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 (第一四0集)  1992/1  台灣華藏講堂  檔名:04-003-0140

  請翻開經本第三百六十七面,第七行最後三個字看起:

  【第三釋入者。即能所契合。泯絕無寄。方為真入。廣如宗中。】

  這是解釋品題入字,這品經它完全的題目是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菩薩行願品」,這個入不思議解脫境界,「解脫境界」前面講過了,普賢行願也講過了,最後說一個「入」。為什麼入不先說要後說?因為它這個入通能所,所入的是不思議解脫境界,能入是普賢行願,所以入有能入、有所入,擺在最後說。這一個字是全經的關鍵,最重要。換句話說,我們能不能入這個境界?真能入這個境界,那釋迦牟尼佛這個經就沒有白講,這個入就是我們俗話講證入,證果的意思,真正能夠證得這個境界。這個境界就是入一切如來所證的境界,如果我們證得,那就成佛。所以入這個境界就不是普通的證果,是最究竟、最圓滿的佛果。

  那個入是什麼樣子?這個地方有幾句話形容,一定要做到『能所契合』,「能」是普賢行願,「所」是不思議境界,這經上講的不思議解脫境界,也就是清涼大師在本經裡面所講的四無礙法界;理無礙法界、事無礙法界、理事無礙法界、事事無礙法界,這合起來叫不思議解脫境界,這是諸佛如來所證的。底下這一句說得好,『泯絕無寄』,這個意思就像水乳交融,它確實有能有所,但是能所確實分不出來,好像水乳交融,確實是有水有乳,但是融在一片,確實是沒有法子分。入這個境界才叫真入,前面我們已經說了不少。到這個時候我們應當明白,真正契入之後不但我們的心跟虛空法界融成一體,我們的智、我們的德能,具體而言,就是所謂六根的作用;眼的作用是能見,耳的作用是能聽,六根的作用也跟虛空法界融成一片。我們要問:盡虛空遍法界哪一法你沒有見到?當然見到。為什麼見到?融成一片。一一法裡面都有我們自己的見性見,那當然明瞭,都有我們的聞性聞,當然聽清楚,這是真理,這是事實真相。

  我們今天這個能力喪失掉了,如果不藉這科學的工具,我們這個地方講話,那個後頭都聽不到,這就是障礙。本來沒有障礙,現在有了障礙,我們要問障礙生起來,我們六根的能力是不是從虛空法界縮回來了?我問的這個問題,佛在《楞嚴經》上有答案,其實沒有。我們六根的能力不管你是在悟或者是在迷,是有礙無礙,它都周遍法界。周遍法界為什麼不起周遍法界的作用?這個要怪自己,佛在《華嚴.出現品》裡給我們講得很明白,這個能力怎麼樣失掉的?「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,這個證得就是此地入的意思,你因為有妄想、你因為有執著,所以你這個能力就失掉。這個失掉不是真的失掉,如果真的有失掉、有得到,那就不是自性。自性一切是本來具足的,絕對沒有得失,諸位要曉得我們的病就是在妄想執著。

  所以佛法沒有別的,自始至終無非是把妄想執著去掉而已。去掉了就真入,因為我們有妄想、有執著,就有能、有所!有能執著的我,有所執著的法,就有能、有所。幾時能所沒有,能所變成一個,那叫真入;凡是有能有所,沒入。我們自己想想自己有沒有入這個境界?有我、有你、還有他,沒入,為什麼?有能有所!起心動念都有分別、都有執著,所有一切障礙都是從分別執著裡頭生的,但是分別執著根本就不是事實,是一個錯誤的觀念而已。佛法裡面講的「不相應行法」,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抽象的概念,不是事實,事實上絕對沒有界限。我們住這個房子,譬如說這我家,隔壁那個人家,我們這兩家房子有沒有界限?沒有界限。界限從哪來?是人劃的,這地沒有長界限。國家與國家也沒有界限。沒有界限是事實,沒有界限,你就去想一個界限,這是錯誤的。所有一切能力喪失的因素就在此地。佛沒有別的教給我們,教給我們認識事實真相,真相沒有界限,真相裡頭沒有分別執著,這你才能夠見得到真相,見到真相就叫做入。我們看底下的《疏》,看最後一行:

