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 (第一三八集)  1992/1  台灣華藏講堂  檔名:04-003-0138

  請掀開經本,三百五十九面第四行,從最後一句看起:

  【問。何名普賢耶。答。以德周法界曰普。至順調善曰賢。】

  還是繼續說明人普賢這三個意義。前面曾經說過位前普賢、當位普賢,介紹完了之後,大師在此地又設了一個問答,用最簡單的句子將『普賢』這兩個字為我們說明。這也是古來的大德們,或者是在講解,或者在著疏裡面最常用的,介紹普賢菩薩就是『德周法界』。德是德能,大德大能周遍法界。周遍法界的意思前面都說過了。法界,就是我們現代人所說的時間與空間,現代人不叫法界,佛家稱法界,我們中國古時候稱宇宙,現在人講時空,其實是一樁事情,只是名詞不相同而已。時間無限,過去無始,未來無終;空間無限,廣大無邊,時空裡面所包含的一切,統叫法界。這個名詞就全部包括,菩薩的智慧德能能夠周遍時空,所以稱之為普。

  賢是『至順調善』。這四個字。順,就是十大願裡面恆順眾生。不但要順,順到極處叫智。怎樣才能夠隨順到極處?如果我們有分別,有執著,這個隨順就不能夠達到極處。我們常講隨順有限度,那你有限度,這就不行,那就不符合普賢菩薩的標準。普賢菩薩,這個隨順是沒有限度的,像大地一樣。地能夠容忍一切法,如如不動,這才行。所以佛在經上常常用大地比喻我們的心地,地非常堅固,心要堅固,地能忍耐,我們也要學大地一樣的忍耐。學佛真正入門所學的一個法門,叫地藏法門。地藏法門實在講就是此地講的至順。沒有不能容忍的,忍辱波羅蜜修到家,修到圓滿,這就是至順。不僅要至順,而且要調善,這是賢的定義。調是調伏,也叫調順。善是一個標準,以什麼標準來調伏九法界有情眾生?以善法。這個地方的善和前面的意思,這至順來講,那這個善就是儒家時時刻刻所嚮往的,止於至善。如果我們拿儒家這句話來跟此地這個賢的定義,至順調善,可以說它的意思非常接近,這樣我們就好懂,真正達到這個境界,才叫賢,這個賢是當位的普賢,當位是等覺菩薩。可見得這個標準確實非常之高。下面第三說:

  【三位後普賢。】

  這個『位』是指成佛,成了佛之後,再退回到菩薩的位次上來。這就是我們佛門裡面常說的,倒駕慈航。他又回來了,倒駕慈航。成佛是自己自行功德圓滿,跟前面那個當位普賢不一樣。當位普賢他自行的功德還沒有圓滿,雖然在等覺位,他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,功德沒有達到真正的圓滿。現在他成佛了,成佛當然圓滿。成了佛之後,為什麼再退到菩薩位子上來?這真叫慈悲到了極處,來幫助那些沒有開悟的眾生。那我們要問,他為什麼不以佛的身分,佛的地位,來幫助我們?這就要懂得世出世間法教學的傳統,教學的儀式,一定要懂這個。

  佛法是師道,我們求學能不能有成就?完全看你對老師尊敬不尊敬。實在說,並不是老師要求你要尊敬他,老師擺上老師的架子,你不尊敬我,我就不教你,那這種老師我們可以不跟他學,貢高我慢。其實不是的。孝親尊師是性德自然的流露,這不是勉強,不是裝模作樣做出來的,不是的,是自自然然流露出來。對老師能尊敬,老師的教誡就會完全接受,就會依教奉行。你自己才能真正得到教學的利益,效果能得到。假如對老師輕慢,沒有恭敬心,老師教導的,耳邊風,不會認真去學習,換句話說,縱然老師非常高明,學的人依舊是一無所得。因此老師觀察學生,學生有這樣良好修學態度,就是他認真,他努力,他肯聽話,接受教導,老師就得盡心盡力的去幫助他。如果不幫助他,這個老師就對不起學生。由此可知,尊師重道,實在就是尊重自己的學習,尊重自己的學業,尊重自己的道業,這個道理在此地。

