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 (第八集)  1989/1  台灣華藏講堂  檔名:04-003-0008

  七十七面,第五行:

  【故出現品云。如來成正覺時。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。普見一切眾生般涅槃。即此圓教中四十二位。若賢若聖。若心若境。若依若正。若人若法。並是圓淨緣起之法也。】

  到這個地方是一小段。這段是大師引用這部大經,就是《華嚴經.出現品》裡面的一段經文,說明「淨緣起」的成德,淨緣起的成德也就是成就。這個境界確實在別教以下沒有,決定是圓教才有這樣的境界。就是與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情與無情統統相應,這才是真正圓滿的法輪。古人常說,《華嚴》是如來的根本法輪,一切經皆是《華嚴》眷屬,這話說得是非常的有道理。如來,就是我們講佛。成佛的時候,為什麼會見到一切眾生同時都『成佛』?而且又見到一切眾生都入大涅槃?『般涅槃』就是無上涅槃,涅槃也是成佛的意思。如果分別來說,這『成正覺』就是所知障斷盡,真如本性裡面的覺性圓滿的顯現出來。般涅槃是講斷德,就是最後一分生相無明要斷盡了。般涅槃是對煩惱障,煩惱障斷盡,二障都盡了,這是圓教如來的果位。給諸位說,這個話是真的,決定不是假的。為什麼?他證得這個境界之後,他真正明瞭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。所以從佛性上來看,那豈不是一切眾生都成正覺了嗎?一切眾生都有佛性,決定是平等,平等是性德,也是性德之體相。我們講真如本性。真如本性像個什麼樣子?平等就是真如本性的樣子,就是這個體相。所以萬法平等,萬法一如,這是他真正見到了。

  從斷德上講,煩惱本空。不但見思煩惱本來是空的,根本無明也是空的,全是虛妄而不實在的。悟的時候是這個相,這種現相;迷的時候,還是這個相。迷並不是說,我迷了,我的本性會變樣子。你雖然迷,你的本性沒變樣子;你雖然迷,覺得你有無明煩惱,實際上你本性上清淨,沒這個東西。所以成佛的時候,見到自己成佛,也見到一切眾生跟自己完全一樣。你明白這個事實,你才曉得佛對於一切眾生真正平等,真實的平等。真正平等就是沒有分別,有分別就不是真平等。真正的平等是沒有分別心,就是與一切萬法決定不起一念分別心,不起一念執著心。這是本性體相完全顯露。「出現品」裡就是說的這個境界。

  這個境界在『圓教四十二位』,圓教十信位的菩薩沒有見性,所以不說他們,他們沒有到這個境界。這十信菩薩,給諸位說,他有圓解。我們今天讀《華嚴經》,這種理論我們想得通,我們不疑惑。我們明白,雖明白,我們做不到。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還是分別,還是有執著,這就是說,理上你雖然是圓解,你沒有證得,你沒有能夠圓證。換句話說,還是得不到清淨平等的受用,得不到。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得這個受用?必須圓證。那真的是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從圓教初住菩薩開始,這就開始證了。雖然只證得一分,但是這一分的受用,與如來果地上平等平等,無二無別。所以他這個受用是真實的受用,這不是假的。如來證的是滿分,圓滿的,他所證的是部分的,沒有圓滿的,但是決定是真實的。所以從初住菩薩說起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,四十個位次,再加上等覺,再加上佛,這第四十二個就是佛,經上也稱之為妙覺位,實際上就是無上正等正覺,這四十二個位次。《華嚴經》上所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說四十一位,不說佛。從初住菩薩到等覺菩薩,四十一個位次。

  『若賢』,賢是講三賢。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三賢菩薩。『若聖』,聖就是十一地,十地菩薩加上等覺,這叫聖,三賢十聖。『若心若境』,此地講的心就是真如本性。我們通常講真心,這不是妄心。境是境界,心跟境是一樣的。境從哪裡來的?心變現出來的。所以這心之能力不可思議。十法界依正莊嚴,這是經上給我們講得明明白白、清清楚楚。這個境界從哪裡來的?唯心所現,是你心裡面現的相;唯識所變,所現的這個相在變化。什麼力量主宰變化?識,識就是分別,是因為你有分別,它就起變化。如果你沒有分別,這個相,給諸位說叫一真法界。你說一真法界是個什麼樣子?眼前這個境界,原來就是一真法界,眼前就是了。可是我們有分別執著,這一起分別執著,就把一真法界變成了無量無邊的法界。

