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 (第一一三集)  1991/1  台灣華藏講堂  檔名:04-003-0113

  請掀開經本,二百八十一面第五行,從第二個字看起:

  【如理之包者。謂諸事法與理非一。故存本一事。而能廣容。如一微塵。其相不大。而能容攝無邊法界。由剎等諸法。既不離法界故。俱在一塵中現。由上一事含於理故。餘一切事與所含理體不異故。隨所含理皆於此一事中現。如一塵。一切皆爾也。】

  這個文說到此地,完全是稱性而說;換句話說,這裡面所講句句都是純真,不雜一絲毫的虛妄。這個境界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講,這是事實,這個事實是諸佛與大菩薩們親證的境界。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,這個境界就在我們眼前,雖在我們眼前,我們不能夠覺察,不能夠認識,原因就是經裡面常常講,迷失了自性。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,佛法講迷、講覺悟,迷的是什麼?迷的是自己的真心本性,覺悟的還是自己的真心本性。我們迷了自性,自性不迷;我們覺悟了自性,自性也沒有覺,這叫迷悟不二。這個迷悟不二是從自性性體上來說的,因為迷悟不二,所以佛法才真正平等,這平等是建立在這一個基礎上,這是真實的平等。

  這些事實雖然不是我們的境界,《華嚴經》上講,這是法身大士們的境界,也就是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。證一分法身,見到自己的真心本性;換句話說,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,真相如是。前面一段是如理之遍,「如」是什麼?是講事。因為事是現相,現相是所變的,能變的是真心,心是能變,現相是所變,我們乍聽很難體會。所以佛在經上常常用比喻來說,比喻容易懂。譬如說我們每個人都會作夢,都有作夢的經驗,那夢裡面現的相,你說有沒有?一覺睡醒過來,想想剛才那個夢境清清楚楚,那個現相是所現的現相,能現的是什麼?能現的是心。夢境是意識心變現的,變現的境界,時間短暫,我們很容易覺察那是夢境,是我們自己心裡變現的。絕對不會說有一個外面境界跑到你夢中來的,沒有這回事情。你夢裡面夢到許多人物,學佛的人夢到佛菩薩,都是自心變現的;也夢到些山河大地,山河大地還是自心變現的。能變的是真的,所變的是假的。

  當我們正在作夢的時候,我們那個真的心像什麼樣子?當心沒有現相的時候,心沒有樣子,找不著。可是一作夢的時候,那個心就變成了境界,然後我們才恍然大悟,原來全夢就是那個時候的心,全心就是這個夢境,能變所變是一不是二。因此所變的這個境界就如理之遍,遍真性的理體,不但遍,而且也能包。這個遍的意思,也許我們聽了或許還不反對,也許還可能,這個包就不容易,很難體會。遍是理事無礙,包是事事無礙,那個境界又要提升一層;換句話說,對這個事相愈看愈見到它的真實。那這是用夢境來比喻這個事實的真相,比什麼?比我們眼前,我們眼前看到自己有個身體,看到講堂有這麼多同修,講堂外面看到有虛空世界、山河大地,這些東西從哪來的?現在科學家、哲學家都在那裡研究,在那裡探討,宇宙的起源,這個地球上生物的起源,都在研究這些。研究這麼多年了,也沒有結論,說老實話,全在打妄想。真相如何?真相,佛說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。

  這樁事情講得最清楚、最明瞭的,是在唯識論裡頭,跟我們講能變與所變。經典裡面,《楞嚴經》說得相當詳細,說明宇宙怎麼來的,人生怎麼來的,生物從哪來的,自性變現出來的。換句話說,我們第六意識不能控制的時候就作夢,晚上就作夢。所以有定功的人不作夢,凡是會作夢的人,絕對沒有得定,得定的人不會作夢。為什麼?得定的人,第六意識他有定力控制住,它不會亂發,所以有定的人不會作夢。我們今天現前這個世界、這個環境,就是經上常講,真如不守自性。換句話說,我們的真如本性控制不住,它作了夢。這個夢作得比我們晚上睡覺那個夢長一點,所以你不覺得它是夢。那個晚上作夢的時間短,其實在作夢的時候,你也不知道那是在作夢,等到醒過來才知道在作夢。佛告訴我們,到哪一天你破了無明,大徹大悟了,才曉得原來六道輪迴是在作夢!「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」,永嘉大師所說的。那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真正醒悟過來?晚上睡覺幾個小時就醒過來了,這一場大夢作的時間長,過去有無量劫,未來還是無量劫,哪一天才能夠醒得過來?佛菩薩對我們的教誨沒有別的,就是教我們在六道裡頭作大夢把我們喚醒而已。一醒悟之後,這真相才大白,才完全徹底明白,才知道這個事實的狀況。