  以佛的身分出現於世間,這是老師的身分。諸位想想,這世間人有幾個人根熟了?什麼叫根熟?真正尊敬老師,這就根熟。沒有熟的人,對於老師就不怎麼尊敬。那這不尊敬老師的人要不要幫助他?要幫助他。要幫助,用什麼方法?用同學的方法,就不要用老師的身分,所以老師降格,降到菩薩位子上,跟我們當同學。同學就無所謂,尊不尊敬沒有關係;老師,師是很尊嚴的,「只聞來學,未聞往教」,學,是要求學,是你要向老師求教,老師不會找著你,教你,沒有這個道理。但是同學就不一樣,同學,你不找他,他可以找你,這就方便。所以佛要降到菩薩地位上來,才能夠幫助廣大無知不懂得發心求道的那些眾生。菩薩作為一個修學的榜樣,作為一個修學的典型,教眾生認識佛法,教眾生求佛法。怎麼樣求?教眾生修學佛法,這就是位後的普賢。我們看大師在此地解釋:

  【則是得果不捨因門菩薩是也。】

  『得果』,果是成佛,得果就是他已經成佛。因行是菩薩,菩薩沒有成佛,在因地,佛在果地。他雖然證果,再退回到因地去當菩薩。像我們現在中國人供養的觀世音菩薩,大勢至菩薩,文殊菩薩,普賢菩薩,地藏菩薩,他們這些菩薩統統早已經成佛,成了佛之後,又退回來當菩薩,幫釋迦牟尼佛接引眾生。這些大菩薩統統是位後的普賢,所以他們不是真正的菩薩,他們是諸佛如來再來的。

  【謂已成佛竟。】

  已經成了佛。

  【行德周備。】

  他的修行,他的德能,『周』是周圓,『備』是具備,沒有一絲毫欠缺。

  【障累永祛。】

  『障』是業障,二障,三障。『累』是果報,惑業苦的果報沒有了,都斷得乾乾淨淨。

  【自利已圓。】

  講『自利』來說,他圓滿了。

  【上無求進也。】

  再往上沒有了,這功德真正圓滿。這是說他自己修行究竟圓滿。

  【為不捨悲願。】

  『悲願』是什麼?是從前在因地,初發心的時候,像我們現在常常念在嘴皮上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到了成了佛之後,想到我過去發的這個願,那不度眾生,豈不是違背了自己的本願,那不叫大妄語?所以不能違背自己的本願,要普度眾生,以佛的身分就度得少,以菩薩的身分就度得多,所以應當隨類現身。像觀世音《普門品》裡所說的,應以什麼身得度,就示現什麼樣的身分,這是菩薩。

  【唯務濟生。】

  『務』,就是造作,經營,『唯』是唯獨。諸佛菩薩的事業是唯獨救濟一切眾生。而一切眾生迫切需要救濟的是破迷開悟,這是最迫切的。其他雖然重要,不是根本,統統屬於枝葉。唯有破迷開悟這個事情是根本。破迷開悟這個工作就是教育,就是教學。所以菩薩無論現什麼樣的身分,主要的一項工作是教化眾生,無論他現什麼身分,示現從事於某一種行業,目的都在教化眾生。

  【隱實德而現權形。】

  實是真實的,『實德』,他是如來,他成佛,把這個藏起來,隱藏起來,表現在外面,這是『現權形』,權是權方便,權是講方便,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。

  【示居因而號菩薩。】

  『示』是示現,而不是真的。示現他在因地,他是菩薩。像觀世音菩薩,我們在大經上看到,《楞嚴經》上的觀世音菩薩,所示現的是圓教初住位的菩薩,這個位不高。《華嚴經》五十三參,善財童子去參訪的觀世音菩薩,示現的是第七迴向,這位子也不高。法華會上,《普門品》所示現的是等覺菩薩,你看觀世音菩薩,豈不是隨類化身,在哪一種不同的場合,他現的身分不一樣,隨類化身。這是我們在三個法會裡面看到觀世音菩薩,都是觀音菩薩,他的地位是不相同,初住位,七信位,等覺位,這不相同。

  【即普賢文殊等是也。】

  我們中國人所禮敬的普賢菩薩,文殊菩薩,統統是位後普賢,都是成了佛再來的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文殊菩薩曾經是七佛之師,早就成了佛道,現在以菩薩的身分協助釋迦牟尼佛接引眾生,這都是屬於位後。底下有問:

  【問。此何名普賢耶。】

  這位後普賢怎麼個說法?