  我們這個世間,不要說十方三世,就是這個世間,我們這個地球上,每個人是一個法界。不只十法界,每個人是一個法界,每個人的法界都不相同,沒有一個人的法界是相同的。這個地位愈證得高就愈接近、愈相似,還不能說完全相同。完全相同到誰?到了佛。因為佛他一品無明都沒有了,所以那就真正的同了。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無明,雖有一品無明,他們這個境界很接近。是不是會完全相同?不完全,還是不完全。所以愈高是愈接近,位置愈低,就完全不一樣,這都是事實的真相。佛經裡面講十法界,十是表法的意思,不是數目字,是代表無量無邊。所以這個心一起分別執著,那就無量無邊,千變萬化,這是經上常講的十法界。十法界裡面,每個法界又有十法界,這就一百界。一百界裡頭,每一法界又有十法界,無有止境。這些,這就講緣起。緣起,這就是有染、有淨。

  一真法界,就是前面講的性起。性起是唯心所現,緣起是唯識所變。所變的這些相,諸位要知道,都不是真的。我們凡夫會變,諸佛菩薩也會變。我們變,變這個境界裡面,自己生活得很苦。苦在哪裡?我們自己變的這個,不知道是自己變的,也不曉得這個境界是假的,把假的當作真的,在這個境界裡面起分別、起執著、起貪瞋痴慢,毛病統統從這地方生的。首先,執著這個身是我,既然有我,就有我貪、我愛、我瞋、我見、我慢,統統都來了。在這個境界裡面,就有分別,就有執著。佛菩薩他也會變,他變了的時候,他沒有我們這樣的苦惱,他很自在,很快樂。為什麼?他知道這一切都是假的,所以既不執著這個身是我,也不執著這一切萬法是實在的,他不執著。所以經上讚歎他們叫遊戲神通,他得大自在,他沒有執著。因此他們的受用是性德,這就自在了,真正是離苦得樂。

  我們因為虛妄的執著,招來許多的災難痛苦。殊不知道這些災難痛苦都不是真實的。說穿了,就像做一場惡夢,夢醒了,曉得這假的,不是真的。你不曉得,你在六道裡面輪迴,無始劫以來一直輪到今天,或者後面還不曉得到哪一劫,這就是一場很長的大夢。將來有沒有醒悟的時候?給諸位說,決定是有,在理論上講,決定是有,佛說的,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。既然有佛性,必當作佛,他將來一定會作佛的。所以作佛,就是從這個大夢裡頭醒悟過來,一定會醒悟過來。但是醒悟時間長短,那就是個人因緣不相同了。這個因緣也牽涉到善根、福德,這是講心境怎麼來,怎樣一個關係。

  下面『若依若正』。這個說法,愈說這個境界愈粗愈明顯,愈容易覺察。依,是講我們生活的環境;正,是講我們所得的這個身體,身體是正報,身體之外統統是依報。所以正報,單單指我們自己身體而已,別人還是我的依報。這個依報裡,環境裡面有人事環境、有物質環境,有兩種。所以一切人,乃至於我們講的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都是我們的依報環境,我們依報裡面的人事環境。衣食住行這些就是我們的物質環境,全是屬於依報。正報並不是指一切人,那就錯了,那你看法就錯了。正報單單指個人一個,除自個人之外,全在依報裡面。

  『若人若法』,這個人,那就是一切人眾,這是廣泛的,跟那個正報不一樣。所以這個地方,若人若法,要前面一句裡面就是依報。依報裡面有人,依報裡面有法,這個人與法都是依報所攝的。『並是圓淨緣起之法』,這是講四十二位。那在本經裡面說的華藏世界,華藏世界是緣起,它是屬於圓淨緣起。圓淨,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屬於圓淨緣起。不像我們這個世界,我們眼前這個世界是屬於染緣起。前面介紹過了,染緣起,不是淨緣起。