  所以諸位真正認清,我們縱然不能認清,我們聽佛菩薩的教誨,聽佛菩薩這些說法、這些開導,我們要是能夠稍稍體會一點,你就心開意解。雖然還沒有醒過來,已經知道我是在作夢,那就不一樣了。多少人作夢不知道在作夢,我現在曉得我是在作夢,這就比一般不知道作夢的人高了一等。再從夢中醒悟過來,那叫成佛、成菩薩,沒有醒過來的是凡夫,醒過來的叫法身大士。

  底下剛才念的這段,這是事事無礙的法界。實在講,這個境界我們在一生當中能不能得到?假如說得不到,得不到,那釋迦牟尼佛給我們開玩笑,說了這些,豈不叫吊胃口嗎?說了我們做不到,那說的有什麼意思?這就叫戲論,叫開玩笑的話。佛菩薩絕對不給我們開玩笑,換句話說,這個境界我們一生當中確實可以證得。用什麼方法證得?在理論上講,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可以證得,這從理上說。但是從事實上說,我們每個人的業障習氣不相同,所以法門對我們來說有難有易,難易不在法門,是在我們的根性不相同。像我們這個世間,譬如說學寫字、學畫畫,有的人一教就會,很容易,有的人怎麼教也教不會。那個法有難易嗎?不是,人的根性不相同。在我們世間人講天賦,某個人有某一方面的天才,他一學就會,這就是說的根性不一樣。佛告訴我們,縱然根性非常之劣,不是一個好的根性,也能入這個法門,那佛說的,這才有味道。用什麼方法?用念佛的方法。

  所以本經後面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普賢菩薩普遍教我們念阿彌陀佛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這個境界就是現前你所享受的。我們在這裡看到不可思議,我們現在這個身體能夠遍法界嗎?能,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能,不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不能。你就分身無數,到西方世界就隨處現身,哪裡有感,哪裡就有應。現的是什麼樣的身?沒有一定的身,隨類現身,眾生想見什麼樣的身,你就現什麼樣的身。就像觀世音菩薩《普門品》的三十二應一樣,三十二應那是指三十二類,大類,每一類裡面是無量無邊身。但說個佛身,佛也有種種不同的佛,有法身佛、有報身佛、有應化身佛,天台裡面有藏教佛、通教佛、別教佛、圓教佛。眾生喜歡見什麼樣的佛身,你就現什麼樣的佛身,隨類現身,得大自在。這才是一個真正學佛人,在一生當中想達到的,想成就的。如果把這個目標方向失掉了,那你這一生所學的、所得到的就太可憐了,太少太少了。得一點什麼?人天福報,那個划不來。一定要把目標訂在我這一生要成佛,怎麼成佛?往生就成佛,《無量壽經》跟我們講得清楚。這前提交代,這段文多少比較容易領會一點。

  『如理之包者』,理是心性,我們心之大,知道的人很少。人家問你,你心在哪裡?這馬上摸到,我的心在這裡。這心有什麼用處?這心沒用處,這心現在可以換,這心叫肉團心,這個東西沒有用處。現在還有一個是,這個心不講心,講腦,思考是腦。這是真的嗎?也不是真的。這個腦範圍多大?你怎麼會想到外太空去了?那外太空不在你這腦裡頭,你怎麼會想像得到?的確也不在這裡面。你看《楞嚴經》一開端,七處徵心,阿難尊者答覆釋迦牟尼佛,釋迦牟尼佛問他,你用什麼看?你用什麼想?他說我用眼睛看,我用心想。佛也不問真心、妄心,就問你的心在哪裡?阿難說心在裡面,佛把他反駁掉,結果他想想,心的確是不在裡面,那它不在裡面,在外面,外面也不能成立,中間也不能成立,他想了七個地方,很聰明。我們有沒有辦法想到七個地方?七個地方都被釋迦牟尼佛給反駁掉了,心在哪裡?《楞嚴》上有個比喻,佛將這個太虛空,這廣大沒有邊際的虛空,比方一片雲彩,這雲彩範圍不大。太虛空比方成一片雲彩,我們的真心就像太虛空一樣。所以心包太虛,不是虛空包在我們心裡頭,我們心裡頭包含太虛,太虛空在真心裡面就像一片雲彩一樣,非常非常的渺小,那是真正的自己。