  【然此一品。即是一經。亦猶楞伽佛語心品。又於一品之內分之別行。故無次第之異。】

  這一段文我們看《鈔》裡面的解釋:

  【然此下。後。】

  就是我們剛才念的,『後』就是最後一段,這是第四大分裡頭最後一段。

  【明品攝經圓。】

  『明』是說明。『品』是一品經,雖然是一品經,但是全經的意思都在這一品裡。『攝』就是包括的意思,這一品包括全部的經義。

  【文中二。初引例明備成一經。】

  前面一段後面解釋:

  【不題次第之所以。】

  末後講,『故無次第之異』。這是清涼大師他參加《華嚴經》的翻譯,全部經翻譯成功之後,他老人家講最後這一卷,提出來單獨流通所以稱為「別行」。全品,這講一品經,不是說一部經,一部經是整個《華嚴》,這一品經就是大經「入法界品」。貞元年間所譯的,我們現在所讀的,這是《四十華嚴》,《四十華嚴》就是《華嚴經》最後的一品。但是它這是四十卷裡面的一卷,最後的一卷,清涼提出來是別行流通。這底下解釋:

  【今初。】

  就是舉一個例子,說明一卷一品經裡面含著全經的經義。

  【楞伽四卷。屬大部。略出一品。得名為經。】

  所以『一品』也是經,這個例子很多,像《法華》是一部大經,我們中國人最喜歡讀的是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,「普門品」是《法華經》裡面的一品,這一品它也稱經,像這種例子很多。在這個地方這四十卷是屬於『大部』。

  【別行一品。全是一經。】

  所以這個『別行』,這最後一卷是四十卷的總結,不僅是四十卷的總結,是全部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的結論,這才顯示這一卷經的不可思議。所以古人講這一部經是《華嚴經》的關鍵,是全經的精華。讀這一卷就等於讀了全部的《華嚴經》。但是我們僅僅讀經文很難體會這個意思,讀了這一部《疏鈔》就不懷疑了。你看清涼的註解,宗密大師的鈔,他們兩個人給我們詳細的一說,確實沒錯,整個《華嚴經》都在這一本裡面,對我們現代人來講,現代人工作都很繁忙,沒有時間,也沒有能力攝受大經,像這樣的分量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可以說是恰到好處,不算太長也不是太短,合這個經疏一起,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非常有用。

  【又於下,釋不題次第之所以。】

  如果『題次第』,這一卷經是第四十卷,但是他沒有說,他沒有說《普賢行願品卷四十》,沒有這個樣子,把這個卷的字樣去掉了,只用《普賢行願品別行》。《疏》是清涼國師他做的,《鈔》是宗密大師做的。我們底下三百六十九面題目看到了,「唐圭峰草堂寺沙門宗密隨疏鈔」。宗密是華嚴宗第五代的祖師,清涼是他的老師是第四代。《疏》是清涼做的,《鈔》是宗密做的。他只是寫一卷,別行一卷,而不用第四十,說明這個意義,這個意義很深很廣,這個用意就是說這一卷就是整個《華嚴》的濃縮,也就是說明這一卷經就是《華嚴》的全經,它有這個意思在,使我們對於這一卷非常重視。再看下面第五大科:

  【隨文解釋。】

  從這個地方要入經文,前面這一段,『隨文解釋』這一段,前面這兩行是解釋科判,我們從第六行看起,《疏》:

  【此經既屬大經。望貞元所譯。乃是五相之中第五。顯因廣大相之中。第五重示普因故。則三分之中。但有後二。】

  這一段必須要把大經做一個簡單的介紹,下面這《鈔》裡頭就是大經簡單的介紹。先說明什麼叫『五相』,這『貞元』諸位知道,「貞元」所翻譯的《新華嚴經》就是我們常講的《四十華嚴》,實際上就是圓滿的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。這一品經總共有四十卷,是唐朝德宗貞元,貞元是年號,貞元年間所翻譯的我們稱它作貞元本。此品第三卷,這個此品是講全部的《普賢行願品》,它一共有四十卷,第三卷它這個初三卷,諸位看《四十華嚴》就曉得,前面三卷是本會,它這一共分成兩會:本會跟末會。末會裡面就是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》,本會經文少,末會經文就長了。

  【從第四經已後。】

  『第四經』就是第四卷,第四卷以後一直到四十卷。

  【即文殊大士出善住樓閣。行化南方。】

  這就是著名的「五十三參」。文殊菩薩是善財童子的老師,善財在文殊會上成就了根本智,那是在本會。文殊菩薩『出善住樓閣,行化南方』,這個時候就成了分會,這是本會、末會,本末二會。

  【文分為四。一六千比丘會。二諸龍會。三三乘會。四明漸證所表。即善財歷事善友。遍求法門。名為末會。】

  末會我們這裡看到了。這全經總分為本末二會,在末會裡面:

  【遇五十五聖者。所得法門。攝為五相。】

  『五相』從這來的,五十五位菩薩把它歸納起來分為五大類,這叫「五相」。

  【文殊等四十一人名寄位修行相。】

  這個『寄』就是寄託,『位』是位子,好像是什麼?我們在學校念書,在台灣在學校念書住學校的還不多,在大陸學生多半都是住在學校裡。我們過去在大陸念中學的時候就住在學校裡,只有寒暑假才可以回家,平常住在學校裡,寄宿,寄住在學校裡。『寄位修行』,這個菩薩好像寄住在這個位置,這個寄住就不是永遠住在這裡,為什麼?他畢業就走了,他不會永遠住在那個地方。跟這讀書情形是一樣的。這一次我到大陸看了幾所大陸上很有名的學校,我們第一天到南京,看了南京師範大學;到上海看了復旦大學;到大連看了遼寧師範大學;到北京的時候,去訪問北京大學。這些學校學生還是住在學校裡,過的團體生活,確實是非常的理想,相當我們這裡寄位修行,他們在學校念書就跟我們《華嚴經》寄位修行沒有兩樣,是一樣的意思。這四十一個人代表的是什麼?前面這四十一個位次,十信位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這四十個位次。四十一個人代表著四十個位次。他這底下說得很清楚。

  【謂文殊一人寄十信。】

  寄十信位。

  【餘四十人寄三賢十地也。】

  三賢十地。

  【四十人者。】

  這個地方很好,他把名字都寫出來。諸位要曉得這些統統是大菩薩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其中實在說大多數都是早已經成佛,所謂是倒駕慈航退居在菩薩的地位上,幫助同程度的同學,這真正叫大慈大悲。我們世間人做不到,菩薩才能做到。譬如說你讀書,你已經畢業了,你現在再回到學校去做學生,做一年級的學生,做二年級的學生,為什麼就做學生?幫助我們那些同學,我們這世間人誰肯幹?沒有人肯幹,佛才幹這個事情。

  【謂德雲比丘。海雲比丘。善住比丘。彌伽大士。解脫長者。海幢比丘。休舍優婆夷。毘目瞿沙仙人。勝熱婆羅門。慈行童女。】

  這十個人。

  【寄十住。】

  像德雲比丘初住,海雲比丘二住,以此類推,這十個人代表十住菩薩,這是華嚴圓教的十住,這都是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的法身大士。下面是:

  【善見比丘。自在主童子。具足優婆夷。】

  那我們在這裡看到『優婆夷』是在家的女居士,『自在主』是童子,『善見比丘』這是個出家人。諸位你看看這些你就曉得,這五十三參裡面他所表的有出家、有在家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統統都具足,都是菩薩。

