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 (第一六二集)  1992/1  台灣華藏講堂  檔名:04-003-0162

  請掀開經本第四百四十五面第二行,從《疏》看起:

  【今先明本行。後以法供養抑前供養。本說劣行。為何所益。】

  大師這一行的疏文,下面有解釋,《鈔》底下就是解釋,解釋裡面說:

  【今先明下。】

  就是指前面這一段的疏文,就是剛才念的這一段。這個意思是廣修供養這一段經文,清涼大師給我們說了很多,而宗密又詳細的解釋疏文。換句話說,註解的註解,因為在菩薩修行之中雖然講有無量的法門,也就是說有無盡的方式,但是要把它總歸納起來,不外乎布施。以清淨平等心修布施就是供養,普賢行跟菩薩行的差別就在此地。菩薩行,菩薩沒有普賢這麼清淨,這樣平等,這個清淨心跟平等心是周遍法界,一有分別執著就不能夠周遍,所以這是普賢行跟菩薩行差別不同的所在就在此地。

  前面說過要怎樣用心去修法供養,世尊舉了很多例子,這個地方再加以說明,法供養是不是把前面的財供養把它壓下去?不是這個意思。法供養重要,財供養也不能少,其實財跟法是分不開的,重要的是觀念上的轉移。我們修一切供養,目的何在?動機何在?如果這個動機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,財供養就變成法供養了。如果我們動機只是解決他現在生活上某些困難,那就是法供養也變成財供養。由此可知,就是在心境的轉變,財跟法是一體的,這是我們必須要分辨清楚。所以底下講:

  【覈此文無端也。疏抑前等者言。抑者。按也。厭伏之義。今義訓抑者屈也。謂屈於本行也。】

  這是委屈。就是說好像財布施跟法布施比較起來,這個財施顯得委屈了。

  【余亦謂此七種法行。但是所標之心。】

  這個『余』是宗密大師,《鈔》是他做的,稱余是宗密大師的意思。『七種法行,但是所標之心』。可見得這一句話很重要,佛法確確實實是心法。換句話說,就是看你怎麼個想法,你怎麼個看法,境界還是這個境界,那個看法想法不同,在這個同樣境界裡面生活的感受就不一樣,這是真正結歸到重點的所在。

  【經言如說修行者。】

  這個『如說修行』是佛講的。

  【即如前所說觀行如是而行。名如說修行也。】

  這個地方提到學佛有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就是觀想,觀就是禪宗裡面所講的作觀、觀想。觀是觀念,想是思惟,也就是我們講的粗淺一點,現代話講你怎麼個看法,你怎麼個想法,就是這個意思。我們的看法、想法要跟佛菩薩相應,我們現前生活就過的是佛菩薩的日子。如果我們看法、想法跟佛菩薩是相反的,那我們就過的是六道凡夫的日子。其實環境擺在面前並沒有改變,可是苦樂就完全不相同。這也證實了世尊在大乘經上常講的:一切法從心想生。所以這個修觀是菩薩行裡面一個總綱領,八萬四千的行門,哪一個法門不是修觀!修是修正,觀就是觀念、觀想,把我們的觀念、觀想修正過來。佛菩薩是最純正的,與事實真相完全相應,這就是正確的;與事實真相相違背,那就是錯誤的。

  凡夫想法、看法錯誤,這是不能夠責怪的,為什麼?因為他對於事實真相完全不了解,不要說過去世跟未來世我們不知道,即使在我們這一生當中,二十年前的事情也許還有點印象,三十年前的事情忘得乾乾淨淨的了,明年、後年的事情一無所知。在這種狀況之下,我們對於所有一切的問題,人與事,都在那裡猜測,都在那裡推想。這些猜測推想,說實在話,都叫胡思亂想,與事實真相完全不相符合。我們想錯、看錯了,於是我們也講錯、也做錯了,這個生活怎麼不苦?這當然苦。如果過去現在未來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我們就不想了,沒得好想的,清清楚楚的,還有什麼好想的!所作所為自自然然符合於現實狀況,這個生活就美滿、就幸福快樂,跟諸佛菩薩一樣,這的確不是一個容易事情。要很冷靜的勤修戒定慧,戒就是守法的意思,定就是清淨心,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,所以愈是在亂世,生活環境非常混亂的時候愈要修定,這個心愈要清淨,我們才能夠應付一切人事。觀行是總綱領,觀是觀念思想,行是行為,一切的造作。經典是佛知佛見,諸佛菩薩的解行是我們在迷途之中最好的一個引導,最好的指標。果然能夠遵循這個原則來修學,我們會走出迷境,會走出困境,這就是所謂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。