  禪家常有一句話頭,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,那是什麼?就是講的真心。我們自己身體是這個心變現出來的,虛空法界、宇宙萬物也是這個心變現出來,心是能變,宇宙萬有是所變,能所不二。因為能所不二,所以所變的這些現相,一一現相能遍,能遍真心全體,能包,就像真心包容萬物一樣,一法都不漏。這個境界就是本經經題裡面所講的,不思議解脫境界。我們這一品是《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菩薩行願品》,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,普賢行願是能入。普賢行願是什麼?把它歸根結柢一句話,就是老實念佛。這老實念佛四個字,就把十大願王圓滿都包在裡面了,幾個人知道?學《華嚴》的人很多,念佛的也很多,這個念佛跟十大願王的關係扣起來的人知道不多,沒幾個人知道,這是事實。然後我們才真正明瞭,這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,這句佛號能夠教我們契入事事無礙的法界,所以稱為不可思議。不可思議,不是我們凡夫不可思議,是諸大菩薩們不可思議,這才是真正不可思議,我們一定要相信。你相信,換句話說,你就有分,你能得到;你不相信,這個機會就空過了,你就得不到。這個機緣,千生萬劫不容易遇到,開經偈上講的,「百千萬劫難遭遇」,你遇到這個機緣,你能夠聽到這個法門,很不容易。聽到能相信,能把它抓住,認真來修學,這個事實真相你就得到了,你所得到的跟諸佛與大菩薩所證得的沒有兩樣。

  如理之包,『謂諸事法與理非一』,事法是現相,理是理體,從相上看是兩樁事情,一個是相,一個是性,一個是事,一個是理。『故存本一事,而能廣容』,因為這個緣故,在一切諸法裡面隨便拈一法,這就是一事,任何一法都能廣容,廣容就是包的意思,都能夠包容。能包一切萬法,這是《華嚴》上講的,芥子納須彌。芥子是一事,須彌也是一事。芥子小,芥菜子,芥菜子大概跟芝麻差不多大,芝麻粒那麼大的樣子。須彌是須彌山,是我們這個世界最高最大的一座山。佛經上講的須彌山,不在我們地球上。如果在地球上,大家知道,地球上最高大的山是喜馬拉雅山。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,須彌山的北面是北俱盧洲,是在四大部洲裡面福報最大的。北俱盧洲的人壽命都是一千歲,很少短命,幾乎沒有,他也不生病。我們看看喜馬拉雅山北面是西藏、新疆,那邊人沒有活一千歲的,也沒有那麼大的福報,這就證明佛所講的須彌山不在我們這地球。

  須彌山究竟在哪裡?黃念祖老居士,你看在《無量壽經註解》後面他附的有一篇,他是個學科學的,他用現代科學的眼光來看這個佛法所講的宇宙觀,他認為佛經上講的須彌山,就是今天天文學裡面所發現的黑洞。你看我們這一個銀河系都繞著那個黑洞轉,那是個中心點,佛講的須彌山大概就在現在所講的黑洞。你說這個範圍多大?那麼這就是一個單位世界,一個單位世界是一個銀河系。一個大千世界,那照經上講的時候,十億個銀河系,這是一個大千世界,是一尊佛的教區,這麼大的一個教區。釋迦牟尼佛在不在?在!在我們這裡滅了,在別的星球上他出現了。他在這麼大的範圍,他到處旅遊,今天在這裡講經,明天到那裡去講經,我們肉眼凡夫看到他有生有滅,其實沒有生滅。