  【果無不極曰普。不捨因門曰賢也。】

  所以這三位普賢,那個普跟賢的定義都不相同,都不一樣。這位前是「曲濟無遺」叫普,「鄰極亞聖」叫賢。當位的是「德周法界」叫普,「至順調善」叫賢。這成了佛,倒駕慈航,他是『果無不極曰普』,「果無不極」就成佛了;『不捨因門曰賢』,他又倒駕慈航,恆順眾生,眾生喜歡,想什麼身的人來度他,他就現什麼身分,這就是賢。像觀音菩薩三十二應,這三十二應就是賢。下面這個我們就不必講了,大家一看就明瞭。我們再翻開三百六十面,看第三行《疏》。

  【若別說者,略有十普。】

  這是解釋『十普』。我們台北南昌街有個十普寺,什麼叫十普?這個廟的名字從哪來的?就從這來的。十普寺修什麼法門?一定是修念佛法門,因為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這是我們學佛的同修不能不知道。

  今天下午有幾位老教授,台灣著名的教授,下午來參觀我們小道場,非常感慨現在教育有問題。這些老人很感慨的說,他有個孫子,現在都八十多歲,祖父輩的。他就問他,他們住在附近,五常街,他就問你曉得什麼叫五常?不知道。你們每天走的這八德路,什麼叫八德?也不知道。還有個四維路,什麼叫四維?也不知道。這怎麼得了!不得了!這都是中國固有的文化,這不得了。所以我們佛門寺院名字都有由來。讀了這個,就知道「十普」是什麼意思,哪十種普?十普前面三門就是四弘誓願。

  【一所求普。】

  第一個是『所求』。

  【謂要求一切諸佛所證故。】

  『一切諸佛所證』的,我也要證得。我們看《鈔》,這個《鈔》是:

  【若別說下。】

  就是指前面這段經文以下,這文很長。

  【別釋十普。】

  這是解釋十普的意思。

  【一所求普者。即法門無邊誓願學。及無上菩提誓願成。】

  就是這兩願,這兩願在現在四弘誓願裡面,是「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」,咱們天天念的四弘誓願,就是這兩句。

  【謂修行人力雖未及。】

  『力』是我們自己的能力,我們要成佛道,要學法門,確實在眼前我們的能力做不到。能力雖然做不到,不能沒有這個心,不能沒有這個願。這個願沒有了,那就錯了,那你菩提心就沒有了,要有這個心願。

  【須常運此心。念念相續,不得自輕而生退屈。則欲求一切智。應起勝希望故。】

  『勝』是殊勝,一定是念念在心,時時不忘,才能成就殊勝的大願。學法門,誓願裡面說,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無量的法門,我們一輩子都學不完,這要知道,因為我們的壽命太短。因此要想學無量的法門,先要得無量壽,我有無量的壽命,那這個無量的法門對我來講不成問題。所以普賢菩薩在此地,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目的是什麼?目的叫我們成就無量壽,先把無量壽拿到,然後就有時間、有能力去學無量的法門,這非常非常重要。所以現在有這個心,有這個願,我現在專求無量壽,這就對了。現在先把無量法門暫時放下,無量壽拿到之後,我再來開始學無量法門,這就完全正確。

  【二所化普。】

  前面是所求,現在是所化的,化是教化眾生。

  【要化無盡眾生界故。】

  這一願非常明顯,就是四弘誓願裡頭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這註子裡面講,就是普賢十願的第九:

  【即第九門恆順眾生中。四生九類。盡未來際。恆常救濟也。】

  這個度化眾生,我們眼前智慧不足。智慧不足,就沒有能力辨別是非,沒有能力辨別邪正,我們度眾生就有障礙。眾生根性千差萬別,我們沒有佛菩薩那樣的智慧德能,為眾生選擇他最契機的法門,我們沒有這個能力為他選擇。因此度眾生這樁事情,也得見了阿彌陀佛之後,才能夠稱心如願。沒有見阿彌陀佛,決定是有障礙。可是這個事有特別,特別在哪裡?如果勸人念阿彌陀佛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這個法門是一個特別法門,為什麼?沒有過失。決定是正,不是邪;決定是真,不是假;決定是善,而不是惡;決定在這一生成就,不需要多生多劫。諸佛如來以這個法門普度一切眾生,我們也可以如法炮製。如果勸眾生修學別的法門,那我們要負因果責任,為什麼?假如法不對機,錯了,誤了他,我們怎麼能對得起?如果勸他念佛,決定不誤,所以這是事有特別。

  無論他是什麼根性,都可以勸他。這一勸,他生歡喜心,他就願意接受,這就表明他的善根成熟。勸他,他不能接受,這是說明他的善根沒成熟。沒成熟也有好處,「一歷耳根,永為道種」,這一句阿彌陀佛,他聽到耳裡面去,落到八識田裡頭。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寫在那裡,他眼睛一下看進去,也落在八識田中,是金剛種子。日後緣成熟,這個種子就起作用,就能幫助他往生佛國。所以我們在自己智慧沒有開,能力沒有恢復,用這個方法幫助一切眾生,決定有利而無害。這是我們曉得這個法門是平等法門,平等普度。

  【三所斷普。無邊煩惱。一斷便能一切斷故。】

  這一看我們也就很明顯的知道,四弘誓願裡面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,大師在此地給我們做一個總結。

  【上三門中。第一第三是智。即自利行。第二是悲。即利他行也。】

  斷煩惱,學法門,成佛道,這是自己的事情,是自利;度眾生是利他,自利利他。如果不能自利,就不能夠利他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要自利,諸位同修必須要明瞭從哪裡學起?從斷煩惱學起,只有煩惱斷盡才能夠學法門。法門無量無邊,什麼時候能學得完?煩惱斷盡的人剎那之間就學完。所謂是一聞千悟,他就全都畢業。煩惱要沒有斷盡,那就是無量劫再加無量劫也學不完。所以四弘誓願的順序,斷煩惱列在前面,學法門擺在後面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我們從古人修學的例子當中去看。在中國佛教,禪宗最發達,提起禪宗,沒有人不知道的。禪宗有個六祖惠能大師,大家都曉得他是個做粗活出身,沒有念過書,不認識字。他聽別人念《金剛經》,他就開悟。以後到黃梅,繼承了五祖的衣缽,成為禪宗六祖。

  我們在《壇經》記載裡面,能大師受過多少教育?沒有看到過。只看到傳法那一天,半夜,五祖召見惠能,給他講《金剛經》,《金剛經》沒有講完,講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開悟,後頭不要說了。《金剛經》他完全明瞭,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所講的一切經全明瞭。有這個能力,才可以法門無量誓願學。從此之後,一切經教,他只要一聽就明瞭。無盡藏比丘尼,一生受持《大涅槃經》,天天念《大涅槃經》,不曉得意思。遇到六祖,六祖說妳念,念給我聽,他老人家聽了之後,就跟她講解《涅槃經》的旨趣,她一聽開悟了。法達禪師念了十年《法華經》,沒有開悟。六祖說,《法華經》我沒有聽人家念過,你念給我聽。《法華經》二十八品,他只念到第二品,「方便品」才念完,六祖說,算了,不要念了,我都知道了。給他講《法華經》的要義,他一聽也開悟,他所憑的是清淨心。你看在黃梅說,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,心裡乾乾淨淨,什麼都沒有,這是真心本性,所以一切法一接觸就通達明瞭,一絲毫障礙都沒有。