  為什麼我們這個世界不能稱為淨緣起?諸位要知道,染、淨緣起,並不是別人給我們安排的,不是佛菩薩安排的,也不是上帝、閻羅王主宰的,不是的,染淨在心。這個世界叫做凡聖同居土,你心要是淨,你在這個世間,你是屬於淨緣起;如果我心染了,我在這個世間是屬於染緣起。可見得這個緣起,什麼時候它轉變?那真是剎那之間,就看你的心,你的心怎麼變法。你的心一念清淨,眼前這個緣起,那就是淨緣起。這個淨,前面說過有分淨、有圓淨。如果你一念心是圓淨,換句話說,你今天在這個世間,這個境界跟華嚴,跟極樂世界沒有兩樣。那沒有兩樣,也許你要問,華嚴會上毘盧遮那佛,我能見得到嗎?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,我能見得到嗎?給諸位說,都見到。如果你的心現前是圓淨的,毘盧遮那佛、阿彌陀佛天天跟你見面。確實你沒有離開他,他也沒有離開你。今天我們是不隔而隔,沒有隔礙當中有隔礙,我們的心不清淨。所以經上講,心淨則土淨。

  佛法的修學,千經萬論無量法門,大家總得要把原則抓到。修什麼?修覺、修正、修淨。這三種,實在是一而三,三而一。法只有一,哪有三,沒有三;佛法是不二法,覺就是正,就是淨,它是一。我們今天是不得已,是一樁事情從三個角度來看,三個角度是一樁事情。所以在這裡面不要起分別心,不要執著。為什麼一樁事情,佛要說三面?因為眾生的根性不相同,你修學有難易之分。我們今天學淨土,就是覺正淨裡面,我們從淨門入,我們從這入。這個入方便,修的是清淨心。心清淨,就入進去了。要想心清淨,就決定不能有分別,不能有執著,你心才會清淨。如果你執著,我這個法門好,他那個法門不如我這個,你想想看,你能不能入?不能入。心不清淨,你還有分別執著,我這個法門好,好在哪裡?我能入得進去。別的法門好不好?別的法門也好,他可以從那個門入進去,入得門來,完全是一樣的。好像這一個講堂,開了好幾個門,隨便你從哪個門進來都一樣,無二無別。教從正門入,那要費一點時間,要去研究經典,依照經典修正我們的觀念,修正我們的思想。正門就是正知正見,正確的思想,正確的見解,從這入。所這一門通常講,絕大多數是漸修,逐步逐步,像讀書一樣,一年級、二年級慢慢提升,覺門是頓悟,淨門也是頓入。這三個門比較起來,淨門攝受根性的人比較多,它真是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。不需要那麼樣高的覺性,也不要那麼樣繁瑣的經教,這是它的方便之處。下面解釋緣起。

  【言緣起者。由本因中。聞圓教。信圓法。發圓解。起圓行。圓除諸障。圓證法界。】

  這個地方講了六種圓法,這幾句話很重要。『本因』,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,修行成佛第一因素(第一個條件),這最重要的。下面這六句實在講是多生多劫薰習而成的,絕對不是說,一生當中就能成就,沒這個事情。往往我們看到一生當中成就,眼看是一生成就,過去生中他不曉得修了多少生、多少劫。像六祖能大師那樣子頓悟,我們看到這個了不起的天才,我們能學得到嗎?我們只看到他這一生,沒有看到他前生;他是生生世世多劫薰修而成的。我們雖然比不上能大師,但是也不能過分的自卑感,那也是錯誤的。為什麼?你要是說你沒有福分,你怎麼能聽到這部大經?這部大經是圓頓大法。今天我們在這裡研究這部經典,讀誦這部經典,這就是你接受圓教,你接受這六圓在薰習。可見得,這個善根福德絕非尋常,不是有大善根、大福德的人,你在這一生遇不到。縱然遇到了,你也不肯學;遇到了,不信。相信了,不肯學,等於沒有遇到。所以我們能夠遇到的,真正值得慶幸。

  『聞圓教』,在釋迦牟尼佛一代教學裡面,屬於圓教的經典,大家所曉得的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,再說《無量壽經》,淨土法門是圓教。蕅益大師,他老人家看淨土,那是圓中之圓,頓中之頓。可是蓮池大師不是這樣看法,蓮池大師說它是分圓;《華嚴》是圓滿的,是純圓,它是部分之圓。難道蓮池大師對於淨土法門的見解還不及蕅益大師嗎?給諸位說,不是的。他這個說法有不得已的苦衷,原因在哪裡?你要知道他那個時候的時代背景,他不能不這樣說;他要不這樣說,會引起很大的麻煩。為什麼?蓮池大師那個時代禪風很盛,禪的勢力很大。你如果說這個超過它,他們不服氣,群起而攻之,這個東西麻煩大了,會為你找來很多麻煩。所以曉得他說話那個語氣非常之謹慎,有他不得已的苦衷。蕅益大師的時代,這個情形就緩和,為什麼?經歷變亂,蕅益大師生在明朝末年,他老人家圓寂是在清朝,那時候整個社會動亂。蕅益大師年歲並不大,六十幾歲他就圓寂了。所以他那個時代跟蓮池大師時代不相同,他的講法就完全說真話,一點都不保留。而讚歎《彌陀經》,你看《彌陀要解》裡頭讚歎「華嚴奧藏,法華祕髓」。那這是圓中之圓,頓中之頓,沒有話說了。這個話在蓮池大師的時代,一般修淨土的不大敢講。