  【明智長者。法寶髻長者。普眼長者。】

  『長者』,在社會上有地位、有身分、有智慧、有德行、還有財富,用現代的話來說是社會賢達,社會的仕紳,是這些人。

  【無厭足王。大光王。】

  這兩位是國王,從這看出他們的身分。

  【不動優婆夷。】

  這是指在家的女居士。

  【遍行外道。】

  前面這第九位有勝熱婆羅門,這個地方看到『遍行外道』,這就是示現我們現在所講的宗教界的人士,這不是佛門的,是宗教界的人士。婆羅門教是宗教,這個外道也是一個宗教的信徒。由此可知,任何宗教都可以學佛,佛法是佛陀對於一切眾生的教育,不管你信仰哪一個宗教,你也是一切眾生裡面的一分子,當然有接受佛教育的權利。所以當時許多外道,宗教家、宗教學者都來學佛。學佛沒有改變他的宗教,沒有說他婆羅門教放棄了,他來學佛教,做佛教徒,他依舊是婆羅門教。好比現在他是一個天主教的神父,他來學佛,學佛之後他還是神父,這就對了。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到事實,遍行外道在佛門裡面修行證了果,他還當他的外道,一定要明瞭。

  【已上十人寄十行。】

  這比前面位置高,十行位的菩薩。再看底下:

  【鬻香長者。】

  『鬻香長者』是商人做生意的,這是菩薩,菩薩商人。

  【船師婆施羅。】

  『婆師羅』是他的名號,『船師』是航海的船長,現在我們叫船長,航海的。你可以能看到的範圍真是包括非常之多。

  【無上勝長者。師子頻申比丘尼。】

  這是出家的女眾。

  【婆須蜜女。】

  這個『婆須蜜女』是個淫女,講風化這一類的,我們現在講妓女。她也是菩薩,也是修行得道之人,而且她在道業修行的程度相當之高,你看她代表的是第五迴向的菩薩,三賢位裡面非常高的程度。

  【毗瑟胝羅長者。觀自在菩薩。】

  觀世音菩薩,觀世音菩薩代表第七迴向。

  【正趣菩薩。大天神。安住地神。】

  這兩位就是一般宗教裡面拜的天主、地神,可見得不但包括了我們人間各行各業男女老少,還包括了天神、地神,範圍確實是非常的廣泛。

  【已上十人寄十迴向。】

  下面多半是主夜神來代表十地。像這個:

  【婆珊那演底主夜神。普德淨光主夜神。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。普救眾生主夜神。寂靜海音主夜神。守護一切眾生主夜神。開敷一切樹華主夜神。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主夜神。妙德圓滿主夜神。釋種女瞿波等。】

  這十個人是十地,包括了文殊菩薩代表十信位,總共有四十一個人,這四十一個人代表的是寄位修行相。這諸位一定要記住,這是第一個階段,第一個階段從初信位到十地位。換句話說,總共是五十個位次,五十個位次文殊菩薩一個人代表十個位次,代表十信。

  【二遇摩耶夫人等一十一人。】

  第二善財童子遇到『摩耶夫人』,摩耶夫人是釋迦牟尼佛的母親,摩耶夫人有十一個人,這是第二會叫:

  【會緣入實相。】

  『入實相』,就是等覺地位,前面到『釋種女瞿波』代表的是法雲地的菩薩,大乘圓教十地圓滿。所以摩耶夫人以後十一位都是代表等覺,等覺的境界跟佛是一樣的,所以不能用一尊菩薩來代表,用十一尊來代表,這叫總教會緣入實相。

  【摩耶夫人。正念光女。遍友童子師。善知眾藝童子。堅固長者。賢勝優婆夷。妙月長者。勝軍長者。最寂靜婆羅門。德生童子。有德童女。】

  這十一個人就是『德生』跟『有德』合在一起的,這兩個人童男、童女代表一會,所以它總共有十一個人。

  【遇此十一人名會緣入實相者。謂會前次位差別之緣。同入實相理。寄等覺位。親生妙覺。為佛母故。】

  這個意思諸位細心能夠體會到,前面從初信到十地,實在講,心還不平等。換句話說,修行還有能所,還有能、有所,到等覺能所沒有了,所有一切分別執著統統沒有。所以會前面四十一個位次到這個地方都恢復平等,『實相』就是平等相,實相是一相,所以說是『寄等覺位』,等是平等,前面是不平等,到這個地方是平等。『親生妙覺』,妙覺就是佛果,等就妙了,這個不等就不妙,這個理我們要懂,要知道這才是真正的事實。