  我們今天看經看不懂,有的時候還把意思看錯了,錯會了意思。不但看的時候把意思錯會;聽講也把意思誤會。為什麼會誤會?一面聽一面胡思亂想,所以想錯了。讀經也是,一面讀一面胡思亂想,把這經意錯會了,這佛真是很冤枉,佛不是這個意思,你認為是這個意思,這冤枉。「依文解義,三世佛冤」,三世諸佛都喊冤枉。所以諸位一定要知道,斷煩惱的重要性,非常非常重要,斷煩惱就是恢復清淨心。有妄想、有煩惱,心就不清淨;有分別、有執著,心也不清淨。一定要清淨心,我們的智慧德能才能夠恢復。這是我們初學佛的人一定要重視,一定要明瞭的。

  【四事行普。八萬度門。無邊行海。無不行故。】

  這一條實際上就是解釋八萬四千法門,一句統攝,全都包括了。我們看註:

  【四事行普等者。】

  就是前面這一行文:

  【即事門隨相行。八萬度門等者。即八萬四千波羅蜜門。】

  波羅蜜是印度話,翻成中國意思,我們用現代話來說,究竟圓滿的意思。八萬四千,門門都能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,所以叫『八萬四千波羅蜜門』。

  【亦云八萬四千法門。】

  『法』是講方法,『門』是門徑。

  【依賢愚經。】

  這是一部經的名稱。

  【度無極品。】

  「度無極」是品名。

  【說八萬四千法門者。時有菩薩。名曰喜王。問佛。佛為喜王菩薩說言。吾從成道。終至涅槃。都三百五十度大會說法。】

  這是佛家常說,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講經三百餘會,說法四十九年,這裡說明,釋迦牟尼佛生前講經,有『三百五十度』,就是三百五十會,三百餘會。

  【度者。遍也。始從第一修習度。第二名光曜度。乃至第三百五十名分布舍利度。】

  這就說明,世尊當年開這麼多次的法會,這個法會就有一點像我們現在講的,辦講座,他四十九年總共辦了三百五十次。講座的時間長短不一樣,有些講座辦了很長的時間,好幾個月的時間;有些講座時間很短,可能只有一次。一次,兩次,這我們在經典裡面都可以看到的。大部經的話,那講座時間就長,特別是《華嚴經》,《華嚴經》是七處九會,七個不同的場所,一共開了九次法會,這是大經。每一次講座,實實在在說,佛都有一個重心,就是有一個宗旨,決定不是隨便說的,會會都有宗旨。所以這個地方講,『始從第一修習度』。教人如何修學?第二度叫『光曜』,我們看光曜偏重在智慧光明。『乃至』,最後,最後釋迦牟尼佛示現入滅,『分布舍利』。供養求福,祈福。

  【每遍說法。具足六度。】

  這一句話非常重要。會會,每一次講座都有獨特的宗旨。但是會會他目標之圓滿成就,都建立在六度的基礎上。世尊為我們說六度,說了多少遍?說了三百多遍。

  【即三百度。每度有六。三六十八。成一千八百。更有五十度。成三百。將此三百。合前一千八百。成二千一百。將此二千一百。對治四種眾生。】

  這四種眾生就是貪瞋痴,這個等分,這四種眾生。

  【多貪者。於境多生染著。】

  『境』是外面境界,接觸外面境界,心裡面就染著,喜歡的就要得到,就得想方法得到;不喜歡的,就遠離。得到跟遠離都是貪,都是屬於貪心。

  【多瞋者。於境多生憎恚。】

  瞋恨心重的人,凡是不順自己意思的就起了『憎恚』心。

  【多痴者。於境多生愚暗。】

  愚痴的人接觸境界,對於境界不了解、不明白,是非顛倒,這是講的貪瞋痴三種。

  【等分者。有二解。】

  底下有兩個解釋:

  【一云。一切有情平等有貪瞋痴三法名等分。】

  這是第一種講法。『貪瞋痴』是俱生煩惱,不要學的,絕對不是學來的,與生俱來。人有前世,既有前世,當然還有後世,這一定要知道。多生多劫,壞習氣非常之重,常常一接觸外面的境界,他就起現行,自己心作不了主,就起作用,煩惱就現前,這是與生俱來的煩惱,這叫『等分』,這個「等」當平等講,人人都有,所以等是這個意思,各個都有。第二個意思說:

  【貪瞋痴中一一有三類。】

  貪裡面有瞋有痴,瞋裡面有貪有痴,痴裡面有貪有瞋,真的,一點都不錯。往往這個煩惱,一個起來,三個都起來。無論哪一個起來,一定會關聯兩個統統都起來。也有三類:

  【一多貪。二等分。三薄塵。眾生於三境上作法。何名多貪。眾生於下品劣境上。起上上品貪心。名多貪。於中品境上。起中品貪心。名等分。若於上上品境上起下品貪心。名薄塵也。】

  這意思我想諸位不難理解,這是我們對境,舉一個例子,舉貪心,這貪心起,生起程度不相同,有的人是極重的貪心,有的人的貪心很微薄,微薄就是『薄塵』,這是說貪心起的輕重不一樣,這叫『等分』,是這個意思。這其他的我們就可以省略掉。

  【瞋痴準此而知。】

  舉一個例子就知道了。

  【謂此四類有情。各有二千一百。成八千四百。又將此八千四百向四大六塵上配。四大者。地水火風。六塵者。色聲香味觸法。謂此十法上。】

  就是『四大』加上『六塵』,這是『十法』。

  【各有八千四百。成八萬四千也。】

  這是把『八萬四千』給說出來,所以八萬四千在佛教裡頭不是籠統的數字,不是隨隨便便說的,確實一條一條可以講出來的。我們此地講的也算是詳細,講得最詳細的,江味農居士《金剛經講義》,說的比這個還詳細,比這個地方還容易懂,江味農居士的《金剛經講義》。他那個《金剛經講義》,實在講是《金剛經大辭典》,裡面所有名詞術語解釋得很透徹,他是引用許許多多的經論,這個經上怎麼說法,那個經上怎麼說法,都會集在一起,所以解得很詳細。

  【此八萬四千法門。據能對治藥說。】

  藥、病是佛法常常用的比喻,眾生有八萬四千病,佛有八萬四千藥,這個藥是治病的。法門就等於藥一樣,你有這些毛病,佛就有這些方法來對治。

  【若所對治病。亦有八萬四千。名八萬四千塵勞門。】

  這『八萬四千塵勞』是說眾生有八萬四千病,佛有八萬四千種方法來對治,是這個意思。

  【於十個根本煩惱上作法。】

  實在講,通常一般教學講演,說這麼多的數字太囉嗦,太麻煩,誰願意聽?大概古時候印度人喜歡聽,印度人喜歡囉嗦,跟我們中國人不一樣,中國喜歡簡單,愈簡單愈好。所以佛用歸納的方法,將八萬四千塵勞歸納成見思煩惱,歸納成十門。這個十門就說:

  【謂貪。瞋。痴。慢。疑。】

  這五條叫思惑。思煩惱,思是思想,換句話說,是錯誤的思想,這五條。

  【身見。邊見。見取。戒禁取。邪見。】

  這五種是錯誤的見解,換句話說,凡夫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,往往把這境界想錯、看錯了。想錯了,就發生『貪瞋痴慢疑』,這是想錯了。看錯了,就是底下『身見』到『邪見』。那我們知道思想見解是決定行為造作。思想見解錯了,當然你的言論行為就統統錯了。這錯了,不是錯了就完了,錯了完了,那就沒事。錯了,後頭有惡報,這個惡報是什麼?就是六道輪迴。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?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。如果我們把這十個根本煩惱都斷掉,不但你不再受六道輪迴,六道輪迴對你找都找不到了,不見。有見思煩惱的人有六道輪迴,沒有見思煩惱的人沒有六道輪迴,這是一定要知道。