  你不要說別的,李老師(李炳老)那個時代,這個去我們沒多遠,跟我現在的時代就不一樣。李老師在台中弘法四十年,他對於夏蓮居的《無量壽經》會集本,就不敢很讚歎。為什麼?有別人群起而攻之,他也害怕,也受不了。所以他在民國四十九年講過一遍以後再也不敢講了。因為那一遍講的時候就有人罵他。所以諸位要曉得,這時代背景不相同。

  我們今天極力提倡,沒有人干涉,時代不一樣了。我們提倡,說老實話,也是怕人找麻煩來。這個事情從前李老師告訴過我,叫我要小心。因為那個時候,本來我是想到台北來的時候,我五十六年到台北,我就準備想講這部經。李老師就勸我,你現在不能講,免得惹麻煩。因為這部經很少人提倡,我們極力提倡,總是孤掌難鳴。所以在美國遇到黃念祖,非常歡喜。他也極力在宣揚,至少不是我一個,有兩個。同時,我現在把這五經讀本印出來,這個大家沒有話說。九種本子統統在裡面,你們自己看,九種本子哪個好,你自己選擇。這不要再爭論了,這就是真正事實擺在面前。實在說李老師那個時候,這九種本子找都找不到。這我們今天福報大,能夠把《無量壽經》九種本子都收齊,這是稀有難逢的一日。這幾年來,我們這個經本大概印了已經超過十萬本。今年至少我們還會印十萬本,大量流通。這個流通量決定超過過去任何一種本子。這是圓中之圓,頓中之頓。諸位能夠常常讀這部經,這就是圓淨緣起的薰習。

  聞圓教,《無量壽經》剛才講了,圓中之圓,是頓中之頓。你能夠聞圓教。『信圓法』,聞了之後,你要相信。如果這個信心生不起來,那我勸你,把這九種本子從頭到尾看上三遍,我相信你的信心一定會生得起來。那個信心稀有。什麼信心?決定往生,會生這個信心。你要不讀,你不知道。你這九種本子統統讀過,這信心一定會生起來。如果生不起來,你再念,你念的遍數念多了,我相信這個信心決定生起來。薰習,一遍一遍的薰習。

  『發圓解』,所以我們在《華嚴》,我們這一本註解足夠了。這是幫助我們、引導我們入哪裡?入《無量壽經》。這是古人講的,唐朝時候,日本的這些出家人在中國留學,這些人多半是善導大師的學生、智者大師的學生。他們對於《無量壽經》的讚歎,認為《華嚴》跟《法華》都是《無量壽經》的導引。就是這樣的大經,它的作用在哪裡?誘導我們入《無量壽經》。這個話說得(我們仔細想想)的確沒錯。你看看,《華嚴》到最後十大願王,導歸極樂,不是把你引到極樂世界嗎?極樂世界,那就是《無量壽經》上所說的,豈不是《華嚴經》誘導我們入《無量壽經》。這話說得不錯。黃念祖老居士《無量壽經》的註解裡面,引用得很多。諸位仔細去看看,他所引用的,我們這邊同修都查證過,確實他引用的不是假的,我們都經過查證,所以我們這個註解本是精校本。

  大家依《淨土五經讀本》,這就是聞圓教,信圓法,發圓解。圓解,我要告訴諸位,我們是不是研究這些註疏,多看這個註解,就能開了圓解?不可能。怎麼不可能?你看註解是別人解釋給你聽的,不圓,看得再多也不圓。圓解是什麼?從自己內心裡面生的智慧,那是圓解。要從內心裡面生智慧,這要怎麼修法?給諸位說,一定要多讀。我們中國俗話說,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。書不懂了,不懂沒關係,你念,念上一千遍,那個意思自然就明白了。為什麼明白?大開圓解。這樁事情實在講並不難懂,智慧是從定裡面生的,佛教給我們的。這是真正的真理,永遠不會變的。因戒生定,因定開慧,智慧是從定中來的,不是從分別來的。我們看別人的東西研究,你是用的意識心,意識心裡面不生智慧,也就是八識不生智慧。所以你用意識心去學東西,學得再好,那就是《禮記.學記》裡面所講的記問之學,不是你自己的。所以開悟之後,那是自己的。佛家重開悟,儒家也重開悟。

