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 (第一二一集)  1992/1  台灣華藏講堂  檔名:04-003-0121

  請掀開經本,三百零一面第六行,看《疏》:

  【第二翻譯者。自古及今。總有三譯。初即晉朝三藏佛度跋陀羅。唐言覺賢。譯出一卷。五字成偈。】

  大家都知道,佛法最初是出現在印度。大約在佛滅度一千年之後,佛教才傳到中國,這是我們根據歷史,正史所記戴的。那野史傳說,在周朝時候,佛法已經就跟中國接觸了。那不是正式的,正式是東漢,就是漢明帝永平十年,公元六十七年,這是國家,在當時朝廷派的特使到西域去求佛法。這個時候跟使節一同回來的,有摩騰、竺法蘭這兩位大師,帶著經書、佛像。換句話說,確實三寶具足,接受中國朝廷的禮請。

  《華嚴經》,是在東晉時候才傳到中國來的,所以它不是早期的經典。早期到中國來的分量是不多,我們《大藏經》裡面差不多都蒐集到了。除了少數失傳的,大致上在《藏經》裡面,我們都看得到。這個地方所說的翻譯,是專指這一品,而不是指這三種《華嚴》,不是講《六十華嚴》、《八十華嚴》,四十當然包括在裡面,這我們講的是《四十華嚴》。這個翻譯,為什麼譯經的時候要記載得清楚,講經的時候要講明白,註疏的時候也不能把它漏掉?這段文字是為了正信,說明這部經典確實有來源,它是從印度傳到中國。什麼人傳來的,什麼人翻譯的,在什麼地方翻譯的,什麼年代翻譯的,都記載得非常清楚,證明這部經不是偽造的,不是假的。

  古時候的譯經跟現代不一樣,我們也沒有辦法想像得出來,為什麼?沒有這個常識,沒有讀過歷史,無從想起。過去譯經,不是一個、兩個人做的事情,它是有譯經院,是一個機構來從事於這個工作,就像我們現在的國立編譯館一樣,它是國家拿出經費,它有編制的。所以像早期的譯場,鳩摩羅什大師的譯場,歷史上有記載的,它編制就有四百多人。你想想看,這個規模多大?譯出來經典是不是鳩摩羅什譯的,是不是鳩摩羅什自己翻譯的?不是,他是館長而已,他是這個譯經院的院長,用他的名字;換句話說,他負完全責任。所以這個譯場裡面編制也非常的周密,要經過許多層次的手續。參加這個譯經的人數多,經文也要經過互相研究討論,像現在的國民大會一樣,也得要三讀、四讀才能通過。有意見的就提出來,一字一句的斟酌,所以知道中文這個經典的翻譯非常可貴,是集體的作品,不是某一個人的。負責起草,有起草的一個小組,也不是一個人,這是非常值得可信的,值得我們相信的。不像現在譯經,現在這個制度沒有了,實在講,也沒有這麼大的力量。

  所以外國人沒有中國人有福,現在我們中文的經典,或者梵文、藏文的經典,譯成外國文字都是一、二個人翻譯的。是不是翻得妥當?實在講很有問題。我們中文的經典,那真是千斟酌、萬斟酌,一字一句都不苟且。這也看到從前人做學問,特別是翻譯佛經,因為佛經是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,如果意思錯了,那就遺害一切眾生,這個因果就背不起。負責譯場的這個人,他的責任尤其是大,在《高僧傳》裡面所記載的,也有經典是居士們翻譯的,無論是在家、出家,都是證果位的人。

  在從前李老師跟我們介紹的時候,至少都是證得三果以上的人,的確是有修有證,那不僅是有修,真正證果,所以佛的意思他才能體會。如果不是真正證果的人,佛的意思體會不到。看到這個文字,望文生義,往往就把意思解錯了。你看開經偈,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這一句還得了!我們把佛的意思解錯了,這個自己修行不能證果,那沒有話說。如果要是在教導別人,把別人也誤導了,這個責任自己一定要負,沒有辦法脫離的。你把人路指錯了,這個過失在哪裡?過失是墮地獄。雖然我不是有意的,或者我善意的,我自己認錯路了,把人家也領錯了。什麼時候你才能夠脫離地獄?你所引錯路,那些人將來都回歸正路,這個時候你可以離開地獄。還有一個人還沒有找到正路;換句話說,你在地獄,你就脫離不了。