  《無量壽經》也講得很好,示現入滅是對中下根性的人講的,那個上根的人知道不生不滅。上根人曉得,不但一切諸佛如來不生不滅,我們也各個都是不生不滅,我們不曉得、不知道,以為有生老病死,其實哪來的?沒有,全是一個錯覺,幻覺,把事實真相看錯了,其實沒有。《楞嚴》上解釋得很明白、很清楚,「當處出生,當處滅盡」。當處出生,當處滅盡,就是沒有生滅,這才是真相。我們今天就是迷失了這個事實真相,不知道事實真相,這叫迷惑顛倒,所以在這裡面就有苦樂的感受。事實真相明白了,苦樂感受就沒有了。所以佛常常講的五種受,苦、樂、憂、喜、捨,這五種受,三界裡頭有,三界之外沒有。三界之內為什麼有?你迷惑顛倒,你自己以為有。如果遇到一個明白人問你,你說你很苦!我問你你苦在哪裡?你把苦拿出來我看一看?你到底哪裡苦?哪個細胞苦?你找不到,是不是?你去檢查,找遍了一身細胞,找不到哪個細胞裡頭有苦,這就是假的,不是真的,是個幻覺。這不是真實法,用現代的名詞來講,是個抽象的概念,不是事實。

  下面這舉一個例子來說,『如一微塵』,微塵是非常小的,上次給諸位提過了,我們肉眼見不到,佛在經上說,阿羅漢的慧眼能見到微塵。也許我們現在藉用科學儀器,高倍的顯微鏡能夠看得出來。佛講的微塵是物質最小的,不能再分裂了,假如我們現在科學裡面發現這個基本的物質,叫基本的粒子,將來科學再進步,還能把它再分裂,那就不是微塵,那還沒有見到微塵。微塵是不能再分裂的,所以也叫做鄰虛塵,分裂就沒有了,就是虛空。可見得它是非常非常微小的,這是『其相不大』。這一微塵,『而能容攝無邊法界』,盡虛空遍法界都在這一微塵裡,微塵沒有大,這個比芥子納須彌,那更不可思議了。芥子比微塵大得太多了,須彌山比法界小得太多了,微塵納法界,這還得了!

  所以大經上佛常說,諸佛如來在微塵裡轉大法輪,這我們相信,這真的不是假的,為什麼?它容納法界,它包法界。為什麼包法界?因為這一微塵是自性變現的。性,沒有隔礙,沒有界限,好像那個大海一樣,這大海裡面沒有界限,隨便一滴水都含整個大海水,一滴就是全體,每一滴都是全體,為什麼?它沒有界限!我們今天好像是有界限,這個水裡頭起了個水泡,起個水泡有個界限,畫個範圍,這就迷了。什麼時候悟了,悟了水泡打破,這打破的時候,界限沒有了,沒有就是全體。

  由此可知,一念分別執著起,就不能包了,包遍的相就顯不出來了。一念分別執著沒有了,就全遍全包。所以這個真相到什麼時候才能證得?到你我執、法執這兩種執著打掉的時候。這兩種執著要是破掉,憑我們自己修行的功夫,那的確不容易,相當不容易。帶業往生的方便是阿彌陀佛不思議願力加持,幫助我們破掉的。所以下下品往生的人,到西方極樂世界也親證一真法界,你說這種殊勝的功德利益到哪裡去找?經論裡面說無量無邊的利益,不見得我們這一生能夠享受得到;無量無邊的法門,不見得我們這一生能夠修學得成就,這個不一定,唯獨念佛法門是人人有分。雖然說的人人有分,從前台中李老師常說,一萬個念佛人當中,真正能往生的也不過是三、五個而已。人人有分,為什麼變成了萬分之三、萬分之五?與古德所講的萬修萬人去,那這是不成比例了。這原因在哪裡?原因是你不會念。你不要看這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很好念,不見得。會念的跟不會念的,那效果相差天壤之別。

  什麼叫會念?經上講了,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,那這種人叫會念。大勢至菩薩在《楞嚴經》裡面告訴我們,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,這叫會念。換句話說,不會念的人,一面念佛是一面在打妄想,這樣念佛不能往生,這叫不會念;會念的人是專心念佛。什麼叫發菩提心?就是一心一意求生淨土,我除這一個念頭之外,沒有第二念。我這一生當中,這真正算是明白了,搞清楚了。真正清楚、明白,就是一個願望、一個意念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我這一生一定要見阿彌陀佛,這就叫發菩提心。只要你能一個目標、一個方向,絕對沒有第二念,你這一生決定見到阿彌陀佛。你看經上講得很清楚,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必定見佛。現前是什麼?現前是你現在看見。將來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那是將來。現前當來必定見佛,這叫會念,所以真正念佛人要萬緣放下。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法,世間事照樣做,做得很認真,負責任,樣樣做得圓滿。做事的時候,認真做事,事情一做完了放下,心裡頭沒有牽掛,一心念佛,這就對了。你佛念好了,事情也做好。做事想著念佛,念佛又想著做事,這是事也沒做好,佛也沒念好,那就錯了。所以這個法門不礙世間法的,不礙工作的。