  【言利益眾生等者。即修觀行之時。一一與此利益等心相應。是則名為真法供養也。】

  這個意思非常的深長,利益眾生,讓一切眾生得到真實的利益。怎樣做的?是不是我們拿著金錢、拿著物品,甚至於像我們這個道場,每年印送許許多多經書、錄音帶,這是不是在做一些真實利益眾生的事情、真法供養?不見得,這算是法供養,還不能算是真法供養。什麼叫真法供養?我自己本身做到了,那叫真法供養。也就是說,自己要給一切眾生做一個榜樣,做一個模範,佛的教訓我統統做到了,這叫真法供養。像《金剛經》一開端,釋迦牟尼佛真法供養,他怎麼供養法?他每天到舍衛大城去托缽,著衣持缽,到舍衛大城乞食,那叫真法供養。他做給我們看,他是怎麼樣生活,怎麼過日子的,讓我們從這裡得到啟示,從這個地方覺悟,我們要學習他,這就對了。所以佛沒有說一句話,無言之教。把他老人家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法,都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,點點滴滴皆是大圓滿。四十九年所說的法就在穿衣上,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就在吃飯上,我們如果會了,我們穿衣,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,穿衣表示全都在其中,我們吃飯也完全在其中,那就行了,那叫做真法供養。可見得佛法很現實,沒有離開現實,所以點點滴滴無一不是大圓滿。

  【若爾。即不必諍論也。然且依疏。】

  果然做到這裡,就沒有爭論了,曉得財供養跟法供養一如。雖然說的這個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比不上法布施,一切財供養比不上法供養,我們在這個地方明白了,說這些話,無非是把我們的念頭轉過來而已。如果你執著這些話就錯誤了。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很好,法與非法都不可以執著,執著就錯了。所以一切法真的是無實無虛,這個道理很深,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。當我們一切都不執著,佛所說一切法的真實義自然就明瞭了,所有一切疑惑爭論都沒有了。所以宗密大師講的『且依疏』,我們就依照清涼大師為我們所說的去做就行了。我們再看下面的文:

  【下偈之中。更無校量。但舉本行為勝供養。明知校量欲顯本行供養為勝。】

  本經前面是長行,也就是用散文體裁所寫的。可是後面是偈頌,偈頌是屬於重頌,就是把前面長行文重複再說一遍,佛經裡面用這種方式非常之多。用這個方式,它有兩個意思,佛講經跟學校上課不一樣,學校上課,學生是固定的,到時候他一定要來,他不能缺席的;佛講經不是上課,這個聽眾他喜歡來就來,他不喜歡來就不來。有的人來得早,有的經說了一大半,快講完了,他才來。所以這情形就很難,世尊非常慈悲,為這個緣故,後來的人也教他能聽到全經的大意,但是總不能為他再說一遍,再說一遍,先來的人就嫌煩了,於是他用偈頌的體裁再說一遍。使後來的人也能把前面用偈頌重複講一遍,大致上也能明瞭。