  古人教學跟我們現在的確不一樣。科學家的那些智慧也是開悟。你看他研究專心,那專心就入定。好像外國有很多科學家一些故事,我們從小時候教科書裡念到的,他就煮個雞蛋,忘了,就把手錶煮到裡面去了。為什麼會這樣?專心。專心就是定,定就生智慧,心無二用,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。所以教你念一部經,念一部經容易專;你念得太多,學得太多,聽得太多了,雜了,那是雜修。雜修也能夠達到一些就是博學多聞,但是不能開智慧,只是博學多聞而已。換句話說,你不能得到圓解,圓解一定要從定中得到,所以修定比什麼都重要。

  諸位同修,你如果肯試驗一下,半年就有效果。時間不要長,你能夠定半年,然後看東西就不一樣。你可以試驗試驗看看。半年,我就念一本書,我就其他的統統放下。我什麼也不聽,什麼也不看,什麼也不接觸,我半年念這本經。半年以後,你再看看,你的智慧增長,你煩惱輕,妄念少了,心真的靜下來了。你對於這部經典,對於世間一切法看法都不相同,這個很重要。如果你繼續不斷的修,你能夠修個三年、五年,那你這個根基就厚了,逐漸就能夠達到圓解。即使看古大德的註解,你的看法也不一樣。自己沒有智慧,只解文字,依文解義;智慧開了之後,看到他這幾個字一提示,有無量義在裡頭,那不相同。所以我們要想圓解,一定要老實的去讀經,讀經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,這是佛法修學真正不二法門。不但佛門裡面,古聖先賢是這一個方法成就的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他方世界、無量無邊世界,那些佛菩薩也是這個辦法成就的。這不是釋迦牟尼佛這個時代的,一切諸佛菩薩沒有例外的,統統是這個方法成就的。

  解圓了,行就圓了,行自然就圓。一一行中,攝一切行,所以一修一切修。菩薩六度萬行,念念圓滿,行行圓滿,不是一樁一樁修的。我今天布施一文錢,四攝六度萬行統統圓滿。這叫什麼?前面所講的稱性起修,全修即性。所以它是圓滿的,不入這個境界,不行,你修一個行,就是一個行,它圓不過來。

  『圓除諸障』。粗說三障,惑業苦。再深入一點的,見思、塵沙、無明,一切障礙也是一念當中通除了,圓除。『圓證法界』。六圓法,剛才講了,都是歷劫薰習而成。但是圓到了極處,無過於「淨土五經」。本經是淨土五經之一,這五種經是一切經裡面,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,十方三世無量無邊的諸佛所說的經,講到圓到極處還是這五種。所以這五經是一切諸佛之所說的,一切諸佛讚歎。我們今天能夠遇到這個法門,能夠發現,能夠了解,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。我們再往下看:

  【既藉此諸緣修證。故言緣起。】

  我們有這個緣來『修證』。

  【證時即見凡聖皆然。故言圓淨。】

  就是你契入這個境界,真的『凡聖皆然』,你自然心裡面生無量的歡喜,我們常講的法喜充滿,真的是法喜充滿。不入這個境界,這個味道嘗不到,這也叫法味,他嘗不到,一定要入這個境界;入這個境界,一定要依這個方法去修學,這很重要。時間長短,在乎個人根性不相同。但是根性再劣,如果你是得法,方法正確,沒有得不到的。特別是淨土法門,只要方法正確,精進不懈,這個境界你決定得到。為什麼?我的根性差一點,為什麼也能得到?這不僅僅是阿彌陀佛加持,十方一切諸佛都加持你,這是其他法門裡面沒有的。諸位要曉得,一切諸佛為什麼特別要加持這個法門?因為這個法門是當生成佛的法門。佛的願望,希望眾生趕快成佛。你今天學這個法門是成佛的法門,是一生決定成就。十方佛當然要幫你忙,他要不幫你忙,那就違背了他的本願。你修別的法門,別的法門是成菩薩、成阿羅漢,得人天福報。那個說實在話,用不著佛來加持,那個目標小,你可以得到;這個目標太大了。所以諸佛菩薩一定加持,才知道這個法門之稀有,這個法門之可貴。再看底下這段:

  【故大經云。若人欲了知。三世一切佛。應觀法界性。一切唯心造。】

  這是《華嚴經》裡面非常著名的一首偈。那個「焰口本」裡頭,就把這首拿來叫破地獄。什麼方法破地獄?念這四句偈就破地獄了。你就曉得這四句,的確是不可思議。這四句偈是把法界緣起完全道破,你看多簡單。我們今天講法界緣起,就是我們世間人講的,宇宙人生的來源,我們叫它做緣起。宇宙人生從哪來的?現在科學家、哲學家都在研究,他怎麼研究也找不到答案。為什麼找不到答案?因為他用分別心,用執著心,這個心不行。他用八識去研究,那怎麼能找到答案。這一定要用甚深的禪定,定中智慧,照見性起,你才完全能成得了性。

  這四句偈說出來了,『若人欲了知』,「若人」是假設有一個人,他想明瞭,他想知道,知道什麼?『三世一切佛』。就像你也想認識佛,學佛的人都願意見佛,都願意求佛。你要想真正了解佛,真正認識佛,真正知道佛,底下兩句就教給你方法,『應觀法界性』。性是什麼?體,體性。法界性,就是我們今天哲學裡面所講的本體,宇宙人生的本體。法界的本體是什麼?心。『一切唯心造』。這個一切,大講到世界,所謂三千大千世界;小,乃至於微塵,沒有一法不是心造的,心變現出來的。唯心所現,都是心現出來的。這句話,初學的人不容易體會,很難懂。因為這都是圓教初住以上菩薩的境界,絕對不是我們的常識,我們不容易體會。雖不容易體會,佛在經典裡面(就是講經說法的時候)常常用比喻來說,而且最常用的比喻,在經上佛常用夢幻泡影,這是佛最常用的。你要是沒有法子體會,你會作夢,每天晚上都會作夢,甚至於一天晚上做好幾個夢,這都有的。當你夢醒的時候,你把這四句話念一念,你夢裡頭不是那個境界嗎?誰造的,是你自己造的。你在夢中,你並沒有把那個夢當作假的,你也認為是真的,也認為好像跟現在活動沒有兩樣。也有人作夢的時候,夢中去聽經,聽了之後,醒來他還記得聽了些什麼東西。

  我在國外也遇到很多同修,他說夢到我在講經,他聽,還告訴我,我講了些什麼,講給我聽。實在講不是我跑到他夢裡去,是他自己心思裡頭變現的夢境,就是一切唯心造。夢境是我們自己造的,時間雖然短一點,我們醒過來知道,會把這個夢境裡記得清清楚楚的。殊不知我們現在這個境界,跟那個夢境沒有什麼大的差別。我們覺得時間長一點,時間是個抽象的概念。換句話說,根本沒有這個東西存在。你看這個時間的觀念,在《百法明門》裡面,它排列在不相應行法。不相應行法,拿我們現代的名詞來講,就是抽象的概念,沒有這個事實。換句話說,就是根本沒有事實存在,是你抽象概念裡面產生的。所以時間沒有長短,你在作夢,實際上你作夢的時候,不過幾分鐘,可是你在夢裡頭已經過了好多年。哪有長短!所以你知道夢是虛幻的,我們今天眼前這個世界也是虛幻的。夢是假的,夢中確實是不可得,一樣東西得不到;那你要覺悟,我們眼前,在眼前也是決定沒有一樣東西你能得的到。人都知道,所謂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,你曉得。可是你說,我現在還沒死。沒死,你現在能得到嗎?得不到,沒有一樣得的到。你仔細想想,你就會覺悟了。雖沒死,每天晚上睡覺等於死了。所以每天晚上都死一次,你還不覺悟。你睡熟的時候,人家把你身體搬走了,你都不知道,這跟死有什麼兩樣?所以一定要覺悟,要覺悟。所以般若,般若是智慧,圓滿的智慧,無智亦無得。確實這個世間東西,沒有一個東西能夠得到的。真正體會到無智無得,這個心就自在、就得解脫了。