  有許多工作不是用思考的,工作也能念佛。用思考的,那麼我們在思考的時候把佛號放下,認真去思考問題,去解決問題,事放下之後就一心念佛,這樣就對了。二六時中,一天到晚抱住這句佛號,這個要緊。真正念佛人不要講客氣,也不要講什麼禮貌,這個話怎麼說?你自己睡覺臥房裡面都可以供佛像。你說臥房裡供佛像不恭敬,沒這個話,我現在談不上恭敬不恭敬?我要見阿彌陀佛,我不能一時一刻見不到他,這就行了,就這麼個道理。為什麼?睡覺的時候,阿彌陀佛不在房間裡看不到了,他佛就忘掉了,忘掉就打妄想,這就錯了。佛像放在哪裡?床舖睡在這邊,我躺在那裡的時候,我眼睛一睜開眼就看到佛,這就對了。佛不會怪你,佛歡喜。如果你不求往生,沒有意思求往生,你這樣子供佛像,這不恭敬了,這是不恭敬。我真的求往生,一時一刻不離開佛,什麼地方都可以供佛像,除了洗手間不要供,其他都可以供。沒有那麼多拘束的,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,讓佛像、佛號時時刻刻提醒自己,不要讓自己把佛號斷掉。斷掉叫失念,這個念頭失掉了。失念的時候,那個情形不是墮在無明,就是墮在妄想。無明、妄想都是造六道輪迴的業因,我們怎麼能脫離得了六道輪迴?真正要發心想脫掉輪迴,那就要發大菩提心,這個人是真正徹底覺悟了,所以說什麼顧忌都沒有。

  一微塵都能夠包容整個法界,一句佛號何嘗不包容法界全體?這才曉得佛號功德是真正不可思議,原來這句佛號就是法界全體,就是自性的全體。不要再去念其他的佛,其他的菩薩,不要念了,統統包括在其中了,不必再去打閒岔了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所以這部經就是一切經,一句佛號就是一切佛法,圓融自在。希望同修們聽了之後深信不疑,大家認真努力,每個人都能認真努力的修學,這個世界的災難都可以轉變,都可以轉移。不但自己要懂得這個道理,要如法的修學,而且你的親戚朋友,沒有學佛的勸他,已經學佛的,要把這些道理告訴他,如理如法的修學才能得真實的利益。

  下面說,『由剎等諸法』,這個剎就是佛剎,就是世界,世界無量無邊。這個世界是講大世界,不是講小世界,是講那個大千世界。一個大千世界是十億個銀河系,是以這個為單位,這樣單位的大世界,在太虛空當中是無量無邊。無量無邊的世界,『不離法界』,法界是太虛空,都在這個太虛空裡面,不離。一微塵也是法界變現之物,所以『俱在一塵中現』。這一微塵是依報裡面,依報是講我們環境,環境裡面最小的物質。佛常常舉毛端,我們這個汗毛,毛尖端,這是正報最小的,都是遍容法界,一毫端也是遍容法界。所以不但是我們身體是整個宇宙的濃縮,一毛端也是。我們說濃縮,大家聽起來容易懂,其實都有語病,為什麼有語病?因為沒有大小,稱性沒有大小,有大小怎麼能包容?大包容小,沒有問題,小怎麼可以包容大?正因為它沒有大小,也沒有內外,也沒有距離;換句話說,時間空間統統都沒有了。時空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

  你們在學大乘佛法,大乘佛法入門是《百法明門論》,法相宗的《百法明門》是入門的一本書。你看時間與空間,它是分列在哪一法裡頭?他講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分為五大類:心法、心所法、色法、不相應行法、無為法,分為這五大類。時間、空間分配在不相應行法,不相應行法是什麼?用現在的話來說,純粹是抽象的概念,完全沒有事實,不是事實。而是在相對概念當中產生的,所以時空是假的。時空拿掉了就遍容,如理之包,如理之遍,這個問題就解決了。今天我們所以說不容易體會,就是因為有這個抽象概念存在,這是個障礙,障礙這個境界,我們無法體會。所以萬事萬法沒有大小,沒有內外,沒有先後。有先後就有時間觀念,有大小就有空間觀念,沒有,所以能夠遍容,能夠包含。