  那我們的修學就有了目標,目標在哪裡?目標在平等心。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,起心動念都不平等。這裡就要記住,不平等是凡夫,平等是佛菩薩。我們如何從一切不平等能夠契入平等?平等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,這個解脫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自在,自由自在,無拘無束得大自在。那個大自在是從平等心裡面證得的,真正得大自在。你只要有分別、有執著就不自在,為什麼?不平等。心性本來是平等的,法界本來也是平等的,所有一切不平等都是妄想執著生的。這我們讀的《無量壽經》,《無量壽經》好!這本經連到註解才有這麼多,要沒有這些註解,光看經文很難體會到裡面圓滿的意思。但是《無量壽經》很容易體會,古人說《無量壽經》就是中本《華嚴》,那你就想到《無量壽經》跟《華嚴經》內容完全相同沒有兩樣,所以這個經題上就有清淨平等覺。它這個步驟好,教我們怎麼入進去,這就是一條路子,先修清淨,清淨到極處就平等,平等就覺,那個平等是等覺,覺是妙覺。

  用什麼方法修清淨平等覺?用一句佛號。起心動念,這不能不起心動念,不起心動念那你就成佛,就不必修了。你還會起心動念,這就是凡夫,這一起心動念馬上就轉成阿彌陀佛,所有一切念頭統統歸阿彌陀佛,他這個方法好!禪家常講: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淨宗用這句話用的比禪宗更踏實,這個覺是什麼?一句佛號提起來就是「覺」,念頭一起來馬上就轉到阿彌陀佛上,這就對了,久而久之自自然然妄想就少了,淨念就得力了。所以從清淨入平等,從平等入覺,這個指導的方向非常正確,一切眾生都可以修學,這是第二段。下面:

  【第三遇彌勒菩薩一個人。】

  就是五十三參第五十二,第五十二是善財童子參訪彌勒菩薩彌勒樓閣,彌勒菩薩是引導他入他的樓閣,這個樓閣就像博物院一樣,像博物館一樣,引導他去參觀那個博物院,裡頭陳列的是什麼?盡虛空遍法界,一切諸佛剎土的依正莊嚴到他那裡全部都看到了,統統明瞭,這彌勒菩薩彌勒樓閣。等於說前面善財童子去參學的是上課聽講,到了彌勒樓閣全部都見到了,我們中國古人俗話說:「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」,入彌勒樓閣就像行萬里路一樣,統統見到了,將過去所學的在這裡統統都證實、都證明了,這是補處菩薩。所以這個彌勒菩薩。

  【攝德成因相。】

  因為他還沒有成佛,所以他是因地,他不是果地,他是因地。

  【謂攝前會差別緣。歸一實之德。明一生補處。以為正因。】

  這是第三,見彌勒菩薩。

  【第四再見文殊一人。名智照無二相。】

  善財童子的修學,實際上善財是代表我們,這諸位要曉得,就是一個大乘法門修學的榜樣,也許有人問,哪這個榜樣不是學《華嚴》的?你要這樣想法就錯了,那《華嚴經》就不能成為經中之王,不能通達一切法藏,侷限於一門。諸位必須要知道《華嚴經》是代表通達一切法門,我們修淨土也不例外,也要循著這個原則來修。學禪、學密、學教,不管修學哪個法門,他所表演的給我們做了一個示範,統統要這個學法,你就不會錯了。所以決定不是侷限於華嚴宗一宗、一個法門,那我們就看錯了。

