。初學即是圓滿,圓滿就是初學,這個說法跟前面說法完全不相同,是離一切分別執著。所以他這裡說得很清楚,『意顯圓融之行不依行布』,行布是次第。行布是梵語,是梵語音譯過來的,翻成中國意思就是次序、次第。圓融,當然就不依次第。《華嚴經》上所標榜的是行布不礙圓融,圓融不礙行布,所以這個教義才稱之為圓教,所說的是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。前面兩種都不能算圓,為什麼?次第,它就不圓融;圓融,它就不次第。次第裡面有圓融,圓融裡面有次第,這是圓融跟次第彼此不相妨礙,互攝互融,這才叫圓教。所以前面它都偏在一邊,一個是偏在次第上,一個是偏在圓融上,那就不是真正的圓融。再看底下一段。下面前面是從教下來說的,解釋漸頓。

  【又禪宗看淨拂塵。及諸家調伏心法。皆為漸也。】

  諸位讀過《六祖壇經》,對於這句話應當很清楚。『看淨拂塵』,是誰的方法?神秀大師的方法。神秀大師的方法,他是教人看淨,教人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,這是神秀的看法。所以神秀傳的這個禪是漸,六祖傳的那個禪是頓,六祖跟他那個不一樣。六祖不教人看淨,也不教人拂塵,他那是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的。不過說老實話,神秀這個方法我們可以用得上,六祖那個方法,我們用不上,高是高,對我們來講,沒有用處,學不到。『諸家調心法』,這個諸家就是禪宗以後,又分為五家:像曹洞、溈仰,在台灣的臨濟,洞山這些,所入門的方法,調心的方法,可以說統統都是漸。真正禪講頓超已經是不可多見,甚至於我們在末法時期根本就見不到,這樣根性的人見不到了。由此可知,六祖大師以後的禪也都是漸修。

  【或說貪瞋即是道。舉動無非佛。無證無修。皆為頓也。】

  這一些,我們看看六祖所傳的是這些,是這個樣子。這在《壇經》裡面,可以說處處都能夠見到這種說法,這個想法、看法,這是屬於頓。

  【然如上等文。各是一門之意。】

  前面所舉的宗門教下,都是一宗一派他們的看法、他們的見解來揀別漸頓。

  【並非稱性圓證圓修也。】

  這是宗密大師特別讚歎華嚴宗的法門,華嚴宗是『稱性圓證圓修』。有沒有太過分?依照本經的教義來講,不過分。怎麼不過分?因為本經教學的對象是誰?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這是《華嚴》真正的當機者,我們今天是旁聽,不是當機;當機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當然,所以法身大士,這部經是圓教,不是別教。初住菩薩,破一分無明,證一分真如,也就是剛才講,別教的初地以上,圓教初住以上,才是這部經的當機者。由此可知,他所講的這些話就有根據了,這是稱性圓證圓修。我們雖然不是別教初地菩薩,也不是圓教初住菩薩,但是諸位要曉得,如果我們自己是圓教根性的人,那這部經對我們確實有很大的利益,有真正的利益。但是什麼?是圓教根性的人才真正得受用。將這個受用要回歸在念佛這個法門,我們得一心不亂就非常容易、非常的快速。所以這部經,尤其是這個《別行疏鈔》,對於念佛人來講,是大有功德,很有利益。確實幫助我們斷疑生信,幫助我們提高品位,它有這個好處。

  【今既圓宗。直談真界。則非漸非頓。】

  『今』是指本經。《華嚴經》無論在四教,或者在五教,賢首判五教,智者判四教,看法不同,但是都把這部經判作圓教,叫『圓宗』。『直談真界』,這個真界就是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是見了本性的菩薩所體會的境界,或者我們講所住的境界,他的心安住在這個境界裡頭。這個境界是真實的,在十法界之上。沒有見性,縱然成了佛,那個佛是哪裡佛?是十法界裡面的佛,十法界。如果見了性,超越了十法界,超越十法界怎麼辦?就叫做一真法界。諸位要知道,一真法界在十法界之上。十法界那個佛,他還有能成之佛,有所成之佛,能所還沒有忘。所以那個佛是什麼佛?那個佛是藏教佛。釋迦牟尼佛所示現的就是藏教佛,八相成道,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這種樣子叫做藏教佛。