  同時佛所講的這些話要記住,如果記不住,你怎麼會做得到?怎麼能夠應用在生活上?這個長行文難記,所以只要把意思記住就行了。這個偈頌在從前都可以唱歌的,譜上曲的時候可以唱的,所以很容易記住。佛用這個方法,讓我們把他所講的經義統統記在心裡,所以偈頌有這兩種好處,這個是說法的時候,往往說完之後,又用偈頌再說一遍。偈頌裡面,有時候有長行沒有說到的,在偈頌裡補足;有長行說得很多的,偈頌講得很簡單,略說,這是我們讀大乘經,尤其是《華嚴》,處處可以見到。偈頌很長,而講到廣修供養這一段裡面,有本行,沒有比較殊勝,這個偈頌裡頭沒有了。由此可知,佛的意思最重要的還是教導我們如何修行,比較勝劣不重要,所以說是『校量欲顯本行供養為勝』,就是法供養為勝。

  佛法就是生活,特別在《金剛經》上,顯示甚深的密義,《金剛經》經文不長,可是它的意思很深。這部經在中國流通可以說是最殊勝的、最流行的、知名度最高的,但是真正能夠理解它的人並不多。江味農居士以一生的精力,四十年的時間專攻《金剛般若》,寫成一部《金剛經講義》,講義的確寫得好,這是他四十年的成績,他的修學報告。這個本子在台灣相當流行,印的數量也相當可觀,可是真正去研究、去修行的人還是不多。在二十多年前,我們在佛教會大專講座曾經講過一次,也是用了很長的時間,我記得沒有講完,講了一半,好像用了四年的時間才講了一半。這次我們有個機緣用精簡的方法,實在講這部《金剛經》如果每天講,一天講兩個小時,至少要半年才能把它講完。可是兩個小時那部經也可以講完,同樣我們能夠得真實的受用。

  我這次回來時間不長,二十一號要到新加坡去,有兩個星期,兩個星期景美講經安排七次,我想七次把《金剛經》從頭到尾講一遍,講《金剛經》大意。今天這一段全在《金剛般若》裡頭,告訴我們怎樣把最高般若的精華,應用在日常生活、穿衣吃飯、處事待人接物之中,這是我們要學的,學到之後馬上就能夠用,就用得上,才知道本行的殊勝。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,看《疏》:

  【故梵本云。復次善男子。彼彼一切最勝供養。及法供養。修行供養。乃至不離菩提心供養。一念中以彼彼供養如來。以得最勝善根。增長積集過去供養善根。百分不及一等。】

  這一段是經文,梵本原文是這個寫法。我們再看底下:

  【此中意云。上來觀行。名最勝善根。及法供養。此上二類。一念善根是所校量。過去供養為能校量。】

  『校量』是比較,比較殊勝。能比較的是『一念善根』,所比較的就是『過去供養』。再看末後這一段:

  【以未修普賢行願供養。不及今修普賢觀行供養故。】

  沒有『修普賢行願』,心不平等,心不清淨,真的那個供養得的福報是有限的,修普賢行願那個功德是無有窮盡,什麼原因?一念善根。這個事實真相的確很難明瞭,我們世間人這個觀念當中因與果是相對的,善因善果、惡因惡果、大因大果、小因小果,相對的,不知道這一切法的真相。真相是什麼?真相是萬法皆如,那是真相,我們不明瞭,不明瞭是我們著了相!不曉得一切相的體性,所以我們的生活是在相對的空間裡。

  那個事實真相絕對沒有相對的,沒有相對的這就真的大,盡虛空遍法界。如何能夠證得這個境界?有念就不能證得。念是什麼?念就是分別執著,無念就證得了。但是如果你有一個無念存在,也不能證得。為什麼?你著了無念。有念無念統統都沒有了,那才叫真無念。所以說無念也沒有,這才叫真無念,這樣才能見到事實真相,這叫普賢行。普賢行跟其他的菩薩行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,菩薩未必做到真無念,菩薩還是有分別、有執著,達到真無念的時候,這個時候是普賢行,念與無念統統都沒有了,《金剛經》就是說明這個境界。有念是法相,無念是非法相,有念是有,無念是空,空有兩邊都要放下,有不能執著,空也不能執著。不執著也不能執著,這個心是普賢行,以這個心來修一切行門都是屬於普賢行,與普賢行願完全相應。這是我們必須要理解的,必須要懂得的。