  善財最初是以文殊菩薩為老師,文殊菩薩代表什麼?代表「信」。這要知道!善財運氣好,他能夠遇到文殊菩薩這樣好老師,我們運氣不好,遇不到好老師,你這個想法就錯了。你如果能夠親近一個善知識,對這個善知識有百分之百的信心,你就遇到文殊。你看印光法師跟人說,一分誠敬,你就有一分成就;十分誠敬,你就有十分的收穫。誠敬是對老師的信心。所以《華嚴》一再教給我們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,這信心太重要了,對老師沒有信心,那怎麼能成功?你成就的大小,與你對老師的信心恰好成比例,所以文殊是表信,這是最初。所以文殊表信智,這就是真正的智慧、真實的智慧,對老師的信心完全不動搖,完全不改變。

  我們將倓虛老法師佛七的錄音帶廣泛的流通,他老人家的口音是有很重的鄉音,很多人聽不懂,現在有人發心把他寫出來,這個很好,寫出來看就方便多了。你看他所講的,諦閑老法師早年那個徒弟鍋漏匠,諦老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就勸他老實念,一直念下去,念累了你就休息,休息好了再念,他念了三年就站著往生,憑什麼?對於老師有信心,有圓滿的信心,沒有一絲毫的懷疑,他能依教奉行,三年就成功了。那個成功很了不起,站著走的,預知時至。走了以後還站三天,等他師父替他辦後事。不容易!你說他憑什麼?憑信。我們今天不成就是為什麼?對老師沒有充分的信心。信是有,半信半疑。所以沒有人家那樣的成就,人家那個成就是圓滿的信心。文殊表信,信是真正的智慧,真實的智慧。到修行功德圓滿,又遇到文殊。

  【再遇文殊表證智。】

  實在講,『再遇文殊』是智證的圓滿。前面對老師雖然信,只對老師誠信不疑,自己沒有達到這個境界,現在達到這個境界了。

  【既與本智相應。冥合無二。離能所相。離分別相。照體獨立。故不見文殊身相。但摩頂得法也。】

  再見文殊,沒見到文殊相,文殊菩薩摩頂授記。換句話說,早年初學的時候是見到文殊菩薩的色身相,應化身;到自己修行功德圓滿,見到文殊菩薩的時候,法身相。法身無相,真見文殊,那是見到自性的、法身的文殊,這是修學功德的圓滿。第五就最後這一段,第五是什麼?就是這一品經,就是最後這一品。五十三參到最後:

  【遇普賢一人。】

  這一品裡面普賢菩薩是會主,遇到普賢菩薩。

  【名顯因廣大相。】

  因大果就大。

  【謂由前智極心冥。】

  『智』是智慧,智慧圓滿了,所以叫『極』。『心冥』,心與智融成一體。這個時候智就是心,心就是智。

  【詞亡慮絕。】

  這一句就是常說的: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。『慮絕』就是心行處滅;『詞』是言詞,言詞已經說不出來、達不到,言語道斷。我們知道言語的能力確實是有範圍的、有邊際的,超越這個範圍,言語能力達不到。這個思惟想像比言語能力要廣大,雖然廣大,它還是有邊際。這思惟想像,唯識宗裡面跟我們講的,阿賴耶識範圍之內的,這個思惟想像都可以達的到;超越阿賴耶是真如本性,思惟想像也達不到。由此可知,言語思惟是有界限、是有邊際的。這是心性完全顯露,言語想像都達不到。

  【故觸物皆道。法法全真。】

  這個時候才真正可以說「親證諸法實相」。諸法實相在哪裡?沒有一法不是,法法皆是,『法法全真』,我們現在見不到,人家見的是「法法全真」。我們見不到,我們法法全假,全是虛妄的。那我們跟他看的差別在哪裡?我說一個很明顯的例子,智慧圓滿的菩薩看一切法,一切法不生不滅。我們今天看的一切法都擺在面前,我們看的一切法是生滅法,他看一切法不生不滅法,同樣擺在面前,為什麼我們看是生滅,他看是不生不滅?不生不滅是真的,生滅是假的,所以我們看到是假的。