  到一真法界,這漸跟頓都沒有了。如果還有漸、有頓,那就是六祖所說的,漸頓是二法,二法就不是佛法。佛法是不二法,哪裡來的漸頓!由此可知,六祖他老人家的境界確實是一真法界。我們看看他當時見印宗,跟印宗法師初見面的時候,印宗法師還在二法裡頭。所以印宗向他請教,問黃梅傳法講不講禪定、解脫?六祖也不跟他講什麼禪定、什麼解脫,直截了當告訴他,禪定、解脫是二法,佛法是不二法,這一下就超越了。由此可知,禪定、解脫是方便說;六祖所跟他講的是真實說,這說真實法。所以直談真界,叫『非漸非頓』,兩邊都離開了。

  【隨緣修證。則具漸具頓。】

  在『隨緣』裡面,這個緣是漸,我也漸,緣是頓我也頓,這就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。這些深位菩薩修行確實是如此。從什麼地方見到?善財童子五十三參。這五十三位善知識統統是法身大士。五十三位善知識所修、所學、所化,化就是教化眾生,確實裡頭有漸、有頓。到這個地方我們才恍然大悟,才真的知道,他那個頓、漸是隨緣的,事上有漸、有頓,心裡頭絕無分別,沒有分別,這才是圓融無礙。也就是普賢菩薩後面十大願王裡頭有兩願說,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。菩薩的心真正清淨平等,沒有一念分別執著,他所表現的『漸』或者是『頓』完全是隨緣。這顯示得多麼的自在。下面引經作證。

  【如經云。初發心時。即得阿耨菩提。】

  所以『初發心時』,即成正覺。這個心一發就成佛了。什麼佛?圓圓滿滿的佛。雖然是圓滿的佛:

  【然始從十住十行。乃至等覺妙覺。不壞行位。】

  初發心時,一下就成佛,這是頓。可是他在修學過程當中,還是要經歷『十住、十行』、十迴向、十地、『等覺、妙覺』,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到的,有沒有次第?有次第。真的有次第嗎?初發心時便成正覺。所以這個經上顯示,行布圓融是一,不是二。不但說行布不礙圓融,圓融不礙行布,簡直可以說圓融就是行布,行布就是圓融。

  【故具漸頓也。】

  就是具足,『漸頓』這兩個意思、這兩種跡象同時具足。

  【禪門悟即剎那而登妙覺。一悟之後。念念相應。習氣唯微。本智唯瑩。具漸頓也。】

  《華嚴》是這個境界,六祖大師所傳的這個禪也是這個境界。所以禪宗,佛門裡面常說,南頓北漸。南方是能大師傳的,北方是秀大師傳的。惠能大師傳的這個禪,確實是頓悟、頓超。可是諸位要曉得,習氣不是一下就能夠斷除的。這就是佛家常說,理可頓悟,理確實可以頓悟,事須漸修。事是什麼?習氣。但是他確確實實證得初住以上菩薩果位,這決定不假。所證地位的高下,與他悟入功夫淺深有關係。但是最低限度都是圓教初住地位,法身大士。雖然入了這個境界,確實證得了圓初住的菩薩,可是他的習氣還存在,習氣必須歷事鍊心。從前面這是頓的意思;從後面,慢慢要淘汰習氣,這又是漸的意思。可見得,這個法門裡頭頓漸兩種事相也都具足。

  這個地方有一句要注意到的,就是『一悟之後,念念相應』。這個相應是什麼?念念與如來的智慧相應。因為這個位次的菩薩,證得圓教初住是念不退。念念流入娑婆若海。娑婆若海是比喻,娑婆若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就是一切種智。一切種智是佛所證的,就是說圓教初住菩薩,念念與如來果地上一切種智相應,他這個意思在此地,念念相應。所以他念不退,但是習氣要努力去斷。斷習氣這是漸修,它也具漸頓也。