  所以古德,不要說是註疏,就是講經都非常謹慎。我不能理解地方寧願不講,我把經文念過去,這個沒有過失。這個我看的當中,你看那個註解,明明那一段好像還有意思的,他輕描淡寫就落過去了,實在說是那一段他自己也搞不清楚,但是他這樣寫出來的時候,他沒有責任。所以這是非常的謹慎、慎重的一樁大事。不像現在,現在人膽大了,古人比不上。古人怕因果,現在人不怕因果。所以我勸導同修要讀經、看註解,還是看古人的好。古人東西難,不容易懂,古人東西不害人;換句話說,不會把你領錯路。

  古人東西如果裡面有問題的,就決定流傳不到今天。因為從前這個書籍,這是宋以後才有木刻的版本。像我們看的這個書,這雖然是影印的,原版是木刻的,一個字、一個字刻出來的,這個工本費多高?不是正法,有問題的,誰願意花錢來刻這個本子流通?換句話說,刻本流通,他也要負責任。假如這個書,裡面知見不正,你流通了,你花錢流通了,你誤導了一些人,你也要負因果責任,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常識,不要給自己惹麻煩。這個本子在世間還有一本存在,你墮落在惡道裡就不能出頭。換句話說,你流通,譬如說我流通一千本,這一千本在這個世間統統消失掉了,一本也找不到了,你的罪就滿了,你才可以出來。

  我們今天講到翻譯,我特別提醒諸位同修,你固然發心,我印經流通是好處,你要細細審察這個本子有沒有錯誤。自己沒有這個能力,請有能力的人,請他替你審察,我印這個經可不可以?千萬不要自作主張,這上有很重的責任。你請人審察,那個人審察點頭說沒錯,將來萬一有錯了,是他的責任,你沒有責任,這個要緊。所以我一生印送經書,我不印現代人的,為什麼?我沒有能力,沒有慧眼,不能辨別邪正,我這個事情不做,我印古人的。古人可以印是什麼?古人的東西不知道經過多少人的眼目,這比較可靠。所以此地所講的這個『三譯』,統統是這一品經的意譯,就是另外的譯本。

  『佛度跋陀羅』是梵語,佛陀,我們現在叫佛陀,他是佛度跋陀羅,佛陀,翻成中文就是覺的意思。跋陀羅翻作賢,這聖賢的賢。所以它這句話的意思,就是覺悟了的賢人,是取這個意思。他曾經譯過這部經,也不是完全的本子,是這一品經裡面,我們現在知道,這一品經圓滿的翻譯是貞元年間翻譯的,我們現在讀的這個本子,四十卷。他只翻了一卷,而且一卷也不圓滿,只翻了偈頌。我們知道這一卷有長行、有偈頌。那他這一卷偈頌,在《大藏經》裡也有,現在還保存著在,分量不多,是屬於這一品裡面的偈子。他為什麼不完全翻?很可能那個時候經典散失,他手上只有這麼一小段,是《華嚴經》這個偈頌這一小段,他就把這一段翻出來了。雖不完整,實在講《華嚴經》特別是末後這一卷,一字一句都非常寶貴。這是第一次,最早的,這一品經在中國出現。

  【第二大唐代宗之朝。】

  諸位翻開三百零二面,這裡面的《鈔》都不必細講。唐朝代宗的年代,『代宗』,註解裡頭說,唐朝第八個皇帝,唐代宗的時候。

  【大辯正三藏。】

  『大辯正三藏』也就是不空三藏。那他有譯本,他這個譯本也是偈頌,沒有長行文。這個偈頌也保存在《藏經》裡面,都是末後這一品殘缺的這個經卷,不是完整的。在晉譯的經本,就是《六十華嚴》跟《八十華嚴》,這一品統統沒有,就是缺少了這一部分。所以現在我們這個八十卷《華嚴》,後面把這一卷補在後面,實際上你讀《華嚴經》是八十一卷。前面八十卷實叉難陀翻譯的,後面這一卷般若翻譯的,所以把這一卷補在後面,六十、八十都沒有這一卷。曾經有這一卷經文,前面講的這兩種翻譯,都是殘缺不完整的偈頌,沒有長行文,有這麼兩次。到第三次翻譯,這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本子,諸位翻開三百零五面,這是講我們現在這個本子。

  【即今貞元所譯。】

  『貞元所譯』的偈頌也是七言。

  【而上二本並云是賢吉祥菩薩所造。而非佛經。今乃是經。普賢菩薩所說。良以普賢與賢首名義相濫。又多別行。故昔三藏謂非佛經。】

  這是古人的看法,我們現在知道,前面兩種確實是經文。過去,大概是也沒有看到原本的經,只看到這麼一段,這幾首偈子,他們認為這是菩薩造的,菩薩造的偈子,不是經文。到貞元譯本出來,《四十華嚴》全經出來之後,前面兩種偈頌一對照,沒錯,是這裡面的一段,才曉得它是經,它不是論。所以清涼大師在此地,這個《疏》是清涼大師作的,特別將這樁事情為我們說明。我們看《疏》,把鈔都略掉,看三百零七面這個疏文:

  【又前二本並無長行。故十行相不得顯著。】

  這個『十行相』,這不是念行(音航),十行(音形)。十行就是文殊菩薩在《華嚴經》,提倡的十行,這十行就是十波羅蜜。你看《華嚴》,自始至終統統修的是十波羅蜜。我們看初住菩薩,初住菩薩修布施,初行菩薩也修布施,初迴向的菩薩還是修布施,初地菩薩也修布施。那二地菩薩修持戒,三地菩薩修忍辱,凡是你看哪一個位次,他都按十波羅蜜,十波羅蜜就是六波羅蜜之後有方便波羅蜜、願波羅蜜、力波羅蜜、智波羅蜜,所以這《華嚴》用十表法。但是大經上告訴我們,他不是專修一種,他一種裡面,圓滿的把前面九種統統包括在裡頭,所以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;一修一切修,一切修一修。從初住到等覺統統是這樣子,所以他是圓融自在。在形式上看,好像是有層次的,有這個階級的,十個法門一門一門的修。但是雖然有次第,他同時是圓融,這就是大經上所說的,行布不礙圓融,圓融不礙行布,行布就是有次第,他這個次第跟圓融是合在一起的,這叫妙行,這叫圓修圓證。

  在這個地方我們看到前面兩種譯本沒有長行,只有偈頌,所以這十種行相就不顯著,不明顯。這個十行,也可以說是十大願王,普賢菩薩十大願王,文殊菩薩十波羅蜜,在《華嚴》上統統屬於行門,都稱之為大行。

  【今有長行。條流各別。孱然不差。佛經無惑。】

  我們看這一卷有長行、有偈頌,圓滿無缺,證實它確實是《華嚴經》的一部分,確實它是經文,不是菩薩所做的議論。我們再翻過來看:

  【即貞元十二年。歲次丙子。詔。】

  你看這個年月就記載得非常的清楚。『詔』,詔是皇帝的詔書,我們俗稱為聖旨。皇帝的詔書,也就是皇帝的命令。命令誰?

  【罽賓三藏沙門般若。】

  這就當時這個譯經院的院長,負責人。他是印度的一位高僧,就是罽賓國的,罽賓國在現在的新疆,當時是西域,不算是中國,罽賓國的。但是在唐朝的時候,這個地方,我們現在這個歷史地圖也畫在我們這個唐朝版圖裡面,算是唐朝的附庸國,附庸國,歸順於唐朝的,實際上它是一個獨立國。

  『三藏沙門』是法師的學位,用現在的話來講,就是學位。古代譯經的這些法師,一定要通達三藏,就是經律論三藏經典統統要通達,才有資格翻經。你懂得一門、兩門不行,要完全通達;說實在的話,他要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。此地只講佛法,把世間法省略掉了,為什麼?通達佛法,沒有不通世間法的;通世間法,未必能通佛法。通佛法是一定通世間法,所以把它省略掉了。這樣的人才有資格翻經,才不會把佛的意思翻錯了。所以他這個主譯人,這個資格限制得很嚴格。『般若』是法師的德號,他的法名稱為般若。這個般若,我們知道翻成中文是智慧的意思。

  【於京師大崇福寺。】

  這是翻經的處所。此地這個京師在長安,長安大崇福寺現在還在,還存在。這個現在也變成了古蹟,到大陸上去觀光旅遊,到長安去,大概都會到這個地方去看一看,變成旅遊觀光的一個重點。那到那個地方去,我們學佛念《華嚴經》的就想到,當年這個《四十華嚴》就在那個地方翻譯的。

  【譯成四十卷。】

  這就是《四十華嚴》的來源。貞元十二年,就是公元七百九十六年。今年是一千九百九十二年,這部經是在七百九十六年翻譯的,這樣你就能算得出來,這個經典翻譯距離我們現在的年代。這個鈔我們也把它省略掉了。