  你要問為什麼,到底原因在哪裡?說穿了也不難懂,他用的是真心,我們用的是妄心。真心是什麼?心裡頭沒有一個妄念,所以心不生不滅,看到外面法也不生不滅。我們現在妄心,一個念頭起,一個念頭滅,我們用的是生滅心,看到外面境界一切法是生滅法,於是證明了佛在經上所說的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這是佛在經上講的。佛又說,「心生種種法生,心滅種種法滅」。這是講妄心。如果心沒有生滅,法哪裡會有生滅法?法就沒有生滅了。

  心真實,法界就真實;心虛妄,法界就虛妄。這也真正證明了佛講的話沒錯,「境隨心轉」。境是外境,確實是隨心轉,心是主宰。外境是隨心所變的,我們要生活在一個好環境、好空間,你用好心就得到了。真是俗話常講:「好心就有好報」,沒錯!這道理說出來了。好心確實有好報!好心變好境界,惡心變惡境界,這個境是從心變現的。法法全真,觸物皆道,法法全真。這個「物」就是我們講的一切有情正報,「法」是無情的依報。依正莊嚴就是《華嚴》上所講的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,都證實佛所講的這些話。

  【依正渾融。重重無盡。故隨舉一法。即是圓因。】

  『圓』是圓滿,沒有一絲毫欠缺,因圓,果當然圓。所以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,所貴的定、專。這兩個字諸位一定要記住,你要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,你心要定在一個法門上,心定不動搖,我選擇這個法門之後專修,定心專修沒有不成就的,這是我們真正修學成功的祕訣。所有一切修行不能成就的,心不定,修不專,都犯的這個毛病。所以定跟專是成功的秘訣。

  【一切皆爾。由是善財於普賢一毛孔中所得法門。過前佛剎微塵數倍。一切皆然。】

  這一句話顯示佛在大經上講的: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。這個一不是專一,專一那就又有分別執著,又不平等,任一。任何一個法門都通達一切法門,一切法門入任一法門,這才是真相。所以說法門,哪個法門不好?門門都好。從五十三參裡面,婆羅門外道都好,那都是菩薩,都是正等正覺,菩薩示現外道身、示現婆羅門身,菩薩一樣可以做牧師、一樣可以做神父,都可以做。他的知見決定是純正的,他教化眾生必然有他的善巧方便,能夠幫一切眾生,幫助他破迷開悟,引導他歸入正路。這個正路是什麼?就是覺正淨。要用我們《無量壽經》的經題就是「清淨平等覺」。不管用哪一個法門,只要是指引到清淨平等覺,那就是菩薩,這才真正知道佛門廣大!沒有一法不包容的。我們如果虛妄生起分別執著,佛法也變成外道。佛法就是圓融,佛法就是沒有分別執著,佛法絕對是萬法一如、萬法一體。

  【大疏序云。】

  這個『大疏』就是《八十華嚴》,序文裡頭清涼大師有說:

  【寄位南求。因圓不踰於毛孔。】

  這是讚歎。

  【既一切無非圓因。無不包遍。故云顯因廣大相也。】

  所以它是『包遍』。不但是包,是無所不包,不但能容,無所不容,為什麼?因為一切法都是自性變現的。離開自性之外沒有一法可得,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是自性所變的,所以是包遍!包容周遍,這是顯示因廣大。下面《疏》:

  【第五顯因廣大相中。第五重示普因。】

  這是五段裡頭最後的一段,『重示普因』。這一段文,就是這一卷的文,就是我們現在念的這一卷文,是重示普因,是『顯因廣大相』裡面的第五分,重示普因。為此第五相中經有五分,把這五分的名字說出來。

  【一依教趣求分。二聞睹前相分。三見聞親證分。四聞佛勝德分。五重示普因分。】

  前四分在三十八後半及三十九卷中,因為《普賢行願品》總共有四十卷,重示普因這一段的經文是從三十八、三十九、四十一共有三卷經,前面這四分是在前兩卷裡面,末後這一段重示普因就是我們這一卷。所以說第五分就是『重示普因』。