  【故荷澤大師開示頓悟漸修為圓妙也。】

  這是說明達摩祖師所傳來的這一支才是真正的圓證圓修。也就是我們常講稱性起修,全修即性,在禪宗裡只有這一支,與華嚴宗的修學相應。天台宗的修學,說老實話,跟六祖的禪,跟《華嚴》的確是不一樣。這諸位可以從古時候《楞嚴經》的註疏裡面看出來。我們智者大師的確是非常了不起,有智慧聰明人,三止三觀是他發明的。天台的止觀,不是從印度傳過來的,是智者大師發明的。他這種修行的方法,在當時印度一些高僧到中國來,見到智者大師修行的方法,非常讚歎。告訴智者大師,你這個方法跟佛在《楞嚴經》上所講的很接近。所以中國人才知道印度有一部《楞嚴經》。而《楞嚴經》是印度人視為國寶,所有一切經都可以傳到外國,這部經不准傳。所以當時印度人,印度這個皇室吝法。吝法的果報,今天印度人這麼樣的愚痴,國力這麼樣的衰,吝法,這個因緣果報真是絲毫不爽。佛說一切法是要救度一切眾生的,他把這個這麼好的法門自己保留了,不准流出去,這個果報決定不好。

  這是唐朝時候,唐朝時候般剌密諦法師花了很大的決心,偷渡,把這部經送到中國來。那個時候偷渡,海關查得很嚴,他沒有法子,他把這個經書寫成小字,寫成很小的字,細寫出來之後,把自己這個胳臂破開,經藏在這裡面。等這個傷,養傷好了之後,這樣到中國來,到中國來再把胳臂打開,經取出來,這樣偷出來的。因為他過去偷渡三次都被查出來;查出來,這要坐牢,最後用這種方法偷渡出來。所以《楞嚴經》到中國來的確是很不容易。

  我們看看交光大師的註解,他老人家就批評,說天台的止觀,跟《楞嚴經》裡面所講的「奢摩他、三摩、禪那」的修法,還是不一樣的,非常接近,這是真的,不一樣。不一樣在哪裡?天台的止觀是用的意識心,用第六意識,用這個修。《楞嚴經》裡面這修學方法,不是用意識心。這交光大師給我們指出來,《楞嚴經》的修行方法,捨識用根,用根中之性。用根中之性,那就是此地所講的圓修圓證,跟天台不一樣。所以《楞嚴經》從交光大師以後,這個講法就分新舊兩派。新派理論是好、是高,把這經義可以說統統圓滿顯示出來,但是不容易修。我們幾個人能會捨識用根?那用天台方法來修,我們每個人都行,人人都用得上。用交光大師的方法,沒有一個人會。交光大師講的的確沒錯,交光大師也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你看他《楞嚴經》註解前面序文,序文他老人家自己作的。他是壽命到了,念佛功夫也成熟了,阿彌陀佛來接引。接引的時候,他見到阿彌陀佛,就跟阿彌陀佛說,他說《楞嚴經》自古以來,所有這些註解都沒有把真正的意思註出來。他向阿彌陀佛告個假,他說我來作這個註解,這個註解作完了之後,我再去。阿彌陀佛也同意了,就走了,他病就好了。這個註解前面有這麼一段公案,他是向阿彌陀佛告了假,作這個註解的。所以交光大師也是生西方淨土的。這個經裡面講漸、講頓、講偏、講圓,每家的意思還是有一些不相同的。

  【後銷疏意者。】

  前面把這個名相介紹完了,底下要講清涼大師序文裡面的含義,這個重要了。

  【然隨緣說。有凡聖迷悟。故言漸頓。緣起無性。舉體但是真源。故云漸頓無礙。即由無礙而漸頓。冥契妙極。故云雙入。】

  這一段才真正解釋出『漸頓無礙而雙入』。這個雙入是同時契入,這是圓頓菩薩的境界,也就是《華嚴》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。隨緣,真如不變隨緣。隨什麼緣?隨十法界染淨之緣。這個意思,佛在《楞嚴》裡面也講得非常之透徹,講得很多。真如確實有隨緣的這個現象。假如它要不隨緣,哪裡來的十法界?哪裡來的依正莊嚴?像一面鏡子,這容易懂得。鏡子隨不隨緣?隨緣。它要不隨緣,它怎麼把外面境界都照到裡面去。它沒有選擇,它沒有分別,它樣樣都照,樣樣都在裡面,真如本性就像一面鏡子一樣。所以見了性之後,我們叫轉識成智,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,也是用鏡子做比喻。十法界依正莊嚴,換句話說,世出世間沒有一法不是自性所變的。它的體,體性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。