  然後我們回來再看這一段經文,經裡面說。『復次善男子』,這個地方的善男子就是稱善財童子,善財童子來參訪普賢菩薩,普賢菩薩叫著他。『彼彼』,是指一切菩薩,從初信位一直到等覺位五十一個位次,是說這些菩薩們。『一切最勝供養』,這一句是講財供養。『及法供養,修行供養,乃至不離菩提心供養』,這都是前面所說的,列舉法供養,舉了七個例子。菩薩都效法普賢,學習普賢行,我們今天也在學習,在菩薩五十一個位次裡頭,雖然都修普賢行,差等不一樣。這個差等從哪裡來的?從一念心來的,我們也可以說這個心的清淨純度不一樣。

  我們現在學佛了,比起過去幾年沒學佛的時候,我們現在這個心好像清淨了不少,比較清淨。繼續不斷的用功,再過兩年,又比現在清淨不少。為什麼有很多同修來說:我念佛念了好幾年,煩惱妄想還是不斷的還有,這什麼原因?是我們功夫不夠。不能懷疑:這個恐怕功夫不得力,修行沒用處。那就錯了,修行有用處,功夫也得力,要伏煩惱那個力量還不夠,繼續努力再精進、再加油一段時間,功夫夠了,煩惱就少了。煩惱愈來愈少,證明你的功夫很得力,功夫不斷在進步。如果說是不用功的時候,好像沒煩惱,沒有什麼妄念,一念佛的時候妄想雜念特別多,算了,還是不要念了。這你就錯了,不是說你念佛的時候把煩惱都念出來,不是的。是你的煩惱妄想本來就是那麼多,不念佛的時候沒發現,這一念佛的時候才發現這麼多。幸虧念佛才發現,不念佛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!發現雖然不能控制,也是功夫。你看多少人煩惱妄想多,他不知道,你算不錯了,你知道了,這比他們就強很多,因為念佛讀經才發現。我再念佛、再讀經,慢慢的就可以能夠降伏它,可以克服它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這怎麼能懷疑,怎麼能夠把它中斷!了解事實真相,才曉得念佛讀經的好處、利益,真實的利益。

  剛才說了,這個經是大乘經,大乘圓教,圓教的菩薩到初住才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那個時候他所修的是真正的普賢行。那前面十個位次,從初信到十信只有定力,沒開智慧,雖修普賢行,不能跟見性的菩薩相比,因為沒有見性,用的是什麼心?用的是意識心,跟我們凡夫現在一樣,我們用的是意識心,不是用的真心。意識心跟真心差別在哪裡?意識心有念,真心沒有念,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夠體會這個心有真妄,凡夫二乘權教菩薩用妄心,妄心就是法相家所講的八識,我們用八識五十一心所。一定要破無明見本性,他用的是真心。用的真心,那個功德就大了。那個就是極小的一點,修的一點福,像布施,布施一分錢,布施一塊錢,功德是盡虛空遍法界。所以這個大小一多統統都破掉了、都沒有了。我們用意識心,這個大小一多存在,這個沒有辦法破除。這個大因就是大果,小因就是小果,如果普賢行裡面,小因證大果,小行得大福,那個用心不一樣,真妄差別不相同。所以我們今天盡量在事上修,盡量把心量拓開,也就是盡量不要去想這個,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。