  【即舊經入法界一品。】

  『舊經』就是從前翻譯的,《華嚴經》,這是講大經,跟前面講的三次翻譯那意思不同,前面是專指這一卷的,此地是講專指這一品。這一品在《六十華嚴》裡面有十四卷,你看四十卷,只有十四卷,最後這一卷沒有。這個殘缺了太多了,這是東晉時候翻譯的。唐朝時候翻譯的,這就是武則天執政的時候,就是現在我們講的《八十華嚴.入法界品》有二十一卷,跟我們現在的經比,差了十九卷。這樣才知道過去到中國來的這個原本缺失的部分太多了。

  所以你讀經,有的時候意思連不起來,念到這裡,忽然底下一句意思就變了,意思接不起來,這當中的經文斷掉了,缺失了。現在這個四十卷是完整的經典,你從頭念下來的時候,你不會感覺得有連接不上的地方。所以《華嚴經》,說實在話,最完整的是末後這一品,《四十華嚴》。末後這一品,就是「普賢菩薩行願品」。這我們要知道,說「普賢菩薩行願品」,是《四十華嚴》的品題。可是我們現在有許多同修都不知道,認為「普賢菩薩行願品」就是這一卷經,這個錯了,這一卷叫別行。實在講,因為經的分量太大,在從前經本的流通都要靠手寫,這四十卷經寫起來也要費很長的時間,因此流通量就受了很大的限制。

  清淨涼大師覺得這部經是《華嚴》的關鍵,是《華嚴經》的精華,非常重要,就是最後這一段,《華嚴經》的總結論。所以他老人家,經翻譯完成之後,將這一卷特別提出來單獨流通,叫別行流通。告訴大家就是,全部的《華嚴》你沒有機會讀到,你能讀這一卷就夠了,也就等於讀到全部的《華嚴》。所以他老人家,這也是奉了皇帝的命令,將這一卷特別做一個註解,就是《別行疏》,特別做一個註解。他的學生,也就是他的傳人,宗密大師給註解再做一個註解,因為清涼的註解註得簡單,意思很深,怕初學的人看不懂,所以他再詳細把註解再註一遍,這就是《鈔》,鈔就是註解疏的。

  所以從這兩位大師之後,我們這個流通,《華嚴》流通最廣、最多的就是這一部《別行疏鈔》。我們今天精裝一本,這是《華嚴經》在國內流通得非常之廣,影響非常之深。實在講疏鈔作得太好了,有了《疏鈔》,你不讀全部《華嚴》,從《疏鈔》裡頭大概把全部《華嚴經》的要義、精華都在其中。可以說這個《別行疏鈔》是名符其實的略本《華嚴》,華嚴綱要,這是它的好處。下面要告訴我們這部經的來源,它經怎麼來的?來得也很特別。看三百一十面:

  【其經梵本。即南天竺烏荼國王吉祥自在之所進也。】

  這個註解,諸位願意看,你們自己去看,我就不照講,我只把這個意思跟諸位說出來。《華嚴經》,即使在印度流傳也不容易,原因是分量太大,尤其從前書寫非常不方便。古時候印度的經文寫在貝葉上,貝多羅樹的樹葉。這個樹葉很寬,有一點像我們中國的香蕉樹,那個芭蕉樹的葉子一樣。把這個葉子曬乾,裁成一條一條的,大概每一條有這麼寬,有這麼長,兩邊兩頭打兩個洞,用繩子穿起來。這個樹葉的一面只能寫四行,一面寫四行,只寫一面,不是寫兩面,都寫一面的。你想想這一部《華嚴經》,這樣的書本,要用現在的大卡車,恐怕一車都裝不了。

  現在你到印度看看那個貝葉經,有的時候還能看到,大概在台灣也可以看到,你才曉得是多麼的笨重,那麼大的分量。當中搬運的時候,漏掉的、丟掉的,在所不免。寫一部是多麼的艱難,在我們想像當中,即使在印度大概也沒有幾部流通。所以從佛滅度之後到唐朝,差不多將近有一千五百年,這麼長久的時間,經典的喪失是在所難免的。那個時候保存經典,差不多都是國王,大臣都很少,幾乎都是國王保管的。但是國家有災難、有興亡、有更替、有政變,往往照顧不到,經典就喪失掉了。非常幸運的,『南天竺』,天竺是印度,這是南印度的一個國家,這距離中國確實是相當遙遠。我們知道北印度跟我們的西藏靠近,南印度就相當遙遠。那邊一個小國,國王他收藏著有這一部經。他是不是將這一部經送給我們?在傳說上不是的,是國王自己手抄的,抄一本。不是把原本給我們,他是手抄的,抄了一本,送給我們,那也非常珍貴。