  所以佛說眾生迷,迷什麼?迷失了自己。諸佛菩薩悟,悟的是什麼?悟的是自己,迷的還是自己,不是別的,所以才說迷悟不二。悟的是自己,迷的還是自己,迷悟不二,迷悟是一個。悟了才曉得一切萬法是自己,這個自己跟一切萬法,那個心情不一樣,自自然然流露出來的是大慈大悲。大慈大悲,要拿我們現在粗俗一點的話來說,就是愛心。這個愛心是平等的、是清淨的,對於一切法的愛心自然流露。迷了的時候,對於一切法,他不知道一切法與自己的關係,那他就起了分別心,起了執著心。自以為這是跟我關係密切,我愛護他;那個跟我沒有關係,我就討厭他,我就遠離他。他不曉得,那個討厭、遠離的,還是自性變現的。所以覺悟的人,他愛的時候,我們把它換個名詞,換做慈悲,叫同體大悲,無緣大慈。悟了才曉得,萬法與我同體。迷了不知道,悟了才曉得,一切萬法同體。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,十法界依正莊嚴,從哪裡來的?自性變現出來的,就是自性隨緣變現出來的境界。所以從隨緣說,有凡、有聖,有迷、有悟。迷了就叫凡,六道凡夫;悟了就叫聖。聖有四類,這四類就是悟得淺深不一樣,偏圓不一樣。徹底覺悟、究竟圓滿覺悟了,我們就叫他做佛,這是究竟圓滿的聖人。雖然覺悟,覺悟還不圓滿,我們就稱為菩薩、稱他緣覺、稱他羅漢,這都是覺悟,覺悟沒有圓滿。迷也是如此,看他迷得淺深,迷得淺一點,這是諸天天人;迷得再重一點的,這就是人;迷得更重一點的,那就是三惡道,所以地獄迷得是最重。

  所以學佛,學什麼?破迷開悟。佛就是覺悟,學佛就是學覺悟,不再迷惑了,一定要曉得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,就覺了,就不迷了。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麼?是自性隨緣變現的。你要真正肯定,認識這個真相,你就不會被自己變現的這些幻相所迷。所以眾生為什麼會變成凡夫?就是自己變現出這個幻相,自己又迷在裡頭了。我舉個比喻給諸位說,譬如戲劇,這是我們人編的,編劇的人編的。假如這個編劇的人他也有表演的天才,自己編,自己導演,自己當演員,有,有這個事情。可是他一當演員,他迷在裡頭,他認為那都是真的,你看又迷在裡面去了。你們想想看,他要是真的迷在裡面,他表演得才逼真;愈逼真,他愈迷得深。迷在裡面,認為戲劇裡頭那個角色就是自己,自己就是角色,他不曉得他自己是另外一個人,那戲劇裡頭的角色與他不相干,是他變現出來的。諸位細細從這比喻裡去體會,我們這些凡夫,十法界依正莊嚴,確實是我們自編自導自演,現在演久了,把那個編導的忘掉了,以為這些都是真實的,這個虧吃大了。

  佛真是大慈大悲,從這裡喚醒,你不是那個角色,你是扮演這個角色的,這個角色與你本人不相關,你要大徹大悟,你要趕快回頭。這是佛對我們的恩德,這是佛法真實教化眾生,惠予眾生真實之利,在此地。所以真正覺悟之後,他心決定清淨,絕對不會為這個世間事情去操一點心,不去了。為什麼?凡是憂慮這個世間事情,都是不曉得事實真相。我們要是跟你講,講因果報應,講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這是不是真實義?不是的。但是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這是不是事實?是事實。這是第二義,不是第一義。第一義是什麼?《楞嚴》上說出來,隨眾生心應所知量,當處出生,當處滅盡,這才是事實真相,這把那些因果報應全超越了。你要真正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,你還有什麼憂慮?還操什麼心?我的心清淨,我心裡境界清淨,心善良,現的這個境界是善福;心有妄念,心有惡念,現出來那是苦報。這是給你講真話,千真萬確的事實。所以一個覺悟的人,念念心清淨,他在這個世間,他的福報一天比一天殊勝,一天比一天幸福,一天比一天快樂,他憂慮什麼?什麼都不要想,福德自然。為什麼是自然?性德。你本性裡頭本來具足。不要操一點心,完全讓性德自然流露。這種福報,就是諸佛菩薩所享用的福報。我們看《華嚴經》上,所講的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,我們看淨土經裡面講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,從哪裡來的?絕對不是天天操心,我要怎麼做法,不是的,自然流露的。這種自然的福報,自然的受用,不必要等到西方極樂世界,也不必要等到我們生到華藏世界,現在就可以得到受用,問題就是你現在如何用心。