  『餘一切事與所含理體不異故』,這一塵如是,塵塵法法無有一法不如是,全是自性真心變現出來的。這個地方講理體,就是自性真心變現出來的。那所有一切法是什麼?就是自性真心。我們現在要問,你的真心像什麼樣子?眼前境界就是真心變的樣子。就跟你作夢一樣,作夢的時候,你心像什麼樣子?心已經變成夢境,夢境就是心。你那個心是千變萬化,所以你每天晚上做的夢都不一樣。是因為它在變化!你懂得這個變化不一樣,你才曉得六道輪迴裡頭也是變化不一樣。

  就是來生到人間這個世界,這個世界跟從前世界也不一樣。不要說三十年前的台灣,跟今天三十年之後,完全不一樣。三十年前的台灣人,離開台灣三十年回到台北市一定不認識路了,一定找不到家在哪裡,就跟那個作夢一樣,天天晚上做的不一樣。我們在六道裡頭不斷的在輪迴,輪迴在六道裡的境界,也是每次每次都不一樣,不是相同的。為什麼不相同?你這個念頭不相同,你的念頭剎那剎那在變。這是佛在大乘經常說的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你那個心想不一樣,所以它變現的境界就不一樣。不像西方世界,西方世界是永恆的,永遠是一樣的。為什麼一樣?因為大家都沒有念頭,都不想,所以它就永恆了。只要你有念頭,你在那裡想,就不可能是一樣。你要不相信,你自己去記錄記錄一下,你昨天所想的跟今天想的就不一樣,今天想的到明天又變了,又不一樣了,剎那剎那在變。

  『隨所含理皆於此一事中現』,這一事,隨便舉一事,『如一塵,一切塵皆爾也』。前面舉的一塵做個例子,就像這一微塵能包法界全體,一切法中隨便拈一法,無不是法界全體。所以見了性之後,祖師常常考驗那個初見性的人,性在哪裡?他隨便拈一個,對的,一點都沒錯,那真正入這個境界。不入這個境界,學不得,學不像。禪宗裡面有所謂一指禪,這是哪一個法師名字我記不得了。學人向他參叩的時候,向他請教,他不說話,他就豎一個指頭,明白的人一見就開悟了。他旁邊有個侍者,伺候他的一個小和尚,每次看到人家來請教都豎個指頭,他學會了。人家請教他,他也豎個指頭。有一天被老和尚發現了,老和尚準備一把刀,當問他的時候,是不是禪?是不是?老和尚一下把他的指頭割掉了,一手指頭沒有了,他從這裡開悟了。所以這個學不得的。因此你要知道禪裡面,冒充搞樣子的很容易,假的很多。密宗裡面那個咒,那假的也很多,真的少,妖魔鬼怪都滲透進去。唯獨教下,妖魔鬼怪是一點能力都沒有,為什麼?教下是依靠經典,離經一字,便是魔說。妖魔鬼怪也來講佛經,講得一點不錯,他成佛了,他不是妖魔鬼怪。由此可知,最穩當的是教,禪與密,那都要遇到真正善知識,我們才會得利益,遇不到真正善知識,很難得利益的,有的時候會走岔路。這目前在中國、在外國我們看到很多,世俗人所謂著魔。我們再看底下這段文,第九段。

  【由因果法界各全攝故。】

  像這樣的經文平常很少看到,一切大乘經裡面很少講。為什麼少講?因為它是大菩薩的境界。對於一般初學的人講,他沒有辦法接受,疑問太多,解釋很麻煩、很瑣碎,所以不說。這個經典是佛門裡面最高級的法門,是究竟的圓頓大法。因果也如此,前面講既然一微塵能包法界,哪有一個因、一個果不包法界的道理?當然包法界。

  【令普賢身中佛佛無盡。佛毛孔內菩薩重重。】

  普賢這一個身『佛佛無盡』,我們想想,我們的身是不是佛佛無盡?『佛毛孔中菩薩重重』,我們毛孔當中是不是也是菩薩重重?是的,一點都不錯,沒有例外的。沒有說佛是這樣的,眾生不是這樣的,那就錯了,那就不是圓教教義。普賢知道,佛知道,我們不知道,還在到處去求佛,不知道佛在自己身中,不知道無量菩薩在自己毛孔之中,不知道。到處去求,心外求法,都變成外道。

#