  所以古時候這個圖書難,不但在過去,即使在前清,前清這個時代,那印刷術相當發達,就這個木刻版本很發達了。乾隆時候編《四庫全書》,依然是手寫,一共寫了多少套?總共只寫了七套。《四庫全書》總共寫七套,乾隆到民國,國家遭遇到很多的災難,所以這七套到今天只保存了三套,還有四套都喪失了。現在只有三套,大陸上有一套,台灣有一套,好像是英國大英博物館有一套,那是八國聯軍的時候搶去的。台灣這幾年,這是政府做一樁好事,把《四庫全書》交給商務印書館翻印出來。這一翻印,這一部書就會永遠傳下去了,就不會喪失掉。他印了三百套,現在收藏在全世界各個大圖書館、大學的圖書館,這個東西可以能保存下去。

  而《四庫薈要》,這是乾隆皇帝特別下命令編輯的。因為他下命令編《四庫全書》的時候,他已經六十三歲了,這個工程非常大,他怕自己沒有那麼長的壽命,看不到全書,所以就叫這個總編輯,紀曉嵐紀君,就下命令,全書裡頭最好的東西,先抄一份給我看。這就是把全書裡面好的精華都選出來,選了一部分,先把它寫出來送給乾隆。這一套書總共寫了兩套,一套放在他自己書房裡面,另外一套藏在圓明園,圓明園裡頭一套《薈要》,一套《四庫全書》。八國聯軍來的時候,全部毀了,所以《薈要》就剩了一套,那個價值寶貴得就不得了。這是政府帶到台灣來了,這個《薈要》大陸沒有,大陸人沒聽說過。世界書局把它印出來,也流通到全世界,這是中國文化的寶藏。從今而後不會再消失了,這我們的確真的放心了。縱然原書被毀掉,這個影印本存在,影印得很好,所以才曉得典籍的保存不容易。現在靠科技、靠影印,這個發達了,容易多了,從前的確困難。像這麼大的經典,保存、流傳那談何容易?所以這是人家國王親手寫這一本,這個親手寫的,是不是他自己真的是他寫的?我們不要去問,他命令一些大臣們去做,也是他做的。總而言之,他發了心,這個就是他的功德。像《四庫薈要》這個編輯,這是乾隆的功德,他的意思,他要不動這個念頭,誰去做?沒人敢做。人力、物力、財力,那都是很大的規模,不是普通人能做得起的,國家的力量,所以這是國王的力量。

  這個國王名字叫『吉祥自在』。『所進』就是進貢。進貢,在古時候附屬於我們國家的,我們跟他有外交關係,派的有使節駐在他那邊。規定他,看他距離的遠近,要是住得近的,每年來朝貢一次,就是每年你要派特使來問皇帝的安,來請安,要送一點禮物來。這個送禮就叫進貢。如果距離遠的,就三年一貢;更遙遠的,是五年一貢,這都非常合乎人情的。所以這部經典是烏荼國王對中國皇帝送禮,禮物裡面的一種,它是當作禮品送來的,這個很特別。我們曉得佛經到中國來,不是中國高僧到印度去取經求來的,就是印度高僧到中國弘法帶來的,都非常辛苦。而這部經是人家送貢品裡面,來得容易,沒受那麼多辛苦,這樣到中國來的。我們再看底下疏文三百十二面:

  【然自古譯經。】

  就是剛才說過,自古以來,這個梵文經典到中國,在中國翻譯。

  【或三藏持來。】

  印度這些高僧到中國來的時候,他們帶來的。

  【或遣使迎請。】

  無論朝廷派使節,或者我們中國出家人自動到印度去學習,這個例子很多很多,是這麼來的。

  【未有如今彼國帝王。親貢梵文。】

  這個例子在中國從前沒有見過,以後好像也很少有這個事情。這是人家國王派著使臣到中國進貢送來的。

  【越十萬之煙波。】

  這句是形容路途的遙遠。我們知道在那個時候,交通工具,水路是船隻,陸路是馬匹,要走好幾個月才能走到,不是簡單的事情。路上這個危險比現在要大得太多,就是意外的災難常常發生,這相當不容易。

  【踰千日之險阻。】

  這個『千日』就是三年。這個行程,實在是我們中國當年玄奘大師到印度,走了差不多將近有兩年多的時間才走到。當然他每到一個地方,他住在那個地方會住個十幾天,住個一、二個月,然後再走,這是必要的。否則的話,像現在交通便捷,一到那裡,語言生活習慣統統都有障礙。如果沿途走過去,走一站是休息一、二個月,這種障礙就少了,這個語言風俗習慣慢慢就熟悉了。這是一路走一路學習。這是時間之長,路程的遙遠。