  你現在還用第六意識心,還用分別執著,好了,你這個福報就是一般所講的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是你過去生中所修的因,這生得的果報。如果你從今天起,真的覺悟,我什麼心也不用,一心清淨,一心念佛,那個力量就更殊勝。為什麼?一心清淨是靠自力,再要加上一句佛號,那就是他力,自他二力,這個果報格外來得快,格外的殊勝。這一句佛號實實在在不可思議,經上跟我們講得很明白,十方一切如來都是受持這句佛號,成無上正等正覺的。我們今天也用這個方法,用這個方法,這因相同,果報哪裡會有差別!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果報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。斷惑的確是不相同,所以習氣還是要漸除。西方極樂世界跟華嚴境界完全相同,極樂世界也是「漸頓無礙而雙入」。你看一到西方極樂世界,跟佛完全平等,這是頓。可是那個習氣,見思習氣、塵沙習氣、無明塵習,還得慢慢去斷,所以他還是有四土三輩九品,這是漸。他這個頓、漸同時入,同時證得,跟《華嚴經》完全一樣,比《華嚴》還來得殊勝。因為《華嚴》帶的習氣,只是無明習氣,西方極樂世界連這個見思習氣,他都帶去了。這華嚴境界裡頭不帶見思、不帶塵沙,只帶無明,因為他那裡只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《華嚴》裡面沒有聲聞、緣覺,沒有六道眾生。所以從這一點來看,西方極樂世界比華藏世界圓滿。所以華藏世界還可以思議,極樂世界不可思議,你怎麼想也想不通。這是講凡聖是從迷悟上建立的,沒有迷悟,就沒有凡聖。『故言漸頓』,這漸頓的現象是從這個地方說的,從此建立的。

  『緣起無性』,無性,就是說凡是緣起之法,一律沒有自性。性是什麼?性是本體。凡是緣起之法,沒有本體,就是沒有自體。所以叫緣起性空,沒有自體。沒有自體之體是什麼?就是真如本性。所以這『舉體但是真源』,真源就是真如本性。你說哪一法不是真如本性?法法皆是,沒有一法不是。正因為這個道理,正因為這個事實,所以才說『漸頓無礙』。為什麼無礙?因為它是一個本體,從體上講相同。相上不相同,體上相同,這才真正是事事無礙理論的依據在此地,沒有障礙。如果它體不同,那就有障礙了;體相同,哪來的障礙?一個體。《解深密經》裡面給我們說,相無自性性,相是指一切形相,生無自性性,勝義無自性性,給我們講「三無性」,這意思才真正講圓了。無性之性就是真如本性,所以它是無礙的,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。

  我們今天為什麼理事有礙,是事事有礙?原因就是不了解事實真相,在這隨緣現的相當中,起了分別執著。所有的障礙都是從分別執著上產生的,不知道這個分別執著是錯誤的,盡虛空遍法界同一個體性,哪來的分別?所以我們是在不應該分別的這些事相上妄起分別;不應該執著的,我們妄起執著,分別執著統統是妄想,毛病出在這個地方。這也就是在《華嚴經.出現品》裡面,佛給我們說出這個真相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這就說明平等的。一切眾生本來成佛,本來是佛!現在是「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。一句話把這個毛病的根本跟我們說破了。所以諸位要曉得,佛法的修學,自始至終是什麼?初發心,終是成佛,只是破執著而已。破執著,破了人我執,那你就證阿羅漢;破盡法我執,你就成佛了。

  由此可知,分別執著就是我們成佛的大障礙。但是眾生都有執著,這個執著破掉了,那個執著又來了。經上有個比喻說,以楔除楔。楔是什麼?從前這個木匠做東西,榫頭,為了要叫它堅固,必須插一塊小的木頭,把它嵌進去,那個叫楔,使它能夠固定,堅固的固定。要把它拆開,另外用一塊小木片把這個敲掉,敲掉這個榫頭就可以拿開了。但是這個敲進去了,那一塊出來了,這一塊又進去了。這就是那個執著你放棄了,又執著了這個,這個麻煩了。所以佛在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很清楚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佛法是什麼?佛法就是那個除楔的那個,把你的執著去掉,很不幸的,你那個執著是去掉,但是又執著佛法,佛法又變成一個病,這個病才不容易醫好。所以你要曉得,那個執著離開了,佛法也不要了,這就對了。所以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,不執著,也不能執著。所以是,好,兩邊都不執著了,他又執著我兩邊都不執著,還是一個執著,所以他成就不了。這就眾生無始劫以來的病根,他不執著不行,非要執著不可。