  可以說菩薩行從哪裡做起?菩薩行就是把自己忘掉做起,點點滴滴想一切眾生。要依照普賢菩薩這個模式,我們雖然做不到,我們去想,我們去觀想,用意識心也好,因為意識心觀想也行,這初步必須要從這裡下手,把心量拓開。我們點點滴滴要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做一個好樣子,那這就是真實的供養。做哪些好樣子?第一要做一個守法的好樣子,做一個守禮的好樣子,人人都守法,人人都守禮,社會祥和,天下太平,不至於這麼混亂。真實的布施,真實的供養,是自己做樣子給人看。我們勸人做,自己做不到,假的,騙人的,人家怎麼能相信!佛為我們所說的,他真做到了,他在生活裡,他做給我們看,所以我們相信他是真的。我們學佛要在這個地方學,要從這個地方下手。我是做給我家裡人看的,做給社會上人看的,做給全世界人看的,做給三千大千世界人看的嗎?算不錯了,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的好榜樣了,記住,出不了輪迴,為什麼?你的心沒有突破三千大千世界,三千大千世界是輪迴的範圍。那要怎樣才能夠超越輪迴?心量再放大,我做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看,就把這個界限突破了。沒有這個心量,總是在輪迴裡頭打轉,輪迴裡面打轉太苦了!過去生中你這個事情沒搞清楚,所以混到現在混成這個樣子,苦不堪言。這一下幸虧搞清楚了,搞清楚了現在立刻就要幹,來生再不搞六道輪迴,這個心量是虛空法界。

  我們這樣的做法,自然得福報,這是一定的。得福報決定不能享,為什麼?一享福就又回頭了,又著相了,又起心動念了,又壞了。佛在大乘經上常常勸告我們,有福不要享,釋迦牟尼佛做給我們看,佛的福報多大?每一天還是出去托缽,不享。還是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不享。不但這一切物質福報不享,名也不享,名他成佛了,每一天出去托缽跟我們凡夫沒有兩樣,從佛的地位又回到人的地位,成佛了,不著佛的相,不著佛的名號,名聞利養統統都放下、統統都不受了,這真正出得了三界。三界裡面的枷鎖沒有別的,就是名聞利養,一分別一執著就壞了,就墮落在裡面去了。一定捨棄得乾乾淨淨,這就對了。佛做出來給我們看,讓我們去覺悟,讓我們去反省、去檢點,他就是個榜樣。在《華嚴經》裡面這是真好,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這些諸佛如來示現各種不同的身分,各種不同的行業,可見得佛法在世間真的是事事無礙。為什麼無礙?心裡面都不執著,所以他做得自在。

  我今天下午到這兒來了,簡居士來看我,說基金會這一年來做得好辛苦,財力不夠。我就笑他:你為什麼會過得那麼苦?過去我教給你的原則,你忘掉了?錢多多做,錢少少做,沒錢不做,這多自在!實在講自然有錢,有人送過來,沒人送過來,諸佛菩薩會送過來,只要你發的是善心,只要你發的是真正的幫助眾生、幫助佛法、弘護正法,求佛菩薩,不能求人。求人錯了。我沒有錢,你發發心,這個不可以。應該怎麼樣?佛菩薩面前,沒有錢,佛菩薩你發發心,這對的,這個正確的。不可以在人面前這樣說法,佛菩薩面前可以說。佛菩薩覺得有這個必要,自然就送來了,沒有必要他就不送來。送來,我們很歡喜;不送來,也很高興。不送來就證明這個階段不能這樣做法,做法沒有好處,我們見不到,佛菩薩見得到。你一生都真正做到信佛,那就快樂了。多少佛教徒不相信佛,相信自己的胡思亂想。所以一定要信佛,不要信自己,這個就對了,會過得很快樂很幸福。

  我們很認真、很熱心的去做,一切都不著,一切無牽掛。現在這個世間,打著做好事的招牌,實際上欺騙眾生的事情太多太多,防不勝防!你沒有高度的智慧,你說你不會受人欺騙,很難,太難太難了,一定要有高度的智慧。所以我們依照經典理論教訓去做,這就決定正確,絕對沒有錯誤。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,《鈔》就不必說了,看四百四十七面第五行《疏》:

  【又法供養。通十法行。修行最勝。修行通於萬行。依觀供養。正是修行故。】

  這是說明『法供養,通十法行』,《華嚴》用十表法,十代表圓滿。但是佛祖也很慈悲,在事上確確實實為我們提了十個綱領。『修行最勝』,這十條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平常的工作,處事待人,遵循這十個原則,與菩薩行就相應。這十條我們看《鈔》裡面,第三個小段:

  【又法下。】

  就是又法供養這一段文。

  【重釋前二勝供。】

  再解釋前面兩種殊勝的供養。

  【言十法行者。謂一書寫。二供養。】

  這個『書寫』我們前面都講過,就是流通佛法,現在我們不必去書寫,印經就是代替從前的書寫。從前經典流通要靠寫經,現在我們靠印刷,來得非常方便,使佛法在這個世間不至於失傳了。我們可以大量的來印、來流通,使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得到佛的經典,接觸到佛法,這是法布施裡面很重要的一個課題。第二是『供養』。

  【乃至。】

  底下省掉了六條,這六條大家必須也把它記住。第三個「施他」,布施給別人。第四「諦聽」,你看經上常常世尊講經說法,囑咐大家要諦聽諦聽,諦聽用現代話講仔細聽,要認真的去聽。第五是「披讀」,披讀我們現在人講精讀,譬如你讀經,感覺到有很好的地方,很受用的地方,你用紅筆把它劃起來,這叫批讀。第六「受持」,受是接受,持是奉行。換句話說,佛跟我們講的道理,跟我們講的方法,這些教訓我願意接受,我願意照做,這叫受持。第七要「開演」,我要時時刻刻說給別人聽,把你自己修學的心得,你修學得到的好處利益,說給別人聽。第八「諷誦」,讀誦,諷誦是讀出聲音,高聲的讀誦,讀熟了就能夠背誦,當然背誦的時候也常常高聲朗誦。高聲朗誦的利益很多,第一個是切記佛的教誨,經典我記得很熟,不忘記。朗誦就跟唱歌一樣,舒暢胸懷,高歌一曲。第三個是普利天人,讓別人聽到佛的經典這麼好,他能夠得到受用,除了一些人聽到,還有鬼神畜生。所以讀經能讀出聲音出來,利益就很多,不出聲音,自己得利益;讀出聲音,大家都得利益,所以朗誦好。

  【九思惟。】

  經本上有了。

  【十修習。】

  『習』就是不斷的去練習,依照經典的教學修正自己的觀念、思想、行為,這是菩薩行門的十大綱領,這十大綱領實在講都是六波羅蜜裡頭開出來的,歸納就是六度,從六度開出來這十法行。

  【如下顯經勝德分中所明。】

  底下還會說到,這十條下面還會說到。

  【言依觀供養正是修行者。以所引文殊章十法供養中。多明修行為供養故。】

  這也是顯示《華嚴》裡面常講的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這個一是任何一個,說布施,布施可以包括一切行門;說持戒,持戒也可以包括一切行門,也包括布施,任何一法都攝一切法。像我們這個講堂有幾十盞燈光,每一盞燈放的光裡面都含攝著其他燈光,任何一盞都融合所有的燈光,所以它的一是任一,不是專一、不是獨一,獨一專一就錯了,它是任何一法都含攝一切法,所以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為什麼把一切法都會歸到供養裡面?供養最普遍,一般人最容易理解,也最容易做到的。譬如我們一個人在這個世間,我們有父母、有尊長,我們對父母尊長有供養的義務,可是我們沒有想到應當把這個供養的心、供養的行把它擴大到社會、到一切眾生,這個我們沒想到。佛在這個地方教給我們把這個供養的心、供養的事應當讓它擴大,擴大到一切眾生,就與自性相應,所以不說別的法門,特別講供養。十願裡面廣修供養這一章說得這麼詳細,道理在此地。再看底下這一段:

  【法華中。喜見燒身。名法供養。淨名教於善德行施。無前無後。一時等施。名法供養。】

  這是說明法供養在事相上有種種差別,而不相同。會學的人要體會到它的意思,不要著相,因為佛說法,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很清楚,佛無有定法可說。佛不但沒有定法可說,實在講佛是無法可說。為什麼無法可說?因為一切法是緣生的,佛法也是緣生的,緣生之法,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,法沒有,那還有什麼好說的!法不可得,哪有可說的!我們要懂得佛法的真實義,佛是怎麼說的?因為我們有錯誤,佛所說的是糾正我們的錯誤;我們沒有錯誤,他就沒得說了。每個人錯誤不一樣,佛的說法就不一樣,每一個時代眾生,思想觀念錯誤不一樣,因此佛的說法對每一個時代、每一地區眾生也各各不相同,因此經典的集結,我們要知道,是不是世尊當年所說的法一句一句,像我們從錄音機裡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?不是的!那樣寫出來怎麼樣?沒用,因為佛是對當年印度人說的,現在我們中國人,尤其三千年後的中國人,跟那個時候情況完全不一樣,不相同,那個東西拿到我們現在怎麼會有用處呢?沒得用。所以要曉得佛說了許許多多話,阿難尊者的集結,只集結他的原則、他的綱領,而這個原則可以能夠超越時間、超越空間,流傳到幾千年以後,這個原則原理還可以用,要明白這個道理。這些原理原則我們要活用,死的用又錯了,所以要活用。這個地方舉出兩個例子,就是說明它是活的,它不是死的,某一種情況之下我們應該怎樣做,但是那個心是一個心,利益一切眾生。怎麼利益?令一切眾生見到之後,他會反省,他會覺悟,這就得到一切利益。

  『燒身』,如果我們把身燒掉之後,他還是個木頭人,他根本就不懂,那你燒不是燒可惜了,燒了不起作用。你這個身一燒,他馬上就覺悟了,那就管用。禪宗傳記裡面丹霞禪師,諸位曉得丹霞燒佛,他燒佛像幹什麼?教一個人開悟,那是要真有功夫,真有本事。我們燒佛像要墮地獄的,他燒佛像得大功德。他是看到老和尚參禪快要開悟了,就差那麼一點點,執著,他不能開悟。正好冬天取暖,燒火,把佛像搬來燒。這個老和尚一看,這還得了!你怎麼把佛像拿來燒?他的話是點他,我燒舍利。木頭佛哪有舍利?沒有舍利,再拿幾尊來燒。這一句話一說,老和尚豁然開悟了,人家用這個幫助他開悟,難道有定法?沒有定法!他開悟了之後,丹霞燒不燒佛?不燒佛了,不燒了。禪宗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,所以用意是一念善心,幫助人破迷開悟。手法沒有一定,這個要真智慧、要真手段。他那個功夫真有效,用得真有效。我們沒有那個智慧,當然也不能用這種手段。

  但是從這個例子當中,我們可以學習到,我們學佛,明瞭佛法的好處,我們最親切的是家人,第一個要度家人,家人最難度,為什麼最難度?不是冤家不聚頭。度家人是度冤家,所以你要有高度的智慧,你要有出格的手段,度家人。不是度不了,沒有度不了的,度不了是你沒有智慧,你沒有方法;你有智慧,你有方法,沒有度不了的。所以學佛之後,在家裡要做一個很好的榜樣,與家庭生活不能相違背。你與他的生活嗜好相違背了,你家人當然就更討厭,排斥你了。你要能跟他和光同塵,打成一片,以超高的智慧去感化他,令他覺悟,這是學佛,這叫行菩薩道。你一家人得度了,你就能影響你的鄰居,這就能影響這個社會,造成一個社會風氣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

  而我們今天學佛了,實在講,對於這一層疏忽了。我們這個道場這些年來,對於世界許多地區國家贈送佛教的經書、錄音帶、錄影帶,這做的是表面,結緣的事情,有一點好處,很小。今天我跟簡居士說,這是鋪路,跟人結緣,佛法裡面的四攝法的布施、愛語,先給他恩惠,然後要把佛法給他。佛法是什麼?是我們的學風,是我們的道風,能夠把我們學風、道風推廣,這才能帶給社會良好的風氣。我們的學風是專攻,一門深入;我們的道風是名聞利養統統放下,也就是說無論做什麼事情,我們不向大眾化緣,不向人要錢,至少要把這個道風推廣。我們不要錢來做事情,希望能夠推廣這個風氣,對於整個社會,乃至於整個世界和平有利益、有好處,這才是重要的。

  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