  【紆彼御札。獻我聖君。】

  這個『御札』就是現在講文書,所呈的國書,這是那一邊的帝王派的使臣,帶著國書到我們的國家對我們的皇帝致敬,進貢。這一段都是敘說的事實,底下這幾句是讚歎,這是法師對於朝廷的讚歎,對於國君的讚歎。

  【若非德合乾坤。道光三古。威臨八極。化洽萬方。孰能有此光大休烈。難思圓極。再闡神州。】

  我們今天讀這個文,時代不相同了,意識觀念都變了,念這個文,是不是這個法師對皇帝過分的巴結、恭維了?這一點特別值得注意。一個國家要真正能做到長治久安,社會安定繁榮,老百姓能夠過到最幸福的日子,沒有別的,就在孝敬。我們今天社會動亂,雖然富有,富而不樂。原因在哪裡?敬的心沒有了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都不敬了。佛法的教學、孔孟的教學,他教什麼?我們仔細去觀察,做一個總的歸納,就是兩個字:孝敬。佛法建立在這兩個字的基礎上,儒家教學也建立在這個基礎上。大乘佛法的修學,第一個科目是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,《地藏經》稱為佛門的《孝經》。不能夠孝親尊師,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不會有成就的,這是真實的。為什麼?他心不相應。

  從前世間的學術、道德仁義,如果沒有孝敬,他也不會成就的。我們翻開歷史,過去的這些聖賢,出家、在家,在道德學問上有成就的,沒有一個不是在孝敬基礎上建立的。那什麼叫教育?這是教育。捨棄了孝敬,教育就沒有了,根都沒有了。像棵樹一樣,根沒有了,哪有樹幹、樹枝、樹葉?當然統統沒有了。他的結果是世間大亂,就亂世。我們今天生在這個社會,嘗到這個果實,就是教育捨棄了,孝敬教育沒有人講了。我們看這段文,這是孝敬的發揚光大,對於國家的領袖,國家的元首,能真誠的禮敬,這樣的人在社會上他會作亂嗎?他會犯上嗎?不可能的。老百姓,實在都是非常善良、非常純樸,沒有人去挑撥,沒有人去間離,社會都是安定的。什麼人去挑撥?去作亂?都是沒有孝敬的人。

  所以今天講治國平天下,從哪裡講起?要從教育講起。這是儒家講得好,《禮記.學記》裡面就講得很清楚,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。建立一個政權,領導全國老百姓,什麼最重要?教學最重要。教學教的什麼?就是孝親尊師。所以孝敬做到了極處(究竟圓滿處),就是成佛。為什麼?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,就是孝道的不圓滿,是誠敬有欠缺。所以我們才真正能體會到,整個大乘佛法沒有別的,就是一個究竟圓滿的孝道。師道就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,不孝親,怎麼會尊師?尊師必定能盡孝,盡孝的人必定尊師。這才在世間成就學業,成就事業;在佛法裡面,成就道業。所以這個讚歎是教育的意義大過恭維,是恭維的時候,可以說沒有這個意思。教育的意義,教天下人對於尊長要尊敬,要感恩戴德,才能夠維繫社會的安定、社會的繁榮。我們從這方面來觀察,那就很有意義。否則的話,要是從人際上,這個根本就是恭維的話,他恭維得過分。但是從教育的觀點,他非常之純真,所以這是必須要曉得的。

  請掀開三百一十四面,底下這段《疏》文告訴我們,翻譯不簡單,必須要具備許多圓滿的條件。我們看看現代,外國人要翻譯中文的經典,或者是梵文、藏文的經典,你看看他有沒有這些因緣?然後才知道中國人福報大。否則跟你講中國人福大,你不相信。

  【然夫教流非一緣矣。】

  這個『教』就是佛的教育,流就是流通、流布,現代講的傳播,這個流就是現在的傳播的意思。佛教教育的傳播(教學的傳播),不是一個緣,是要許多的條件才能達到。哪些緣?下面就給我們說了。

  【要在時清道泰。正化可行。】

  這是第一個條件,第一個條件什麼條件?一定要太平盛世,人心向善,佛法的弘傳沒有障礙;換句話說,決定不是亂世。亂世要想傳播佛法,那是難上之難,不能普遍的流傳。第二個條件是