  這就是不懂得佛說法的深義。佛法的精義是無法可說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修學往這個方向去邁進,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。這個真實利益從哪裡顯示?心清淨。妄想少了,煩惱輕了,智慧長了,這就是真實的利益。生活起居這些瑣碎事情不要去問,自然在其中。為什麼自然在其中?《楞嚴》上說得好,「當處出生,當處滅盡」。確實是當處出生,當處出生是性德自然的流露,比過去所造作的善因,今天得的果報,還要殊勝。因為那是有造作的,有造作就是有生滅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福德是不生不滅的,這是真實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,它不生不滅。希望這種的福德是真正的福德。也是六祖大師所說的,「何期自性,本來具足」,它不是修的,本來具足的智慧、善根、福德。但是分別執著愈輕愈少,它才會流露出來。我們今天自性裡面的智慧福德不能現前,就是分別心、執著心太重了,障礙自性的流露。《華嚴》,理說得清楚,可是經文長,有足夠的文字,足夠的時間,來給我們說明這個事實真相。這個事實真相就是我們修學最高的原則,這是講原理原則。

  『即由無礙而漸頓冥契妙極』,這個妙極就是無上正等正覺。從這一句你就曉得,華藏世界那些菩薩,他們是怎麼個修法的,這一句統統說盡了。他們這個修法是自自然然相應,契就是相應,沒有用一點心意,所謂是無功用道。我們今天有心去用功,這不行,這有了跡象可循,總落在兩頭,有心去用功。好了,我今天我就不必用功了,落空。你不落在空,就落在有;這些菩薩是空有兩邊都不落。兩邊不落,人家精進,真精進,永遠不落在兩邊。你說他用功,看不出來用功,你說他不用功,你也看不出來他不用功,這才叫真正行的中道第一義。所以這個境界,佛經裡面常講的,不可思議的境界。你看這部經,我們這部經,《四十華嚴》,品題就是《入不思議解脫境界》。他怎麼入的?就是此地講的「冥契妙極」,他是這樣入的。這就是普賢菩薩所提倡的修學綱領,經題上是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,它這個經題很長,《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菩薩行願品》,這是這一品完全的品題。我們才曉得他怎麼入的,我們今天就入不進去那個境界。入不進去就是著相,執著、妄想,所以沒有辦法契入這個境界。

  如果我們也像用這個方法,給諸位說,那你這句佛號,就是常講的理念。你念到一心不亂是理一心不亂,確實是頓超。能夠在短期間之內,成就理一心不亂。念佛法門跟華嚴法門畢竟是不相同,不同在哪裡?華嚴這個法門,前面講過了,不是人人可以修的,也不是短時間能夠成功的。念佛法門人人可以修,短時間可以成功,所以它殊勝,所以一切諸佛讚歎。

  你要怎麼修?實在講,念佛堂裡,主七師常常講一句話,「放下身心世界」。如果真的一天到晚,除了一句阿彌陀佛,我什麼也不想,我什麼也不要,你完全符合這個,完全符合這個標準,你就冥契妙極。為什麼?世間法捨掉了,出世間法也捨掉了,妙契中道,就這一句阿彌陀佛;除這一句阿彌陀佛之外,心裡頭一念不生。生一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,生個念頭又是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,一念不生,你就妙契中道。《無量壽經》,黃念祖居士註解裡頭,暗合道妙,就是這個意思。這裡頭非常難懂的意思,往往一般人他做到了,他還不曉得。他所用修行的方法,跟普賢菩薩,跟這些等覺菩薩是完全相同,但是他自己不知道。這是念佛法門之妙。心地清淨,一念不生,萬法平等。還起一個念頭,就不平等;他不起念,所以法法平等。這是說出《華嚴經》有助於念佛法門。

  好,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