  【此十煩惱互相資助。】

  這是個麻煩事情。

  【一個為頭。餘九來助。十十相資成百。】

  這後頭又變成了八萬四千,這文字就不要再多念,諸位一看就明白。前面那一大段是講八萬四千法門,是說佛度化眾生的方法。這個地方是講從十個根本煩惱變出八萬四千煩惱,這是眾生的病根,成了八萬四千。這是佛給我們說的,這些煩惱要斷。這一下可就麻煩,為什麼?太多了。從哪裡斷起?你才曉得大小乘修學不簡單。這些煩惱只要有一條沒斷,就出不了三界。這才真正明瞭修行證果的困難。說實實在在的話,在末法時期,如果沒有淨土法門,沒有帶業往生,沒有橫超三界,大小乘佛法我們怎麼樣修學,說真的都出不了三界。你要問為什麼出不了?這八萬四千塵勞你能斷得乾淨嗎?

  淨土法門的方便,這八萬四千塵勞不要斷,這就方便。不要斷也能成就,叫帶業往生。憑什麼成就?憑阿彌陀佛本願威神。所以古大德說,四十八願當中第十八願,就憑第十八願,沒有一個不得生。十八願講「十念必生」,不管什麼人,縱然是造五逆十惡,地獄重業的,臨終時候遇到善友勸你念佛,念十聲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一定會來接引你,這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本願功德,是憑這個。你要再問,這什麼道理?道理太深了,這絕對不是三言兩語能講得清楚的。但它是事實,問題就是你相不相信?我常在講台上說,我決定往生。所以有很多同修來質問我,法師你憑什麼敢說決定往生?憑什麼?憑《無量壽經》第十八願。你要能信,你也可以拍拍胸膀,我決定往生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  蕅益大師說得很清楚,能不能往生?決定在信願之有無,你相不相信?你願不願意?真的相信,真的願意,那就恭喜你,你決定往生。雖然天天念經,天天念佛號,天天念迴向偈,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。聽到別人說個三言兩語,心就動、就懷疑,這種人能不能往生?不能往生。為什麼不能往生?不信,別人說的幾句話,不相應的話,心馬上就動搖,這不信,沒有願力,這與阿彌陀佛的本願不相應。所以我們這次講的《觀無量壽經》非常重要,不能不聽。假如沒有時間聽全經,我曾經講過兩次至三次,《觀無量壽經.上品上生章》,我只講這一段,這一段如果你能多聽幾遍,你也就徹底明瞭了。善導大師告訴我們,我們一定要對佛有信心。《淨土三經》是佛說的,「四十八願」是佛說的;除佛之外,菩薩說的,羅漢說的,與佛講的不相應,我們都不要聽,都不要相信,何況什麼祖師大德!一切要以佛語為第一個信仰中心,那你就決定得生。尤其在末法時期,《楞嚴經》上說,「邪師說法如恆河沙」,這個人來告訴你,這一句佛號不行,不能往生。你可不要上當,要讀誦什麼大乘經,要去拜懺,修這個,修那個,給你了的一大堆。如果你一聽也滿有道理,那就壞了,可見得你的信心禁不起考驗。讀了善導大師開示之後,才恍然大悟,淨宗沒有別的,三經是根本,決定要相信,決定求願往生,這就對了。

  所以大家要知道,千萬不要誤會,我常講我決定往生,人家誤會,大概淨空法師恐怕是佛菩薩再來的?那你就搞得大錯特錯,這個誤會就鬧大了,也搞錯了。我跟大家一樣是凡夫,煩惱沒有斷,我對淨宗的理論搞得很清楚、搞得很明白,所以我知道哪一種心,哪一種行來修,決定成就,一點都不假。預知時至,坐著走,站著走,沒有一個人求不到,各個人都能求得到。你要想求往生的時候自在,修福,這是福報的事情。你沒有福報,佛不能夠加持你。四十八願只是十念佛來接引你往生,佛沒有說把福報加持,你沒有病苦,你可以站著走,這個佛沒有說,經上沒有,那佛就不負這個責任。佛不騙我們。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曉得這是修福,這是福德。我們一生多為別人著想,多替大眾做一點好事,自己縱然有福不要去享受,留著臨命終時候享受。就是享受一心不亂,心不顛倒,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自在往生,這就對了,所以把福報集中在那個時候享,這是正確。

  好,今天時間到了,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