  【大國中華。皇城鳳闕。】

  這是說處所殊勝,這個處所看到『中華』,不要以為是中國;看到『皇城』,不要以為是帝王的首都,這樣看法就錯了。中華就是佛經裡面常講的中國,這個中國什麼?揀別它不是偏僻的地方,是這個樣子說法。換句話說,是文化程度很高的皇城,皇是大,大都市,是這個意思。文化水準很高,物產資源豐足的大都會,是指這個地方。所以我們決定不能把這個文字講死了,那就錯了。

  現在這是民國時代,這也沒有宮殿了,那佛法就要滅寂了是不是?沒有地方好傳了?這不是的。我們知道文化水準很高的大都市,現在這個世間,這樣的大都會很多,不在少數,為什麼?因為這個樣的都會,它能夠影響邊緣的地區。譬如這個世界上的電影明星,為什麼都得要到美國好萊塢去一趟,他才能成為世界級的?那個地方是他的標準!沒有到那裡去一趟,你演藝再高明,人家不承認你是世界級的。你只要到他那個地方去一趟,那算是世界第一流的,就是這個意思。所以這個世界上是,文化水準高的大都市,你在那個地方把佛法展揚開,這個人家看是這個佛法是世界性的,這個是世界一流水準,大家對於法就起了尊重之心。大都會裡頭沒有佛法,農村的佛法,搖頭,那是低級的,低級的不是高級的,這個道理在此地。所以古時候的高僧大德一定要到京師去講講經,他就提升了,這是國家一流的法師,社會大眾對他普遍的尊敬。古今中外,這一般的思想都是如此。所以讀萬卷書之後,一定要行萬里路,不行萬里路不行,別人說你沒有見過世面,一定要行萬里路。第三:

  【明王聖帝。崇重法門。】

  註子裡面講,第三個講君聖。要用現代話來說,必須要得到社會的賢達、高階層領導人的認同,得到他們的提倡,因為他們影響力、號召力很大。他對於佛法一讚歎,多少人都信,都相信了,要有這樣的人來護持。第四是:

  【輔佐賢良。翊贊玄化。】

  這句是講大臣,國王大臣,就是今天講社會各階層的領袖人物。今天是民主時代,每個行業裡面的鉅子,被受社會大眾尊敬的這些領導人,他們的贊助,他們來推動,這個正法的弘傳就非常容易。第五,這條件一個都不能缺少。

  【人多聰敏。道器可持。】

  這就是廣大的群眾。廣大的群眾一接觸佛法,他歡喜,他就能接受,這很重要的條件。否則的話,你講給他,大家不喜歡聽,不能接受,這佛法就沒有辦法推行了。與前面合起來講,有關係,叫上行下效。但是在今天的社會,確實有很大的差異,為什麼?古時候的人,剛才講了,他從出生下來,就培養孝敬的觀念。一生當中,他都不會違背這個原則,起心動念、處事待人接物,不敢離開這個標準太遠;縱然可以離開一點,幅度都不大。所以上階層人提倡,下面人馬上就擁護,上行下效。今天教育跟從前完全不一樣了,上面提倡,下面未必遵守;甚至於上面提倡,下面把你推翻,你也無可奈何。民主有優點,也有缺點,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制度。

  孫中山先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,想出一個很好的制度,君主跟民主之美,兼而有之,這的確很了不起,可惜短命。死了以後,沒有人照著他的理念去做。他的構想就是三民主義,五權憲法,他有君主的這個好處,那就是什麼?一黨專政,他沒有想到有幾個黨競爭的,孫總理沒有想到這一樁事情。而是什麼?以黨代替皇室,這就是有君主的優點。因為他君主,他是一家人統治這個國家。我們今天不是一家人,集全國優秀的人才,我們共同來治理這個國家,就成立一個黨。黨就是從前這個君主的家庭,是用這種思想,所以他沒有想到有兩個黨競爭的,沒有,這就是有君主的長處。大眾集思廣義,有民主的優點,是集君主跟民主的優點,這是他的想法,他這個想法的確是好。在近代思想家裡面,很難得見到有這麼一個人,這麼一個想法。但是今天誰相信?我聽說許多學校連三民主義國父思想都不要了,都要把它廢棄掉了。孫先生這個學術思想,到將來看看什麼人再能夠看出,那對他的確是尊敬佩服。

  我曾經有一次,那是很多年前,教育部邀請我做一次講演的時候,那個題目是「文化復興與宗教」。我在裡面就提出,孫中山先生的思想,三民主義,就是中國固有文化的現代化,我說過這個話。他這個構想非常之好,可惜我們沒有去做。所以這是現代,我們要了解現代人,要認識現代的社會。弘法不容易,弘法既然不容易,譯經流通那就更不容易了。為什麼?看這上面十個條件,緣不具足。過去在中國這個時代是緣具足。第六個條件:

  【方有聖靈。潛運冥衛。不憚勞苦。傳譯中華。】

  這一段簡單的講就是佛菩薩保佑,三寶加持,龍天擁護。佛菩薩保佑,可以說無時不在,不管你是治世還是亂世,不管你是善人還是惡人,佛菩薩的心是平等的,沒有不加持的。問題在什麼地方?諸佛菩薩加持,我們究竟能接受到幾分?那就看我們的心,與佛菩薩的心相應不相應,一分相應得一分感應,二分相應得二分感應。如果跟佛菩薩心完全相違背,他的加持,我們一絲毫都得不到。那佛菩薩的心是什麼心?平等心、清淨心、大慈悲心。如果社會有一部分人,確實有這樣的心腸,這個社會就得到三寶的加持,就有顯著的感應,縱然在現在這個時代,可以避免災難;縱然有災難了,所謂是有驚無險,還可以平安度過。那為什麼還有驚?因為不是全體人跟佛心相應,只有部分人。但是部分人也就很了不起,那一些造惡的人沾他們的光,沾光絕對不領情,這要知道的,絕對不領情的,所以我們要知道這事實的真相。第七:

  【音善兩方。義兼權實。】

  這是講翻譯的人,翻譯的人必須精通兩方的語言文字,還要深知兩方的文化背景,你才能翻譯得出來。否則的話,照字面上去翻譯,那決定錯誤。可見得這個翻譯不容易,不僅僅是了解兩方面的文字,要知道他的思想,知道他這個歷史的背景、文化發展的背景,曉得這個地區、這個民族,他們想的是什麼,所思所念?這樣才能翻出來,才能把這個意思表達得出來,所以這是真實的學問。第八:

  【明賢高識。啟發讚揚。】

  第八是參與翻譯、提供意見的,這些人也要高明的人。前面是講主持翻譯的譯場,這是講旁邊來協助的,相當不容易。我們舉個淺顯的例子,我們有一篇很短的文,淨宗學會的緣起,很多同修看到了,不長。在美國,我們達拉斯三位同修,在美國都住上二十多年了,自己覺得語言文字都很不錯了。其中有一個同修,小學在美國念,小學、中學、大學,那他的英語跟外國人已經沒有兩樣。三個人合起來翻這篇文章,翻出來了,而且送到台灣,我們都把它印出來。結果在台灣有一個外國人,這個外國人也學佛的,好像是在台大讀研究所。他把這個拿去一看,他說很多錯誤,他又給我們翻了一次,翻了之後裡面幾乎全部都改了。這一篇文章,你才曉得這個東西不容易。而且我們那個翻譯的時候,我還一再告訴這些同修們,你們譯出之後,附近這些鄰居外國人先給他們看,請他們提供意見。他們看了之後,講一講,意思對不對?不對的時候,再斟酌,再修改。不容易!所以這是講的一些幫助的人,對於佛法有修養的,翻譯之後先送給他們看一看,請他們指教,請他們儘量提供意見,哪一個字、哪一句、哪一段不妥當,提出意見來,我們再研究、再參考、再斟酌,這樣才成為一個定本,這多艱難!第九:

  【內外悉心。】

  第十:

  【潛顯兼衛。】

  這兩句是總結。『內外悉心』就是專心,一心一意來做這個工作。這個內就是負責翻譯的,就像譯經院這些同仁們;外,就是外面這些學者、名流,請他們指教,請他們來提供意見,內外一心一意來成就這個事業。末後這是講諸佛菩薩、護法鬼神,跟我們也是同心同德來做這個工作,所以方令圓教。我們看三百十五面的《疏》:

  【方令圓教。流通未聞。】

  這樣才能夠把這個圓滿的佛陀的教學,流通到那個沒有佛法的地方,幫助他們。

  【緬想昔傳。事多闕略。具斯勝事。莫盛當朝。】

  這是講非常感慨,想到從前翻譯之艱難,比不上現在。這唐朝是我們中國最盛的一個時期,人才、財力、設備都遠超過從前的譯場,這是對現前這個譯場的讚歎。

  【今此一經。即彼四十卷中第四十也。】

  現在我們讀的這一卷經,就是貞元年間所譯的這四十卷《華嚴經》,「普賢菩薩行願品」是這四十卷當中最後的一卷,第四十卷是最後的一卷。

 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,這正好是一個段落。下次我回來的時候,我們接著就真正講到本經的經文。這就把這個翻譯簡單跟同修們介紹過去了。好,我們念佛迴向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