  你想想世間人,他之所以煩惱,為什麼煩惱?就是得失。沒有得到的,想盡方法去得到;得到之後,又怕丟掉。你說這個多苦,太苦了。甚至於許多的罪業、果報都是從得失裡頭來的。你要曉得一切法都不可得,這個念頭打掉,就自在了,什麼樣的煩惱都沒有了。無得亦無失,有得就有失。但是告訴你,得失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無得無失是真的,是事實的真相;有得有失,那是你的妄想,不是真的。所以這個世間人,迷惑、造業、受報;佛菩薩眼睛看到,冤枉。所以叫做「可憐憫者」,真可憐。為什麼?無事生非,真可憐。如果他真有得失,佛菩薩絕對不是這個態度看他,不是的,根本就是一場夢,統統是假的,拼命在那裡鑽營,這個苦。

  人生的價值,人生的意義,完全都落空。換句話說,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?白跑一趟,一絲毫的收穫都沒有。真實的收穫,就是把宇宙人生這個真相清楚明白。清楚明白,那你的日子就非常舒服,離苦得樂,身心安穩,自在快樂。這不是得不到的,得的到,真正可以得到。諸位在圓頓教法裡面,你漸漸去體會,你能體會一分,就得一分的受用;能體會兩分,就得兩分的受用。有相當的體會,你對於現在這個世界,一切眾生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你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你也無憂無慮。這個世界怎麼變,眾生的共業;怎麼樣變,與自己都不相干。為什麼自己曉得?那是一場夢,都不是真的,怎麼變都不妨礙,都無礙。《華嚴經》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的境界,縱然你不能圓證,可以能分證,分證就得不思議的受用。下面又引經論來給我們說明。

  【法華經云。佛種從緣起。】

  這個『佛種』是習種,不是性種。性是本有的,不需要薰習,是本有的,習種要薰習。孔老夫子也說了,《論語》上,他老人家就講得很明白,「性相近,習相遠」。佛法沒到中國來,孔老夫子就知道,性是什麼?本性。相近是本性是一樣的。所以佛法裡面講,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這是一樣的。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,《華嚴經》上說的,不但我們有情眾生的本性跟無情眾生的本性也是一樣的,只是名字說法不一樣,但是它是一樁事情。有情分上叫佛性,無情的分上叫法性。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,這不是二性。性相近,性是一樣的。但是,習就相遠了。習,我們講習慣、習氣,這就相遠了。

  為什麼有十法界?為什麼有百界千如?習性不同。天台家講,六即佛。第一個講理即佛,這是從性上講的,性是理。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,一切眾生同是佛,這是從理上講的,沒有分別。如果就事相上來說,就不一樣。事相是有名字即佛、觀行即佛、相似即佛、分證即佛、究竟即佛,它有五個層次不相同。這五個層次是什麼?這就是要靠薰習。所以《法華經》上講的,「佛種從緣起」,這是講的習性,不是說的本性。習性,我們今天是凡夫,凡夫要想成佛,那就得要拿佛法來薰習。

  所以真正覺悟的人跟那個不覺悟的人決定不一樣。為什麼?他的思想、見解、行為都不相同。沒有覺悟的人,他人生的目的是拼命在追求名利,追求功名富貴,他搞這個東西。他所求的是五欲六塵,求這個。覺悟的人不是的,覺悟的人所追求的是永恆的生命。那個不一樣,永恆的生命就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裡頭無量壽,他所追求的是真實,不是虛妄的。今天你追求名利,你整個世界得到了,又怎麼樣?古人所講,世間金銀財寶也不過是借給你看幾年而已,你以為是你的?錯了。既然是借看幾年,何苦,一定要我來保管?我來保管,還提心弔膽,怕什麼?小偷偷,強盜搶,我為什麼不交給別人保管?我一點也不擔心,我喜歡看看,就去看看好了。那銀樓多得很,打開看看,拿來我摸一摸,是不是?我欣賞欣賞。看完了之後,替我保管,收起來。是不是?你想這多自在,說穿了就這麼回事情。所以一個真正修道的人,你說他貧窮嗎?不貧,比你富有的太多了。你那個金銀財寶有多少?沒有多少。我的金銀財寶太多,全世界到處都是。因為什麼?你也不過是看看,我也看看,所以一樣的事情。

  這諸位一定要明瞭,要追求永恆,要追求自性的覺正淨,求這個,這是真的,這是真正的享受,真實的快樂。物質上的受用,如果你有懷疑,我常說,你把《了凡四訓》從頭到尾念三百遍,你的物質享受決定沒有問題。為什麼?你相信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。你命裡面有的,丟都丟不掉;命裡沒有的,打什麼主意也搞不來。這不是心安理得嗎?理明白,心就安了;心安了,就有樂;安之後就有樂,快樂,沒有憂慮,沒有憂愁。何況福報他可以修。我命裡頭有,當然有;沒有,怎麼能生活?一定有的,多少不一樣。如果覺得不多,不多可以修,修福。袁了凡居士,他的福報就不多,他那個福報是當生修得來的。他壽命也不長,連壽命都可以求得,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。但是這個求,要合理,要合法,如理如法的去求,你決定得到。