  【即此別行一卷是。】

  這一大段是把這卷的經文來龍去脈做一個簡單的說明,知道這一段經從哪來的,說了些什麼,從哪來的,這說清楚了。請翻開三百七十四面,這一面我們把文念一遍,《疏》:

  【序分在於四十卷中第一卷故。】

  這個序不會在此地,第四十卷哪來的序?是第一卷的。第一卷也把它節錄一點,使我們知道經的開端,才明白最後結論它的重要性,它的深義之所在。看《鈔》:

  【序分在於四十卷中第一卷故者。即初卷經云。】

  這是本經一開端有這麼一段文字。

  【如是我聞。一時佛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。】

  這就是《彌陀經》裡面講的「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」,是一個地方,翻譯的不一樣,是一個地方。這個『逝多林』就是祇樹,祇陀太子及孤獨長者他們兩位合起來建的道場,供養佛作為教學的場所。

  【與菩薩摩訶薩五千人俱。普賢菩薩。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。及普賢勝智菩薩。智慧勝智菩薩。無著勝智菩薩。如是等上首菩薩摩訶薩。一切皆從普賢行願所生。】

  這句話非常重要,普賢行願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。由此可知,所有一切大菩薩沒有不修普賢行願。

  【乃至智慧普遍。猶如虛空。以大光網照法界故。復與五百聲聞眾俱。是諸聲聞。有大威勢。悉覺真諦。皆成實際。深入法性等。】

  這個地方的比丘不是小乘比丘,是大比丘。正如同《彌陀經》上講的大比丘眾,這大乘經上說的。他們也都是像本經上所說的法身大士,不是普通人,因為他們『皆成實際,深入法性等』。

  【復與無量諸世主俱。】

  這個『世主』就是國王大臣這些人,他們是佛法的擁護之人,我們佛門稱為「護法」。護持、提倡、推行、介紹佛法給一切眾生,這是世主的責任。

  【已曾供養無量諸佛。】

  可見得這善根是無比的深厚,就像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讀到的一樣。

  【常勤利樂一切眾生。】

  『勤』是勤奮,『常』是不間斷,經常不間斷的,他們所想的、他們所做的,都是給予一切眾生真實的利益,這是菩薩,這個才護法。

  【為不請友。】

  像《無量壽經》上講的:「為諸眾生作不請之友」。不要等人家請你,你才去,那就太晚了;看到人家有需要的時候,立刻就要送去;人家還沒有想到,想一切方法提示他能想到,使眾生接觸佛法的機緣能夠早一天成熟。諸佛菩薩、護法、世主他經常所想的是這些事情。

  【乃至云。從行願力。生如來家。專求如來一切智智。】

  兩個智合起來,這兩個智是兩個意思,一個是根本智、一個是後得智。根本智、後得智合起來就是圓滿的智慧。普賢行願不可思議。真正發心修學,這個行願就有力量,這個力量是動力,推動你認真的修學,自行化它,我們常講勇猛精進,精進不懈,什麼力量在推動?行願力在推動。我們曉得今天的社會,社會的繁榮進步,什麼力量推動?名利在推動!那沒有名利誰幹?不幹。特別是利,利的力量很大,推動這個社會在進步。這佛菩薩勸化眾生,名聞利養什麼都不要,他什麼力量推動他?行願力。行願力推動是真的。那個名利,名利沒有了他就不動,就不動了。這個行願力不可思議,他是一個永遠在推動,這才『生如來家』,生如來家與諸佛如來同一智慧、同一願心。與如來同心、同願、同解、同行,『專求一切智智』。

  【盡此已來。都有三紙經文。】

  這個『三紙』就是三頁,有這麼長一段的經文在《四十華嚴》第一卷的序文裡頭。

  【總名序分。故云在四十卷初也。】

  這是把這個經的來源在這裡做一個交代。下面就講這一卷,就講別行這一卷,別行這一卷也分為三分:序分、正宗分、流通分,也分為三分。實在講它在全經裡面只是流通分而已,現在在此地清涼又把它分為三分。因為這一卷經包含了全經的義趣、全經的精華。今天這一段是一個交代。好,我們念佛迴向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