  所以在家的同修,修行一定要明佛理。你要不明佛理,盲修瞎練。不但你沒有修福,往往自己造了業,不知道,這很可惜。所以一個修福,還得要有智慧;沒有智慧,他想修福,還修不到。有智慧,才真正認識福田。譬如你要種糧食,你能夠認識這個地很肥,種下去收成一定好,你有這個眼光。你要不認識,看到沙、石頭上,我在這兒種上,種一百年也收不得成,也沒有收成,種錯了地方。你種福種錯了地方,你得不到收穫的。不但你得不到,反而把本錢都捨掉。所以修福也要靠智慧,沒有智慧,福也修不到。如何能夠認識福田?不熟讀佛經,你不認識。佛在經典上都有明白的開導。

  大家能夠讀《無量壽經》就非常之好。《無量壽經》這些東西講得很多,講得很詳細。能夠把淨土五經都能夠熟讀幾遍,那就更清楚、更明白了。你就曉得,種福應該怎麼個種法。所以一定要求心相應、語相應、行相應,與諸佛菩薩三業相應,這是最低限度。你看看佛菩薩怎麼做法,我們就怎麼做法,那決定不錯。所以這叫從緣起,這要重視的,特別是像我們沒有見性以前,非常的重要。

  【起信論云。真如熏無明。成諸淨法。】

  這句是《起信論》上,馬鳴菩薩說的。這就是我們怎樣把自己的染緣起變成淨緣起。換句話說,把六道變成淨土。淨土是淨緣起,我們六道是染緣起,怎麼個變法?那就要用『真如熏無明』。這個話怎麼講法?怎麼個薰法?什麼是真如?我在此地明白的告訴諸位,淨土五經就是真如。我們現在的心,一天到晚胡思亂想,對於一切法的真相一無所知,這就是無明,你不明。如果你每天讀誦經典,就是五經選一種念也可以,五種都念也行。念這個幹什麼?薰無明。經的意思不要去求解,就是一昧的念下去,這就是薰習無明。我們的無明,可以說無始劫以來無明積得太厚,不是念幾遍就可以把它薰跑掉的,沒那麼快。念上三年、五年,你看看,你那個無明雖然沒有完全破,就稀薄了,它就起作用。所以古德講,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,能念之心就是始覺,所念這個佛號就是本覺。你發心念佛,就是始覺合本覺,始本不二,就是究竟覺。可見得,我們發心念佛,這句阿彌陀佛就在薰習我們的無明。所以你念經也是一樣,看經也是一樣,都是屬於薰習。

  總而言之一句話,我們一天到晚除了自己正當必要的工作之外,我還有時間,我不是讀經,就是念佛。要用這個時間來薰習無明,這樣才能夠『成諸淨法』。因為他這句並不是專對修淨土而言的,他說的是個綱領,所有一切大乘法統統用得上這條綱領。所以這個地方的淨,阿羅漢是淨,辟支佛是淨,諸菩薩是淨,並不是專指彌陀淨土。但是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裡面,他老人家也是發願求生西方淨土。

  【統而言之。則淨緣起門。翻前染緣起門。以合前性起門也。】

  這句話總結得非常之好。可見得,終極的目標是要入『性起』。為什麼?入性起就是一真法界;緣起,畢竟還是在十法界。『染緣起』是六凡法界,我們講六道。『淨緣起』,前面講分淨,這是聲聞、緣覺、權教菩薩。圓淨,也不過是圓教裡面初住到等覺。所以初住到等覺,這個時候才入了性起,目的在此地。由此可知,無量法門殊途同歸。這是把佛法,特別是大乘佛法,修學的方向、修學的目標給我們指示出來了。本經特別是這一卷,這一卷是《華嚴經》的總結,把所有的理論、方法、境界統統結歸到十大願王。而且以這個十大願王,再以淨土為歸宿,西方極樂世界,所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。到極樂去幹什麼?就是這句話所說的,翻染成淨,到西方極樂世界明心見性。見性就是你親自證得一切法是性起。就是《華嚴》上講的這兩句話,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你才真正證實。

  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